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賢行願王釋義

 

章嘉遊戲金剛造

藏文漢譯湯薌銘譯

 

賢行願王(藏文漢譯)

凡例

譯序

甲一、釋經題

甲二、釋譯師敬禮

甲三、釋所為相屬
甲四、釋經義—經中所明緣起理趣

甲四、釋經義—梵土諸疏所釋理趣

甲四、釋經義—正釋經義—成就願因,積集淨治修學次第

甲四、釋經義—正釋經義—正修菩薩願之次第

甲四、釋經義—正釋經義—作意思惟此願勝利

甲四、釋經義—正釋經義—誦持文等一切勝利

自序註釋

釋論註釋

 

賢行願王

 

所有十方世界中    遊於三世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遍禮一切悉無餘

以彼賢行為願力    一切如來意現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    各住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亦復然    我信諸佛皆充滿

諸功德海讚無盡    普以音支大海聲

稱揚一切佛功德    我今讚歎諸善逝

以諸妙華妙華鬘    伎樂塗香勝傘蓋

最勝燈明妙燒香    我悉供養諸如來

諸妙衣服最勝香    末香積等妙高峰

一切最勝莊嚴具    我悉供養諸如來

所有無上廣大供    我悉勝解諸如來

深心信受賢行力    頂禮供養諸如來

我由貪瞋癡增上    從身語意之所起

諸所造作惡不善    一切我今別別悔

十方一切佛菩薩    獨覺有學及無學

一切趣中諸有情    所有福善我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    現證菩提得無滯

我今勸請諸世尊    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合掌而勸請

利樂一切有情故    唯願久住剎塵劫

敬禮供養悔露罪    隨喜勸轉請常住

盡我所積少善根    一切迴向大菩提

供養過去一切佛    現住十方世界佛

未來意樂速圓滿    依次現證佛菩提

所有十分諸剎土    願皆廣大極清淨

於中菩提樹王下    諸佛佛子咸充滿

十方所有諸有情    願無疾病常安樂

眾生法利悉順成    所有意望亦成滿

我為修行菩提行    一切趣中念本生

諸餘生中受生死    願我常得趣出家

我隨一切如來學    畢竟圓滿其賢行

戒行清淨無汙垢    恆不毀犯無過行

天語龍語藥叉語    鳩槃荼語及人語

所有諸趣一切語    我以諸音為說法

淳善精勤修諸度    恆不忘失菩提心

所有諸罪能為障    願皆清淨悉無餘

業與煩惱諸魔事    世間趣中得解脫

猶如蓮華不著水    日月經行不滯空

盡剎土量諸方所    息滅惡趣一切苦

善能安處有情樂    一切趣中行利益

畢竟圓滿菩提行    趣入隨順有情行

極善開演其賢行    盡未來劫普修行

所有與我等行行    願得常與彼共住

身業口業及意業    同行同願而修行

所有益我善知識    為我顯示其賢行

我願常與彼會遇    於彼從不拂其心

佛子所繞諸世尊    我常現前親面對

盡未來劫無厭倦    皆為興起廣大供

攝持一切佛正法    普能光顯菩提行

極善淨治其賢行    盡未來劫常修行

亦能流轉諸有中    所獲福智皆無盡

方便勝慧定解脫    成諸功德無盡藏

一微塵中塵數剎    一一剎有難思佛

安住菩薩眾會中    行菩提行當觀見

如是無餘一切方    一毛端許三世量

佛海及諸剎土海    劫海修行善趣入

一語音支大海聲    一切如來淨音支

普隨諸趣如意音    常得趣入於佛語

遊於三世一切佛    法輪理趣恆常轉

於諸所轉無盡音    以覺慧力我趣入

趣入未來一切劫    一剎那頃我趣入

所有三世諸劫量    依剎那分而趣入

一剎那頃我觀見    遊於三世人師子

恆於彼等所行境    幻解脫力能趣入

一板塵中能引發    所有三世莊嚴土

如是無餘一切方    趣入莊嚴諸佛土

所有未來世間燈    次等成佛轉法輪

示現涅槃究竟寂    諸世尊前我往詣

普遍速疾神境力    普門趣入法乘力

普遍修行功德力    普能遍滿大慈力

普遍賢善福德力    無有滯礙大智力

般若方便靜慮力    大菩提力皆引發

善能清淨諸業力    普能損伏煩惱力

一切魔力令無力    善能圓滿賢行力

善能淨治剎土海    善能解脫有情海

善能觀察諸法海    善能通達於智海

善能清淨諸行海    善能圓滿諸願海

善能供養諸佛海    修行無倦經劫海

所有遊於三世佛    菩提行願廣差別

為依賢行現菩提    一切無餘我圓滿

一切如來有長子    彼名號曰普賢尊

為與善巧同等行    迴向今此一切善

身語意業皆清淨    諸行清淨剎清淨

賢巧云何善迴向    願我與彼皆同等

為行普善賢行故    修行文殊師利願

盡未來劫無厭倦    滿彼事業盡無餘

所應修行無有量    一切功德亦無量

安住無量諸行已    曉了彼等諸神變

虛空豈是爾許邊    無餘有情邊亦然

豈業煩惱邊爾許    我願亦豈爾許邊

若以十方無邊剎    眾寶莊嚴供如來

復以人天最勝樂    剎塵數劫常奉獻

若有聞此迴向王    隨順勝解大菩提

暫一於此能生信    獲勝福德過於彼

諸有發此賢行願    彼能遠離諸惡趣

彼亦遠離諸惡友    彼速親親無量光

善得應得樂安養    今此人壽亦善來

經時不久彼當得    有如普賢所成就

諸造極惡五無間    皆由無知增上力

願彼稱誦此賢行    速疾無餘悉清淨

智與形色諸相好    種姓容顏悉具有

諸魔外道無力能    普為三界所應供

速詣菩提樹王下    到已安住為利生

降伏一切魔部眾    成等正覺轉法輪

諸有於此賢行願    受持開演讀誦者

異熟唯佛能證知    得勝菩提勿疑惑

文殊勇猛如實知    普賢菩薩亦如是

我普於彼隨學故    迴向今此一切善

三世諸佛咸稱讚    如是迴向最殊勝

我亦普以此善根    迴向為令依賢行

願我臨欲命終時    普能掃除一切障

親睹如來無量光    即得往生極樂土

到彼土已令此願    一切無餘悉現前

無餘彼願我圓滿    利益世間諸有情

彼佛中圍賢調悅    我從端嚴妙蓮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    我於其中得記別

既得如來記別已    化眾多身百俱胝

依覺慧力遍十方    廣作利益諸有情

我今發此賢行願    隨有所積少分善

願彼有情諸善願    剎那一切悉相應

以此賢行願迴向    所獲福德勝無邊

沈溺苦海諸有情    往生無量光佛土

 

〔凡例〕

 

一、本經圓攝一切佛子廣大之行,及其薰習一切菩薩道次第之因果。如釋義釋經云:所詮洪廣,望所餘願最極殊勝,故名為王。又如經云:

 

「諸有於此賢行願,受持開演讀誦者,

異熟唯佛能證知,得勝菩提勿疑惑。」

 

二、為方便學者讀誦受持,普沾法益,謹將經文恭印於釋論之前;經句下的正楷數字,則供易於查對文中釋義之用。

 

三、本經於坊間,能教證合一的解釋尤為稀有難得。此釋論作者至尊章嘉游戲金剛,為清代國師,實證實修,學行具足。今特恭印,以供各方參學。

 

四、本論屬釋經義之論,故名釋義。內容概分:「經文」、「釋義」二部分。為使眉目分明,經文部分全用正楷字體;釋義本文則用明體字,科判另揀黑字標出,以開顯綱目。

 

五、有幾處譯文,以()號括出,酌加用字,為順文氣,並示有別。但惟恐有誤,尚祈十方大德不吝賜正,是所至禱。

 

聖者賢行願王釋義譯序

湯薌銘 

 

此願,梵名「賢行願王」(1),其義詳於釋經題科。梵疏(2)所釋,亦各不同,略舉二說:

 

一、陳那菩薩釋云:「賢,即是善。於善能行,是名賢行,即菩薩行。希願賢行之願,是名為願。」義謂此願,即行善之願,亦即行菩薩行之願也。

 

二、釋迦知識釋云:「所言賢者,謂普賢菩薩。以此菩薩雖一煩惱所作,亦不可得,普於一切加行、正行,一切種中,至極妙善,故名普賢(3)。賢行願者,即此菩薩修行相中所有正願。」

 

以要言之,普賢菩薩綜合一切菩薩修菩薩行所有諸相,制立為願,名賢行願;勝過所餘一切正願,故名為王。中土古德皆譯之為普賢行願,名雖不符,義則未失。何以故?以彼一切菩薩之行,即是普遍皆賢之行,亦即普賢菩薩之行。是以陳那所造釋論,名為普賢行願攝義。章嘉所造弁頌跋頌中,曰:「普賢行願廣大海」,又曰:「俱到普賢行海邊」,仍皆稱為普賢行也。惟此願義,是願修習普賢行之願,不應讀為「普賢菩薩行其願耳!」夫經名者,總攝經義;經名不正,經義難明。今為正名,故略徵引而辨證之。除經名外,拙譯頌文尚有多處異古譯者,但參釋義,其理自明,今不具述焉。讀者幸勿於其異乎古譯之處,誤謂專依藏本所傳,須知梵本今猶存在,可對證也。

 

昔清涼國師云:「西域相傳:普賢行願讚為略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廣普賢行願讚」。故知此願勝利極大,廣如經文釋文所明。梵土(4)、西藏兩地行人,或自課誦,或為他人起修福事,或大眾中會修福事,無不誦之,發願迴向。唐代不空三藏專譯願文,藏土亦以願文單行流通,供眾持誦。然持其文,不明其義,但依口誦,未獲思惟,不名「圓滿」。故今依據藏本章嘉游戲金剛所造釋文,傳為華言,使後學者得依其文而思其義也。

 

考此釋文,廣取梵土菩薩所造釋論綜輯成書,文義完美。梵土釋論原有六種:

 

一、聖者賢行願王疏……………龍猛造

二、普賢行願攝義………………陳那造

三、聖者賢行願王廣疏…………釋迦知識造

四、聖者賢行願王大疏…………莊嚴賢造

五、聖者賢行願王註……………世親造

六、賢行四疏釋義備忘錄………智軍造

 

往昔清涼大師科釋此願,依據般若三藏譯文。然此譯文,與不空譯、燉煌二譯及藏譯本,文句次第極為殊異。欲依其文科判願義,是為甚難!此義別於五譯合行緒中明之。為求翻譯章嘉譯文,不得不依藏本經文譯其句頌,庶幾讀者依頌尋釋,即能明了諸地菩薩願之次第也。豈敢以此啟諸宏達?但欲利益僻壤窮鄉諸初發心者耳!良以此類初修業者,既乏經論參究其義,復無辭典探考其名,故今譯文特立四種殊勝方便焉。

 

一、翻譯名辭:就中一分,沿用般若三藏所譯,為順此土熟讀舊譯諸士夫故,一分改用奘師所譯,以其譯名堪能契合梵、藏語故。當知譯名,或譯文句,若求專合中土習尚,雖易通俗,畢竟失去本來面目,亦必遺漏本來精義。且於餘處不通用時,定須別譯通俗名文,以資補救。若一名辭,或一文句,出演多種不同譯法,後之讀者將焉會通?

 

二、註釋名辭:為令利益初發心者,於釋名辭不厭繁瑣。又此訓釋引奘譯外,有時復引舊譯經論,俾初學人易於了解。

 

三、註釋釋文:章嘉釋文廣取經論精義為註,此於藏人習見習聞,殊易了解。其有中土所未見聞,或雖見聞,隱僻未顯,故釋文下補加小註,略釋其義。

 

四、略添梵疏:藏譯願文雖為句頌,然文顯了,無異長行,易於通曉。華言厄於字數句法,諸多難解。今為略添陳那、驛迦知識二師所造釋論,補釋經中難解文句。

 

中土相傳,此願在華嚴經中;然勘藏本,所謂六十華嚴、八十華嚴之全部,實名大方廣佛經也。華嚴經為大方廣佛經之一部分,如:佛馱跋陀羅所謂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四十四至第六十卷中之第三十四品入法界品;實叉難陀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六十至第八十卷中之第三十九品入法界品;般若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及西秦聖堅所譯羅摩伽經,則名華嚴經也。蓋十地、華嚴等經之隸於大方廣佛經中,亦猶三律儀等經之隸於大寶積經中,此則部品所屬,不可不辨者也。

 

上來略述新譯經名、釋文、頌文,舊譯部品所屬諸事,甚矣譯經之難也。藏稱譯師為世間眼,其尊重翻譯也如彼。吾土古法建立譯場,先由西方智者依於梵本口授,次由眾多精通華言大德筆受,證梵、證漢,各有專司,其敬慎將事也如此。然者藏本,猶有舊譯、新譯不同。後依梵本,并參釋論,幾經審訂,方成善本。又考吾土,即此古譯五種願文,略為會勘,尚復顯出種種文句不同之處。況我下愚,孑然一身,以管窺天,依文揣義,敢云無失於本義乎?謹效章嘉所造露文,用以自露。文曰:

 

「牟尼密意深且細,以我愚夫極愚者;

當有顛倒傳譯過,至心露於菩薩所。」

 

民國壬午季春  蘄水湯薌銘誌於北海公園正覺殿菩提學會 

 

聖者賢行願王釋義〔亦名演密〕

 

俱胝福善所莊嚴,    三界唯一最尊上;

無障智如大日光,    遍明一切所知事。

深廣悅耳梵音聲,    閱演有情妙善道;

無等大師大悲藏,    至心恭敬為作禮。〔禮釋迦佛〕

戲現住地佛子相,    無邊剎土行佛事;

攝持大海功德戒,    普賢文殊我敬禮。〔禮梵、西藏智者〕

摩尼深義所充滿,    普遍密佈加持鬘;

大乘種性端嚴王,    龍尊俱胝善依止。〔明依智者所造釋論〕(1)

佛子於佛希有行,    億萬河流匯為一;

普賢行願廣大海,    我今意樂分別釋。〔明造釋論〕

 

如來所說「素怛纜」〔謂契經,通稱為經〕中,梵土、西藏成就智者所造釋論皆謂:今此賢行願王為佛所說一切願中,其所詮說,於深、於廣,畢竟圓滿;望所餘願,最為第一,咸共稱許為願中王。今釋此願,總標四門:

 

甲一、釋經題。

甲二、釋譯師敬禮。

甲三、釋所為相屬。

甲四、釋經義。

 

甲一、釋經題

 

梵土語言有四大部。今此經名,依四語中所謂聖語,亦稱梵語,名「阿哩耶、拔達喇、匝哩耶、札尼達那、喇雜」。轉為華言,「阿哩耶」,謂聖者;「拔達喇」,謂賢;「匝哩耶」,謂行;「札尼達那」,謂願;「喇雜」,謂王。是故譯為聖者賢行願王。〔原本是說轉為藏言,今省重譯,直名華言。〕

 

謂普賢菩薩以彼一切佛子(2)廣大之行,圓滿會集攝為一品而立為願,所詮洪廣,望所餘願最極殊勝,故名為王。

 

甲二、釋譯師敬禮

 

譯師為求得加被故,護中斷故,禮曼殊室利。是故說云:「敬禮聖者曼殊室利童子菩薩」(3)。依文易解,不須別釋。

 

甲三、釋所為相屬

 

謂勝解行菩薩、住大地菩薩(4),一切菩薩功德及行有如大海,是此所詮。於彼一切作意其境而發願已,增長大乘種性(5)氣力,現前安處深厚薰習一切菩薩道之次第,後文所說願中所有現時勝利,亦得現前,是名所為(6)。既發願已,究竟勝利現大菩提,是名正為〔即華嚴五為中之第一為〕。又此正為依於所為,而其所為依於所詮,是名相屬。此中所為相屬之義,雖諸梵疏皆未有說,一類藏疏別有說法,然亦上說至為妙善。

 

甲四、釋經義有三:

 

(乙一、經中所明緣起理趣。乙二、梵土諸疏所釋理趣。乙三、正釋經義。)

 

乙一、經中所明緣起理趣

 

此為大方廣佛經部中,華嚴經所說。善財童子依次親近五十三尊善知識已,最後參覲普賢菩薩,由是因緣而說此願。今為略述華嚴經義,於中事品有五十三。〔已下名辭,多分沿用般若所譯,為易對照其經文故〕

 

第一事品:序說文殊師利菩薩漸次南行,至福生城,有長者子名曰:善財,於文殊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第二事品:序說善財童子依所教示,親詣南方勝樂國境,登妙峰山,謁吉祥雲比丘。頂禮雙足,右繞多匝,合掌曲躬,住其面前,啟請開示諸菩薩行。為得隨念如來法門,即由總持諸佛法雲陀羅尼力,普見諸門,入無礙智,如實正聞開演法要。

 

第三事品:序說善財童子依所教示,漸次南行,詣海門國,謁海雲比丘,禮請如前。為得普眼法門,聽聞開演陀羅尼光普照明等。

 

第四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稜伽道海岸聚落,謁妙住比丘。見彼比丘住虛空界,無數眷屬俱作供養。禮請如前。為得菩薩無礙解脫一切功德,如實正聞最堪稱讚神通變化廣大不可思議法門。

 

第五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南方達羅吒國金剛層城,謁彌伽大士,禮請如前。為從廣說字輪相續莊嚴法門,獲得妙音大陀羅尼,如實正聞最堪讚美一切言音及諸字輪究竟解脫。

 

第六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南住林,謁解脫長者。經十二年,至長者處,禮請如前。為入成就明智攝諸佛土三摩地力,加持如來甚深無礙解脫莊嚴,依所說法如實現前,觀前聽聞。

 

第七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閻浮提畔遍無垢處,謁海幢比丘,禮請如前。適此比丘,入於清淨普莊嚴門三摩地中,不思議力光明普照,乃至六月,復經六日,無不明見。為依般若波羅密多,得普見捨所生光明三摩地門,依所說法如實現前,觀見聽聞。

 

第八事品:序說善財童子漸次南行,至海潮處普莊嚴園。中有摩尼妙寶所成無量宮殿,旁有大海以為莊嚴,見伊舍那優婆夷安住其中,眾多眷屬周圍環繞。禮請如前。為得菩薩離憂安樂寶幢解脫,如實見聞,開示法數。

 

第九事品:序說善財童子往海潮處那羅素國,見彼仙人大威猛聲,十千仙眾,前後圍繞。禮請如前。為令獲得一切菩薩他無能勝解脫幢力,時彼大仙伸其右手摩善財頂,由難思議三摩地光,令其現前悉得觀見,而得聽聞廣大開示。

 

第十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至伊沙那聚落,見勝熱婆羅門,示修苦行,五熱炙身,住金剛燄勝三摩地,放大光明。所住處所四面火聚,有險峻山羅列鋒刀,於所示現心生疑惑。時有十千大梵天等無數大眾,以神變力住虛空中,供養聖者,讚歎聖者真實功德,乃即止息所懷疑惑而悔過失,禮請如前。依於聖者所指示處,往登刀山,自投火聚,未至中間,即得菩薩善住堅牢淨三摩地;纔觸火燄,復得寂靜安樂神通三摩地。聞得菩薩讚美無盡中圍解脫。

 

第十一事品:序說善財童子往南方獅子顰伸城,見無畏星宿幢王女,慈行童女住於毗盧遮那摩尼藏殿,五百童女以為侍從,禮請如前。為得般若波羅蜜多普莊嚴門,現前見聞開演正法。

 

第十二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三目國密林藪中,見妙見比丘相好莊嚴,無數天等前後圍繞。獻希有供,禮請如前。為得菩薩永無息滅明燈解脫,如實正聞所說法數。

 

第十三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圓滿多聞國,入妙門城,於河渚上見根自在主童子,十千童子前後圍繞,計沙為戲。見已親近,禮請如前。為得菩薩應知諸法工巧差別神通相應明智三摩地,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十四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海住城摩尼精舍,謁辯具足優婆夷,十千童女眷屬圍繞,面前安置無盡寶瓶,出生種種如意受用,一切妙寶莊飾其身,暫一睹見,便能獲得無煩惱樂。禮請如前。為得菩薩無盡福藏莊嚴解脫,如實現前見聞說法。

 

第十五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大有城,見具足智長者在其城內市四衢道七寶臺上,坐於眾寶莊嚴法座,天莊嚴具以為嚴飾,十千眷屬前後圍繞。禮請如前。為得隨意出生福藏解脫,如實現前見聞說法。

 

第十六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師子宮城,於市巷中,見尊法寶髻長者,禮請如前。爾時長者執善財手,示其所居莊嚴舍宅,為得菩薩無礙願輪莊嚴解脫,如實現前見聞說法。

 

第十七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藤根國普遍門城,見普眼長者住市肆中鬻香藥處。禮請如前。為得了知一切有情種種病緣悉能救療,普見諸佛承事供養和香法門,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十八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多羅幢城,見甘露火王眾寶莊嚴,十千大臣前後圍繞,十萬猛卒形貌可畏,於行惡行一切人眾,施以種種難忍刑罰。示現如是兇猛事業,即便生起不恭敬心。時虛空中有天相勸,聞天語已,前詣王所,禮請如前。王執其手將入宮內,示以宮殿及諸資具,為得菩薩如幻解脫如實現前,觀見聽聞宣說法要。

 

第十九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妙光城,其城普飾無數摩尼妙寶間雜莊嚴,見大光王住於光明照耀眾生樂見寶宮殿中,無量資具,無數千億端正好友,隨眾生心而為給施。禮請如前。為得菩薩大慈幢行,順世三摩地解脫如實現前,觀見聽聞宣說法要。

 

第二十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安住城,謁不動優婆夷。此優婆夷住自宅中,其金色光由宅門出,如是光明觸善財身,即時獲得安樂自在三摩地等五百三摩地,身心柔軟。爾時觀見彼聖母身圓滿,具足不可思議色相、容顏、一切功德,以頌讚頌,禮請如前。為得菩薩難行智藏解脫如實現前,觀見聽聞開示法要。

 

第二十一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都薩羅國,至都薩羅城。其城東北有一大山,名妙吉祥。於中夜時,見遍行外道在此山頂威光照耀,吉祥福燄過於熾火,大梵天王所不能及,十千梵眾周圍環繞。禮請如前。為得至一切處隨順遍行諸菩薩行,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二十二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廣博國,謁鬻香長者,具足優缽羅花,禮請如前。為得了知調和諸香,興不思議大香法雲,降不思議細香法雨等,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二十三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樓閣城,於城門外,見婆施羅船師住海岸上,為彼大眾百千商人、百千生靈,以海言音而為說法。禮請如前。為得菩薩江河音聲,若見、若聞,憶念、共住,得解脫法,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二十四事品:序說善財童子漸次往詣樂瓔珞城,見最勝長者在城東方大莊嚴幢無憂林中,百千長者眾所圍繞,理斷人間種種事務,宣揚一切出世法音。善財見已,稱名祈請,為得至一切處淨菩薩行,無體、無依、無作、無住神通威力莊嚴法門,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二十五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無邊河,謁陵迦林,在勝光王自所施捨日光園中,見獅子顰伸比丘尼,坐於難思眾寶莊嚴形如樓閣寶樹下方大獅子座,從其無邊三摩地門,為大菩薩無數大眾開示無邊種種法門。禮請如前。為得菩薩滅除一切微細分別解脫,如實見聞開示法要。

 

第二十六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險難國寶莊嚴城,於此城內市廛之北,眾寶合成大樓閣中,見伐蘇蜜多女,妙寶瓔珞上下嚴飾,從其身出廣大光明,遇斯光者,令其獲得歡喜光明。禮請如前。為得菩薩遠離貪欲邊際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二十七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彼岸城,謁毗瑟底羅居士,禮請如前。為得菩薩不般涅槃邊際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二十八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南海補怛洛迦山,於其西面蓊鬱林中,見觀自在菩薩坐於金剛寶石臺上,為無量數菩薩大眾,宣說普能攝受一切有情大慈大悲法門。爾時童子前往其所,禮請如前,以妙讚音作讚頌已,蒙彼菩薩舒其右手摩善財頂。為得菩薩大悲行無礙門,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二十九事品:序說有大菩薩名正性無異行,從彼東方上虛空界無量剎海,至此世界輪圍山頂,以足觸地,時此世界六種震動,示現種種神境相已,皆大歡喜,然後來至聖者觀自在菩薩所。善財童子禮請如前。為得菩薩遍行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三十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門主城,見大天神長舒四臂,取四海水自洗其面,持諸金花以散善財,以所化現堪讚寶聚無盡受用,施於善財。禮請如前。為得菩薩雲網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三十一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東北方趣摩竭國菩提樹王大道場處,有自性不動神以足觸地,示現無數摩尼寶藏悉從善財福力所生,而施與之。禮請如前。為得菩薩難行智藏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三十二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恒河岸迦毗羅城,遇日沒時,見春和夜神住於彼城虛空界中,形貌端嚴,炳然顯現,一一毛孔皆現化度無量有情。禮請如前。為得菩薩教化調伏破一切有情癡暗法光明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三十三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摩竭提國菩提場中,謁普遍吉祥無垢光主夜神,禮請如前。為得菩薩寂樂靜慮遍伏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三十四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菩提樹王道場右面,見喜目觀察眾生夜神在於如來眾會道場,坐蓮華藏獅子之座,入大速疾普賢喜幢無垢解脫三摩地門。從彼一一毛孔,悉現普賢無邊游戲變化身雲。爾時善財獲得菩薩普賢喜幢大海光明,以頌讚頌,禮請如前。為得菩薩大速疾力,普賢喜幢無垢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義。

 

第三十五事品:序說善財童子於上所說如來大眾會中,謁普救眾生威德吉祥夜神,示現菩薩調伏眾生解脫神力,以諸相好莊嚴其身。從其白毫放大光明,觸善財身,即時獲得遠離塵垢靜慮中圍。見彼道中一切微塵剎海莊嚴,心大歡喜,以頌讚歎。時彼夜神還復本形,而仍示現神通變化。禮請如前。為得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三十六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菩提場,謁具足功德寂靜音主夜神,禮請如前。為得菩薩念念出生廣大歡喜莊嚴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三十七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菩提場如來清淨圓滿會中,見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德主夜神,坐於光明普照一切宮殿中,摩尼寶王大蓮花藏獅子之座,百千夜神而為眷屬,前後圍繞。禮請如前。為得菩薩甚深自在可愛妙音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三十八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菩提場佛眾會中,謁開敷一切樹華安樂主夜神,見其身在眾寶香樹枝條樓閣,坐大寶樹苗藏獅子座上,十千夜神前後圍繞。禮請如前。為得菩薩出生廣大歡喜光明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三十九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菩提場如來會中,見精進守護一切眾生大願夜神具足不可思議光身。爾時善財發如是心,普於一切安住精進,趣一切智為所緣故,於善知識起自心想,得一剎那定同分等十種清淨。復由聖母所放光明,即時獲得諸佛剎土極微塵數諸大菩薩同分妙智,次以頌音讚揚聖母,讚已請問。為得菩薩成熟眾生,如其意樂令種善根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四十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嵐毗尼林,見妙德圓滿愛敬林神,住於林中大寶樹下莊嚴圓滿寶樓閣中,坐摩尼藏獅子之座,二十億那由他諸林神女前後圍繞,宣說一切菩薩示現受生大海法數。禮請如前。為得菩薩無量劫中,神通游戲自在受生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四十一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迦毗羅城菩薩集會普現法界影像光明宮殿。其中有一主宮殿神,名無憂德,與一萬主宮殿神咸來相迎,供養讚歎善財童子,互相開演微妙法音,隨逐善財入普現法界影像光明宮殿。爾時善財見釋女瞿波在諸菩薩大集會中,坐於普現一切影像殿中,摩尼寶王大蓮花藏獅子之座,八萬四千婇女眷屬之所圍繞。禮請如前。為得觀見一切菩薩三摩地海解脫境界,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四十二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菩提場如來會中,欲往親近摩耶夫人。正當思惟求善知識無量功德時,有主城神,名寶眼,無量城神眷屬圍繞,住虛空中,手持無量諸天寶華,散善財上,示以莊嚴心城等廣大法門。復於爾時菩提場中,有神名蓮華吉祥及妙華光明,無量神眾前後圍繞,從道場出,住虛空中,於善財前,廣說聖母於須彌山微塵數等,百千恒河沙數等,諸世間界微塵數等,及諸剎海微塵數等一切劫中承事如來,現證解脫大海。時諸神眾,各從耳中放吉祥光,以其種種大寶光明入善財頂,令其獲得清淨光明,除一切暗無翳垢等十種法眼。有守護法堂羅剎鬼王,名曰妙眼,與其眷屬萬羅剎俱,以天拘蘇摩可愛妙華,及眾妙香,散善財上,為說菩薩決定安住十種三摩地法。即時睹見大寶蓮華,從地湧出,金剛為莖,摩尼為葉。於華藏上,有一樓閣,名普納十方法界藏,種種珍奇以為嚴飾,中有如意寶王蓮華之座。摩耶夫人安坐其上,無量功德所莊嚴身,隨順眾生各自意樂,應機教化,現種種身。爾時善財亦隨顯現爾許化身,於一切處摩耶母前,恭敬禮拜,即時證得無量無數妙三摩地。為得菩薩廣大願智幻相莊嚴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四十三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三十三天,謁具足正念王之女天王光,禮請如前。為得菩薩無礙念清淨莊嚴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四十四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迦毗羅城,謁遍友童子師,承其教示,獲見善知眾藝童子,禮請如前。為得菩薩善知眾藝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四十五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摩竭提國有義聚落,謁賢勝優婆夷,禮請如前。為得菩薩無住中圍無礙靜慮,如實聽聞開示法要。

 

第四十六事品:序說善財童子漸次南行,詣沃田城,謁堅固解脫鬻金長者,禮請如前。為得菩薩無礙念清淨莊嚴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四十七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沃田城,謁妙月長者,禮請如前。為得菩薩淨無垢智光明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四十八事品:序說善財童子漸次南行,詣廣大聲城,謁無勝軍長者,禮請如前。為得菩薩無盡相解脫,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四十九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南方達磨聚落,謁最寂靜婆羅門,禮請如前。為得菩薩真實權持之行,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五十事品:序說善財童子漸次南行,詣妙意華門城,謁德生童子、有德童女,禮請如前。令得菩薩幻住解脫,說諸法幻,又廣開示慈氏菩薩勝妙功德,一切菩薩修無量行修習方便,及諸依止善知識法,如實正聞開示法要。

 

第五十一事品:序說善財童子漸次南行,近海門處大莊嚴園中,有毗盧遮那莊嚴藏廣大樓閣,住於無邊法理趣海。爾時善財合掌瞻仰,恭敬頂禮,近樓閣前,目不暫瞬,以多句頌廣為讚歎,一心渴仰彌勒菩薩無邊功德,曲躬住立。乃見彌勒從樓閣外,別處而來,無量釋、梵大眾眷屬前後圍繞。善財見已,即前作禮。彌勒菩薩觀察善財,指示大眾歎其真實無量功德,以頌讚之。適於隨順教誨,方使慰諭之時,文殊師利神力所化種種華鬘,盈善財手,即時奉散供養彌勒菩薩之身。是時彌勒摩善財頂而說頌言:「善哉,善哉!真佛子!普策諸根無懈倦;不久當成功德藏:猶如文殊及與我。」善財聞說,以頌還答,合掌恭敬祈請說法。

 

次由彌勒稱讚善財種種功德,令眾會中百千眾生堅固無上菩提之心,廣示善財種種差別,讚菩提心功德法門。既入毗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中,而為顯現諸游戲相,示現彌勒於三世中所作事業,無量差別菩薩眾會,從毗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令見希有大解脫行無邊法門,入於了知三世一切境界無失念莊嚴藏自在解脫威神大力,即便證得諸三摩地。然後為說菩薩解脫一切莊嚴,「無去無來,如幻如影」。又為宣說一切菩薩十種生處,復以種種法門而廣讚揚文殊菩薩一切功德,如是見聞開示法要。

 

第五十二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蘇摩那城,思惟文殊師利菩薩,起深信心,住立門所。爾時文殊從一百一十由旬外,遙伸右手摩善財頂,讚歎慰諭,令其深入普賢行輪。

 

第五十三事品:序說善財童子由彼一切大善知識,次第開示海功德相,普令增長無邊慧力。於彼聖者普賢菩薩現前生起勝恭敬時,便能睹見、將見普賢十種瑞相。於其覲見普賢時分,獲得生起一切佛法光明無邊慧力之眼,便見普賢在於毗盧遮那如來應正等覺前,坐蓮華藏獅子之座,諸菩薩眾所共圍繞,一切毛孔示現三世剎海莊嚴種種色相,示現一切如來三世事業、一切法藏,如實睹見游戲莊嚴。如於毗盧遮那如來前示現如是不可思議游戲神通,十方一切如來之前,亦復如是游戲示現。十方剎海一一塵中,普遍充滿解脫法界,廣大虛空,現前觀見。爾時善財獲得十種清淨智波羅蜜多行,既得是已,普賢菩薩伸其右手摩善財頂,令其證得深入一切佛剎極微塵數三摩地門,而得觀見不可思議大解脫相。又為宣說一切眾生但聞其名得不退轉最勝功德一切法門。當是之時,善財童子獲得能入普賢菩薩游戲通智,與普賢等,乃為說此賢行願王。上來略述華嚴經義,亦即廣說此賢行願甚奇希有緣起理趣。

 

乙二、梵土諸疏所釋理趣有二:

(丙一、略述陳那菩薩所造賢行疏義。丙二、略述釋迦知識所造疏義。)

 

丙一、略述陳那菩薩所造賢行疏義,有十:(丁一、敬禮。丁二、供養。丁三、悔罪。丁四、隨喜福善。丁五、勸轉法輪。丁六、請佛住世。丁七、迴向善根。丁八、願差別。丁九、願究竟。丁十、願勝利。)

 

丁丁敬禮有四:(戊一、三門合禮。戊二、身禮。戊三、意禮。戊四、語禮。)

 

戊一、三門合禮

 

第一至第四句。

 

戊二、身禮

 

第五句至第八句。

 

戊三、意禮

 

第九句至第十二句。

 

戊四、語禮

 

第十三句至第十六句。

 

丁二、供養有二:(戊一、有上供。戊二、無上供。)

 

戊一、有上供

 

第十七句至第二十四句。

 

戊二、無上供

 

第二十五句至第二十八句。

 

丁三、悔罪

 

第二十九句至第三十二句。

 

丁四、隨喜福善

 

第三十三句至第三十六句。

 

丁五、勸轉法輪

 

第三十七句至第四十句。

 

丁六、請佛住世

 

第四十一句至第四十四句。

 

丁七、迴向善根

 

第四十五句至第四十八句。

 

丁八、願差別、有十六種:(戊一、意樂清淨。戊二、不忘菩提心。戊三、不染加行。戊四、利益有情。戊五、被服鎧甲。戊六、會遇同分菩薩。戊七、令善知識歡悅。戊八、如來現前。戊九、攝持正法。戊十、得無盡藏。戊十一、趣入。戊十二、力。戊十三、修習對治。戊十四、菩薩作樂。戊十五、隨學迴向。戊十六、總結事義。)

 

戊一、意樂清淨,有三:(己一、如來意趣圓滿意樂。己二、淨治佛土意樂。己三、利益安樂有情意樂。)

 

己一、如來意趣圓滿意樂

 

第四十九句至第五十二句。

 

己二、淨治佛土意樂

 

第五十三句至第五十六句。

 

己三、利益安樂有情意樂

 

第五十七句至第六十句。

 

戊二、不忘菩提心、有六:(己一、憶念本生。己二、出家。己三、不毀犯戒。己四、隨各別有情言音而為說法。己五、相續調柔、勤修六度。己六、斷除罪障。)

 

己一、憶念本生

 

第六十一句至第六十二句。

 

己二、出家

 

第六十三句至第六十四句。

 

此中憶念本生,及常出家,為不忘菩提心第一因。

 

己三、不毀犯戒

 

第六十五句至第六十八句。

 

此為不忘菩提心第二因。

 

己四、隨各別有情言音而為說法

 

第六十九句至第七十二句。

 

此為不忘菩提心第三因。

 

己五、相續調柔、勤修六度

 

第七十三句至第七十四句。

 

此為不忘菩提心第四因。已上三頌有半,名為成就菩提心順緣能治品願。

 

己六、斷除罪障

 

第七十五句至第七十六句。

 

此為斷除發菩提心所治品願。

 

戊三、不染加行

 

第七十七句至第八十句。

 

戊四、利益有情

 

第八十一句至第八十四句。

 

戊五、被服鎧甲

 

第八十五句至第八十八句。

 

為滿佛法,為令隨順諸有情行,為施正法,於彼未來一切劫中,被服鎧甲,行無厭倦。

 

戊六、會遇同分菩薩

 

第八十九句至第九十二句。

 

此為會遇大乘道中賢善助伴,同學大乘道願。

 

戊七、令善知識歡悅

 

第九十三句至第九十六句。

 

此為會遇大乘善知識已,意樂加行,如理依止願。

 

戊八、如來現前

 

第九十七句至第一百句。

 

親面參覲勝化身已,令歡悅願。

 

戊九、攝持正法

 

第一百零一句至第一百零四句。

 

初句:謂自攝持大乘正法。其第二句:謂是為他開示教法。其第三句:謂是住持增長證法。其第四句:謂於上說三事,一切時中,能正行願。

 

戊十、得無盡藏

 

第一百零五句至第一百零八句。

 

戊十一、趣入,有八:(己一、趣入觀見一微塵上,即是十方塵數清淨器情所住剎土。己二、趣入一切十方剎中,亦如是見。己三、趣入佛語。己四、趣入如來轉正法輪。己五、趣入諸劫趣入。己六、趣入觀見如來,及諸如來所行境界。己七、趣入成立佛土。己八、趣入親詣如來面前。)

 

己一、趣入觀見一微塵上,即是十方塵數清淨器情所住剎土

 

第一百零九句至第一百一十二句。

 

己二、趣入一切十方剎中,亦如是見

 

第一百一十三句至第一百一十六句。

 

己三、趣入佛語

 

第一百一十七句至第一百二十句。

 

如來一言,成為各別趣中能解音聲,於諸音聲,聽聞不亂願。

 

己四、趣入如來轉正法輪

 

第一百二十一句至第一百二十四句。

 

於佛所轉一切法輪,頓時俱能通達義願。

 

己五、趣入諸劫趣入

 

第一百二十五句至第一百二十八句。

 

趣入三世諸劫如來身語行境。此名以智一剎那頃能趣入願。

 

己六、趣入觀見如來,及諸如來所行境界

 

第一百二十九句至第一百三十二句。

 

一剎那頃,觀見三世一切如來,於諸如來所行之道,一切所作,以如幻定之力能趣入願。

 

己七、趣入成立佛土

 

第一百三十三句至第一百三十六句。

 

此為成立當來自所莊嚴佛土願,名為獲得修淨土時殊勝功德。

 

己八、趣入親詣如來面前

 

第一百三十七句至第一百四十句。

 

盡未來際一切劫中,一切如來,於一切方,現證菩提,轉正法輪,示涅槃相,三種所表,十二所作,諸大師前。自能化現如海之身,作供養等諸敬事願。

 

戊十二、力

 

第一百四十一句至第一百四十八句。

 

即以慧力、方便力、三摩地力、各別其數,成為十力。

 

戊十三、修習對治

 

第一百四十九句至第一百五十二句。

 

業力、煩惱力、魔力,此三種力,依對治品根本損伏願。

 

戊十四、菩薩作業

 

第一百五十三句至第一百六十句。

 

具足力能,成就佛法善根;具足力能,成熟有情;具足力能,淨修佛土。是名於此八如海處能修學願。

 

戊十五、隨學迴向,有二:(己一、隨學如來。己二、隨學菩薩。)

 

己一、隨學如來

 

第一百六十一句至第一百六十四句。

 

己二、隨學菩薩

 

第一百六十五句至第一百七十六句。

 

與彼普賢、文殊二大菩薩同等修學勝方便度、勝般若度圓滿行願。

 

戊十六、總結事義

 

第一百七十七句至第一百八十句。

 

上來已明十六種竟。

 

丁九、願究竟

 

第一百八十一句至第一百八十四句。

 

此願究竟,能獲大果。謂證正等正覺位已,乃至虛空常住中間,作有情事。

 

丁十、願勝利,有二:(戊一、現法勝利。戊二、後生勝利。)

 

戊一、現法勝利有四:(己一、攝受殊勝福德。己二、遠離惡趣惡友,親見如來。己三、善得應得,獲與一切菩薩同分。己四、永盡業障。)

 

己一、攝受殊勝福德

 

第一百八十五句至第一百九十二句。

 

己二、遠離惡趣惡友、親見如來

 

第一百九十三句至第一百九十六句。

 

己三、善得應得,獲與一切菩薩同分

 

第一百九十七句至第二百句。

 

己四、永盡業障

 

第二百零一句至第二百零四句。

 

戊二、後生勝利,有二:(己一、因所攝。  己二、果所攝。)

 

己一、因所攝

 

第二百零五句至二百零八句。

 

己二、果所攝

 

第二百零九句至第二百一十二句。

 

自此以後,從第二百一十三句起,至第二百四十句止,有七頌文,十大科判所未攝釋。以要言之,一一文句,皆得釋為總結勝利:謂得世、出世一切圓滿;發賢行願善根迴向;斷除諸障,攝受殊勝清淨依身;獲得記別,成辦有情一切義利。

 

一、得世、出世一切圓滿

 

第二百一十三句至第二百一十六句。

 

二、發賢行願善根迴向,有二:(一、隨學菩薩迴向。二、隨學如來迴向。)

 

一、隨學菩薩迴向

 

第二百一十七句至第二百二十句。

 

二、隨學如來迴向

 

第二百二十一句至第二百二十四句。

 

三、斷除諸障,攝受殊勝清淨依身

 

第二百二十五句至第二百三十二句。

 

四、獲得記別,成辦有情一切義利

 

第二百三十三句至第二百四十句。

 

所餘第二百四十一句至第二百五十二句三頌,釋文不現。

 

上來略述陳那疏義,此與龍猛所造會疏、總義(綱領)、分釋(節目)多分相同。

 

丙二、略述釋迦知識所造疏義,此疏總標六門:

 

(丁一、願前方便。丁二、勝解行地願。丁三、增上意樂清淨地願。丁四、果。丁五、願勝利。丁六、暫一誦持願文善根,迴向勝利。)

 

丁一、願前方便

 

有十二頌:即第一句至第四十八句。

 

釋文謂於十二頌後,接誦「普隨一切如來學,善能開演其賢行;善能清淨其智行,畢竟圓滿菩提行。」四句頌文,便能總攝一切願義。

 

丁二、勝解行地願

 

有十五頌:即第四十九句至第一百零八句。

 

丁三、增上意樂清淨地願。丁四、果

 

有十九頌:即第一百零九句至第一百八十四句。

 

〔此合初地極喜地,至第十一地普光地而說。〕

 

丁五、願勝利

 

有八頌:即第一百八十五句至第二百一十六句。

 

丁六、暫一誦持願文善根,迴向勝利

 

有六頌:即第二百一十七句至第二百四十句。

 

所餘二頌,彼疏釋為亦名迴向。又彼疏中,門類總義,與前二疏,多分相同。莊嚴賢師所疏總義,與前二疏亦同。

 

上來俱是梵土諸疏所說理趣,藏土亦有數種疏釋,唯從上引諸疏所說,刪易字句,不現餘文。至尊達喇那答及遍知力熾炎光二師所譯,雖略廣大,前者多專約上地說,有多釋法,不合餘論。後者多分沿襲釋迦知識疏義,而以經文分諸章節,強與十地及十度合,亦與一切清淨大論釋法難通;尤以所說和合十地一切道次,當知唯能略等其相,難如實合。今於彼等,亦不意樂廣破廣立,唯由顯說自內宗法,而令了知諸餘建立。

 

乙三、正釋經義,有四:(丙一、成就願因,積集淨治修學次第(7)。

 

丙二、正修菩薩願之次第。丙三、作意思惟此願勝利。丙四、誦持文等一切勝利。)

 

丙一、成就願因,積集淨治修習次第,有七:

 

修此願者,應依金洲大師、阿底峽尊者所訂儀軌,謂當淨除所住宅舍,設身、語、意三種所依(8)。端嚴陳設,以無諂曲隨力所備諸種供物,如理威儀,住安穩座。先當起修觀緣無常、諸惡趣苦、生死過等,及緣有情觀修慈、悲、喜、捨四種無量,調練心已。次修歸依及發心等,決定令與相續和合。若瑜伽人其根慧利,即於此時,應以十方無邊剎中現住諸佛、諸菩薩眾,於其淨土莊嚴之中,各自安住所住本處為所緣境。諸初業者無此力能,為於所緣易顯現故,依止菩提道次第所說教授,令其觀想資糧田等,起猛信樂所歸依處,於自周圍所住有情,勵力生起慈心、悲心,即由此中起修七支。此七支者,名為修習積集資糧、淨治罪障。

 

(丁一、敬禮支。丁二、供養支。丁三、悔罪支。丁四、隨喜支。丁五、勸轉法輪支。丁六、請不涅槃支。丁七、迴向支。)

 

丁一、敬禮支,有四:戊一、三門合禮。戊二、身禮。戊三、意禮。戊四、語禮。)

 

戊一、三門合禮(第一至第四句)

 

所有十方世界中,    遊於三世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遍禮一切悉無餘。

 

此非唯以一方世界(9),或一時分佛為所緣(10)。謂於所有一切住於十方,過去世中已興於世、未來世中當興於世、現在世中出興於世,人中師子(11)諸佛如來為所緣已。非是隨逐世間而轉,依於至誠,以「清淨身語意」(12)三門恭敬作禮。又禮一佛,尚能獲得無量福德!況復緣禮爾許諸佛。

 

戊二、身禮(第五至第八句)

 

以彼賢行為願力,    一切如來意現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彼賢行」者,謂歸依處一切賢行。言「賢行」者,謂其功德。於彼功德引起信力,所有「願力」以為等起(13),普於一切方時(14)所攝諸佛如來,「意」緣其境如「現」在「前」(15),為作禮時,化現自身與諸剎土微塵數等,五輪據地(16),清淨頂禮。又一身禮(17)尚能感得廣大福德,況復能以爾許身禮,得福尤大。

 

戊三、意禮(第九至第十二句)

 

於一塵中塵數佛,    各住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亦復然,    我信諸佛皆充滿。

 

謂於一一極微塵中,有與一切塵數同等諸佛,各自安住菩薩眷屬圍繞中間。如是相狀,為從與彼法界真性(18)平等安住如來心中,無二智所游戲示現,盡虛空界無不周遍。故我深信,一切法界亦皆充滿如是之身及莊嚴剎,由是因緣,信受不可思議功德(19)。

 

戊四、語禮(第十三至第十六句)

 

諸功德海讚無盡,    普以音支大海聲,

稱揚一切佛功德,    我今讚歎諸善逝。

 

諸歸依處一切功德,有如大海。讚美無盡音「支」,謂因;能造音者(20),即舌顎等。化出眾多舌顎等已,出和順聲,普於諸佛稱揚一切無邊功德。「我今讚歎一切善逝」(21):此於音支,釋舌顎等,是依至尊大自性說;釋迦知識疏中亦如是說。餘疏有謂是音功德(22)。

 

丁二、供養支,有二:(戊一、有上供、戊二、無上供。)

 

戊一、有上供(23)(第十七至第二十四句)

 

以諸妙華妙華鬘,    伎樂塗香勝傘蓋,

最勝燈明妙燒香,    我悉供養諸如來。

諸妙衣服最勝香,    末香積等妙高峰,

一切最勝莊嚴具,    我悉供養諸如來。

 

「華、華鬘、伎樂、塗香、傘蓋、燈明、燒香、衣服、勝香」,如是諸名易解不釋。言「妙」、言「勝」者:謂花為首,一一皆是人天處中,所有顏色、形相、香味、莊嚴、無邊豐足,眾多種類不可思議,如是妙勝,供獻如來。言「末香積等妙高峰」者:謂以妙香為末,可散可燒,即以此末積為包等,或與繪造中圍(24),粉色和合,次第高廣,有如妙高峰狀(25)。言「一切最勝莊嚴具」者:謂花為例,一一皆是種種莊嚴,如以純一花質所編。若傘蓋、若幢幡、若幰帳、若無量宮、若寶座、若綵繸等種種形狀及放光等,化為眾多,即以如是一切最勝莊嚴具而作供養。如是於花,所餘鬘等如應而合(26)。

 

戊二、無上供(27)(第二十五至第二十八句)

 

所有無上廣大供,    我悉勝解諸如來,

深心信受賢行力,    頂禮供養諸如來。

 

若諸菩薩具足神境(28)及三摩地(29)廣大威力,隨有所供,皆成「無上」。謂能化現(30)眾多勝妙,世間所無一切什物故。有如賢瓶、隨欲妙樹、如意摩尼等,暫一思惟,便有無邊承事什物,又興無邊正法音聲、讚歎音聲,普遍充滿一切佛剎,故名「廣大」。如是,自亦化爾許身而作供養。言「深心信受賢行力」者,謂等起殊勝,於彼一切應供養境,勵力生起深恭敬心,發清淨信,復求現證彼等上位,發深欲信(31)以為等起,然後為作頂禮、供養(32)(33)。

 

丁三、悔罪支(第二十九至第三十二句)

 

我由貪瞋癡增上,    從身語意之所起,

諸所造作惡不善,    一切我今別別悔。

 

貪瞋癡三增上力故,以為其因,身語意三為其所依,諸惡不善為其自性,所作制罪、性罪之相,〔參看戒品纂釋〕或由自作,或教他作,見作隨喜,所有一切應悔除法。謂怖異熟(34),起悔愧心(第一力),護當來心(第二力),信歸依境有從惡果濟拔力能(第三力),通達罪惡三輪(35)無性(第四力),由彼四力圓滿無闕,別別悔除(36)(37)。

 

丁四、隨喜支(第三十三至第三十六句)

 

十方一切佛菩薩,    獨覺有學及無學,

一切趣中諸有情,    所有福善我隨喜。

 

十方所住諸佛如來、諸菩薩眾,一切獨覺(38),有學、無學諸聲聞眾,及諸異生(39)。如是五者,於其一切福善聚積,(我)有如貧兒獲得寶藏,以至誠心,薰修隨順,歡喜忻樂(40)。

 

丁五、勸轉法輪支(第三十七至第四十句)

 

十方所有世間燈,    現證菩提得無滯,

我今勸請諸世尊,    轉於無上妙法輪。

 

十方剎中諸佛世尊,照滅世間一切衰敗,故號為「燈」。彼諸世尊現等正覺(41),獲得無滯無礙智已(42),經時不久,於彼一切化爾許身,勸轉深廣無上法輪(43)。

 

丁六、請不涅槃支(第四十一至第四十四句)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合掌而勸請,

利樂一切有情故,    唯願久住剎塵劫。

 

十方剎中(諸佛)若有欲示涅槃相者,(我悉)化無量身合掌勸請。普為生起一切有情未來利益、現前安樂故(44),唯願安住等諸剎土微塵數劫,(請)不般涅槃(45)。

 

丁七、迴向支(第四十五至第四十八句)

 

敬禮供養悔露罪,    隨喜勸轉請常住,

盡我所積少善根,    一切迴向大菩提。

 

上來所說「敬禮」六支,諸善為首一切善根(46),共諸有情,以猛樂欲,迴向圓滿大菩提因(47)。

 

又諸罪障,為能障礙如實成就;後說諸願,此能淨治。一切福善,為能如實成就諸願順緣,此展轉增,永無窮盡,定應此為成就願因。如是七支能成三事:謂淨罪障、積福資糧、增長善根令無窮盡。若能以此為前行事,便能成就後說諸願,故極切要(48)。

 

丙二、正修菩薩願之次第,有三:(丁一、修習勝解行地願之次第。丁二、修習聖者菩薩地願之次第。丁三、感得願果之量。)

 

初復有十:(戊一、修治意樂清淨。戊二、不忘菩提心之道。戊三、不染加行。戊四、利益有情。戊五、被服鎧甲。戊六、會遇同分菩薩。戊七、令善知識歡悅。戊八、一切如來,皆現在前。戊九、攝持正法。戊十、得無盡藏。)

 

戊一、修治意樂清淨,有三:(己一、修治供養如來,及令如來意趣圓滿意樂。己二、修治佛土意樂。己三、修治一切有情安樂增上意樂。)

 

己一、修治供養如來,及令如來意趣圓滿意樂(49)

(第四十九至第五十二句)

 

供養過去一切佛,    現住十方世界佛,

未來意樂速圓滿,    依次現證佛菩提。

 

謂以敬禮等善根為首,乃至自身、資財、三世善根,供獻往昔過去已興世佛、現住十方世界諸佛。於諸佛前,思惟興起普賢供雲令其歡悅,恒時供養,如是發願。言「未來」者,謂諸趣入三乘道中,於未來世,當得成佛。

 

(如後文十地經論第二大願中所說,三佛菩提。)

 

既供獻已,得令彼等成佛順緣,圓滿無闕。所言「意樂」者,謂其意趣。畢竟圓滿彼意趣已,依次得到佛地究竟。如是發願,是名於彼趣入道中有學、無學施捨善根之法。其餘生中,亦能如是施捨之願,當知如後所說諸願。

 

己二、修治佛土意樂(第五十三至第五十六句)

 

所有十方諸剎土,    願皆廣大極清淨,

於中菩提樹王下,    諸佛佛子咸充滿。

 

此亦如前,能以自身、資財,及諸善根,施捨十方諸器世間,願諸剎土所有礫石、荊棘、磚瓦、株杌、殘椿、及谷坑等一切過失,令其清淨。大地成為摩尼自性,諸隨欲樹以為林苑,八功德海,七寶為山,無量宮殿,摩尼座等,尊貴豐足,有如極樂莊嚴淨土。於其中間菩提樹王之下,有諸如來及諸佛子一切菩薩之所充滿,此以施捨器世間法為其主要。

 

己三、修治一切有情安樂增上意樂(第五十七至第六十句)

 

十方所有諸有情,    願無疾病常安樂,

眾生法利悉順成,    所有意望亦成滿。

 

此亦如前,能以自身及資財等,施捨十方世界六趣所攝盡其所有諸有情已,願令彼等無有疾病。言「無疾病」者:謂如契經多處所顯,或云疾病、或云愁憂、或云惱壞,皆是總標生死之苦及彼苦因、業與煩惱。故今願令離生死苦及其因已,身心成就圓滿安樂;復願眾生成辦所求合法義利,一切順緣如意成就;又願眾生當來獲得佛位意望亦能成滿。此以施捨有情趣入多種道法(50)為其主要。又此亦是修治慈所緣(常安樂)、修治悲所緣(離憂苦)、修治希求利他意樂方便(51)。(第三句、第四句)。

 

戊二、不忘菩提心之道,有五:(己一、憶念本生,常得出家。己二、不毀壞戒。己三、隨各別有情言音而為說法。己四、相續調柔、勤修六度。己五、斷除罪障。)

 

己一、憶念本生,常得出家(第六十一至第六十四句)

 

我為修行菩提行,    一切趣中念本生,

諸餘生中受生死,    願我常得趣出家。

 

若如上說,為令成辦他有情利,自應證得正等覺位。此最勝因:由我修行發菩提心,增長菩提心所有賢行。為修行故,人天等趣,在在所生,爾時獲得如念宿住(52),能念一切轉受餘生(53)。以此力故,一切生中,展轉領受諸生死時(從生至死,於其中間),憶念處在居家過患、出家勝利,恒趣出家。是謂有如不動苾芻,發如是心:我行一切菩薩行時,乃至尚未成正等覺,唯一求得苾芻(即比丘)依身。此中主要,乃至未得大地中間(未登地前),多分能由在家過失障菩提心,故其中間一切餘生,願常出家,此為不忘菩提心第一因。

 

己二、不毀壞戒(第六十五至第六十八句)

 

我隨一切如來學,    畢竟圓滿其賢行,

戒行清淨無汙垢,    恆不毀犯無過行。

 

一切餘生受持願心,及趣入心(54)。

 

初謂隨學三世一切如來,後謂畢竟圓滿普賢之行,此所依者,謂三種戒(55)。

 

思惟自利而不毀犯不染、有染諸罪過失,而行正行如是菩提趣入律儀清淨願者,為不忘菩提心第二因。

 

己三、隨各別有情言音而為說法(第六十九至第七十二句)

 

天語龍語藥叉語,    鳩槃荼語及人語,

所有諸趣一切語,    我以諸音為說法。

 

謂以天、龍、藥叉(56)、鳩槃荼(57)、人等各別趣中,各自語言為說法願;又復於自所生趣中,以其語言而為說法。如受一種人天依身,復以各別國土,各別種姓,諸種言音為其說法。言「說法」者,謂說大乘法。以要言之,願善顯揚大乘法者,為不忘菩提心第三因。

 

己四、相續調柔、勤修六度(第七十三至第七十四句)

 

淳善精勤修諸度,    恆不忘失菩提心。

 

言「淳善」者:謂相續調柔,此即安住種性功德願。當知大乘種性雖有多說,然如經言,要以上品慈愍為性,相續調柔。言「精勤修諸度」者:謂六度行,未知今知,已知不壞,復令展轉向上增長,名精勤修。以要言之,願常安住大乘種性修學其行,為不忘菩提心第四因。自此已上三頌有半,名為成就發菩提心順緣能治品願(58)。

 

己五、斷除罪障(第七十五至第七十六句)

 

所有諸罪能為障,    願皆清淨悉無餘。

 

所言「罪」者:謂四黑法等諸隕墜罪。所言「障」者:謂謗大乘等(59)諸種業障,邪見、我慢等諸煩惱障。以要言之,願勤清淨障礙生起大乘正道一切罪障,名為斷除發菩提心所治品願(60)。

 

戊三、不染加行(第七十七至第八十句)

 

業與煩惱諸魔事,    世間趣中得解脫,

猶如蓮華不著水,    日月經行不滯空。

 

謂如有漏善與不善諸不動「業」(61),愛、取、有等諸種「煩惱」,貪著愛味五妙欲味(62),或復由他能作障礙利益自法諸種「魔事」(63)。

 

如是三事,受生流轉為牽引因,(如何於)諸世界中,隨生何趣亦能解脫此三過患:一者、令此三過無有氣力堪能障道。二者、非唯令此三過不能障道,便自喜足。愍有情事,願增上力數數受生,於生死中,不希酬報(64)。

 

前者有如蓮從水生,而不著水,名為不染;後者有如日月除世間暗,無有厭倦,經行虛空,不滯虛空。

 

勝解行位,雖無力能斷三過根,然應受生於生死時,令其不堪能障礙道,此亦小乘聖者所能,不應喜足。故於此中,又復應有為利他故,受生生死無厭倦願。

 

戊四、利益有情(第八十一至第八十四句)

 

盡剎土量諸方所,    息滅惡趣一切苦,

善能安處有情樂,    一切趣中行利益。

 

謂盡所有虛空盡際,剎土量中,豈唯一方?所有十方一切有情,以惡趣苦(65)而為上首。一切生死之苦亦令息滅。復善安處一切有情具足人天增上生樂,非唯爾所便自喜足,一切趣中各隨所應,各依所宜,方便引入於大菩提,成就有情究竟利益。此與上文(即第五十七至第六十句)所說略異。前者,唯是現在信樂諸餘生中如是行願,此一頌文義雖如前,然由慈愍與願增上力故,故思受生眾多趣中,成辦有情諸義利願。又此亦是勝解行位,與諸已登大地菩薩得生自在,於世界中示現種種生死不同。

 

戊五、被服鎧甲(第八十五至第八十八句)

 

畢竟圓滿菩提行,    趣入隨順有情行,

極善開演其賢行,    盡未來劫普修行。

 

為令證得無上菩提,自內圓滿二資糧(66)行。「隨順一切有情」根行(67)、界行(68)、及隨眠行(69)而開發之,令諸有情趣入大乘。「極善開演」:表普賢行一切理趣大乘正法。如是三行,於盡未來一切劫中,無有厭倦而普修行,是即名為「被服鎧甲」。

 

又此經文多次顯現,若菩提行,若賢行,所訓釋義眾多不同。要隨各自所在分位,別釋其義,此亦依據梵土智者所造釋論,當知此中訓釋經文,與此相同尚有多處(70)。

 

戊六、會遇同分菩薩(第八十九至第九十二句)

 

所有與我等行行,    願得常與彼共住,

身業口業及意業,    同行同願而修行。

 

與我修行菩提之行,同分等行一切菩薩,乃至證得上位中間,一切生中常與會遇。既會遇已,身口意業至極清淨,互友互助,歡悅親附,以大殷勤同普賢行,或復同願而正修行,是名會遇修大乘道勝助伴願。

 

戊七、令善知識歡悅(第九十三至第九十六句)

 

所有益我善知識,    為我顯示其賢行,

我願常與彼會遇,    於彼從不拂其心。

 

言「益我善知識」者,謂依悲愍,以無染心(71)為我顯示大乘正道諸善知識,彼善知識為我開示、講演、教授普賢行法,乃至未證菩提中間,我常得與彼等會遇。既會遇已,從不暫一拂逆其心,亦不暫發不悅意語,專一成辦意樂加行,令其歡悅。此中專明永不離失如理依止大乘功德勝善知識,義至切要。

 

戊八、一切如來皆現在前(第九十七至第一百句)

 

佛子所繞諸世尊,    我常現前親面對,

盡未來劫無厭倦,    皆為興起廣大供。

 

謂菩薩眾所繞世尊,即十方佛最勝化身。我由淨眼(72),於彼一切能為現前所行境界,以清淨心矚見諸佛土。言「盡未來劫」等者,謂於一切,乃至當詣菩提道場諸佛世尊,我無厭倦,發勤精進現前供養(73)。

 

又復能以陀羅尼力、三摩地力、及神境力,興起廣大不現前供,令其歡悅。如前所明二頌文義:初為顯示如理依止演大乘道諸善知識,其等流果得法流定(74);次為顯示親面參覲最勝化身,便能獲得受教授等,故極切要。

 

戊九、攝持正法(第一○一至第一○四句)

 

攝持一切佛正法,    普能光顯菩提行,

極善淨治其賢行,    盡未來劫常修行。

 

謂於佛說十二分教(75)所有法蘊、(76)文句義理,獲得不忘陀羅尼門(77),悉能攝持。於其無上菩提行中大乘教法(78),普能為他光顯開示。普賢行中大乘證法(79),自他相續皆能長養,極善淨治彼違逆品,令其清淨。盡於未來一切劫中,修行無厭。陳那釋云:「此文初句:謂自攝持正法文義。其第二句:謂是為他開示教法。其第三句:謂於相續長養證法,而正加行。」

 

此密意說:資糧道位(80),獲得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忍陀羅尼、咒陀羅尼已,總持不忘諸法文義,便有攝持佛法力能(81)。

 

戊十、得無盡藏(第一○五至第一○八句)

 

亦能流轉諸有中,    所獲福智皆無盡,

方便勝慧定解脫,    成諸功德無盡藏。

 

謂於一切欲有、色有、無色有中,(82)流轉(83)受生,亦能獲得福智資糧,無邊無盡。又於種種教化有情方便(84)、種種悟入真性勝慧、種種功德所引發定、種種如幻解脫,巧練磨已,當證無邊一切功德無盡寶藏。此中密意,謂於初一無數大劫,至加行道世第一法(85)資糧圓滿。數數能於無餘大乘正道行相,巧練磨已,自在純熟,自內無間,從此證得大乘見道(86),畢竟獲得當證真性現觀獅子奮迅等三摩地(87),不可思議神境之門所有功能。

 

於此經文,從第四十九句「供養過去一切佛」起,至此頌止,釋迦知識釋為與勝解行地修行六種波羅蜜多相合。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緣佛等淨信諸句,攝集大乘勝資糧道,合為五法,與此亦合(88)。

 

聖者龍猛父子(89)亦云:「大悲、菩提心、通達真實性智,是勝解行地所修三種。」聖者無著於菩薩地中云:『一者、於諸佛法深生淨信。二者、觀諸有情緣起道理,證得唯有純大苦蘊,發起大悲。三者、觀見彼已,自誓願言:「我當令彼諸有情類,解脫如是純大苦蘊,得第一樂,發起大慈。」四者、為欲救拔一切憂苦,自無顧戀。無顧戀故,能捨內外一切身財,於諸有情而行惠施。五者、為欲利益諸有情故,從他勤求世出世法,曾無厭倦。六者、無厭倦故,證得一切論智清淨,善知諸論。七者、善知論故,於劣、中、勝諸有情所,如應如宜而修正行,善解世間。八者、即於如是正加行中,依應時分量等正行而修慚愧。九者、即於如是正加行中,得無退轉堅力持性。十者、以諸上妙利養恭敬及與正行,供養如來。是名:十種淨修住法。由此能令極歡喜住,速得清淨。所謂淨信,慈,悲,惠捨,無有厭倦,善知諸論,善解世間,修習慚愧,堅力持性,供養如來。』

 

此勝解行地十種淨修住法,與此亦合。至尊慈氏云:「資糧、加行二種位中,亦應令其數數串習與下、中士所共道次。」

 

又從上說諸正論中,於其顯示修大悲相,顯示廣釋不染生死三過患等一切分法〔業、煩惱、魔事三者,名三過患〕。諸有智者當善觀察,正了知已,便於經義授大決定。

 

丁二、修習聖者菩薩地願之次第,有六:(戊一、趣入菩薩解脫。戊二、引發菩薩十力。戊三、修習對治。戊四、菩薩作業。戊五、隨學。戊六、總結事。)

 

戊一、趣入菩薩解脫,有八:(己一、趣入觀見一微塵中,即是十方塵數清淨器情所住剎界。己二、趣入一切十方剎中,亦如是見。己三、趣入佛語。己四、趣入如來轉正法輪。己五、趣入諸劫趣入。己六、趣入觀見如來。己七、趣入引發佛土。己八、趣入親詣如來面前。)

 

己一、趣入觀見一微塵中,即是十方塵數清淨器情所住剎界(90)。

 

一微塵中塵數剎,    一一剎有難思佛,

安住菩隆眾會中,    行菩提行當觀見。

 

謂於一微塵土(中),有與十方所有剎中微塵數等諸佛剎土;諸剎土中,復有不可思議諸佛安住菩薩眾會圍繞中間。我為證得無上菩提故,行菩提行皆當觀見。

 

陳那云:「難者或曰:佛剎一分尚不能顯入於一塵。況復所有遊於三世佛剎塵數一切佛剎,一一佛剎充滿諸佛如來,一一如來住於菩薩大眾中間,云何令於一微塵中,各別觀見?答曰:『不也。』此如不可思議之業,尚能化出若上、若下種種物等,如是,由於不可思議智所化現,一微塵中何故不有?」聖言量中,亦說此是不可思議。智者於此無少驚異,如幻所變,何當執為極希奇事?如契經云:「有四種不可思議事:一者靜慮所起,二者龍,三者諸佛感力,四者世間導怙。」以是義故,於佛善說不應妄執,應當信受。譬如世間極褊小器,滿盛清水,於中能現天空莊嚴、一切星等。

 

又如佛說:「諸法如影像,如翳如夢相,如幻如陽燄,一切皆如是。」釋迦知識云:「何等時中許如是見?謂即所言:行菩提行。言行菩提行者,謂是修行菩薩之行。意謂令我圓滿諸地,及與諸種波羅蜜多,故我為行菩提之行,當如是見。」問:於極微塵一塵之中,佛剎土數、佛及菩薩眷屬眾數,云何得有?謂諸世俗所依覺慧,於其微細極微塵中,而令觀見無量無數諸佛剎土、諸佛如來、諸菩薩眾,云何信受?答:此是一切僻執外義(91),未能通達大乘義中真實之義,不作串習熏修力故,當不信受。有暫了別,便能勝解,而勤熏修大乘義者,要以信受為其因力。此如夢中,見微褊舍住大象群,大眾集會,廣大稠林、龍及湖沼,種種羅列。如是眾多無可算數,不應於中皆能同住。然亦爾時有彼可得,寢覺時中,復能明記。由此道理,諸靜慮者,瑜伽自在,純清淨心所有境界,不可思議(92)。云何當有不信受事,經論於此已廣抉擇。又此亦是世間所能睹者,譬如幻師,從擊鼓中,起一切物,現大種等。設有問言:是則此中唯述幻耶?答:「此如頌云: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此奘譯文;羅什則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是故,此為一切智者依於道理,依於聖教所應修習,於此不應生起疑惑。

 

己二、趣入一切十方剎中,亦如是見(第一一三至第一一六句)

 

如是無餘一切方,    一毛端許三世量,

佛海及諸剎土海,    劫海修行善趣入。

 

謂如頃間所說之相,無餘一切世界、一切方中,(一)毛髮端許極微土量(中),盡其所有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之量,所有諸佛莊嚴身海、莊嚴剎海,亦復如是皆能觀見。乃至經歷劫海中間,我為修行菩提之行,心無厭倦,趣入觀見。

 

〔此頌第四句,末後三字,正譯應云:善趣入〕

 

此二頌文所示淨土及觀見相,與前所說佛子所繞諸世尊等文,所明不同。彼處專說異生菩薩觀見勝化身土及莊嚴身相,此則專說聖者菩薩觀見受用圓滿身(93)及莊嚴土相,有大差別。藏土一類疏中有謂,此中專說加行淨土建立。然十地經密意說:言初地能見眾多受用身土,又復一一剎那,頻頻觀見廣大土等。龍猛父子亦如是說,故應釋為與初地合。然所見境,雖是同一受用身土,而由多種能觀見者聖者菩薩,其觀見時,所證高下有殊異故,所觀見相種種不同,當知此中非似度量能明境界(94)。

 

己三、入佛語(第一一七至第一二○句)

 

一語音支大海聲,    一切如來淨音支,

普隨諸趣如意音,    常得趣入於佛語。

 

佛受用身,雖一語言,亦能具足六十支等(95)如海音聲;眷屬中圍所有有情,各自種類,各自意樂(96),及各自界(97),於彼一切以其各自言音相狀而令趣入。謂諸佛語清「淨音支」,成就各自了解言音,決除疑惑,一切功德「普隨諸趣」,如其意樂所希求果而令趣入。即於如是如來語言,我以淨信趣入聽聞。

 

此受用身語密之相,謂受用身言音一分,能(成)為無邊有情各自了解音聲,如其語密,如實聽聞。此有二種:一、由聖者菩薩自力能聞。二、由如來加持能聞。不應專合九地而說(98)。

 

己四、趣入如來轉正法輪、(第一二一至第一二四句)

 

遊於三世一切佛,    法輪理趣恆常轉,

於諸所轉無盡音,    以覺慧力我趣入。

 

「遊於三世一切」大覺世尊,恒常無間轉於深廣「法輪理趣」。於其所轉無邊無盡言音義理,「以覺慧力」,謂以廣大智(99)力,善通達義,而正「趣人」。前一頌文,唯是聽聞不可思議言說音聲;此謂應於所轉法輪諸殊勝義,以純淨智而能通達,有大差別。又於何境何趣,為其開演何等言音,何等義理,如其所應令斷疑惑。以純淨心,剎那剎那皆能通達。是即上地分位功德(100)。

 

己五、趣入諸劫趣入(第一二五至第一二八句)

 

趣入未來一切劫,    一剎那頃我趣入,

所有三世諸劫量,    依剎那分而趣入。

 

謂於「未來一切劫」中,所有如來身、語廣大事業出興於世,皆能趣入。然亦此中,以心攝為「一剎那(101)頃」而能「趣人」。如是所有三世一切劫量,亦如以心攝剎那分,由正智力而善趣入,是名:已得自在加持剎那以為一劫,加持一劫為剎那等諸大菩薩解脫之相。又此所明趣入境者,應是專說如來事業(102)。

 

自此已上五種頌文,初、二身密,第三語密,第四意密。於佛意密,雖尚未能如實通達,然亦依止法輪義理而能證知。此第五頌,謂依時分,於彼趣入如來事業方便,以正智力而能趣入。

 

己六、趣入觀見如來(第一二九句至第一三二句)

 

一剎那頃我觀見,    遊於三世人師子,

恆於彼等所行境,    幻解脫力能趣入。

 

自心剎那,同時「觀見」「遊於三世」諸「人師子」,謂能觀見海會圍繞諸佛如來莊嚴之身。言「恆於彼等所行境」等者:謂由諸佛靜慮神變廣大加持,如幻游戲所興事業,我以現證「幻解脫力」,而「能趣人」。此謂趣入如來難思事業,已於神境及三摩地證得自在諸大菩薩趣入之相(103)。

 

己七、趣入引發佛土(第一三三至第一三六句)

 

一微塵中能引發,    所有三世莊嚴土,

如是無餘一切方,    趣入莊嚴諸佛土。

 

以神境力、三摩地力,「一微塵中」,亦「能引發」所有三世所住如海剎土莊嚴。復依是相,趣入「無餘一切方」所,引發莊嚴無量佛土。

 

〔此頌後二句,即十地經第七大願〕

 

上文所說「於一塵中塵數佛」等句,謂是觀見所餘諸佛所莊嚴土;此則自以神境威力、三摩地力成莊嚴土,有大差別。菩薩應得八地已後,方能真實修習淨土;然亦現前作意信解,從初地始,令其練磨修三摩地殊勝方便(104)。

 

己八、趣入親詣如來面前(第一三七至第一四○句)

 

所有未來世間燈,    次第成佛轉法輪,

示現涅槃究竟寂,    諸世尊前我往詣。

 

謂於後時,盡未來際,世間明燈諸佛如來所有無邊十方世界存養安住。彼等或於同時,或復各別如其「次第」,若有示現「成佛」之相,若有示現轉正法輪,若有示現究竟寂滅涅槃事業,此三為首,無邊土中示現無邊十二所作(即十二相成道)(105)。一切世尊,我於其前,以神境力,頓時化現爾許數身,所應頂禮、所應敬事、所應供養如海供雲、所應勸請轉法輪等,我俱往詣而作供養及承侍事。如是引發供養承事如來無量大願,有如普賢菩薩從解脫中所興供養及與承事(106)。

 

戊二、引發菩薩十力(第一四一至第一四八句)

 

普遍速疾神境力,    普門趣入法乘力,

普遍修行功德力,    普能遍滿大慈力。

普遍賢善福德力,    無有滯礙大智力,

般若方便靜慮力,    大菩提力皆引發。

 

第一力者:道中趣進,七地已後,至極速疾,剎那剎那依於神境,於諸佛土作供養等速疾能達,安立有情成熟解脫力至速疾,是名「普遍速疾神境力」。

 

第二力者:非唯三乘為所共許,於其所有無量世界無邊有情,隨種種界,隨種種根,種種意樂,以其所有如海種種諸乘,從一切門令諸有情安處大乘,是名「乘力」。

 

第三力者:如菩薩行境清淨經云:「若諸菩薩居舍宅時,發如是心:我當不為舍宅暗蔽之所障蔽。」是謂三門一切所作,一切動轉,皆為利益一切有情。又復能以神境威力、三摩地力,真實如是成就利益,是名「普遍修行功德力」。

 

第四力者:如於熱那落迦〔即熱地獄〕,化現慈三摩地雲,降澍雨流,安處於樂,如是能於十方世界普遍發放慈三摩地,是名「普能遍滿大慈力」。

 

第五力者:梵天、自在天等一切福德,不能敵其一毛孔許所有福德,故其福德抑蔽一切,剎那剎那攝受無量福德聚積,是名「普遍賢善福德力」。

 

第六力者:於諸工處、巧處、業處、世間諸論、菩薩學處,一一剎那無滯無礙而能趣入,是名「無有滯礙大智力」。

 

第七力者:諸法本際真實性中,遮止滅除所餘麤識游行,於真實際,一剎那間能平等入,能平等出,是名「般若力」〔即勝慧力〕。

 

第八力者:此中有如極麤欲心,亦能長養無漏道體;其身語中最極不善(107),亦能轉變為最勝道。於不思議成熟有情方便異門,皆能善巧,是名「方便力」。

 

第九力者:謂能獲得若於一一剎那,更相間雜最極寂靜及未寂靜之邊際心,若於一一剎那,更相間雜諸有漏心及無漏心(108),若首楞嚴(109)、若虛空藏、若無垢等(110)諸三摩地,是名「靜慮力」。言靜慮者,謂三摩地。

 

第十力者:依止如前所說諸事,便有無上菩提之力,謂自相續能速成就諸佛難思功德之力,是名「大菩提力」。

 

如是十力,於自相續,一切皆能真實引發,是故說云:「皆引發」。其神境等十種功德,即此中力。得上地時,漸有威力,諸違逆品不能為害,故名為力(111)。

 

戊三、修習對治(第一四九至第一五二句)

 

善能清淨諸業力,    普能損伏煩惱力,

一切魔力令無力,    善能圓滿賢行力。

 

謂能淨治生死所攝有漏業力,普從根本而能損伏根本煩惱、隨煩惱等諸煩惱障。若蘊魔等四魔(112)魔力,令其無力,謂能滅絕彼等力能,由修對治諸違逆品殊勝力故,有善(能)圓滿普賢行力。佛護、吉祥月二師,謂得八地時,便能斷除煩惱障根。是故斷除業與煩惱二種過失,應是八地。四魔無餘悉能斷者,爾時即是佛薄伽梵(113)。然亦獲得大乘不退轉相者,已能遠離諸天子魔;得八地時,於餘三魔能斷麤者。故此中義,應如是解(114)。

 

戊四、菩薩作業(第一五三至第一六○句)

 

善能淨治剎土海,    善能解脫有情海,

善能觀察諸法海,    善能通達於智海,

善能清淨諸行海,    善能圓滿諸願海,

善能供養諸佛海,    修行無倦經劫海。

 

所言「海」者,謂是無邊,無可推算之義。自於彼處當來成佛諸佛土海,善能修治其中器界、情界過失,令得清淨,有如極樂佛淨土等。由三神變(115),善能解脫諸「有情海」有寂怖畏(116)。善以慧眼,別別觀察證悟教法、證法所攝諸法。善能通達,頓時趣入無量無邊盡所有相廣大智海。言「通達」者,謂能現證。善能清淨若智資糧,即菩提行;若福資糧,即諸賢行;二中所攝菩薩「行海」。言「清淨」者,謂能淨治,不染垢穢。善能圓滿十無數洛叉大願等菩薩願海,善能興起普賢供雲,恒時供養十方佛海。又復於上七種事業,乃至劫海中間無有厭倦,以精進波羅密多力而勤修行。如是八種如海事業,一一剎那修行無闕,此名「畢竟圓滿」十地經中所說菩薩十自在(117)及十力等,為得十地法雲地時主要事業。然其同分,十地以前亦有現者。

 

上來所說聖者地願,今於初業誦願文時,令其作意聖者菩薩事業行相,起猛(利)勝解。從淨治門而發願已,名從今始於高地道,令其修習趣進熏習殊勝法門。所餘多種甚深共許教授,亦不能及隨一少分,故於此中當勤勵力。

 

戊五、隨學有二:(己一、隨學如來。己二、隨學菩薩。)

 

己一、隨學如來(第一六一至第一六四句)

 

所有遊於三世佛,    菩提行願廣差別,

為依賢行現菩提,    一切無餘我圓滿。

 

所有遊於三世諸佛,彼等為證無上菩提故,行菩提行。爾時所發有如大海廣差別願,於彼一切,我依普賢行願之力,為現菩提而得佛位,即今為始一切無餘畢竟圓滿。此是純一自內,畢竟圓滿一切三世佛願無餘願。

 

己二、隨學菩薩(第一六五至第一七六句)

 

一切如來有長子,    彼名號曰普賢尊,

為與善巧同等行,    迴向今此一切善。

身語意業皆清淨,    諸行清淨剎清淨;

賢巧云何善迴向,    願我與彼皆同等。

為行普善賢行故,    修行文殊師利願,

盡未來劫無厭倦,    滿彼事業盡無餘。

 

一切如來長子菩薩,彼何所名?謂彼十方諸佛菩薩異口同音,號曰「普賢」,名聞昭示一切剎土。為學與彼善巧方便摩訶菩薩同等廣行,故今迴向此一切善。以云何相而能同等?謂身清淨,語清淨,意清淨,行清淨,剎土清淨。如是五種,其清淨相皆能同等。釋迦知識云:「身清淨者:顯示自身調伏色相,顯示於彼一一微塵佛剎土中爾許數身,顯示一身引滿一切佛剎,顯示親近不動諸佛足下。語清淨者:謂如一音中圍,善能顯示一切言音。意清淨者:剎那剎那菩薩行海皆現在前。行清淨者:謂波羅密多行、靜慮行、三摩地行,一一剎那無餘清淨。剎土清淨者:依止如前四清淨已,其佛土中器界、情界廣大豐盛,一一剎那亦令清淨。」即依如是等相,云何賢妙善巧普賢菩薩行迴向法,我亦於是五種皆能同等。又為正行普極微妙初、中、後善(118)深廣(119)賢行故,修行聖者文殊師利之願。此聖文殊,名虛空王,謂彼菩薩起如是誓,發如是願:於流轉中,無始無終,最後乃至遍虛空界一切有情,普為成就無量利益。是名:願與普賢、文殊二大菩薩同等行,同等迴向,及同等願。又令中間不退、不捨到究竟故,普於未來一切劫中,永無厭倦,勵力精進於彼諸事業。「彼事業」者,謂彼諸行。於一切行皆能圓滿,是名「滿彼事業盡無餘。」如是起誓,如是發願。此中正明二大菩薩善巧方便波羅蜜多力、般若波羅蜜多力,望彼所餘諸大菩薩(120),至極勝出(121)。

 

戊六、總結事義(第一七七至第一八○句)

 

所應修行無有量,    一切功德亦無量,

安住無量諸行已,    曉了彼等諸神變。

 

如上所說一切菩薩廣大之行,無不圓滿,所應擔荷實「無有量」,謂非算數譬喻所能取量,廣大無邊。而其功德無量亦爾,謂能獲得菩薩難思身語意密一切功德。安住如是無量行已,於彼十方諸佛菩薩無量神變皆能曉了。言「曉了」者,謂能現證。

 

有一類疏說此頌文,合於廣大補佛(122)〔亦名補處〕之地。謂前所說諸菩薩行及諸功德,於此地中畢竟能滿邊際之相,不久時中,獲得十方一切如來放廣大光為灌頂等,曉了彼等一切神變。如是說者似極善通。

 

丁三、感得願果之量(第一八一至第一八四句)

 

虛空豈是爾許邊,    無餘有情邊亦然,

豈業煩惱邊爾許,    我願亦豈爾許邊。

 

謂如「虛空」無爾許方,或爾許時邊際之相可能執取。「無餘有情」其邊亦然,無有邊際可執取故。以是義故,一切有情業界、煩惱界,無有若數、若量可能執取,唯是無邊。如是,有情及有情業、有情煩惱皆無有邊。我若發起上說諸願,此一切願決定亦無一一唯有「爾許邊」際。謂於虛空盡際一切有情,雖一有情不令遺餘,普令彼等一切業盡、一切煩惱盡,安處無上菩提大樂,故應成就如是大願。由此相故,名為感得彼願之果。此如現證法王如來正覺位時,由彼往昔發心之力及與願力,乃至安住虛空處中無功用行,亦復無有少分分別,盡虛空際一切有情,如其所應,悉令安處無上菩提。如是事業恆常無間,任運成就(123)。

 

上來廣說願正行竟。寂天菩薩云:「此賢行願,與菩薩十無數洛叉大願經(124)中所說相合。」彼經所說十大願者:一、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養無邊一切如來願。二、攝受防護一切正法願。三、十方諸佛一切有作十二種難思事業者,以無礙身我詣其前,作勝事業願〔謂頂禮、敬事、供養、勸轉法輪等〕。四、恒行一切菩薩行願。五、我能成熟一切有情願。六、引發無邊世界,令作當來成佛剎土願。七、諸所引發一切土中,亦有無邊不可思議所行境界諸大菩薩所充滿等,淨治純一清淨無邊願。八、一切菩薩與己同一意樂加行願。九、修一切行唯為成就無邊上義願。十、普於一切虛空邊際,示現無邊如來事業之相,現證圓滿菩提願。十地經(125)云:「菩薩如是安住菩薩歡喜地,發諸大願,起如是大方便、如是大行成就。所謂無餘一切諸佛,一切供養一切恭敬故,一切種具足,上深信清淨。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佛成道數,大供養恭敬無有休息(126)。」

 

又發大願:所謂一切諸佛所說法輪皆悉受持故,攝受一切佛菩提故,一切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護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佛成道數,攝護正法無有休息(127)。

 

又發大願:所謂一切成佛無餘一切世界住處,從兜率天來下,入胎,及在胎中,初生時,出家時,成佛道時,請轉法輪時,示入大涅槃。我於爾時,盡往供養攝法為首,一切處一時成一時轉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佛成道數,盡往攝法無有休息(128)。

 

又發大願:所謂一切菩薩所行廣、大、無量、不雜,諸波羅蜜所攝諸地、所淨生諸助道法,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說一切菩薩所行如實地道,及諸波羅蜜方便業,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行數,增長無有休息(129)。

 

又發大願:所謂無餘一切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三界所繫,雜入六道一切生處,名色所攝,為教化成就一切眾生界,令信入諸佛法故,斷一切世間數道故,令住一切智智處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眾生界數,教化一切眾生無有休息(130)。

 

又發大願:所謂無餘一切世界,廣大、無量、麤細、亂住、倒住、正住,如帝網差別,十方世界無量差別入,皆現前知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世界數,信入無有休息(131)。

 

又發大願:所謂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土,一切國土平等清淨,一切佛土神通莊嚴,光相具足,離一切煩惱成就清淨道,有無量智慧眾生悉滿其中,入佛上妙平等境界故,隨諸眾生心之所樂而為示現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佛國土數,清淨一切佛土無有休息(132)。

 

又發大願:所謂一切菩薩同心同行故,共集善根無怨嫉故,一切菩薩平等一觀故,常親近諸佛菩薩不捨離故,隨意能現佛身故,自於心中悉能解知諸佛神力、智力故,得不退隨意神通故,悉能遊行一切世界故,一切佛會皆現身相故,一切生處普生其中故,成就不可思議大乘故,具足行菩薩行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行數,入大乘道無有休息(133)。

 

又發大願:所謂乘不退輪行菩薩行故,身口意業所作不空,眾生見者即必定佛法故,聞我音聲即得真實智慧故,心喜恭敬即斷煩惱故,得如藥樹王身故,得如如意寶身故,行大菩薩行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行數,所作利益不空,無有休息(134)。

 

又發大願:所謂於一切世界處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一凡夫道,不離一切凡夫道處,示身初生,坐道場,成佛道,轉法輪,度眾生,示大涅槃。現諸佛境界大神通智力,隨一切眾生界所應度者,於念念中示得佛道,度諸眾生滅苦惱故。以一三菩提,遍知一切法如涅槃性故。以一音說,令一切眾生心皆歡喜故。示大涅槃而不斷菩薩所行故,示大智慧地,發起一切法故,法智通、如意神通、幻通,遍一切世界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成三菩提數,求大智慧、大神通等,無有休息。諸佛子菩薩,如是安住菩薩歡喜地,發諸大願,起如是大方便、如是大行,以十願門為首,生如是等滿足十百千萬阿僧祇大願。是菩薩住菩薩歡喜地,起如是等願(135)。

 

以十盡句成諸大願。何等為十?所謂:一、眾生界盡,二、世界盡,三、虛空界盡,四、法界盡,五、涅槃界盡,六、佛出世界盡,七、如來智界盡,八、心所緣界盡,九、佛境界智入界盡,十、世間轉法智轉界盡。如眾生界盡,我願乃盡。如世界盡,如虛空界盡,如法界盡,如涅槃界盡,如佛出世界盡,如佛智界盡,如心所緣界盡,如佛境界智入界盡,如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若彼界盡,我願乃盡。如是眾生界盡不盡,我此善根亦不可盡。世界盡不盡,虛空界盡不盡,法界盡不盡,涅槃界盡不盡,佛出世界盡不盡,如來智界盡不盡,心所緣界盡不盡,佛境界智入界盡不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不盡,我此諸願善根亦不可盡(136)。

 

彼第一願,即第四十九句至第五十二句「供養過去一切佛,現住十方世界佛,未來意樂速圓滿,依次現證佛菩提。」及第一百五十九句「善能供養諸佛海」。

 

其第二願,即第一百零一句至第一百零四句「攝持一切佛正法,普能光顯菩提行,極善淨治其賢行,盡未來劫常修行。」及第一百五十五句「善能觀察諸法海」。

 

其第三願,即第一百三十七句至第一百四十句「所有未來世間燈,次第成佛轉法輪,示現涅槃究竟寂,諸世尊前我往詣。」

 

其第四願,即第一百五十七句「善能清淨諸行海」。

 

其第五願,即第一百五十四句「善能解脫有情海」。

 

其第六願,即第一百五十三句「善能淨治剎土海」。

 

其第七願,即第一百三十五句至第一百三十六句「如是無餘一切方,趣入莊嚴諸佛土」。

 

其第八願,即第一百六十七句至第一百七十六句「為與善巧同等行,迴向今此一切善。身語意業皆清淨,諸行清淨剎清淨,賢巧云何善迴向?願我與彼皆同等,為行普善賢行故,修行文殊師利願,盡未來劫無厭倦,滿彼事業盡無餘。」

 

其第九願,即第一百四十三句至第一百四十八句「普遍修行功德力,普能遍滿大慈力,普遍賢善福德力,無有滯礙大智力。般若方便靜慮力,大菩提力皆引發。」及第一百六十一句至第一百六十四句「所有遊於三世佛,菩提行願廣差別,為依賢行現菩提,一切無餘我圓滿。」

 

其第十願,即第一百八十一句至第一百八十四句「虛空豈是爾許邊,無餘有情邊亦然;豈業煩惱邊爾許,我願亦豈爾許邊。」

 

如是以上所說為例,觀察一切前後文義,當審了知相合之相。

 

丙三、作意思惟此願勝利,有二:(丁一、現法勝利。丁二、餘生勝利。

 

初復有四:(戊一、攝受殊勝福德。戊二、遠離惡趣惡友,親面矚對如來。戊三、善得應得,獲與菩薩同分。戊四、永盡業障。)

 

戊一、攝受殊勝福德(第一八五至第一九二句)

 

若以十方無邊剎,    眾寶莊嚴供如來;

復以人天最勝樂,    剎塵數劫常奉獻。

若有聞此迴向王,    隨順勝解大菩提,

暫一於此能生信,    獲勝福德過於彼。

 

所言「若」者,或有一類眾生之義,謂有一類眾生以極微妙七寶(137)莊嚴,充滿「十方無邊剎」土,清淨信心供獻十方諸佛世尊。復以順合人天勝妙資具(138),能生勝樂甚奇希有諸受用物,作諸敬事,經歷時分,乃至剎塵數等無邊劫中,恒時奉獻。如是供養,所獲福德不可思議。若有眾生,聞此普賢迴向王已,心懷喜悅,於其文義,正憶念已,隨喜最勝菩提因果之相,而深「勝解」(139),暫一生起極清淨「信」。如是眾生,獲勝福德。謂能積聚望前福德,倍復增上大福德。以要言之,於此願中,所供養事至極廣大,作供養時至極長久,供養境界至極邊際,供養相狀至極恭敬,即便能有供養福德。正念其義,暫一作意觀修,亦能獲得極大福德。

 

戊二、遠離惡趣惡友、親面矚對如來(第一九三句至第一九六句)

 

諸有發此賢行願,    彼能遠離諸惡趣,

彼亦遠離諸惡友,    彼速親睹無量光。

 

諸有具足淨信眾生作意義理,而能發起「此賢行願」。謂若如理隨順修已,彼由是緣,遠離謗法(140)、違善知識、犯福田等(141)生惡趣因,故能遠離一切惡趣。又彼補特伽羅由是因緣,亦能畢竟遠離一切惡友。言「惡友」者,謂不信三寶,及邪見等不善朋疇,退出大乘趣入小乘諸惡伴侶。既遠離已,亦能由彼補特伽羅經不久時,速疾親睹相好莊嚴無量光身。此中顯示,非唯遠離生惡趣因一切惡業,生惡趣緣一切惡友,將捨命時,親面矚對無量光佛;自相續中,若有往昔諸生所積,生惡趣因諸種惡業,亦能摧壞發果機緣,而得往生清淨佛土。

 

戊三、善得應得,獲與菩薩同分(第一九七至第二○○句)

 

善得應得樂安養,    今此人壽亦善來,

經時不久彼當得,    有如普賢所成就。

 

又復由彼,補特伽羅於諸受用大乘法中,若善知識、若諸朋疇、若妙處所、若資具等一切順緣,任運攝受。所「應得」者,皆能善得。於諸有情能生苦楚、病等惡緣,亦於此中轉成菩提心,及修行助伴(142),身心由樂而得安養。即於今此人壽中間,亦由諸佛菩薩之所加持,善來此世他世一切義利。言「善來」者:謂善成就。彼補特伽羅經時不久,當能獲得有如「普賢所(已)成就」。謂當獲得有如普賢,若心、若行、若其功德、若其福德。言「不久」者:謂是速疾。以要言之,「彼」即此世於能受用大乘法中,一切順緣及與一切意樂加行,展轉勝進,悟入諸佛菩薩加持,輕易成就此世他世一切義利,獲得速疾於地、於道(143)最勝通達。

 

戊四、永盡業障(第二○一至第二○四句)

 

諸造極惡五無間,    皆由無知增上力;

願彼稱誦此賢行,    速疾無餘悉清淨。

 

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羅漢,四、破僧,五、於如來所,惡心出血;「五無間」罪補特伽羅,皆由「無知」。謂無簡擇應取、應捨覺慧之力,愚癡「增上」。彼等能於此賢行願,意念其義,勝解俱心,善「稱誦」已,即於此世無間業障能令「無餘」。謂無少分餘果可受,悉能滅除清淨令盡。五無間者,不善業中名至極重,亦即此世能令「清淨」,況復所餘!此中專為顯示淨治業障,其力極大。

 

丁二、餘生勝利,有二:(戊一、因所攝;戊二、果所攝。)

 

戊一、因所攝(第二○五至第二○八句)

 

智與形色諸相好,    種姓容顏悉具足,

諸魔外道無力能,    普為三界所應供。

 

諸有補特伽羅以賢行願為其本願,所餘一切未來生中,隨所受生,天人趣中,知諸明處(144),圓滿無礙趣入之智,兩脣圓藏,諸妙形色,首如傘蓋,極圓滿等諸種相好,有如王種尊貴種姓,若金色等圓滿容顏,悉能具足。於菩提道作障礙魔,惡悉彈多(145),及趣邪道諸種外道,亦無力能障此補特伽羅之道。復由福力,及與智力,能摧伏他,普為三界一切天人趣中所應供養,所應禮處。

 

戊二、果所攝(第二○九至第二一二句)

 

速詣菩提樹王下,    到已安住為利生,

降伏一切魔部眾,    成等正覺轉法輪。

 

諸有補特伽羅,能以此願為其本願,速疾趣進道究竟已,疾詣菩提樹王之下。既到彼已,為令成就一切有情無上菩提大利益故,以金剛跏趺坐而住,從金剛喻三摩地門(146),降伏魔軍所有部數百俱胝,現證無上菩提佛位,轉於甚深廣大法輪。

 

丙四、誦持文等一切勝利,有五:(丁一、總攝。丁二、即以誦持賢行善根,隨學菩薩迴向。丁三、隨學如來迴向。丁四、斷除諸障,攝受殊勝清淨依身。丁五、獲得記別,成辦有情義利。)

 

丁一、總攝(第二一三至第二一六句)

 

諸有於此賢行願,    受持開演讀誦者,

異熟唯佛能證知,    得勝菩提勿疑惑。

 

諸有具足信心眾生,於此賢行願經,或記誦文句而自「受持」,或廣為他宣說開示,或復高聲「讀誦」經卷,或問論等(147),彼異熟中,獲得不可思議出世豐滿,唯佛如來乃能證知所行境界,聲聞、獨覺於此福德,亦復不能通達邊際。此為能得無上菩提最勝方便,不應疑惑,應離異覺。謂:求現證前後文中所明勝利,其最勝因,於佛聖言斷除疑惑,信順而信,為其主要。最後一句,亦可加於一切前後頌文後方。

 

丁二、即以誦持賢行善根,隨學菩薩迴向(第二一七至第二二○句)

 

文殊勇猛如實知,    普賢菩薩亦如是,

我普於彼隨學故,    迴向今此一切善。

 

此第一句,藏土餘譯有云:「文殊如實知、勇猛。」謂文殊菩薩以其慧劍,善巧斬斷我執無明軍眾命根之法,故名勇猛。彼以三輪無分別慧之所攝受,如實了知一切善根迴向廣大菩提之法,名如實知。聖者普賢菩薩,亦依如是無上方便法門,至極善巧迴向其善。復有所餘觀自在、除蓋障等諸大菩薩,普於彼等云何修學,我亦隨學迴向今此誦賢行等一切善根。

 

丁三、隨學如來迴向(第二二一至第二二四句)

 

三世諸佛咸稱讚,    如是迴向最殊勝;

我亦普以此善根,    迴向為令依賢行。

 

遊於三世諸佛如來,稱讚如是迴向之法第一最勝。謂令乃至三有常住中間,蓋虛空際一切有情,增長無上利樂法筵故,以諸善根迴向,為當證得最勝菩提位因。我亦依止如是之法,普以今此誦持賢行願等善根,迴向令依普賢行門,為當證得大菩提因。釋迦知識云:「言如是迴向者,謂以三輪不可得法而作迴向。」寂天菩薩云:「從文殊勇猛如實知」起,此二頌文,總攝前說一切大願。

 

〔梵、藏行人,若時無暇誦經全文,唯誦二頌〕

 

丁四、斷除諸障,攝受殊勝清淨依者(第二二五至第二三二句)

 

願我臨欲命終時,    普能掃除一切障,

親睹如來無量光,    即得往生極樂土。

到彼土已令此願,    一切無餘悉現前;

無餘彼願我圓滿,    利益世間諸有情。

 

依此善根,我命終時。謂於正當捨此依身現在前時。無間業等,名為「業障」;若邪見等,名「煩惱障」;若依於彼,不堪見諦,名「異熟障」(148)。一切三障,棄捨遠離而掃除已。將捨命時,為我眼根現前所行,無量光佛、二長子等大眾圍繞,皆善睹見。由彼悲力及我願力,捨命無間,無滯無礙往極樂土。到彼土已,願增上力,受得清淨意自性身。今此上說十大願等一切願義,皆得現前。既現前已,我於彼等願義無餘,畢竟圓滿。乃至世間流轉未空,我於彼中一切有情,悉為成辦現前利益、究竟利益。

 

丁五、獲得記別,成辦有情義利(第二三三至第二四○句)

 

彼佛中圍賢調悅,    我從端嚴妙蓮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    我於其中得記別。

既得如來記別已,    化眾多身百俱胝,

依覺慧力遍十方,    廣作利益諸有情。

 

「彼佛」,謂無量光佛。諸佛中圍有二圓滿:一、淨土圓滿。二、眷屬圓滿。如是中圍圓滿處所,願力所成,故名為「賢」。二種資糧及大乘法,廣大豐盛,故名「調悅」。我於彼處,從其種種光鬘端嚴,七寶妙蓮孔中,無礙化生,親面矚對無量光佛。彼以右手摩撫我頂,而告我言:「善男子!汝於當來成佛世界,與此土同。」我於其中,如是獲得最勝無上菩提記別(149)。我於彼處,依如是相得記別已,一剎那頃以神境力,化百俱胝(150),眾多化身,遍散分布。如是化身,由方便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覺慧力故(151),依於眾多解脫之門,成辦安處十方有情最勝無上菩提利益。

 

(第二四一至第二四八句)

 

我今發此賢行願,    隨有所積少分善,

願彼有情諸善願,    剎那一切悉相應。

以此賢行願迴向,    所獲福德勝無邊,

沈溺苦海諸有情,    往生無量光佛土。

 

此二頌文,陳那疏中,闕而不現。釋迦知識疏中,雖有其文,然其辭句略有殊異。

 

「發」、即口誦心思,謂於口誦其文,心思義等(152)。所有我所積集少分三門之善,以此力故,一剎那頃,令盡所有十方有情,發起順合白品善願,一切相應。此即現時成就合法希願義利。又以今此讀誦思惟普賢行願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我能獲得微妙福德;此望所餘諸世間善,是名為「勝」。乃至虛空常住中間,福德資糧無有窮盡,是名「無邊」。以此力故,一切有情為業、煩惱之所自在,沈溺廣大生死苦海,諸衰逼惱,速疾令其解脫苦海,受生無量光佛悲願所成最勝剎土。如是等類功德資糧,有如大海,悉能獲得。

 

(第二四九至第二五二句)

 

今此願王勝中尊,    能利無邊諸有情,

成滿普賢莊嚴文,    惡趣相續無餘滅。

 

此為藏土遍照譯師所造願文,非經正文。今說其義,謂此賢行願王,是佛如來親口所說,加持廣大。總攝一切菩薩大願,義利廣大。所有願中,以此為勝,為願中尊。即於其文,讀誦思惟,或演說等,便能利益無邊有情。言「成滿普賢莊嚴文」等者:此中成滿,釋為「弘廣」。「文」、即理趣。謂若弘廣以普賢行之所圓滿莊嚴理趣,惡趣為首一切流轉相續,悉能空滅,速疾圓滿一切有情所求無上菩提大樂。

 

聖言量中,謂賢行願,義利廣大,加持亦大。暫一讀誦經中文句,尚能出生難思勝利,況復如理思惟其義!如來實語,從無虛誑。依信順門,勵力修習,即是獲得賢妙依身,具足義利最勝方便。頌云:

 

無算如來及佛子,    諸如海行如海願,

圓滿攝此勝經中,    咸稱三界唯一寶。

業所自在生末世,    飽受善惡深厭離,

今逢希有大乘道,    念此勝緣勤策勵。

智者既遇無垢教,    微細所作離散亂,

精進修行聖教藏,    我今合掌而啟請。

牟尼密意深且細,    以我愚夫極愚者,

當有倒釋經義過,    至心露於菩薩所。

願此精勤所積善,    我與有情時不久,

俱到普賢行海邊,    同登能仁大雄位。

 

吉祥圓滿

 

聖者賢行願王釋義

 

〔自序註釋〕

 

1)不空三藏所宗梵本,猶存於世。近今日本其中堂所影印之普賢行願讚梵本,私考即其文也。是斯對照不空譯文,「普賢行」三字皆於梵字之旁,以朱筆註明「賢行」二字。

 

2)印度註釋。

 

3)普遍皆善,無有一種煩惱所使。

 

4)西藏稱印度為梵土,或聖地,尊稱之辭。吾土古稱西域,或稱天竺。

 

〔釋論註釋〕

 

(1)編註:請參見53頁:「上來略述陳那疏義,此與龍猛所造會疏、總義(綱領)、分釋(節目)多分相同」,及55頁本文作者語:「今於彼等,亦不意樂廣破廣立,唯由顯說自內宗法,而令了知諸餘建立。」按本釋論作者  至尊章嘉游戲金剛之傳記具善教法嚴飾中所述,其一生稟承  至尊法王宗喀巴之宗風,以依止佛所授記智者—龍猛菩薩之宗義,開顯聖教之本意,令眾了知。故「龍尊俱胝善依止」一語,當指依止智者龍猛菩薩所造釋論。

 

2)謂菩薩為諸佛之子。

 

3)曼殊室利,即文殊師利,亦即妙吉祥菩薩。

 

4)即俗所謂登地菩薩。

 

5)瑜伽師地論云:「又此種性,已說名持,亦名為助,亦名為因,亦名為依,亦名階級,亦名前導,亦名舍宅。」

 

6)瑜伽師地論中譯為所為。攝大乘論世親釋中,譯為所用。如云:「今造此論有所用者。」

 

7)一切大願,皆以積集資糧,淨治罪障,為成就因。

 

8)身所依者,謂佛身像;語所依者,謂佛說經;意所依者,謂窣堵坡。

 

9)別譯「世間」:始從欲界,乃至有頂,諸薩迦耶皆名世間。

 

10)心為能緣,心所對境名為所緣。緣者,攀緣之義。

 

11)師即是獅。釋迦知識云:「獅子摧伏世一切獸,彼一切獸無有氣力摧伏獅子。」如是如來不為他論、外論諸獸之所摧伏,普能摧伏一切他外,與獅子同,故名「獅子」。陳那云:「一切無所怖畏名獅,天人世間諸佛亦爾。」無所怖畏,與獅子同;現人壽故,亦即是人,是獅子故,名人獅子。

 

12)陳那釋云:『言「以清淨身語意」者:謂能發起最勝清淨。由能發起清淨心故,其身與語亦皆清淨。』

 

13)亦名發起。

 

14)十方三世。

 

15)有如親對面前,現矚現見。

 

16)亦名五輪投地。

 

17)五輪據地,名為身禮,如瑜伽戒品云:「下至以身一拜禮敬,是名身禮。」

 

18)別稱法界性。究竟圓滿,遍於十方,名法界性。

 

19)瑜伽戒品云:「下至以心一清淨信,隨念三寶真實功德,是名意禮。」釋迦知識云:『言「意禮」者:謂能令彼功德自性,皆現在前;又後於彼一切功德,心懷信樂。』

 

20)大毗婆論云:「造是因義。」

 

21)善逝:為如來十號之一。

 

22)是故不空譯云「以諸音聲功德海」。菩提道次第釋云:『謂於諸佛功德,堪讚不可窮盡。化一一身,有無量首;化一一首,有無量舌;出和順音,而廣稱說。此中「音」者,即是讚辭。其「支」者,謂因,即是舌根。「海」者:眾多之辭。』般若所譯本經第四十卷長行云:「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先以言音稱說功德,名為語禮。如瑜伽戒品云:「下至以語一四句頌,讚佛、法、僧真實功德,是名語禮。」

 

23)有過其上者。

 

24)中圍,亦名曼荼羅。

 

25)妙高峰亦名須彌山。

 

26)菩提道次第釋云:『言「妙華」者:謂人天等處,甚奇希有,諸種散花。言「鬟」者:謂種種花,編綴成鬟。如是二種,或以真實或以造作。言「伎樂」者:謂或弦奏,或復吹奏、或敲、或鳴。言「塗香」者:謂香泥膏。言「勝傘蓋」者:謂諸傘中最勝者。言「燈明」者:謂酥油等芳香光明,及放光明摩尼妙寶。言「燒香」者:謂是配合多種能燒香物,或用一種能燒香物。言「妙衣服」者:謂一切衣中最勝妙者。言「最勝香」者:謂妙香水堪飲供水,此以能興芳香之氣,遍三千界,如是諸香所薰染水。言「末香」者:謂以妙香為末,可散可燒。即以此末積為包等或與繪造中圍粉色和合,次第高廣,有如妙高峰狀。言「一切最勝莊嚴具」者:謂當一一加於前後方。此復含有眾多之義,嚴飾之義,種種之義。』

 

27)無過其上者。

 

28)瑜伽師地論云:「謂從一種,變成多種,如是廣說,乃至梵世身自在轉,是名神境。」又俱舍論云:「依毗婆沙所說理趣,神名所自,唯勝等持,由此能為神變事故。諸神變事,說名為境。此有二種:謂行及化。行復三種:一者、運身,謂乘空行猶如飛鳥。二者、勝解:謂極遠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三者、意勢,謂極遠方,舉心緣時,身即能至。此勢如意,得意勢名。此復二種:謂欲、色界。」

 

29)舊稱三昧。

 

30)勝解。

 

31)信有三種:一、深欲信,謂欲出離三界輪迴,希求佛果。二、清淨信,於三寶處,起清淨信。三、誠信,心無變遷,決信因果。此中但言二信。

 

32)陳那釋云:『言「深心信受賢行力」者,謂於賢行引起勝解,引起信心,決定信順,由此力故。言「賢行」者,有多契經說為菩薩種種相狀供養。如其所說,故今攝受頂禮供養,是故云:頂禮供養諸如來。』

 

33)瑜伽論中已得眾具自在菩薩所設供養,與此相同。如彼論第四十四卷云:「已得眾具自在菩薩,化作化身,或一、或二、或復眾多,乃至百千俱胝等數。此一切身,皆於如來及制多所,恭敬禮拜。復從如是一一化身,化出多手,或百、或千、或過是數。此一切手,皆持無量過諸天上妙華香,殊勝可愛種種珍寶,奉散如來及制多所。復從如是一切化身,化出無量上妙音聲,歌讚如來廣大甚深真實功德。後從如是一切化身,化出無量最上最妙環瑕璩印寶莊嚴具,幢蓋、旛燈種種供具,供養如來及以制多。如是等類,已得眾具自在菩薩所設供養,皆養自心。如是菩薩,不更希求如來出世,何以故?由此菩薩已得證入不退轉地,一切佛土往來供養,皆無礙故。」

 

34)舊譯果報。

 

35)謂作者、作具、作業。三輪無性,即三輪體空。

 

36)言「別別」者:謂非總悔,應分別悔。廣如漢譯戒品纂釋所明。

 

37)菩提道次第釋云:『依止三毒而為其因,以身、語、意為其所依,我所造作為其自性。又此自性,復有三種:一、親自所作;二、教令他作;三、於他所作起隨喜。所言「諸所造作」者:謂總攝一切所造罪惡,應令此等所有過患,悔愧已往,陳護當來,以至誠心而露悔已,往昔已作,斷除增長,諸未來者,令其斷滅。』

 

38)亦名緣覺,又名辟支佛。

 

39)即凡夫。

 

40)所言趣者,如大毗婆沙論云:「是諸有情所應往,所應生結出處,故名趣。」瑜伽師地論二卷云:「如是安立世界成已,於中五趣可得。」般若本經第四十卷長行云:「一切世界、六趣、四生,又此六趣,別稱六道。」

 

41)亦名現等覺,又名阿毗三佛陀,謂佛成正覺。

 

42)瑜伽三十八卷云:「所知障斷故,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復有異門,謂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

 

43)佛動成道已,不即說法,經爾許時,有勸請者,方轉法輪。此頌第二句,梵本意謂菩提道次第清淨圓滿,獲得無礙。陳那釋云:「菩提道次第清淨圓滿者,謂於無上菩提現淨滿已,即是現等正覺之義。言無滯者,謂即由彼現菩提力,了知無餘一切事性,越度所有一切滯礙。」

 

44)佛地經論云:「令修善因,名為利益;令得樂果,名為安樂。又令離惡,名為利益;令其攝善,名為安樂。又拔其苦,名為利益;施與其樂,名為安樂。此世他世,世出世等,應知亦爾。」

 

45)涅槃者,謂一切依,皆寂滅故。或名泥洹、名滅、名寂滅、名圓寂、名滅度。

 

46)諸身口意三業之善,固不可拔,故謂之根。又由此善能生妙果,能生餘善,故謂之根。

 

47)此如攝大乘論三卷云:「一、方便善巧波羅密多,謂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

 

世親釋云:「共諸有情者:謂於此善共諸有情,如所共有。今當顯示:謂以此善,願求無上正等菩提,作諸有情一切義利,要證菩提此意方遂。是故若有如有思惟:所有善根皆悉迴向無上菩提,作諸有情一切義利,如是名為共諸有情。方便善巧顯示般若及以大悲:謂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此由大悲迴求無上正等菩提,不求帝釋等富樂果。由了知故,不起煩惱,此即般若。」

 

48)菩提道次第釋云:「此中敬禮、供養、勸轉法輪、請不涅槃、隨喜福善,如是五支,名為積集順緣資糧。悔罪一支,名為淨治逆緣諸障。為令長養自善事故,隨喜品中,於自作善亦修慶喜。迴向一支,謂令於所已積集、所已淨治、所已長養諸善,雖極欲少,增為多廣,及現在世所感果將罄盡者,令永無盡。以要言之,此為積集、淨治、增長無盡,三種所攝。」

 

49)意樂,即是思。

 

50)離苦得樂之道,獲十善業道之道,成佛之道。

 

51)陳那云:『言「願無錯誤」者:謂當願其恆常遠離身心疾病。』釋迦知識云:『言「願無疾病」者:謂當願令一切時中,解脫無餘其俱生苦,及諸客苦之義。言「眾生法利悉順成」者:謂令無餘有情成就法求。言「法利」者:謂獲法利,永不離失十善業道,即名為獲。言「順成」者:謂彼於法,無有修行及防護等一切煩惱,至極順適。言「所有意望亦成滿」者,此中意望,是彼有情所有意樂。謂諸有情為欲成就所求義利所有意樂,亦復令其圓滿成就。

 

上來三頌,明勝解行所攝發菩提心。』

 

52)於過去生自體差別,明了記憶,名念宿住。別譯宿命通。

 

53)即念本生。瑜伽論云:「又由隨念宿住智故憶念本生。」

 

54)願菩提心及趣入菩提心,廣釋於拙譯戒品纂釋卷上第五十九頁。

 

55)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廣釋於拙譯戒品纂釋中。

 

56)亦名夜叉,又名捷疾鬼。

 

57)即甕形鬼。

 

58)瑜伽師地論第八十一卷云:「能治義者,以要言之,一切清淨行。如貪是所治,不淨為能治;瞋是所治,慈為能治。」

 

59)謗大乘法,其罪重於五無間業。

 

60)所治品,即違逆品。瑜伽師地論第八十一卷云:「所治義者,以要言之,一切雜染行。四黑法者:一、謂若欺誑親教、軌範、尊長、諸應供處。二、謂以引起悔愧意樂,令他有情,於其非所應悔愧處,而生悔愧。三、謗說正趣大乘有情惡稱、惡名、惡譽、惡聲。四、於諸有情,現行諂誑。」

 

言「業障、煩惱障」者,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九卷云:「言業障者:謂五無間業及餘所有故思造業、諸尤重業。彼異熟果若成熟時,能障正道令不生起,是名業障。煩惱障者:謂猛利煩惱、長時煩惱,由此煩惱,於現法中以其種種,淨行所緣不能令淨,是名煩惱障。」

 

61)瑜伽論云:「所受異熟,界地決定故,是故約與異熟不可移轉,名為不動。」

 

62)謂眼所識可愛、可喜、可樂、如意能引欲,可染著色,乃至身所識可愛、可喜、可樂、如意能引欲、可染著觸。又五妙欲,別譯「五欲樂」。

 

63)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九卷云:「云何魔事?謂諸所有能引出離善法欲,生耽著諸欲增上力故,尋還退捨,當知此即是為魔事。若正安住密護根門,於諸所有可愛色、聲、香、味、觸、法,由執取相、執取隨好,心樂趣入,當知此即是為魔事。若正安住於食知量,於諸美味不平等食,由貪愛故,心樂趣入,當知此即是為魔事。若正安住精勤修習初夜、中夜、後夜悟寤瑜伽,於睡眠樂、於偃臥樂、於脅臥樂,由懈怠力心樂趣入,當知此即是為魔事。若正安住正知而住,於往來等諸事業時,若能見幼少盛年美色諸母邑等,由不如理執取相好,心樂趣入;或見世間諸妙好事,心樂趣入;或於多事多所作中,心樂趣入;或見在家或出家眾,歡娛雜處,或見惡友共相雜住,便生隨喜,心樂趣入,當知一切皆是魔事。於佛、法、僧、苦、集、滅、道,此世、他世,若生疑惑,當知一切皆是魔事。住阿練若、樹下、塚間、空閒靜室,若見廣大可怖畏事,驚恐毛豎;或見沙門、婆羅門像,人、非人像,欻然而來,不如正理勸捨白品,勸取黑品,當知一切皆是魔事。若於利養、恭敬、稱譽,心樂趣入;或於慳吝、廣大希欲,不知喜足;忿、恨、覆、惱及矯詐等,沙門莊嚴所對治法,心樂趣入,當知一切皆是魔事。如是等類無量無邊諸魔事業,一切皆是四魔所作。隨其所應,當正了知。」

 

64)瑜伽師地論云:「我當饒益一切有情,非於有情有所見覓。」

 

65)地獄、餓鬼、畜生之趣。

 

66)一、福資糧。二、智資糧。

 

67)軟中上根部分差別。

 

68)種性之義。

 

69)煩惱品所有粗重隨附依身,說名隨眠。

 

70)所言福智二資糧者,如瑜伽師地論三十六卷云:「云何為福?云何為智?謂略說福,即是三種波羅蜜多:一、施波羅蜜多;二、戒波羅蜜多;三、忍波羅蜜多。智:唯一種波羅蜜多,謂慧波羅蜜多。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應知通二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若依精進,修行布施,受護淨戒,及修慈等四種無量,如是等類所有精進,名為福分。若依精進,習聞、思、修所成三慧,修蘊善巧,修界善巧,修處善巧,修緣起善巧,修處非處善巧,修能觀察苦為真苦、集為真集、滅為真滅、道為真道,及於一切善不善法,有罪、無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并廣分別緣生法中,皆能如實思擇觀察,如是等類所有精進,名為智分。若依靜慮,修習慈等四種無量如是相類所有靜慮,名為福分。若依靜慮,能修如前精進中說,蘊善巧等如是等類所有靜慮,名為智分。如是福智略有六種,一一分別,應知無量。」

 

71)以無染心。

 

72)謂清淨之法眼。

 

73)攝大乘論世親釋七卷云:「法流即說在三摩地處,於定中見諸佛故。」

 

75)一、契經,二、應頌,三、記別,四、諷頌,五、自說,六、緣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希法,十二、論議。

 

76)別稱八萬四千法門。

 

77)亦名總持,謂總任持無量佛法,令不忘失。於一法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中,持一切文;於一義中,持一切義。

 

78)抉擇修行踐法理趣,作用軌則。

 

79)既抉擇已,如所抉擇,如實修行。

 

80)集論云:「謂有資糧道,皆是加行道;有加行道,非資糧道。謂已積集資糧道者,所有順決擇分善根。」

 

81)瑜伽師地論第四十五卷云:『云何菩薩法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聞未曾聞、言未溫習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攝錄,次第錯綜,次第結集無量經典,經無量時,能持不忘,是名菩薩法陀羅尼。

 

云何菩薩義陀羅尼?謂如前說,此差別者,即於彼法無量義趣,心未溫習未善通利,經無量時能持不忘,是名菩薩義陀羅尼。

 

云何菩薩咒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災患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驗,第一神驗,無所唐捐,能除非一種種災患,是名菩薩咒陀羅尼。

 

云何菩薩能得菩薩忍陀羅尼?謂諸菩薩成就自然堅固因行,具足妙慧,獨處空閒,寂無言說,曾無有物。見路而行,知量而食,不雜穢食,一類而食。常極靜慮,於夜分中少眠多寤。於佛所說得菩薩忍諸咒章句能諦思惟。其咒詞曰:「壹胝  密胝  吉胝毗  □底  缽陀膩  莎訶」即於如是咒章句義,審諦思惟,籌量觀察。彼於如是咒章句義如是正行,不從他聞,自然通達。了知如是諸咒章句都無有義,是圓成實,但唯無義,如實了知此章句義。所謂無義,是故過此不求餘義,齊此名為妙善通達咒章句義。彼於如咒章句義正通達已,即隨此義不從他聞,自正通達一切法義。謂於此義,如是通達一切言說所說諸法自性之義,皆不成實,唯有諸法離言自性是自性義。彼於諸法此自性義正通達已,過此更無餘義可求。由於此義善通達故,獲得最勝廣大歡喜,由是菩薩得陀羅尼,當言已得此陀羅尼章句所立菩薩勝忍。得此忍故,是諸菩薩不久當得淨勝意樂,已依上品勝解行地勝忍而轉,當知是名菩薩所有能得菩薩忍陀羅尼。

 

此中菩薩法陀羅尼、義陀羅尼,若過第一無數大劫,已入清淨勝意樂地,所得決定堅住廣大;從此以下,或以願力,或依靜慮,雖有獲得,而不決定,亦不堅住,亦不廣大。如說法、義二陀羅尼,咒陀羅尼當知亦爾。能得菩薩忍陀羅尼,如前所釋,即如是得。』

 

82)名為三有,亦稱三界。

 

83)別名輪迴。

 

84)謂四攝事,又復略有六種方便:一隨順會通方便,二共立要契方便,三異分意樂方便,四逼迫所生方便,五施恩報恩方便,六究竟清淨方便。廣於瑜伽師地論四十五卷。

 

85)謂從煖法、頂法、順諦忍法、至世第一法。

 

86)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

 

87)由此通達所取能取無性真如故。大般若經第五十二卷云:「謂若住此三摩地時,於諸垢穢,縱任棄捨,如獅子王自在奮迅,是故名為師子奮迅三摩地。」

 

88)現觀莊嚴論云:「緣佛等淨信,精進行施等,意樂圓滿念,無分別等持,知一切法勝慧,共為五。此攝道為五法:一、謂於緣佛諸道果法,發起淨信。二、於布施等行境,勇悍精進。三、意樂圓滿大乘發心所攝正令。四、虛空藏等無分別定。五、二諦所攝諸法,一切種了知勝慧。」

 

89)梵土、西藏稱師父為父,稱徒為子。龍猛之子,即是月稱。

 

90)器:謂器世界。情:謂有情世界。別稱依報、正報。

 

91)大乘為內,此外名外。瑜伽論云:外者,內相違義。顯揚論云:外者,翻內義。

 

92)顯揚論云:「靜慮者及諸佛,二種境界中,真如及無漏性,皆不可思議。」

 

93)亦名受用身,別名報身。佛地經論云:「受用身者,一切功德圓滿為相,一切佛法共所集成,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起,一切如來各別自體。微妙難測,居純淨土,任運湛然,盡未來際,自受法樂,現種種形,說種種法,令大菩薩亦受法樂。」

 

94)釋迦知識謂此二頌,明第一地,極喜地。

 

95)即六十四梵音。

 

96)即是思。

 

97)即是種性。

 

98)釋迦知識謂此一頌,明第二地,離垢地。

 

99)知不現見境,名智。

 

100)釋迦知識謂此一頌,明第三地,發光地。

 

101)謂極少時。雜集論云:「剎那者,謂於所知境,智生究竟,名一剎那。」

 

俱舍論云:「眾緣和合法,得自體頃;或有動法,行度極微。」對法諸師說:「如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如是名為一剎那量。」

 

102)釋迦知識謂此一頌,明第四地,燄慧地。

 

103)釋迦知識謂此一頌,明第五地,極難勝地。

 

104)釋迦知識謂此一頌,明第六地現前地。

 

105)即十二相成道。大般若經第六分二行品云:「或現昇睹史多,或現從天下生至瞻部洲,或現處胎,或現初生,或現童子,或現遊戲,或現出家,或現苦行,或現往詣菩提,或現轉法輪,或現般涅槃。」

 

寶性論教化品云:「從天退、入胎,現生有父母。在家示嬰兒,學習諸伎藝,戲樂及遊行,出家行苦行,現就外道學,降伏於天魔。成佛轉法輪,示道入涅槃。諸薄福眾生,不能求如來。」

 

106)釋近知識謂此一頌,明第七地,遠地行。

 

107)瑜伽戒中,開身三不善,謂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語四不善:謂妄語、離間語、麤惡語、綺語。善巧方便菩薩於諸身語不善,皆能轉變為最勝道,而生功德。拙譯戒品纂釋中廣釋其義。

 

108)此名熏修靜慮。如瑜伽十二卷云:「謂如有一已得有漏及與無漏四種靜慮,為於等至得自在故,為受等至自在果故,長時相續入諸靜慮有漏、無漏更相間雜,乃至有漏無間、無漏現前,無漏無間還入有漏,當知齊此熏修成就。」

 

109)亦名健相三昧,又名健行定、勇健定、勇伏定。大般若經云:「謂若住此三摩地時,能受一切三摩地境,能辦無邊殊勝健行,能為一切等持導首,是故名為健行三摩地。」

 

110)無垢三摩地,亦名清淨三昧。

 

111)釋迦知識謂此二頌,明第八地,不動地。

 

112)一、蘊魔,二、煩惱魔,三、死魔,四、天子魔。廣釋於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九卷。

 

113)如來十號之一。此有六義:一、自在,二、熾盛,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重。

 

114)釋迦知識謂此一頌,明第九地,善慧地。

 

115)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七卷云:「三神變者:一、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

 

116)生死、涅槃二種怖畏。

 

117)顯揚論:「一、壽自在,二、心自在,三、眾具自在,四、業自在,五、生自在,六、願自在,七、勝解自在,八、神變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

 

118)初善、中善、後善,名為三善。謂其所行,於初、中、後三時皆善也。

 

119)甚深賢行、廣大賢行。

 

120)藥師經、般若理趣經、八大菩薩經等,皆說大菩薩八,其名曰:「妙吉祥菩薩、觀自在菩薩、慈氏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今取方便般若第一,但說二大菩薩。

 

121)釋迦知識謂上六頌,明第十地,法雲地。

 

122)亦名補處。

 

123)釋迦知識謂上二頌,明第十一地,普光佛地。

 

124)即十地經所云:十百千萬阿僧祇大願。

 

125)附論文。(編註:即十地經論)論曰:「云何校量勝?菩薩住此地中,勝聲聞、辟支佛故。校量勝有三種:一、願勝,一、修行勝,三、果利益勝。何者願勝?所謂十大願。」

 

126)論云:「是初大願無餘者有三種:一者、一切佛無餘。二者:一切供養無餘。三者、一切恭敬無餘。

 

一切佛者,有三種佛:一、應身佛,二、報身佛,三、法身佛。一切供養者有三種供養:一者、利養供養,謂衣服、臥具等。二者、恭敬供養,謂香、花、旛、蓋等。三者、行供養,謂修行信、戒、行等。一切恭敬者,有三種恭敬:一、給侍恭敬,二、迎送恭敬,三、修行恭敬。是故作願供養恭敬。如經所謂:「無餘一切諸佛,一切供養一切恭敬故。」

 

「一切種具足」者,無量種種,復有勝事等供養故。「上深信清淨」者,增上敬重故,願迴向菩提決定信故。「廣大如法界」者,一切餘善中勝故。「究竟如虛空」者,無常愛果無量因故。「盡未來際」者,此因得涅槃常果故;一切劫數、一切佛成道數,大供養恭敬無有休息故。

 

此初願中,有六種大,名為大願:一者、福田大。如經所謂:「無餘一切諸佛一切供養一切恭敬故」。二者、供事大。如經:「一切種具足」故。三者、心大。如經:「上深信清淨。」四者、攝功德大。如經:「廣大如法界」故。五者、因大。如經:「究竟如虛空」故。六者、時大。如經:「盡未來際」故。』

 

127)論云:『第二大願有三種法:「一切諸佛所說法輪皆悉受持」者:謂教法修多羅等,書寫、供養、讀誦、受持,為他演說故。「攝受一切佛菩提」者:所謂證法,證三種佛菩提法,攝受此證法,教化轉授故。「一切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護」者:謂修行法。於修行時,有諸障難,攝受救濟故。

 

復名三種成就:一者、於諸佛所說修多羅等阿含次第,令法輪不斷成就故;二者、證三種正覺,得證成就故;三者、修行,乃至如實修行正覺成就故。是故名三種成就。三種佛菩提者:聲聞、辟支佛,亦名為佛故。』

 

128)論曰:『第三大願、「一切成佛無餘一切世界住處」者:一切應佛無邊,遍滿一切世界住處故,隨何等世界,諸佛住處應感相順眾生見故,從兜率天來下,乃至示入大涅槃。「我於爾時盡往供養攝法為首」者:隨彼眾生供養佛方便,以如來所說攝法方便,集功德智慧助菩提法故。「一切處、一切時成一時轉」者:示非前後故。

 

何故示現彼處住,不在色、無色處?此難處來,不為我故;起於輕心,不生恭敬,為遮此等故。何故不住他化自在天等?如來有力能勝處生,捨而不生,為念眾生故;來生兜率,如是生大恭敬心故。何故人中捨上天樂?愍我等故,來生人中,生增上敬重心故。何故處胎?示現同生增長力故。何故自成正覺?示非餘佛教化,現丈夫力成就,非因他得菩提故。何故示現入大涅槃?為令懈怠眾生,勤心修道故。』

 

129)論曰:『第四大願,「心得增長」者,以何等行令心增長?一切菩薩所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故。彼菩薩行有四種:一種種,二體,三業,四方便。以此四種教化今其受行。

 

何者是菩薩行種種世間行有三種。「廣」者:從初地乃至六地;「大」者,七地;「無量」者:從八地乃至十地。「不雜」者:法無我平等觀出世間智故。如經:一切菩薩所行,廣大無量不雜故。「體」者,如經:諸波羅密所攝故。「業」者,如經:諸地所淨,生諸助道法故。「方便」者,如經: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故,說一切菩薩所行如實地道,及諸波羅蜜方便業故。』

 

130)論曰:『第五大願,教化眾生故。何者是眾生?為何義故化一切眾生?有六種差別:一、麤細差別:二、生依止差別;三、不淨、淨處差別,四、苦樂差別,五、自業差別,六、自體差別。

 

何者麤細差別?麤者有色,細者無色。色中麤者有想,細者無想;無色中麤者非無想,細者非想非非想,是名麤細差別。如經: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故。

 

生依止差別者,如經:卵生、胎生、溼生、化生故。化生者云何依止?依止業生故。

 

不淨淨處差別者,如經:三界所繫故。

 

苦樂差別者,種種身故,如經:雜入六道故。自業差別者,如經:一切生處故。

 

自體差別者,如經:名色所攝故,是名眾生。

 

為何義化者?為三義故。一者、為信入諸佛所說法中,如經:為教化成就一切眾生界,令信入諸佛法故。二者、已入佛法中,令入二乘菩提故,如經:斷一切世間數道故。三者、已入二乘菩提,令入無上菩提故,如經:令住一切智智處故。」

 

131)論曰:『第六大願,無餘一切世界者,有三種相,隨入如是世界,智皆現前知。一者、一切相,二者,真實義相,三者、無量相。

 

一切相者,如經:廣大無量乃至正住故。「廣大無量」者,一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世界故。「細」者,隨何等世界意識身故。「麤」者,隨何等世界意色身故。「亂」住者,非次第住故。「倒住」者,不造舍宅住故。「正住」者,造舍宅住故。是名一切相。「如帝綱差別」者,真實義相故,如業幻作故。

 

無量相者,十方世界無量差別入故,無量相故。

 

真實義相者,唯智能知。餘相者,可現見故。』

 

132)論曰:『第七大願,淨佛國土相七種:一者、同體淨。如經: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土故。二者、自在淨。如經:一切國土平等清淨故。三者、莊嚴淨。如經:一切佛土神通莊嚴,光相具足故,光明莊嚴眾寶等莊嚴故。四者、受用淨。如經:離一切煩惱成就清淨道故。五者、住處眾生淨。如經:有無量智慧眾生悉滿其中故。六者、因淨。如經:入佛上妙平等境界故。七者、果淨。如經:隨諸眾生之心所樂而為示現故,顯智神力等故。』

 

133)論曰:『第八大願,不令餘乘故,如經:一切菩薩同心同行故。』

 

菩薩行有十種:一者、共集善根無怨嫉故。二者、一切菩薩平等一觀故。三者、常親近諸佛菩薩,不捨離故。四者、隨意能現佛身故。五者、自於心中,悉能解知諸佛神力、智力故。六者、得不退隨意神通故。七者、悉能遊行一切世界故。八者一切佛會皆現身相故。九者、一切生處普生其中故。十者、成就不可思議大乘故,具足行菩薩行故。

 

於中,初句顯功德行故。第二、住寂靜等觀故。第三、聚集解說論佛法故。第四、隨心示現成佛故。第五、自發勝心,合如來法身故。第六、得常不退神通故。餘四者以通業得名:一、往餘世界,二、自餘異身示現,三、同生往故,四、入不可思議大乘故。」

 

134)論曰:「第九大願,顯不空行菩薩行,復行菩薩行,顯乘不退輪行菩薩行故,於中「不空」有二種:一、作業必定不空,身、口、意業所作不空故。聞我音聲即得真實智慧者,明口業不空。心喜恭敬即斷煩惱者,明意業不空。二、所作利益不空。一切眾生有二種苦:一、種種諸苦,二、貧窮苦。對治是二,如經:得如藥樹王身故,得如如意寶身故。』

 

135)論曰:「第十大願起大乘行,云何大菩提?云何作業?大菩提者,如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作業者,有七種:一、示正覺業。二、說實諦業。三、證教化業。四、種種說法業。五、不斷佛種業。六、法輪復住業。七、自在業。

 

初業者,於一凡夫道不離一切凡夫道處,乃至示大涅槃故。一凡夫道者,一閻浮提義。閻浮提凡夫道者,可化眾生住處,名為凡夫道。第二業者,現諸佛境界大神通智力故,隨一切眾生界所應度者,於念念中示得佛道,度諸眾生滅苦惱故,隨諸世界一切可化者,隨心示現佛身。示現佛身者,除諸難處,彼彼勝處生,示除苦、斷集、證滅、修道。第三業者,以一三菩提觀法無我,一切法性淨涅槃,令眾生信解故。第四業者,以一音聲,隨種種信解可化眾生,一時皆令心歡喜故。第五業者,示現大涅槃而不斷菩薩所行力故。第六業者,復(往)佛智地一切修多羅等所說法,軌則不失故。第七業,法智通者,觀一切法無性相故;如意神通者,自身現生、住、滅,修短隨心自在故;幻通者,轉變外事無不隨意故。初法智通,不住世間故;如意神,通、幻通,不住涅槃故。

 

何故唯說此十大願?初願、功德行滿故。第二願、智慧行滿足故。次五願為教化眾生故:一、以何身?二、以何心?三、何者眾生?四、眾生住何處?五、自身住何處能教化眾生?後三願顯自身:一得地校量勝故,二得菩薩地盡校量勝故,三得一切地盡究竟故。此三示現如實教化眾生故。發諸大願者,隨心求義故。起如是大方便者,成彼所作方便勇猛故。如是大行者,彼所作行成就故。菩薩住此地,漸次久習起此三行,非一時故。何以故?此十大願一一願中,有百千萬阿僧祇大願以為眷屬故。如經:諸佛子菩薩如是安住歡喜地,發諸大願,起如是大方便、如是大行,以十願門為首,生如是等滿足十百千萬阿僧祇大願。是菩薩住菩薩歡喜地,起如是等願故。何故名大願?光明善根轉勝增廣故。此校量菩薩願勝,有二種勝聲聞、辟支佛:一、常勤修習無量行故,二、與一切眾生同行故。同行者,十盡句示現。

 

136)論曰:「於中,眾生界盡是總,世界盡乃至智轉界盡是別。何等是眾生界?眾生界盡故。何處住?世界盡故;所有虛空界,虛空界盡故。說何法教化?法界盡故。隨化眾生置何處?涅槃界盡故,佛出世界盡故。以何方便善巧?如來智界盡故,復隨所緣心緣界盡故。復隨以何界?佛境界智入界盡故。此事已說。盡者:示現不斷盡,非念念盡故。此九種盡,略說三種三轉示現。此十盡句增上力故,諸佛以此力常為眾生作利益故。如是已說願校量勝。」又如瑜伽師地論第四十五卷云:「若請菩薩,願於當來,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養無量無邊如來,當知是名第一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攝受防護諸佛世尊所有正法,傳持法眼令無斷壞,當知是名第二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從睹史多天宮降下,如前乃至入大涅槃,當知是名第三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行一切菩薩正行,當知是名第四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普能成熟一切有情,當知是名第五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一切世界皆能示現,是名第六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淨修一切佛土,當知是名第七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一切菩薩皆同一種意樂加行,趣入大乘,當知是名第八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所有一切無倒加行,皆不唐捐,當知是名第九大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當知是名第十大願。」

 

又第四十七卷云:「由得清淨勝意樂故,為欲供最勝有情、真實福田、大師、法主,是故引發第一大願。為欲受持彼所宣說無上正法,是故引發第二大願。為欲勸請,轉未曾有妙正法輪,是故引發第三大願。為欲順行菩薩行,是故引發第四大願。為欲成熟彼器有情,是故引發第五大願。為欲往趣諸佛國土,奉見如來,承事供養,聽聞正法,是故引發第六大願。為淨修治自佛國土,是故引發第七大願。為於一切在所生處,常不遠離諸佛菩薩,與諸菩薩常同一味意樂加行,是故引發第八大願。常為利益一切有情,曾不空過,是故引發第九大願。為證無上正等菩提,作諸佛事,是故引發第十大願。」

 

137)謂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碼瑙。

 

138)顯揚論第五卷云:「十種資具:一、飲食。二、衣及莊嚴具。三、眾具。四、戲笑。五、鼓舞。六、歌詠。七、音樂。八、香鬘塗飾。九、眾明。十、男女承事。」

 

139)謂能於境印可。

 

140)謂謗正法,此有四相:一、謗說所詮下劣,非智所依,不能引義。二、謗說能詮下劣,非福所依,不能引法。三、謗說作者下劣,非如來說。四、以是義故,謗其不能利益安樂有情。

 

141)謂諸應供處:若三寶,若親教師,若軌範師,若父母等,皆名福田。此為菩薩生起福德所依之處,故名福田。

 

142)謂其能以種種惡緣,轉(成)菩提道。

 

143)地即十地,道即五道,亦名五位。

 

144)談五明處:即內明處、醫方明處、因明處、聲明處、工業明處。

 

145)悉彈多,亦名悉檀。惡悉檀多,謂邪宗、謬理。

 

146)亦名金剛喻定。謂最後邊學三摩地,上無煩惱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諸煩惱故。譬如金剛,其性堅固,諸摩尼等不能穿壞,穿壞一切摩尼寶等。此定亦爾,故喻金剛。

 

147)釋迦知識云:「言受持者:謂能無倒修其文義,不依言音而作稱誦。言開演者:謂能為他開演文句,及與義理。言論誦者,謂讀誦經卷。」瑜伽八十三卷云:「言瑜伽者:受持、讀誦、問論、抉擇、正修加行。」

 

148)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九卷云:「謂若生處,聖道依彼不生不長,於是生處,異熟果生;或有生處,聖道依處,雖得生長,而於其中異熟果生。聾驅、愚鈍、盲瞽、病啞、以手代言、無有力能解了善說、惡說法義,是名異熟障。」

 

149)即授記。

 

150)亦名那由他,即大千世界之量。

 

151)方便為悲,般若為慧;慧悲雙轉,不捨有情。

 

152)如身禮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