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註疏全集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昆明彌陀寺沙門冰谷註疏

月溪法師講述

 

佛國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弟子品第三

菩薩品第四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不思議品第六

觀眾生品第七

佛道品第八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香積佛品第十

菩薩行品第十一

見阿佛品第十二

法供養品第十三

囑累品第十四

 

這部維摩詰經,就是發揮佛性法身淨土絕對妙理,錯認無始無明為佛性辨別,錯認見聞覺知為佛性辨別。

 

釋迦佛及他世界佛、維摩居士、文殊菩薩、天女及已入地菩薩所說的佛法是從佛性發揮出來,說法身遍滿虛空,充塞宇宙,超出時間空間,無窮無盡,絕對的圓融,無礙事理,貫通法身淨土妙理。

 

未入地菩薩認無始無明為佛性,經中所說不二法門一切通通認無明為佛性,佛發揮道理不落二邊,是為入不二法門。

 

佛的弟子二乘人是由見聞覺知發揮一切的道理,認見聞覺知為佛性,故經中說: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

 

維摩詰所說經註疏卷上

 

一名不可思議解脫經。

 

什曰:「維摩詰,秦言淨名,即五百童子之一也。從妙喜國來遊此境,所應既周,將還本土,欲顯其淳德,以澤群生,顯跡悟時,要必有由,故命同志詣佛,而獨不行,獨不行,則知其有疾也,何以知之?同志五百,共遵大道,至於進德修善,動靜必俱,今淨國之會,業之大者而不同舉,明其有疾,有疾,故有問疾之會,問疾之會,由淨國之集,淨國之集,由淨名方便,然則此經始終所由,良有在也,若自說而觀,則聖眾齊功,自本而尋,則功由淨名,源其所由,故曰維摩詰所說也。」

 

冰曰:「維摩詰乃音譯,意謂淨名,玄奘等重譯此經,名無垢稱經,即淨名之義也。」冰曰:「此經發揮法身絕對妙理,法身體用,非思惟測度所能及,故曰不可思議,法身絕對平等,得大解脫,故又名不可思議解脫經。」肇曰:「上以人名經,此以法名經,以法名經,所以標榜旨歸,以人名經,所以因人弘道者也。」

 

此經既是直接表示真如佛性,故與禪宗祖師所發揮者最為吻合,六祖壇經所示道理,與此經共通之處甚多,歷代祖師亦多引此經言句以接後學,然法身之理,微妙玄奧,惟證與證,乃能知之,非言詮可及,故此經多以譬喻出之,使智者易以悟入,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般若經云:「校量正憶念,自修行般若之福,不如廣為人天巧說譬喻,令前人易解般若,其福最勝。」是以此經所發揮之妙理,自明心見性者觀之,自能頭頭契會,非明心見性者觀之,或以為怪誕神奇,不可捉摸矣。故胡適之目為神話小說,許地山謂為極具文學價值,無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安足以知此經哉?

 

佛國品第一

 

什曰:「經始終由於淨國,故以佛國冠於篇首也。」

 

冰曰:「淨國佛國,皆指常寂光淨土,即法身淨土,此經發揮法身妙理,無一語離於法身,故其國佛國,其土淨土,然佛國豈另有國哉?明心見性之後,變穢土為淨土,變世間為佛國,即此娑婆世界,而佛國存焉。入於絕對者,覓淨穢了不可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絕對平等,則無往而非佛國矣。」

 

如是我聞。

 

經乃後來結集記出,故云:我聞佛所說如此,示非私見。

 

一時。

 

以佛眼觀之,時間空間皆屬虛妄,不能存在,故不言某年某日,而云一時。

 

佛在毗耶離。

 

什曰:「據佛所在方也,毗言稻,土之所宜也,耶離言廣嚴,其地平廣莊嚴。」

 

菴羅樹園。

 

什曰:「菴羅樹,其果似桃而非桃也。」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

 

肇曰:「比丘,秦言或名淨乞食、或名破煩惱、或名淨持戒、或名能怖魔。

 

天竺一名,該此四義,秦無一名以譯之,故存義名焉。」

 

菩薩三萬二千。

 

肇曰:「菩薩,正音云:菩提薩埵。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無正名譯也。」

 

冰曰:「菩提為覺,薩埵為有情眾生,即覺有情眾生之義也,簡稱菩薩。」菩薩以菩提心為體而自度,以大悲心為用而度人,故與聲聞緣覺二乘不同。

 

眾所知識。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大智者,明心見性,轉八識為四智,萬行圓滿,故名「成就」。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明心見性之後,俱八解六通,能轉萬物為佛性,妙用無窮,皆佛性所建立。

 

為護法城。受持正法。

 

什曰:「法城即實相法也。」冰曰:「諸佛所光嚴住持也。」

 

能師子吼。

 

宏揚大乘佛法,如師子吼,使百獸懾伏。

 

名聞十方。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能隨順眾生種性,以引導之,出於自動,故曰「不請」。

 

紹隆三寶。能使不絕。

 

修大乘行,明心見性,故能續佛慧命,使三寶永無斷絕。

 

降伏魔怨。制諸外道。

 

佛性平等,佛魔不二,恩怨不二,故能降伏一切。

 

悉已清淨。永離蓋纏。

 

自性本源清淨,無纏無解。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

 

明心見性之後,真性如如,常得安住,得大解脫,自在無礙。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

 

行往坐臥,皆在定中,橫說豎說,無非佛性。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

 

以六波羅蜜自度,以方便力度人。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佛性本體,圓滿現成,無得無證,無生無滅,不受薰染,無有緣起。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

 

從體起用,隨緣赴感,靡所不週,故能隨順眾生根性,而宏如來大法,永不退轉。

 

善解法相。知眾生根。

 

能明四乘法相,洞悉眾生根性深淺。

 

蓋諸大眾。得無所畏。

 

達於無上正等正覺,故能蓋覆大眾。大事已了,故無所畏懼。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捨諸世間所有飾好。

 

菩薩以功德智慧為心身之嚴飾,不以世間所有為飾也。

 

名稱高遠。踰於須彌。

 

須彌即喜馬拉雅山,言其高也。

 

深信堅固。猶若金剛。

 

如金剛之不可毀壞。

 

法寶普照。而雨甘露。

 

以大乘法破無明生死,普被群生,如雨甘露。

 

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以音聲作佛事,發揮真如妙理。

 

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餘習。

 

佛性本無緣起,而能以十二因緣之法破二乘外道邪見,離於有、無二邊見聞覺知作用。

 

演法無畏。猶師子吼。

 

演大乘究竟法門,故無所畏,如師子吼。

 

其所講說。乃如雷震。

 

演說妙法,使眾信受悟入,道心萌芽,如春雷動而蟄蟲興起。

 

無有量。已過量。

 

佛性絕對,故超越一切,不可度量。

 

集眾法寶。如海導師。

 

肇曰:「引導眾生,入大乘海,採取法寶,使必獲無難,猶海師善導商人,必獲夜光也。」

 

了達諸法深妙之義。

 

明白真如絕對妙理。

 

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

 

知眾生乃因無明妄想而流於六趣,其心所行,不外見聞覺知作用。

 

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無畏、十八不共。

 

佛性平等自在,無有等級,菩薩為度眾生不入涅槃,故曰「近」。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

 

菩薩已明心見性,故諸惡趣已變為佛性,為度眾生,故仍現身於五道。

 

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以法藥療眾生病。

 

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

 

明心見性之後,一切功德圓滿,將穢土變為淨土。

 

其見聞者。無不蒙益。

 

所見所聞,無非佛性。

 

諸有所作。亦不唐捐。

 

起心動念,皆是佛性。

 

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定自在王菩薩、法自在王菩薩、法相菩薩、光相菩薩、光嚴菩薩、大嚴菩薩、寶積菩薩、辯積菩薩、寶手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慘菩薩、喜根菩薩、喜王菩薩、辯音菩薩、虛空藏菩薩、執寶矩菩薩、寶勇菩薩、寶見菩薩、帝網菩薩、明網菩薩、無緣觀菩薩、慧積菩薩、寶勝菩薩、天王菩薩、壞魔菩薩、電德菩薩、自在王菩薩、功德相嚴菩薩、師子吼菩薩、雷音菩薩、山相擊音菩薩、香象菩薩、白香象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妙生菩薩、華嚴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梵網菩薩、寶杖菩薩、無勝菩薩、嚴土菩薩、金髻菩薩、珠髻菩薩、彌勒菩薩、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如是等三萬二千人。復有萬梵天王尸棄等。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為聽法。

 

肇曰:「尸棄,梵王名,秦言頂髻也。」

 

復有萬二千天帝。亦從餘四天下。來在會坐。並餘大威力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等。悉來會坐。

 

法身說法,洞徹宇宙根源,故天龍八部,咸來預會,以示無所不包。

 

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俱來會坐。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譬如須彌山王顯於大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

 

表示佛性之崇高,無所不蓋,無所不包,所謂圓裹三世,無漏無餘。

 

爾時。毗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蓋共供養佛。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

 

佛性體不離用,用不離體,體用一如,是無與等。七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表示佛性無所不遍,即一真法界是也,寶積亦表法身大士。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雪山、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悉現於寶蓋中。

 

一真法界,包羅萬有,無欠無餘。

 

又十方諸佛。諸佛說法。亦現於寶蓋中。

 

法身說法也。

 

爾時。一切大眾睹佛神力。歎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不暫捨。於是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目淨修廣如青蓮。

 

肇曰:「五情百骸,目最為長,瞻顏而作,故先讚目也。天竺有青蓮花,其葉脩而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為喻也。」

 

心淨已度諸禪定。

 

圓覺淨心,超越於諸禪定之上。

 

久積淨業稱無量。

 

起心動念,不離佛性,不可稱量。

 

導眾以寂故稽首。

 

開示眾生,使同證此常寂光淨土也。

 

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

 

常寂光淨土,不可用腦筋度量。

 

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

 

佛性遍於一切,故法身說法,一切悉皆見聞。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法王以法為布施,使眾生法喜充滿。

 

能善分別諸法相。

 

明心見性之後,以平等無礙智慧,分別四乘殊相,隨順眾生種性而超度之。

 

於第一義而不動。

 

雖分別諸相,而佛性如如不動。

 

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佛性能轉萬法,自在無礙,故為萬法之王,最尊最上,故名絕對。

 

說法不有亦不無。

 

佛性絕對,故離於有無二邊,有無者,相對也,比較而得,既見性之後,則有無皆是佛法矣。

 

以因緣故諸法生。

 

佛性絕對者,故無因無緣,諸法乃相對者,故以因緣而生起,一切因緣,皆由一念無明攀緣而生。

 

無我無造無受者。

 

諸法皆從因緣湊合而生,故無有主宰者、創造者,亦無有我,因緣一散,皆歸烏有。

 

善惡之業亦不亡。

 

一切因緣,皆由一念無明作主,隨善惡業識流轉輪迴,須明心見性後,方能超出此因果輪迴之外。

 

始在佛樹力降魔。

 

為免業識輪迴,故修行破無始無明,降伏心魔。

 

得甘露滅覺道成。

 

什曰:「梵本云:寂滅甘露。寂滅甘露,即實相法也。」

 

冰曰:「甘露滅者,以般若智慧,破無明窠臼,見佛性,證常寂光淨土是也。」

 

已無心意無受行。

 

心意受行,皆變為佛性,不受後有。

 

而悉摧伏諸外道。

 

釋迦是佛性作用,是絕對。外道是見聞覺知作用,是相對。如以石擊卵,無不摧毀。

 

三轉法輪於大千。

 

始於鹿苑轉法輪。

 

其輪本來常清淨。

 

佛性清淨,故法輪清淨。

 

天人得道此為證。

 

以心印心,慧命相續,得道者皆須以妙明真心為印證。

 

三寶於是現世間。

 

世間於是始有佛、法、僧三寶。

 

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明心見性,一悟永悟,不受後有,既已成佛,不再變為眾生。

 

度老病死大醫王。當禮法海德無邊。

 

以絕對之法藥,治眾生老病死等相對疾病。

 

毀譽不動如須彌。

 

佛性絕對平等,故非誹譽所能動,如須彌之屹立。

 

於善不善等以慈。

 

以絕對大悲心,使善惡歸於平等不二。

 

心行平等如虛空。

 

佛心所行,無不平等,有如虛空。

 

孰聞人寶不敬承。

 

眾生皆有佛性,即是人寶。

 

今奉世尊此微蓋。於中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闥婆等及夜叉。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

 

一寶蓋而能包羅大千萬有,則一心亦能包羅大千萬有也。十力即佛性絕對之力量,以同體大悲哀愍眾生而示現也。

 

眾睹希有皆歎佛。今我稽首三界尊。大聖法王眾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

 

佛性無所不在。

 

斯則神力不共法。

 

此絕對佛性妙用,非二乘所能測也。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乘一音,隨順眾生根性而演四乘。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曰:「佛以一音說一法,眾生各隨所好而受解,好施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各異受異行,獲其異利,上一音異適,此一法異受也。」

 

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說大乘法,破法執空執,上根聞之歡喜而斷疑,下根聞之恐畏而厭離,故法華一會,退席者三千,蓋非二乘所能領受也。

 

稽首十力大精進。

 

肇曰:「此下一一稱德而致敬。」

 

稽首已得無所畏。

 

能領受大乘理,深信不疑。

 

稽首住於不共法。

 

大乘菩薩十八不共法。

 

稽首一切大導師。稽首能斷眾結縛。

 

破無始無明,了生脫死。

 

稽首已到於彼岸。

 

無始無明既破,則達涅槃岸矣。

 

稽首能度諸世間。

 

已自度然後能度人。

 

稽首永離生死道。悉知眾生來去相。

 

知眾生往來六趣之原因,及其心之所行。

 

善於諸法得解脫。

 

隨拈一法,皆是佛性。

 

不著世間如蓮華。

 

如蓮出污泥而不染。

 

常善入於空寂行。

 

山河大地,起心動念,皆攝歸本源佛性。

 

達諸法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

 

一切法相,皆還元為佛性,為自己原因,故動靜無礙,如鳥飛空中,自由自在,此悟後境界也。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聞得佛國土清淨。

 

已發大乘心,願聞明心見性,生常寂光淨土法門。

 

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佛性絕對,本無淨穢生佛之別,為眾生未悟,故說佛土以引導之,及其既悟,乃知眾生與佛不二,穢土與淨土不二。

 

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

 

調伏指二乘人所修法門。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

 

指發大乘心人。

 

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

 

眾生根性不同,菩薩隨其根性上下而引導之,使皆入於佛之知見,故言佛土淨國者,為饒益眾生耳。

 

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眾生成佛,乃以其本源自性為根據,如築室於地上,佛性真實不虛,眾生發願修行,不捨不懈,終得成就,若外道之落空,則如築室於空中,終不能成。

 

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即此直心,便是菩薩淨土。溈山禪師云:「夫道人之心,質直無偽,無背無面,無詐妄心,行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常委曲,亦不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出傳燈錄)。」

 

佛性絕對,故無諂詐。不諂眾生,即明心見性眾生也。

 

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深心即佛性本源也。明心見性,返本還元,自性本來圓滿,功德具足。

 

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修大乘行,證常寂光淨土。

 

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

 

修大乘六般羅蜜者,可以明心見性,生常寂光淨土。

 

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

 

明心見性後,具足四無量心生佛國。

 

四攝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以四等法攝眾生,為四攝也。一者惠施,財法二施,隨彼所須。二者愛語,以愛心故,和言隨彼所適。三者利行,隨彼所利,方便利之。四者同事,遇惡同惡而斷其惡,遇善同善而進其善,故名同事也。」

 

明心見性後,四攝法皆變為佛性妙用,不為法縛。

 

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

 

明心見性之後,一切法皆還元為佛性,故無有礙。

 

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

 

明心見性後,三十七助道品皆是佛性妙用。

 

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

 

明心見性後,功德圓滿,不欠不餘,一切雜行皆迴向於本源佛性。

 

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

 

自性清淨平等,故無三惡八難。三惡者,地獄、餓鬼、畜生。八難者,無想天、北俱盧洲、佛前佛後、世智辯聰、盲聾瘖啞、地獄、餓鬼、畜生。

 

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

 

佛性平等,故無犯禁之名。

 

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

 

佛性無壽夭。

 

大富梵行。

 

佛性絕對,故其富無可比擬。

 

所言誠諦。

 

佛性乃最真實者。

 

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佛性中無嫉恚諍訟等事。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

 

眾生自直心發願以至修行成道,而生常寂光淨土。乃自度之行。

 

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

 

明心見性之後,一舉一動,無非佛性,佛性清淨,故說法等,以至一切功德皆清淨也。乃度他之行。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必先自度,後乃度他。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

 

舍利弗未明心見性,尚未自度,故疑此土不淨,乃見聞覺知作用也。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

 

明心見性者,所見無非淨土。未見性者,則有淨穢之別,如盲者不見日月明淨,非日月咎。舍利弗見土不淨,乃靈性中之染緣。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

 

螺髻梵王亦未明心見性,所見仍為見聞覺知作用,其所見清淨者,乃靈性中之淨緣耳,非佛性也。

 

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

 

此乃見聞覺知作用耳。

 

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若能明心見性,則佛性平等,無有穢淨矣。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

 

表示佛性也,與拈花示眾無別,後世祖師棒喝,以及敲禪床等動作,皆同其旨,若能於此悟入,則看見清淨佛性,三千大千世界,皆是莊嚴佛土,如如不動矣。

 

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見本來清淨面目也。

 

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

 

眾生自性,本自清淨,為無始無明蔽障,故不淨耳。

 

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若能明心見性,則無往而非淨土。

 

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求聲聞乘者三萬二千諸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聲聞二乘聞之得解悟,非證悟也。

 

疏曰:「佛國品乃全經之綱要也,此經發揮佛性妙理,其佛乃法身佛,其大士乃法身大士,其土則常寂光淨土,其國則佛國也。長者子寶積,以寶蓋供佛,此寶蓋即表示真如佛性之本體,亦即一真法界,故能包羅三千大千世界,大海山河,日月星辰,無不悉現蓋中。蓋喻絕對佛性,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無所不包也。明心見性之後,因絕對佛性能轉萬物,一切相對者,皆還元為絕對之一味一相,故穢土即是淨土,地獄即是天宮,皆佛性妙用也。舍利弗未明心見性,憑其見聞覺知(腦筋)分別,謂國不淨,而為螺髻梵王,則謂國土淨如自在天宮,兩者皆是腦筋作用,一為染緣,一為淨緣,是靈性中之兩方面,非佛性也。佛性無染無淨,惟證興證乃能知之。故釋迦佛以足指按地,直接表示佛性,不假言說分別,而國土嚴淨悉現,與拈花示眾無別,此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之旨也。」序分竟。

 

方便品第二

 

什曰:「此品序淨名德者,非集經者之意,其方便辯才,世尊常所稱歎,故集經者,承其所聞以序德耳。」

 

冰曰:「淨名示疾以誨導眾生,乃方便法門之巧妙者也。」正宗分起。

 

爾時。毗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

 

已明心見性。

 

辯才無礙。遊戲神通。

 

明心見性之後,六通具足,一切無礙,龐居士云:「神通及妙用,運水與搬柴。」禪宗所謂神通,乃指明心見性之後,起心動念,穿衣吃飯,一切酬應,不離佛性,自在無礙,非世俗呼風喚雨之神通。

 

逮諸總持。獲無所畏。

 

明心見性之後,佛性做主,能轉萬物,不為物轉,一切皆由佛性作主,故名「總持」。佛性堅固如金剛,故無所畏。

 

降魔勞怨。入深法門。

 

佛性平等,故佛魔不二、恩怨不二,入於不二法門。

 

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

 

已入不二門,然後能以智慧方便,成就度生大願。

 

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

 

明心見性後,能分別眾生根性淺深,及其所能達到之四乘境界。

 

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儀。心大如海。

 

已入絕對,故念念無不了知。

 

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離。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

 

超越於三界輪迴之外。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若至博奕戲處。輒以度人。

 

隨順眾生所好而引導之。

 

受諸異道。不毀正信。

 

研究外道道理,不為所移。

 

雖明世典。常樂佛法。

 

通達世間法,而不離佛法。

 

六祖壇經云:「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

 

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執持正法。攝諸長幼。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

 

疏山賣布,船主划渡,龐蘊編竹器,皆此類也。

 

遊諸四衢。饒益眾生。入治政法。救護一切。

 

唐之裴休,宋之張商英、楊無為、元之耶律楚材,皆明心見性,身親政治,不離佛法。

 

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入諸淫舍。示欲之過。

 

什曰:「外國有一女人身體金色,有長者子,名達慕多羅,以千兩金要入竹林,同載而去,文殊師利於中道,變身為白衣,身著寶衣,衣甚嚴好,女人見之,貪心內發,文殊言:欲得衣者,當發菩提心,女曰:何等為菩提心?答曰:汝身是也,問曰:云何是?答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以此故是,此女曾於迦葉佛所,宿植善本,修智慧,聞是說,即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已,將示欲之過,還與長者子入竹林,入竹林已,自身現死,膨脹臭爛,長者子見已,甚大怖畏,往詣佛所,佛為說法,亦得法忍,示欲之過,有如是利益也。」

 

冰曰:「明心見性之人,無往而非淨土,故一切處無礙,而能隨緣以度眾生。」

 

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二祖出入茶坊酒肆,人或笑之,祖曰:「我自調心,何關汝事?」

 

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若在剎利。剎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正宮女。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

 

外道婆羅門修淨行求生梵天,所有輪迴,非究竟法,故以佛法誨之,使得勝慧。

 

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

 

帝釋愛念未斷,故示以無常,引入正法。

 

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

 

什曰:「護世,四天王也,諸惡鬼神,殘食眾生,護世四王護之,不令害也。今言尊者,道力所護,兼及十方。」

 

長者維摩詰。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

 

肇曰:「法身圓應,其跡無端,故稱無量,上略言之耳。」

 

其以方便。現身有疾。

 

以方便度生,故現身有疾,其實佛中無有疾患也。

 

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并餘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其往者。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法:「

 

肉身有疾患,佛與眾生皆同,釋迦佛晚年有背痛之病,至法身則無有疾患也。明心見性之後,生死尚不能牽拘,況疾病乎?古德病中偈云:「老僧自有安閑法,八苦交煎總不妨。」

 

諸仁者。是身無常。

 

先從此身說起。

 

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

 

怙者,接怙也。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燄。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

 

中陰身從業緣投胎。

 

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無壽。為如風。是身無人。為如水。是身不實。四大為家。

 

此身乃四大五蘊合成,四大離散,則此身不存矣。

 

是身為空。離我我所。

 

此身既不實,則我及我所皆無所依怙矣。我者我執也,我所者法執也,修行者必先破此二執,圓覺經中佛開示修奢摩他行時,曾曰:「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

 

知覺亦是內外因緣和合而成,若離因緣,此身實無知覺。

 

是身無作。風力所轉。是身不淨。穢惡充滿。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

 

人之最善切者,莫如身,有身然後有生老病死等苦,故先破身執,次破眾苦。

 

是身為災。百一病惱。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

 

什曰:「丘井,丘墟枯井也。昔有人有罪於王,其人怖罪逃走,王令醉象逐之,其人怖急,自投枯井,半井得一腐草,以手執之,下有惡龍,吐毒向之,傍有五毒蛇,復欲加害,二鼠嚙草,草復將斷,大象臨其上,復欲取之,其人危苦,極大恐怖,上有一樹,樹上時有蜜滴,落其口中,以著味故,而忘怖畏。丘井,生死也,醉象,無常也,毒龍,惡道也,五毒蛇,五陰也,腐草,命根也,黑白二鼠,白日黑月也,蜜滴,五欲樂也,得蜜滴而忘怖畏者,喻眾生得五欲蜜滴,不畏苦也。」

 

為老所迫,是譬喻從前有個人得罪於王,犯了死罪,後來坐監牢,有一天管監的人酒醉,這犯罪坐牢的人,將監牢的門開了逃跑,這個王得聞消息,馬上派大象追尋那個逃犯,路上遇了一個枯井,逃跑的罪人就跳在這個井中,井的上面有一條藤子垂在井中,象見了逃犯跳在井中,因象的身比井口徑大得多,不能下去,就在井口把守,而井底下面有蠍子、蜈蚣、虺、蜂、蜮等東西,這條藤上面有白老鼠和黑老鼠各一隻,在井上面咬這條藤,到這時候,逃犯想上出井外,就怕大象,落在井底,又怕五毒,欲拿住藤站立不動,又恐黑白老鼠咬斷藤,但井上有株大樹,大樹有一巢蜜蜂,恰巧蜜蜂採釀蜜糖時,蜜糖一滴一滴滴在其口中,吞下就很香甜,這時候祗感覺得蜜糖甜,而忘卻了井上的大象、井底的五毒和老鼠咬藤的一切。這些都是比喻,罪人好比我們眾生有生死,大象好比無常來追我們,白老鼠比白天,黑老鼠比晚間,這條藤好比我們的生命,井底下五毒好比我們的五蘊,樹上的蜜糖好比五欲,因我們貪五欲,無常、生命、五蘊、晝、夜通通被五欲所蒙蔽,以至忘記一切了。

 

是有無定。為要當死。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合成。

 

什曰:「昔有人得罪於王,王欲密殺,篋盛四毒蛇,使其守護,有五怨賊拔刀守之,善知識語之令走,其人即去,入空聚落,便於中止,知識復言:此處是惡賊所止,若住此者,須臾賊至,喪汝身命,失汝財寶,宜速捨離,可得安隱,其人從教,即便捨去,復見大水,縛筏而渡,渡已安隱,無復眾患。王喻魔也,篋喻身也,四蛇,四大也,五怨賊,五陰也,空聚落,六入也,惡賊,六塵也,河,生死也。善知識教令走者,謂佛菩薩教眾生離惡魔、棄四大、捨五陰,眾生從教,雖捨遠三患,而未出諸入聚落,未免怨賊,復教令乘八正筏,渡生死流,度生死流已,坦然無為,無復眾患也。」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

 

肉身既如此可患可厭,則當如何?曰:「修行明心見性,證無生忍,與諸佛同一法身,法身常樂我淨,究竟圓滿。」以上說肉身之可患,以下說法身之從來。

 

從無量功德智慧生。

 

修般若三昧,然後能明心見性,得法身。

 

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

 

修戒定慧之學,得解脫知見,戒定慧平等,則得法身。

 

從慈悲喜捨生。

 

四無量心,皆法身妙用。

 

從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

 

修六波羅蜜,明心見性,然後得法身。

 

從方便生。

 

從各種大乘法門生。

 

從六通生。

 

明心見性六通具足,皆法身妙用。

 

得漏盡通六通具足。

 

一般人修行能解六通,認為得天眼通者,乃眼睛能見室外或異地之物,天耳通者,乃耳朵能聞百千里外之聲音,他心通者,乃能知旁人心中思念之事,神足通者,乃能騰空飛行無礙,宿命通者,乃能知前生之事,漏盡通者,一念不起,思想滅盡,入於涅槃,凡此解釋,皆外道魔見,非佛見也。維摩詰經得漏盡通,六通具足,漏盡通者,明心見性是也,明心見性之後,一切皆為佛性,無罣礙,不受後有,名為漏盡通,此之時是也。明心見性之後:眼根所見,無非真如佛性,故釋迦拈花,而迦葉微笑,天眼通是也,耳根所聞,無非佛性,風聲鳥語,皆是真如,香巖聞擊竹而悟道,孚上座聞鼓角而明心,百丈被馬祖一喝,三日耳聾,天耳通是也,三世諸佛,同一真心,悟道祖師,一唱一酬,一問一答,和盤托出,心心相印,旁人聞之,如聾如啞,惟證與證,其心相通,此他心通是也,佛性遍滿虛空,充塞宇宙,明心見性之後,得意生身,自在無礙,神足通是也,又見性之後,高高山頂坐,深深海底行,過去現在未來,同一真心,不二不異,超出時間空間,不受後有,宿命通是也,華嚴經所謂「一根既還源,六根盡解脫」,得漏盡通,則此六通皆具足也,一切不離佛性體用矣,古來祖師,得六通者甚多,幸毋以神話怪說誣之。

 

從三明生。

 

三明,即諸佛明、菩薩明、無明明,三明皆法身妙用。

 

從三十七道品生。

 

三十七道品,皆法身妙用。

 

 

從止觀生。

 

修三淨觀,明心見性而得法身。

 

三種淨觀法門,破無始無明,就是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奢摩他中國音叫做寂靜,就是六根齊用破無始幻無明,三摩缽提中國音叫做攝念,就是一根統領五根破無始幻無明,禪那中國音叫做靜慮,就是修大乘的六度第五度靜慮,六根隨便用一根破無始幻無明,破無始幻無明用功,用六根的隨便那一根,我們南瞻部洲(即是這個地球)的人,以眼耳意三根為敏利,如用眼根,眼睛就不向外看,而向內看,其餘五根也不攀緣外境,清清淨淨的看,向腦筋裏面來看,看來看去,看到山窮水盡的時間,達到黑黑暗暗一無所有的無明境界,這時不可停止,再向前看,看得多,□的一聲,無明就會破的,無明一破,豁然貫通,柳暗花明又一村,徹天徹地的看見佛性了,或者六根齊用,清清靜靜的將一切外緣放下,眼根反觀觀自性,耳根反聽聽自性,鼻根反聞聞自性,舌根反嘗嘗自性,身根反覺覺自性,意根反念念自性,這樣用功得多,機緣成熟,□的一聲,就會破無明見佛性的,又或者隨用一根統攝五根,好比用一主帥,統領兵將來進攻敵人一樣,譬如用意根來做主將,其餘五根向無明窠臼來進攻,眼耳鼻舌身都到意根上去,放下萬緣,清清靜靜的起一個純淨的思想,來向心裏去研究,研來研去,研究得多,功夫純熟,□的一聲,無明就會破的,又或者我們沒有時間靜坐用功,就無庸收攝六根,眼由他看,耳由他聽,意由他想,但是於其中要執持一個念頭來照顧佛性,不論何時何地,片刻不忘,好似失去寶珠,必要將他尋獲一樣,如此觀照,機緣一到,□的一聲,也可以見佛性。

 

圓覺經裏邊說:「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攷查古今禪宗明心見性的人,歷史事蹟,通通照此三個法門修的。

 

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

 

皆佛性妙用。十力,佛有十種之能力,即知是處非處智、知三世業報智、知諸禪解脫三昧智、知諸根勝劣智、知種種解智、知種種界智、知一切至處道智、知天眼無礙智、知宿命無漏智、知永斷習氣智之十力也。

 

四無所畏,又名四無畏,化他之心不卻,名無畏。四無所畏有佛與菩薩之二種,佛四無畏者:(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菩薩四無畏者:(一)總持不忘說法無畏,(二)盡知法藥及知眾生根欲性心說法無所畏,(三)善能問答說法無畏,(四)能斷物疑說法無畏。四無礙智,自在說法之四種智辯也,如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也。

 

十八不共法,佛有十八種之功德,不與二乘共同,故云不共法,又二乘菩薩所不具,故又云不具也,一諸佛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己捨心,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見過去世無閡無障,十七智慧知見未來世無閡無障,十八智慧知見現在世無閡無障。

 

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捨小乘,修大乘,明心見性而得法身。

 

從真實生。

 

真實者,真如佛性也。即最究竟之本體法身從此而生。

 

從不放逸生。

 

法身絕對,故不放逸。

 

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

 

明心見性後得法身,法身平等清淨,故一切法皆平等清淨。

 

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

 

既得法身,則視肉身如大海一漚,可有可無,一切肉身病患,亦無關重要矣。

 

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是。長者維摩詰為諸問疾者。如應說法。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曰:「方便品先述維摩法身之德,大乘人明心見性之後,得法身妙用,遊戲三昧,居濁世如淨土,出入酒肆淫舍,無非方便度生,疾病為人生之苦患,故現身有疾,借此以為眾生說法,肉身有生老病死,而法身無生老病死,故欲免生老病死諸苦,惟有修大乘法明心見性,方能獲究竟之解脫也。」此品仍以法身為旨歸。

 

弟子品第三

 

維摩是明心見性之法身大士,故佛遣弟子親近之,使獲進益,並顯維摩法身功德。

 

爾時。長者維摩詰自念:「寢疾於床。世尊大慈。寧不垂愍?」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聲聞法中,諸羅漢無漏智慧,勝菩薩世俗智慧。大乘法中,菩薩二事俱勝,今用聲聞法明大小,故先命弟子。舍利弗於弟子中智慧第一,故先命之。知其不堪而命之者,欲令其顯維摩詰才辯殊勝,發起眾會也。復命餘人者,欲令各稱其美明兼應辯慧無方也。」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於林中。宴坐樹下。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

 

聲聞人宴坐修行,斷六根,入滅盡定,然六根不能永斷,乃暫時停止作用耳。出定之後,故我依然,不能超出三界輪迴之外,故非究竟。

 

法身大士宴坐,動靜一如,無時不在定中,超越於三界輪迴之外。

 

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

 

明心見性之人,不斷六根,不入斷滅,行住坐臥,無非佛性。

 

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

 

明心見性之人,不必背喧就靜,雖居鬧市如山林,操凡事如佛事,凡聖情盡,一切無礙。

 

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

 

明心見性之人,起心動念不離佛性,佛性絕對,無有內外,不住二邊,無所不在。

 

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

 

於法無所取捨,真妄不二,邪正不二,故諸妄見與三十七道品不二,不取不捨。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

 

煩惱與菩提不二,明心見性之後,煩惱即是佛性。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能如此宴坐,必是明心見性之旨,故佛必加以印證。

 

時我。世尊。聞說是語。默然而止。不能加報。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聲聞人境界及用功方法,與大乘菩薩不同,於此可見。

 

佛告大目犍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目連,婆羅門姓也,名拘律陀。拘律陀,樹神名也。以求神得故,因以為名。生便有大智慧,故名大目犍連,神足第一者也。」

 

目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毗耶離大城。於里巷中。為諸居士說法。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目連。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所說。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

 

佛性中無眾生相,不能住眾生相而說法,如說法者,應如真實說法,即發揮法身妙理是也。法身無垢,生佛平等,如此發揮,方是如法。目連所說,不外施戒七事,以及因果罪福等報,使聽者起眾生想,妄生眾相,故非如實說法,如實說法者,應先破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法無有我。離我垢故。

 

佛性中無我相,故不能住我相而說法。

 

法無壽命。離生死故。

 

佛性中無壽命生死,故不應住壽命相而說法。

 

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

 

佛性中無人相,故不應住人相而說法。

 

法常寂然。滅諸相故。

 

佛性如如不動,無有諸相,諸相者,乃見聞覺知作用也,非佛性也。

 

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圓覺經云:「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

 

法離於相。無所緣故。

 

佛性無緣起。

 

法無名字。言語斷故。

 

佛性絕對,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名字有二種:(一)語言名。(二)思惟名。

 

法無有說。離覺觀故。

 

佛性離見聞覺知,故不可說。

 

法無形相。如虛空故。

 

佛性無形相可見,可見者,皆見聞覺知。

 

法無戲論。畢竟空故。

 

佛性真實不虛,故無戲論。

 

法無我所。離我所故。

 

佛性中無我及我所。

 

法無分別。離諸識故。

 

明心見性之後,八識變為四智,一切皆是佛性,故無分別,分別亦是佛性。

 

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佛性絕對,絕對中不容相對之存在。

 

法不屬因。不在緣故。

 

佛性中無因無緣,因緣皆變為佛性,因緣即是佛性。

 

法同法性。入諸法故。

 

佛性絕對不二,故諸法皆變為佛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法隨於如。無所隨故。

 

佛性絕對,能轉萬物,不隨物轉,「如」者,如來也。經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法住實際。諸邊不動故。

 

佛性乃最究極之真實,永不變易,如如不動,超越三界諸邊,三界者,時間也,諸邊者,空間也,佛性絕對,無空間時間之存在,若存在於空間時間中者,則是相對矣。

 

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

 

根塵識界皆變為佛性平等不動。

 

圓覺經云:「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故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

 

法無去來。常不住故。

 

佛性超過三際,故無去來。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法順空。隨無相。應無作。

 

佛性絕對,故空有皆變為佛性,有相無相皆變為佛性,如如不動而動用無窮,故曰「應無作」。

 

法離好醜。

 

佛性絕對,故好醜不二,若有好醜,則是相對。

 

法無增損。

 

佛性絕對,故增損不二,若有增損,則是相對。

 

法無生滅。

 

佛性絕對,故無生滅,若有生滅,則是相對。

 

法無所歸。

 

佛性絕對,故無所歸,若有所歸,則是相對。

 

法過眼耳鼻舌身心。

 

佛性絕對,一味一相,故超過諸根作用。

 

法無高下。

 

佛性絕對,故無高下,若有高下,則是相對。

 

法常住不動。

 

佛性絕對,故常住不動,若有動搖,則是相對。

 

法離一切觀行。

 

佛性絕對,故不假修持,若有修持,則是相對,未入絕對。

 

唯。大目連。法相如是。豈可說乎?

 

佛性絕對,非言說所能及,若言說能及,則是相對,非佛性也。

 

夫說法者。無說無示。

 

佛性絕對,故如實說法者,說同無說,示同無示。

 

其聽法者。無聞無得。

 

聞實法而能悟入,則聞同無聞,得即無得。

 

譬如幻土為幻人說法。

 

以幻除幻,使入絕對。

 

當建是意而為說法。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善於知見。無所罣礙。以大悲心讚於大乘。念報佛恩。不斷三寶。然後說法。』維摩詰說是法時。八百居士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無此辯。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大迦葉:「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貧里而行乞。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捨豪富。從貧乞。

 

什曰:「先佛出家,第一頭陀者也。昔一時從山中出,形體垢膩,著觕弊衣,來詣佛所,諸比丘見之,起輕賤意,佛欲除諸比丘輕慢心故,讚言:善來迦葉,即分床坐。迦葉辭白:佛為大師,我為弟子,云何共坐?佛言:我禪定解脫,智慧三昧,大慈大悲,教化眾生,汝亦如是,有何差別?諸比丘聞已,發希有心,咸興恭敬,迦葉聞是已,常學佛行慈悲救苦貧人,有是慈悲,而捨富從貧,意將何在耶?將以貧人昔不植福,故致斯報,今不度者,來世益甚,亦以造富有名利之嫌故,又不觀來世現受樂故,亦以富人慢恣,難開化故,亦以貧人覺苦,厭此心易得故,從捨之生,必由異見,故譏其不普,誨以平等也。」

 

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佛性平等不二,故無貧富。

 

為不食故。應行乞食。

 

佛性雖不限不食,然應以平等心而行乞食,以度眾生。

 

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摶食。

 

什曰:「和合相,即摶食。食有四種,一曰摶食,二曰願食,如見沙囊命不絕,是願食也,三曰業食,如地獄不食而活,由其罪業應久受苦痛也,四曰識食,無色眾生識想相續也。壞和合相,即是實相,令其以是心行乞也。」

 

為不受故。應受彼食。

 

佛性不受,然為利益眾生,故應受彼食,受同無受。

 

以空聚想。入於聚落。

 

佛性空聚,故入聚落如空聚。

 

所見色。與盲等。

 

一切形相皆是佛性,故見同無見也。

 

所聞聲。與響等。

 

一切聲音皆是佛性,故聞同無聞。

 

所嗅香。與風等。

 

一切香味皆是佛性,故嗅同無嗅。

 

所食味。不分別。

 

佛性絕對,唯有一味,故不必分別,無可分別。

 

受諸觸。如智證。

 

諸觸皆是佛性,故觸同無觸,即時消歸佛性本體。

 

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

 

諸法如幻,明心見性之後,皆消歸佛性本體,無生無滅。

 

迦葉。若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脫。

 

八識得八解脫。

 

以邪相入正法。

 

佛性絕對,故邪正不二,無所取捨。

 

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可食。

 

以一味之法食,供養自性佛、自性眾生。

 

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

 

煩惱即是佛性。

 

非入定意。非起定意。

 

佛性大定,無有出入,有出入者,則是相對。

 

非住世間。非住涅槃。

 

佛性絕對,世間與出世不二,生死與涅槃不二。

 

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

 

佛性絕對,故罪福平等,若有罪福大小,則是相對。

 

不為益。不為損。

 

佛性絕對,故損益不二,若有損益,則是相對。

 

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聞。

 

能如此,方是明心見性人,行履與小乘人不同。

 

迦葉。若如是食。為不空食人之施也。』

 

能如是方能度人。

 

時我。世尊。聞說是語。得未曾有。即於一切菩薩深起敬心。復作是念:『斯有家名。辯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行。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須菩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秦言善業,解空第一,善業所以造居士及致失者,有以而往,亦有由而失,請以喻明之,譬善射之人,發無遺物,雖輕翼迅逝,不能翔其舍,猶維摩詰辯慧深入,言不失會,故五百應真莫敢闖其門,善業自謂智能深入,辯足應時,故直造不疑,此往之意也。然當其入觀,則心順法相,及其出定,則情隨事轉,致失招屈,良由此也。維摩以善業自謂深入,而乖於平等,故此章言切而旨深者也。諸聲聞體非兼備,則各有偏能,謂之第一,故五百弟子皆稱第一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其舍從乞食。時維摩詰取我缽盛滿飯。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

 

佛性平等,故平常日用穿衣食飯,無不平等,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皆是絕對平等者。

 

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黃檗禪師云:「終日喫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穿衣,未曾挑著一根紗,終日行路,未曾踏著一寸地。」乃指絕對法身也,與維摩同旨。

 

若須菩提。不斷淫怒癡亦不與俱。

 

佛性絕對,不為淫怒癡所轉,而能轉淫怒癡為佛性。

 

不壞於身而隨一相。

 

佛性只有一味一相,故肉身與法身合一。

 

不滅癡愛。起於解脫。(藏本作「明」脫)

 

佛性絕對,故癡愛變為佛性,不假斷除,自然解脫。

 

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

 

佛性絕對,故五逆相亦變為佛性。無解者,亦無縛者(黃檗傳心法要)。

 

不見四諦。非不見諦。

 

佛性絕對,四諦皆消歸一味一相,故不見有四諦,見同無見也。

 

非得果。非不得果。

 

佛性絕對,本來現成,故無佛果可得,得同無得也。

 

非凡夫。非離凡夫法。

 

佛性絕對,故凡聖不二,住於聖位而不離凡夫法,度眾生而實無眾生可度。

 

非聖人。非不聖人。

 

凡聖情盡,體露真常。

 

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乃可取食。

 

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彼外道六師:富蘭那迦葉、末伽梨拘賒梨子、刪闍夜毗羅胝子、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迦羅鳩馱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

 

凡法皆相對也,與絕對本體無關,絕對本體中,並無所謂正法、邪法,若尚存邪正之見,則未明心見性,維摩以此勘驗須菩提。

 

若須菩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住於八難。不得無難。同於煩惱。離清淨法。汝得無諍三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

 

意謂汝與眾生,同為具足凡夫,倘你自以為得無諍三昧,則眾生亦皆已得此三昧矣。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

 

因汝未見性,故施汝者,無福田之可言。

 

供養汝者。墮三惡道。

 

供養汝不但無益,反且招損。

 

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

 

因為汝與眾魔無異之故。

 

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

 

怨心未除,謗佛毀法,故不能入於四眾之數,終不能成道。

 

汝若如是。乃可取食。』時我。世尊。聞此茫然。不識是何言。不知以何答。便置缽欲出其舍。維摩詰言:『唯。須菩提。取缽勿懼。於意云何?如來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詰。寧有懼不?』

 

未明心見性之人,凡聖之情未盡,故聞說正法則喜,邪法則懼,須菩提亦然,故維摩復止而告之曰:倘遇無情之化人,以此等語詰之,還如汝之恐懼否?

 

我言:『不也。』維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應有所懼也。

 

諸法幻化而佛性如如不動,倘能見性則不應有所懼矣。

 

所以者何?一切言說。不離是相。

 

一切言說皆是相對者,不離幻化相,倘聞之而懼,是為所轉,未見佛性。

 

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何以故?文字性離。

 

佛性中無文字相,故見性智者聞人說善說惡,皆無所懼,不著文字,離於文字故也。

 

無有文字。是則解脫。

 

明心見性,離於文字,佛名解脫。

 

解脫相者。則諸法也。』

 

解脫之後,文字變為佛性,故諸法亦皆變為佛性。

 

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法眼淨。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富樓那,秦言滿也,彌多羅尼,秦言善知識,即其母名也,其人於法師中,第一善說阿毗曇也。」

 

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大林中。在一樹下為諸新學比丘說法。

 

什曰:「近毗耶離城有園林,林中有水,水名獼猴池,園林中有僧房,是毗耶離三精舍之一也,富樓那於中為新學說法。」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富樓那。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說法。

 

明心見性之人,無時不在大定之中,能知眾生種種根性,富樓那未見性,無法分別,故維摩勸其先自明心見性後,方可為人說法。

 

無以穢食置於寶器。

 

為大乘根說小乘二乘法,如以穢食置於寶器中。

 

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無以琉璃同彼水精。汝不能知眾生根源。無得發起以小乘法。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佛性本體清淨,無有瘡疣,若行小乘有為之法,則反足傷之。

 

欲行大道。莫示小徑。無以大海內於牛跡。無以日光等彼螢火。富樓那。此比丘久發大乘心。中忘此意。

 

無小乘之意念。

 

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導之?我觀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植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久植大乘根德者,得善知識指點,觸著機緣,便可悟道,看見本來佛性。

 

於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時維摩詰因為說法。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我念:『聲聞不觀人根。不應說法。』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摩訶迦旃延:「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南天竺婆羅門姓也,善解契經者也。」

 

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者。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我即於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

 

皆小乘法,不能超出生滅輪迴之範圍。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

 

圓覺經云:「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迦旃延。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常與無常其性不二,明心見性者,說常說無常皆對,佛性不二也,未明心見性者,見無常便計常,見常便計無常,皆是腦筋妄想作用,故佛性不生不滅,才是無常之義。

 

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

 

未明心見性者,認五陰為實有、為苦因,已明心見性者,則見五陰皆變為佛性,苦亦是佛性。

 

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未明心見性者,但見空而不見不空,明心見性者,見諸法皆是佛性,佛性不屬有無,乃真空義。

 

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

 

未明心見性者,見有我無我皆不對,已明心見性者,則我與無我皆是佛性,佛性中有無不二,乃真無我義。

 

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

 

然者,如火之能生起也,佛性本來無生,故無滅,是真寂滅義。

 

說是法時。彼諸比丘心得解脫。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阿那律:「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肇曰:「阿那律,秦言如意,剎利種也,弟子中,天眼第一。」

 

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一處經行。時有梵王。名曰嚴淨。與萬梵俱。放淨光明。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幾何阿那律天眼所見?』

 

肇曰:「梵王聞阿那律天眼第一,故問所見遠近。」

 

冰曰:「梵王代表宇宙萬象。」

 

我即答言:『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肇曰:「菴摩勒果,形似檳榔,食之除風冷,時手執此果,故即以為喻也。」

 

冰曰:「乃見聞覺知作用,非真天眼。」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見。為作相耶?無作相耶?假使作相。則與外道五通等。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

 

佛性無相,故無見,有見則非佛性也。經云:「見無所見即真見。」

 

世尊。我時默然。彼諸梵聞其言。得未曾有。即為作禮而問曰:『世孰有真天眼者?』維摩詰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

 

見一切皆是佛性,惟有一相,是真天眼。

 

於是嚴淨梵王及其眷屬、五百梵天。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禮維摩詰足已。忽然不見。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楞嚴經云:「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

 

佛告優波離:「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長存誓願,世世常作持律,故於今持律第一也。」

 

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為恥。不敢問佛。來問我言:『唯。優波離。我等犯律。誠以為恥。不敢問佛。願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為其如法解說。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波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當直除滅。勿擾其心。

 

佛性絕對,無有罪福,無有持戒及犯戒者,若能明心見性,則無量劫罪障,當下消隕,如湯沃雪,覓罪障了不可得,故曰「當直除滅」,勿以罪福擾其心也。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

 

未入絕對,故有罪福,已入絕對,則無罪福。

 

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

 

三處徵心不得,罪垢亦然。

 

諸法亦然。不出於如。

 

一切皆是佛性,無能外者。「如」者,佛性如如,本然是也。

 

如優波離。以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

 

心既解脫,罪垢何存?

 

我言:『不也。』維摩詰言:『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唯。優波離。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

 

因有無明妄想,故有淨垢。淨垢是相對者,佛性絕對,故無淨垢。

 

顛倒是垢。無顛倒是淨。

 

顛倒是相對者,佛性絕對,故無顛倒。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

 

取捨是相對者,佛性絕對,故無取捨。

 

優波離。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

 

一切法皆是相對者,故有生有滅,變幻如電。

 

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諸法起於一念無明,一念無明變幻莫測,故諸法亦變幻莫測,虛妄不實。

 

諸法皆妄見。如夢、如燄、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

 

無明本無體性,故諸法亦無體性,皆由無明妄想而生。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能明白自性本來清淨,方是真能奉律持戒之人,能知諸法相對,虛妄不實,皆由無始無明而生,無始無明一經打破,皆歸消滅,罪福亦爾,方名善解,善解者,善解佛之真義也。

 

於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優波離所不能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說。』

 

優波離雖名持律第一,尚未明心見性,故不能說此了義之法也。

 

我答言:『自捨如來。未有聲聞及菩薩能制其樂說之辯。其智慧明達為若此也。』時二比丘疑悔即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願言:『令一切眾生皆得是辯。』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證道歌云:「有二比丘犯淫殺,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

 

佛告羅侯羅:「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阿修羅食月時,名羅侯羅,羅侯羅,秦言覆障,謂障月明也。羅侯羅六年處母胎,母胎所障故,因以為名,聲聞法中,密行第一。菩薩出家之日,諸相師言:若今夜不出家,明日七寶自至,為轉輪聖王,王四天下。王即於其夜更增伎樂,以悅其心,於時,菩薩欲心內發,羅侯羅即時處胎。耶輸陀羅其夜有身,於是淨居諸天相與悲而言:菩薩為欲所纏,迷於女色,眾生可愍,誰當度者?即時變諸妓女皆如死人,甚可怖畏,令菩薩心厭,即勸出家,車匿牽馬,四天王接足,踰城而去。到菩提樹下思惟,苦行六年已,夜成佛時,羅侯羅乃生。生已,佛乳母問言:悉達出家,於是六年,汝今何從有身?若六年懷妊,世所未聞,諸釋聞之,相與議言:此是不祥,毀辱釋門,必是私竊,欲依法殺之,耶輸曰:願見大王,爾乃就死,王於是隔幔與語,具與事詰問其所由,耶輸如實自陳:我非私竊,是太子之胤耳,自太子出家,我嘗愁毒,寢臥冷地,故此兒不時成就耳,語王言:自看此兒顏貌色相,為是孫子不?王即抱而觀之,見其色相與太子相似,王乃流淚而言曰:真是吾孫子也。佛欲證明,化作梵志,來入王宮,見兒問言:汝名何等?答言:我名羅侯羅,梵志讚言:善哉,汝以業因緣故,處胎六年,所覆障故,應名此也,王問:何業因緣?答言:我知業因緣,不知何業。佛後還國,羅侯羅見佛身相莊嚴,敬心內發,願欲出家,其母語言:此人出家,得成聖道,道非汝分,何用出家?羅侯羅言:若令一人得道,我要當得,使人剃髮,髮已垂盡,唯有頂上少許,復言:若髮都盡,則與死人無異,決定汝心,無從後悔?答言:國位有珍寶無量妙樂,我能棄之,況惜少髮耶?道心堅固,遂棄國出家,以舍利弗為和尚,羅侯羅因緣及出家事,以聲聞法略說也。弟子中,密行第一。」

 

羅侯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時。毗耶離諸長者子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唯。羅侯羅。汝佛之子。捨轉輪王位。出家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我即如法。為說出家功德之利。

 

有功德福利,皆小乘有為法也。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祖曰:「並無功德。」帝曰:「何以無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羅侯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

 

佛性絕對,故無利無功德,利害功德,皆是相對者。

 

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

 

有為是相對,無為是絕對,出家求見佛性,乃無為非有為。

 

羅侯羅。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

 

彼此中間,皆是相對者。

 

離六十二見。處於涅槃。

 

六十二見是相對,涅槃是絕對。

 

智者所受。

 

絕對妙理唯智者能領受。

 

聖所行處。

 

明心見性,乃聖者方能到此境界。

 

降伏眾魔。

 

破二乘及外道一切相對道理。

 

度五道。

 

將五陰變為佛性。

 

淨五眼。

 

將五眼變為佛性。

 

得五力。立五根。

 

五力及五根,皆佛性妙用。

 

不惱於彼。

 

煩惱菩提不二。

 

離眾雜惡。

 

雜惡亦變為佛性。

 

摧諸外道。

 

外道建立於相對之上,一遇佛性絕對之理,即被摧毀無遺。

 

超越假名。

 

一切假名,皆是相對者,佛性絕對,故超越假名。

 

出淤泥。無繫著。

 

變淤泥為淨土,無繫無著。

 

無我所。無所受。

 

無能無所,不受薰染。

 

無擾亂。

 

如如不動。

 

內懷喜。

 

佛性無苦無樂,故是真喜。

 

護彼意。

 

使念念皆同佛性。

 

隨禪定。

 

行住坐臥,皆在定中。

 

離眾過。

 

佛性中無過患。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若能如是,則見性成佛矣。

 

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難值。』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未能明心見性者,雖出家而實未出家,能明心見性或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在家同於出家,因佛性本來是具足,非因出家而得、在家而失也。

 

爾時。三十二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阿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肇曰:「阿難,秦言歡喜,弟子中,總持第一。」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時。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我即持缽。詣大婆羅門家門下立。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難。何為晨朝持缽住此?』

 

生曰:「晨非乞食時,必有以也。」

 

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故來至此。』維摩詰言:『止止。阿難。莫作是言。如來身者。金剛之體。

 

法身無病,法身不壞,故名「金剛」。

 

諸惡已斷。

 

無始無明已破。

 

眾善普會。

 

一切皆變為佛性。

 

當有何疾?當有何惱?

 

佛性中無疾無惱,疾惱皆變為佛性。

 

默往。阿難。勿謗如來。莫使異人聞此麤言。

 

未見性之言也。

 

無令大威德諸天及他方淨土諸來菩薩。得聞斯語。阿難。轉輪聖王以少福故。尚得無病。豈況如來無量福會普勝者哉?

 

什曰:「有羅漢名薄拘羅,往昔為賣藥師,語夏安居僧言:若有須藥,就我取之,眾竟無所須,唯一比丘小病,受一訶梨勒果,因是九十劫,生人天中,受無量快樂,但聞病名而身無微患,於此生年已九十,亦未曾有病,況佛積善無量,病何由生?問曰:善惡相對,報應宜同,五逆重罪,億劫受苦,云何一果之善,受福無量耶?答曰:罪事重而力微,善事輕而勢彊,譬若惡蛇將取人食,先吐毒沫在地,人踐其上,即時昏熟,不能起去,然後以氣吸之,三寶中作功德,亦復如是,初作功德時,其事雖微,冥益已深,然後方便引入佛道,究竟涅槃,其福乃盡。」

 

冰曰:「修小乘者,尚可得滅盡定清淨之樂,除世間疾。況如來金剛法身,圓滿無缺者哉。」

 

行矣。阿難。勿使我等受斯恥也。外道梵志若聞此語。當作是念:『何名為師?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人聞。

 

勿與外道以口實,因佛自稱大醫王,倘有疾不能救,安能救人。

 

當知。阿難。諸如來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

 

法身無漏,思欲身有漏。

 

佛為世尊。過於三界。

 

超越時間空間。

 

佛身無漏。諸漏已盡。

 

一切相對皆變為絕對。

 

佛身無為。不墮諸數。

 

佛性絕對,一切相對皆不能立足。

 

如此之身。當有何疾?』

 

佛法身實無疾患可言。

 

時我。世尊。實懷慚愧。得無近佛而謬聽耶?即聞空中聲曰:『阿難。如居士言。但為佛出五濁惡世。現行斯法。度脫眾生。

 

維摩所言乃自佛性發揮,一切諸佛皆以此法度脫眾生,故不可疑。

 

行矣。阿難。取乳勿慚。』世尊。維摩詰智慧辯才。為若此也。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疏曰:「此分闡明已明心見性者與未明心見性者境界之不同,維摩詰乃明心見性者,故所言不離法身,全自如來寂滅海中流出,究竟而無礙,以絕對道理,摧毀相對之道理,諸弟子未明心見性,故所言不離見聞覺知,全是腦筋妄想作用,不能究竟,故多沾滯,虛妄不實,故維摩詰以絕對之理詰之,如以石擊卵,無不粉碎矣。」此品全用對照法描寫,故顯出二種境界之迥殊。

 

菩薩品第四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彌勒既紹尊位,又當於此土而成佛,眾情所宗,故先命之。彌勒、維摩大小之量,未可定也。或云維摩雖大,或有以而不成佛,或云彌勒雖大,將有為而故辭行,或此是分身彌勒非其正體,以此三緣,故有致屈之跡也。彌勒不堪,便應召命文殊,而兼命餘人者,將以一雖不堪,眾不可抑,故推眾求能,廣命之也,亦欲令各稱所聞,以盡維摩之美也。」

 

肇曰:「五百弟子皆已不任,故復命菩薩者,將備顯淨名難酬德也。」

 

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

 

什曰:「是人中說法也。此天以彌勒將上為天師,豫懷宗敬,故常來聽法也。」

 

說不退轉地之行。

 

什曰:「即無生法忍也。維摩詰不先遣忍心,而先遣受記者,良由諸天見彌勒受記,故有補處之尊,遂係心成佛、希想受記,故先明無受記,受記必由心生,故尋生以求記,生壞則記亡,故推世以去生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用何生得受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

 

此問欲破時間空間之見也,佛性超過時間空間,無有三界,方名絕對,若有現在過去未來者,則尚在三界中,未入絕對也。故明心見性者,無證無修,亦無授記。

 

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

 

生滅循環相對,當其生時,則已有滅之種子存其中,故生者滅者乃同時。

 

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明心見性,無有生滅,本來成佛,無佛道可成,無記可授矣。

 

云何彌勒受一生記乎?

 

故知尚隔一層。

 

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

 

生滅是兩頭話,輪迴變遷,安能受記耶?

 

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

 

眾生諸法,賢愚凡聖,皆本來成佛。

 

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

 

凡聖一如,佛性不二。

 

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

 

皆是佛性。

 

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當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

 

金剛經云:「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因眾生本來成佛。

 

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

 

佛性不增不減,故無發心及退者。

 

彌勒。當令此諸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

 

有修有證有授記,皆未明心見性,乃以思惟心測度佛性。

 

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佛性本來現成,無得無失,故不可以感覺思想測度之。

 

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佛性能轉一切形相名字,使歸如來大寂滅海。

 

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

 

十二因緣已變為佛性,故無須觀,亦無可觀。僧問子湖神禪師曰:「什麼是一心三觀?」師曰:「我尚無一心,而說什麼是三觀。」

 

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

 

念念不離佛性,故念同無念,行同無行。

 

斷是菩提。捨諸見故。

 

諸見皆變為佛性,見同無見,不斷即斷,故是真斷。

 

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

 

佛性不受薰染,故妄想自離,更無離者。

 

障是菩提。障諸願故。

 

理事二障,皆變為佛性,故無障無願。

 

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

 

貪著已變為佛性,故無受無入。

 

順是菩提。順於如故。

 

轉萬物為佛性。

 

住是菩提。住法性故。

 

念念但住於佛性,故住同無住。

 

至是菩提。至實際故。

 

進入絕對究竟本體。

 

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

 

非思想所及,故絕對不二。

 

等是菩提。等虛空故。

 

佛性絕對平等,比若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

 

生住滅皆變為佛性,故為同無為。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明心見性者,能知眾生種種心性。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內外六入皆變為佛性,故不會。

 

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

 

煩惱即菩提,故無須求背塵合覺,本自覺故。

 

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

 

一切形色皆變為佛性,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名字皆變為佛性。

 

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

 

取捨是相對,佛性絕對,故無取捨。

 

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

 

動靜皆是佛性,故無亂,穿衣食飯,一切酬應,皆在定中。

 

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

 

自性本來清淨。

 

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

 

佛性不受薰染,離於攀緣,故無取無捨。

 

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

 

佛性平等不二,一味一相,故無異無同。

 

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

 

佛性絕對,故無一物可比喻,可比喻者,即是相對。

 

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佛性非思想所及。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毗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為作禮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答我言:『吾從道場來。』

 

什曰:「以光嚴心樂道場,故言從道場來,以發悟其心也。光嚴雖欲得道場,而未知所以得,得必由因,故為廣說萬行。萬行是道場因,而言道場者,是因中說果也。復次,佛所坐處,於中成道,故名道場。善心道場,亦復如是。廣積眾善,故佛道得成,是以萬善為一切智地,乃真道場也。」

 

我問:『道場者。何所是?』答曰:『真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真心是絕對,虛假是相對。

 

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

 

修大乘行,能荷擔如來大法。

 

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

 

修大乘行,能明心見性,故功德無量。

 

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佛性絕對,故無錯謬。

 

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

 

不住相布施,佛性本來平等,故無施者報施。

 

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

 

自性本源清淨,故無持犯。

 

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礙故。

 

自性平等,故忍同無忍。

 

精進是道場。不懈退故。

 

自性不退轉。

 

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

 

真心自在無礙。

 

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

 

見諸法皆是佛性。

 

慈是道場。等眾生故。

 

發同體大慈悲心,以度眾生。

 

悲是道場。忍疲苦故。

 

不辭疲苦以度眾生。

 

喜是道場。悅樂法故。

 

真性中無苦無樂,故是真悅。

 

捨是道場。憎愛斷故。

 

無憎愛,故無不可捨。

 

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

 

明心見性後,具足六通,六通皆佛性妙用。

 

六通者,一天眼通,見佛性,洞徹本地風光。二天耳通,能懂最上乘法,證與證者,言語互相了解,旁人不知。三他心通,悟與悟者,心得相同。四宿命通,無量劫生死種子,和盤托出。五神足通,佛性遍滿虛空,無所不在,如旭日當空。六漏盡通,證無餘涅槃,不受後有。

 

解脫是道場。能背捨故。

 

得八解脫,楞嚴經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

 

方便是道場。教化眾生故。

 

明心見性後,以種種方便,開示眾生。

 

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

 

什曰:「一、惠施,惠施有二種施,下人以財施,上人以法施。二、愛語,愛語復有二種,於下人則以軟言將悅,於上人則以法語慰諭,皆以愛心作愛語也。三、利語,利語亦有二種,下人則為設方便,令得俗利,上人則為作方便,令得法利。四、同事,同事亦有二種,同惡人則誘以善法,同善人則令增善根,隨類而入,事與彼同,故名同事也。」

 

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

 

六祖壇經云:「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聞而能行。

 

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

 

求伏心者,必用般若打破無始無明見佛性,是為正觀。

 

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

 

捨小乘有為法,學大乘無為法。

 

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

 

什曰:「小乘中說四諦,大乘中說一諦。今言諦,是則一諦,一諦,實相也。俗數法虛妄,謂言有而更無,謂言無而有更,是誑人也。見餘諦,謂言必除我惑,而不免妄想,亦是誑也。今一諦無此眾過,故不誑人也。從一諦乃至諸法無我,是諸法實相,即一諦中異句異味也。由此一諦,故佛道得成,一諦即是佛因,故名道場也。」

 

冰曰:「涅槃經中有聖諦,大乘法也。明心見性後,聖諦變為佛性。」

 

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

 

十二因緣變為佛性。

 

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

 

煩惱亦變為佛性。

 

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

 

佛性無我、人、眾生、壽者。

 

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

 

諸法變為佛性,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第一義空名為佛性。

 

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

 

佛性絕對,故能克服一切相對之魔。

 

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

 

佛性絕對,超越三界,故無趣向。

 

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

 

說大乘法如師子吼,使百獸皆懾服。

 

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

 

佛性無過患,力無畏不共法皆變為佛性。

 

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

 

三明即是佛性,故無餘礙。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

 

起心動念無非佛性,一切圓滿。

 

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

 

明心見性之後,一舉一動、一言一默,皆出自佛性,與佛無別。

 

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持世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住於靜室。時魔波旬從萬二千天女。狀如帝釋。鼓樂絃歌。來詣我所。與其眷屬。稽首我足。合掌恭敬。於一面立。我意謂是帝釋。

 

什曰:「波旬,秦言殺者,常欲斷人慧命,故名殺者,亦名惡中惡。惡有三種,一曰惡,二曰大惡,三曰惡中惡。若以惡加己,還以惡報,是名為惡。若人不侵己,無故加惡,是名大惡。若人來供養恭敬,不念報恩,而反害之,是名惡中惡。惡中惡,魔王最甚也。諸佛嘗欲令諸眾生安隱,而反壞亂,故言甚也。」肇曰:「魔以持世宴靜,欲亂其心,若現本形,恐不與言,故變為釋相,時持世不以通觀,故謂是帝釋也。」

 

而語之言:『善來憍尸迦。雖福應有。不當自恣。

 

什曰:「憍尸,姓也,字摩伽陀。」肇曰:「憍尸迦,帝釋姓也。」生曰:「以供養而來,故善之也。從女絃歌,是自恣法也。福有而自恣者,復為罪之根也。」

 

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

 

觀此語可見尚未明心見性,佛性不可求,五欲不須斷,明心見性後變為佛性。

 

於身命財。而修堅法。』

 

佛性非修而得,此語未見性。

 

即語我言:『正士。受是萬二千天女。可備掃灑。』我言:『憍尸迦。無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門釋子。此非我宜。』

 

亦未見性語,明心見性人,轉萬有為佛性,無所不宜。

 

所言未訖。時維摩詰來謂我言:『非帝釋也。是為魔來。嬈固汝耳。』即語魔言:『是諸女等。可以與我。如我應受。』

 

明心見性者,能轉萬物為佛性,故無不可受。

 

魔即驚懼。

 

邪不敵正。

 

念:『維摩詰將無惱我。』欲隱形去而不能隱。盡其神力亦不得去。

 

佛眼之下,無能避者。

 

即聞空中聲曰:『波旬。以女與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俛仰而與。爾時。維摩詰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今汝皆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轉眾魔為佛性。

 

即隨所應而為說法。令發道意。復言:『汝等已發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

 

天女即問:『何謂法樂?』答言:『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供養眾。樂離五欲。樂觀五陰如怨賊。樂觀四大如毒蛇。樂觀內入如空聚。樂隨護道意。樂饒益眾生。樂敬養師。樂廣行施。樂堅持戒。樂忍辱柔和。樂勤集善根。樂禪定不亂。樂離垢明慧。樂廣菩提心。樂降伏眾魔。樂斷諸煩惱。樂淨佛國土。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樂莊嚴道場。樂聞深法不畏。

 

樂大乘法而不畏懼。

 

樂三脫門。不樂非時。

 

明心見性,得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二乘誤認無始無明境界為三解脫門。未至真涅槃時,而自謂已得涅槃,故曰「非時」。

 

樂近同學。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

 

自覺大乘而不憎二乘人,故無恚礙,始能近而誘之。

 

樂將護惡知識。

 

對外道二乘惡知識,生慈悲心而度之。

 

樂親近善知識。

 

親近明眼善知識。

 

樂心喜清淨。樂修無量道品之法。是為菩薩法樂。』於是波旬告諸女言:『我欲與汝俱還天宮。』諸女言:『以我等與此居士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樂五欲樂也。』

 

不退轉也。

 

魔言:『居士。可捨此女。一切所有施於彼者。是為菩薩。』維摩詰言:『我已捨矣。汝便將去。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

 

已自度,則須入魔宮度眾生,始名菩薩道。

 

於是諸女問維摩詰:『我等云何止於魔宮?』維摩詰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汝等雖住魔宮。以是無盡燈。令無數天子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為報佛恩。亦大饒益一切眾生。』

 

報恩經云:「知恩者,發無上菩提心。報恩者,教一切眾生發菩提心。」

 

爾時。天女頭面禮維摩詰足。隨魔還宮。忽然不現。

 

消歸佛性本體。

 

世尊。維摩詰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辯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

 

冰曰:「即無遮法會。」

 

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

 

什曰:「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門,異學能大議論者,名外道也。乞人有三種:一、沙門,二、貴人,三、下賤,隨其所求,皆名為乞人也。」

 

期滿七日。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

 

以財為施,乃人天小果,若能以明心見性法門教人,方是法施。

 

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答曰:『法施會者。無前無後。

 

超越時間空間,出三界之外。

 

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

 

明心見性時,悟入絕對本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乃真功德。

 

曰:『何謂也?』『謂以菩提。起於慈心。

 

由絕對本體,發揮同體大悲之心,度眾生。

 

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

 

續佛慧命。

 

以攝智慧。行於捨心。

 

佛性無取捨,故以捨心攝眾生智慧,使無失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乃發自佛性本體,攝歸佛性本體。

 

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

 

使眾生慳貪之心變為佛性。

 

以化犯戒。起尸羅波羅蜜。

 

使眾生明心見性,則無犯戒者。

 

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

 

以忍辱破我執法執。

 

以離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羅蜜。

 

以精進再破空執。

 

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

 

以參禪而明心見性。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

 

明心見性後,得一切智,故能度眾生。

 

教化眾生。而起於空。

 

「空」者,第一義空,佛性也。由佛性發揮一切智,以度眾生。

 

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

 

使一切有為法,皆變為佛性,而變為度生工具。

 

示現受生。而起無作。

 

在生死中而無生死,入世度生,而常處涅槃。

 

護持正法。起方便力。

 

以佛乘為主體,而以二乘為度生方便。

 

以度眾生。起四攝法。

 

四攝法:(一)布施攝,(二)愛語攝,(三)利行攝,(四)同事攝。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於身命財。起三堅法。於六念中。起思念法。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什曰:「欲令眾和,要由六法:一、以慈心起身業。二、以慈心起口業。三、以慈心起意業。四、若得食時,減缽中飯,供養上座一人、下座二人。五、持戒清淨。六、漏盡智慧。若行此六法,則眾常和順,無有乖諍,昔有二眾共行諍,佛因是說六和敬也。」

 

正行善法。起於淨命。心淨歡喜。起近賢聖。

 

自佛性本體發揮方便,對二乘果不厭棄。

 

不憎惡人。起調伏心。

 

不憎外道,而起誨誘之心。

 

以出家法。起於深心。

 

發大乘心。

 

以如說行。起於多聞。

 

使一切學說,皆消歸佛如實之說。

 

以無諍法。起空閑處。

 

離言詮,故分紛競。

 

趣向佛慧。起於宴坐。

 

行住坐臥,不離佛慧。

 

解眾生縛。起修行地。

 

修行不但為自度,且為度人。

 

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德業。

 

明心見性,是真功德。

 

知一切眾堂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

 

明心見性後,則能知眾生種種根性,而隨其程度,加以誨導。

 

知一切法。不取不捨。

 

佛性絕對,無取無捨。

 

入一相門。起於慧業。

 

一相門者,定也。以定為體,以慧為用。

 

斷一切煩惱。

 

破我執。

 

一切障礙。

 

破法執。

 

一切不善法。

 

外道二乘見解。

 

起一切善業。

 

明心見性,進入絕對。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道法。

 

修大乘法,然後能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則得一切智慧。

 

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

 

明心見性,不住四相,是真法施。

 

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

 

達磨祖師對梁武帝,問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時心得清淨。歎未曾有。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臺。四面嚴飾。不相障蔽。

 

表示佛性平等,生佛平等,尊卑平等,一切皆變為絕對之佛性。

 

時維摩詰現神變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明心見性,一切皆由圓覺海中流出,不住於相,故無不具足。

 

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疏曰:「菩薩品中,諸大菩薩雖登十地,尚本證等覺、妙覺、圓覺,故仍有滯礙,涅槃經云:『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即此謂也。維摩詰法身說法,橫說豎說,不離法身妙用,故無法酬對。」

 

維摩詰所說經註疏卷上 終

 

維摩詰所說經註疏卷中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肇曰:「文殊師利,秦言妙德,經云:『曾已成佛,名曰龍種尊也。』」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酬對。

 

佛性絕對,惟證與證,乃能唱酬。

 

深達實相。

 

已明心見性。

 

善說法要。辯才無滯。智慧無礙。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諸佛秘藏。無不得入。

 

已達絕對境界,則一切相對皆不能存在,故無滯無礙,四乘境界皆能通達。

 

降伏眾魔。遊戲神通。

 

一切無礙。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一切皆變為佛性,入無餘涅槃。

 

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

 

文殊亦明心見性大士,為表維摩之德,故自謙舜。

 

於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說妙法。」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繞。入毗耶離大城。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

 

將一切攝歸佛性本體,真心體空。

 

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臥。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維摩知文殊乃澈悟實相者,故先以佛性本體相呈,然後為酬答,佛性無去來,故不來而來,佛性無見,故不見而見。

 

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

 

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佛性絕對,故超越三界,無所不在,故無去來,非肉眼所能見,故見同無見。

 

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世尊慇懃。致問無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

 

先以相對發問,以驗維摩,禪宗祖師謂之「探竿影草」。

 

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

 

無明窠臼未破,故由癡起愛,而眾生疾矣。

 

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

 

眾生未明心見性,一切由無明作主,故病。若明心見性,一切由佛性作主,則不病矣。

 

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

 

菩薩為度眾生,不入涅槃,生死是相對的,疾病亦是相對的,故有生死則有疾病。

 

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

 

離相對入絕對,已入絕對,則無生死,亦無病苦矣。

 

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

 

同體大悲也,其實菩薩明心見性者,雖入生死而無生死,雖示疾病而無疾病,為度眾生故,故示與眾生同病。

 

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疾者。以大悲起。」

 

為度眾生耳。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

 

佛性絕對平等,故無對待,一切相對者,皆不能存在,故曰「空」。

 

又問:「以何為空?」答曰:「以空空。」

 

離見聞覺知作用,故空。

 

又問:「空何用空?」

 

佛性本空,故何必再空?

 

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

 

離見聞覺知,故無分別。

 

又問:「空可分別耶?」

 

問:自性能分別否?

 

答曰:「分別亦空。」

 

明心見性後,分別亦是佛性。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又問:「空當於何求?」

 

問:佛性在何處?

 

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

 

明心見性之後,六十二見皆是佛性。

 

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

 

佛性與六十二見無異無別。

 

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明心見性,唯在自修自證,不假外求。

 

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

 

轉五蘊六根一切萬有為佛性。

 

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

 

明心見性之後,一切相對皆變為絕對,皆是佛性妙用。

 

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

 

隨見聞覺知而輪轉也,菩薩轉見聞覺知為佛性,故如如不動,是真知真見。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

 

明心見性之人,疾病亦是佛性,何相之有?文殊故作是語,俾維摩發揮絕對之理。

 

維摩詰言:「我病無形。不可見。」

 

病即佛性,無形相可見。

 

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身心皆假,與佛性本體無干。

 

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復如是。

 

未見性時,四大乃腦筋感覺而得之物,一旦見性,則四大即是佛性,故曰「非地大,亦不離地大」。

 

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明心見性者,四大變為佛性,則無四大,無四大則無此身,無此身則無疾患,眾生未見佛性,故認四大為身,有身故有病,菩薩為度眾生,願與眾生同病,藉以誨誘而度脫之。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

 

有疾菩薩者,尚未明心見性之菩薩也。會中多有未明心見性者,故文殊作是問,使維摩得以發揮絕對妙理,以益大眾。

 

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

 

明心見性之後,肉身即是如來本體,常與無常,其性不二,故無取捨,亦無厭離,能明此理,乃達常義,而說身無常者,為度眾生耳。

 

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

 

苦與涅槃,其性不二,見性之後,皆歸平等,故不捨苦而取涅槃,苦樂乃相對者,佛性絕對,故無苦樂,本來解脫,故無涅槃,而說身有苦者,為度眾生耳。

 

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

 

為破眾生之我執,故說無我,若能明心見性,則真我不生不滅,故涅槃經云:「見無我而不見我。」

 

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

 

身雖空而佛性不空,本來無生故無滅,若說畢竟寂滅,則落於空矣。

 

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

 

明心見性時,無量劫罪福,皆歸消隕,故菩薩教人悔過,超越三界,而不說三界之存在。

 

以己之疾。愍於彼疾。

 

不以法身無疾為幸,而願眾生皆能成佛,得無疾之法身。

 

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

 

眾生是相對者,故有三世輪迴之苦,菩薩常思所以度脫之。

 

憶所修福。

 

憶勿放捨所修大乘明心見性法門。

 

念於淨命。

 

念念不離佛性,即常樂我淨。

 

勿生憂惱。

 

知煩惱即是菩提,則無憂惱。

 

常起精進。

 

知佛性永不退轉,則常精進。

 

當作醫王。療治眾病。

 

發度生大心。

 

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欲藉此問,使維摩發揮大乘調心之法。

 

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

 

尚未明心見性之行者,應如是思念。

 

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

 

眾生所以不能見佛者,為有無始以來,無明遮障耳,無始無明,本無體性,一經打破,便歸隕滅,本來佛性,不受薰染,故無受病者。

 

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為主。身亦無我。

 

此身乃四大合成,四大離散,則此身非有。

 

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

 

我者,執一念無明以為我也。一切相對者,由一念無明而生,故應先破我執。

 

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

 

知一念無明之非我,則無我相及眾生相。

 

當起法想。

 

以法執破我執,然法執亦病也。

 

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

 

五陰四大,內外合成,聚散無定,無有實性,亦無主宰,此十二因緣觀也。

 

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

 

以法執破空執也,然空亦大病也。

 

云何為離?離我我所。

 

我及我所,乃一念無明之化身,一念無明為相對之起源,因有我故有我所。

 

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

 

二法者,相對法也。

 

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

 

一切心法色法,皆起於一念無明,皆是相對者,如有無、生死、善惡等等,故名「二法」。一念無明歸於無始無明時,則二法亡,而現空洞平等之相,乃發於空執也,非佛性之平等。

 

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

 

我是一念無明,涅槃是無始無明,我是一念無明是我執法執,而無始無明是空執,由一念無明入於無始無明,則一切皆空,狀若平等矣。

 

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

 

破我執法執入空執,乃是放棄一念無明,入於無始無明,無始無明仍有微細氣習種子存伏,一受刺激,便又生出一念無明,一生一滅,循環返復,便是輪迴根源,故曰「無決定性」,一切相對者,皆是名字,空無實性,故曰「空」。

 

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

 

入無始無明平等境界之後,則無相對之病,而只有空病,空病乃最後最大最難破之病,若能打破無始無明,則空病除而佛性見矣。

 

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

 

佛性無不受後有,若已打破無始無明,見本來自性,則一切法皆轉為佛性,故雖受諸受而無有罣礙,同於無受。

 

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

 

若未明心見性,則亦不必斷六根、斷一念無明,以求證涅槃,良因斷六根或斷一念無明已後,雖行平等,而落於空執,不能得真正之涅槃。

 

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

 

自己身受病苦,應念六道眾生亦同此苦,而起同體大悲之心,以救渡之。

 

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

 

我能明心見性,超越苦海,亦望眾生皆能明心見性,同登彼岸。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諸法起於一念無明,一念無明不可破,若能破空執無始無明(病),則一切法皆變為絕對佛性妙用,故一念無明(法)不必除。

 

為斷病本而教導之。

 

無始無明為病之根本,故應斷之。

 

何謂病本?謂有攀緣。

 

無始無明雖狀若平等,而有無始以來之相對種子,存於其中,一受薰染刺激,即能發作,故名「攀緣」。

 

從有攀緣。則為病本。

 

無始無明既受刺激,則一念無明生,而相對之二物起,故名「病本」。

 

何所攀緣?謂之三界。

 

一念無明既生,即有時間空間,有過現未三界,而整個相對宇宙完成矣。

 

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

 

故欲斷攀緣,須先明白凡係一念無明所生之心法、色法,皆是相對者,無決定性,無有可得,應加否定。

 

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

 

二見是相對之根源,應加否定。

 

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

 

心物二法,皆虛假不實,非最後之存在。

 

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

 

為明心見性之法。

 

為斷老病死苦。

 

若明心見性,入於絕對,則超出老病死苦等相對之病。

 

是菩薩菩提。

 

此乃大乘菩薩所修。

 

若不如是。己所修治。為無慧利。

 

若非如此修法,則不能明心見性。

 

譬如勝怨。乃可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

 

一切病皆起於無始無明,無始無明如幻夢空花,本無體性,一經打破,便歸烏有,故一切病亦非真非有。

 

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

 

若於眾生起愛見大悲,則未離四相,未見自性,應即捨離此見。

 

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

 

愛見大悲,不離七情,是相對。此人(菩薩)已破無明,明心見性,然後起大悲心,則是絕對者。

 

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

 

由愛見大悲出發,是相對者,故於生死有厭離之心,若由絕對佛性出發,則無生死,亦無厭離,故無疲厭,在在皆為絕對,無有偏見,大公無私。

 

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

 

明心見性,則無所縛,而能為眾生解縛。

 

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

 

自己未脫生死,則不能度眾生。一般未明心見性大德,登座說法,依文解義,使眾生益增迷悶,就是因為自己未解縛之故。

 

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

 

自己已明心見性,然後能教導眾生,於佛理無所滯礙。

 

是故菩薩不應起縛。何謂縛?何謂解?貪著禪味。是菩薩縛。

 

禪味者,法執、空執也。二執未除,不能見性。

 

以方便生。是菩薩解。

 

方便法門,譬以筏喻,既登彼岸,法便應捨,方不為法所縛。十八不共法,佛有十八種之功德,不與二乘共同,故云不共法,又二乘菩薩所不具,故又云不具也,一諸佛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己捨心,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智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見過去世無閡無障,十七智慧知見未來世無閡無障,十八智慧知見現在世無閡無障。為「無不知己捨心」便是此意。

 

又無方便慧縛。

 

如將法看成真實,不知其是方便法門,則名無方便慧,故為法縛。

 

有方便慧解。

 

懂得方便之理,則智慧正有用處,可解一切縛也。

 

無慧方便縛。

 

尚無智慧,只靠方便,方便反足為縛,如小乘落我執,中乘落法執,皆智慧根淺薄之故也。

 

有慧方便解。

 

慧根深厚,則法執可除,空執可破,如大乘菩薩所脩是也。

 

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

 

由一念無明而發之愛見,乃相對者。

 

莊嚴佛土。

 

用腦筋想像去莊嚴佛土,非真佛土。

 

成就眾生。

 

用腦筋思想去度眾生,是相對的成就,不是絕對的成就。

 

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無方便慧縛。

 

佛性本來圓滿,無修無證,不必調伏,今欲於本來「空、無相、無作」之三脫門中,而作不空、有相、有作之調伏,則為法所縛,不能解脫矣,故名無方便慧縛。

 

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

 

能知佛性之無取無得,故不生愛見,不以愛見自度度人,我與眾生本自解脫,故不疲厭,名有方便慧解。

 

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

 

二乘住於貪欲等見而求涅槃,終不能得涅槃。

 

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諸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

 

佛性本來清淨,貪欲等見本離,故菩薩於此迴向正等正覺,明心見性,萬德圓滿。

 

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

 

觀身空,則我執除,觀法空,則法執除,是名為慧。

 

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

 

身雖有疾,而法身無疾,入生死而無礙,故饒益眾生而不厭倦。

 

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為慧。

 

所以有病者,為有身耳,若觀身本空,則病亦非有,故曰「非新非故」。

 

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

 

肉體雖有疾,而法身永不壞滅。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

 

以方便法調伏其心,二乘也。不以方便調伏其心,愚人也。二俱捨離,方能無縛。

 

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

 

住於不調伏心,任其放逸,愚人也,亦名任病,亦名「自我」。

 

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

 

認調伏心為實法,為小乘法也,亦名作病,亦名「法執」。

 

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

 

菩薩離此二病,方能無縛。

 

在於生死。不為汙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

 

若菩薩為度眾生故,行於六道中而不污損,入於涅槃而不滅度。

 

非凡夫行。

 

凡夫入生死便為生死所縛。

 

非賢聖行。

 

小乘果賢聖入涅槃,便為涅槃所縛。

 

是菩薩行。

 

菩薩不為生死涅槃所縛,無有罣礙。

 

非垢行。

 

垢行是相對的,出自腦筋感覺,是阿賴耶識中之染緣。

 

非淨行。

 

淨行亦是相對的,出自腦筋感覺,是阿賴耶識中之淨緣。

 

是菩薩行。

 

明心見性,自性本來圓滿完全,離於淨垢,淨垢是相對的,佛性是絕對的,兩不相干。

 

雖過魔行而現降伏眾魔。是菩薩行。

 

一切相對行,皆是魔行,佛性絕對,本超過一切魔行,無須降伏,然菩薩為度眾生故,而現降伏眾魔。

 

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

 

打破無始無明,始得一切智。其餘斷六根求證、斷一念無明求證,未得謂得,皆非時求。

 

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

 

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涅槃,超過地位階級。

 

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

 

雖觀十二因緣而不破邪見,明心見性之後,邪見皆變為佛性矣。

 

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

 

由佛性本體發出度眾生之願行,故非愛著。

 

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

 

雖樂涅槃而不斷六根及一念無明,不使身心入於斷滅。

 

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

 

雖在三界時間之中而佛性不受薰染。

 

雖行於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

 

雖行於空而不為空縛,故能殖眾德本。

 

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

 

雖行無相解脫境界而不捨度生之行。

 

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

 

雖行於無作解脫境界而現五蘊身,受同無受。

 

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

 

佛性無起,故起一切善行而無礙。

 

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

 

菩薩自己雖修六度而能知眾生種種根性,導以三乘之法。

 

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

 

雖具六通而不捨有漏之身。

 

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

 

雖行慈悲喜捨而不願生於梵天,願在世間度眾生。

 

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

 

雖行四禪、四空定八解脫及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而不隨禪生天。

 

雖行四念處而不畢竟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

 

四念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也。

 

肇曰:「小乘觀身受心法,離而取證,菩薩雖觀此四,不永離而取證也。」

 

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

 

四正勤,即已生惡令永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

 

肇曰:「小乘法,四正勤也,功就則捨入無為,菩薩雖同其行,而不同其捨也。」

 

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

 

雖行小乘欲、念、進、慧四如意足而得明心見性大自在。

 

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

 

雖行信、進、念、定、慧五根而能分別眾生諸根利鈍,隨宜誨誘之。

 

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

 

雖行信、進、念、定、慧五力而樂行佛之十力。

 

十力者,佛有十種能力,即知是處非處智、知三世業報智、知諸禪解脫三昧智、知諸根勝劣智、知種種解智、知種種界智、知一切至處道智、知天眼無礙智、知宿命無漏智、知永斷習氣智是也。

 

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

 

七覺分,即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是也。

 

雖行有為法而不離絕對佛性。

 

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

 

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皆聲聞法也,然不離絕對佛性。

 

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

 

止觀及三十七助道品皆聲聞行也,菩薩雖行此行而不如二乘人之墮於寂滅。

 

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

 

雖知法身無生無滅而不捨此有漏之軀,以相好莊嚴肉身也。

 

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行。

 

雖威儀同於二乘而修一佛乘之法。

 

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

 

雖不離真如淨相本體而能隨應現身,發揮妙用。

 

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

 

常寂光淨土永寂如空而能使穢土及十方世界皆變為清淨佛土。

 

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雖明心見性而不入涅槃,以救眾生。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曰:「問疾品乃託疾以說法,諸菩薩中,文殊師利德行最為第一,亦是法身大士,故堪與維摩詰酬對,文殊所發諸問,皆極肯要,蓋欲藉此使維摩詰得發揮絕對妙理,使同行之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於問答中,得啟示開悟也。維摩知文殊來,先空其室,乃先以佛性真空本體相呈也。其次乃闡明佛性本體無病,因眾生病故病,眾生不病則病滅。又次闡明調心之法,最為重要,乃佛家修行之體系也,其法先以法執破我執,我執既破,落於法執,又以空執破法執,法執既破,又落於空執,再破空執,便見佛性。見性之後,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欲以此調伏之法,調伏一切眾生,使各除病也。」

 

不思議品第六

 

不思議者,佛性絕對,非思想感覺所及也。此品發揮絕對與相對之界限。

 

爾時。舍利弗見此室中無有床座。作是念:「斯諸菩薩大弟子眾。當於何坐?』

 

佛性絕對,行住坐臥,皆不離佛性,無二無別,於佛性中求坐相不可得,況床座乎?舍利弗未明心見性,故有此想。

 

長者維摩詰知其意。語舍利弗言:「云何?仁者。為法來耶?為床座耶?」舍利弗言:「我為法來。非為床座。」維摩詰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貪軀命。何況床座?

 

佛性絕對,覓法不可得,何況軀命?軀命尚捨,何況床座?故有求者,皆有為之法,不能明心見性。

 

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識之求。

 

五蘊本空,無可求,亦不須斷除,五蘊即一念無明化身,明心見性之後,變為佛性。

 

非有界入之求。

 

十八界十二入本空,無可求,亦不須斷除,皆是一念無明化身,明心見性之後,變為佛性。

 

非有欲、色、無色之求。

 

欲界、色界、無色界本空,無可求,亦無須斷除,皆是一念無明化身,明心見性之後,變為佛性。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

 

佛性絕對,本來圓滿,非求而得,諸法相對者,本來空寂,故應捨去,由是觀之,無有可求,有求皆相對也。

 

夫求法者。無見苦求、無斷集求、無造盡證修道之求。

 

苦集滅道,有修有證,皆有求也,有求皆病。

 

所以者何?法無戲論。

 

凡不究竟之相對道理,皆名戲論。

 

若言我當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

 

修四諦不能脫離相對境界,故非求真法者。

 

唯。舍利弗。法名寂滅。若行生滅。是求生滅。非求法也。

 

佛性本來無生故無滅,小乘求斷滅眾苦,則有生有滅,乃相對之生滅法,非能見不生不滅之佛性也。

 

法名無染。若染於法。乃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也。

 

佛性絕對,本來無垢,故無所謂淨,亦不受薰染,若受薰染,則有垢有淨,便是相對,不是絕對,故佛性中不著一字,乃至涅槃二字,亦是染著,何則?腦筋作用,言我涅槃也,故非絕對佛性中所有。

 

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非求法也。

 

佛性絕對,超越空間三界,故無行處,若有行處,便在空間時間範圍之內,是相對的、有限的,不是絕對的了。

 

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

 

取捨是相對者,因有取,才有捨,皆思想感覺作用,佛性絕對,不能取亦不能捨,本來圓滿完全。

 

法無處所。若著處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

 

佛性超過空間時間,故無上下內外中邊,亦無過現未三世,乃無所不在,無所不遍,故名絕對。

 

法名無相。若隨相識。是則求相。非求法也。

 

相是相對者,乃腦筋感覺作用,無有一定標準,故非絕對。

 

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

 

佛性如如不動,住與不住,乃相對者。

 

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

 

見聞覺知,就是一念無明作用,乃相對者。

 

法名無為。若行有為。是求有為。非求法也。

 

佛性空、無相、無作,故名無為,若行有為便是相對,非絕對者。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

 

佛性乃絕對之全完,非求而得,故應無所求。

 

說是語時。五百天子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法眼淨者,明白絕對之理,不為一切相對所縛也。

 

爾時。長者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仁者遊於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國。

 

法身淨土也。

 

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師子之座。」

 

什曰:「自知而問者,欲令眾會取信也。借座彼國,其義有二:一者欲現諸佛嚴淨功德,致殊勝之座,令始行菩薩,深其志願也。二者欲因往返之跡,使化流一國也。」師子之座即絕對本體。

 

文殊師利言:「居士。東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國。

 

超過三界時間。

 

有世界名須彌相。

 

法界實相。

 

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在。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

 

超過空間。

 

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

 

超過八萬四千陀羅尼門。肇曰:「由旬,天竺里數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

 

於是長者維摩詰現神通力。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之座。高廣嚴淨。來入維摩詰室。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其室廣博。悉皆包容三萬二千師子座。無所妨礙。於毗耶離城及閻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見如故。

 

佛性無所不包,變穢土為淨土。

 

爾時。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就師子座。與諸菩薩上人俱座。當自立身。如彼座像。」

 

入於絕對本體,與本體合而為一。

 

其得神通菩薩。

 

已明心見性,得六通者。

 

即自變形為四萬二千由旬。坐師子座。

 

得法身妙用。

 

諸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皆不能昇。

 

未明心見性,故未得法身妙用。

 

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就師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廣。吾不能昇。」

 

小乘人未能達於絕對。

 

維摩詰言:「唯。舍利弗。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乃可得坐。」

 

參絕對本體。

 

於是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即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便得坐師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廣之座。於毗耶離城無所妨礙。又於閻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王鬼神宮殿。亦不迫迮。」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

 

舍利弗仍未明佛性無所不包、無所不遍之真正體用,故以為異,維摩為說解脫不可思議法門。不可思議者,不可用腦筋測度,即絕對本體是也。六祖云:「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

 

若菩薩住是解脫者。

 

明心見性,得大自在。

 

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明心見性後,得八解六通,四大皆變為佛性體用。

 

「須彌」者,代表地大也,小至芥子,大至須彌,皆是佛性本體,無二無別,惟明心見性者知之,大與小平等,乃否定空間體積。

 

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鱉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阿修羅等。不覺不知己之所入。於此眾生亦無所嬈。

 

水大亦是佛性體用。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馬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與此同旨,其法身也。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斷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輪。著右掌中。擲過恒沙世界之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又復還置本處。都不使人有往來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

 

往來平等,乃否定往來,往來皆不離佛性,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佛性如如不動也。

 

又舍利弗。或有眾生樂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薩即演七日以為一劫。令彼眾生謂之一劫。或有眾生不樂久住而可度者。菩薩即促一劫以為七日。令彼眾生謂之七日。

 

否定時間也,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為一劫,一劫與七日無別,皆不離佛性,其別者,乃眾生腦筋作用耳,佛性超過時間,本無別也。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一切佛土嚴飾之事。集在一國。示於眾生。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相對變為絕對。

 

華嚴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

 

又菩薩以一切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動本處。

 

一切現象雖變幻無常,而不離佛性,佛性始終如如不動,動與靜之對立統一,故否定動靜。

 

又舍利弗。十方眾生供養諸佛之具。菩薩於一毛孔皆令得見。又十方國土所有日月星宿。於一毛孔普使見之。

 

否定空間也,明心見性之後,塵塵「空間」、剎剎「時間」無非佛性,無能逃於法眼者。

 

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諸風。菩薩悉能吸著口中而身無損。外諸樹木亦不摧折。

 

風大不離佛性,即法身妙用。

 

又十方世界劫盡燒時。以一切火內於腹中。火事如故而不為害。

 

火大不離佛性,世界壞,佛性不壞,疏山問大隨曰:「劫火洞燃,大千俱壞,未審這個壞不壞?」大隨曰:「壞。」,疏山問:「怎麼會壞?」大隨曰:「隨他去。」疏山不肯,後又問一大德曰:「劫火洞燃,大千俱壞,未審這個壞不壞?」大德曰:「不壞。」疏山問:「怎麼不壞?」大德云:「隨他去。」疏山言下大悟。

 

又於下方過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取一佛土。舉著上方過恒河沙無數世界。如持針鋒。舉一棗葉而無所嬈。

 

地大不離佛性,此土與彼土無異無別。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能以神通現作佛身。或現辟支佛身、或現聲聞身、或現帝釋身、或現梵王身、或現世主身、或現轉輪聖王身。

 

化身應身,皆不離法身,無別無二。

 

華嚴經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又十方世界所有眾聲。上中下音。皆能變之。令作佛聲。演出無常苦空無我之音。及十方諸佛所說種種之法。皆於其中。普令得聞。

 

聲音變為佛性,馬祖云:「我此一喝,百千三昧無量妙義俱全。」

 

舍利弗。我今略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之力。若廣說者。窮劫不盡。」

 

佛性絕對妙義,本不可說,今略為譬喻,若欲廣說,則雖窮劫亦不可盡也。

 

是時。大迦葉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歎未曾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前。現眾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

 

小乘人聞此發揮絕對妙論,不能領會,如盲者之於相也。

 

智者聞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

 

智者聞大乘則歡喜讚歎,而發大乘心,故小乘者應迴小向大,方有明心見性希望,不致如焦芽敗種之無用也。

 

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

 

感極而泣,三千大千世界無不感動。

 

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若有菩薩信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

 

內能破無始無明,外能破外道邪說。

 

大迦葉說是語時。三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故。教化眾生。現作魔王。

 

佛性中無佛無魔,魔王乃相對界之雄,為眾生所信仰或畏懼,故菩薩現作魔王,以試眾生之慧力,魔益強則眾生之反抗力亦益增,卒能克魔而成佛,故魔為助眾生成佛之力量,倘無魔則眾生將萎靡不振,不能產生否定之力量。

 

又迦葉。十方無量菩薩。或有人從乞手足耳鼻、頭目髓腦、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馬車乘、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貝、衣服飲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而往試之。令其堅固。

 

布施乃否定力之源泉,故欲令捨其所不忍捨,然後能作堅決之否定,否定「我執」「法執」及「空執」,以達於絕對完全之國土。

 

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諸眾生如是難事。凡夫下劣。無有力勢。不能如是逼迫菩薩。

 

欲使眾生增加其否定之力,故變為魔王逼迫之,凡夫則不能也。

 

譬如龍象蹴踏。非驢所堪。是名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智慧方便之門。」

 

菩薩乃於困難艱苦中磨鍊出來,環境益苦,則道力益堅。

 

疏曰:「不思議者,絕對本體,不可以思惟感覺而達到,惟有用智慧方便打破相對之根源(無始無明),然後能達到也。故此解脫法門,名為不思議,絕對中無相對,故一切相對皆應否定,於是否定四大、否定空間、否定時間、否定來去、否定一多、否定動靜、否定世界、否定變化身、否定聲音......最後否定此種種相對之根源(無始無明),於是否定終止,肯定開始,相對終止,絕對開始,一切相對皆還源為絕對,此時四大是絕對,空間、時間亦是絕對,來去、一多、動靜、世界、三身、聲音等,皆是絕對,皆是佛性本體之妙用,故芥子與須彌不二、毛孔與大海不二、七日與一劫不二、動與靜不二、變化身與法身不異,一切已超越相對之局限,而入於絕對不二之土,一切皆還源為絕對,自己便是自己的原因,故不為以外其他原因之所轉,如如不動,無欠無餘,故一切其他原因皆歸消滅,入於此一絕對之原因矣。菩薩既證絕對,為度眾生故,仍入相對界中,現作魔王,以教化眾生,用種種逼迫,以增加眾生之智慧,並加強其否定之力量,成就解脫,普使進入絕對清淨平等之國土,故名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智慧方便之門。」此品屬於方法論。

 

觀眾生品第七

 

乃屬於人生觀方面。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觀於眾生?」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明心見性菩薩,自己造得主,故如幻師。眾生在一念無明支配之下,變幻無主,故如幻人。

 

如智者見水中月。

 

知其非真月,乃相對之月。

 

如鏡中見其面像。

 

知其非真面,乃相對之面。

 

如熱時燄。

 

燃燒時有燄,燒盡則焰滅。

 

如呼聲響。

 

呼時有聲,呼停聲滅。

 

如空中雲。

 

來去無定。

 

如水聚沫。如水上泡。

 

聚現無定,旋生旋滅。

 

如芭蕉堅。

 

芭蕉不堅。

 

如電久住。

 

電無法久住。

 

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

 

皆有名無實者,如第五大,根本無此大。

 

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眾生:其身乃四大合成,其智識乃五蘊合成,其人生乃十二因緣之過程,生惟法生,滅惟法滅,諸法既空,人生亦空,故如水月鏡像,因像而現,如幻化人。

 

如無色界色。如燋穀芽。

 

無色界中,根本無色之可言,故知有名無實,眾生亦然。

 

如須陀洹身見。

 

須陀洹無身見,故知有名無實。

 

如阿那含入胎。

 

阿那含不入胎,故知有名無實。

 

如阿羅漢三毒。

 

阿羅漢已斷三毒,故知無中生有,眾生亦然。

 

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

 

得無生忍菩薩,已絕貪恚,故知非實。

 

如佛煩惱習。

 

佛無煩惱習,故知非實有。

 

如盲者見色。

 

盲者決不見色,故知非實。

 

如入滅盡定出入息。

 

入滅盡定,則無出入息,故知非實。

 

如空中鳥跡。

 

鳥過空中,不留跡象,謂空中有鳥跡,乃決非實在之事。

 

如石女兒。

 

石女不生兒,故知非實。

 

如化人煩惱。

 

化人無煩惱,故知非實。

 

如夢所見已寤。

 

夢寤,其所見皆滅,故知非實。

 

如滅度者受身。

 

已證涅槃則不受身,故知非實。

 

如無煙之火。

 

火必有煙,無煙之火非實。

 

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

 

既將眾生看成虛假幻化,則何能對之發慈悲救度之心乎?

 

肇曰:「慈以眾生為緣,若無眾生,慈心何寄乎?將明真慈無緣而不離緣,成上無相真慈義也。」

 

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

 

真實慈者,由絕對佛性本體發揮出來者。佛性絕對,故慈悲亦是絕對,絕對本體無緣起,故此真實慈是無緣慈,非緣於愛見而生也。世俗之慈乃由同情心或愛見而起,是相對的,故非真實慈,真實慈是絕對的,與佛性同體,故非攀緣,是不受他物影響,而本來存在者,故是真實慈。至若孔子之「仁」,耶穌之「愛」,皆有所攀緣,以眾生為對象,乃相對者,故非真實慈。

 

行寂滅慈。無所生故。

 

真實慈與佛性同體,佛性絕對,無生無滅,故真實慈亦無生無滅,金剛經所謂「不住相布施」是也。

 

行不熱慈。無煩惱故。

 

世俗熱心慈善事業者,乃出於愛見也,愛見未離,仍有煩惱,故其熱心不能持久,或僅「五分鐘」熱度,便歸冷淡,故行真實慈者,不熱不冷,永不厭怠,亦非煩惱所能阻止也。

 

行等之慈。等三世故。

 

真實慈與絕對佛性無二,故能超越三世,絕對平等,因為超越時間,故任何時代皆能適應,出自愛見之慈,則不能如此,譬如基督教之愛、人道主義者之愛,皆是相對者,故其慈悲乃對人,而不能對一切眾生皆平等看待也。

 

行無諍慈。無所起故。

 

無諍者,無名字也。絕對佛性中,名字妄想不起,故行真實慈者,不住名字相,不為博美名而行慈善。

 

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

 

佛性絕對不二,非心法也非色法,乃自主自行,不是被動者,故名「不二慈」。譬如世俗行善事者,不是為因果禍福所動,便是想使自己心中喜悅,此乃被動,非不二慈。

 

行不壞慈。畢竟盡故。

 

佛性絕對,無有成壞,諸漏已盡,本來圓滿,故金剛經云:「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行堅固慈。心無毀故。

 

佛性堅固如金剛,能毀他物而不為物毀,真實慈亦如是。

 

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

 

梵網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六祖壇經云:「何其自性本自清淨。」皆指絕對佛性也,真實慈亦如是。

 

行無邊慈。如虛空故。

 

佛性無所不在,故真實慈無所不遍,普現一切眾生前,如同虛空。

 

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

 

阿羅漢,華語殺結使賊,此乃自度之慈,六祖壇經所謂「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是也。

 

行菩薩慈。安眾生故。

 

六祖壇經所謂「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是也。

 

行如來慈。得如相故。

 

佛性如如不動,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本來圓滿現成是也,真實慈亦然。

 

行佛之慈。覺眾生故。

 

引導眾生入於佛之知見,此無限之慈悲也,其餘世俗所行慈善事業,皆有限之慈悲。

 

行自然慈。無因得故。

 

自然者,佛性本然也。無有生因,亦無所得,以此度一切沈迷於有因有得之相對眾生,使入絕對國土。

 

行菩提慈。等一味故。

 

絕對菩提心,惟有一味一相,真實慈亦然。

 

行無等慈。斷諸愛故。

 

佛性平等,無有愛見,真實慈亦然。

 

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

 

修大乘者,方能明心見性,不受後有,故名「大悲」。

 

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

 

小乘未斷我執,故有疲厭,我執已破,則無疲厭。

 

行法施慈。無遺惜故。

 

大乘六度第一,以法布施,使眾生藉法執以破我執。

 

行持戒慈。化毀禁故。

 

能保護正法者,名為持戒,見涅槃經,不但自己持戒,且化導眾生持戒。

 

行忍辱慈。護彼我故。

 

能忍辱以德報怨,則不但自護,且能化彼。

 

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

 

不但自己精進,且能荷負眾生,一同精進,是真實慈。

 

行禪定慈。不受味故。

 

小乘貪著禪味,大乘不貪著禪味,行住坐臥,皆在定中。

 

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

 

不知時者,未得謂得是也,小乘錯認斷六根為見佛性,中乘錯認斷一念無明為見佛性,皆不知時也。

 

什曰:「行未滿而求果,名不知時也。」

 

大乘破無始無明空執,然後明心見性,故無以上錯誤。

 

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

 

能以方便善巧譬喻,使眾生明白不知時之錯誤,悟入絕對,名方便慈。

 

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

 

溈山靈祐禪師上堂云:「夫道人之心,質直無偽,無背無面,無詐妄心,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從上諸聖,祗說濁邊過患,若無如許多惡覺情見想習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淨無為,澹泞無礙,喚他作道人,亦名無事人。」又黃山谷參晦堂禪師問:「我無隱乎汝」意旨,晦堂曰:「聞木樨香否?」山谷曰:「聞。」晦堂曰:「吾無隱乎汝。」山谷有省。佛性絕對,清淨無隱,慈亦如是。

 

行深心慈。無雜行故。

 

心經所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也,乃以智慧打破無始無明之禪法,至若小乘斷六根,中乘斷妄想,不能見性,皆雜行也。

 

行無誑慈。不虛假故。

 

般若波羅蜜多,乃真實不虛之法門,金剛經所謂「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是也。

 

六祖云:「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乃謂絕對佛性本來具足,非脩習而得也。

 

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

 

明心見性,自在無礙,遠離顛倒夢想,故名「安樂慈」。

 

菩薩之慈為若此也。」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

 

絕對真如本體,不能分割,眾生與諸佛相同,諸佛法身,即眾生未來之法身,所謂共體大悲是也。

 

「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

 

絕對之喜,法身本具,故無所悔,眾生得之,乃其應得本得,非吾所與,無吝無悔。

 

「何謂為捨?」答曰:「所作福祐。無所希望。」

 

絕對佛性,本來圓成,捨同無捨,得亦無得,福同無福,是為真福,無得故無失,無希望,故能達於絕對。

 

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

 

生死乃眾生所同畏,菩薩依何道理而不畏生死?

 

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

 

如來絕對本體中,無生無死,悟入圓覺時,返觀父母所生之身,如大海一漚,圓覺經云:「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照以上描繪之證後情況觀之,生死果何所畏?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

 

發大乘心修大乘法,明心見性,自度度他,故名大乘心。

 

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

 

煩惱即一切相對者,有相對故有矛盾衝突,有矛盾衝突故有煩惱,故除煩惱者,即否定相對,破無明是也。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答曰:「當行正念。」

 

正念者,打破無始無明之禪法也。無始無明為相對之根源,故應破之,方能達於絕對不生不滅本體。

 

又問:「云何行於正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

 

即佛性也。

 

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

 

此乃復從末以溯源也,善與不善,是相對者,以善法否定不善法,達於白淨識,然後否定白淨識,則入於不生不滅。

 

又問:「善、不善孰為本?」答曰:「身為本。」

 

身謂五蘊也。

 

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

 

欲貪為受生之本。

 

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

 

一切相對,如生死、善惡、好醜等,皆由分別比較而生,分別已生之後,才有貪欲,譬如倘不分別生死,則無有貪生怕死者。

 

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

 

即一念無明是也,此為相對之根源。

 

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

 

無住,即無始無明是也,乃一念無明所自出者,無始無明表面雖無相對,而有極微細之相對種子隱伏其中,一受薰染刺激,即生出一念無明,此乃相對之最後根源。

 

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

 

無始無明本無實體,如夢空華,一經打破,便歸消滅,一切相對亦隨之消滅,故曰「無本」。

 

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虛妄不實之世界人生,以無始無明為體,生出一念無明,圓成整個相對宇宙,此與老子「由無生有,由有歸無」之體系相同。從「無住本」能生一切法,有生便有滅,則非絕對佛性可知也。絕對佛性乃本來不生,故不滅,空、無相、無作,故無所建立者,有所建立者,即是生滅法耳。羅什誤認無住本為佛性,與本無同,僧肇輩承其說,故將老子之「無」當做和佛性同樣,是指最後絕對本體,實為大錯,天台宗繼承羅什僧肇之義,所以天台宗結果是變為生滅法,華嚴宗亦是受此影響而陷於同一錯誤,把真如絕對本體,看成有緣起受薰染的,誤盡天下蒼生,不可不辯也。

 

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天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

 

天女、天花代表一念無明,此喻明心見性後,一念無明變為佛性,故天女同於法身大士之化身。

 

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

 

菩薩已明相對之虛妄,知一念無明之不可破、不必破,故不為一念無明所轉,諸大弟子尚未能轉也,故有滯礙。

 

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

 

大弟子欲破一念無明,而一念無明乃不可破者。

 

爾時。天問舍利弗:「何故去華?」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

 

譬謂一念無明能生相對煩惱,故欲除之。

 

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

 

一念無明其實不消破,明心見性之後,一念無明變為佛性,無所分別。

 

仁者自生分別想耳。

 

認一念無明為實,故落於法執。

 

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

 

有所分別,乃一念無明見聞覺知作用也。

 

無所分別,則絕對佛性作用,入於絕對之後,一切皆還元為絕對,皆是清淨本體、自己原因,此時無分別是佛性,分別亦是佛性,皆自己原因也。

 

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

 

一念無明還元為佛性,則念同無念,不是將念頭停止。

 

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

 

什曰:「如一羅剎,變形為馬,有一士夫,乘之不疑,中道馬問士夫:馬為好不?士夫拔刀示之,問言:此刀好不?知其心正無畏,竟不敢加害,若不如是,非人得其便也。」佛性絕對無畏,故一切相對皆不得入。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

 

絕對佛性中,一切相對者皆不能立足,故無生死可畏,若畏生死,則未入絕對,色聲香味觸所生之相對法,皆得其便而支配之,使不能自主,則浮沈苦海矣。

 

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

 

已入絕對,則相對之五欲不奈汝何,一切色相等法,皆無法侵入,一入去便為絕對所熔化,變為絕對,古人以洪爐比絕對,以一點雪比相對,一點雪入洪爐中,無有不被熔化者。

 

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結習未盡者,無始無明未破也,則未入絕對,故為相對所轉,而不能轉相對為絕對,若無始無明已破,則無始虛妄習氣已盡,進入絕對,故能轉相對而不為相對所轉也。經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物者,一切相對也,如來者,絕對佛性是也。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

 

明心見性後,一念無明變為絕對佛性,為絕對本體之妙用,故曰「如耆年解脫」。此時法身(佛性)是體,應身(六根)報身(見聞覺知)是用,體用一如,無別無二,故名一體三身。

 

室者,比喻法身。天女,比喻報身(即一念無明)。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

 

耆年解脫,即明心見性,已超過時間,則無所謂久暫也。

 

舍利弗默然不答。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

 

小乘以默然無言為解脫之體,是未入絕對,以無始無明為體也。若真解脫者已入絕對,體用具足,則默然無言是體、是解脫相,而言說文字則是用,亦是解脫相,動靜一如矣。

 

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

 

明心見性之後,言說文字皆還元為絕對,是絕對本體自己原因,超過空間,故不在內外兩間,若離文字說解脫,便是有內有外,有「解脫與不解脫」之別,則仍在相對範圍之內,未入絕對,非真解脫也。

 

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一切相對皆還元為絕對,無二無別,故相對即絕對,色即是空之謂也。

 

舍利弗言:「不復以離淫怒癡為解脫乎?」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癡性。即是解脫。」

 

佛為未明心見性者說離淫怒癡,若已明心見性,則淫怒癡還元為佛性,亦是解脫相也。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辯乃如是。」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

 

小乘果有得有證,所謂非時證也。而大乘明心見性,乃無得無證,萬德本來圓成,故辯才無礙。

 

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則於佛法為增上慢。」

 

有得則有失,有證則有不證,仍在相對範圍中,未證而謂己為已證,則是增上慢矣。

 

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

 

天所發揮,皆絕對道理,已超過三乘範圍,而舍利弗乃小乘人,故未領其旨,尚問其以三乘為何志求。

 

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

 

已明心見性進入絕對,則無三乘之別,然為度生故,仍隨其根性大小而化之。

 

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餘香。

 

絕對國土,唯有一味,故如入瞻蔔林不嗅餘香,若有二味,則是相對矣。

 

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

 

此室比喻絕對佛性,一切相對皆不能立足,聲聞辟支佛皆相對者,故非此室所容。

 

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

 

凡聞大乘絕對之理者,皆願迴小向大,此勸舍利弗改修大乘也。十有二年,譬喻十二因緣,大乘人修禪法,乃用一念無明統六根,以打破無始無明而見佛性,見性後,一念無明變為佛性。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何等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為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

 

室喻法身,絕對法身,光明遍照一切。

 

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

 

法身絕對,離諸相對,無垢無淨,無菩提亦無煩惱。

 

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

 

梵天菩薩明心見性後,同證此法身,續佛慧命,永無斷絕,故曰來會不絕。

 

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

 

唯修大乘者,可得法身。

 

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五未曾有難得之法。

 

發揮絕對妙理,為第一義之樂。

 

此室有四大藏。眾寶積滿。周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

 

四大藏者,常樂我淨是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故名絕對。

 

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

 

華嚴經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證道歌云:「非但我今獨達了,河沙諸佛體皆同。」「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

 

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於中現。是為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法身淨土,無所不包也。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復樂於聲聞法乎?」

 

絕對妙法,不可思議,聞而契悟,則不復樂於二乘之法矣。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

 

一念無明本是相對,見性之後變為絕對,絕對中無男女相,故不必轉也。

 

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為正問不?」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云何乃問不轉女身?」

 

一念無明變幻無定,諸法出於一念無明,故無定相、善惡好醜,男女平等,未始有準,故不必轉。

 

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為女身?」

 

舍利弗為一念無明所轉而不自知。

 

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

 

能轉一念無明為佛性,則得法身矣。舍利弗未見性,故不能轉,一切女人喻未見性者之為一念無明所支配也。

 

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男身女身,因一念無明而現,變幻無實,一切法亦然。

 

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復如故。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

 

女身色相因一念無明而現,亦因一念無明而滅,故無在又無不在。

 

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一切諸法,出自一念無明,皆相對者,生滅無常,無在又無不在,乃佛所說也,故佛欲人破此法執,勿為法所縛。

 

舍利弗問天:「汝於此沒。當生何所?」

 

此乃追詰一念無明生處。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一念無明已變為佛性妙用,故佛性所在,一念無明亦在。

 

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

 

佛性本來現成,非沒而後生。

 

天曰:「眾生猶然。無沒生也。」

 

眾生佛性,亦本來現成,無生無滅,非沒而復生者。

 

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天曰:「如舍利弗還為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

 

有得有失,乃相對者,如聖者可以變為凡夫,凡夫可以變為聖者是也。至若絕對佛性,無得無失,本來現成,若言有得,則未入絕對可知也,故金剛經云:「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

 

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如恒沙河。皆謂何乎?」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

 

絕對佛性本體中,無所謂佛,無所謂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亦無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釋迦為引導眾生,故以世俗文字數而說有三世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倘明心見性,則知此等名字數皆歸消滅,一切皆是絕對。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曰:「無所得故而得。」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無所得故而得。」

 

舍利弗至此,始明無得之旨,天女所啟發也。

 

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諸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眾生。」

 

明心見性得法身,一念無明為法身妙用,能遊戲神通,以教化眾生也。

 

疏曰:「觀眾生品者,明心見性後,度生處世之態度也。悟後之人,佛性作主,一切皆由佛性發揮,就佛性立場以觀眾生,則眾生如同幻化,然眾生雖虛幻不實,而眾生之佛性,則不增不減,故菩薩以其同體大悲而發救度之宏願,菩薩之大慈大悲,乃自佛性上發揮,是絕對者,與世俗做慈善事業及耶穌之博愛、儒家之仁義不相同,博愛仁義,皆是相對者,出自愛見,行於時空,無有標準,所謂「人天小果」是也。至若菩薩之慈悲喜捨四無量行,皆是絕對者,不住於相而行,故能平等,故無疲怠,導歸於無餘涅槃,則生死是兩頭話,何足畏耶?菩薩依如來慈悲之力,由住度脫一切眾生,而歸於無住,乃由煩惱、生滅、善不善、欲貪等相對法,追而究之,則此種種相對者,皆以顛倒想一念無明為根本,一念無明則以無住之無始無明為根本,至此無始無明境界,則一切相對已消滅,然尚有極微細之相對種子隱伏,故非真正之絕對也。於是復借天女之口,以伸明絕對之義。天女者,本為一念無明,見性之後,則變為佛性矣。佛性離於相對,故無分別,其分別亦佛性也,故無得而得也。」

 

佛道品第八

 

佛性能轉萬物,使一切相對皆變為絕對也。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

 

通達佛道者,明心見性之後,無有罣礙,行於非道而不受薰染變易,所謂能轉萬物而不為物轉是也。

 

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什曰:「非道有三種:一者惡趣果報。二者惡趣行業。三者世俗善業及善業果報也。凡夫非其本實而處之,皆名非道。處非而不失其本,故能因非道以弘道,因非道以弘道,則斯通達矣。譬如良醫,觸物為藥,故醫術斯行,遇病斯治。」

 

又問:「云何菩薩行於非道?」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

 

無間者,犯五逆罪入地獄,受無間斷之苦也。明心見性者,雖行五無間而心無惱恚,不為所轉也。黃檗傳心法要云:「能轉五逆為佛性,則罪福二不矣。」

 

至於地獄。無諸罪垢。

 

明心見性者,處地獄如天宮,佛性不受污染也,能轉地獄為天宮,則地獄天宮不二矣。

 

至於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

 

雖於畜生道而無無明等過,不受輪迴,能轉畜生無明等為佛性,則生佛不二矣。

 

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

 

雖行於餓鬼道而佛性依然不變,功德圓滿,不增不減。

 

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

 

就是行於色無色界,小乘人所認為最高境界者,明心見性之人,視之與地獄等,不以為勝,因其仍屬相對,而非絕對也。

 

示行貪欲。離諸染著。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礙。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

 

雖行於三毒,而轉三毒為三聚淨戒,能轉則煩惱菩提不二矣。

 

示行慳貪。而捨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

 

雖示慳貪,而能捨一切相對者。身命亦相對者,故能捨之,能轉慳貪為布施也。

 

又如南泉殺貓、歸宗斬蛇,雖示毀禁而安住淨戒,能轉毀禁為淨戒,則持犯不二矣。

 

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

 

肇曰:「示行六蔽,而不乖六度也。」

 

冰曰:「能轉六蔽為佛性也,則世間與出世間不二矣。」

 

示行諂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

 

用善巧譬喻,以發揮大乘經義,雖跡近諂偽,而不離佛性,轉諂偽為佛性。

 

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梁。

 

雖示憍慢,然為增加眾生忍辱之行,使得渡過彼岸,故如橋梁。

 

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

 

昔汾陽善昭禪師,雖以呵罵為佛事,而心常清淨,用以接引後學也。

 

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

 

譬如我們現在用西洋哲學來發揮佛理,目的在引一般研究西洋哲學者到佛法園地中來,故所言乃順佛智慧,不隨他教。

 

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

 

雖有時若行小乘法,而實欲使眾生聞大乘法也。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

 

雖有時若行中乘法,而實欲使眾生成就大乘法也。

 

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

 

寶手功德無盡者,明心見性之後,利機應物,功德無盡也。荷澤證道歌云:「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吝,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

 

外形雖殘,而佛性則相好莊嚴,圓滿無缺。

 

示入下賤。而生佛種性中。具諸功德。

 

雖示生於下賤階級,而佛性則平等,無有增減尊卑,佛之提倡階級平等,乃自佛性平等之立場上發揮出來者。

 

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

 

那羅延,天力士名也,志力勇猛。明心見性菩薩貌若羸劣,而志力之勇猛有如那羅延力士。

 

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

 

肉體雖有老病,而法身不老不病,故不畏生死。

 

示有資生。而恒觀無常。實無所貪。

 

雖有資生之具,而實無所貪戀。

 

示有妻妾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

 

法身大士不為色欲所轉。

 

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

 

貌似訥鈍,而所言不離佛性。

 

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

 

有時混跡外道,而以正法度眾生。

 

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

 

遍入異道中,以斷因緣邪執而救度之。

 

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

 

雖現涅槃,而入生死中以度眾生。

 

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以上所舉皆為非道,而菩薩行之無礙,故名通達佛道,未明心見性者不能也。

 

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

 

什曰:「自相遇以來,維摩獨說,似是辯慧之功,偏有所歸,今令彼說,欲顯其德音也。亦云推美以為供養。」

 

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

 

謂明心見性之後,身見變為佛性,此肉身即具足法、報、應一體三身也。

 

肇曰:「有身,身見也。夫心無定所,隨物而變,在邪而邪,在正而正,邪正雖殊,其種不異也。何則?變邪而正、改惡而善,豈別有異邪之正、異惡之善,超然無因,忽爾自得乎?然則正由邪起,善因惡生,故曰:眾結煩惱為如來種也。」如此解釋,則是將邪念改為正念,惡事改為善事,便可明心見性,便是如來種,其實邪正善惡皆是相對者,有善則有惡,有正則有邪,改來改去,無有了期,故正念即是邪念,善事等於惡事,非佛性也。佛性體中,無邪無正無善無惡,一切不二,邪固應破,正亦應破,皆出一念無明作用,一念無明不必斷,只消把無始無明打破,則佛性現前,善惡不二,才是究竟方法,僧肇之見,誤人不淺,天台華嚴,皆被貽誤,成為不澈底之有為法。

 

無明有愛為種。

 

明心見性之後,無明有愛皆還元為絕對,皆是絕對本體之自己原因。

 

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

 

明心見性之後,三毒、四顛倒、五蓋皆變為佛性。

 

六入為種。

 

六入變為佛性。

 

七識處為種。

 

七識處亦變為佛性。

 

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十不善道為種。

 

八邪法、九惱處、十不善道皆變為佛性。

 

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

 

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變為佛性,以上所舉各種邪法,皆相對者,出自一念無明,一念無明不可破,明心見性後,變為佛性,故一切邪法亦變為佛性。

 

曰:「何謂也?」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見無為入正位者,即小乘斷六根,證羅漢果,中乘斷一念無明,證辟支佛果是也。雖入正位,其實是墮於無所有空執,變為定性聲聞緣覺,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涇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

 

二乘墮空執,如高原不生蓮華,一念無明雖為邪法根源,然可利用,以打破空執(破無始無明)而見佛性,如淤泥能生蓮花,故菩薩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故斷煩惱者,則住於清淨空執境界,不能前進,只是相對之涅槃,而非絕對之涅槃也。

 

又如植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

 

楞伽經云:「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乃指二乘入無為正位,不能發大乘心之害也,故佛斥為焦芽敗種,禪宗祖師斥為「死水中作活計」「墮入黑山鬼窟」「無明窠臼」,皆指此也。

 

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二乘斷六根及一念無明,安住正位,耽無為禪味之樂,故不能前進,大乘利用此煩惱之一念無明,打破根源無始無明,而見佛性,如入煩惱海中,以獲一切智寶也。

 

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如所言。塵勞之儔為如來種。

 

一切相對者,皆可還元為絕對。

 

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

 

迦葉為激發小乘中乘人,使迴小向大,故重伸文殊之語。

 

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反復。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凡夫非定性,故於佛法有反復,能往前昇進,而聲聞斷六根,其性已定,則無反復,不能起大乘心,斷絕三寶。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普現色身。問維摩詰言:「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奴婢僮僕、象馬車乘皆何所在?」

 

世俗眷屬,皆虛妄非真,惟法身眷屬,乃真實不虛者。

 

於是維摩詰以偈答曰:「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

 

大乘菩薩,以智慧為母而自度,以方便為父而度他。

 

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

 

一切導師皆以自度度他為目的。

 

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

 

此皆法身妙用,明心見性,此之眷屬也。

 

畢竟空寂舍。

 

以佛性為屋舍。

 

弟子眾塵勞。

 

八萬四千塵勞皆我弟子,聽我驅遣。

 

隨意之所轉。

 

佛性能轉萬物而無礙。

 

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

 

以三十七助道品為善知識而親近之。

 

諸度法等侶。

 

六度諸法以為伴侶。

 

四攝眾妓女。

 

以四攝眾以為妓女而自娛。

 

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

 

以誦經為音樂。

 

總持之園苑。

 

什曰:「總持廣納,為眾妙之林,奇翫娛心,猶如園苑也。」

 

無漏法林樹。

 

以無漏為樹林,則普蔭群生矣。

 

覺意淨妙華。

 

以覺意為華,則淨妙美好,永無凋謝矣。

 

解脫智慧果。

 

以解脫智慧為果,則永無失墮矣。

 

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

 

以八解脫為池,以正定為水。

 

布以七淨華。

 

什曰:「一戒淨,始終淨也。身口所作,無有微惡,意不起垢,亦不取相,亦不願受生,施人無畏,不限眾生。二心淨,三乘制煩惱心、斷結心,乃至三乘漏盡心,名為心淨。三見淨,見法真性,不起妄想,是名見淨。四度疑淨,若見未深,當時雖了,後或生疑,若見深疑斷,名度疑淨。五分別道淨,若能見是道宜行、非道宜捨,是名分別道淨。六行斷知見淨,行謂苦難、苦易、樂難、樂易四行也,斷謂斷諸結也,學地中盡未能自知所行所斷,既得無學盡智、無生智,悉自知見所行所斷,通達分明,是名行斷知見淨。七涅槃淨也。」

 

浴此無垢人。

 

明心見性,乃無垢之人。

 

象馬五通馳。

 

以五通為象馬,而遊戲於圓覺海。

 

大乘以為車。

 

以大乘車而運載一切眾生,同登法身淨土。

 

調御以一心。遊於八正路。

 

以絕對真心為御。

 

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慚愧之上服。

 

絕對佛性,本無慚愧之可言,然為去眾生我慢,故常以慚愧示之。

 

深心為華鬘。

 

深心者,能深入無明窠臼而搗毀之,乃用功之主要方法,猶鬘之在首也。

 

富有七財寶。

 

以信、戒、聞、捨、慧、慚、愧七種財寶布施眾生。

 

什曰:「信戒聞捨慧慚愧也,處家則能捨財,出家則能捨五欲及煩惱也,由信善故持戒,持戒則止惡,止惡已,則應進行眾善,進行眾善,要由多聞,聞法故能捨,能捨則慧生,故五事次第說也,五事為寶,慚愧為守人,守人於財主亦是財,故七事通名財也。」

 

教授以滋息。

 

以教授眾生,宏揚正法,為生養滋息。

 

如所說修行。迴向為大利。

 

使眾生如法修行,迴向大乘為利益。

 

四禪為床座。從於淨命生。

 

以四禪為床座,以法身為生命。

 

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

 

什曰:「向說床則致其安寢,安寢則覺之有法,故次說樂,外國貴人眠時,要先敕樂人,明相出時,微奏樂音,然後乃覺,今以多聞法音,覺其禪寢也。」

 

甘露法之食。

 

法身以涅槃甘露為食。

 

解脫味為漿。

 

法身以解脫味為漿。

 

淨心以澡浴。

 

以自性本來清淨為澡浴。

 

戒品為塗香。

 

以淨戒為香。

 

摧滅煩惱賊。勇健無能踰。

 

法身絕對,故一切相對者遇之即被摧滅。

 

降伏四種魔。勝旛建道場。

 

什曰:「外國破敵得勝,則豎勝旛,道場降魔,亦表其勝相也。」

 

雖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悉現諸國土。如日無不見。

 

法身雖無起滅,而妙用無窮,故普現一切眾生之前,如日之無不見也。

 

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想。

 

佛性遍滿十方,三世諸佛,同一法身,無異無別。

 

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

 

雖知佛及眾生,皆是假名,而常以法身淨土不易之理教化眾生。

 

諸有眾生類。形聲及威儀。無畏力菩薩。一時能盡現。

 

無畏力菩薩代表法身絕對之力,宇宙間眾生形聲及威儀,皆絕對力之表現也。

 

覺知眾魔事。而示隨其行。

 

示入魔事中,以教化眾生,魔事即一切相對矛盾之事,菩薩利用相對以否定相對,圓覺經所云「以幻修幻」是也。

 

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現。

 

為度生故,以方便智慧,隨意發揮妙理,以開示悟入。

 

或示老病死。成就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礙。

 

以生老病死之人生觀示眾生,使知生之如幻。

 

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眾生有常想。照令知無常。

 

以成住壞空之世界觀示眾生,使知無常之理。

 

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經書禁咒術。工巧諸技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

 

眾生皆具佛性,故一經教導,無數眾生,皆受感化而行佛事。

 

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

 

外道亦具佛性,故一經感化,即出家皈依佛教。

 

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

 

天王亦具佛性,皈依佛法。

 

或時作地水。或復作風火。

 

四大皆具佛性。

 

劫中有疾疫。現作諸藥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眾毒。

 

以法藥除眾生病。

 

劫中有饑饉。現身作飲食。先救彼飢渴。卻以法語人。

 

以法語資糧,救眾生愛欲飢渴。

 

劫中有刀兵。為之起慈悲。化彼諸眾生。令住無諍地。

 

以無諍三昧,潛消刀兵之苦,佛性絕對,故無矛盾衝突諍論。

 

若有大戰陣。立之以等力。菩薩現威勢。降伏使和安。

 

大戰陣者,兩陣對立,即大矛盾、大衝突也。則以佛平等之力,轉使消歸於平等,而得安和自在。

 

一切國土中。諸有地獄處。輒往到於彼。勉濟其苦惱。

 

眾生為煩惱所焦迫,如處地獄之中,倘得平等自在之法治之,則煩惱變為清涼、地獄變為淨土矣。

 

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噉。皆現生於彼。為之作利益。

 

行於眾生道以度眾生。

 

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

 

在欲界中而示行禪法,則其定力更強,使魔屈伏,無可奈何。

 

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

 

在欲行禪,乃不斷六根、不斷一念無明,而利用六根一念無明,以破其根源無始無明,而見佛性,如火中生蓮華。

 

或現作淫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示淫欲之害,以度眾生。

 

或為邑中主。或作商人導。國師及大臣。以祐利眾生。諸有貧窮者。現作無盡藏。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我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

 

人之憍慢貢高者,皆生性薄弱之表現,能自制其憍慢貢高者,乃有大力之人也,可以進於道矣。

 

其有恐懼眾。居前而慰安。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

 

以四無畏精神,消滅眾生恐懼之心。

 

或現離淫欲。為五通仙人。開導諸群生。令住戒忍慈。

 

離欲界而入於色界中,化小乘眾生,使發大乘戒忍慈悲之心。

 

見須供事者。現為作僮僕。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

 

由佛性上發揮方便之力,妙用無窮。

 

如是道無量。所行無有涯。智慧無邊際。度脫無數眾。

 

用之則其道無量,收之則無相無作,故度脫無數眾生,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佛性不增不減故也。

 

假令一切佛。於無數億劫。讚歎其功德。猶尚不能盡。

 

所謂不可稱、不可名是也。

 

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癡冥無智者。」

 

聞此而不發菩提心者,則冥頑不靈可知矣。

 

疏曰:「明心見性之後,處世度生之態度也,悟後之人,一切皆由佛性做主,能轉萬物而不為物轉,故行於非道而無障礙,使非道變為佛道,則無往而不通達矣。故一切相對者,皆是絕對如來之種子,六根及一念無明等,即是成佛之種子,小乘中乘人斷六根及一念無明,以為「見無為法入正位」矣,其實是墮在無始無明窠臼中,變為定性聲聞,無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焦芽敗種,斷佛慧命,反不若具足凡夫矣,可不悲哉。明心見性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故能廣度眾生。其於己也,則超越有限而入於無限,一切世俗妻子財產眷屬,本屬有限者、變幻無定者,而明心見性菩薩,以法喜為妻、慈悲為女,以至園林屋舍,無一非絕對佛性之圓滿功德,現成具足,自由平等,較之世俗為何如耶?其於眾生也,則能以方便力,隨類化導,因佛性妙用無窮,故所行無有涯際,度脫一切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自性本來圓滿故也,則佛道豈可以言說讚歎哉!」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觀此品,而相對與絕對明矣。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

 

自始會以來,唯二大士相對答,此欲勘驗諸菩薩功力淺深,故令各述心得,凡有緣起者,皆是二法,二法就是相對法,由二法推而廣之,則萬事萬物皆是相對立者、矛盾者、衝突者,若歸納為一,則一與零為相對,亦是二法代表一法,而不二法,則代表絕對本體也。

 

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有生有滅,便是相對,相對便是妄想,皆出自腦筋作用也。腦筋作用就是「一念無明」,一念無明是活動的、變幻無定的,故名「生」。把一念無明停止,則入於「無始無明」,無始無明是無知無覺的、不動的,故名「滅」。所以「生」是一念無明「生」、「滅」是一念無明「滅」,老子之「有生於無」,就是一念無明生於無始無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復歸於無極」,就是無生有,有又歸於無,是生滅輪迴跑不完的圈子,所以名為「生滅法」。老子是誤認「無始無明」為真實本體的,其實「無始無明」未破,則不能見到真實絕對的佛性本體,因為無始無明外表雖若空無所有,而實際上是有極微細之無始虛妄種子隱伏著,這就是相對之種子,待受到了刺激,此種子即發生出來,便是「一念無明」,所以「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便是相對之根源,「二」之根源,須打破相對的種子,則生滅之根已除,便入於絕對不生不滅之域,即佛性法身是也。佛性離於相對,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非一非二,故名「不二法門」,法自在菩薩乃認無始無明為佛性。

 

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

 

此指斷六根,我、我所空,為佛性也。我及我所,皆一念無明範圍,無我則入於無始無明範圍,非佛性也。表面似平等,而實非真平等也。

 

不眴菩薩曰:「受、不受為二。若法不受。則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無取無捨無作無行。是為入不二法門。」

 

受是一念無明,不受是無始無明,無始無明空無所有,故無取無捨無作無行,非佛性。佛性非語言所及。

 

德頂菩薩曰:「垢淨為二。見垢實性。則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垢淨是一念無明,無垢淨是無始無明,乃錯認無始無明以為佛性。

 

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為二。不動則無念。無念即無分別。通達此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動與念是一念無明,不動與無念是無始無明,無始無明表面似無所分別,然非佛性也。

 

善眼菩薩曰:「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

 

一相無相是一念無明分別作用,入於平等是入於無始無明,乃錯認無始無明為佛性。

 

妙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

 

有菩薩心聲聞心,是一念無明,無菩薩心聲聞心,是無始無明,乃錯認無始無明為佛性。

 

弗沙菩薩曰:「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二十八宿中,鬼星名也。生時所值宿,因以為名也。」

 

善不善是一念無明,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是入於無始無明,乃錯認無始無明為佛性。

 

師子菩薩曰:「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罪福是一念無明分別作用,若罪福平等,則是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師子意菩薩曰:「有漏無漏為二。若得諸法等。則不起漏不漏想。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師子度水,要截流直度,曲則不度,此大士以實智慧,深入諸法,直過彼岸,故借以為名也。」

 

有漏無漏是一念無明分別作用,「諸法等,則不起漏不漏想,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是入於無始無明無分別境界,非佛性也。佛性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淨解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空。以清淨慧無所礙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有為無為是一念無明,心如虛空,以清淨慧無所礙者,是入於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為入不二法門。」

 

世間出世間是一念無明,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為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然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生死涅槃是一念無明分別作用,無生死縛解是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現見菩薩曰:「盡不盡為二。法若究竟。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空。空則無有盡不盡相。如是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盡不盡為一念無明,無盡相即是空,乃入於無始無明空執境界,非佛性也。

 

普守菩薩曰:「我、無我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是為入不二法門。」

 

我、無我為一念無明,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是入於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權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明、無明是一念無明分別作用,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入於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為二。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色空是一念無明分別作用,色性自空是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四大與空大為一念無明分別作用,四大皆空是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妙意菩薩曰:「眼色為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安住其中。是為入不二法門。」

 

根與塵為一念無明分別作用,根性不受塵境,寂滅安住,是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無盡意菩薩曰:「布施、迴向一切智為二。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為二。智慧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六波羅蜜與迴向一切智性等法相,皆一念無明,入於一相,是入於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若空無相無作。則無心意識。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空、無相、無作是一念無明,三解脫是一解脫,乃入於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佛法僧是一念無明分別作用,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是入於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不起見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身是五陰身,滅是涅槃,皆一念無明作用,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是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上善菩薩曰:「身口意善為二。是三業皆無作相。身無作相即口無作相。口無作相即意無作相。是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能如是隨無作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三業是一念無明作用,三業無作相是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則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福行、罪行、不動行是一念無明作用,三行空而不起,是入於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從我起二,是由我而起一念無明作用,一念無明起,則一切皆對立矛盾,若將一念停止,則無有能識及所識者,以為便是佛性,其實乃入於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則無取捨。無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有所得是一念無明,無所得是無始無明,非佛性也。

 

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為二。無闇無明則無有二。所以者何?如入滅受想定。無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是。於其中平等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闇與明為相對,即是一念無明分別作用,入滅受想定,是入於無始無明境界,表面平等,而實尚有極微細相對種子隱伏,非佛性也。

 

寶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

 

樂涅槃、厭世間是一念無明作用,無樂無厭是入於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珠頂王菩薩曰:「正道邪道為二。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離此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正邪是相對,即是一念無明分別作用,無邪無正,是入於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

 

實不實為相對,是一念無明分別作用,無見無不見,是入於無始無明境界,非佛性也。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前諸菩薩雖已明一念無明之為相對者、不實者,而誤入無始無明境界,為絕對佛性,故所說皆不離二也,其實見性之後,相對即是絕對,一念無明即是佛性,文殊則謂絕對本體,乃無言無說無示無識者,此遮諸菩薩言說之非也。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

 

文殊遮言說之非,而維摩則連言說亦不肯出口,則是「無縫塔」矣,入無餘涅槃矣,能入無餘涅槃者,則雖說也同於無說,度盡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故釋迦曰:「我四十九年說法,未曾說著一字。」

 

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說是入不二法門品時。於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疏曰:「諸菩薩雖知相對之非實,已破法執,然誤認無始無明為佛性,尚未破空執也。文殊表言說之非,而維摩則默然不語,僅示其體耳,得體則用備矣,勿謂維摩未曾說也。」

 

維摩詰所說經註疏卷中 終

 

維摩詰所說經註疏卷下

 

香積佛品第十

 

以香喻佛性也。

 

於是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

 

什曰:「舍利弗獨發念者,其旨有三:一者結業之體,未能無資。二絕意大方,樂法不深。三推己有待,謂眾亦然,處弟子之上,宜為眾致供也。」

 

生曰:「不念弟子者,以其自有乞食法。」

 

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

 

肇曰:「佛說八解脫,乃是無欲之嘉肴,養法身之上鱔,仁者親受,謂無多求,然方雜食想而欲聽法,豈是元舉來求之情乎?」

 

冰曰:「明心見性,得八解脫,生死已了,雜欲已變為絕對佛性,故無食想,然非謂見性之後,便不飢不食也,如黃檗傳心法要云:終日喫飯,未曾咬著一顆米,則此白米飯,即是香積飯矣。」

 

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得未曾有食。」

 

即佛性絕對之食也。

 

時維摩詰即入三昧。

 

入絕對本體。

 

以神通力。

 

發揮佛性妙用。

 

示諸大眾上方界分。過四十二恒河沙佛土。

 

超過十信、十行、十地、十迴向、等覺、妙覺,便是法身淨土。

 

有國名眾香。

 

絕對香也。

 

佛號香積。

 

絕對法身佛也。

 

今現在。

 

無時不在。

 

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

 

最後之真實。

 

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

 

無二乘腦筋分別作用。

 

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佛為說法。

 

惟說法身妙理。

 

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

 

行住坐臥,皆是佛性。

 

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

 

一切皆變為佛性,無所不在。

 

時彼佛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有諸天子。皆號香嚴。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供養彼佛及諸菩薩。

 

皆修大乘明心見性者。

 

此諸大眾。莫不目見。時維摩詰問眾菩薩:「諸仁者。誰能致彼佛飯?」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

 

上品維摩默然,此則文殊默然,互相呈示絕對之體,餘諸菩薩尚未見性,然得文殊之力,亦皆默然。

 

維摩詰言:「仁此大眾。無乃可恥。」文殊師利曰:「如佛所言:勿輕未學。」

 

雖未見性,然非無佛性也。

 

於是維摩詰不起於座。居眾會前。

 

華嚴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

 

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殊勝。蔽於眾會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詞曰: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願得世尊所食之餘。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

 

以絕對之食,施於相對眾生,使迴相對為絕對。

 

時。化菩薩即於會前。昇於上方。舉眾皆見其去。到眾香界。禮彼佛足。又聞其言:「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願得世尊所食之餘。欲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彼諸大士見化菩薩。歎未曾有。今此上人從何所來?娑婆世界為在何許?云何名為樂小法者?即以問佛。

 

絕對界中無相對者,故以為問。

 

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今現在。於五濁惡世。為樂小法眾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薩名維摩詰。住不可思議解脫。為諸菩薩說法。故遣化來。稱揚我名。並讚此土。令彼菩薩增益功德。」

 

欲以絕對化相對。

 

彼菩薩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無畏。神足若斯。」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饒益眾生。」

 

絕對佛性,普遍十方。

 

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並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佛言:「可往。攝汝身香。無令彼諸眾生起惑著心。又當捨汝本形。勿使彼國求菩薩者。而自鄙恥。又汝於彼。莫懷輕賤而作礙想。所以者何?十方國土皆如虛空。又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不盡現其清淨土耳。」

 

恐相對界中人,聞絕對法而生疑惑,未能證入絕對,故以為囑。

 

時。化菩薩既受缽飯。與彼九百萬菩薩俱。承佛威神及維摩詰力。於彼世界。忽然不現。須臾之間。至維摩詰舍。時維摩詰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座。嚴好如前。諸菩薩皆坐其上。時。化菩薩以滿缽香飯與維摩詰。飯香普熏毗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

 

絕對之香,無所不遍。

 

時毗耶離婆羅門居士等。聞是香氣。身意快然。歎未曾有。於是長者主月蓋。從八萬四千人。來入維摩詰舍。

 

外道亦喜探求絕對本體之理。

 

見其室中菩薩甚多。諸師子座高廣嚴好。皆大歡喜。禮眾菩薩及大弟子。卻住一面。

 

外道雖企圖明白絕對本體,然未能悟入,僅能在本體之外,作觀察而已。

 

諸地神、虛空神及欲色界諸天。聞此香氣。亦皆來入維摩詰舍。

 

諸天神靈,皆為絕對所吸引,無能離於絕對本體者。

 

時維摩詰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露味飯。

 

佛性絕對之味也。

 

大悲所薰。

 

乃絕對心所熏而成就者。

 

無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

 

絕對者,無限也。若以相對有限之意而視絕對,則絕對變為相對,無限變為有限了。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

 

有異聲聞念:「是飲少。而此大眾人人當食。」

 

聲聞未證絕對,仍以多少數量之心測度絕對。

 

化菩薩曰:「勿以聲聞小德小智。稱量如來無量福慧。

 

勿以相對心測度絕對也。

 

四海有竭。此飯無盡。使一切人食。搏若須彌。乃至一劫猶不能盡。

 

四海及須彌雖大,然是相對者,終有窮盡,可稱量,是有限者,若絕對甘露味飯,則是無限,不可測量。

 

所以者何?無盡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具足者。所食之餘。終不可盡。」

 

明心見性後,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皆是佛性妙用,應用無盡。

 

於是缽飯。悉飽眾會。猶故不儩。其諸菩薩聲聞天人食此飯者。身安快樂。譬如一切樂莊嚴國諸菩薩也。又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眾香國土諸樹之香。

 

證絕對之後,其所發揮一語一默,皆不離絕對,即毛孔亦發出絕對妙香。

 

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

 

但以絕對之香,使人悟入,即直示佛性也。

 

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觸著機緣便悟絕對,證悟之後,一切不離絕對,功德圓滿具足。

 

彼諸菩薩問維摩詰:「今。世尊釋迦牟尼以何說法?」維摩詰言:「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

 

眾生剛強難化,故說小乘二乘因果報應之事,以警戒之,說濁邊過患以調伏之,其實自性清淨,本無如許多過患也,凡此種種說法,皆相對者也,先以相對否定相對,然後悟相對之非。

 

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是愚人生處、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是口邪行、是口邪行報、是意邪行、是意邪行報、是殺生、是殺生報、是不與取、是不與取報、是邪淫、是邪淫報、是妄語、是妄語報、是兩舌、是兩舌報、是惡口、是惡口報、是無義語、是無義語報、是貪嫉、是貪嫉報、是瞋惱、是瞋惱報、是邪見、是邪見報、是慳吝、是慳吝報、是毀戒、是毀戒報、是瞋恚、是瞋恚報、是懈怠、是懈怠報、是意亂、是意亂報、是愚癡、是愚癡報、是結戒、是持戒、是犯戒、是應作、是不應作、是障礙、是不障礙、是得罪、是離罪、是淨、是垢、是有漏、是無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為、是無為、是世間、是涅槃。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譬如象馬。儱悷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伏。

 

什曰:「馬有五種:第一見鞭影即時調伏。第二得鞭乃伏。第三以利錐刺皮乃伏。第四穿肌乃伏。第五徹骨乃伏。眾生利鈍,亦有五品:第一但見他無常,其心便悟。第二見知識無常,其心乃悟。第三見兄弟親戚無常,其心乃悟。第四見父母無常,其心乃悟。第五自身無常,極受苦惱,復加以苦言,然後乃悟也。」

 

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彼諸菩薩聞說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

 

世尊隱其絕對無量之法門,而先以相對有限法門,調伏眾生,皆絕對界中所無也,貧所樂法,即有限、貧乏之法,即智慧貧乏之人所樂之法也。

 

什曰:「晦跡潛明,自同貧乞,自同貧乞則與相接,接則易鄰,故為貧所信樂也。」未盡合。

 

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維摩詰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餘淨土之所無有。

 

惟相對界中,才有矛盾不善之事,菩薩居此,其道大行,饒益周廣,故有十事善法以度眾生,若絕對淨土中,則無矛盾及善不善,則無眾生可度,無善法可立矣。

 

何等為十?以布施攝貧窮。以淨戒攝毀禁。以忍辱攝瞋恚。以精進攝懈怠。以禪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

 

六度皆相對界中法也,若絕對界中,則本無貧窮,故不用布施,本無毀禁,故不用淨戒,本無瞋恚,故不用忍辱,本無懈怠,故不用精進,本無亂意,故不用禪定,本無愚癡,故不用智慧。

 

說除難法度八難者。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以諸善根濟無德者。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十。」

 

絕對界中,無八難,故不用除難法,無樂小乘者,故不用大乘法,無無德者,故不用善根,眾生本來成就,故不用四攝法。

 

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

 

什曰:「深行菩薩,非所疑也。今淺行者處不淨國,恐其行淺功微,未能自拔,譬如少湯,投之大水,亦如少力之人,入水救溺,未能兼濟,則與彼俱淪,故問以何為法得生淨國也。」

 

維摩詰言:「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

 

什曰:「如一比丘,林中坐禪,時至須食,持缽出林,路逢惡賊,惡賊引弓射之,比丘怒己自責,不生惡心,又指腹語賊:汝應射此,我為彼出林,故致斯惱,此腹之罪耳。省己恕物,類如此也。不訟彼短,不如彼鈍根維那,就地舐穢,求人短也。省己過,乃至求諸功德,通為一事。」

 

恒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法。」

 

專一心志,以求明心見性。

 

維摩詰、文殊師利於大眾中說是法時。百千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疏曰:「未明心見性者,為雜欲所支配,明心見性者,離於雜欲食,惟以甘露飯為食,故黃檗禪師云:終日喫飯,未曾咬著一粒米。此品以香代表絕對佛性,香積佛國,即絕對淨土也。其土超越於十信、十行、十地、十迴向、等覺、妙覺之上,一切皆是絕對,故其大士不知相對為何物,有如娑婆世界小乘二乘之人不知絕對為何物也。釋迦牟尼佛為一大事因緣出世,在娑婆世界為眾生說法,使由相對而進入絕對,維摩居士亦欲以絕對饒益眾生,故借彼絕對之香,以薰此會中大眾,使咸捨有限之欲樂,證入絕對,享無限之快樂也,後世祖師擎拳、豎拂、打鼓、吹毛,皆與此同旨。」

 

菩薩行品第十一

 

是時。佛說法於菴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

 

入三昧也。

 

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佛告阿難:「是維摩詰、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繞。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

 

明心見性之人,心心相應。

 

於是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文殊師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

 

會中大眾已受絕對香之薰,則可見佛矣。

 

維摩詰即以神力。持諸大眾。并師子座。置於右掌。往詣佛所。到已著地。

 

佛性無所不遍,無所不在。

 

稽首佛足。右遶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繞七匝。於一面立。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坐。即皆受教。眾坐已定。佛語舍利弗:「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

 

明心見性之無礙。

 

「唯然。已見。」「汝意云何?」「世尊。我睹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

 

真如佛性,非腦筋所能測度。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何香?」佛告阿難:「是彼菩薩毛孔之香。」於是舍利弗語阿難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難言:「此所從來?」曰:「是長者維摩詰從眾香國取佛餘飯。於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阿難問維摩詰:「是香氣住當久如?」維摩詰言:「至此飯消。」曰:「此飯久如當消?」曰:「此飯勢力至於七日。然後乃消。

 

七日者,前七識也,一念無明範圍。

 

又阿難。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

 

聲聞入正位,六根已斷,則香消矣。

 

已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心解脫。然後乃消。

 

心解脫者,斷一念無明,落於空執,則香消矣。

 

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譬如有藥。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諸毒滅。然後乃消。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

 

各隨眾生根性而獲益也。

 

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事?」

 

香可作佛事,則萬事萬物皆可作佛事,所謂隨拈一法,皆是佛法。

 

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

 

佛性絕對,如太陽,太陽光明一照,一切皆變為佛性。

 

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

 

有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曰:「庭前柏樹子。」

 

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

 

鳥窠吹布毛、古德展坐具、古德打禪床,皆是。

 

有以飯食而作佛事。

 

趙州吃茶去、婆子問點那個心,皆是。

 

有以園林臺觀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

 

揚眉舜目、舉手垂足,皆是。

 

有以佛身而作佛事。

 

呵佛罵祖、丹霞燒佛,皆是。

 

有以虛空而作佛事。

 

禪師問:「你解捏虛空否?」

 

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

 

此皆直接表示佛性,禪宗祖師以喝棒怒罵接引後學,皆直接方法也。

 

有以夢、幻、影嚮、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燄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此以譬喻寓言,引導眾生,此乃間接方法也。

 

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

 

有以聲音、語言、文字而作佛事。

 

十二部經、三藏文字,皆是。

 

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

 

示以佛性本體也。

 

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

 

隨拈一法,皆是佛法,一切不離佛性。

 

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什曰:「煩惱根本有四,三毒及等分也,二萬一千塵垢屬一病,四病,故八萬四千也,總說則八萬四千,別相則無量,今言八萬四千,則攝無量,故為門也。佛事有三種,一以善作佛事,光明神力說法等是也。二無記,虛空是也。三以不善,八萬四千煩惱是也。譬如藥師,或以良藥,或以毒藥,治人病也。佛亦如是以煩惱,如佛以愛度難佗也,瞋恚化惡龍比也。」

 

肇曰:「眾生皆以煩惱為病,而諸佛即以之為藥,如婬女以欲為患,更極其情欲,然後悟道,毒龍以瞋為患,更增其忿恚,然後受化,此以欲除欲,以瞋除瞋,猶良醫以毒除毒,斯佛事之無方也。」

 

冰曰:「三毒、五陰、六根、一念無明,皆不消斷,反可利用以破無始無明,明心見性後,皆變為佛性。」

 

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

 

證入絕對,明心見性。

 

菩薩入此門者。

 

證入絕對之門。

 

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但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

 

法身淨土,平等不二,故淨不足喜,不淨不足憂,佛性本來平等,為教化眾生,而有淨不淨耳。

 

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礙慧無若干也。

 

若干者,相對也,佛土雖有若干,而佛性無若干,色身雖現若干,而法身絕對之慧無若干也。

 

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性、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向等。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

 

什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今言三藐三佛陀,言正遍覺也。見法無差,故言正,智無不周,故言遍也,出生死夢,故言覺也。」

 

冰曰:「法雖多種,明心見性,只有一種。」

 

名為多陀阿伽度。

 

肇曰:「秦言如來,亦云如去,如法而來,如法而去,古今不改,千聖同轍,故名如來,亦名如去。」

 

什曰:「多陀阿伽度,秦言如來,亦言如去,如法知、如法說,故名如也。諸佛以安隱道來,此佛亦如是來,彼佛安隱去,此佛亦如是去也。」

 

名為佛陀。

 

什曰:「佛陀,秦言覺也,凡得道名為覺,覺有二種:一於四諦中覺,二於一切法中覺,覺而不盡,則非真覺,故無覺名也,如佛問舍利弗,三問不答,天女問,默然無言,此未免於睡也。言遍、言如、言覺,此三名則是體極之稱,足以明諸佛同等,異於二乘也。」

 

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

 

三句表示絕對無限,劫壽乃相對者、有限者,故相對不能容納絕對,有限不能測量無限也。

 

如是阿難。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阿難白佛言:「我從今已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佛告阿難:「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非謂菩薩。且止。阿難。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禪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難。汝等捨置菩薩所行。是維摩詰一時所現神通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於百千劫。盡力變化所不能作。」

 

相對者,無論如何,不能測量絕對也。

 

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今日悔責。捨離是心。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為度眾生故。隨其所應現佛國異。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

 

眾香世界菩薩得體未得用。

 

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

 

有盡無盡,即是相對,超越有盡與無盡,則入絕對。

 

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有為無為是相對,是兩頭話,菩薩不斷有為,亦不住無為,無取無捨,體用一如。

 

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不悲。

 

明心見性之後,以大慈大悲度眾生,仍屬有為。

 

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雖入大定,而能起用以度眾生,不忽不忘。

 

教化眾生終不厭倦。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軀命。種諸善根無有疲厭。

 

使眾生植善根也。

 

志常安住方便迴向。求法不懈。說法無吝。勤供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

 

以絕對心,行相對法,出生入死,以度眾生。

 

於諸榮辱。心無憂喜。

 

八風不能動。

 

不輕未學。敬學如佛。墮煩惱者。令發正念。於遠離樂。不以為貴。

 

二乘禪定遠離妄想,得清淨樂,耽著淨境,不能度生,故不以為貴也。

 

不著己樂。慶於彼樂。

 

不貪著禪味己樂,而以他人能見性為樂。

 

在諸禪定。如地獄想。

 

什曰:「禪定有三種:一大乘,二小乘,三凡夫。凡夫禪,生高慢我心,小乘禪,獨善求證,能燒眾善,壞無上道根,於菩薩則為惡趣,故視之如地獄也。」

 

冰曰:「小乘二乘禪定,落於法執空執,祖師所謂黑漆桶底、黮黮黑暗深坑,實可怖畏。」

 

楞伽經曰:「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即此意也。

 

於生死中。如園觀想。

 

出生入死,如遊園林。

 

見來求者。為善師想。

 

什曰:「本無施意,因彼來求,發我施心,則於我為師,故起師想。如月氏王出行遊觀,有數千乞人在路側,舉手唱聲,各請所須,王問大臣:此是何人?何所陳說?答言:乞人也。王智慧利根,即解其意。語大臣曰:彼等我大師,非乞人也,汝不解其言耳,彼所須者,為我說法,非為乞也。彼言:我等前世亦作國王,不修布施,故受斯報,王今不施,後亦當耳,以此故,當知是我大師也。」

 

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

 

捨一切相對者,而成就絕對智。

 

見毀戒人。起救護想。

 

不憎惡而起救護之想。

 

諸波羅蜜。為父母想。

 

什曰:「取其能生法身也,亦云:子有所須,則咨之父母。菩薩所須,則求之六度。取其饒益,比之父母也。」

 

道品之法。為眷屬想。

 

生曰:「助成我者,三十七道品,猶人有眷屬,相助成者也。」

 

發行善根。無有齊限。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

 

善根雖無齊限,必達絕對而後止。

 

行無限施。具足相好。

 

無限施者,絕對之施也。即不住相布施,故具足相好。

 

除一切惡。淨身口意。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

 

為度眾生,流轉生死而不退,故是大勇。

 

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劍破煩惱賊。

 

以一念無明打破無始無明也。

 

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

 

無始無明打破,明心見性,陰界入皆變為佛性,則利用以度眾生。

 

以大精進摧伏魔軍。常求無念實相智慧。

 

由絕對佛性本體所起之念,不離絕對,故名「無念」。釋迦牟尼佛依一實相發揮四乘法門,便是從佛性中流露出者,六祖壇經及荷澤一派,皆以無念為宗,即本此。

 

行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不壞威儀而能隨俗。

 

已明心見性,不為物轉,故能隨俗無礙。

 

神起通慧。引導眾生。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善別諸根。斷眾生疑。以樂說辯。演法無礙。淨十善道。受人天福。修四無量。開梵天道。

 

不盡有為也。

 

勸請說法。隨善讚善。得佛音聲。

 

說法不離絕對。

 

身口意善。得佛威儀。

 

身口意業還源為絕對,一切威儀,皆在絕對中。

 

深修善法。所行轉勝。以大乘教成菩薩僧。心無放逸。不失眾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

 

二乘落於空執,錯認無始無明為佛性,乃以空為證也。菩薩知空執是病,無始無明非佛性,故不以空為證。

 

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

 

說無相無作者,為否定有相有作耳,若以無相無作為佛性,則落於無始無明境界,因為無始無明境界,表面亦是無相無作也,至若絕對佛性,無此等名稱,相同無相,作同無作,有體有用,本來如此,故不假證明。

 

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

 

若以無起為證,則落於無始無明境界,佛性絕對,起亦是絕對,故說無起,其實起同無起,起是佛性自己原因,無可為證也。

 

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

 

知常與無常,其性不二,則不入斷滅,不入斷滅則常行大乘而不厭退。

 

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觀於寂滅而不永寂滅。

 

苦樂生死,相對也,佛性中本無苦樂生死也。我、無我、寂滅、不寂滅,亦是相對者,佛性中無所謂我與無我等等也。然為度生故,故說苦、無我、寂滅等法耳,是為不住無為,不盡有為。

 

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

 

什曰:「遠離有三:一離人間五欲。二離煩惱。三諸法性空遠離。今觀性空遠離而不離善也。」

 

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

 

佛性絕對,無所歸,然欲見佛性,必歸趣大乘善法。

 

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

 

佛性無生,然為度生故,故以生法荷負一切眾生。

 

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

 

佛性無漏,然菩薩為度眾生出入生死,不斷諸漏。

 

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

 

佛性無所修行,而教化眾生,說修行法。

 

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

 

佛性相空,而不捨大悲度生之心。

 

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

 

肇曰:「正法位者,觀無為取證之地也。」

 

什曰:「謂無生滅取證法也。」

 

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集法藥故不住無為。隨授藥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

 

無為者體也,有為者用也,明心見性,體用一如,故不住無為,不盡有為。

 

諸正士。菩薩已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華若干種色、若干種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此經法。並諸菩薩已。稽首佛足。歎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

 

疏曰:「此品發揮不住無為,不盡有為二語,乃菩薩修行度生之標的也。未明心見性者,言有為便著有為,言無為便著無為,其實佛性絕對平等,無為有為,其性不二,見性之後,以無為為體,有為為用,由體起用,故能度眾生不厭,故不住無為,不盡有為,眾香世界菩薩,但住無為,有體而無用,未宏度生之願,故佛以此為訓也。」

 

見阿佛品第十二

 

佛即絕對佛性。

 

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化身實相與法身同。

 

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絕對佛性,超越三際,三際皆腦筋比較而知,是相對者。色、色如、色性以至受想行識等如性,皆腦筋分別作用,皆本源佛性也。

 

非四大起。同於虛空。

 

絕對佛性本來如然,無造無起,故是絕對,若有起者,則是相對。

 

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

 

明心見性之後,六根皆還元為佛性,故無積蓄者。

 

不在三界。三垢已離。

 

絕對佛性已超越三界,故無我執、法執、空執。

 

順三脫門。具足三明與無明等。

 

明心見性後,一切皆還元為佛性,故三明與無明等。

 

三明者:諸佛明、菩薩明、無明明是也。

 

不一相。不異相。

 

一異是相對,佛性絕對,故無一異。

 

不自相。不他相。

 

自他是相對,佛性絕對,故無自相他相。

 

非無相。非取相。

 

無相取相,皆相對者,佛性絕對,故非無相取相。

 

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

 

此彼中,皆相對者,佛性絕對,故不在此彼,不在中間,又此岸生死,彼岸涅槃,中流結使,皆是假名,佛性絕對,無有彼此中流。

 

觀於寂滅。亦不永滅。

 

佛性由體起用,故不永滅。

 

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

 

絕對佛性,其體是第一原因,其用亦是第一原因,非於佛性之外,另有原因也。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

 

非思想認識所能及。

 

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淨非穢。

 

晦明、名相、強弱、淨穢,皆是相對者,佛性絕對,故無此種種名相。

 

不在方。不離方。

 

佛性超越空間,故不在方,空間還元為佛性,故不離方。

 

非有為。非無為。

 

有為無為是相對,佛性絕對,故非有為無為。

 

無示無說。

 

有示有說,皆是相對,故無示無說。

 

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

 

施慳、戒犯等等皆相對者,佛性絕對,故無此等等名相。

 

一切言語道斷。

 

非言語所能表達。

 

非福田。非不福田。

 

佛性絕對,無所謂福田,一切還元為絕對,故福田亦是佛性。

 

六祖云:「不離自性,即是福田。」

 

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

 

佛性無須供養,然供養亦不離佛性。

 

非取非捨。非有相。非無相。

 

取捨有無皆相對者,佛性絕對,故非取捨有無。

 

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

 

絕對佛性無所不包,無能超越,故同真際,等法性,非言語可及,超越數量體積之外,故不可計算度量。

 

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

 

以上所言一切相對者,皆出自見聞覺知分別比較而得,無有真正之標準,不是最究極之實在,故應加否定,佛性絕對,本來如然,非出自見聞覺知,乃最真實、最究極者,故又名真如。

 

離眾結縛。

 

一切結縛,皆相對者,出自見聞覺知,佛性離見聞覺知,故離眾結縛。

 

等諸智。同眾生。

 

佛性絕對平等,故一切智皆平等,佛與眾生亦平等。

 

於諸法無分別。

 

一切皆還元為絕對,故無分別,分別亦是絕對。

 

一切無失、無濁、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

 

得失濁惱等等,皆相對者,佛性絕對平等,故無此種種名相。

 

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

 

任何言說皆不能顯示絕對佛性,惟聖智內自證,方能知之。

 

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此段發揮法身絕對妙理。

 

爾時。舍利弗問維摩詰:「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什曰:「見其神德奇絕,來處必尊,故問其所從也。維摩恐人人存沒生,故下反問,以明無沒生。亦云或有謂維摩生分未盡,故問其沒生,下答不盡善、不長惡,明生分盡也。不直答者,一欲屈聲聞,二不欲自顯所從之美也。」

 

維摩詰言:「汝所得法。有沒生乎?」舍利弗言:「無沒生也。」「若諸法無沒生相。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因緣所生之法,本來空寂,無有沒生。

 

於意云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寧沒生耶?」舍利弗言:「無沒生也。」「汝豈不聞佛說: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舍利弗。沒者。為虛誑法敗壞之相。生者。為虛誑法相續之相。

 

生滅皆腦筋作用,虛妄不實。

 

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

 

明心見性菩薩,念起念滅,皆是絕對佛性,善惡皆還原為佛性,故無所攀緣,真實不虛。

 

是時。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

 

法身淨土也。

 

佛號無動。

 

絕對本體,離於動靜。

 

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

 

維摩乃法身大士,故能由體起用,遊戲神通。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捨清淨土。而來樂此多怒害處。」

 

維摩為度生故,不住無為,不盡有為。

 

維摩詰語舍利弗:「於意云何?日光出時。與冥合乎?」答曰:「不也。日光出時。則無眾冥。」維摩詰言:「夫曰何故行閻浮提?」答曰:「欲以明照。為之除冥。」維摩詰言:「菩薩如是。雖生不淨佛土。為化眾生。不與愚闇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闇耳。」

 

菩薩不入涅槃,出入生死穢土,為破眾生無明迷妄,如日光照閻浮提,為除冥闇也,故菩薩不住無為。

 

是時。大眾渴仰。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及其菩薩聲聞之眾。佛知一切眾會所念。告維摩詰言:「善男子。為此眾會。現妙喜國無動如來。及諸菩薩聲聞之眾。眾皆欲見。」

 

令示以佛性本體也。

 

於是維摩詰心念:「吾當不起於座。接妙喜國鐵圍、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須彌諸山及日月星宿、天龍鬼神、梵天等宮。並諸菩薩聲聞之眾。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無動如來。及菩提樹、諸妙蓮華。能於十方作佛事者。三道寶階。

 

即三乘禪定之法,能歷三界諸天。

 

從閻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寶階。諸天來下。悉為禮敬無動如來。聽受經法。閻浮提人亦登其階。上昇忉利。見彼諸天。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上至阿迦尼叱天。下至水際。以右手斷取。如陶家輪。入此世界。猶得華鬘。示一切眾。」

 

與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相同,直接表示佛性本體也。

 

作是念已。入於三昧。現神通力。以其右手斷取妙喜世界。置於此土。彼得神通菩薩及聲聞眾並餘天人。俱發聲言:「唯然。世尊。誰取我去?願見救護。」無動佛言:「非我所為。是維摩詰神力所作。」其餘未得神通者。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妙喜世界雖入此土而不增減。於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無異。

 

此表示由體起用,一切皆不離絕對,惟明心見性者,乃能知之。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汝等且觀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其國嚴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見。」佛言:「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

 

欲得法身,必須明心見性,欲明心見性,必須打破無始無明也。

 

現此妙喜國時。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於妙喜佛土。釋迦牟尼佛即記之曰:「當生彼國。」時妙喜世界於此國土所應饒益。其事訖已。還復本處。舉眾皆見。佛告舍利弗:「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唯然。已見。世尊。願使一切眾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見是人親近供養。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此經者。亦得善利。況復聞已。信解、受持、讀誦、解說、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經典者。便為已得法寶之藏。若有讀誦、解釋其義、如說修行。則為諸佛之所護念。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則為供養於佛。其有書持此經卷者。當知其室即有如來。若聞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則為趣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經。乃至一四句偈。為他說者。當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疏曰:「此品發揮絕對佛性體用,與拈花示眾同旨,阿佛者,即法身如來也。首明法身絕對,一切相對者皆不能立足,次明佛性無生滅,蓋生滅皆還元為絕對故也。妙喜世界無動如來,此即佛性本體也,惟明心見性者見之。」

 

法供養品第十三

 

爾時。釋提桓因於大眾中。白佛言:「世尊。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聞百千經。未曾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

 

此經直接表示絕對,達於究極決定之域,故超越三乘,乃最上乘經也。

 

如我解佛所說義趣。若有眾生聞此經法。信解受持讀誦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況如說修行。斯人則為閉眾惡趣、開諸善門。

 

捨小乘,修大乘也。

 

常為諸佛之所護念。降伏外學。摧滅魔怨。修治菩提。安處道場。履踐如來所行之跡。世尊。若有受持讀誦、如說修行者。我當與諸眷屬。供養給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曠野。有是經處。我亦與諸眷屬。聽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當令生信。其已信者。當為作護。」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說。吾助爾喜。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不可思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供養是經者。則為供養去來今佛。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以一劫。或減一劫。恭敬尊重。讚歎供養。奉諸所安。至諸佛滅後。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寶塔。縱廣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剎莊嚴。

 

七寶塔者,代表佛性也。佛性橫遍十方,豎窮三界,莊嚴無比。

 

以一切華香、瓔珞、幢旛、伎樂。微妙第一。若一劫、若減一劫而供養之。天帝。於意云何?其人植福。寧為多不?」釋提桓因言:「多矣。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億劫。說不能盡。」佛告天帝:「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解脫經典。信解受持讀誦修行。福多於彼。所以者何?諸佛菩提皆從此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緣。福不可量。」

 

佛性絕對,不可測量,故福亦無量。

 

佛告天帝:「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藥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佛十名也。

 

世界名大莊嚴。

 

佛性也,法身淨土也。

 

劫名莊嚴。佛壽二十小劫。其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菩薩僧有十二億。天帝。是時有轉輪聖王。名曰寶蓋。七寶具足。主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敵。爾時。寶蓋與其眷屬。供養藥王如來。施諸所安。至滿五劫。

 

五戒也。

 

過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當如我。以深心供養於佛。』於是千子受父王命。供養藥王如來。復滿五劫。

 

十戒也。

 

一切施安。其王一子。名曰月蓋。獨坐思惟:『寧有供養?殊過此者。』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養。勝諸供養。』

 

法能使人明心見性,達於絕對,故最勝。

 

即問:『何謂法之供養?』天曰:『汝可往問藥王如來。當廣為汝說法之供養。』即時。月蓋王子行詣藥王如來。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諸供養中。法供養勝。云何名為法之供養?』佛言:『善男子。法供養者。說佛所說深經。

 

發揮絕對佛性之了義經也。

 

一切世間。難信難受。

 

因為直接表示絕對,故非小根所能領受,如釋迦拈花示眾,惟迦葉破顏,餘皆罔措,說法華經,退者三千。

 

微妙難見。清淨無染。

 

佛性雖現一切眾生前,而眾生為無始無明所蔽,故難見。佛性本來清淨,不受薰染。

 

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

 

佛性絕對,非腦筋思想所能分別,亦非窮思盡智之所能得。

 

菩薩法藏所攝。陀羅尼印印之。

 

大乘明心見性,度己度人之法也。陀羅尼譯為總持,佛性絕對,總攝一切,故名總持,了義經典,不違絕對,心心相印,如合符契也。

 

至不退轉。成就六度。善分別義。

 

善能分別四乘法相,及眾生種性。

 

順菩提法。眾經之上。

 

最上乘法,故超越眾經。

 

入大慈悲。離眾魔事及諸邪見。順因緣法。

 

絕對佛性,本無因緣,然為度生破迷,故說因緣法。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

 

四相皆非佛性。

 

空、無相、無作、無起。

 

佛性本體如此。

 

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而轉法輪。

 

明心見性,度眾生也。

 

諸天龍神。乾闥婆等。所共歎譽。能令眾生入佛法藏。攝諸賢聖一切智慧。

 

明白四乘道理。

 

說眾菩薩所行之道。

 

行大乘道。

 

依於諸法實相之義。

 

說法全由自性流出,隨拈一法,不離佛性,如六祖壇經宗旨。

 

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

 

佛性本體雖無生滅,為度迷妄,為說四非常之義。

 

能救一切毀禁眾生。

 

什曰:「小乘法中,五逆罪及犯四重禁,則皆棄而不救。大乘深法,則無不救也。」

 

諸魔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

 

唯大乘能摧伏外道邪說。

 

諸佛賢聖所共稱歎。背生死苦。示涅槃樂。十方三世諸佛所說。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

 

聞大乘經而能悟者,是法之供養。

 

又於諸法。如說修行。

 

聞大乘經已解悟,然尚須如說修行,方能證悟。

 

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決定無我、無有眾生。

 

先明一切相對者,皆由十二因緣而起,十二因緣起於無明,一念無明即腦筋作用,虛妄不實,變化莫測,若能明此,則知我及眾生,皆是虛妄,不為邪見所轉。

 

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諍。離諸我所。

 

佛性絕對,雖無因果,然未見性時,仍受因果支配,故雖明十二因緣本體空寂,然對無違無諍,不必將一念無明斷滅,明心見性之後,十二因緣變為佛性妙用,自然離我及我所。

 

依於義。不依語。

 

語言文字,皆相對者,不能表達絕對本體。義者,絕對之體也,故修法應依義,不應依語。

 

依於智。不依識。

 

未明心見性時是識,已明心見性則轉識成智,識是一念無明根塵作用,智是佛性妙用,智是真,識是妄,智是絕對者,識是相對者,故應依智,不應依識。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發揮絕對者是了義經,未達絕對者是不了義經。

 

依於法。不依人。

 

什曰:「佛言:我泥洹後,當依止四法,以為大師,所謂四依法也。明此四法,可依止、可信受也。依於法不依人者,法謂經教也,當依經法,不可以人勝,故背法依人也。法有二種,一文字語言,二義法。莫依語也,義亦有二種,一識所知義,二智所知義。識則唯求虛妄五欲,不求實利,智能求實利,棄五欲,故依智所知義,不依識所知義,為求智所知義,故依智也。智所知義亦有二種,一了義經,二不了義經。不了義經,如佛說殺父母無罪,未分別,是不了義也,若言無明是父,愛是母,生死根本,故名父母,斷其本,則生死盡,故言殺之無罪,既分別,是了義經也。復次,若佛言:佛是人中第一,涅槃是法中第一,如是等,皆名了義也,是故當依了義經,莫依不了義經。」

 

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

 

一切法皆因緣會合而生,因緣本空,故無所入、無所歸。

 

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

 

自無明以至老死十二支體性本空,無生無滅,生滅者,乃腦筋作用也。

 

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

 

能作如是觀,則十二因緣與佛性絕對本體無異,十二因緣還原為絕對,故無有盡相。

 

不復起相。

 

佛性絕對,無有緣起。

 

是名最上法之供養。』」

 

明心見性,證悟絕對,是最上法之供養。

 

佛告天帝:「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法。得柔順忍。

 

什曰:「柔謂軟鈍也,於實相法,未能深入,軟智軟信,隨順不違,故名柔順忍也。」

 

即解寶衣嚴身之具。以供養佛。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我當行法供養。守護正法。願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伏魔怨。修菩薩行。』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記之曰:『汝之末後。守護法城。』天帝。時王子月蓋見法清淨。聞佛授記。以信出家。修習善法。精進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薩道。得陀羅尼無斷辯才。

 

由佛性體上發揮,故辯才無礙,橫說豎說,不離佛性。

 

於佛滅後。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滿十小劫。藥王如來所轉法輪。隨而分布。月蓋比丘以守護法。勤行精進。即於此身化百萬億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轉。十四那由他人深發聲聞、辟支佛心。無量眾生得生天上。天帝。時王寶蓋豈異人乎?今現得佛。號寶燄如來。其王千子。即賢劫中千佛是也。從迦羅鳩孫馱為始得佛。最後如來。號曰樓至。月蓋比丘。則我身是。如是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養。於諸供養為上為最。第一無比。是故天帝。當以法之供養。供養於佛。」

 

疏曰:「世出世間宇宙萬有,皆是相對者,惟真如佛性是絕對,超越一切,至高至上,欲證絕對,惟有持大乘經,修大乘行,持大乘經而能解悟,是法之供養,修大乘行而能明心見性,證悟絕對,則是最上法之供養,世間供養,皆相對者,惟最上法供養是絕對者,故超越一切,第一無比。」

 

囑累品第十四

 

流通分。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於汝。

 

什曰:「不付阿難,以其無有神力,不能廣宣,故不付也。維摩非此土菩薩,故不囑也。文殊遊無定方,故不囑。囑彌勒者,以於此成佛故,佛自以神力宣布,欲成彌勒功業故也。」

 

如是輩經。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布於閻浮提。無令斷絕。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龍鬼神、乾闥婆、羅剎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樂於大法。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

 

此經全由絕對本體發揮,若不聞此經,或墜相對窠臼中,故失善利。

 

如此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隨諸眾生所應得利而為廣說。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若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何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不能隨順。毀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二者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不肯親近供養恭敬。或時於中。說其過惡。有此二法。當知是新學菩薩為自毀傷。不能於深法中調伏其心。彌勒。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猶自毀傷。而不能得無生法忍。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二者雖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為二法。」

 

雖解悟而未證悟,故取相分別,未見性也。

 

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說。我當遠離如斯之惡。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祗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等經。與其念力。使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世尊。若後末世。有能受持讀誦為他說者。當知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佛言:「善哉善哉。彌勒。如汝所說。佛助爾喜。」

 

於是一切菩薩合掌白佛:「我等亦於如來滅後。十方國土。廣宣流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復當開導諸說法者。令得是經。」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林、曠野有是經卷。讀誦解說者。我當率諸官屬。為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其人。面百由旬。令無伺求。得其便者。」是時。佛告阿難:「受持是經。廣宣流布。」阿難言:「唯。我已受持要者。世尊。當何名斯經?」佛言:「阿難。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如是受持。」佛說是經已。長者維摩詰、文殊師利、舍利弗、阿難等。及諸天人阿修羅。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維摩詰所說經註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