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講義
文珠法師講述
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卷帙浩瀚,內容豐富,詮義深廣微妙,譯傳中國,共有三種不同的譯本:
一東晉時佛陀跋陀羅譯的六十卷華嚴,俗稱晉譯華嚴,或六十卷華嚴,有七處八會三十四品。
二唐朝實叉難陀譯的八十卷華嚴,俗稱唐譯華嚴,或八十卷華嚴,有七處九會三十九品。
三唐般若三藏法師譯的四十卷華嚴,俗稱新譯華嚴,或四十華嚴,是八十卷華嚴經中入法界品的別譯本,由二十一卷擴展為四十卷,僅得一品,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最初,當六十卷華嚴譯成後,與梵本勘校,發現其中入法界品有漏處,後唐賢首三藏法師,每講六十華嚴,常感譯文前後難以連貫,因此,就教於日照三藏。日照三藏攜有華嚴經梵本互相對校,發現第八會漏譯二處經文,遂由復禮法師筆授,慧智法師譯語,加以補譯,完成今日藏經中的六十卷華嚴,共七處八會三十四品。
後來,中國武則天稱帝時代,認為舊譯六十卷華嚴經,未備大全,故特別遣使者往于闐國(今之新疆),求取梵本,並徵聘譯經的人。當時,于闐國有一位知名度頗高的學者,名實叉難陀法師,應聘攜梵本來中國,被武則天皇帝迎請至洛陽太遍空寺,會同菩提流支、義淨、復禮、法藏等法師,歷時五年,始譯出八十卷華嚴。
在譯經期間,武后親臨譯場,協助譯事,並親撰序言,題寫品名,八十卷華嚴經的翻譯成功,武后功不可沒。八十華嚴,文辭通暢,義理周詳,共七處九會三十九品。內容將佛的境界,佛的功德,佛所證的妙理,以及菩薩的不思議修證行門,該因徹果,闡述無遺。
直至唐貞元年間,有南天竺烏荼國王派使來朝,奉獻國王親自手抄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入法界品,內容詳述善財童子親近奉事佛剎極微塵數善知識。唐德宗得此梵本,歡喜無量,於唐貞元十二年,詔般若三藏法師,於長安崇福寺從事翻譯,至十四年二月,譯成四十卷華嚴,共得一品,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因為四十卷華嚴,詳述善財童子參禮五十五位善知識,每一善知識,皆為善財宣說其所證的不思議解脫法門,而能證此不思議解脫境界的主要原因,正是普賢菩薩的十種願行。可以說: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行,是證入不思議解脫境界的方便,所以四十卷華嚴,皆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顧品。
今天要講的普賢行願品,正是四十卷華嚴經中最後的一卷。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現在,先解釋經題,其次解釋品題與譯題,然後講解經文。本經的經題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梵語是:摩訶毗佛略勃陀健拏驃訶欲底修多羅,譯名大方廣覺者雜華嚴飾契經,略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或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等七個字,是一經的總題,題中有通有別,大方廣佛華嚴六字,是本經的別題,別限於此經故;經之一字是通題,通於佛所說的一切經故。嚴格的說:別題只是「佛華嚴」三個字,「大方廣」亦是通題,因為通於圓覺等經故。
本經的名題,在人、法、喻、三單三複具足一的七種立題規則中,是以人、法、喻三種立題。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喻。唐朝清涼山澄觀國師,於其撰述的華嚴疏鈔中,直釋此經的總題言:「極虛空之可量,體無邊涯大也;竭滄海之可飲,法門無盡方也;碎塵剎而可數,用無能測廣也;離覺所覺,即萬法之幽邃,佛也;勞敷萬行,榮耀眾德,華也;圓茲行德,飾彼十身,嚴也;貫掇玄妙,以成真經之彩,經也。」讀此可知,本經窮理盡性,徹果該因,理行無盡,位冠群經,實是佛一代時教中,至圓、至極、至頓之大法。
「大方廣」三個字中的大字,是指佛所證的法身,亦即是一切眾生本具的理體。此法身理體,廣大周遍,何止體大、相大、用大,而且是果大、因大、智大、教大、義大、境大、業大。同時非對小而言大,或先小後大。若是對小言大,則非真大;若是先小後大,亦非本大。由於法身理體,法爾天然,不假修成,常遍常圓,不可思議,如圓覺經言:「覺性遍滿,圓無際故。」是名真大,本大,亦名理大,是從體立名。
「方」是方所,是法則。眾生本具的法身理體,法爾天然,豎窮三世,橫遍十方,無所不在。如水之在地,能資生萬物;如電之在空,運用自在。故圓覺經言:「圓覺流出,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以其法門無盡,理性周遍,因名之為方,是從相立名。
「廣」是多博義,眾生本具的法身理體,性具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色心,聖凡因果,無不包含。故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十法界因果,妙用無窮。如圓覺經言:「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意思是說:四聖六凡,一切因果,原本皆由眾生本具的覺性所現,因名為廣,是從用得名。
體是心性之體,相是心性之量,用是心性所具。心性之體是中諦理,統一切法,故名大。心性之量,是真諦理,泯一切法,故名方。心性所具之用,是俗諦理,立一切法,故名廣。此是以心性解釋大方廣的含義。
若以佛法解釋大方廣三個字,則大字是指心性的本體,法爾天然,離過絕非,清淨無染,是佛所證的法身德;心性之相,量周沙界,豎窮橫遍,無所不在,是佛所證的般若德;心性之用,具足萬法,潛興密應,妙用無窮,是佛所證的解脫德。
可知大方廣三字,在眾生的立場說:是指眾生本具真如自性的體相用三大;在佛果說:是佛所證的法身,般若,解脫三德;若在修證方面說:則方廣是如來十二分教之一,代表大乘經典。菩薩秉佛大乘的教法,理解本具的理性,集廣大的願行,證廣大的佛果。教、理、行、果,能行所行,能證所證,無不極其廣大,因名大方廣。
太虛大師說:大方廣是八地以上的菩薩及佛所證的心境。因為八地以下的菩薩,根本智及後得智都未能同時現前,雖方廣而不名大;八地菩薩,雖然能夠二智同時顯現,事理雙證,但仍然限於妙觀察智;必須八地以上的菩薩,乃至佛果,始能鏡智圓明,證理究竟,若性若相,無不周遍。以其盡法相之量,因名方廣;以其同時即為法性之體,因而名大。此經是以菩薩極地之普賢行願,顯毘盧如來之圓滿果海,所詮正是由圓因所顯圓果之大方廣法,因此,立名:「大方廣」。
「佛」是覺義,覺義有三:本覺、始覺、究竟覺。菩薩由於自覺本覺之理,而起始覺之智,自行化他,二行圓滿,覺悟究竟,名之為佛。故凡是能夠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皆可以名之為佛。
天台宗觀行疏,依據眾生本具的佛性,及菩薩修證的位次,立六即佛名。大意是:菩薩因中修行,親近善知識,得聞本覺清淨本然,圓明遍照之理,是名理即佛。
因而激發始覺智,開始覺知眾生本具的佛性,理性平等,只因妄想無明為垢,不能證得;若除妄念,即如如佛,是名字即佛。
既知本具佛性,理當作佛,自應據理起行,勤修戒定慧,念念反觀自性,由戒定慧力,內伏煩惱,外止攀緣,是觀行即佛。
由觀行位,加功策進,覺久功深,進入十信位,斷見思煩惱,伏無明惑,彷彿見佛性,名相似即佛。
十信位滿.步步高昇,經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諸位次,漸斷無明,證法身,所謂:「無明分分斷,法身分分證」是分證即佛。
若從等覺位,斷最後一品無明,進入妙覺極果,究盡諸法實相理,圓證無上菩提,名究竟即佛。
澄觀國師,在華嚴疏鈔中,以十義解釋佛字。
一法界義:因為佛的德性真常,周遍法界,十法界依正因果,無不具足佛性,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野草閑花,皆是般若」,此即是法身佛,亦即是題中的「大」字。
二本性義:指佛的根本智,寂而照,照而寂,寂照不二,是報身佛,亦即是題中的「方」字。
三涅槃義:佛證法身,從體起用,化用無盡,自在無礙,化畢歸寂,名為涅槃,即是應身佛。
四隨樂義:樂是欲樂,是指眾生機;隨是隨順,指佛聖應。諸佛教化眾生,有機則應,無感不通,是佛的意生身,亦即是題中的「廣」字。
五正覺義:佛已經因圓果滿,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成就菩提之身,因名正覺佛,即題中的「佛」字。
六願義:願是行願,宏願,佛稱性起行,體周法界,宏願無窮,成就願身佛。
七三昧義:佛修首楞嚴王大定,具足八萬四千細行,積福集德,福德圓滿,成就福德身,名三昧佛。願及福德,都是題中的「華」字。
八業報義:佛的福德圓滿,感報相好莊嚴,由因感果,微妙難思,即是莊嚴身,名業報佛,是題中的「嚴」字。
九住持義:佛安住覺道,轉無上法輪,福澤四生,恩霑九界,即是力持身,名住持佛,是題中的「經」字。
十心義:佛知萬法唯心,具足威勢,儀容映然,即是威勢身,名為心佛,總括經題七字,因為經題,若通若別,總不離一心故。
「華」,華是因,佛是果。華含有十義,用以譬喻佛因中修行十度之因,以莊嚴佛果上的十身。
一含實義:以華含有果實之義,喻佛德性周遍,因該果海,是十度中般若度。
二光淨義:花的本身光潔明淨,喻佛本智明淨顯了,無所不照,即十度中的智度。
三微妙義:花之色香微妙,喻佛行周沙界,一一行門,具足萬行,微妙難思,是十度中的方便度。
四適悅義:華令見者,適意悅愉,喻佛自行則戒行清淨無染,化他則順物應機不失,令見者歡喜,是十度中的戒度。
五引果義:猶如蓮花,華開蓮現,華謝果成;用以譬喻佛的行因,能結成正覺的果實,因行圓滿,便證菩提,是十度中的忍度。
六端莊義:華相華麗美艷;喻佛無邊勝行,無窮願力,莊嚴法身,是十度中的願度。
七無染義:華的本身清淨無垢,如蓮花出於污泥不染,出於清水不沾;喻佛行願,恆與定俱,處濁恆清,遠離諸垢,即十度中的禪度。
八巧成義:華之用途極廣,居家旅行,喜慶舉喪,皆需要用華點綴;喻佛所修德業,利他眾行,善巧成就,即因行十度中的檀度。
九芬馥義:華香芬芳馥毓;喻佛眾德住持,流香彌遠,即十度中的力度。
十開敷義:花朵盛開,燦爛無比;喻佛種種德行榮敷,心華燦爛,是十度中的精進度。
「嚴」是莊嚴,嚴飾。佛以因行十度的因華,莊嚴成就佛果十身,華是能莊嚴,佛果是所莊嚴,若因若果,若能若所,無不莊嚴。
華嚴疏鈔說嚴亦有十義:
一以因嚴果以成人,是由因顯果義。
二以果嚴因以顯勝,成果之後,能令一一因行皆無邊際,即題中「佛華嚴」三字。
三以人嚴法以顯用,是明佛曠劫修因,方顯法身之體用。
四以法嚴人以顯圓,若不得法之體用,因果不能圓妙,即題中「大方廣佛華嚴」等六字。
五以體嚴用令周遍,如用不得體,不能周遍。
六以用嚴體而知本,若無大用,不能顯體本之廣大,是題中「大方廣」三字。
七以體嚴相而知妙,謂相若有體即入重重無礙。
八以相嚴體以明玄因,無相不顯體之深玄,即「大方」二字。
九以義嚴教超言念,由所詮義理難思,故知能詮之教離言絕相。
十諸用互嚴以融攝,如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等。
如是以因果,體相用,及教義等互嚴,以顯佛之性德,行德,果德,皆圓融無礙,微妙難思,因名嚴。大方廣是性德,屬於法;佛是果德,屬於人;華是行德,屬於喻。華為能嚴,佛是所嚴;華與佛之因果是別相,嚴是總相,因名「大方廣佛華嚴」。
「經」之一字,是通題,通於佛所說的一切經典。昔日佛對眾生演說正法後,弟子將佛所說,結集成文,流傳於世,不但傳於千古而不變,而且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因名為經。經有十義:
一湧泉義:經藏詮義無窮,如泉水的滔滔不絕,湧注無竭。
二出生義:佛經詮義,能出生一切善法因果。
三顯示義:經能顯示一切事理性相因果等法,令人明了生解。
四繩墨義:經詮要義,能定邪正,令人心隨正教,遠離邪念;知因識果,去惡修善,如木匠之繩墨,能定曲直,知所取捨。
五貫穿義:經能貫串佛所說性相,事理,智斷,行位,因果等義,令不散失;如人以線穿花成鬘,用以莊飾。
六攝持義:經能攝持所化眾生,令捨妄歸真,返本還源,不致攀綠六塵,流轉生死。
七是常義:經詮要義,是萬古常規,歷久不變。
八是法義:經中所詮妙法,是諸佛共軌,萬聖同遵,無能越者。
九是典義:經詮正理,典直無邪。
十是經義:佛說諸經,是眾生出離生死的途徑,是進趣涅槃之正路。
以佛所說教典,皆具足以上十義,因名為經。本經是以普賢勝行的因華,以顯毘盧佛果圓滿,性德圓融,微妙難思。復由毘盧佛果威德神力,彰普賢行願境界無盡,因果互嚴,人法皆勝,因名大方廣佛華嚴經。
品的題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原出於唐貞元年間,般若三藏法師所譯的四十卷華嚴經,即是唐初所譯,八十卷華嚴經中的入法界品。但八十華嚴,獨缺此文,此文是般若所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個別印單行本流通。因此,今之品題,非限於此單行本,亦是四十卷華嚴之總題。而此單行本既然是四十華嚴最後之一卷,當然亦可以稱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入」,通於能所,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普賢行願是能入,以能入之普賢行願,入於不思議解脫境界,能所互相契合,互相證入,因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不思議」,顯示此法是:心不能思,口不能議,微妙難測,故名不思議。其義有四:
一廣不思議,以事相繁多,其境界相,廣闊無涯,名不思議。
二深不思議:以理性周遍,深不可測,名不思議。
三事理無礙不思議:若事若理,皆圓融無礙;若性若相,皆不可議。以諸法性空故,不可作事想;以諸法緣起故,不可作理想。諸法性空而緣起,緣起而性空,名不思議。
四以性融相不思議:即性相互融,重重無盡,名不思議。
「解脫」有二:一作用解脫:以其作用自在無礙,故名解脫。二離障解脫:以二智照了,遠離二障,內體無障,外用無累,故名解脫。二義相成,總名解脫。
「境界」通於凡聖,凡夫境界,由煩惱發業,招感業繫苦果,不名解脫。二乘聖人,及地前菩薩境界,未離所知障,雖對凡夫而言解脫,但不得名不思議解脫。唯地上菩薩,分破無明,分證法身,以根本無分別智,親證真如理,復以後得無分別智,照了一切法相,無始無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得名不思議解脫境界。但八地以上菩薩境界,證理較前地菩薩更深,能性相理事圓融不二,而佛果境界較地上菩薩更勝。今此題中的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指十地最後心,高位菩薩的境界,亦即是普賢菩薩智慧所顯,毘盧遮那佛的境界,因名「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前面所說:「不思議解脫」,是所證入的境界,普賢是能證入之人,行願是能證入之法。普賢二字,有通有別,通指所有一切修行圓滿的菩薩,皆可以被稱名「普賢」,以其能承受圓滿究竟一切佛法故。或以普賢圓滿行海,以表毘盧遮那果海,故名普賢。別則獨指為一切菩薩上首的普賢菩薩,梵音「三滿多曼陀南」,譯名遍吉,因為此菩薩遍一切處故名普,具備眾德故名賢。能主諸佛理德,定德,行德,與文殊菩薩之智德,證德,斷德相對。同輔毘盧遮那佛,被稱為華嚴海會三聖。
此外若以法言普賢,其意有二:一約體言:則普賢是指一切眾生,各各本具的真如自性,恆常周遍,清淨本然,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以其妙體周遍故名普,隨緣成德故曰賢。二約用言:則一即一切是名:「普」,一切即一故曰:「賢」。
若以人言普賢,則有三位:
一指見道位前的菩薩,從聞大法,悟圓理,發菩提心,修菩提行,遍觀諸法性相,廣集六度萬行資糧,能曲濟無遺故曰普,位鄰亞聖故曰賢,是信解位的普賢。
二指登地菩薩,依根本智,引發後得智,分證真如理,能德周法界曰普,至善調柔曰賢,是證道位的普賢。
三指位登極果,從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起之三輪不思議教化,則果證法界曰普,不捨因行曰賢。然則一切眾生自迷至悟;一切菩薩,修因證果,皆可以名之為「普賢」。
清涼國師謂普有十義:
一所求普:謂上求佛道,願證佛所證,心心念念,求一切智,即四弘誓願中「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二所化普:四生九有,盡未來際,恆思救濟,即「眾生無邊誓願度。」
三所斷普:無邊煩惱,能一斷一切斷,即「煩惱無盡誓願斷」。
四事行普:八萬四千法門,無邊勝行,無不行故,即事門隨相行。
五理行普:隨所修行,深入無際,窮徹理原,即理門離相行。
六無礙行普:事理二行,互相交徹,圓融無礙。
七融通行普:隨修二行,必攝法性,故一行中具足一切行,即事事無礙行。
八所起大用普:所起大用,一一周遍法界,無論事法界,理法界,事理無礙法界,或事事無礙法界,無不該攝,即起用周遍行。
九所行處普:於無邊微塵國土中,凡修一行,皆具足一切行,即攝前八門遍帝網剎而修行。如經中偈云:「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是名所行普。
十修行時普:窮盡三世,念念圓融,如經言:「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能以最短之一念,入於最長之一劫;於最長的一劫,入於最短的一念。念劫圓融,長短無礙,是修行時普。
菩薩修因證果,無論智斷,行用,事理,時處,無不皆普,因名普賢。
「行願」,行是身行;願是心願。心懷如是願,身行如是行,由願與行,相資成事,名為行願。可以說:願是理想、是抱負;行是行動,是實踐。行願,就是從實際行動中,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使自己的願行一致,實踐與理想統一。
今此經題中「行願」二字,是指普賢菩薩的行願,亦即是經中所說:一者禮敬諸佛等十大行願。此十大行願,是願中之王,因名十大願王。以此十大願王,啟導初發心的菩薩,令其發起普賢菩薩的願,學普賢菩薩的行,最後得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願行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能所不二,是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
「品」之一字,意思是說:品類相同。佛說此經,處在舍衛國給孤獨園,時在般若,但義屬華嚴,因此,結集經藏的聖者,結歸華嚴時。因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此品共有四十卷,詳述善財童子歷事善知識,遍求解脫法門。全經可分為五相:
一寄位修行相:善財童子初遇文殊菩薩等四十一人時,文殊寄十信位;德雲比丘等十人,寄十住位;善見比丘等十人,寄十行位;鬻香長者等十人,寄十回向位;婆珊那演底主夜神等十人,寄十地位。
二遇摩耶夫人等十一人,名會緣入實相。即會前位次差別之緣,同入實相理,寄位等覺,將生妙覺。
三遇彌勒菩薩一人,名攝德成因相:即攝前會差別緣,歸一實之德,以明一生補處,是成佛正因。
四再見文殊,名智照無二相。初遇文殊表信智,今再見文殊表證智,既與本智相應,則離能所相,離分別相,照體獨立,不見文殊身相,但得摩頂之法。
五遇普賢一人,名顯因廣大相。既歷前諸位,智極心明,想盡慮絕,法法皆真,依正不二,重重無盡,故隨舉一法,皆是圓因,故名顯因廣大相。
今此普賢行願品,所講的十大願王,正是廣大之真因,以此願王廣大之因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莊嚴佛果毘盧性海,故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因此品是以普賢十大願王,引導華藏海眾,往生極樂,是以古人將此品列為淨土五經之一,作為修淨土者日課必誦的經典。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此是本經的譯題。因為此經是唐朝貞元年間譯的,故於譯者之前,冠以唐字。罽賓,是羯濕彌羅國之別名,在印度之北,亦名北天竺。三藏,指經藏、律藏、論藏,是譯者的德號。般若,是譯者的法號。原名金剛般若,謂此譯師,精通經律論三藏,能從金剛心所起的智慧,令自他斷惑證真,因名三藏般若。
「奉詔譯」的意思是:三藏般若法師,奉唐朝德宗皇帝之詔命而譯此經。自貞元十二年開始,至十四年(公曆七九八)譯成。
所有佛經的內容,皆分為序分,正宗分,以及流通分。普賢行願品,雖僅是四十卷華嚴經中最後的一卷,無如是我聞等六種證信序,但其經文內容,亦含有序分,正宗分,以及流通分三大類別。
(一)序分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這段經文,可以說是本經的序分,初二句是結前,告諸菩薩以下是起後。因承前文,故說:「爾時」,即是當普賢菩薩在三十九卷經文中,廣稱讚如來功德已竟之時。
「菩薩」譯名覺有情,「摩訶薩」譯名大,菩薩品位差別高低不等,聖凡亦異,初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修事相行的覺有情,名凡夫菩薩。進入十信,安住聖位的覺有情,名聖人菩薩,亦即是菩薩位中的菩薩。及其經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等位次後,登初地的覺有情,方名摩訶薩。普賢菩薩,居十地後心,位在等覺,是菩薩中品位最高者,因名「菩薩摩訶薩」。又普賢菩薩是眾多覺有情中,心境廣大,解行眾多,功德殊勝的覺有情,因名菩薩摩訶薩。
「如來」,是佛十種通號之一,梵文多陀阿伽陀,譯名如來。如是真如,指能以正智證真如理,而來成正覺教化眾生的聖者言。大日經疏言:「如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故名如來。」此中如來,正指毘盧遮那佛,通指一切諸佛。
「功德」,是指功能之德,因此功能善資潤一切有情,造福世間故名功。此功是善家之德,因名功德。又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施物言功,歸己名德。諸佛如來,無量劫中,廣修六度萬行,積聚功德,歎莫能盡,因名「如來勝功德」。普賢菩薩於前卷稱歎如來勝功德已,繼續告訴華藏海會中諸菩薩眾,及善財童子。
善財童子是福城東長者子。長者有五百童子,善財,是五百童子之一,由於生時,種種珍寶從地湧出,相師取名善財。在佛法言:能厭離惡友,親近善知識,隨學菩薩行,善能積聚功德法財,因名善財。童子,是指個性率直誠懇,天真無邪言,非關年齡。當時,文殊菩薩在福城東(現在印度的孟加拉灣海岸),莊嚴幢娑羅林中說法,善財聞法即發心,求菩提道。文殊菩薩為堅固他的信心,增長菩提道,教他廣參善知識。善財依教南下,遍訪五十三位善知識,最後參禮普賢菩薩,加上文殊,共五十五位。但善財依教南下,故除文殊,其中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同一會訪問,故除有德童女,所以史稱之為五十三參。
普賢菩薩因善財子的參訪,即為其廣讚諸佛殊勝功德,顯佛果殊勝。但果必由因,欲證佛殊勝果德,當修普賢殊勝行因,因此,善財是本經的發起眾,亦是當機眾,故普賢菩薩讚佛功德已,即告善財童子,及在會諸大菩薩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善男子」,是菩薩通稱,以其能擔當大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具足大丈夫勇猛之相的緣故。「十方」指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世界中,皆有佛住世,轉法輪,度眾生,故言:「十方一切諸佛」。
「不可說不可說」,是數目之最大,「劫」,是時間的最長。梵語劫波,譯言時分,即是時間,時間之最短名一剎那,時間之最長名一劫,劫有大中小之分,佛說劫初人壽八萬四千歲,由於人心每況愈下,每過百年人壽自然減一歲,減至人壽十歲時,人因苦惱不堪,回心向善,人壽亦隨之增加。如是過一百年增加一歲,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時,謂之一小劫。積二十小劫,名一中劫。積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為一大劫。
「佛剎」是指諸佛教化眾生的佛國土。普賢菩薩說:假如有人以不可說不可說如是眾多的佛國土,碎為極微細的微塵,經過如是眾多極微塵數劫的長時間,由十方一切諸佛相續演說佛的功德,亦不可以窮盡。然則,又豈獨是我普賢一人所能盡讚佛的功德?此總顯如來功德不可思議,然欲成就如斯廣大殊勝不可思議的功德,唯一辦法,就是修學十種廣大的行願,以十種廣大行願為因,自然可以成就如來殊勝的果德,故言:「若欲成就此功德門者,應修十種廣大行願」,此是發起演說此十種廣大勝行的原因,可說是本經的發起序。
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此是總標名列數。一至十是數,禮敬諸佛等是名。全部華嚴經不外是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以佛果功德啟發一切眾生的信解心,令其初發心時,即發起成就佛果功德之心,謂之:因該海果。佛果功德,由攝一切眾生因地心行之功而顯現,謂之:果徹因源。前面所列的十種普賢行願,正是因該果海,果微因源的願行。前八願是上求願,後二願是下化願,以前八種願行,擴充大悲心;由大悲心所成就的功德,布施回向於一切眾生,而無所住著。如是上求下化,悲智雙運,終成佛道,正是本經的宗旨,因名正宗分。
(1)正示十大願行
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迴向?
聖是聖人,有世間的聖人,也有出世間的聖人。世間聖人,是人道中之聖者;出世間的聖人,則有四聖的分別。聲聞、辟支佛,是小乘聖人,菩薩是大乘聖人,佛是聖中之聖。普賢菩薩,位居等覺,故善財童子稱之為大聖。
「云何禮敬乃至回向」,是詢問十大行願的內容。前普賢菩薩告諸菩薩及善財童子:若欲成就佛果功德,當修十種勝行,并列舉十種勝行的名稱,但未說其詳,是以身為當機眾的善財童子,特別提出徵詢其詳,表示自己願意學習。
1.禮敬諸佛願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初二句是經家敘述。「言禮敬諸佛者」,是總標第一大願之名。十大行願中,第一大願,名禮敬諸佛願。禮是身業,敬是意業,由心生恭敬至誠,收攝妄念,專心一意,策動身體,合掌低頭,曲躬俯伏,反掌接足,名之為禮敬,或敬禮。為甚麼要禮敬十方三世諸佛?因為諸佛是:三覺圓、萬德備的大覺聖尊,是眾生的無上福田,應當尊重禮敬。古人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何況人能遍禮十方過去與現在諸佛,當然是尊重佛的智慧,景仰佛的德行,對諸佛的言教,歡喜信受奉行;自然可以淨化身心,增長福慧;人能敬禮未來諸佛,無異是對自己及一切眾生人格的尊重,因為自己與眾生,都是未來之佛。
人能對自己人格尊重,當然不敢懈怠放逸,自甘墮落,而能發奮向上;人能對他人尊重,不敢輕視他人,就可以對治我慢貢高,促進人間互相尊重與和睦。那麼,敬禮三世諸佛的結果,既然可以令人自覺自奮,還可以改善人際與國際關係,取消彼此敵對,止息戰爭,實現和平共處,共存共榮。
禮敬有種種不同方式,華嚴疏鈔清涼國師,依寶意三藏法師所說的七種禮,再加三種,合為十種禮。
一我慢禮:心不恭敬,身如碓之上下,是我慢禮。
二唱和禮:高聲喧雜,詞句渾亂,如應赴經懺僧人,身不端肅,意不虔誠。
三恭敬禮:收攝身心雜念,五體投地,捧足殷重,以最尊之頂,叩三寶最卑之足,恭敬至誠,名恭敬禮。若能如離垢慧經所說:「願我右膝著地時,令諸眾生得正覺道;願我左膝著地時,令諸眾生,於外道法中不起邪見。願我右手著地時,猶如世尊坐金剛座,右手指地時,震動現端,證大菩提。願我左手著地之時,於諸外道,以四攝法,而攝取之令入正道。願我頭頂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如是三業恭敬,名恭敬禮。
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知能禮所禮,皆如影像,不生執著,名無相禮。
五起用禮:法性雖離能所,但能從體起用,普運身心,如影普遍,遍禮諸佛。
六內觀禮:即內觀法性平等,外不攀緣境像,能禮所禮,皆法身真佛,不向外求。無相禮,是修空觀,禮真諦佛;起用禮,是修假觀,禮俗諦佛;內觀禮,是修中觀,禮第一義諦佛。
七實相禮:了達諸法實相無相,內外一如,非空非不空,非禮非不禮,非有相非無相,不執空有,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名實相禮。
八大悲禮:實相禮,是觀智圓明,大悲禮,是大悲利物。隨一一禮,皆回迥眾生;普代眾生而禮佛。
九總攝禮:總攝第三至第八共六種禮為一觀,因第一我慢禮,及第二唱和禮并不如法,故不攝入。凡禮佛者,必須先三業恭敬,繼之五體投地,捧足殷重,然後進入法性。離能所相,普運身心,禮不可禮,但禮內佛,不向外求。若內若外,同一實相,隨一一禮,普代眾生,方稱如法之禮。
十無盡禮:能禮所禮,重重無盡,如偈頌言:「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謂之無盡禮。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是明所禮敬之境,廣大無限。法界,是指十法界,十法界眾生,聖凡懸殊,各有各的界限,是正報;虛空界是依報。虛空無形無相,本無界限,但正報的眾生,卻將虛空,分為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共成十方;三世,是現在、過去、與未來。故約空間言十方,約時間言三世。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即是說:豎窮三世,橫遍十方,無量時空中,所有一切國土,必有佛出世,說法利生,故言:一切佛剎。所有佛剎盡碎為微塵,極如是微塵數眾多的諸佛世尊,皆是修學普賢行願者所禮敬的對象。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以下,是明能禮敬諸佛的因心。我,是普賢菩薩自稱,普賢菩薩以其普賢行願之威神力,能夠深心信解。深信,顯非善根淺薄的凡夫,所能深信理解,必須是地上菩薩,或憑藉普賢行願威神力加被的眾生,始能深心信解,十方三世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充滿於法界虛空,其數無窮無盡,而且得見十方三世佛剎極微塵數如是眾多諸佛,明明了了,如對目前。
「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是明能禮的行相。十方三世佛剎極微塵數諸佛,是所禮敬;清淨身語意業,是能禮敬。身禮拜、口稱名、意作觀想,三業所對,無非佛境。身不再造殺盜婬等惡業,反而端嚴肅莊;口不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而能一心稱名,或讚佛功德;意亦不再起貪瞋痴,而能恭敬,志誠,懇切,如是三業專精,故言清淨。
又我慢禮,唱和禮,或有相禮,不名清淨,必須實行無相禮,內無能禮之我,是無我相;外無所禮之佛,是無人相;不計禮拜數目多少,是無眾生相;不記禮佛時間長短,是無壽者相。如是能所雙亡,四相皆空,方名清淨,但仍未究竟,必須實相禮,了知實相無相,無所不相,不住凡夫有相,不住聖人無相;非有相、非無相,非禮、非不禮,非空、非不空;雖然終日禮佛,不見有能禮所禮,是即有即空;雖然無能禮所禮,不妨終日禮佛,是即空即有;如是空有相即,空有圓融,生佛平等,能所一如,是名三業究竟清淨。普賢菩薩,及一切修學普賢行願而憑藉行願威力加被的行者,皆能以清淨三業,於長時間中,常行禮敬諸佛,不休不息,無有間斷,無有疲倦,故言: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此明普賢行願禮敬諸佛的行相,不但能以一身,遍禮極微塵數諸佛;同時能於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而且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因為身是遍法界之身,佛是遍法界之佛,一亦法界,多亦法界,是以能用盡虛空遍法界極佛剎微塵數之身,遍禮盡虛空遍法界極佛剎微塵數諸佛。如是能禮之身,無量無數;所禮之佛,亦無量無數;禮佛之時,無窮無盡;禮佛之處,無窮無盡;禮佛之因心,及禮敬的行相,亦無窮無盡,即是前面十種敬禮中的無盡禮。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此以虛空,眾生,業,煩惱等四種無盡,譬喻禮敬諸佛的願行無盡。起信論說:「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以虛空、世界、眾生皆無邊,故皆言無盡。因為眾生無盡,故眾生所起之煩惱無盡,所作之業亦無盡。是以在俗諦理的事相說:不止是虛空界無窮無盡,眾生之煩惱,以及眾生所作之業,皆無窮無盡,然則,普賢菩薩為甚麼說:「虛空界盡,我禮乃盡。」呢?再說:如果虛空界無盡,行願亦無盡,豈不是禮敬諸佛的行願,沒有終止的一天?那麼,只有永遠的修因,證果卻是遙遙無期,禮佛何益?當知,在真諦理言:虛空亦是生滅法,終有窮盡的。因為虛空,雖然是無形無相,廣大無邊,但在眾生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性海中,不過是一個渺少的波浪而已。如楞嚴經說: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於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此兩頌半文,是說明虛空的始終。因眾生一念不覺,迷失本覺理體,妄起見相二分;因能見之妄見欲有所見,故迷性空而成頑空,此即是虛空生起之始。由於頑空與妄見相對,堅執欲緣,如瞪目發勞,遂依虛空而成四大之色法。復於空中,分別東西南北之方位,又於遷流的色法,起過去、現在、未來之想,如是色空相涉,而成世界,故說:依空立世界。
再由妄想澄寂凝結,而成頑鈍無情的國土,國土中有知覺的即是眾生。故說: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此是約本識細相,由見相二分,和合成色,因此,四大無知而成有知,心性無形而成有形,遂形成今日的虛空、世界、與眾生。
眾生因迷本覺而起妄覺,因妄覺欲有所明,而幻起的頑空,於大覺性海中,猶如大海一漚的渺少,而且是生滅無常,本無實體。現實世界,不管是有無漏的有情世界,抑或是微塵數眾多的國土,無不皆是依此幻有之虛空而建立。
如果眾生有機會見佛聞法,或親近善知識,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因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或實行普賢十大願王,廣修福慧,直至福慧具足,覺悟成佛時,即虛空粉碎,大地平沉,唯一真心,更無虛空、世界、以及三界六道輪迴等事相可得,所謂:「迷時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故說: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當眾生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銷殞,則虛空既盡,依虛空而建立的國土,及其中知覺的眾生亦盡,既無依報的國土及正報的眾生,當然亦無煩惱與業。眾生界盡,已經完成「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弘願;眾生煩惱盡,眾生業盡,亦已達到「煩惱無盡誓願斷」之目的。因為眾生無盡,煩惱無盡,故菩薩要學無量法門,對治無量煩惱,度無量眾生。今眾生既度盡,煩惱亦斷盡,二利究竟,佛道圓成,因行亦滿,故普賢菩薩說:虛空界盡,我禮乃盡。
但此只是依據個人的迷悟修證而說,事實上,十方虛空是無窮無盡的,其中國土,其中眾生,亦無窮無盡,如是眾多的眾生,不可能同時修行,同時成佛,更不可能同時粉碎十方虛空與國土。既有國土,即有眾生,既有眾生,一定會起煩惱,作業,受報,輪迴生死,必須救度。故普賢菩薩又說: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如是乃至,是承上虛空界盡,再推廣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普賢菩薩禮敬諸佛的宏願然後盡。但事實上,虛空界不可能同時俱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所以普賢菩薩禮敬諸佛的行願,亦無有窮盡。
「念念相續」以下,是明三業禮敬無間。後念繼前念是「相續」,於中不夾雜他念,一心一意以禮敬諸佛為念,是「無間斷」,由於普賢觀行力,以不生滅心,取無相禮,自然三業精進,不生疲倦之心,不起厭足之念,念念無間,相續不斷,周遍十方,普禮諸佛,能禮所禮,自禮他禮,皆離相稱性而修,是名普賢行願的禮敬諸佛。
能夠修學普賢行願禮敬諸佛,即等如修諸波羅密。例如:菩薩禮敬諸佛,將此禮佛功德,回向法界眾生,即是布施;禮敬諸佛,三業清淨,煩惱不起,即是持戒;心無厭倦,忍受疲勞,即是忍辱;不休不息,晝夜無間,即是精進;心意專精,一心不亂,即是禪定;能禮所禮,俱皆空寂,心境一如,即是般若:自行化他,接引眾生,即是方便;以此禮佛善根,回向佛道,不求人天果報,即是大願;專心敬禮,內伏煩惱,外除魔怨,即是大力;能禮所禮,唯是一心,稱性起修,全修契性,性修不二,即是大智。
禮敬諸佛,本是事相修行,屬於俗諦理,但普賢行願,卻能由事契理,因相證性,正當禮敬諸佛時,不見有能禮所禮,能所一如,心境空寂,求禮佛之身心了不可得,是即俗即真,即有即空,即事即理;雖然求身心了不可得,能所雙亡,但卻能普運身心,遍禮諸佛,是即真即俗,即空即有,即理即事。如是真俗圓融,事理無礙,空有不二,即是中道妙理。故修禮敬諸佛的行願,不止具足十波羅密的功德,同時具足一心三觀,結果,能圓證空假中三諦理,成就佛果菩提,可知禮佛功德,實在不可思議。
禮佛如此,其他讚佛、供佛、懺悔等十大行願,無不如是。一一行皆具足諸波羅密,一一行皆空有不二,三諦圓融,事理無礙;故一一行皆名普賢殊勝行,一一行皆被稱為大願王。
2.稱讚如來願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稱是稱揚,讚是讚歎,即是稱揚讚歎如來功德。「如來」是佛十種通號之一,名倣同先德號。意思是:今佛出世,如古佛再來。涅槃經說:「如過去佛所說不變,從六波羅密來,至大涅槃,故名如來」。
又如來有三身,金剛經言:「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指法身如來。轉法輪經言:「一切智名如,正覺名來。」楞嚴經說:「明極即如來」,都是指報身如來。成實論言:「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楞嚴經說:「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是指應身如來。法身如月,報身如月光,應身如月影,若說是一,三義宛然,若說是三,同是一月;故知如來之身,不可以言一,亦不可以言三,實則三即是一,一即是三。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以下,明所稱讚之境廣大,無窮無盡。即是說:盡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中,所有一切極微之塵,一一微塵之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之佛,其中每一尊佛,皆有無量無數如大海之廣大眾多的菩薩圍繞。這種境界,非具有極深善根的人,是無法理解而能生信的。今普賢菩薩,智慧等佛,故能親證此境界,信解所讚嘆諸佛,盡虛空、遍法界、微塵數眾多,無窮無盡。
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嘆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
初二句是明能讚佛之因心殊勝。我是普賢菩薩自稱,甚深勝解,即是了解一真法界,唯心之理,一即無量,無量即一,謂之勝解。現前知見,顯示此種勝解,是由甚深智慧,現量體證,并非識心,妄想分別測度。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是標能讚之舌相。大辯天女,指妙音天,天王之后,有大功德,有大辯才,能滿眾願,能施辯才。
金光明最勝王經中,大辯天女白佛言:「世尊,若有法師說金光明最勝王經者,我當益其智慧,具足莊嚴言說之辯,若彼法師於此經中文字句義,所有忘失,皆令憶持能善開悟,復與陀羅尼總持無礙。」
但八十卷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中說:「自在天王,有天婇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聲,其聲則與百千種樂而共相應,一一樂中,復有百千差別音聲。」可見其舌根之微妙。今普賢菩薩能於盡空遍界,所有佛剎極微塵數眾多佛前,以甚深殊勝知見,發出超過辯才天女的微妙舌根,且於一一舌根,同時發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用以「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音聲、言辭、功德皆言海,是形容普賢菩薩能讚佛的音聲、言辭、及所讚諸佛的功德,皆像海之大,海之深,以及海水的眾多不可測量。
「窮未來際,相續不斷」,是顯其讚佛功德時間的長遠無盡,「盡於法界,無不周遍」,是顯其讚佛之空間廣闊無限。菩薩讚佛功德,非限於一天兩天,或一生二生,而是盡未來際,生生世世,遍十方界,於悠悠歲月,無限時空中,相續稱讚,而無間斷,永無止息,故其功德,亦不可限量。
在雜華譬喻經中說:過去有一小沙彌,名叫口香,因為他口中常常散發青蓮華香。原來此小沙彌,於無量劫前,曾經稱讚佛之功德,自是以來,生生世世,口常出青蓮花香,可見讚佛功德,果報難思。
佛經記載,「辯才」共有四種,名四無礙辯,亦名四無礙智,或四無礙解。因為在意則名為智,為解,在口則名之為辯。
一法無礙辯:法,指名句文等經典,包括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能詮的教法。說法者,能於如來教法通達無滯,名法無礙辯。
二義無礙辯:義,是能詮教法所詮的義理,說法者,能對一切佛經,所詮的義理,深入理解,名義無礙辯。
三辭無礙辯:詞,指諸方語言,能於諸方語言通達自在,普應一切眾生的心行差別,用諸方言,而為說法,名辭無礙辯。
四樂說無礙辯:能具前三智,樂意恆為眾生說法,教示利喜,心無厭倦,名樂說無礙辯。
別行疏鈔將此樂說無礙辯分別為七:
一應辯:於一剎那間,能應一切眾生機,無論三乘五乘根性,無論喜歡廣說或略說,皆能適應。
二捷辯:言說迅捷,無口納言塞等語病。
三峻辯:口如懸河,說理滔滔不絕。
四無疏謬辯:凡有所說,無不合理稱機,無疏忽之失,無荒謬之說。
五無斷盡辯:說法利生,精進無間,盡未來際,永無休止。
六豐義味辯:凡有演說,音聲清徹,含義豐富,語氣幽默有趣,令聽者感動,心生恭敬,百聽不厭。
七一切世間最妙辯:謂其演說,言辭美妙,義理超越,世出世間,無過其上。
總具前七種辯才的人,可稱為樂說無礙辯。九地以前諸位菩薩,或具一二,或總具非勝,必登九地,始可具足四無礙辯,至於能窮理究竟,盡相無遺,言辭無盡者,唯佛與普賢,或與普賢菩薩相等的法身大士,方可稱之為具足窮極四無礙辯。
普賢菩薩,既然具足窮極四無礙辯,當然能出超過大辯才天女的微妙舌根,出無盡微妙音聲,以及無盡言辭,以稱揚讚歎盡虛空、遍法界、極佛剎微塵數諸佛功德,而且窮未來際,無不周遍,盡於法界,無不周遍。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此引喻結顯,行願無盡。因為佛之功德,無窮無盡,是以稱讚的舌根、音聲、言詞、與時間,亦無窮無盡。「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義如前釋,在俗諦理的事相言:虛空是廣大無涯,無窮無盡的;但在真諦理言:虛空亦是生滅法,當眾生反妄歸真,虛空粉碎,大地平沉時,則虛空界既盡,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亦盡,故讚佛之因行亦盡。但是現在,十方虛空仍然無有窮盡,乃至煩惱,亦未盡故,是以「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是正顯無盡。
禮敬通於三業,但偏重身業;稱讚亦通三業,但重於語業。身語均不離意,由意業尊敬,然後禮讚,故言:「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語言之於人生,影響甚大,所謂:「一言興邦,一言喪邦。」豈可不慎?可惜世人,多喜歡自讚毀他,或背後說人短長,特別是基於不耐他榮,不喜他善的妒忌心理,往往憎人富貴,惡言中傷,讒言毀謗,造了口業而不自覺。事實上,人非聖賢,互有短長,人與人相處,若能取人所長,捨人所短,互相讚美,互相尊重,互相協助,自然可以建立人間淨土,促進社會和樂,特別是讚佛功德,更不可思議。雖然,佛是八風吹不動,人世間一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與佛無關,但基於因果定律,讚佛自有讚佛的功德,謗佛亦有謗佛的罪過。
佛在世時,有一次帶領眾弟子出外弘化,經過一處有兩個討飯的叫化子,見佛經過,其中一個說:佛好像一個大王,佛弟子們好似群臣,現在大王帶領群臣出來巡遊了;但另一個討飯的卻說:佛好像是隻母牛,佛弟子好像一群小牛,現在母牛帶著小牛出來覓食了。因此,他們兩個人都造了口業而不自知,而且他們的口業,都同時獲得現報。原來該國國王駕崩,全朝群臣物色一位賢明之士繼承王位,巧遇讚佛如王的人,睡於樹下,有祥雲覆在其上,知是非常之人,於是選他為王。至於說佛像母牛的人,因喝醉倒在通衢大道中睡覺,竟被五百商人的牛車經過輾斃。由於此故事的治約啟示,我們實在不應該隨便惡口批評別人。
3.廣修供養願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初二句,是總標廣修供養的大願,供養有事供有法供,但修事供,不修法供,不名廣;必須由事供養進而法供養,方名為廣。又能供養之心有限,所供養之境有限,所供之物及所施之法皆有限,不能稱廣。今言廣修供養,無論是事供養,法供養,能供養,所供養,皆稱性起修,豎窮橫遍,無窮無盡故言:廣修供養。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以下,是明所供養之境,廣大無盡。法界無盡,虛空無盡,於無盡虛空法界中,諸佛國土亦無盡;今將盡空遍界所有十方三世中,所有一切佛國土,盡碎為微塵,在如是眾多微塵數中,每一粒塵皆「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而每一佛在說法時,皆有種種菩薩聚集法會,其數之多,實無法想像,故用「海會」二字,以形容圍繞佛聽法的菩薩眾多,猶如海之廣闊無涯。
菩薩言種種,是包括初發心的凡夫菩薩,或權教地前菩薩,或地上地後,或已證佛果而再現菩薩身的佛界中菩薩。「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是顯其境界的廣大、弘偉、與壯麗。又豈是我等凡夫所能信能解?但以普賢菩薩的智慧及其願力,故能起深切的信心,深切的理解,明明白白,知到見到所有盡空遍界極佛剎微塵數佛,皆在面前,故說:「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是出供養因心的廣大無盡。
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
此明供養物的眾多而且美妙。上妙,顯非人間俗品,而是天上精妙之物。如雲,如須彌山,如大海水,是譬喻供養具的眾多。華雲,鬘雲,及天傘蓋雲屬於色塵;天音樂雲,屬於聲塵;天衣服雲,是觸塵:天種種香,塗香燒香及末香,是香塵;種種酥燈、油燈、諸香油燈,是味塵。如是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供養具,皆是天上精美之物;其數量之多,堆積起來,如天上的雲,重重無盡;如地上的須彌山王,其高大無比;諸香油燈的燈心,竟然像須彌山那麼高大,其燈油像大海水之深。
如是眾多精美上品供養具,非用於一時,而是「常為供養」,常以精妙美品供養「十方三世所有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可見其供養時間之長久,供養佛之眾多,供養具之美妙,其所得的功德,可謂極大,但仍然不及一念法供養的功德。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八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諸供養中,法供安最。」是總標法供養殊勝。「所謂:如說修行供養」以下,是列舉七種法供養。
「如說修行供養」,是能依佛所說,如法修行,即等如法供養如來。因為學佛貴在解行相應,若能說不能行,猶如說食數寶,終不得益。法句經說:「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提婆達多能記憶如來三億品經,但未能如說修行,終墮惡道;周利槃特伽,僅受一佛偈,如說修行,終證解脫。故大智度論說:「能行說為正,不行何所說;若說不修行,不名為智者。」一切智者,皆從精進修行中來,所以如說修行,該是成佛的基礎,能如佛所說而行的人,即等如法供養如來。
「利益眾生供養」,凡能增進他人物質或精神的享樂,皆名利益眾生,或身受惠而享樂是利,心受惠而喜悅是益。唯識述記言:「後世之益為利,現世之益為樂」。諸佛出世的本懷,皆是為利樂一切眾生,如仁王經言:「常遍法界,利樂眾生。」凡是佛弟子,能實踐佛法,用實際行動,修持六度萬行,饒益眾生,令眾生現世安樂,來世得益,暢佛本懷,才是真法供養如來。
「攝受眾生供養」,攝受是以慈悲心,隨順一切眾生的心願意行,運用四攝法的方便,攝取眾生安置於佛法大廈,令沾法益。如維摩居士,以善巧方便,居毘耶離城,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以禪定攝散亂,智慧攝愚痴,是名攝取眾生。凡佛弟子,能廣修六度四攝等法門,以種種方便利益眾生,即等如是法供養如來。
「代眾生苦供養」,諸佛菩薩,皆為憐愍眾生苦惱,為拔眾生苦,與眾生樂而出現於世。故身為弟子,亦應該秉承佛菩薩的意志,盡一切精力,去解除眾生苦厄,甚至代一切眾生受苦。所謂:「但願眾生脫離苦,不為一己求安樂。」如是盡形壽,甚至生生世世,拔眾生苦,與眾生樂,即等如是法供養如來。
「勤修善根供養」,善根,指人身口意三業所修之善業,固不可拔,能生長餘善,名之為根。又善根指不貪、不瞋、不痴三種,以此三種善根,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亦是進取菩提的正因,能生長佛果功德,因名善根。十住毘婆沙論言:「善根者,不貪、不瞋、不痴,一切善法從此三生。」大智度論說:「一切諸善法,皆從此三善法增長。」故佛弟子,能勤修善根,努力除滅貪瞋痴等煩惱,增長不貪、不瞋、不痴善根,長養菩提功德,即等如法供養如來。
「不捨菩薩業供養」,菩薩的專業,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謂:「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故凡能上求下化,負擔弘法利生,續佛慧命的責任,不捨離自己的職責,即是法供養如來。
「不離菩提心供養」:菩提心,是發願成佛之心,大智度論說:「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成佛,是名菩提心。」但佛道遙遠,必須經三大阿僧祇劫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何況菩薩道難行,若然發心不堅,遇上逆緣,便會退失。華嚴經言:「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原本發心成佛,今因退失菩提心,反墮落作為魔鬼眷屬,豈不可惜?是以菩薩應該時刻守護菩提心,勿令退失,所謂:「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不為此苦,退失菩提心。」凡能不離菩提心,勤求佛道,廣度眾生者,便是法供養如來。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普賢菩薩,提防一般眾生,以為供養財物多,供養佛多,所得功德必多,但修事行,不修理觀,喜愛有為,不修無為,因此,特別將事供養及法供養二者校量,以顯示法供養功德無盡,事供養功德有限。
「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是指前文所說,常以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上妙精品,供養極佛剎微塵數眾多諸佛,當然功德無量,但若與七種法供養功德比較,則法供養僅一念之短暫,其功德已是財供養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俱胝」是數目名,譯言億,玄應音義言:「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萬或億,」在華嚴經阿僧祇品說:「十萬為一洛叉,一百洛叉為俱胝,」然則俱胝該是一千萬之數。「那由他」亦是數目名,大智度論說:「十萬為億,千萬億名那由他。」又翻譯名義集言:「那由他,此云萬億,」「迦羅分」亦是數目名,慧苑音義言:「哥羅分,正云迦羅,此云豎,折人身上一毛為百分中之一分也,算分,是用算術方式算出最微細之數。數分,是用數學方式數得出最微細之數字。「喻分」,是用譬喻可以形容得出最微細之數。「優婆尼沙陀分」,譯為近分,是將一粒微塵,再分折為七分,而接近憐虛塵,是數之至極少。
總顯無論財供養其數如何大,如何多,亦不及一念修法供養所得的功德,百千萬億分之一,甚至極微細分之一。因為財供養是有漏因,雖大如須彌山,深如大海水,終有窮盡;而法供養是無漏行,稱性而修,盡空遍界,無窮無盡;又財供養僅能資養四大色身,法供養能增長法身慧命,二利成就,當證菩提,是以諸供養中,法供養功德最大。
善財童子再見文殊,文殊菩薩即告之曰:「菩薩有十種功德具足圓滿,則得成就修真供養一切如來,何等為十?一者以法供養,二者修行諸行,三者平等利樂一切眾生,四者以慈悲心,隨順攝取;五者以如來為力,隨順一切。六者不捨勤修一切善法;七者不捨一切菩薩事業;八者如說能行,如行能說;九者長時遍修,全無疲厭;十者常不捨大菩提心。若諸菩薩,具此十法,期能成就供養如來,非以財寶衣服名真供養。何以故,如來恭敬尊重法故,猶如孝子尊重父母,承順顏色,心無暫捨。若復有人,敬其父母,其子倍復尊重是人。諸佛如來,亦復如是。若諸眾生,供養法者,是真成就供養如來,以諸如來尊重法故。」此中言法供養,是偏於學習佛法,依法修行。但法華經及維摩經則說:若能以大悲心,平等布施,不分高下,離人我相,不求果報,即使財施,亦等如法布施,亦能成就真法供養如來。
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此是解釋法供養,勝於財供養的原因。何以用眾多上妙供養,常供養眾多如來,亦不及一念法供養功德百千萬億分之一?因為一切諸佛,無不尊重法故,若能如前所說,修習七種法供養,便能出生諸佛,其功德當然非財供養可及。故言:「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由於財施有漏,法施無漏,財供養僅獲世間短暫之福報,法供養可獲出世佛果菩提,所以:「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斯,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此結顯廣修供養行願無盡。廣大二字,指前文所說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衣服雲,以及種種香,種種燈,大如須彌山,多如大海水等供養具。最勝二字,顯普賢菩薩運心平等,普施一切,悲智雙運,稱性而修,故雖財施亦等如法施,達到財法二施,等無差別的境界,故言最勝。
此廣大最勝的供養,是盡空遍界,廣大無比,即使「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但事實上,「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且盡於未來際,「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因為普賢行願所修的供養,是稱性起修,事理不二,是以法性無盡,此廣大最勝供養亦無盡。
4.懺悔業障願
復次善男子,言懺悔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痴,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初二句總標,十大願王中,第四種懺悔業障願,懺是懺悔,悔是消除。梵文懺摩,譯名請忍,悔是悔過,今華梵雙舉,名為懺悔。意思是:悔恨厭惡自己昔日無知,所作種種罪惡的行為;今聞佛法,知過而思悔改,專心一意,於三寶前,披露往昔的罪行,求哀懺悔,請三寶忍受其悔改之心。自此痛改前非,誓不再造,自然獲得三寶加被,消除罪業,以免障礙進修善法,故名懺悔業障。
眾生由於無始以來,迷真逐妄,起惑做業,都曾經有犯罪的行為。根據因果定律,必招苦果,所謂:自作自受,絕對不能幸免。欲想避免自嘗苦果,唯一自救的方法,就是懺悔業障。
業障有三種,一是煩惱障,二是業障,三是報障。煩惱可分根本煩惱及隨煩惱;隨煩惱又有大隨煩惱、中隨煩惱,及小隨煩惱三種。大智度論言:「煩惱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
煩惱障:煩惱令人心煩意亂,不知善惡,不分邪正,不明事理,不能修證菩提。凡夫因見思煩惱,迷真諦空理,障實智菩提;二乘聖人,因塵沙煩惱,迷於俗諦妙有,障方便智菩提;菩薩因無明煩惱,迷中道理,障真性菩提,故名煩惱障。
業障:業障能繫縛眾生於九界升沉,不得解脫。凡夫由見思煩惱,造有漏業,障礙進修聖道,繫居三界,不得實慧解脫:二乘因塵沙煩惱,造無漏業,障礙進修六度萬行,繫居化城,不得方便解脫:菩薩因無明煩惱,造亦有漏亦無漏業,繫居實報土,不得真性解脫:總名業障。
報障:眾生由業力牽引,接受三土果報,滯留生死,不能證入涅槃。凡夫作有漏善或惡業,報生同居土,受分段生死,障性淨涅槃;二乘作無漏業,報生方便土,受變易生死,障方便淨涅槃;菩薩由亦有漏亦無漏業,報生實報土,受微細變易生死,障圓淨涅槃;總名報障。由三煩惱,障三菩提;由三業障,障三解脫;由三報障,障三涅槃,故名三障。
煩惱障是惑,眾生因煩惱惑而作業,因業而受報;受報時再作業,再招報苦果;如是惑,業,苦三,循環不息,是以生死不絕,苦惱無量。欲免生死輪迴之苦,必須懺悔。
今言懺悔,先懺煩惱障,因為煩惱是眾生的怨賊,能劫奪人的功德法財,能傷害人的法身,能殺害人的慧命,使人漂溺生死苦海,羈留三界牢獄,不得出離;是以六道牽連,四生不絕,惡業無邊,苦惱無盡。今向十方極微塵剎數佛前,心生厭離,求哀懺悔,誓殺煩惱賊,是名懺悔煩惱障。
次懺業障,業指身口意三業。先懺身三,誓不再造作殺、盜、淫業;次懺口四,誓不再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再懺意業,誓斷貪瞋痴三毒。因為三業惡因,能招感六道苦果,若不懺悔,將輪迥不息,生死不止,故當懺悔,三業惡因,是名懺悔業障。
最後懺悔報障,報是果報,三業惡因,報招三塗,苦惱無量,無法幸免,唯有依普賢行願力,志誠懺悔,始可消除。如經言:「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誦大願王即是懺悔,既能懺悔,罪即除滅,得生善處,見佛聞法,是名懺悔報障。
「菩薩自念」以下,是明所懺業之多。業有善業、惡業及不動業,今要懺除,唯取惡業。貪瞋痴是作惡業的惡因,身口意是作惡業的助緣,眾生自從無始劫以來,迷真逐妄,執我、執法,引生貪瞋痴三毒。由於三毒策動身口意三業,身則造作殺、盜、婬;口則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則貪、瞋、痴。所作惡業,實在無法統計,故說:「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然業的本身,如世間之物質,各有實體,將盡虛空界,亦不能容受。
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
此明能懺之相,「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前」,是說明懺悔之境,「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是懺悔之願。昔日由於貪瞋痴等心理毛病,策動身口,作諸惡業,今既知過,誠心懺悔,悔恨過去三業不淨,胡作妄為,痛改前非,誓不再造,則不但身不再造殺、盜、淫等惡業,反而常行放生,樂善好施,嚴持佛的禁戒。口不但不再犯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反而說和樂語,柔善語,真實語,勸勉、鼓勵等語,甚至宣揚演說佛的正法,稱讚三寶功德。意不但不再為貪瞋痴所惑,反而進修不貪不瞋不痴三善根,促進三業清淨,增長一切善法,不再犯身三、口四、意三等過失,永恆住於佛的清淨禁戒中,自然滅罪生福,積集一切功德。
佛教人懺悔的方法有三種:
一作法懺、即是依法,或如法懺悔。如法懺悔,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誠心,犯罪之人,應自動自覺,承認自己的過失,決意改過自新,然後誠心求懺悔。二是行動,誠心悔過的人,應策動身口,見諸行動,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殷重,(此是印度禮法,在中國則搭衣持具,胡跪合掌)稱名說罪,然後禮足。三是對象,對上座,對和合僧,或對佛前。如是具足心誠,身禮、口說罪,對和合僧團,或對佛前,求哀懺悔,名作法懺,可滅犯戒之罪。
二取相懺、由內具至誠心,外對佛像前,發露懺悔,將自己過去,或現在所作種種錯誤行為,坦誠公佈,求佛證明,誓不再犯。或修禮古德所編成的各種懺悔法,如大悲懺,淨土懺,地藏懺,水懺,梁皇懺等,或天天禮拜,或定期七日,七七日,於其中間,專心一意,懺悔業障,期感瑞相,如佛來摩頂,忽覺身心泰然等,是名取相懺,能滅煩惱性罪。
三無生懺,亦名實相懺。是端坐正心,運用智慧,觀無生法,達實相理,一切法本無生滅,罪性亦然,生是幻生,滅是幻滅,罪性本空。如觀普賢經言:「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罪業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所以說:「罪由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皆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實相懺悔,能滅障中道的無明煩惱。
又懺悔有事懺,有理懺,有具足懺三種。事懺有二,一是依照古德所編各種懺悔法,定期修習。二是依方等經,佛名經所說,先嚴淨道場,燃燈敷座,請供佛像,著新淨衣,長齋沐浴,供佛及僧,然後生慚愧心,厭離心,說罪懺悔,名事相懺。
理懺,是觀罪性空無所有,不在內外中間,來無所從,去無所住,但由妄想心生,若妄想心滅,此罪亦滅,是名理懺。至於普賢觀經所說:晝夜六時,對十方佛,及普賢菩薩,遍懺六根,所作之罪,是事懺;若觀心無生,端坐正念真如,是理懺。
至於具足懺,則必須具備逆順十種心。別行疏鈔說:先識十種順生死之心,以為對治。一妄計人我,起於身見;二內具煩惱,外遇惡緣,我心增盛;三內外既具滅善心事,不喜他善;四縱恣三業,無惡不為;五事雖不廣,惡心遍布;六惡心相續,晝夜不斷;七覆諱過失,不欲人知;八虜扈抵突,不畏惡道;九無慚無愧,不懼凡聖;十撥無因果,作一闡提;從無始來,若自及他,無不皆爾。次起十種逆生死心,從後翻破,一明信因果,二自愧克責,三怖畏惡道,四不覆瑕疵,五斷相續心,六發菩提心,七修功補過,八守護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觀罪性空,若具此者,無罪不滅。」
佛名經言:「若不懺悔者,大命將盡,地獄惡相,皆現在前,悔懼交至,不預修善,悔何及乎。當爾之時,欲求一禮一懺,豈可更得,眾等莫自恃盛年,財寶勢力,放逸自恣。」戒經亦說:「有罪則懺悔,懺悔則安樂。」是以中國各大叢林或佛學院,每隔半月,舉行布薩,即是發露懺悔。布薩之日,由長老上座誦戒,大眾下座恭聽,一旦發覺於半月中,行為觸犯任何一條戒律,即於誦戒完畢時,向長老及大眾坦白公開自己所犯的過失,請求大眾准許懺悔,誓不再犯。現在佛教團體,已很少誦戒,至於肯坦白公開承認自己過失的人更少。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窮盡。
此總結誓願無盡。因為普賢行願,是稱性而修,不但事懺,而且由事入理,法性周遍,行亦周遍,故能一懺一切懺,直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現今「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且盡未來際,「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5.隨喜功德願
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
初二句總標第五大願,隨喜功德之名,隨是隨順,意不違逆;喜是歡喜,心不厭惡。凡是見聞他人所作大小功德,乃至一毫之善,一塵之福,悉皆隨順歡喜讚歎,不生妒忌心,無破壤意,故隨喜功德,能取消人的妒忌心。
上文是總出隨喜功德之妙境。所有盡法界虛空界,是約橫遍之處廣大;三世,是約豎窮之時深遠;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是顯所隨喜諸佛眾多。從初發心,是說諸佛的因心;為一切智,是諸佛發心修行之目的。從勤修福聚,至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是說諸佛因中修行的功德;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是說諸佛果上功德。我皆隨喜,是明能隨喜的心行。
一切諸佛,未成佛之前,皆是凡夫,但因有機會見佛聞法,或親近善知識,信知佛性本具,皆得作佛之後,即發菩提心,勤求佛道。但欲成佛道,并非一朝一夕,可能成瓣。故自從最初發心修行,直至獲得一切智的佛果,於其中間,勤修福聚,精進不懈,甚至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的長時間,修習六度十度等諸波羅密,於一一劫中,所捨的頭目手足,實非數字可能表達,故說:「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
其修行時間之長,捨身命之多,猶如心地觀經中所說:佛於往昔,作雪山童子,為求半偈而捨身;為薩埵王子,捨身救虎;為六牙象王,自投獵者;作圓滿福智王,施捨眼晴;為金色鹿王,捨身求道;作慈力王,施五夜叉;作莊嚴王,施妻無咎;為最上身菩薩,曾施頭目髓腦,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廣如菩薩本行經所說。
「圓滿種種波羅密門」,是指六度、十度,以及八萬四千波羅密,悉皆究竟圓滿。菩薩從種種波羅密門之行門,證入住、行、向、地、等覺諸位,乃至究竟圓滿佛果一切種智,謂之:「證入種種菩薩智地」。圓滿種種波羅密門,是福德具足;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是智慧具足。福德智慧,皆圓滿具足,故能「成就諸佛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即是一切種智,圓證佛果三德,圓具佛果三身,二果中屬於智果。
「般涅槃」,即是入涅槃。大般涅槃經言;「如來法身,非是涅槃,若但般若,亦非涅槃,但是解脫,亦非涅槃,我今為眾生故,安住如是三法,入於涅槃。」可知住於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秘藏,受用常樂我淨,即名般涅槃,非一定要入滅,方名涅槃。二果中,屬於斷德,今言分佈舍利,即是入滅。
「舍利」是梵語,譯名靈骨。有二種:一是法身舍利,指佛所說的十二部經;二是色身舍利,即是佛入滅後,焚化色身所得的舍利。無論是法身舍利,或是色身舍利,眾生瞻仰禮拜,皆可滅罪生福。故諸佛聖人,由大悲熏修,遺留舍利,普令眾生,禮拜供養,名「分布舍利」。
「所有善根」,概括佛因中修行,所經歷佛剎極微塵數劫,盡空遍界,所修佛剎極微塵數眾多的功德,以及果上所證無量無邊的佛道功德,普賢菩薩,悉皆隨喜。
據西域記說:釋尊入滅,人天悲戚,盛七寶棺,以火光三昧力,焚化色身,得舍利甚多。當時印度八國國王,備兵而來,爭取舍利。帝釋諸天天王言:天當有分,勿得力競;時阿那婆答多龍王亦言:我等亦應有分,若以力取,恐眾非敵。因將佛舍利,共分三分,給予諸天,龍王,及人間。八國國王,共分人間一分,各將歸國,建塔供養,後無憂輪王,使諸鬼神,分為八萬四千寶塔。中國境內,除佛牙外,共有十九塔。如是分布舍利,皆為利益一切眾生,令末法眾生,得瞻舍利者,滅罪生福。所謂:「生有益於時,死有利於後」。釋尊該當之無愧。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
此是隨喜六趣眾生的功德。六趣,即是六道;四生,指從胎、卵、濕、化所生的眾生。天上人間,奉行佛之五戒十善者,當然應該隨喜其功德。至於三惡道眾生,苦不堪言,無善可陳,如何隨喜?答:三惡道眾生,雖然苦惱無量,但未墮惡趣之前,或屬天界,或生人中,可能曾做功德,已種善恨;三塗苦盡,當生善處,即使其善根微薄,猶如一塵,亦當隨喜,故言:「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
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
此是隨喜二乘功德。因聞佛聲,而悟四諦理,起方便行,(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煖,頂﹐忍,世第一)得入見道位,斷三界八十八使,分別煩惱,見惑淨盡,得須陀洹果。次斷三界九地俱生煩惱,思惑淨盡,即證阿羅漢果。
見惑,指眾生種種妄想執著,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分別煩惱,小乘俱舍論,就其迷理差別,分為八十八使,此是迷四諦理性而起之惑,其性敏銳,故又名五利使,屬於眾生見解上分別煩惱,見道位頓斷。
思惑,指眾生思想上所產生的煩惱,即貪、瞋、痴、慢、疑等五鈍使。前四種是迷執世間事物,而生起的煩惱,後一種是就四諦理,而起的煩惱,其性遲鈍,因名五鈍使。俱舍論依三界九地,將思惑分為每地有九品,九地共有八十一品,修道位漸斷。
修道位斷欲界前五品思惑,名二果向;斷第六品思惑,名斯陀含,得一來果。斷欲界第七第八品思惑,名三果向;次斷盡欲界,九品思惑,名阿那含,得不還果。再斷上二界(色、無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斷至七十一品,名阿羅漢向;斷盡七十二品,得阿羅漢果。
以其皆因聞佛音聲而得悟道,總名聲聞。前三果四向的聖人,仍在修學階段,皆名有學;獨阿羅漢果,梵行已立,所作已辦,真窮惑盡,不受後有,得名無學。
聲聞有三種:一聲聞聲聞,因聞佛音聲悟道而得聲聞果,因果俱同,名聲聞聲聞。二緣覺聲聞,因是緣覺,果得聲聞,名覺緣聲聞。三菩薩聲聞,因是菩薩,果是聲聞,名菩薩聲聞。
辟支佛,譯名緣覺或獨覺,生逢佛世,因聞十二因緣之理而覺悟者名緣覺,生在無佛之世,因觀外物,生滅無常,所謂:「春觀百花開,秋觀黃葉落」,自生覺解,得證道果,名獨覺。
此亦有三:因是緣覺之因,證緣覺之果,名緣覺緣覺。二因是聲聞,果成緣覺,名聲聞緣覺。三因是菩薩,果成緣覺,名菩薩緣覺。聲聞與緣覺,合名二乘,同證解脫,有大功德,能為世間眾生作大福田,故說:「所有功德,我皆隨喜。」
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
此隨喜菩薩的功德。「一切菩薩」是因人,「所修無量難行苦行」是因行,「悉求無上正等菩提」是果德。一切菩薩無不志在成佛,因此從初發心,直至證得菩提,於其中間,經歷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廣修苦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頓悟漸修,從劣至勝,無論粗妙大小之行,皆是成佛之因,皆有廣大功德,皆應隨喜學習。是以普賢行願,對菩薩所修一切功德,亦悉皆隨喜。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是總結隨喜功德之願,無有窮盡。華嚴經言:「復次憍戶迦,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海水,取一髮破為百分,以一分髮,滴取海水,可知滴數,是隨喜福,終不可數知。」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亦明隨喜之功德,廣大無邊,無有窮盡。今普賢菩薩,以其無邊願行.不但隨喜佛功德,同時隨喜六趣四生,二乘聖人,及大乘菩薩所修一切善根,一切功德。隨喜之境,廣大無際;隨喜之心,無窮無盡,其所得功德,當然不可思議。何況更盡未來際,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則其功德之大,之多,之勝,唯佛能知。
隨喜功德,既不花錢,又不費力,但見人善,心生歡喜,出言讚歎,便是功德。可惜世間,不耐他榮的人太多,往往自己不修,而惡他人之修,見他人成就,心生妒忌,甚至爛言中傷,設法破壤,致使人間好事多磨,障礙重重,奈何。
6.請轉法輪願
復次善男子,言請轉法輪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
輪是所乘,能詮有教理行果,所乘有大小之別,以名句文之教,詮大小乘之理,令人聞而生信,因信而解,因解而行,因行而證果,如輪之旋轉不息,名轉法輪。今以普賢廣大行願,請佛轉法輪,是願佛以種種方便言辭,演說大乘正法,使未知者知,未信者信,令無量眾生,聞教生解,依解起行,因行而證同於佛,是名:請轉法輪。
若依小乘教言,輪有五義。
一速疾義:轉輪聖王之輪,能速疾旋轉不已;喻佛說法,能令眾生,速生聖智,疾得解脫。
二取捨義:轉輪聖王之輪,能捨此取彼,即從東洲而至西州等;喻佛說法,能令眾生,捨苦諦而取滅諦,捨集諦而取道諦等。
三降伏義:轉輪聖王,所到之處,能令臣民歸伏;喻佛說法,能令眾生,聖智生起,降伏心中煩惱。
四鎮攝義:轉輪聖王,威攝天下,鎮壓群盜,令境內劫賊不起;喻佛說法,能令眾生,生起聖智,內斷見思惑,外鎮邪魔外道。
五回轉義:輪王之輪,能上下回轉不已,飛行自在;喻佛說法,能令眾生,聖智生起,斷見思惑,飛越三界,趣向解脫聖道,轉染為淨,轉凡成聖,轉生死成涅槃。
若以大乘教釋,輪具四義:
一圓滿義:輪具轂輻輞,其相圓滿;喻菩薩聞法修行,具足戒定慧三,速證圓滿佛道。
二摧壞義:輪所經處,能摧毀地上一切荊棘瓦礫;喻菩薩聞法修行,能摧毀心中煩惱沙石,取消聖道障礙。
三鎮止義:輪能鎮壓阻止外物;喻菩薩聞法修行,進入見道,由觀行力,阻止妄想,斷見思惑,鎮伏無明。
四不定義:輪可前進,不定停留;喻菩薩聞法修行,進取菩提,於其中間,由見道進入修道,從修道趣登十地,起慈悲心,教示利喜,令一切眾生,共趣佛道。令正法展轉流傳,如輪之轉動不已,是名轉法輪。
若以能轉言,轉法輪即是展轉傳授,如過去佛,傳至現在佛。輪是所轉,佛是能轉,以能轉之佛,去推動所轉的法輪,令正法久住於世,名轉法輪。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以下,是明勸請之境廣大周遍。其中有兩重無盡,一是佛剎無盡,二是諸佛無盡,皆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以形容其多而無盡。
「一切諸佛成等正覺」,是果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是因人。佛是主,菩薩是伴;佛剎是依報,佛菩薩是正報。若主若伴,若依若正,皆無窮無盡,正顯示主伴依正,圓融無礙,而且無窮無盡。
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動勸請,轉妙法輪。
此出其能請之人。悉以身口意業,是三業清淨。內心恭敬殷勤,是明意業清淨;作禮圍繞,長跪合掌,是身業清淨;殷動勸請,轉妙法輪,是口業清淨。
釋尊初成正覺,於三七日中,演說華嚴大教,教化法身大士後,獨坐思維;「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痴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見法華經)唯有默然而住,復念過去諸佛,常得梵王勸請,方轉法輪。於是放白毫光,遠照三千大千世界,當時娑婆世界主螺髻梵王,承佛威力,即與六十八拘胝大眾,往詣佛所,作禮旋繞,以偈讚佛,殷勤勸請,佛轉法輪,時佛默然。
其餘諸梵王帝釋,繼而次第重請,如法華經言:「爾時諸梵王,及諸天眾,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尋念過去佛,所行力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
釋尊於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三轉十二行法輪。初說:「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是名示轉;次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是名勸轉;最後說:「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是名證轉。苦與集,是世間迷因迷果;滅與道,是出世間悟因悟果。合世出世間,二重因果,名四諦法。
佛說此四諦法,名轉四諦法輪。此四諦理,雖對五比丘等,小乘根性眾生而說,但其理通於大小乘一切佛法。故天台宗依涅槃經聖行品所說,安立四種諦理,以配合藏通別圓四教。
一是生滅四諦:謂苦集二諦,依因緣生,滅道二諦,亦由因緣修道,以其有生滅,有修證,因名生滅四諦。概括釋尊說華嚴後十二年中,所說:四阿含等諸經。正教聲聞,傍教菩薩,屬於藏教攝。
二是無生四諦:謂滅諦原無生滅,而苦集道等,皆因緣生法,如幻如化,如空花,如水月,本無自性,當體即空,空故無生,因名無生四諦。包括佛說阿含後之八年中,所說維摩,勝鬘等方等經,正教菩薩,傍化二乘,屬通教攝。
三無量四諦:謂眾生之苦無量,眾生之煩惱無量,菩薩所修對治法門亦無量,眾生性具諸法亦無量,故名無量四諦。概包佛說方等後,二十二年中所說諸般若,別對菩薩,說無量法門,與二乘共或不共,屬別教攝。
四無作四諦:是對上根利智菩薩說,事理圓融的中道實相理,顯佛性本具,談法性常住,因其說煩惱即菩提,無須斷集修道的造作;因說生死即涅槃,無須滅苦證滅的造作,故名無作四諦。是繼佛說般若後,於最後八年中,說法華、涅槃諸經,屬圓教攝。
釋尊繼於鹿野苑,初轉生滅四諦法輪之後,次轉無生四諦法輪,無量四諦法輪,最後轉無作四諦法輪。古人頌言:「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釋尊豈獨於八十年中,恆轉法輪,同時分身千百億,於十方世界,坐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故華嚴經言:「毘盧遮那佛,願力周沙界,一切國土中,恆轉無上輪」。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此總結請轉法輪之大願無盡。普賢菩薩,以其殊勝願力,不僅勸請釋尊一人轉法輪,同時普皆勸請,十方三世,盡空遍界所有諸佛,恒轉法輪。所請之佛無盡,能請之心亦無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7.請佛住世願
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
初二句總標第七請佛住世願。佛證法身,無形無相,原無所住,亦無生滅去來,但為教化眾生,隨機應現,眾生心淨,應見佛聞法,佛即示現應身而為說法;眾生心垢,無緣見佛,佛即示現捨壽入滅。故知心淨觀佛,佛則常住,亦即是真正請佛住世。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以下,是明行願之相。「所有盡法界虛空界」,是標處周遍,「十方世界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是顯佛眾多,「將欲示現般涅槃者」,顯眾生緣盡,佛示現捨壽。般是入義,涅槃譯名滅度,意思是能滅五住煩惱,即可以度脫二種生死流。
別行疏鈔云:「準涅樂疏中滅義有四,一事滅,二德滅,三應滅,四理滅。言事滅者,事謂生死因果事相,滅生死故,名為事滅。言德滅者,此有其二,若以緣修名德,至果捨修名為德滅,滅彼緣修故。二具德為德,即無性可取,無相可捨,以佛真德,離性相故。言應滅者,隨化世間,示滅有因,現亡身智,以應盡還源,名為應滅。言理滅者,此亦有二,一是相空,妄相諸法,空無有實,妄心所取,體相具無。二是真空,如來藏中,恆沙佛法,離相離性,名之為空,此是體有相無,真即不空,空即不有,不空不有,即是涅槃,總名理滅。滅義雖眾,要唯此四,四滅之中,理滅為本。由見相空,成前事滅;由見真空,成後德滅。依體起用,便有應滅,由此理滅,具二種空,故以理滅為三滅本,具四滅故,名為涅槃。」
若依唯識論,涅槃有四種:
一自性清淨涅槃,指真如自性,無始時來本自清淨,客塵不能染,故名性淨。
二有餘依涅槃,指二乘聖人,雖斷見思煩惱,又有無明餘在,或謂三乘聖人,煩惱障盡,離諸塵劫,寂靜安樂,名為涅槃,但尚有眾苦所依的色身存在,因名有餘依涅槃。
三無餘依涅槃,謂諸聖人,或鈍根阿羅漢,厭苦欣寂,灰身泯智,煩惱既盡,餘依亦滅,名無餘依涅槃。
四無住涅槃,指諸佛菩薩,雖然惑盡智圓,證本具真如自性,但大悲愍物,不住涅槃;般若智照,不住生死;盡未來際,利樂有情,用而常寂,名無住涅槃。
自性涅槃,通於凡夫及一切聖人;有餘無餘涅槃,通於三乘聖眾;無住涅槃,唯局限於大乘,是諸佛菩薩境界。今言:「示現般涅槃」,是示顯諸佛涅槃,實非真滅,乃示現而已。普賢菩薩於盡空遍界,十方三世佛剎極微塵數佛,「將欲示現般涅槃時」。固然殷勤勸請,諸佛住世。即使是三乘聖眾,有學無學,甚至一切諸善知識,悉皆勸請,莫入涅槃,留住世間,「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眾生福田。
華嚴經離世間品言,善知識有十種:「所謂令住菩提心善知識,令生善根善知識,令行諸波羅密善知識,令解脫一切法善知識,令成熟一切眾生善知識,令得決定辯才善知識,令不著一切世間善知識,令於一切劫修行無厭倦善知識,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令入一切佛智所入善知識。」此等善知識,能饒益眾生,故皆勸請莫入涅槃。
諸佛出世,及入涅樂。可分為實義及對機二種:
若約實義,其理有三,一以緣性即空的真諦言:則非出非般,如華嚴經言:「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此是隨緣不變義,亦即是空如來藏。
二以法界緣起之俗諦言:則念念處處而出現,念念處處而入滅,因佛証一切智,大悲相續,救度眾生,是以念念出現;如來成正覺,無處不至,是處處出現。遍一切處出現的佛身,是以隨相有為言,即念念即生即滅,故念念處處而入涅槃,此是不變隨緣義,亦即是不空如來藏。
三以法界實體第一義諦言:則諸佛常住世間,亦常入涅槃,因為寂而常照,故名住世;照而常寂,故名涅槃。此即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義,亦即是空不空如來藏義。
若以對機言:由於機緣感應,則菩薩樹下出現;若機感緣盡,則雙林樹下入滅。如華嚴經出現品說:「佛子,諸佛如來為令眾生,生欣樂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生戀慕故,示現涅槃。」
今普賢菩薩請佛住世,當然是以對機言。實則佛身周遍法界,本無去來,何用勸請,但因眾生心水渾濁不清,何止不能見佛,且於三乘聖眾,乃至一切善知識,亦無福親近,致使一切聖眾,相繼示現入滅。
普賢菩薩為欲利益一切眾生,令眾生有機會見佛聞法,有機會供養三乘聖眾,或有機會親近善知識,而發願勸請: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以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莫入涅槃,恆住世間,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弘揚佛法,利益眾生。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講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此總結弘願無盡。普賢菩薩說:即使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諸佛住世之願,亦無有窮盡。而且是盡未來際,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8.常隨佛學願
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如此婆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
別行疏鈔云:「自此以下三願,皆是回向,常隨佛學是自利,恆順眾生是利他,以自利利他二行功德,及前七願所修之福,回向三處。」
常是恆常,揀非短暫而是永恆;隨是隨順,揀非違逆。指自今生開始,直至成佛,生生世世,常隨順於佛所說的道理,決不違背佛的宗旨。在一般而言:佛學與學佛不同,佛學是名詞,指佛的思想與言論,包括佛所說三藏十二部教典,及其所詮的義理;而學佛則是動詞,即如說修行。佛學偏重於知識與理論;學佛著重於模仿,實踐,與言行。
今言常隨佛學,該是動詞,意思是:永遠恆常隨順於佛,學佛之所學,行佛之所行,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志為己志,學佛的思想與意志,學佛的修因與證果,學佛的功德、智慧、與慈悲,學佛濟物利生,捨己為人的種種德行,甚至難行難忍的事,亦應學習,時刻約束身心,勿使趣向七情六慾,時刻策勵自己,向佛學習,謂之常隨佛學。
「如此娑婆世毘盧遮那如來……及餘種種難行苦行」,是說明學佛因中妙行。娑婆世界,是華藏世界,最中的香水海第二十重中第十三重,梵語娑婆,譯名堪忍,意思是說:此世界中的眾生,能堪忍受一切苦惱,屬於穢土,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佛國土。「毘盧遮那如來」,是釋迦牟陀佛的真身,天台宗以毘盧遮那及釋迦,次第配佛的三身。
如法華文句說:「法身如來名毘盧,此翻遍一切處;報身如來,名毘盧遮那,此翻淨滿;應身如來名釋迦。」
法華玄義言:「覺妙究竟顯,名毘盧遮那。智妙究竟滿,名盧遮那,行妙究竟滿,名釋迦牟尼。」
華嚴宗則以毘盧遮那是報身佛,晉譯華嚴,名盧舍那,唐譯華嚴名毘盧遮那,古譯淨滿,新譯光明遍照,因佛以身智光明,遍照理事無礙法界故,是佛的自受用身。
密宗則以毘盧遮那,是釋迦理智不二的法身佛,譯名大日如來,如大日經疏說:「梵音毘盧遮那者,是日之別名,即除暗通明之義。」又說:「所謂毘盧遮那者,日也,如世間之日,能除一切暗冥而生長一切萬物,成就一切眾生事業,今法身如來,亦復如是,故以為喻。」
毘盧遮那,既是釋迦如來的法身,則言毘盧遮那,即等如是釋迦牟尼。釋迦牟尼佛,於此娑婆世界成佛,是婆娑世界的教主,因名:「如此娑婆世界,毘盧遮那如來。」
「從初發心」是自從凡夫時,最初發菩提心勤求佛道開始,一直勇猛精進不退。別行疏說:心有十種相:「一親近善友,二供養諸佛,三修習善根,四志求勝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深厚,八深心平等,九愛樂大乘,十求佛智,所以十事,皆是發心求大菩提之相。」
又真發菩提心,應該具足以下十種心:
一信心:是信本具佛性,樂念真如,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願求一切智;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密;信僧,能修正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學如實行。
二進心:勇猛精進,堅固前之信心,遠離眾苦。
三念心:由精進力,六念現前,念佛三身,種智無邊;念法教理行果,能利益眾生;念僧理事和合;念戒成就菩薩三聚淨戒;念施,平等實行財、法、無畏之施;念天,念第一義天,常樂我淨。此六念皆是屬於正念,由精進行,成就正念心。
四慧心:不妄分別,開悟決擇,唯識道理,慧解現前,正觀諸法,名慧心。
五定心:修正定聚,止息外緣,攝心定境,名定心。
六戒心:恆住三聚淨戒,自利兼他。
七回向心:將前所種善根,回向佛果菩提。
八說法心:於末法時,發心受持如來正法,策勵修行,廣為人說,令法廣布,名說法心。
九捨心:於身命財產,以及一切煩惱,普皆捨棄,名為捨心。
十願心:願求佛果菩提。真正發心者,應具備此十種心,能具備此十種心者,可作賢位,名發心住。
「精進」,揀非懈怠,萬行無雜謂之精,勇猛向前名進。又練心於一,謂之精,專心務達,謂之進。身精進者,則能如法致財,用於布施;心精進者,則能斷煩惱,而遠離惡法。
佛經說精進有三種:一披甲精進,是披菩薩大勢心之甲,不怖畏種種難行。二攝善精進;即是勤修一切善法而不倦。三利樂精進;勤化眾生,利樂有情,盡未來際,心無厭倦。
「不退」:是說菩薩修諸善根功德,展轉增進而無退失。法相宗言不退有四:
一信不退:指於菩提路上,十信位中的第六信,名不退心,得不退墮外道邪見之家。
二位不退:指十信位中第七位,名不退住,即不退墮二乘之家。
三證不退:初地以上菩薩,出越二乘,證得聖法,不退下位。
四行不退:八地菩薩,得無生忍,必當作佛,更不退轉,於有為無為法中,能行一切行,不被相用所動,名行不退。
天台宗則說,不退有三:別教從初住至七住,圓教自初信至七信,能斷見思煩惱,永不退墮三界生死輪迴,是位不退;別教由八住至十回向止,圓教八信至十信,能伏斷塵沙煩惱,不退菩薩利他行,是行不退;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分斷無明,分證法身,一心三觀,任運現前,心心流入薩婆若海,念念與中道理相應,是念不退。
「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是明菩薩因中修檀波羅蜜時,精進之相。菩薩布施,不獨捨棄外財的珍寶,更能捨棄內財之身命。
「剝皮為紙」以下等七句,是說菩薩修因,為法忘軀,不惜身命。此可分為因緣及觀智兩方面解釋。集一切福德三昧經記載:「往昔過去久遠阿僧祇劫,有一仙人名曰最勝,住山林中,見諸神仙常行慈心,復作是念,非但慈心能濟眾生,唯集多聞,滅眾生煩惱邪見,能生正見。念已,便詣城邑聚落,處處推求說法之師,時有天魔來語仙人言:我今有佛所說一偈,汝今若能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書寫此偈,當為汝說。
最勝仙人聞已,念言:我於無量百千劫中,常以無事為他割截受苦無量,都無利益。今當捨不堅之身,易得妙法,歡喜踴躍,即以利刀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合掌向天,請說佛偈,是魔王見已,愁憂憔悴,即便隱去。仙人見已,作如是言:我今為法,不惜身命,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為眾生故,志誠不虛,餘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說法者,當現我前。
作是語時,東方去此三十二剎土有佛國土名普無垢,國中有佛號淨名王,忽住其前,放大光明,照最勝身,苦痛即除,平復如故,佛即廣說集一切福德三昧,最勝聞法,得無礙辯,佛說法已,還復不現。最勝仙人得辯才已,為諸眾生,廣說妙法,令無量眾生,住三乘道,經千歲後,爾乃命終,生淨名王佛普無垢國,由敬法故,今得成佛。佛告淨威,昔最勝者今我身是。是以當知,若有人能恭敬求法,佛於其人不入涅樂,法亦不滅,雖在異土,常面見佛,得聞正法。」
若以觀智,則觀此身,是由五陰四大組合而成,若皮若骨,卻無定實,舉體全空,無我我所,雖相假有,但如泡如焰,如聚沫,如芭蕉,實無自體,故能不惜身命,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書寫經典,而且不止一部兩部,而是堆積如須彌之多。
「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是以外財輕施之易,以況前內財重施之難。菩薩行道,為求法故,連犧牲性命,亦在所不惜,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等身外之物?如有求者,菩薩當然歡喜施予。
「及餘種種,難行苦行」,是總明佛因中歷劫修行,除前面所說,內外財布施外,其中所經過種種難行苦行之事,無不難行而能行,難忍而能忍。為饒益眾生,為進趣佛道,而犧牲性命。我等常隨佛學,亦應該常修一切難行苦行,甚至為法忘軀,不惜身命。
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
此是舉果以辨其行用。既證佛道,自然具足種種神通變化,能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為眾說法。菩提樹有木樹,有七寶樹。劣應身佛,於木菩提樹下成道,以生草為座;勝應身佛,於七寶菩提樹下成佛,以天衣為座。菩提譯名正覺,大智度論分析菩提有五種:
一發心菩提:指十信位的菩薩,於無量生死中,為無上菩提發大菩提心,行菩薩道。
二伏心菩提:是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位菩薩,於諸煩惱,能調伏其心,行諸波羅密。
三明心菩提:初地以上菩薩,能現三世諸佛所証諸法實相,其心明了。
四出到菩提:八地已上菩薩,於般若中,不著般若,能滅諸惑,見十方佛,出離三界,趣向佛果。
五無上菩提:等覺菩薩,坐道場,斷煩惱,證法身,成無上道。
今言:「成大菩提」,是指第五種無上菩提。經文於樹下成大菩提之前,加「乃至」二字,是超略之詞,因為菩薩行道,法門無量,所謂:六度萬行,前文謹舉六度之一的布施度而已。故以「乃至」二字,概括餘五度,以及其他八萬四千細行,菩薩經三大阿僧祇劫,精勤修持六度萬行,福德圓滿,智慧具足,方証菩提,故言「乃至樹下成大菩提」。
「示現種種神通」,是成佛後所作種種佛事。不測謂之神,無礙謂之通。佛證菩提,妙用難測,理智無礙,故能現種種神通。普通天人及鬼神,皆有五通,謂天眼、天耳、神足、他心、宿命等五通;二乘聖人,於前五通外,加漏盡通,合言六通。
晉譯華嚴經,言佛具足十種神通:
一出生念宿命方便智通:此智能出生過去際之方便,即是宿命通。
二出生無礙天耳智通:此智能出生聞十方音聲無礙之天耳方便,屬天耳通。
三出生知一切眾生不可思議心心數法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知一切不可思議心心所法之方便,是他心通。
四出生無礙天眼:觀察眾生方便智:此智為出生無礙天眼,觀察眾生之方便,即天眼通。
五出生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示現眾生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不可思議自在神力對眾生之方便。
六出生一身示現不可思議世界方便智通力:此智通力為出生一身示現不可思議世界之方便。
七出生於一念中往詣不可說世界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一念中,能往詣不可說佛剎之方便。
八出生不可思議莊嚴具莊嚴一切世界方便智通力:此通為出生以不可思議莊嚴具,莊嚴一切世界之方便。
九出生不可說化身示現眾生方便智通:此通為出生對於眾生示現,不可說化身之方便。以上五種皆屬神足通。
十出生不可說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思議示現眾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對於眾生在不可說之世界,示現不可思議等正覺之方便,是漏盡通。佛果十通,雖不出六通,但其境界則遠勝二乘,故言:「示現種種神通」。
「起種種變化」,變化即是神通變化,法華玄贊云:「妙用無方曰神,神通變異曰變」。神變亦有多種,大致可分為三:
一說法神變:謂如來以無礙大智,知眾生種種善惡業因,及善惡果報,而應機說法。
二教誡神變:謂如來對諸弟子教誡,是法應作,是法不應用,是道得聲聞乘,是道得緣覺乘,是道得菩薩乘等。
三神通神變:如來為調伏驕慢眾生,現種種神通,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等。神變不限於身輪,凡佛一切語言,及善巧方便,皆名神變。
大寶積經總以佛之三業為神變,如佛昔日,為度三迦葉,而現十種神變,別行疏鈔說:佛之神變有十八種:
一震動:諸佛菩薩定力自在,能普遍震動大地,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或無數世界。
二熾燃:佛身相名顯,由於定自在力,能出生種種光明,青光、黃光、赤光、白光等,如底沙如來入火光定,名為熾燃。
三流布:佛菩薩由定自在力,教示利喜,施於眾生,如法華經中普賢菩薩言:「我當以神通力,守護是經,於閻浮提,廣宣流布,令無絕斷。」
四示現:佛依定自在力,變異類形,現種種身,教化一切異類眾生。
五轉變:佛由定自在力,起勝解通,變身大小不定,或變山河大地,一切物品,甚至飲食,皆能隨心轉變,以利眾生。
六往來自在:山河石壁,無能滯礙,上到梵天,旁至十方,皆隨心念即至,如普賢菩薩從寶威得上王佛國來於此土,無所阻礙。
七卷變:佛由定力,令須彌山入芥子中,無量世界,不出一塵等,名之為卷。
八舒變:能展小令大,令一塵一毛皆遍法界。
九眾像入身變:身內能包容一切形像,如摩耶夫人能含容無邊世界,大菩薩眾集會聽法,又如普賢身內,佛佛無盡,佛毛孔內,菩薩重重。
十往同類趣變:佛菩薩由定自在力,能現身六道中受生,同其形類,以彼等言音,說法教化。
十一隱變:是從有現無,諸佛菩薩,能於大眾前,忽隱忽現,如文殊菩薩於靈山會上,答彌勒菩薩問後,即隱身到龍宮等。
十二顯變:是從無而有,如靈山會上,從地湧出,無量菩薩,一一菩薩,皆百福莊嚴。
十三所作自在變:由於定力,能於十方世界,行住坐臥,所作所為,隨意自在,利益眾生。
十四制他神變:佛菩薩定力,能制伏一切邪魔外道之邪通。
十五能施辯才神變:凡有志於佛道,而求智慧者,佛菩薩皆能施與。如利涉和尚,求觀音菩薩乞無礙辯,結果得過人辯才。
十六能施憶念神變:佛菩薩由定自在力,能加被有情,令知過去久遠劫事。
十七能施安樂神變:佛菩薩以大悲力,拔眾生苦,令得安樂。
十八放大光明神變:佛菩薩能放光明,照無量世界,如經言:「照東方萬八千世界,乃至遍照十方無數世界。」
十地菩薩及諸如來,皆能具足以上十八種神變,故言:「起種種神變。」
「現種種佛身」,佛身總則有法身,報身,應身;別則有五身,十身等。五身指堅固自性身,福德莊嚴身,受用智慧身,作變化身,及淨法界身等。十身是: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法身,智身,虛空身等。然則善財童子,所遇善知識,皆不離佛身。
華嚴經說佛的十身是:
一菩薩身:即八相成道的佛身,名正覺佛。
二願身:願生兜率天的佛身。
三化身:生於王宮的化身,名涅槃佛。
四住持身:亦即舍利身,謂佛滅後,分布舍利,住持佛法,名住持佛。
五相好莊嚴身,佛有無邊相好莊嚴,是萬行業因所感之功德,即業報佛。
六勢力身:佛以慈心攝伏一切,名勢力身,即是心佛。
七如意身:是對地前菩薩而現的如意身,即如意佛。
八福德身:佛常住於三昧,三昧是福德之最,因名福德身,即三昧佛。
九智身:佛之大圓鏡等四智,是本有之性德,故智身即是性佛。
十法身:智身所明了的法身理性,盡空遍界,故法身即是法界佛。
從一至四是應身佛,從五至九屬於報身佛,第十法身即是法身佛。故三身是十身之總,十身是三身之別。今言:「現種種佛身」,即是方便示現,從用而言: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從體而言,雖隨類應現,不出佛身。成大菩提,示神通,起變化,現佛身,是顯能教化之人,以下處種種道場,是顯所教化之機。
「處種種眾會」是總標,「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以下是別釋,大眾雲集之處名眾會,一切賢聖,一切功德聚合之處,名為道場。又弘法修行之處,名為道場。所以諸大菩薩聚修之處名:「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二乘聖人聚修之處名:「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
「轉輪聖王」,是人中第一,千子圍繞,七寶隨身,統領四大部洲,廣弘十善,相圓百福,足蹈千輪,名金輪王。銀輪王管三洲,銅輪王管兩洲,鐵輪王管南瞻部洲。「眷屬」,指各轉輪聖王的親屬。
「剎利」,即剎帝利,是印度王族之稱,「婆羅門」,譯名淨行,指出家或在家修行人言。齒德俱尊,上敬下歸稱「長者」,富而不貴,宅心仁慈名「居士」。「天龍八部」,指天眾,龍眾,以及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伽等八種部屬,「人非人」等,是概括八部以外的眾生。
凡是菩薩、二乘、轉輪王,人間國王,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所聚會之處,佛即現身,而為說法;不但一音圓具眾音,而且音聲如大雷震,能令聽法者,皆隨其類各各得解,皆隨其類各各得益,皆隨其類各各驚醒迷夢,皆隨其類為說三乘五乘,乃至一佛乘正法,令各各得成就其所樂欲。甚至應見佛入滅而得度者,佛即示現入於涅槃。故說:「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
佛證法身,原無生滅去來,但為饒益眾生,非生現生,非滅現滅。如釋尊將示現入滅時,出大音聲,普告大眾,若有疑者,今悉可問。後於晨朝,面門放光,普照世界,大地震動,天人大眾,皆來集會,佛出八種音聲,普勸大眾,莫大號哭,勿自亂心,即為說法,令眾知身如電,無常迅速,應疾修行,早出三有,勿復懈怠,散心放逸,說是語已,於七寶林,右脅而臥,頭北足南,面西背東,即於中夜,入第四禪,寂然無聲、入於涅槃,是名:「示現入於涅槃」。
「如是一切,我皆隨學」,是明能學之心。「如是一切」,指佛初發心,至示現涅槃,於其中間,經無量時空,修種種苦行,因圓果滿,成菩提道;示通現變,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成熟有情等自利利他的勝行,「我」是普賢菩薩,及修學普賢行願的一切行者,「皆隨學」,即是發願學習佛的一切勝行。
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此明隨諸佛學。「如是」,是推廣之詞,普賢行願,不僅隨娑婆教主本師世尊毘盧遮那佛學,同時隨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學。因為一切如來,亦皆如毘盧遮那佛一樣,發心修行,證菩提,現神變,處眾會,說法利生,成熟有情。是以「於念念之中,我皆隨學」。
恆以覺悟之心,念覺悟之佛,謂之念念,華嚴經出現品中說:「佛子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因此,一念覺悟,即一佛出世,念念覺悟,即諸佛出世,本此念念覺悟之心,常修一切梵行,自利兼他,即是常隨諸佛學。雖然說:「佛佛道同」,但這只是就佛所證的真理而言;至於諸佛的願力,諸佛的悲心,諸佛的勝行,諸佛攝取眾生的方便,則各有特色,皆值得學習。
但隨諸佛學,非暫時性或間歇性學,而是盡未來際,念念相續,無有間斷的學。學諸佛的願力與苦行,學諸佛成菩提,現神變,處眾會,成就眾生。這種學習的精神,歷久彌堅,即使「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不但「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而且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此是總結常隨諸佛學的行願無盡。
9.恆順眾生願
復次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溼生,化生。
此是說明第九恆順眾生大願的內容。恆是恆常,隨是隨順,眾生,包括法界六道四生,凡有心者,皆名眾生。眾生的種類無量,眾生的數量無量,眾生的根性,眾生的嗜好亦無量,非佛的大智大悲,如何能恆順一切眾生?普賢菩薩常隨諸佛學,學佛的大智,融通物我一體,自他無隔;深知聖凡雖異,其體實同,故能學佛的大慈,本同體的大悲,恆順眾生。并以其恆順眾生的經驗及方法,開導善財童子,及華嚴海會諸大菩薩,鼓勵大眾,發起恆順眾生的弘願,實行恆順眾生的勝行。故名恆順眾生願。
前常隨佛學,是著重於自利,今恆順眾生,是偏重於利他。實際上,自利與利他,是息息相關,不可分隔的;特別是在菩提路上,往往由利他的行為,來達成自利之目的,也唯有自利成就,方能實行真正利他的弘願。例如:菩薩發心廣大,恆思饒益一切眾生,自然從利他行為中,使自己增長善根,開發智慧,積聚功德,甚至覺悟成佛。成佛之後,更可以應身無量,盡未來際,度脫眾生,是以自利利他是相因相成,不可或分。故前八願,雖然看似屬於自利,實則內容包括利他;今此大願,恆順眾生,似純屬利他,但因恆順眾生,結果自己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自利。所以一個上求佛道以自利的菩薩,必然與之同時,下化眾生以利他,二利并行,二利究竟,方能成佛。
利生的方法,雖然很多,但其中最容易攝受眾生的,該是恆順眾生;否則,與眾生意見相左,各走極端,又如何攝化眾生?因此,普賢菩薩教導善財童子,及華嚴海會諸大菩薩,行菩薩道時,應發願恆順眾生,不違眾生嗜好,不逆眾生意念,隨之順之,先建立良好關係及友誼,然後隨緣教化之,所以隨順眾生,非盲從附和,更非為眾生所轉,而是堅定自己的立場,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最終目的,是在攝化眾生歸向佛道。菩薩萬行中的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該是「恆順眾生」的原則,亦是恆順眾生最好的方便。
「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是出其所隨順的對象,盡空遍界十方三世中,一切諸佛剎土,其數無量,因名「剎海」。「眾生」指四大五蘊眾緣組合而生的有情,大法鼓經言:「一切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不增不減經言:「此法身本性清淨,但為恆沙煩惱所纏,隨順世間,往來生死,即名眾生。」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海無量,其中所有眾生,當然亦無量,此無量眾多的「所有眾生」,是指下文所說:三界、六道、四生、五類。四生,是胎卵溼化四種;五類,指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三界六道眾生中,天及地獄,唯獨化生。鬼道眾生,地行夜叉,羅剎及鬼子母等是胎生,餘皆化生。
人道與畜生,各具四生,如毘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是卵生;普通人是胎生,菴蘿樹女,從樹之濕氣生,劫初之人從二禪天下生時,皆是化生,故人道具足四生。畜生道中,龍及金翅鳥,各具四生。正法念經云:「化生金翅鳥,能食四生龍,如次濕胎卵,能食三二一」。餘鳥皆卵生,餘獸皆胎生,是以畜生亦具四種生。
化生遍三界,胎卵濕唯欲界,有色遍下二界,有想遍三界,唯除無想天及有頂天,無想天限於色界,非有想非無想,亦唯指無色界的有頂天,三界六道,四生五類,皆由眾緣和合而生的有情,故言:「所有眾生」。
「種種差別」,是總標三界六道眾生的差別相。「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以下,是別釋眾生的差別。因為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佛剎海眾多的世界無窮無盡,其中所有三界六道眾生,亦無窮無盡,而眾生的種種差別相,亦無窮無盡;以下,是分類說明眾生的差別相。
「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是明眾生的生處不同。卵生,是指由蛋類孵化而生,雞鴨烏之類;胎生,是由母胎出生,如人及豬馬牛羊等類;濕生,是從濕氣而生,如虫蟻等類;化生,是隨業而生,如天人及地獄眾生等。此外往生極樂世界,亦是由蓮花化生。
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
初二句是說明眾生依止之處,差別不同。依地而生住者,如蚯蚓等;依水而生住者,如魚蝦等;依火而生住者,如地獄眾生,及其他依暖氣而生的動物;依風而生住者,如空氣中飄揚的各種微生物;依空生住者,如空居天,及其以上的天人。
有依「諸卉木而生住者」,如花蕊中,及各種樹木所寄生的小蟲等,亦有部分鬼怪精靈,是依花木而生住,如樹神花神等。
「種種生類」,是指眾生的種類差別,如上所說卵、胎、濕、化四生外,加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及非有想非無想,合成九類眾生。
「種種色身」,指眾生身體的構造,及其顏色有種種差別,如人的膚色有黃、白、紅、黑種種不同,其他飛禽與走獸,亦顏色各殊。
「種種形狀」,指眾生軀體有肥、有瘦、有大、有小、有橫、有豎,種種形態不同。
「種種相貌」,眾生的相貌有美有醜,有粗有妙,彼此互異。
「種種壽量」,眾生壽命長短不一,有即生即死的,或朝生暮死的;有數十年、數百年、數千年乃至百千萬年的;人與畜的壽命顯然不同,然同是人,四大部洲的人,壽命亦各不同;同是天,地居天及非想非非想天的壽命,更是長短懸殊。故說:「種種壽命」。
「種種族類」,眾生種族繁多,僅是人類,就有種種民族不同,其他水族,空族……甚至禽類、獸類,亦各有其種族不同。
「種種名號」,人類,有各人的姓名;鳥類,有各種鳥名;魚類,有各種魚名;獸類,亦有各種不同名稱的獸類。據已經發現的昆蟲,已有六萬多種不同的名稱,其他未發現的,更不知有若干種。
「種種心性」,眾生的心性不同,各如其面,有剛強、有溫柔、有暴惡、有良善,有偏於貪心,有偏於瞋恨心,種種隨其習氣各異,心性亦不一。
「種種知見」,是指眾生的知識及其見解,更是千差萬別,由於知識高低不同,其思想及見解亦各別。
「種種欲樂」,指個人的愛好而言;「種種意行」,指個人主觀而言;「種種威儀」,指個人儀態而言。有人喜愛花花世界,貪戀五欲塵勞;有人喜愛清淨,志在出塵;有人意志向善,行為良好;有人居心不軌,無惡不造。有人舉止文雅,嫻靜,有人舉止粗暴不安,僅是人類,其欲樂意行,威儀,已各不同,何況一切眾生,故說:「種種」。
「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是指眾生的依報及受用而言。人類衣服的質料,顏色,款式有種種不同;人類飲食有中餐、西餐、日本餐、印度餐、泰國餐、素食、肉食、生食、熟食,種種不同。
人類居住的地方,有鄉村,有郊區,有市區;人類居住的房屋,有用竹,有用木,有用布帳,有用泥草,有用鐵用鋼。有美如宮殿,有簡如茅舍,種種款式不一而足。僅是人類,其衣服,飲食,及居住環境,已有種種不同,何況一切眾生?
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
「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是攝其餘類。因為眾生種類繁多,不能一一盡舉,僅用此二句,概括一切生靈,天龍八部,如前所說,人指人類,非人,指天仙鬼神等眾。
「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是形容眾生身體的構造,形狀不同;無足,如蛇及蚯蚓類;二足,如人,如鳥、禽等類;四足如獸類,多足如蟲類。
「有色、無色」,是說眾生的體質及其色素不同。人固然有人的體質,及其紅、黃、白、黑種種膚色不同;而飛禽走獸,昆蟲螞蟻等生物,亦體質各異,顏色不同。是以三界眾生,除了無色界外,皆名「有色」。「無色」,指無色界眾生,但有心識活動,而無色質的身體。
「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是形容眾生的心態差別。三界眾生,凡有識心分別的,皆名有想。
「無想」,指色界第四禪天中的無想天,此天是一類外道,以修無想定為因,招感此非色非心之物,能於五百大劫中,滅心及心所,身如枯木死灰。如俱舍論云:「有法令心心所滅,名為無想。是實有物,遮未來心心所,令暫不起」,故名無想。
「非有想非無想」,亦名非想非非想,是指無色界第四非非想處天的眾生,屬於三界之頂,又名有頂天。生此天時,已無下界眾生粗亂的思想,亦無煩惱。外道迷此以為是解脫涅槃,因為仍然有微細識心存在,實非無想,佛悟知其仍有生死,未得解脫。
「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是說明能隨順眾生的心。「如是等類」。指前文所說:「所有眾生,種種差別」,包括三界六道中,一切四生五類。此等眾生,無論生處、住處、色身、形狀、相貌、壽命、種族、名號、心性、知見、思想、欲樂、意行,甚至衣服,飲食,居住環境等皆不同,彼此互異。故言:「如是等類」。「我」,是普賢及修學普賢行願的行者,「彼」,指四生五類種種生類。「轉」是內起觀智,外行方便。
「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是說明於彼隨順而轉的行動與心態。菩薩隨順眾生不同的根性,不同的需要,給予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對於需要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的人,或需要財物供養、法供養,或需要供給差使,執役服勞的人,無不滿足對方所求,實行財法二施,不但心無吝嗇,而且內心恭敬,如供養父母師長,甚至如供養承事出世聖人。
阿羅漢,是出世四聖之一,「乃至」二字,是超略之詞,於其中間超略辟支佛及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是人間福田,理應供養,佛及菩薩,是人間明燈,苦海慈航,更應供養承事。今普賢行願,恆順眾生各種根性,各種愛好,而給予種種承事供養,等「如敬父母,如事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即是以平等心,恆順眾生。
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以下是詳細說明,菩薩隨順利益眾生的種種方便。眾生之病,有身病心病之分,醫師亦有良醫或庸醫之別。世間良醫,只能治人身病,不能治人心病。而菩薩廣學五明,不特精通醫學,更精通佛法,對一切病苦眾生,無論是身病或心病,皆能對症下藥,根治眾生身心重病。既能令眾生四大色身,卻病延年,更能令眾生本具法身慧命,消除無明煩惱的痼疾,回復健康,佛性顯現,是良醫中的良醫。故說:於諸痛苦,作為良醫。
「諸失道者,示其正路。」正路,是人生應走的康莊大道,亦是昇華人格,培養德性,敦品勵行,走向幸福必經之道。可惜眾生自無始來,背覺含塵,迷失正道,甚至財迷心竅,誤入歧途,何止前程危險,還會墮落三惡道。菩薩心生愍憐,此等迷失正路的人,當其徘徊迷途,莫適所從時,菩薩即及時現身,指示其正確之路,令其背棄惡趣,走向佛道,離苦得樂。
「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昏暗的黑夜,譬喻眾生心中煩惱黑暗,招致生死長夜,不知醒覺,無法出離,恆處六道生死苦惱困擾的黑夜中,菩薩為救拔此輩眾生,本其利生的悲願,給予慧光的照耀,使沉浸於生死長夜中的眾生,開發內在本具的智慧,免除心中煩惱的黑暗,走向菩提覺道,擺脫生死困擾。
「於貧窮者,令得伏藏。」伏藏,指埋伏地下的寶藏,人因不知開發採用,以致貧窮困苦;喻眾生本有佛性,功德具足,可惜埋沒蘊藏於眾生內心的煩惱沙石中,不得受用,致使眾生流浪三界六道,貧窮無福慧,飽受困苦。今菩薩開示眾生本具佛性,並協助眾生,剷除埋伏佛性的煩惱沙石,使佛性顯露,恢復佛性功用,拾回本具功德,不再流浪六道,枉受貧窮困苦,等如世人獲得伏藏一樣。
為作良醫,治療眾生身心重病,是拔苦;示其正路,令得伏藏,令眾生恢復覺性,享用本具功德法財,是與樂。菩薩如是以平等心,隨順眾生,不同的根性,不同的需要,給予種種承事,種種供養,拔除一切眾生之苦,給與一切眾生的樂。
對於需要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的人,或需要財物供養、法供養,或需要供給差使,執役服勞的人,無不滿足對方所求,實行財法二施,以解除一切眾生物質與精神上的困苦,以滿足一切眾生,生活及心靈上的需要,甚至為防止殺害眾生,而嚴持禁戒;為停止惱亂眾生,而修忍辱行;為廣度眾生,而精進辦道;為覺悟眾生,而勤修禪定;為教化眾生,而廣學般若。令一切眾生,徹底解除身心苦惱,獲得真理光輝的照耀,走向佛道,共證菩提。不但內心恭敬,而且運心平等,「如敬父母,如事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
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此是徵釋。父母師長,有恩於我,二乘聖人,是世間福田,諸佛菩薩,更是黑夜明燈,苦海慈航,供養承事,理所當然,至於其他六道四生五類,何必供養承事?而且要以恭敬平等之心,去供養承事如佛無異,理由何在?普賢菩薩特別解釋說:「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因中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目的固然是為饒益眾生;及其二利究竟,福慧具足,覺悟成佛,分身無量,於十方界,坐道場,成正覺,宣揚正法,教示利喜,目的仍是為饒益眾生。所以若有菩薩,能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志為己志,心心念念,為饒益眾生,而隨順眾生,恭敬尊重,供養承事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消除身心重病,走向菩薩覺道,證得本具功德,正是暢佛本懷,即等如恭敬尊重供養承事一切諸佛,不但眾生歡喜,諸佛如來亦欣慰歡喜,以是之故,菩薩應該恆時隨順眾生。
何以故?諸佛如來以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此是再徵釋,眾生是迷情凡夫,諸佛是覺悟的聖者,相去天淵,凡聖有別,何以恭敬供養,尊重承事一切眾生,即等如供養尊重承事一切諸佛?普賢菩薩為釋眾疑,再次解釋:「因為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十方諸佛,自初發心直至成佛,無不悲智雙運,由智照知,生佛體同,聖凡無二,理性平等。是以眾生,是諸佛心中的眾生,眾生之苦,等如諸佛之苦。因此運無緣大慈,興同體大悲,恆思救濟,平等拔一切眾生苦,與一切眾生樂,所以十方如來,無不以大悲心為自體。
「因於眾生,而起大悲」,諸佛之所以興慈運悲,主要原因是愍念眾生苦,楞嚴經言:「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諸佛如來因為憐憫眾生迷失真性,「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於是興慈運悲,恆思救濟,故言:「因於眾生而起大悲」。
「因於大悲,生菩提心。」菩薩因大悲心,觀眾生苦,而激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希望學佛的大智大慧,大慈大悲,徹底拔除眾生之苦,與眾生之樂,故言:「因於大悲,發菩提心」。
「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菩薩因同情悲愍一切眾生而發菩提心,上求下化,廣修六度四攝,積極饒益眾生,故能於利他的行為中,成就自利的功德,當二利究竟,福慧具足時,便可以成等正覺,故言:「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此引用譬喻,說明恆順眾生的利益。曠野,指空曠荒蕪無人居住之郊野;沙是細沙,磧是小石,於曠野細沙小石之間,有一棵很大的樹王,若缺乏水,無論樹身多大,終會枯死。今其根得水滋潤,所以「枝葉華果,悉皆繁茂」。
「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此是以法合喻。十法界眾生,除諸佛及法身大士,其餘權教菩薩,及二乘聖眾,與六道凡夫,皆有生死。凡夫為分段生死所縛,二乘為變易生死所惱,曠劫受苦,無由出離,故言:「生死曠野」。
「菩提樹王」,喻眾生本具法身,沙石喻眾生心中煩惱。曠野沙石中,有樹王,喻眾生生死曠野煩惱中,有法身理體。樹根,喻眾生本具的佛性種子;水,喻菩薩的大悲心;枝葉,喻戒定慧三無漏學;華,喻六度萬行;果,喻佛果菩提。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佛性種子,由于久遠劫來,埋沒于煩惱叢藪無明沙石中,缺乏大悲水的滋潤,無法長養法身慧命,更無法開智慧華,結菩提果。今由於諸佛因中修菩薩行時,常以大悲水,饒益眾生,令一切眾生本具佛性種子,獲得滋潤,抽發戒定慧的枝葉,開發六度萬行的因華,終結菩提的果實;猶如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此僅站在眾生方面說。
若在菩薩本身,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雖曰利他,實則利他的同時,便能成就自利功德。是以一切眾生,是諸佛菩薩,菩提樹王的根。因為諸佛菩薩,以大悲水,饒益一切眾生的樹根,所以能成就諸佛菩薩的智慧花果。故言:「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心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
此結成菩薩,應該恆順眾生的理由。阿耨多羅,譯無上,三藐譯正等,三菩提譯正覺,合言:「無上正等正覺」,即是佛果菩提。何以諸佛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的智慧花果呢?因為諸佛菩薩,大智照物,自他無隔,運用同體大悲,視眾生為心中眾生,眾生的苦樂,等如自己的苦樂。當眾生苦惱時,積極拯救,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但求一切眾生得離苦,不為一己求安樂;當眾生究竟離苦得樂,趣向菩提時,自己亦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故言:「若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然則,諸佛菩薩所證的菩提,應該是屬於眾生,若無眾生,菩薩將不會「觀眾生苦,發菩提心。」若然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饒益眾生,就無法成就六度萬行的因華,結成無上菩提的果實,所以說:「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順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此是結示令知。「此義」,指前文所說,恆順眾生,及重重徵釋,反覆說明,應該恆順眾生的義理。「應如是解」,是勸諭善財童子,及一切菩薩,應該如前文所說,認識理解恆順眾生的意義,而於諸眾生不分彼此,不分高下,不分貴賤,恆以平等之心,恭敬供養,尊重承事。「則能成就圓滿大悲」,即等如實行法供養如來。因此「以大悲心,隨順眾生故,能成就供養如來。」
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此總結行願無盡。菩薩能如前文所說,以平等心恆順眾生,即使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普賢行願,隨順眾生,無有窮盡,而且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盡未來際,恆順眾生,利樂有情。
10.普皆回向願
復次善男子!言普皆迴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
普皆二字,攝盡前九種大願的功德,意思是說:自從最初禮敬諸佛開始,直至第九恆順眾生所修的功德,皆悉回向,故言:「普皆回向」。回是回轉,向是趣向,即將前面所修自利利他的行業,悉皆用以回向三處。所謂三處,即是眾生、菩提、及實際。回自向他,是回向眾生;回因向果,是回向菩提;回事向理,是回向實際。
回自向他,是將自己所修一切功德,回施法界一切眾生,使法界眾生共同分享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因向果,是將因中所修一切功德,回向無上菩提;回事向理,是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回向不生不滅的真如實際理性。由於真如自性,盡空遍界,無窮無盡,事相功德與理性契合,自然亦無窮無量。
根據華嚴經十回向品,菩薩回向有十種:
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菩薩修行六度、四攝種種法門,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悉除三惡道苦,名救護眾生,以此善根回向眾生,菩提,實際,心無所著,是離眾生相回向。
二不壞回向:菩薩於佛法中,得不壞信,深入實相,集諸功德,等心而行布施,名不壞回向。
三等諸佛回向:菩薩修因,學諸佛行,見好惡色,心無憎愛,諸根清淨,行等諸佛,名等諸佛回向。
四至一切處回向:菩薩廣修善根,能令此善根功德,遍十方三世諸佛所,及一切眾生,以為莊嚴,如實際理遍十方界,名至一切處回向。
五無盡功德藏回向:菩薩得無盡藏法善根力,回向苦惱眾生,心淨如虛空,不動如大地,名無盡功德藏回向。
六隨順大眾堅固善根回向:菩薩以四攝法、四無量心等法門,善教眾生堅固不退,并增長善根,閉惡趣門,心得自在,以此善根,隨順眾生,盡未來劫,等心布施,心無厭倦,名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回向。
八如相回向:菩薩成就念智,安住不動,令諸眾生,皆得安住諸功德法,以此善根,同真如相,回向利益一切眾生,名如相回向。
九無縛無著回向:菩薩不捨一切善根,恭敬合掌,禮拜諸佛,請轉法輪,但心無所著,以此無縛無著之心,回向大菩提果,名無縛無著回向。
十法界無盡回向:菩薩具足慈悲,等心布施,廣饒益眾生,無有休息,以此善根,回向法界無量佛剎,是名法界無盡回向。
「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是回自向他,亦是回向眾生。「禮拜」,是第一禮敬諸佛願,「隨順」,是第九恆順眾生願。「乃至」二字含括中間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等七大行願。「皆悉」是毫無保留,「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是將自己所修功德,平等普遍,盡施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共得功德,共種善根,共證菩提。
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
此明回事向理,亦是回向實際。初二句是願眾生得離苦。眾生病苦,皆由惡業所感,欲離病苦,當先斷其惡因,是以菩薩設法,令諸眾生,「欲行惡法,皆悉不成」。反之,令諸眾生:「所修善業,皆得速成」自然關閉一切諸惡趣門,免墮三惡道,開示人天涅槃正路,令眾生得生善處,甚至出三界、了生死、證涅槃、得真樂,以事行功德,回向涅槃實際理地,是名回向實際。
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此是回因向果,亦是回向菩提。菩薩將所修功德,回向無上菩提,更願擔當一切眾生,由惡業所感的一切極重苦果。因為一切眾生,自無始來,從迷積迷,所作惡業,感報三塗,極重苦果,無由出離,今菩薩願將自己所修功德,分予眾生,甚至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彼眾生,因菩薩功德,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之樂。
或問因果定律,自作自受,菩薩如何能代眾生受苦?又既然眾多菩薩,皆願代一切眾生受苦,因何一切眾生,仍然沉溺苦海,求出無由?澄觀國師以七義釋之。
一起大悲心:菩薩因觀眾生苦,生大悲心,願處惡道,為說正法,令彼解脫,是名代受。
二修苦行:菩薩為利益眾生,而修種種苦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是名代受。
三留微惑:菩薩成就自利,斷惑証真,但為救度眾生,留惑潤生,受有苦之身,恆居六道,攝化有情,是名代受。
四自捨命:菩薩若見眾生,造無間罪,當受大苦,如無其他方便,止其惡行,唯斷其命,令息惡因,免墮地獄受苦,寧可自負,殺業惡因,及接受墮落惡道之苦果,是名代受。
報恩經說:「菩薩知恩報恩,修大方便,利益眾生,應識隨宜,顯示方便。過去無畏王,如來滅後,正法之中,有婆羅門子,聰明黠慧,受持五戒,受持正法,因有緣事,遠行餘國,五百人伴,前至險路,五百群賊具欲劫行伴,其中一人,先與婆羅門子親善,先來告語,於初夜時賊發,汝密捨去,勿令伴知,婆羅門子聞已,譬如人噎,既不得咽,又不得吐,欲告語伴,懼畏諸伴害此一人,伴墮惡道;若默然者,賊當害伴,賊墮惡道。思惟是已,即便持刀,斷此賊命,三惡道報,是我所宜。眾伴皆言,卿是勝人,云何作惡,婆羅門子,具說上事,諸伴發菩提心,群賊亦然。」
五由初願:菩薩自初發菩提心,即願為眾生受苦,故常居惡道,願救眾生苦,如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乃至饑荒之世,身為大魚,令眾充飢,或放光加被,令眾生脫苦等,名代受苦。
六同真性:願是修善,苦由惡因,若善若惡,同是真如性具,菩薩據真如自性所起之大願,恆至真如性具之苦處,悲心救苦,是名為代。
七法界身:菩薩證得實相理體,以法界為身,自他無隔,物我一如,觀眾生苦,猶如己苦,恆思救濟,是名代受。
雖然,菩薩以平等心,願意恆代一切眾生受苦,但必須有緣,方可沾益;無緣眾生,是無法代受。因此,現實世界,苦惱眾生仍然無量。
菩薩如是所修迴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迴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此總結回向行願無盡。即使「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普賢行願普皆回向無有窮盡,且盡未來際」,念念相績,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熱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
此總結三處回向。以上所說十大願王,是地上菩薩,或十地後心法身大士,所圓滿具足的願行。故言:「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初發心菩薩,應該於此十大願王,一一發願,努力實行。若能依願起行,隨順趣入,十大願王,則不但能下化眾生,「能成熟一切眾生」,且能上求佛道,「隨順」趣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能一一實踐十大願王,成熟一切眾生善根,而令自己趣向無上菩提的人,則必然「自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
自己隨順十大願王,又「能成熱一切眾生」,便是回自向他,亦即是回向眾生。因行此十大願王,而「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回因向果,亦即是回向菩提。由隨順趣入,具足圓滿十大願王,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就是回事向理,亦即是回向實際。
回向眾生,是饒益有情戒;回向菩提,是攝善法戒;回向實際,是攝律儀戒。
又回向眾生,是緣因佛性;回向菩提,是了因佛性;回向實際,是正因佛性。
又回向眾生,得方便菩提;回向菩提,得實智菩提;回向實際,得實相菩提。
又回向眾生,能成就解脫德,證方便淨涅槃;回向菩提,能成就般若德,證圓淨涅槃;回向實際,能成就法身德,證性淨涅槃。
故知菩薩,若能於此十大願王,隨順趣入,圓滿具足,則能回向眾生,回向菩提,回向實際;即可攝三聚淨戒,可顯三種佛性,可得三種菩提,可成就如來三德秘藏,可證三淨涅槃,其功德之大,實在不可思議。以是之故,一切善男子,及汝善財,於此十大願王的種種義理,及其功德利益,應如是知,故言:「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正是結勸善財,及華藏海會諸大菩薩,應知十大願王的功德利益,微妙難思,應該發心學習。
(2)行願功德殊勝
1.校量聞經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初句是出能校量的人,包括比丘、比丘尼、式又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七眾佛弟子。次兩句是顯所校量物品之多而且勝。「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是明受施者之多,「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是供養福田勝,「經爾所佛剎極微鹿數劫,相續不斷」,是顯布施時間之長。
普賢菩薩說:七眾佛弟子中,假如有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如是眾多美妙而且殊勝的供養具,於如是長時間布施供養殊勝的福田,所得功德,當然廣大難思。但若復另外有人,僅於短暫的時間,聽聞此願王,一經歷其耳根,所得功德,比前以眾多上妙七寶及人天安樂,經無量劫布施無量眾生,供養無量諸佛的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此正顯聞法功德的殊勝。因為七寶布施,是有漏法,功德雖多仍然有盡;聞經功德,是無為法,能出生佛果菩提,故雖少而利益無窮無盡,其勝劣之分,不言可知。
2.總明諸行勝用
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
前文已經簡單說明:得聞十大願王的功德難思,今再詳細說明受持,讀誦,書寫此十大願王的功德更勝。「或復有人」,是明受持之人,「以深信心」,明能受持之心勝,「於此大願」是明所受持之法勝。受持有十種:
一書寫:即是親手抄寫經典,或出資印經,流通正法。
二供養:以香花等物供養經典。
三轉施:自己所寫所印的經典,轉贈他人閱讀,或以自己讀誦經典功德,回向施與法界眾生。
四聽聞:常往講經法會,多聞佛法。
五披讀:披覽閱讀,大乘經典。
六受持:信解受持經中所詮的義理,恆不忘失。
七開示:將自己所理解經中的義理,開示教導,其他眾生。
八諷誦:記憶經文,常自背誦。
九思惟:聞教或讀誦經典,常自思惟,經中要義,求生慧解。
十修習:依所了解的義理,如法修行。
今經文中但舉受持,讀誦,書寫,兼前聽聞共五種,「乃至」二字,是該攝其餘五行。「以深信心」,是以深刻而堅固的清淨信心,「受」是領受,「持」是憶持,對經本曰讀,離經本背念名誦。書寫,是抄寫。古人欲想輾轉流布佛經,唯有抄寫,現代科技發達,由石刻木雕,鉛版印刷,演進為電腦打字,甚至影印;只要發心出資,便可以大量出版佛經,無需要自己抄寫了。
「四句偈」,明受持法之少,「速能除滅」以下,顯得益之多。「五無間業」,指弒父,弒母,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等五種惡行,是最重的罪業,能招致五無間地獄的果報。五無間獄是:
一趣果無間:犯五逆罪的人,死即直趣地獄,無中陰身,亦無間隔他生的時間。
二壽命無間:從初墮入地獄起,至百千劫,日夜受罪,無有間斷。
三身形無間:罪人看見自己的身形,遍滿整個地獄。
四受苦無間:地獄中種種刑具叉棒,日夜相加,苦楚相連,從年竟劫,無有間斷。
五受報無間:日夜受罪,死已復生,生又復死,經無數劫,如是無時間斷。
地藏經觀眾生業緣品中,地藏菩薩告摩耶夫人言:「又五事所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熟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現在,普賢菩薩說:得聞十大願王的人,若能受持,讀誦,書寫,甚或少至一四句偈,所得的功德,便能迅速除滅五無間的罪業,即得免墮五無間地獄受苦。
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
世間眾生,身有老、病、死,心有貪、瞋、痴,故說:「身心等病」。依涅槃經說:人身致病的原因有五:謂因水,因風,因熱,四者雜病,五者客病。客病可分四類,一非分強作致病,二忘誤墮落致病,三刀杖瓦石所擊致病,四鬼魅所著致病。至於心病發生,亦有四緣,一踴躍,二恐怖,三憂愁,四愚痴。無論任何因緣致病,無論患上任何病,皆由宿世惡業所感。
眾生由無始時來,所作惡業,多如佛剎極微塵數,是以招致身心重病,導致種種苦惱。今因聽聞,以及生深信心,受持、讀誦、書寫十大願王的功德,即能迅速消除五無間業,與往昔所作多如佛剎極微塵數的一切惡業。可知離惡業的功德,是可等的殊勝。
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荼,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啗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
此說離魔障的功德勝用。焚語魔羅,譯名殺者,因為魔能殺害修行人的慧命,是生死的根本。「一切魔軍」,是顯魔眾多,今略言有四:一煩惱魔,是生死因。二天魔,是生死緣。三五陰魔,四死魔,是生死果。又魔軍,指以下所說鬼神,皆屬天魔之軍眾。
「夜叉」,譯名捷疾鬼,手執兵器,飛行於天空,到處擾亂修行人。「羅剎」,譯名食人鬼,心地凶惡,專食眾生血肉,以養己性命。「鳩槃荼」,譯名守宮神,亦名甕形鬼,以其醜陋難看故名。「毘舍闍」,譯名啖精氣鬼,專吸啖人身精氣,屬於餓鬼中稍勝的鬼類。「部多」,譯為大身,亦名自生,此類若從父母生者名夜叉,自己化身名部多,此等鬼神,飲人血,食人肉,能禍害於人,屬於惡鬼之類。但對於聽聞十大願王,並能深心信受,受持讀誦書寫的人,此等諸惡鬼神,悉皆遠離,「或時」受願王威力感化,還會「發心親近守護」受持讀誦書寫十大願王的人。
3.通明五果利益
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
由於受持讀誦書寫十大願王的功德,能滅五無間罪,能除身心等病,能使魔軍遠離,甚至有時或發心守護。以是之故,若果有人讀誦此普賢行願者,將獲得增上、等流、異熟,士用,以及離繫等五果的利益。
「行於世間」以下,是明增上果勝。無所障礙,諸佛所讚,人天禮敬,眾生供養,對於修行人是一種增上的助綠,故名增上果。
「如空中月,出於云翳」,是引用譬喻,以顯示功德的殊勝。意思是說:若果有人讀誦此十大願王,則無論行於任何世間,皆可以通行無阻,將不會發生任何人事上的留難與糾紛,或發生其他意外的障礙與阻隔,猶如天空中的明月,透出於雲翳之外,無所遮障,其光皎潔明淨,無所不照,同時為諸佛菩薩之所稱讚,為一切人天皆應禮敬,為一切眾生悉應供養。
因為受持十大願王的人,能擺脫一切煩惱,病苦,魔障,行願轉深,德業日隆,如麗日中天,如明月出翳,能成熟眾生,能趣向菩提,能成滿普賢菩薩行願海,不久當成佛道,是以諸佛歡喜稱讚,堪受人天禮敬,及一切眾生的供養。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此明得等流果勝。等是平等,流是流類。是指其所得的結果,當與其修因平等流類。換言之:作如是因,必感如是果,因果同等流類,因之與果,其性質絕對相同。
一般眾生心中充滿貪瞋痴等煩惱,所作業因,染淨不等,故其感果,亦苦樂懸殊。今受持十大願王的人,以三業清淨之因,當得清淨之果,故言:「此善男子,善得人身」,而且是三業清淨的人身。因為是人能以清淨的身語意三業,進修普賢行願,結果,能夠圓滿普賢菩薩,所有功德,而且在不久的將來,必獲得如普賢菩薩一樣,速得成就微妙色身。
「微妙色身」,揀非凡夫粗俗污穢的四大色身,非二乘聖人的無漏色身,非地上菩薩所感的實報色身,而是如普賢菩薩一樣於十地後心,惑盡智圖,圓滿具足所有功德而成就相好莊嚴,具足三十二大丈夫相的微妙色身。三十二相,是大人之相,因言大丈夫相。具此相者,非限於佛,凡能一一各別修因,內德圓滿,外彰於身,便能具足此三十二種相好莊嚴。
涅槃經師子吼品言:「如是三十二相,一一皆有別因」,今僅以讀誦受持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的一因,便能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一樣,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足三十二大丈夫相。可見誦持願王功德的殊勝。
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
是說所得異熟果勝。異熟,是說:果報將於異時成熟;一切眾生所作善惡業因,含藏於八識田中,異時成熟,當自受其果。今受持讀誦願王的人,乘其勝因當感勝果。將來或生人道,或生天上,所在之處,無論是人間天上,皆居勝類種族,絕不墮於賤種,或居卑下之處。
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
是明士用果勝。即是依自己修行功力勝用所得的結果;猶如修行人,由於努力修持的力用,而得證道果一樣。今受持讀誦十大願王的善男子,既善得人身,常居勝族,又能圓滿普賢菩薩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自然會發生殊勝的力用,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以後永不再墮落三惡趣,永不再為惡友所誘惑,永不再為邪魔外道所蠱惑,常生善處,常親近善知識,常受持佛的正法,勝解現前,不為邪說所動。
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
此明所得離繫果勝。即是由智慧力,遠離煩惱繫縛所得的結果。一切眾生為煩惱繫縛,困居三界,流轉生死,不得自在。今讀誦受持願王之人,能斷除煩惱,了脫生死,不再為煩惱所縛,不再為生死所纏,而得證涅槃聖果,是名離繫果。
「一切煩惱」,指根本煩惱及隨煩惱。根本煩惱有六,謂貪瞋痴慢邪見等六種,若開邪見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及戒禁取見,則合名為十,是生死根本,又能生長其他枝末煩惱,故名根本煩惱。隨煩惱是隨從根本煩惱而生起,因名隨。有大隨、中隨、小隨之分。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等十種,名小隨煩惱。無慚無愧兩種,名中隨煩惱。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等八種,名大隨煩惱。皆通於分別及俱生我執。由分別我執所起的煩惱,行相粗顯,見道位可斷;俱生我執所起的煩惱,行相微細,證果方盡。
師子是百獸之王,獅子一吼,百獸潛伏,有摧伏群獸的威力。用以譬喻受持誦讀願王的人,既解脫一切煩惱的束縛,證得聖果,自然具足威德神力,降伏魔軍,制諸外道,如獅子之能摧伏群獸;既證解脫道,當然是人天福田,堪受一切眾生的供養。
4.願王導歸極樂
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前文曾詳說受持讀誦願王的功德勝用,能滅惡生善,能斷惑證真,能獲五果利益,今復說明願王相隨,導歸極樂的功德。此經屬於華嚴境界,重重無盡,修學十大願行,理應求生華藏世界,今言得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意義何在?
太虛大師提出兩種意見,一是從各種經論得知極樂世界,是初地菩薩所見淨土。因為凡登地菩薩,當有其往生的淨土,如楞伽經言:龍樹菩薩,初登歡喜地,即往生極樂世界。故知極樂世界,是初地菩薩所見淨土。梵網經所說,千佛台上所現淨土,則是二地菩薩所見淨土,至於普賢菩薩的淨土,該是十地菩薩所現的淨土。至於地前菩薩,及所有初發心菩薩,與初地菩薩位極鄰近,故地前及初發心菩薩,受初地菩薩感染,而隨之求生西方極樂淨土。
其次是阿彌陀佛因中,發四十八願,成就淨土,攝受十方眾生,無需靠自力修證至初地,但憑願力,便可往生。今因願王之力,成就往生淨生之果,故言「願王導生極樂」。筆者認為,極樂世界,非離華藏世界,實是華藏重重無盡世界中的一個世界,然則往生極樂,即等如往生華藏世界。
「又復是人……無復相隨」,是明有漏果報,「唯此願王」以下,是無漏因。「臨命終時」人所難免,無論是壽終正寢,抑或是意外身亡,當人命終報盡,四大分散,六根停止活動時,有漏果報隨即散失,不但眷屬捨離,即是生前所擁有的名譽、地位、與財富等一切威勢,悉皆退失。就算是貴為國王,平日追隨的輔相大臣,及所享有的宮殿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亦因個人壽命終止而捨離,無復相隨,所謂:「空手來時空手去」,人生至此,實在可悲!
更可悲的是:一生所作的善惡業緣,於臨命終時的一剎那間,悉皆現前,若惡多善少,將為惡業所牽,下墮三塗,受苦無量,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今因見聞信解受持,讀誦書寫十大願王,臨命終時,雖然諸根散壞,眷屬捨離,威勢退失,一切財寶無復相隨,但此十大願王,卻不捨離。
「於一切時」,是指人臨命終捨本有時,死有現前時,及中有現前時。人臨命終,必歷三時,一是第一剎那間,捨本有之時;一是第二剎那,落於悶絕無心之位,即死有現前之時;三是第三剎那,依善惡業,得中陰身,即中有現前時。今言於一切時,引導其前,總指本有,死有及中有現前三時,別指第三剎那,中有現前時。
當人死後,中有現前,升沉未定之際,十大願王即於其前,領導此人的中有身,往生極樂世界,不致墮落三塗,輪轉六道。雖然,極樂離此娑婆世界,相去十萬億佛土,但由於願王威力,於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5.極樂果報殊勝
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普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
此是說明修普賢行願的人,往生極樂世界後,所見的境界,所得的果報,以及今後的行向。臨命終人,隨著願王於一剎那間,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海會圍繞。
「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教主,譯名無量壽或無量光,由佛昔日願力所成就,不但壽命無量,光明無量,而且相好莊嚴。文殊菩薩,實是古佛再來,久證極果,為諸佛師,今為助釋尊教化,示生舍衛國多羅聚落,為梵德婆羅門子,以其德妙,故十方普現,以其道尊,能為諸佛師。普賢菩薩是十大願王主,與文殊菩薩,同輔釋尊,於娑婆世界,教化眾生。
觀自在菩薩,即是觀世音菩薩,以其證得十種自在,因名觀自在,亦是古佛再來,以大願故,與大勢至菩薩,同輔阿彌陀佛,教化眾生;將繼阿彌陀佛後,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
彌勒菩薩譯名慈氏,又名阿逸多,譯無能勝,以其大慈善根力無能勝故,過去曾與釋尊,同在沙弗佛所共發菩提心,因常修慈定,自是以來,常稱彌勒,為輔助釋尊教化,示生婆羅奈國,為輔相子,身紫金色,有三十二相,補釋尊處,當來成佛,於龍華三會說法,盡度釋尊遺教弟子,凡於釋尊法中,曾出家或皈依三寶的人,將於龍華三會得度。
別行疏鈔問:「生極樂世界,得見阿彌陀佛,觀自在菩薩,其事必爾,又普賢身即法界身,一切佛體,得見無妨,其文殊、彌勒在此娑婆,今言往彼,又云得見,為同異耶?答此有二義,一即體異名同,如佛說阿彌陀佛經時,西方亦有無量壽佛等同讚,故知但是名同體別異也,二云是同非異,何以?如文殊師利,佛道父母,大權示現,助佛揚化,遍周法界,現種種身,利樂有情群品。如彌勒為善財說:「文殊師利,最勝大願,非餘無量百千那由他等菩薩之所能有。」又言:「文殊師利,其行廣大,無量無邊,其願無際,相續不斷,常能出生一切菩薩,最勝功德,常為無量菩薩之師,令其勤修深證入故,普於十方常轉法輪,教化成熟一切眾生。常於十方一切世界為說法師,常為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大會眾中之所讚歎也。」
彌勒菩薩,如大經云:「成就一切遍趣行,故於諸生處而得自在」,又言:「我身普生一切法界,一切眾生,顯示道相,殊異言音,種種名號,種種欲樂,種種威儀,隨順世間,教化調伏,顯示眾生,清淨受生,隨順趣入,一切眾生甚深勝解。一切菩薩大願受化,如是等無量所顯而現其身,種種相貌,種種威德,充滿法界,為欲成熟,往昔同行退失菩提者,示現於此閻浮提中;又為成熟兜率天中,同行天故,令知諸天,成必衰故;為欲示現降生瑞相,教化成熟,釋迦如來,所遺來者,令知蓮華悉開悟故於此處,生兜率天等,故知是同非異也,或可名同體異亦無妨也。」既文殊,普賢,彌勒等法身大士,周遍法界,無所不在,則於極樂世昇界得見,實不足為怪。「等」字,是等於極樂世界蓮池海會中,其他一切菩薩,無論是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以及蓮池海會中諸大菩薩,無不色相端嚴,功德具足。
「所共圍繞」是指海會菩薩,共同圍繞阿彌陀佛。讀誦受持,普賢願王之人,臨命終時,由於普賢願王引導其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佛及菩薩,相好莊嚴,功德具足,同時自見生蓮華中,即蒙阿彌陀佛授記;蒙佛授記,必定是上品上生。
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
此明士用果勝。「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是明利他時間之長,「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是明利生之處廣,「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正明利益眾生之相,亦即是利生的大用。
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
此明增上緣勝。亦即是離繫果勝。坐道場,降魔,成道,轉法輪,即概括八相成道。華嚴經言:「菩薩摩訶薩,有種種座,所謂:轉輪王座,十善道故;四天王座,於一切世間,自在安立佛法故;帝釋座,與一切眾生,為勝主故;梵天座,於自他心得自在故;師子座,能為說法故;正法座,以總持辯才力而開示故;堅固座,誓願究竟故;大慈座,令惡眾生,悉歡喜故;大悲座,忍一切苦,不疲厭故;金剛座,降伏眾魔,及外道故;是為十座,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正覺坐。」
今誦持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人,由願王引導往生極樂,見佛授記後,經無量劫,於十方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該是以前九種坐,至於坐道場,降魔,成道,轉法輪,該是金剛坐。以其具足十坐功德,故能八相成道,利益眾生。
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是明成佛後利生妙用。眾生根性,是諸佛成道的增上緣,若眾生善根成熟,無論在此界他方,或現在未來,佛皆為之示現,八相成道,教示利喜,令眾生得益。
「乃至盡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是說明成佛後的工作與任務,修學普賢行願之人,雖然二利究竟,福慧圓滿,示現八相成道,但利生任務,卻永無終止,乃至盡未來際,一切劫海,隨眾生根機,坐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如是循環不已,輾轉教化,永無休息。
準是可知,求生極樂世界,絕對不是逃避現實,更非消極厭世。只是為了求得一安靜良好助緣殊勝的環境,使自己能夠精勤修行佛道而已。所以普賢行者,往生極樂,到已,即見阿彌陀佛,得授記已,並非立即成佛,亦非自此萬緣放下,不再教化眾生。反而要更積極負起弘法利生的責任,經無量劫,於無量世界,廣度無量眾生,直至八相成道後,才正式開始純為利益眾生的工作,不但令一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同時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不但於現在廣為利益一切眾生,而且盡未來劫海,永無休止的利樂有情。然則,往生極樂世界,該是更積極於佛道,該是永遠教化成熟眾生的開始;誰說求生西方是消極,厭世,逃避現實呢?
6.勸囑受持流通
善男子,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餘無知者。
此總結願王功德,並勸眾受持,自利兼他,流通正法。「彼諸眾生」,是能受持願王的人,「若聞若信此大願王」,是出其所受持之法,「受持讀誦」,是自利,「廣為人說」,是利他,「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餘無知者」,正顯功德殊勝。
意思是說:若果彼諸眾生,有機會聽聞而又信解前文所說的十大願王,不但依解起行,自己受持讀誦以自利,還能廣為他人宣說以利他,其人所得功德之大,唯佛能知,除諸佛外,其餘人天,或三乘聖眾,皆無能知者。
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
以下是勸誡受持。因為聽聞受持讀誦,及廣為人說此願王的功德,不可衡量,唯佛能知,以是之故,汝善財及所有發菩提心的菩薩等,聞此十大願王之後,必須深心信解,切莫心生疑念,應當提高理智,審實諦觀,衷心接受。信受之後,能夠開始閱讀;閱讀之後,能夠背誦;熟誦之後,能憶持其義不失,如法修行;同時將自己所受持讀誦的願王,書寫流通,廣為人說。
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此顯示其自利利他所得的功德殊勝。「是諸人等」,是指對願王深心信解,受持讀誦,廣為人說,自利兼他的人。「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是明自利獲福;「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是明利他功德。凡對願王深心信解的人,必然於一念中,便可以圓滿具足,十大願王所有功德,是以所獲福德無量無邊。憑此福德及願王威力,故能於煩惱生死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所有眾生,皆得出離生死苦海,共同「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因為凡是能深心信解,讀誦受持願王的人,及被其所教化的眾生,皆得共同往生極樂,所以受持淨土法門的人,將此「普賢行願品」,列為必誦的課本,成為淨土五經之一。
六、解釋偈頌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
爾時,指普賢菩薩說完願王功德,並勸眾受持,廣為人說,以獲福聚,令出苦海,共登極樂,完畢之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其用意有二,一為使聞者易於記憶持誦,二為令遲來眾生,得聞前說,因此,再用偈頌體裁,重說前面曾經說過的十大願王,及其功德。
佛經的文字體裁有兩種,一是長行,二是偈頌。長行是散文體裁,偈頌是韻文體裁,有用四字、五字,或七、八、九字為一句,合四句為一偈。偈頌有多種:
一重頌:用偈語方式,重說長文中所詮的義理,以加深聽眾的理解。
二孤起頌:在長行中未曾提及的意義,今用偈頌,特別提出宣說,加廣聽眾的認識。
三複頌:為未理解的人,用偈頌重複再說一次,令聽眾明白了解前文所說義。
四廣頌:在長行中,雖曾簡略提及,然意又未盡,今再用偈頌,廣申說明。
五略頌:在長行中曾廣宣此義,故於偈頌中,僅略提之。
六結頌:為使受持人易於記憶,特別用韻文體裁的偈頌,結述長行中要義。
七超頌:在長行中後說此義,今在偈頌中先說,謂之超頌。
八追頌:義在長文中前說,今於偈頌中最後始說,謂之追頌。
今普賢菩薩於結述願王功德,及勸人受持流通之時,欲用偈頌,重複宣說,前文所說的義理時,而用法眼普觀華藏海會來自十方的各類眾生,是否欣喜樂聞?是否能夠接受?是否需要重複再說一次?然後說出下面的偈頌。在下面所說的偈頌中,前七大願的偈頌,較為簡單,容易明了,但後面三大願王的偈頌中,別說菩薩十願,是申廣前長文所未說的孤起頌,而且是三願結連在一起,非細心研究,不易理解。
(一)正頌十大行願
(1)頌禮敬諸佛願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此二偈頌,是重頌第一禮敬諸佛願,初二句頌所禮境,次句明能禮人,第四句明能遍禮的意願,第五句明能遍禮的原因,最後三句明遍禮之相重重無盡。
師子是獸中王,其威力能降伏餘獸,用以喻佛的威德神力,能摧伏一切邪魔外道,是人中聖,天中天。十方世界中,過去、現在、及未來,皆有無量無數極佛剎微塵數諸佛住世,說法利生。普賢菩薩能以極清淨的「身語意」三業,普遍禮敬無量時空中所有無量無數諸佛,無有漏餘。
普賢菩薩所以能以一身,遍禮所有一切佛,原因是憑藉普賢行願的威德神力。由於普賢行願的威神力,能使修習普賢行願的行者,不但能普現一切如來前,遍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同時使修普賢行願的行者,現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前,每一身體復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之身,如是眾多如極微塵數之身,一一皆能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故言:「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是顯能禮所禮皆無盡。
(2)頌稱讚如來願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此頌十大願王中的第二大願「稱讚如來」。初頌是明所讚境界的廣大,次頌初二句明能讚無盡,第三句明能讚時長,末句明所說功德深妙。
「深信」是能讚之因,因為普賢菩薩以甚深智慧,深信一粒微塵中,有佛剎極微塵數諸佛,而此眾多如極微塵數諸佛,一一皆各處諸大菩薩所圍繞的眾會中,故說:「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不但一粒塵中有佛剎極微塵數眾多諸佛,而且於十方無盡法界盡碎為塵的眾多微塵中,亦一一充滿佛剎極微塵數佛。雖然,未能統計其確數,但在普賢菩薩的深心信解中,確信每一粒微塵中,皆充滿極佛剎微塵數諸佛,故言:「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由於普賢菩薩深信諸佛充滿於盡虛空、遍法界中,所以能於每一佛前,「各以一切音聲海」,及「普出無盡妙言辭」而且「盡於未來一切劫」如是長久的時間,「讚佛甚深功德海」。
前禮敬諸佛,雖然三業清淨,但偏於身業;今稱讚如來,亦三業清淨,但偏於口業。音聲海,妙言辭,是能讚之相,「盡於未來一切劫」是能讚之時間,「讚佛甚深功德海」,是所讚之人及其功德。
「音聲」言海,功德亦言海,顯示能讚的音聲與言辭,既美妙而且無盡,如海水之多。而所讚的佛功德,亦甚深廣大如海,無法衡量,非在短暫時間中,可以讚完佛之功德;即使盡於未來一切劫,如斯無窮無盡的時間,亦無法稱讚完畢佛的功德,正顯示能讚、所讚皆無盡。
(3)頌廣修供養願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此三偈是重頌「廣修供養願」。前二偈中的前七句,是說明供養具之多與勝,末句是正申供養。第三頌明能供之因,及所供之佛。「華鬘傘蓋」屬色塵,「伎樂」屬聲塵,「塗香」「末香」「燒香」「最勝香」皆屬香塵,「最勝衣服」屬觸塵,用種種香油作燈燭以供佛,是味塵,五塵供養,既勝且妙,堆積起來,一一皆如妙高聚。普賢菩薩說:我悉用來供養諸如來。
普賢菩薩之所以用如是最多,最勝,最妙的莊嚴具,供養十方諸佛,皆因「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十方三世佛剎極微塵數世界中,皆充滿極微塵數佛,是以憑藉普賢行願的威神之力,便能普遍供養,一切十方三世佛剎極微塵數世界中,所有極微塵數佛。此總顯供養心勝,供養物勝,及供養境勝。至於供養之道,有事供養,有法供養。而供養之福田,有敬田,悲田、及恩田。前長行已詳述,今謹略頌。
(4)頌懺悔業障願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初句總標所懺的業,次句明造業之因,第三句指身語意是造業的根器,末句正申懺悔之意。六道眾生,自無始來,迷真逐妄,追求五欲塵勞的享受,所造之業,惡多善少,今要懺悔的但懺惡業。此等惡業的形成,皆因眾生內心積聚貪瞋痴等煩惱,而策動身口意,作殺盜淫等惡業,不但招致三惡道苦果,而且能障礙進修佛道。因此,不但「昔往所造諸惡業」要懺悔,而能作惡業的身語意,及策動身語意的貪瞋痴等煩惱,亦要懺悔。故說:「一切我今皆懺悔」。
由於至誠懺悔,煩惱不起,惡業不生,恆住於諸佛淨戒,自然滅罪生福,積聚功德,疾證菩提。至於懺悔的方法及種類,前面長文中已詳述,今謹略頌而已。
(5)頌隨喜功德願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此略頌隨喜功德,初句明隨喜六凡功德,次句明隨喜二乘功德,第三句是隨喜大乘佛及菩薩的功德,末句「所有功德」四字,總括四聖六凡各各所有的功德。因為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無論聖凡,莫不皆有其所具功德,學佛人對於他人的功德,應該生隨喜之心,歌頌讚歎,或給予贊助及鼓舞,令一切眾生,速得成就圓滿所有功德,或對已成就圓滿所有功德的諸佛菩薩,稱揚讚歎,故言:所有功德皆隨喜,隨喜功德,能除妒忌障。
(6)頌請轉法輪願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初二句明所勸請之境,廣大殊勝;第三句明能勸請之人,末句明所請之事。「世間燈」,是佛的德號,因為佛的智光如空中日月,亦如幽室明燈,無論眾生根性大小,或處於無明暗室中的一切有情,悉皆普照無遺。十方世界所有最初成就菩提,覺悟成佛的世間燈,普賢菩薩,及修學普賢行願的人,悉皆勸請一切諸佛,轉無上法輪,以饒益眾生,使諸眾生,明白真理,止惡行善,共得解脫。
(7)頌請佛住世願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佳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初句標所請之佛,及勸請的原因,次句明勸請的誠意,後二句說明請佛住世之目的。涅槃有四種,廣如涅樂經說。今言涅槃,是指眾生機盡,佛示現入滅,歸於無相,名為涅槃。但若然有人勸請,仍可住世說法利生,如薪盡火滅時,如能及時加薪,火仍不息。普賢菩薩,為利益眾生,故於諸佛欲示現入涅槃時,皆悉以最至誠之心,而勸請諸佛久住世間,經塵剎劫,使一切眾生,皆得聽聞佛法,獲出世解脫之道,故言:「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前三句總頌前七願,後一句明回向。所修功德,若不回向,但得人天有漏福,或得二乘無漏果,必須回向眾生,方證菩提。故今總以前七大行願,所成就的善根功德,回向眾生及佛道。
「禮」指禮敬諸佛願,「讚」指稱讚如來願,「供養福」指廣修供養願,「諸佛住世轉法輪」,是超頌請佛住世,及請轉法輪願,隨喜懺悔諸善恨,是追頌隨喜功德,及懺悔業障二願,總以前七願所修的一切善根,及所成就的一切功德,悉皆回向眾生及佛道,即是回自向他,及回因向果。
(8)頌常隨佛學願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
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初二句總標示常隨佛學願,次三句正明隨諸佛學,第六句明隨學之因,第七句結成隨學的心願,末句說明常隨佛學之目的。過去有無量諸佛,現在及未來,亦有無量諸佛。如來,天人師,皆佛之通稱。天含多義:一天是晝義:因為天上晝長夜短故。二天是無愁義:因為天人常受快樂,無愁惱故。三天是明燈義:以天人身常光明,能破黑暗故。人亦含有多義:一人能多思慮,二人能破驕慢,三人之身口柔軟。
佛能為天上人間的導師,雖然諸佛出世,九法界眾生皆可得益,但三聖悟深,三塗迷重,阿修羅憍大,非主要機,唯天及人,能發菩提心,能修十善業,能證四果,甚至疾得菩提。是以諸佛出世,主要教化的對象,該是諸天及人,以是因緣,佛名天人師。
「一切」諸佛,無不「意樂皆圓滿」,因此,「我」普賢及一切修學普賢行願的眾生,應該發「願」,「普」皆「隨」從「三世」一切諸佛「學」,希望「速得成就大菩提」,而獲得「一切意樂皆圓滿」。所以一切意樂皆圓滿,是願常隨佛學的原因,「速得成就大菩提」,是願常隨諸佛學之目的。此即是菩薩四弘誓願中,「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9)頌恆順眾生願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
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此二偈是重頌恆順眾生願,初頌標能益之人,次頌說明所起之願,於初頌中,前二句明剎土莊嚴,後二句明主伴莊嚴。後一頌中,初句明所順之眾生,後三句明恆順眾生的利益。
恆順眾生的利益有四種:一離憂患,二常得安樂,三得正法利,四滅除煩惱。前長文中,曾詳述恆順眾生的意義,今重頌略提而已。「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是形容諸佛所居國土,既廣大又清淨美妙,是依報莊嚴。「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佛每會說法,皆為廣大群眾所圍繞,佛是主,眾會是伴,即是主伴皆莊嚴。
「十方所有諸眾生」,指長文中所說三界六道中,四生五類眾生,所謂:種種生類。普賢行願恆順十方所有諸眾生之目的,是願一切眾生,遠離現實生活中一切憂悲苦惱,種種過患,而常獲得身心安穩快樂,進而獲得諸佛甚深正法利,以滅除煩惱,使煩惱盡無餘。即是菩薩四弘誓願中:「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10)頌普皆回向願
1.別頌菩薩十願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鳩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頌普皆回向願,共有三十偈,其中別顯菩薩十願,是長文中沒有的。前長文略,今頌文廣,故多屬孤起頌。回向眾生,願成佛道,非一生一世所能成辦,地前菩薩尚有隔陰之迷,何況凡夫境界,若無願力支持,豈能常行菩薩道,保持菩提心不失。因此,普賢菩薩於重頌普皆回向的大願中,特加孤起頌,說明菩薩的十種別願。
依十地經說:菩薩應發的十願是:「一供養,二受持,三轉法輪,四修二利行,五成熟眾生,六承事,七淨土,八不離,九利益,十成正覺。今此二偈,是頌十地經所說菩薩十大願中的第二種「受持願」。以其受持佛法,令正法久住於世,故亦名「護法願」。
佛道遙遠,菩薩發心修菩薩行時,欲想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趣中,保持菩提心不失,先決條件,就是獲得宿命智。否則,恐被隔陰所迷,為塵勞所蔽,無法繼續進修菩提行。故言:「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出家」,揀非在家修行。在家菩薩,固有其利生的方便,而出家菩薩的功德利益,又遠非在家菩薩可比。所以佛在心地觀經中,盛讚出家菩薩的功德殊勝,能遠離在家種種過失。因為出家修行,受持佛的清淨禁戒,能做到「無垢無破無穿漏」。
「垢」是污垢,垢染,今言無垢,即持戒清淨,無諸垢穢污染。破是破壞,無破,即不破梵行。穿漏是譬喻,古之交通不方便,欲渡河海,必攜帶浮囊,如無穿漏,必可度過河流,抵達目的,否則浮囊穿漏,何止不能抵達目的,反被洪流淹歿。比喻出家受持佛戒,自然可以度生死海,登涅槃岸,若然犯戒,將永沉生死大海,無法出離。
今普賢菩薩勸導行者,發願受持佛法,生生世世,常得宿命,常得出家修行,持戒清淨,無垢,無破,無穿漏,自可常居人天勝族,成就自利,進而利他,能以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的語言,音聲為其宣說佛法,故言:「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這種境界,已經獲得一切眾生語言三昧了。
十地經言:「願受一切佛法輪,願攝一切佛菩提,願護一切諸佛教,願持一切諸佛法」。今頌文「我為菩提修行時」,即是十地經的攝菩提願,「一切趣中成宿命」,是十地經的受持佛法願,「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是十地經護諸佛教願,「天龍夜叉鳩槃……」等四句,能以一切音聲語言為一切眾生說法,即彼十地經所說:「受持一切佛法輪」願。
勤修清淨波羅密,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導中得解脫,
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此二偈是頌「修二利願」,即是十地經菩薩十大願中的第四修行二利願。初二句是標諸行體,次二句是明業行用,後四句正明諸行相。「勤修」,顯然是精勤修學,揀非懈怠。菩薩能精勤修學,諸清淨波羅密,必能成就菩提心而不忘失。否則,退失菩提心,而修諸善業,亦成魔業,豈可不慎?
梵語波羅密,譯名到彼岸,彼岸對此岸言,此岸是生死,是煩惱;彼岸是涅槃,是菩提。眾生因無正智力,不發菩提心,不修菩薩行,故住生死此岸,溺煩惱流,起惑造業,輪轉六道,為四魔所纏,不得自在。今菩薩乘般若智,照見五蘊皆空,修無相行,不失菩提心,故能離生死岸,度煩惱流,到達涅槃的彼岸。自然能滅除昔日的煩惱障垢,而成就一切妙行。
大智度論言:到彼岸有三義,一以生死為此岸,菩提為彼岸;一切如來,無不從生死此岸,到達菩提彼岸,此約果法言。二以有相為此岸,無相為彼岸,是約心法言。三以六蔽為此岸,六度為彼岸,是約修行解釋。
要由此岸到達彼岸,必須具足七種最勝之法:一安住最勝:是安住於菩薩種性中。二依止最勝:是依止菩提心,永不忘失。三意樂最勝:是樂意悲愍一切眾生。四專業最勝:是具足一切菩薩,饒益眾生的事業。五巧便最勝:要以無相,善巧攝受一切眾生。六回向最勝:是回向無上菩提。七清淨最勝:能解脫二障,不為所纏。具足此七種最勝法,即是清淨波羅蜜。既能「勤修清淨波羅蜜,恒不退失菩提心」,自然可以「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
「一切妙行」,指十種波羅密,十種波羅密,能度世間十蔽,究竟登涅槃彼岸,故名妙行。十波羅密是:
一布施波羅密:運心廣大名布,輟已惠人名施。施有三種,一財施、二法施、三無畏施。以私人財產,無論是外財或內財,對凡有所求者,無不施與,名財施;見有眾生,受種種憂惱恐怖,菩薩悲閔同情,方便救脫,令得安穩,名無畏施;以佛法真理,為人演說,名法施。
二持戒波羅密:防非止惡,名之為戒,於戒不犯,名之為持。戒有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戒,有出家比丘、比丘尼戒,有菩薩三聚淨戒。菩薩能斷一切惡法,名攝律儀戒。能修一切善,名攝善法戒。能利益一切有情,名饒益有情戒。由攝律儀戒,建立菩薩行;由攝善法戒,廣集佛法;由饒益有情戒,廣度眾生。
三忍辱波羅密:他人無理加害,名之為辱,能安然忍受名為忍,可分為三,一耐怨害忍:由大悲心,不捨有情,於怨害自己的人,能忍受不瞋。二安受苦忍:菩薩修行辦道時,若遇寒暑飢渴等苦逼迫,能安住忍受,不生退屈之心。三諦察法忍:是運用智慧,審察諦觀一切諸法,原無生滅,而得無生法忍。由於了達諸法無生,自然忍受外來一切怨害,以及內在身心之苦惱,故諦察法忍,是前二種忍之所依,前二忍依此忍而得處之泰然。
四精進波羅密:專心無雜謂之精,勇往向前名進。精進亦有三種:一名被甲精進,菩薩被精進甲,積極進修菩提行,降伏四魔,猶如猛將身被甲胄,能摧怨敵無退屈心。二攝善精進,菩薩修習善法,進取無倦。三利樂有情精進,對弘法利生之事,不生疲怠厭倦之心。
五靜慮波羅密:以其攝心不亂,專注一境亦名定。有三種,一名安住靜慮,是心住定境,輕安悅愉,受用法樂,心無怠倦。二引發靜慮,依此定境,能引發六種神通,諸所思事,皆得成就。三辦事靜慮,依此定境,能成辦利益眾生的事業,如以定力,止息饑饉等災害。
六般若波羅密:譯名智慧到彼岸,能通達諸法,決斷無疑名智,能斷惑證真,與實相理相應名慧。此亦有三,一生空無分別慧:以般若智,照見五蘊皆空,四大無我,而證我空之理。二法空無分別智:知諸法緣起性空,而證法空之理。三俱空無分別慧:是能證人空法空,令我法二執不起的智慧。
七方便波羅密:善巧攝化眾生,能離過止非,應變自在名為方便。有回向方便,及救濟方便二種,回向方便,是以前六度所積集的善根功德,回向佛道,屬般若德。救濟方便,是善巧救濟,眾生苦惱,屬大悲行。
八願波羅密:意向欲樂謂之願,有求菩提願,及利樂眾生願,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弘頗,亦即是菩薩的四弘誓願,四事圓滿究竟,名願波羅密。
九力波羅密:能堪重任,不生退屈謂之力。有三種,能思考決擇,可作、不可作等,名思擇力;能修習一切苦行,不退不屈,名修習力;能起神通變化,降魔制敵,是變化力。
十智波羅密:善能通達了知一切諸法名智,有無相行智,受用法樂智,及成熟有情智三種。由前般若深達實相,無住生心,離相布施,是無相行智。由修前六度而成就此智,亦由此智策修前六度,運行自在,名受用法樂智。由此智明了布施、持戒、忍辱、等波羅密,可饒益有情,而精進不懈,名成熟有情智。
此智與前般若不同之處,是般若觀空,而智照有。實則由於般若波羅密,而開出方便、願、力、智等四度,故般若是根本智,由根本智證理,而生後得智,便能生方便善巧,以及願力智等,以助修前六度。
別行疏言:「方便善巧,助施等三,願助精進,力助靜慮,智助般若。」菩薩修此十波密,使二利究竟,到達涅槃彼岸,可度生死苦海,越煩惱暴流,故又名度。以十度可度十蔽故,如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方便度耽滯,大願度退屈,大力度怯劣,大智度昧事。能以十波羅密,滅除眾生心中十蔽,成就一切功德,故言:「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以下四句,是明行相,前二句是法,後二句是喻。惑業及魔境,是世間行,解脫,是出世間行。蓮華喻世道解脫,日月喻出世解脫。蓮華生於污泥而不染,出於清水而不沾,喻修菩薩道,以十度度十蔽,滅諸煩惱障垢,成就清淨波羅密一切妙行,證諸法性空,不執著於有,故能於世間惑業魔境道中得解脫,如蓮華之清淨無染。菩薩雖然不執著於有,但亦不滯於空,而能入俗利生,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如日月不住於空。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
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此頌成熟眾生願,是十地經菩薩十大願中第五種大願,初句令一切眾生得離苦,是大悲心;次句願平等施與一切眾生樂,是大慈心。第三句「如是經於剎塵劫」,是豎窮三世,即時間無盡,「十方利益恆無盡」,是橫遍十方,即空間無盡。「諸眾生」,包括三界六道,四生五類,「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正顯弘願無盡,「恆修普賢廣大行」是因,「圓滿無上大菩提」,是果,故後一頌是總結長時間所成就之因果。
佛教教化眾生的程序有三:一是未種善根者令種,二是已種善根令其成熟,三是善根成熟者令得解脫。今菩薩本乎慈悲心,平等教化眾生,拔苦與樂,非限於一時或一處,而是盡虛空,遍法界,平等隨順救度十方三世,所有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令種,已種善根者令成熟,善根已成熟者,令得解脫,如是於無限時間及空間中,成熟有情,廣修普賢勝行之因,證無上菩提之果,故言:「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此二偈是頌不離願,即十地經菩薩十大願中的第八種願,願生生世世,不離諸佛,菩薩及一切善知識。凡能助長道業,有益身心的皆名善知識,是以乞取頭目手足的惡眾生,亦為成就布施忍辱諸波羅密的善知識。
華嚴經言:「善知識者,長諸善根,譬喻靈山,長諸藥草。善知識者,是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納眾流。善知識者,是功德淨法生處,譬喻大海,出生眾寶。善知識者,能淨菩提心,譬喻猛火,能煉真金。善知識者,出過世法,譬喻須彌,出於大海。善知識者,不樂世法,譬喻蓮華,不著於水。善知識者,不受諸惡,譬喻大海,不宿死屍。善知識者,增長白法,譬喻日月,色光圓明。善知識者,照明法界,譬喻盛日,照四天下。善知識者,長菩薩身,譬如父母,養育兒子。善男子,以要言之,菩薩摩訶薩,若能隨順善知識教,得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功德等。」
因為親近善知識,有以上種種利益功德,所以菩薩應發願與一切善知識,於一切時,一切處,皆共同集會,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共同分擔弘法利生的工作,共同修學菩薩的一切行願。特別是所有開示,使自己在修行過程中,獲得利益的善知識,或為我開顯指示修學普賢菩薩,十大願行的善知識,更願常與我共同集會,且「於我常生歡喜心」。
人與人之間相處,能做到彼此互相容忍,互相讚美,互相悅愉,實在不易。所謂:「日久生厭」,總不肯容忍對方之短,發掘對方所長;反而吹毛求疵,惡意批評。關係如此惡劣,如何同行、同願、同修學?又如何共同擔當如來的家業,完成弘法利生的任務?是以普賢菩薩勸導初發心菩薩,發願常親近善知識,恆不捨離,且設法令善知識「於我常生歡喜心」,不致日久生厭,默然擯之。故言:「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
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此是普皆回向十大別願中第五供養願,亦即是十地經中所說,菩薩十願中的第一供養願。供養而言廣大,其義有六:「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是福田大。「於彼常興廣大供」,是供具大。「盡未來劫無疲厭」,是供養心大。「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是正行大。「究竟清淨普賢道」。其中清淨二字是因大。普賢道三字是功德大。因普賢菩薩所修的佛道,已達究竟圓滿,而獲最勝功德故,「盡未來劫常修習」,是時大。
修學普賢行願的菩薩,除願常見佛及其弟子,而興廣大供養,常以華香燈塗果樂種種財物供養三寶外,更願修持諸佛微妙法門,學佛所學,行佛所行,以般若智光,顯示一切菩提行,以清淨三業,實踐普賢行願,以法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盡未來際,永遠勤勤懇懇,無窮無盡的修習,永不疲厭,故言:「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學」。
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
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
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恆演菩提行。
此頌普皆回向十大別願中的第六利益願,亦是十地經菩薩十大願中的第九利益願。菩薩修菩提行時,願於一切時、一切處、恆作利益眾生的事業,永無止息,從不空過,故又名「三業不空願」。
初偈中前三句,是不空因,後一句,是不空果。「諸有」,指三界二十五有(欲界四惡趣、四洲六欲天、色界四禪天、及初禪天中之大梵天,四禪天中的淨居天與無想天,無色界四空處),菩薩歷劫修行,於三界二十五有中受生,常福慧雙修,或定慧均等,或修種種方便,利益眾生的法門,或修八解脫等,結果,「獲諸無盡功德藏」。
「無盡功德藏」是:暫見身,則必得佛之法身;暫聞音,必得實智慧;才生淨信,必永斷煩惱,故名無盡功德藏。如華嚴經出現品中說:「譬如雪山,有藥王樹,名曰善見。若有見者,眼得清淨;若有聞者,耳得清淨;若有嗅者,鼻得清淨;若有嘗者,舌得清淨;若有觸者,身得清淨;若有眾生,取彼土地,亦能作為除病利益。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無上藥王,亦復如足,能作一切饒益眾生,若有得見如來色身,眼得清淨;若有得聞如來名號,耳得清淨;若有得嗅如來戒香,鼻得清淨;若得得嘗如來法味,舌得清淨;具廣長舌,解語言法;若得觸如來光者,身得清淨;究竟獲得無上法身,若於如來生憶念者,則得念佛三昧清淨。若有眾生供養如來,所經土地及塔廟者,亦具善根,滅除一切諸煩惱患,得賢聖樂。佛子,我今告汝,設有眾生,見聞於佛,業障纏覆,不生信樂,亦種善根,無空過者,乃至究竟入於涅槃」,是名無盡功德藏。
次偈是說明利益眾生的時及處,菩薩願於一切時,一切處,皆能見佛聞法修行,事實上無論任何時處,無不皆有佛。「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是說明於一粒微塵中,充滿像極微塵數眾多的佛剎土,而每一個佛剎土,皆有不可說不可說極微塵數如是眾多難以思量的諸佛,眾多諸佛,一一皆處眾會中,為廣大會眾之圍繞,為廣大會眾開演菩提妙行。
「我見」,指普賢菩薩及修學普賢行願的人,於一切時處,皆恆見無數難思眾多諸佛,演說菩提道,皆願參與一一佛處眾會,皆願聞法修行,三業精進,廣修福慧,利益眾生,以達到利益眾生的願望,故言「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恒演菩提行」。
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
恆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此三偈是頌普皆回向別十願中,第十轉法輪願,亦即是十地經菩薩十大願中第三願。法指諸佛的正法,輪是譬喻,車輪,有回轉及摧輾二義,佛說法能回轉眾生捨惡向善,能摧破眾生煩惱惑業,是名轉法輪。初偈頌是說明轉法輪之處,次偈頌說明能轉法輪的圓音,後一偈頌中,初句明能轉法輪之人,次句明轉法輪之語,第三句明所轉的法輪,末句是能攝方便。
頌中共有七個「海」字,皆是形容詞,用以形容時,處、佛、音、及辯才語言皆無盡,如海之深廣無盡。
「普盡十方諸剎海」,是形容十方世界空間中,有無量無邊眾多佛剎土,是國土無盡。
「一一毛端三世海」,是形容一一極小之毛端,皆經三世的時間,是顯時間無盡。意思是說:十方空間所有的佛世界國土,無窮無盡,而無窮無盡的佛剎海中,諸佛亦無窮無盡,而無窮無盡諸佛的一一毛端,皆經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可知時間亦無窮無盡。今普賢菩薩,於無量無邊的空間,無量無數的諸佛處,及無窮無盡的時間中,普遍修學一切菩薩行,而經無量無邊劫海,故言:「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諸佛如來,凡有所說皆契理契機,真實不虛,故言:「一切如來語清淨」。如來所說不僅清淨,且於一言中,具備眾多的音聲海,十方眾生,種種不同的語言,盡括在佛一音聲中,故佛以一音演說法,能隨順一切眾生的意樂而了解得益。如華嚴經言:「一切眾生語言法,一音演說盡無餘」。又如維摩經所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起信論亦言:「圓音一演,異類等解」。佛不但一音圓具眾音,且一一音聲,皆具四無礙辯,能斷眾疑,令得慧解,故言:「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是明說能轉法輪之人,過去一切佛,現在一切佛,未來一切佛,皆於彼十方無盡佛剎中,發出無盡的語言,相續不斷,據真如理,稱性而說,故言:「恆轉理趣妙法輪」。
諸佛所轉詮受妙理的法輪,非一般凡夫或小乘根智的人所能理解,故我等應發願修學普賢行願,求得高深的智慧,憑藉願王威力深心信解,自可「普能入」諸佛所轉的微妙理趣法輪。「深智」是能入,「無邊剎海」是所入,以甚深的智慧,深入無邊剎海,隨從無量諸佛,盡未來際,轉妙法輪,利益眾生,故言:「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此二偈頌是說明普皆回向十大別願中,第八淨土願,亦是十地經菩薩十大願中,第十淨土願,雖然頌文無淨土之言,但實含有七種淨義:
一同體淨:即念劫同體,雖然一念與一劫,其時差距離極遠,但念劫之性,同一無二,普賢菩薩已證入諸法體性,能念劫互融。故言:「我能深入於未來」。並且盡未來所有一切劫數的長時間,攝在一念中,不但念劫如是,即使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有一切劫。亦可盡攝在一念中。「我」普賢能於一念之間,便可盡入三世所有一切劫中,同時攝一切劫入於一念,故言:「為一念際我皆入」。此即是華嚴經所說:「劫念相攝」,劫念時差,雖長短懸殊,但皆無自性,其性同一空寂,是以念劫互融,打成一片,能於三世一念中,淨佛國土。
二自在淨:由於證入諸法體性本同,故能於一念中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人師子是佛通稱,普賢菩薩能「普盡十方諸剎海」,經「一一毛端三世海」,深入諸佛所轉的妙法輪,證得法性,念劫圓融,故能普見三世法身真佛,能統攝一切佛國土,自在無礙,名自在淨。
三因淨:因淨有二,一是生因,指六度萬行等妙行,是入佛境界的生因,如維摩經說:「布施是菩薩淨土……」等,以六度萬行功德莊嚴佛土,故名因淨,二是依因,又有二,一以大圓鏡智淨識為土所依,是自受用土,二以後得智通慧為土所依,是他受用土,二皆佛境界,佛境界即淨土,亦即是相淨。
四果淨:果淨有二:一所生果,由無漏淨識所生起的自受用土,略則含在佛境界中,廣則影在後頌承事願中。二示現果,由於淨因淨果,應眾生機,示現應化身土,普賢菩薩於一念中,普見三世法身佛,常入佛境界,能常入佛境界即是淨土。
五受用淨:佛自受用土離過成德,頌文中:「如幻解脫」是離過,「威力」是成德,「如幻解脫及威力」即離眾過,能解脫種種煩惱束縛,成就種種功德的清淨受用境界,故名受用淨。
六眷屬淨:亦即是住處眾生淨,依十地經,在此品有「眷屬」二字,眷屬淨即住處眾生淨。
七相淨:相指佛境界,攝在果淨中,「境界」二字。以此二頌具前七種淨義,因此名淨土願。
太虛大師說:「一念中想到過去無量世界,了了如在目前,一念中想到未來無量世界,亦了了如在目前,但脫離現在一念,並無過去未來,故過去未來無實,依現在一念。此現在一念,緣過去未來無數劫而其前後次第不亂,故曰:一念遍入三世,入如幻解脫威力之佛境界,即佛淨土也。」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
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此二偈頌是說明普皆回向十大別願中,第九種承事願,即十地經菩薩十願中,第六願。前淨土願中說:念劫圓融互攝,今承事願中,說塵剎互容無礙。
初頌明承事之處,「於一毛端」所佔極微小的空間中,能夠出現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有一切清淨莊嚴的佛剎,且毛端不止於一二,而是像十方極微塵數國土,盡碎為塵,一塵一毛端之多,於如是眾多毛端中,所有十方三世佛剎土,普賢菩薩悉皆能深入,到每一佛剎土中去,廣修六度萬行,使所有佛國土更清淨,更莊嚴。故言:「我皆深入而嚴淨。」
「深入」有智深入,及身深入二種。普賢菩薩,若智若身,皆能深入十方塵剎,嚴淨國土,親近承事,供養諸佛。「三世莊嚴剎」是一切相,「十方塵剎諸毛端」是無量相。一切相,無量相,皆不離諸法實相,以其同一實相,故能大小相容,一多無礙,即華嚴經所說:事事無礙境界。
「所有未來照世燈」,諸佛出世以智慧光明,照耀世間,作為一切眾生,黑夜中的明燈,故名照世燈。
「成道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是說未來諸佛八相成道,「我皆往詣而親近」,是明能承事之人。以能承事之人,親近供養承事諸佛,故名承事願。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
降伏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此三偈是說明普皆回向十大別願中的第十速成正覺願,亦是十地經菩薩十願中第十願。平常說佛有十力,今於十力中開為十二力,前九力是明七種業用,後三力是結因成果,共成十業,以顯佛業力功德殊勝。
「速疾周遍神通力」,是佛之自在業,以法智神足等神通力,變化自在,能於極短時間中,迅速而又周遍於十方世界,廣作佛事,運行無阻,名自在業。
「普門遍入大乘力」,是正覺業,修習大乘佛法,能不離毛端,而於十方世界,八相成道,故名「普門」,以大乘稱理,互相即入,故言「遍入」,大乘佛法,目的在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故名正覺業。
「智行普修功德力」等三句,是說實諦業,菩薩以智慧力,普修無量法門,解行並進,內滿功德,故言:「智行普修功德力」,是實智證理;復以大慈悲力,為眾生說法,慈威兼施,普蔭有情,故言:「威神普覆大慈力」,是權智鑒機。菩薩自利兼他,令自他皆得離障,故言:「遍淨」,二利究竟,智圓福滿,名莊嚴。以福慧二嚴的福德力,說實諦理,饒益眾生,名說實諦業。
「無著無依智慧力」,是證教化業,菩薩以菩提智,契涅槃理,此理無著無依,說此親自所證無著無依之埋,令眾生了解生信,名證教化業。
「定慧方便威神力」,是種種說法業,菩薩具足定力、慧力、方便力、及威神力,能以一音演說法,普令一切眾生,信解歡喜,名種種說法業。
「普能積集菩提力」,是不斷佛種業,菩薩自己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亦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積集菩提資糧,續佛慧命,令佛種不斷,故名不斷佛種業。
「清淨一切善業力」,是法輪復住業,佛內證實智,能使一切善業清淨,但為度生,復示現種種清淨善業,為眾生轉法輪,教示利喜,從實施權,名復住,令諸眾生,成就種種善根,名法輪復住業。
「摧滅一切煩惱力,降伏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此三句是結成果,亦即摧滅煩惱業,降諸魔怨業,及普圓勝因業。意謂菩薩將成正覺時,內則運用一念相應智,摧毀滅盡心中所有粗細煩惱,外則降伏一切魔軍,圓滿普賢行願諸行力,而得成正覺。
2.結頌菩薩十願
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
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
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
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此三頌是總結普皆回向中,別說菩薩十大願,由於稱性所起諸願,其境界深廣無涯,如大海之深不可測,故一一皆以海而形容之。
「普能嚴淨諸剎海」,是結第八淨土願,菩薩能遍莊嚴清淨十方三世一切極微塵數佛剎,令所有佛剎,皆成淨土。
「解脫一切眾生海」,是結前第三成熟眾生願,即願成熟一切眾生,令諸眾生,皆得解脫。
「善能分別諸法海」,是結前第十轉法輪願,意是願以智慧,善巧分別一切諸法,善惡,邪正,因果等,令諸眾生,辨別善惡和邪正,明因果,由有漏業,進修無漏法等。
「能甚深入智慧海」,是結前第一受持願,若能受持一切如來正法,深入經藏,必得智慧如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是結前第二修行二利願,菩薩廣修自利利他諸行,不生執著,無住生心,離相布施,不著於有,不住於空,以解脫世間一切惑業與魔境,使二行清淨。
「圓滿一切諸願海」,是結前第六利益願,利益眾生,是一切菩薩的職責,亦是一切菩薩的志願;為圓滿利益眾生的志願,應盡未來際,修無量苦行,以成就一切諸願海。
「親近供養諸佛海」,是結第五供養,及第九親近承事願,親近諸佛時,自當供養承事。
「修行無倦經劫海」,是結前第四不離願,菩薩自願於一切時,一切處,親近諸佛菩薩,及諸善知識,與諸善知識,同願同行同修學,精進不懈,無有疲倦,永不捨離。
「三世一切諸如來」,以下四句,是結成第十速成正覺願。「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是明修因圓滿,「以普賢行願悟菩提」,是明所證正覺圓滿果。
3.頌歸二聖功德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
我今迴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
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自此以下共有五頌,是結歸二聖。二聖,指文殊及普賢。大意是說:欲想完成普賢勝行,必須具有文殊的大智,以智解理,依解起信,因信發願,因願立行。是以普賢勝行的完成,當歸功於文殊的大智。
普賢固然真身遍法界,為一切如來的長子;而文殊智慧最勝,位居究竟,周遍十方三世,為諸佛母。今在福城東,莊嚴幢,娑羅林中,以般若智,啟導六千比丘發菩提心已,又開導善財童子,使發菩提心,遍訪善知識,尋求大乘解脫道,最後參禮普賢菩薩,依普賢清淨行,成就清淨願,然發願目的,在於成就菩提行。故此以下共有五偈,所說無非是依文殊之勝解,而學普賢的勝行,故名結歸二聖。
長子,即是父母的第一個兒子,在佛經說,佛子可分為嫡子和庶子,嫡子指大乘菩薩,庶子是二乘聖人,而眾多菩薩嫡子中,有資格被稱為長子的,是一切菩薩的上首,今頌文說:「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普賢菩薩不但是釋尊座下的長子,而且是十方一切如來座下的長子,主要原因是:普賢行願是一切行門中的最勝行,究竟圓滿普賢行願,即成正覺,如世間人的兒子,能繼承父業,又猶如國王的長子,能繼承王位一樣。
金剛瑜伽頂經言:「普賢真身遍法界,能為世間自在主,無始無終無生滅,性相常住等虛空」。無始即是長義,不捨因行,故名佛子。
「我今回向諸善根」。善根,通指前十大願王所積集的一切善根,十大願王是由智慧而生信生解,然後立願起行,屬於智慧的行願,因名「諸智行」。「同彼」指一切如來的長子,即是普賢菩薩。意思是:我等發心修學普賢行願,願將過去所積聚的一切善根功德,悉皆回向於普賢菩薩的大行大願中,並願自己所有諸智慧,諸行願,悉皆同彼普賢菩薩一樣。
「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不但願自己身口意三業恆常保持清淨,即使是自己所修的一切行願,及自己所到的一切剎土,亦恆常保持清淨,直至成佛所居國土,亦復清淨。
如是智慧,是指前所說甚深智慧,凡是具足甚深智慧的人,皆可號稱普賢,然則我願與普賢菩薩一樣,具足甚深智慧,具足清淨三業,具足清淨諸行及清淨國土,當我一切與彼普賢菩薩同等時,我就可以被號稱為普賢,故言:「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
滿彼事業盡無餘,未來際劫恆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
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此三偈頌是雙同二聖。因為文殊表解,普賢表行,以能行故言:「我為遍淨普賢行」;以能解故言:「文殊師利諸大願」。普賢菩薩說:凡是發心修菩薩道的我等行者,不但願普遍修持普賢的種種大行,亦願普遍實踐文殊的種種大願,并且使所修的大行及所實踐的大願,悉皆圓滿無缺,猶如彼普賢、文殊二聖的事業,同等無餘,同時經未來際,永劫修行,不生疲倦,故言:「滿彼事業盡無餘,未來際劫恆無倦」。
既發心願修持普賢的大行,及文殊的大願,則我所修行的法門,應該無有限量。由於所修的法門無量,所獲得的功德,當然亦無限量,故言:「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
由於修無量法門,得無量功德,當然要安住於無量無邊所修諸行中,全心全意,繼續進修,不使中斷。於其中間,所得到的神通境界,自己能了達確知無疑,故言:「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以下四句,正是結歸二聖。因為在一真法界中,就能起諸法義邊說,名為普賢;在能照法界義邊說,名為文殊。普賢當法門是所入,文殊當般若門是能入;普賢三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普賢明廣大義,文殊顯甚深義,二皆不離智慧,般若之智利如金剛,故言:「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之行能斷惑降魔,故言:「普賢慧行亦復然」。是以修學菩薩道,必須依文殊的智慧勝解,以求普賢的廣大勝行。以普賢的殊勝行,發掘文殊甚深的智慧;以文殊甚深的智慧,推動普賢廣大無盡的行願,使解行相扶,智願合一。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是將過去在菩提道上修行的過程中,所積集的一切善根功德,悉皆回向於普賢文殊二大士,以期隨彼二大士所修習的一切法門而修學,常修學二大士的大智與大行。其實,初發心的菩薩,不但要學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更要學彌勒的大慈,觀音的大悲,以及地藏的大願,不過此經是華嚴經之一品,華嚴經是說華嚴三聖的境界,因此,特別推薦初發心菩薩,要學文殊普賢二大聖的大智大行而已,今此頌文,正是結歸二聖。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此頌結歸回向:「如是最勝諸大願」,通指前文所說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以及孤起頌中,特別顯示的菩薩十大願,二皆屬於最勝之願,故為「三世諸佛所稱歎」,是值得每個學習大乘佛法的人修學,但修學如是最勝諸大願,所得的功德,不應據為一己所有,應該毫無保留的回向一切眾生,回向菩提,以及回向實際真理,其目的是為得到普賢菩薩所有的一切殊勝行,以及所得的一切殊勝功德,故言:「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二)頌顯行願功德
(1)超頌極樂果勝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以下共有十二偈頌,都是顯示本經所說行願的功德殊勝。今此四頌,是超頌極樂果勝。以普賢勝行之因,不導生華藏而導生極樂,其原因有四:一彌陀願重,偏願接引娑婆世界苦惱眾生。二雖十方佛土皆妙,但初發心者無所依憑,故方便引歸極樂,使眾心歸一。三極樂不離華藏,亦華嚴世界之一,故導歸極樂世界,等如導歸華藏。四阿彌陀佛,即是本師,如密宗說:阿彌陀佛是大日如來五智之妙觀察智所現,是以密宗在大日如來外,不說阿彌陀佛成佛因果。
普通人臨命終時,諸多牽掛,萬般無奈,加以孝子賢孫哭哭啼啼,更不能放下,欲生西方,真是障礙重重,談何容易。何況一生所作善惡業因,於臨命終時,悉皆現前,一口氣不來,便被業所牽,輪轉六道。今修持普賢十大願王的人,臨命終時,願王相隨,能「盡除一切諸障礙」,得「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一生極樂,助緣殊勝,不但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且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很快就能修學圓滿,成就此十大願行,故說:「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當二利究竟,「一切圓滿盡無餘」時,便可以進而「利樂一切眾生界」,到十方世界去廣修菩薩行,廣利諸眾生,或回到娑婆世界來,巧把塵勞作佛事,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彼佛眾會咸清淨」,是指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處於清淨海會諸大菩薩圍繞中,「我時於勝蓮華生」,即是上品上生,「親睹如來無量光」,即是親見阿彌陀佛。「現前授我菩提記」,是蒙佛授記。「蒙彼」阿彌陀「如來」為我「授記已」,就可以「化身無數百俱胝」,「俱胝」譯言億,即一千萬,「無數百俱胝」,即是化成無量無數的身,加上廣大無邊的智慧力量,周遍到十方世界,普遍利益一切眾生界,使一切眾生咸皆離苦得樂,故言:「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正是顯示極樂果勝。
(2)結頌行願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通則總括本經所說,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即是十大願王;別則指普皆回向中,統攝一切菩薩行的十種別願。若總若別,皆願力無盡。即使「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我此行願亦無盡。何況虛空界,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不可窮盡,所以我此普賢行願,是究竟永恆無有窮盡。故說:「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3)追頌校量功德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
此八句是追頌校量聞經功德,前長文中說: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雖大,但不及一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之一。今頌文說:假使有人以堆滿十方所有一切無量無邊剎土如是眾多又莊嚴,又珍貴的眾寶,來供養一切如來,又以最勝安樂施於人天,並且經過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的長時間,其所得功德,自然是非想像可及,更非算數臂喻可盡,故言:「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最勝安樂施人天,經一切剎微塵劫」。
但假若有人,能於此普賢菩薩所說的最極殊勝的十大願王,偶然得聞,一經於耳,即能對此十大顯王,生起清淨信心,並進而如法修行,實踐此十大願王,以求實現眾所渴仰的佛果菩提,則其人所獲得的殊勝功德,實過於彼前以眾寶供養諸佛,及以最勝安樂,施於一切眾生的人,可見願王功德殊勝無比。
(4)追頌諸行勝德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以下五偈,是追頌增上等五果勝德。善知識能為修道的增上緣,反之,惡知識則為障道因緣,亦即是惡增上緣,如涅槃經德王品言:「菩薩摩訶薩,觀於惡象及惡知識,等無有二,何以故?俱壞身故。菩薩摩訶薩於惡象等,心無恐怖,於惡知識,生畏懼心。何以故?是惡象等,唯能壞身,不能壞心;惡知識者,二俱壞故。是惡象等,唯壞一身,惡知識壞無量身,無眾善心。是惡象等,能破壞不淨臭身;惡知識,能壞淨身及淨心。是惡象等,能壤肉身;惡知識者,壞於法身。為惡象殺,不至三惡道;為惡友殺,必至惡趣。是惡象等,但為身怨;惡知識者,為善法怨。是故菩薩,當遠離惡知識。」
惡知識,既然是為患無窮,凡是修行人,必當遠離。今因得聞十大願王,并對十大願王起信心,受持讀誦,即可以常遠離惡知識,擺脫惡友牽連,擺脫惡劣環境困擾,不致誤入歧途,不致障礙進德修業,是以善根增長,惡業消滅,不但永離一切諸惡道,且臨命終時,獲得上品上生,迅速面見如來無量光。無量光如來,即是阿彌陀佛。古人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阿彌陀佛及諸大菩薩教化下,在與諸上善人聚會中,很快開發本具智慧,迅即具足普賢菩薩最勝的行願,正是增上緣最勝。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此四句追頌等流果勝。人的壽命,皆隨各人宿業所感,長短不一,此中言:「勝壽命」,非關壽命之長短,而是以能修勝行,不虛度歲月,不浪費生命為勝。否則,恣情縱慾,荒廢善行,惡業轉增,將招致苦果無量,即是百歲亦非勝壽命。
法句經言:「人壽百歲,慳貪逾盛;不如一日,割捨財色。人壽百歲,樂不持戒;不如一日,淨心守戒。人壽百歲,多忿不忍;不如一日,念喜不瞋。人壽百歲,怠惰不勤;不如一日,策勵身心。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人壽百歲,不生一智;不如一日,慧性聰利。」故知人的壽命是否殊勝,不是在於人壽的長短,而是視其能否把握有限的生命,作無限利益眾生的事業而定。今此人由聞願王,即信解受持的功德,不墮惡道,而且世世生生,善來人中生,借假修真,不虛度歲月,故說:「此人善得勝壽命」。此勝壽命之人,不久當可以成就如彼普賢菩薩的種種勝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行,一念速疾皆消滅。
此四句追頌離繫果勝。「五無間」罪,是一切惡業之極惡,一切眾生由無智慧力,愚痴暗蔽,不明真理,不知邪正,不辨是非,狎近惡友,作極惡之重罪,將墮無間地獄受苦。今幸遇佛法,得聞信受持讀誦此普賢大願王,即於剎那一念中,速疾皆得消滅五無間業。遠離惡業的繫縛,故言:「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是離繫果殊勝。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
初兩句是頌異熟果勝,後兩句是頌士用果勝。因信解受持願王功德,此人不獨善來人中生,且生於名門貴族積善之家,五官端正,相好莊嚴。相好莊嚴是外在美,智慧莊嚴是內在美。內外皆美的異熟果,是由讀誦受持願王的功德而生。
由於發心信受讀誦普賢願王,憑藉願王威神之力,不但諸魔外道不能摧害,反而能摧毀諸魔外道,應受三界眾生的供養,如土大夫所發生的力用,故名士用果勝。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眾,
成等正覺轉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此四句是頌究竟果勝,長行文中,但說五果,今頌文孤起頌究竟果,實則,能得前五果之人,結果當然成就佛果菩提。如釋尊未成佛前,示現苦行六年,又示現知非究竟,而離苦行林,往尼運河沐浴,復受善生牧女供養,氣力平復,即詣菩提樹下,降諸魔怨,然後夜睹明星,成等正覺。
佛於最初三七日,轉華嚴法輪後,便隱實施權,往鹿野苑為五比丘等,三轉十二行四諦法輪,繼而說阿含、說方等、說般若、最後說法華涅槃,捨權歸實,開顯本,普令眾生,回小向大,覺悟成佛,故言:「普利一切諸含識」。
「諸含識」指一切有情言,咸令有情,共成佛道,正是究竟果勝。今此偶然聽聞普賢願王的人,便能生起信心,并且實行受持讀誦十大願王,所以能速詣菩提大樹王,坐道場,降魔軍,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是以能「普利一切諸含識」。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初二句是頌前諸行,後二句頌顯勝益,諸行,包括前長文中所說,聽聞,信,樂,受持,讀誦,書寫,及演說等,於諸行中,或具足眾行,或僅能受持一二,其所獲功德,誠非一般人心之可思,口之可議,唯有佛與佛能知,結果:「決定獲勝菩提道」,是說明自利功德。
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
此頌利他功德。假若有人讀誦此普賢願王,不要說其全部所得功德,但說其少分善根功德,即此「一念」生信受持願王的少分善根,便可以具足「一切」善根,「悉皆圓」滿一切功德。於一切善根功德中,特別是「成就眾生」,是普賢行者的「清淨願」,因為受持普賢行願的人,發菩提心,趣向佛道,目的是在成熟眾生,利益眾生,故凡能完成「成就眾生清淨願」的行者,便能於一念受持之間,即可成就圓滿一切功德。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此頌結成回向。前二句是能回向,後二句是所回向,意思是:「我此」所修的「普賢」十大願王的「殊勝行」,所積集無量「無邊」殊「勝」的「福」報及功德,悉「皆回向」一切眾生,「普願沈溺」於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中「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即是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
爾時,普賢菩薩摩詞薩,於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凈偈已。善財童子踊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如來讚言:善哉!善哉!
以下流通分,可分為三段。一是如來讚善,二是指所說法,三是時眾受持。今初段文是如來讚善。此四十卷華嚴經發起時,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大莊嚴閣中,與普賢文殊,及從普賢行願所生諸大菩薩,諸大聲聞俱。時佛因知諸大菩薩,心中渴求大乘妙法,而入於如來師子頻申三昧,不但令莊嚴閣,忽然高廣嚴麗,遍周法界,眾寶嚴飾;同時令逝多林廣增無限,與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世界其量正等,一切妙寶間錯莊嚴,十方佛剎諸大菩薩,悉來集會,各持眾寶,圍繞恭敬,供養釋迦牟尼佛。
當時普賢菩薩,觀一切菩薩集會,欲為開發如來最上師子頻申三昧故,而為諸大菩薩演說師子頻申三昧神通境界,而佛安住於三昧中,亦於眉間白毫相中,放大光明,普照法界,及諸菩薩。并現種種神變,令諸菩薩,入於如來神變大海,得無量三昧,成就攝受利益眾生大悲門,而不離逝多林。
當時文殊師利童子,從善住樓閣出,與無量同行大菩薩眾,及常侍衛諸金剛神等,來到佛所,繞佛供養,頂禮辭退,往於南方,福生城東,住莊嚴幢娑羅林中,以種種方便,隨眾生心而為說法。先令舍利弗所教化出家未久的六千比丘,發菩提心,再鼓勵初發菩提心的善財童子言:「汝今發心,求菩薩道,為欲成就一切智智,應當勤求真善知識。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當念隨順,不應違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但應恭敬,勿見過失。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為勝樂,其國有山,名曰妙峰,彼有比丘名吉祥雲,汝可往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菩薩云何修菩薩行,乃至菩薩云何於普賢行疾得圓滿。善男子!彼善知識,當為汝說:具足圓滿普賢行願。」
善財受教,即往南方參訪善知識,如是展轉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最後一位是普賢菩薩,於逝多林中,為善財及諸菩薩,演說十大願王及其功德。故說:「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當時,不但身為當機眾的善財童子,踴躍無量,在座聽法的一切菩薩,亦皆大歡喜,而釋尊亦欣然從定境出,讚言:「善哉!善哉!」即是讚歎普賢菩薩說此十大願王,并導歸極樂,實在太好太美妙,深得佛旨,故雙讚善哉。
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
此段文是說明所說之法,「爾時」是當釋尊從師子頻申三昧出,讚言:善哉善哉之時。「諸聖者」指善財南下,展轉參訪的五十三位善知識,以及最後一位普賢菩薩。因為善財所參訪的善知識,無論是出家、在家,皆是法身大士,因名「菩薩摩訶薩」。當善財參禮諸善知識,每一位善知識,皆為其演說自己所證得的不思議解脫法門,雖然當時佛已入定,不曾參與演說,但佛是會主,且當普賢菩薩說完十大願王後,佛即出定為之印證,讚言:善哉!對其他善知識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佛亦了然而默許,佛是主,菩薩是伴,主伴共宣,故言:「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法門」。
「時」指當此會之時,亦是法會完畢之時,除佛及普賢等大士外,還有眾多聽眾,故下文列出五類不同的聽眾。
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彌勒菩薩而為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及餘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菩薩摩訶薩眾。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為上首,諸大聲聞。并諸人天,一切世主,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上文是總結時眾受持,時會眾可分為五類:
一是文殊菩薩,及其所率領屬下諸大菩薩,及其所成熟的六千比丘是一類。
二彌勒菩薩,並其所率領於賢劫相繼成佛的諸大菩薩是一類。
三無垢普賢,及其所率領住灌頂位,一生補處諸大菩薩,與十方佛剎極微塵數菩薩,來聚集華嚴海會,共聽普賢菩薩,宣說十大願王的功德,諸大菩薩是一類。
舍利弗及諸大聲聞,包括緣覺等眾一類。
初學佛初發心的人及天龍八部等又是一類。
所成熟六千比丘,是指覺海而為上首約六千比丘,當初文殊菩薩,辭佛往福生城時,舍利弗亦辭佛並率其徒眾初出家的六千比丘同行。及至途中,舍利弗勸諸比丘,歸依文殊,文殊觀諸比丘為說:「十種無疲厭心,一積集一切菩提心,二見一切佛承事供養心,三求一切佛法心,四行一切波羅密心,五成就一切菩薩三昧心,六次第入一切三世心,七普嚴淨十方佛剎心,八教化調伏一切眾生心,九修一切劫中成就菩提心,十為成就一切眾生故,修行一切佛剎極微塵數波羅密,成就如來十力。如是次第為成熟一切眾生界,成就如來一切心力……。」
諸比丘聞已,得普照法界三昧,成為文殊菩薩的法眷屬,因此六千比丘,及曾受文殊菩薩教化的眾多菩薩,是以文殊菩薩為上首的一類,是屬於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的大道心眾。故說:「文殊師利菩薩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
賢劫,是指現在住劫而言,劫以時間言,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如剛過去的住劫,名莊嚴劫,現在的住劫,名賢劫,未來的住劫,名星宿劫。現在住劫中,共有二十小劫,釋迦牟尼佛是於住劫中第九小劫,人壽百歲時,降生娑婆世界成佛。
大悲經說:當劫初此三千大千世界欲成時,有大水聚,淨居天子,觀此水中,見有千莖諸妙蓮華,各有千葉,金色金光,知有賢人一千,同劫成佛,因名賢劫。於賢劫千佛中,最初是拘留孫佛,其次是拘那含牟尼佛,及迦葉佛,第四是釋迦牟尼佛,第五是彌勒佛。釋尊於第九劫減劫中成佛,彌勒於第十劫減劫中人壽八萬歲時成佛。之後,有師子佛等,共九百九十五位佛,相繼出現於世,其最後佛名樓至佛,此九百九十六位當來成佛的諸大菩薩中,以彌勒菩薩而為上首。當時亦在華嚴海會,共聽普賢菩薩說此十大願王,是在佛前當來成佛的一類。
一生補處,一生,指僅此一次受生而言,補處,是當補佛之處。慈恩法師釋一生補處共有三位,一是一生所繫,二是最後身,三是坐道場身。菩薩上生兜率陀天,是一生所繫,唯有當來一次受生是能繫,下生時即是最後身,及坐道場身。
又菩薩有五種生:
一是除災生,是由願力為大魚等,於飢饉時,濟諸飢乏;或為大醫生,救諸疾病;或為善巧,善和鬥爭;或為國王,如法息苦;為大天神,斷邪見行,為水為火,為車為舟,為種種物,息除災患。如維摩經言:「或作日月,梵王世界主,或時作地水,或復作火風,劫中有疾病,現身作草藥;劫中有饑饉,現身作飲食,劫中有刀兵,為王起慈悲」等。
二者隨類生:菩薩以願自在力,於旁生等惡趣中生,彼所行惡而自不行,彼不行善而自行之,如維摩居士:「入諸酒肆,能立其志,入諸淫舍,示欲之過,為說正法」。
三者大勢生:稟性聰慧,壽命形色,種姓高貴,最為殊勝。能斷眾生,輕慢等過。
四者增上生:受十五果,自在化導,隨所應生。
五者最勝生:此生資糧,豐富具足,如釋尊生於王族,能成正覺,作諸佛事。
今言一生補處,於前五種生中,攝前四種,若已下生,住最後身,即第五種攝灌頂位,亦即是受職位。菩薩十地位滿,進入等覺,得百萬阿僧祇三昧,其最後三昧,名受一切勝職位。如世間太子將受王位,取四海水,以灌其頂;等覺菩薩,將入佛位,名灌頂位。華嚴海會中,能一生補佛之處,位居灌頂的大菩薩固然眾多,而來自十方種種世界,其數如一切佛剎極微塵數的諸大菩薩更多,此等諸大菩薩,是以普賢菩薩而為上首,是灌頂位的一類。故言:「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位灌頂位諸大菩薩,及除十方種種之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諸大菩薩摩訶薩眾」。
舍利弗是梵語,譯名鶖鷺子,因母立名。佛弟子中智慧第一,原是金龍陀佛再來,今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以度小乘根基眾生,先令一切眾生,入佛教出家學佛,然後令回小向大,趣向佛道。
目犍連,譯名采菽氏,佛弟子中采菽氏甚多,因以摩訶二字揀別,合名大目犍連,是佛弟子中神通第一。與舍利弗年少為友,同師外道,各有壹百弟子,後因聞馬勝比丘轉說佛偈:「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而感悟歸佛,助佛教化,是聲聞弟子的上首。故言:「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等,而為上首,諸大聲聞」。經文先列菩薩眾,後列聲聞眾,應概括辟支佛眾,是小乘聖者的一類。
「並諸人天一切世主」以下,是明雜類,人是當時在座聽法的人間眾生,天包括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及無色界四天,共二十八層天眾。龍有天龍,人龍,地龍,及王龍等四種,是就其職位而言,天龍是執持天宮殿,令不墮落者。人龍是主理人間水源,能興雲致雨;地龍是主持山河大地;王龍則守護王之寶藏。又就龍的形態言,有四種不同,一虯龍:是頭有角的龍;二鷹龍:是有翼的龍;三蛟龍:是有鱗的龍;四驪龍:是有如意寶珠的龍,屬於龍王之類。
龍有三苦,亦名三惱,或三患,一熱風或熱沙著身,燒其皮肉痛入骨髓,以為苦惱;二惡風暴起,吹其宮殿,失諸寶物,以為苦惱;三金翅鳥搏食,諸龍怖畏,常懊苦惱。龍有五障,不能下雨。一火大增盛時,二風吹雲散時,三修羅收雲入海時,四雨師放逸懈怠時,五眾生造孽過重時,龍天瞋責,雨亦不下。
夜叉亦名藥叉,譯捷疾,有翅能飛空,嗜吃嬰兒,居下天,守天城門。乾達婆譯尋香,是天帝樂臣,帝釋須奏樂時,燃香,即尋香至。
阿修羅,譯名無端正,男醜女美,有天之福,無天之德,又名非天。
迦樓羅,譯名金翅鳥,身有四寶色,翅羽嚴麗,兩翼展開,相去三百三十六里,有胎、卵、溼、化四生,以龍為食。
緊那羅,譯名疑人,形似人,體是畜,頭有角,是天帝歌臣。
摩侯羅伽,譯大腹行,是大蟒蛇類,年老不死而成神。人,指人道中眾生,非人,指人道以外一切眾生,總攝天龍八部以外一切眾生,此等眾生,因佛慈悲教化,早種善根,凡佛說法海會雲集時,亦來恭聽,如歸慈父,若趣醫師,是法會外護之一類。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是結集經典的聖者,敘述當時法會大眾,聞法之後的反應情緒,凡在法會中,無論是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之眾,或是當來下生成佛的大菩薩眾,或位居補處,住灌頂位的十方極佛剎微塵眾,或是列席旁聽的二乘聖眾,或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聞普賢菩薩說完十大願王功德,經佛印證之後,無不皆大歡喜,心生信解,受持奉行。
慈恩法師在圓覺疏中,引文殊所問經說:歡喜奉行有三義:一是說者清淨,不為取著名利所染;二是所說清淨,以如實知諸法體故;三得果清淨,以時眾聞法得益故。由是因緣,法會大眾,聞法之後,皆大歡喜,由信生解,因解起行,故言:「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本品開始,是普賢菩薩對善財童子及諸大菩薩,說其修持十大願王,不可思議境界的心得,甚至四十卷華嚴,亦不外是五十三位善知識各說其修行所得的不思議解脫境界而已。今最後卻說:「聞佛所說」,是歸功於佛,因為佛是法會主,菩薩是伴,菩薩於佛前說,經佛印許讚歎,即等如佛說,故說:「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