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之道

 

慧濬法師講述

 

自序

 

稽首禮諸佛,十方大覺者弟子今出此書,恐不解聖義,願求賜懺悔,若契佛義,願施一切有情,盡成無上菩提果,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畏因者,即如大人了知水火無情,能適用而不過之,畏果者,似小兒不解火性,玩火自焚,眾生無知,不怕因果,胡作非為,果報上身痛苦煩惱才要求救,如同小兒自招苦果,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及,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在經中不指東西南北、上下、內外:的相!外則「色、聲、香、味、觸、法」內有「思、慮、想、念」:乾脆統遣,只因學淺,那也不行,這也不對,只好一棒揮到底,自有分曉。此書文詞粗俗,完全是白話語句,是七十三年農曆九月份,在高雄佛教堂所講的,由慈願居士們發心摘錄,而印成書。

 

無常沙門慧濬 

 

虛空之道

 

我現在站在這講台上,是一位出家人,是一位法師,但是我並不希望你我之間有任何身份的差別,以這種看法,這種方式來聽我的法,是會有偏差的,更希望我所講的法,大家聽了不要斷章取義,要有耐心,從頭至尾聽完,日後有問題等因緣聚會再來互相砌磋,所以我希望大家以你我都是一個凡夫的立場來了解佛陀所講的法。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什麼叫做「真理」,「真理」不是任何一個人可以創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改變的,如果能被改變能被創造,就不叫「真理」,這是我要強調的一點。其次就是說真理這東西,無論什麼地方它都存在,不管你是在國內或國外,又無身份的差別,所以我強調大家必須將你所學的觀念暫時放下,道理也即是在此。

 

今天我所要講的題目是「虛空之道」,相信在座的有些人也已經聽過,我在屏東曾經講過一次,首先我們來看,不管你是任何一個宗教,你是位好人或壞人或是一隻豬一隻狗,它同樣皆在虛空之內,不管你是貧富貴賤也同樣不離開虛空,所以說虛空是最平等的,如果要了解真理一定要從平等的角度慢慢的去分析,去看你才能了解什麼叫做真正的平等,因為我們現在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相,就有男女相、畜牲相、甚至在座的各位都看過乩童作法,那也是有相的表現,所以相的當下是無法平等的,唯有無相的東西才是最平等,所以我要說的「虛空之道」,你已有了大概的觀念。

 

我們了解虛空,這虛空之內它包羅萬象,虛空它沒有內外相,「真空無相」,我們以最客觀的角度來看,若將牆挖個洞,我們沒有看到虛空流進去,再將牆補起來也沒有看到虛空跑出來,這就表示虛空沒有內外,有形相才有內外,才會毀滅,既然知道無內外,又無量無邊,又無法測度它多大,所以虛空是無邊際,再來我們不要看什麼好,什麼是不好,我們過去學佛第一個就是認為何物好,何物不好,這些都要全部放下,這樣你才能了解事實的真相,各位看這座佛教堂它不堪一千年總有一天會壞,所以說相是無常,虛空是永遠不變,我們初步先這樣了解,我講這些你們比較沒聽過,或許會認為我不是在講佛法會感到奇怪,但確實這才是佛法,請大家不要誤解,因為我們過去學佛都是站在我是在學佛的觀點,而不是我要怎樣了解這事實的真相,因為真理這東西,不管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罷,承認不承認這都不是問題,因為真理這東西你若承認你不會做個傻瓜,你不承認你會很痛苦,但是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真理裡,因為真理這東西不是我創造的,也不是任何一個人創造的,甚至也不是釋迦佛創造的,因為釋迦佛只不過悟了這真理以後再告訴大家的,我們所以沒有辦法了解他的意思,就是因為我們主觀太強,儒家說過一句話:「順天者昌,逆天者殃」。就是你所做所為與它不能相應,那麼你就會很悽慘,所以真理這東西,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我不勉強你們,但是我希望你們耐心的聽我講完,如果沒聽清楚也不要斷章取義,來說我講的法如何如何,否則對你就無益。

 

我剛才講過虛空無內外,我們看到任何一切相皆在虛空之內,這表示虛空和合一切相,任何一切相甚至一粒砂,都沒有離開虛空,如今科學發達,火箭已上了月球,但雖上了月球,也是在虛空之內,再怎麼跑也跑不出虛空,就是說無論什麼相皆在虛空之內,這大家要了解的,另外我們要了解就是任何一切相皆會生滅會變壞,如一切東西由新至舊到壞,但是虛空它永遠不會生滅變異,如此一來誰是主人誰是客人,我們就能分清楚了,就是說外面一切相皆是無常生滅的變異,但是虛空它無變遷,包括你的身體,從小孩到現在已經好幾歲了,你看自己的身體都有在變遷,但是你是否看到虛空在變遷,虛空絕對不會變遷,我們初步先了解這些,我們才有辦法了解宇宙的真相,就是凡所有相不管是美麗,是醜的,你看起來會討厭的東西,或會滿意的東西皆會變遷,唯一虛空不會變遷,虛空不但不會變遷而無法測量它的內外,虛空絕對是無內外,它沒有內外相,但我們再了解一點就是一切相沒有離開虛空就是和合相,也就是說外在的相已經在表現中道了,我們不要認為宇宙森羅萬象,千萬不要用這種觀念去看,宇宙只有兩種現象而已,就是「有」與「空」兩種,凡所看到的就是「有」,有的反面就是如虛空,就是沒有,我們在這空與有裡來分別那一個是主人那一個是客人,你用這樣去分別清楚,凡所有相皆在無常變遷這就是客人,虛空它不會變異就是主人,它不動,你看虛空是否會動,如果會動都是一切相在動、會動就是相,不動的就是空,我們用這方法來了解,其中含意甚深,無非在我訴我們「中道」。任何一切宗教都教人做善事,但是什麼才叫「善事」?

 

我今天所以要講這些就是要讓你們能徹底了解,我們知道了外在一切相都在生滅變異,但是外在一切相都沒有離開這虛空這是虛空就是主人,主人不永遠不留住客人,就是它們不合和,虛空如有和合一切相,那麼相在壞虛空也會跟著壞,你們如不相信可拿一把火來,這些東西燒完了虛空不會被燒掉,這表示虛空無和合一切相,跟任何一切相都不是和合一體的。

 

再以另一個角度來看任何一切相都沒有與虛空脫離,不管你任何一個相怎樣移動甚至跑來跑去皆在虛空之內,這就是和合相,既不是和合一切相,也不是離開一切相,佛教所說的中道,這就是中道第一義諦。

 

我們人都有善惡的分別,和合就是貪心,虛空絕對不貪心,如要說窮,虛空最窮,連一粒砂它都不與它和合的,一粒砂會變異而虛空無變異,表示虛空連一粒砂都不會貪,而虛空也最富有,因為再怎麼醜!怎麼臭!甚至好人、壞人、任何一個種族、宗教皆在虛空之內。它絕對不嫌說:「你這壞人要早死,趕你走」,虛空它不會趕你的,表示虛空不排斥一切相,假如你要用墨水潑它,想污染它,開玩笑虛空怎可讓你污染呢!所以虛空是最中道,這種道理不是任何人創造的,本來就是這樣,所以你若不與真理打成一片,你會很痛苦,你若了解了才能自在。

 

我們的煩惱是怎麼來的呢?就是有取有捨,這取捨就是煩惱的根本,你愛不到就有煩惱,趕不走也有煩惱,雖然我是出家人,但是我在譬喻這法時會毫不客氣,世間的一切什麼最迷惑呢?莫非是男女之淫慾,一個男孩子要追求女孩時,當追不到時會很痛苦,很煩惱,等到有一天你追到時,慢慢的感到她沒有什麼,而產生討厭時想要把她趕走,但又趕不走那時你也會很痛苦。

 

人的煩惱就是有取有捨,才會產生種種的煩惱,因這取捨在佛門裡叫做貪、瞋、我們人有貪、有瞋,所以叫做愚痴,這愚痴就是有取捨才會產生種種煩惱。人要有平等心,你必須要了解這道理,照這方法去做,如此才能做到圓滿,人都無法做好了還談什麼成佛,所以我說的中道就是用虛空做我們的主人。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教主,我們的行為要以他為標準,但是經典我們又看不懂,所以你的行為如能與虛空打成一片,當下你不必向誰學,因為在經典裡已告訴我們虛空是一項解脫法門,般若也是一項解脫法門,金剛也是一項解脫法門,名相雖多,但同是一個道理,所以我跟你們講要以這虛空做我們的老師,用這虛空做我們為人處世的準繩,虛空是不動,但是我們的心會動,俗語說:「小人足智多謀」。

 

計謀是一般人所說的暗行,心如果有計謀你所做所為絕對不是很公道的,我們如果起心動念當下不是為自己設想,就是要害別人,我們每個人都自私,包括在講經的我在內,我們現在了解這東西在座的各位如果想解脫,那我告訴你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向虛空學習,這樣才有辦法得到解脫,因為過去、現在乃至未來虛空永遠不會變,同樣我們每個人的佛性也是過去、現在,未來永遠都不變。

 

你如果沒有辦法了解,你就永遠無法得到快樂,你若想了解這道理,就要觀察你自己的心,若一起心動念,念念的當下皆是自私的,一個念頭起來都是為自己,絕對不替別人設想,別人死了與我無關,大家差不多都是如此,所以不會太平,一般人都說社會黑暗,應該說是人心的險惡,社會是每個人所建立的,所以每個人的心如果都清潔,這社會絕對是最快樂而清淨的,但是每個人的心因為都像鱆魚吐煙,所以社會的空氣受到污染沒有一片乾淨的地方可居住,到處都是黑漆漆的,所以很痛苦,佛教在每年四月八日本師釋迦牟尼佛生日那天都有浴佛的儀式,老實告訴你那不是在洗佛,那是要表示給我們看,人的心不洗就不會乾淨,永遠是黑漆漆的,佛陀來示現人間就是要淨化人心,心就是一切善惡的主宰,所以這心如能解決萬事就休,心的問題沒有解決,什麼都沒辦法,我跟你們講了這東西,你們各位可要靜靜的想一想,佛陀是天上天下最尊貴者,是一位人格最完美的人,他那裡需要你洗呢?要洗就要先洗你自己的心,現在宗教太多,大家都叫人行善,不管你是什麼宗教,他們都在虛空之內,你若了解宇宙的真相,就知道不是某個宗教可以代表的,佛經告訴我們要離文字,要離名相用最客觀來研究,虛空絕對沒有貪瞋,和合就是貪,不合和就是瞋恨,我們看到一件東西,討厭就想趕它走,這就是不合和,我相信諸位都遇到過,譬如我們到一條毒蛇,你本來就很害怕,你看到牠一定很討厭,想趕走牠,討厭當下就起了瞋恨心,趕不走當下就起了恐怖心,因為你討厭產生恐怖,因為你力量沒牠大,你想趕走牠又趕不走,你沒有辦法與牠和合,所以我們的心要如何訓練呢?要訓練到像虛空不動,虛空不動是最標準,來者當受,去者不留,你看這講堂內任何一個人的出入絕對沒有障礙,如進到虛空之內也不會受到障礙,而要出去的,虛空也不會留你,是何等的自在,我們的行為也要這樣,做任何事也要達到自在,先讓你們了解虛空基本的道理,換另一個角度,你定會感到疑問,法師只在講虛空,虛空與我並無關連,不錯虛空與你不相關,但我們的佛性是與虛空相同的。

 

我現在在講話你在聽,能聽到就是和合,我的聲音在變遷,而你在聽的聞性不會變遷,那就是不和合,因為我在講話,每句話都在生滅,但是你在聽的聞性都沒有生滅,我從開始講話到現在,你們在聽的聞性是否有異樣?是我的聲音在變動,而能聽的聞性絲毫沒有變動,變動的是客人,不變動是主人,變動的是賊,不變動的是王,王在賊滅,賊在王失,佛經說過我們無始劫以來王被賊拖著走,什麼叫做「本性」沒有人敢去承認,我今天講這東西可說是最客觀的東西,以最簡單的方式去了解,我在講話的聲音在變遷這就是無常跟山河大地一切相同樣都會變遷,我現在簡單再跟你們解釋一下,我們一年四季裡沒有永遠的春天,也沒有永遠的夏天,春夏秋冬就是生滅變異,就是無常的變遷,再換另一個角度,我們看近一點由朝至暮就是無常,沒有永遠的早上,也沒有永遠的晚上,現在看我們本身,從我們懂事七、八歲到現在,以前沒有長鬍鬚現在已長出來了,以前走路很快現在已不如前,這就是無常的變遷,這些會變遷的東西是客人,是暫時的,甚至於我們的應酬、集會,等一會兒各走各路,這就是無常,所以我希望你們如果沒有辦法了解佛法,可以慢慢用這無常法去看,它能提醒我們對愛欲之遠離,你如果能慢慢向無常深入,會感到世界任何一切相如曇花一現,唯一虛空不變。

 

我現在講話的聲音會變遷,而你們在聽的聞性沒有在變遷,假如你們在聽的聞性會變遷,我第二句話講出來你們就沒有聽到,你們能聽到就是表示聞性沒有壞,我不講話時聞性也沒有壞,我在講話時聞性也沒有跑出來,就是與虛空同樣不生不滅,有生有滅是客人,無生無滅就是主人。

 

現在要了解我們的賊在那兒,有思想,有觀念,有任何的想法,有種種的念頭,這些皆是賊,等一會兒你想怎樣,想做什麼,這種思想就是賊,想誰待我好,誰待我壞,這種思想也是賊,一起心動念皆是賊,你把它放下再放下,就自在。

 

所以我今天對你們講虛空將它引進我們的內心,其非就是要讓大家了解我所講的這東西。我敢大膽的講,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改變,你們要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完全與我無關係,三天講完以後,各奔東西,雖是頗冷酷、無情,但是真理這東西本來就這樣,我剛才講的如果還不能了解,現在用另一種方法讓你們慢慢去體會,大家都有看到我手上拿著一條手帕,我現在拿一條手帕你們都看到了,大家看到我的手帕,就是你們的佛性與我手上的手帕和合,這就叫和合相,這表示和合沒有離開,如果離開了,你們就沒有辦法看到,這就是和合相,但是我的手帕會折起來再張開,你們在看的佛性是否跟著折起來再張開呢?沒有啊!這就表示不和合,就是沒有和合相,你們有看到的就是和合,我手上的手帕在變動,而你們在看的佛性完全都沒有損壞,如如不動,這就是不和合也是中道,所以在我們六根的作用,就是佛光普照。

 

你們到廁所看到大便之中有蟲在跑,所以不是不好的東西就看不到,你們再到佛堂看到佛像很莊嚴,看到地毯很乾淨,這看是否有差別?相有差別,但我們的佛性沒有差別,它不住任何一切相,又不離一切相,這就表示中道。

 

我手上的手帕你們都看到了,我現在把手帕藏起來,你們在看的佛性是否壞了?是否跟我手上的手帕丟了呢?都沒有。這表示它不住一切相,又不離一切相。所以會壞的,會變遷的東西就不實際,不變遷的東西是永遠不變,過去、現在、未來,它永遠一樣。

 

從你母親把你生出來到現在,你的眼睛受傷過也擦過藥,但你在看的佛性是否擦過藥?擦的是眼睛,而你在的佛性是擦不到的,你看人死了眼睛睜的大大的,他能看到東西嗎?他不能看,這是他的瞉壞了,但他能看到的性不知何處去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有的人學佛已很久,不管你是佛教或是任何宗教,你要追求真理,你們是在追求什麼真理,告訴你們真理這東西不是任何一個人有辦法創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改變它,可創造、可改變的那都不是真理。所以我講這東西先要你們初步去了解它,用它來做你的標準,假如你不是佛教徒也不要緊,不一定要掛佛教的牌才能學這東西,這東西最平等,任何人皆有,不管大人、小孩、男女。

 

釋迦佛在經典中曾經向我們講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為什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你們還在迷惘,祇是你們自己不了解而已,我在講話你在聽,那不是佛性在聽,難到是鬼替你聽嗎?鬼是不會替你聽,現在我講話你們在聽,在聽是你們佛性的功用,這就是佛光普照。不是我講台灣話就聽的到,講英語就聽不到,講英語也照樣可以聽到只是聽不懂意思而已,所以這是最平等的,不管男女老少、中國人、外國人皆同。

 

佛陀告訴我們學佛不要「心外求法」,了解你們的自性才能做一個最平等的最完美的人,所以我現在講這,我相信你們定會體會出來,因為我已向各位講得很坦白了,你們聽懂要能去做,如此我相信必能感受很深,佛教所講的三寶就是說這東西,這東西才是「寶」。

 

你們看日本的廣島,長崎被美國用原子彈炸了,山河大地壞了,虛空是否也跟著壞了,我講話的聲音都跑到你們的耳朵裡,你們都聽的清清楚楚,但是我的聲音不管是大聲小聲,都是在變遷,你們在聽的聞性是不會變,什麼東西都無法破壞它,任何壓力都無法改變它,這才是真的,假如可以改變就是假的,所以我現在簡單向大家講解一下,一般沒有學佛的人皆對佛教的「不殺生」起很大的疑問,就是因為他們不能了解這點,我們要知道連一隻螞蟻都有佛性,你看一隻螞蟻在桌子上走時,你在桌子上打一下,螞蟻會驚慌而跑走,這表示牠聽到了,能聽的就是佛性在聽,為何佛教講慈悲,就因為眾生佛性皆平等,所以我們不要傷害牠,你傷害牠,牠會跟你結很深的怨恨,佛教強調不殺,也是因為如此,我不勉強你們跟我素食,你們要不要素食是你們自己的事,因為各人要不要成佛是各人的事,我們佛性是最平等的,它不和合一切相,也不離一切相,但我們的心就不是如此了,我們的心有取、有捨、有貪、有恨,愛就是貪,恨就是瞋,佛教所說的貪瞋就是愛與恨,有愛有恨就是愚痴,什麼叫做愚痴呢?就是你不了解宇宙的真相,這宇宙的真相就如虛空與一切相明白的表示給我們看,你不了解宇宙的中道,所以叫做愚痴,起心動念,有愛有恨就是愚痴,沒有愛、沒有恨就不是愚痴。

 

念佛就是在控制我們的妄想雜念這妄想雜念就是我們的念頭,我們清楚的看動一個念頭不是愛就是討厭,什麼叫做愛呢?我須要做什麼,就是愛,這就是起心動念,我不能去,就是恨,雖然這感覺很微細,你要了解人做壞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出來,就像水滴到桶裡,不是一滴二滴就滿,必須滴到很多才會滿起來,我們的心也是一樣,一有壞的念頭,你如果沒有察覺它,會越來越凶惡,到有一天脾氣發作起來,衝動之下就會拿刀殺人,相信在座的各位沒有聽說過小孩子會拿刀殺人,都是長大了受社會的污染,慢慢學會心狠手辣,才會殺人,佛教所說:「一念萬人,萬年一念」。

 

殺了人,你知道是要被人捉去判死刑,如今聽法師講經後,認為確實是我的心在做怪,如果一起心動念,就要注意,那才不會被人捉去判刑,所以學佛有什麼好處呢?就是要讓你們了解,凡一切有情眾生皆具有佛性,你都不能去傷害他,別人不對是別人的事,我不能跟著錯,學佛必須具有獨立的性格,天下人若在作惡、我不能跟他學,天下人若污濁,但我必須要清為什麼我說要有獨立的性格呢?你看三千大千世界唯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因為他了解宇宙的真相,他示現苦行六年,種種示現讓我們看,我們能做得到嗎?就是因為我們做不到,所以才永遠在痛苦之中,我們學佛要培養一種「無情」,我所謂的無情不是拿刀殺人的無情,就是要培養一種對自己的無情,不能愛惜自己,你如果愛惜自己,那就是自私,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培養的,包括我在內,因為虛空是最中道的東西,我們所要學的行為就是要跟虛空一樣,連一粒砂都不與之和合,也就是不貪,但是一切相都沒有離開虛空,表示虛空度量的寬廣,我們要這樣學習。

 

我講這也許你們聽起來會不大清楚,我用另一種方法讓你們清楚一點。任何一個相都會變遷,如同客人來去不是短暫的,但是我們要找到我們的主人,學佛就是要找到主人,你的念頭,起心動念,皆是客人,但是我在這裡講話的佛性,都沒有變遷,那就是主人,你如果能跟你的主人相應,當下就沒煩惱,做人就能圓滿,因為相應就表示沒有貪心,也沒有瞋恨心,所以做人會很圓滿,要做人圓滿就必須如此,如果你們不相信的回去可以試試看,什麼叫做平等,有愛不是平等,有恨也不是平等,必須沒有愛,沒有恨,才會平等,平等心就是你的自性,你的自性最平等,所以學佛是在教我們不心外求法,要看你的心,各位想想看,當你在哭時會永遠一直哭下去嗎?當你在高興時,那個高興也不會永遠存在,所以喜也不可得,悲也不可得,要像虛空才會平等,不但是平等而又要無罣礙,回憶過去的人才會有罣礙,你們如不相信可試試看,你如果想十年前的事,或幾年前的事你的心就會有罣礙,所以我們學佛要怨親平等,怨就是你的仇人,親就是你的愛人,我們學佛要學到怨親平等,但是怨親平等要怎樣學呢?你如果在回憶過去就不能達到平等,譬如你想到五年前某某人倒我的會錢,或者是佔我什麼便宜你如想到這些,你看到對方就會討厭那如何平等,所以不能生活在回憶裡,如有未來心也不能平等,如何是有未來心不能平等呢?

 

現在請各位認真聽,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有的人做功德是有心的,做功德想早日成佛,你有未來心有所求,你求自己好而又不希望別人好,你說能成佛嗎?沒有這回事,要沒有過去心,沒有未來心,當下自在,即不管成佛不成佛,自在都做不到還想成佛,那是不可能,學佛就是學解脫,什麼叫做解脫呢?心無罣礙就是解脫,什麼叫做心無罣礙呢?我相信每個人一生中絕對會與人發生很多不愉快的事,也會有人對不起你的時候,甚至對我們不利的事情,所以回憶過去,你那瞋恨的心就會顯出來,不但恨心會起來,連帶貪心也起來,想到幾年前有位小姐待我很好,雖然現在我已結婚,但日子一久就厭煩想再另結新歡,這個貪心就顯出來,我們的思想又如何?不是「是非」就是「人我」,有觀念就有對錯,所以佛教釋迦佛要淨化人心,就是將我們的觀念思想全部放下,都不能用,因為觀念會變遷,思想也會變遷,會變遷的東西全部都不能用,不變遷的東西才能用,就像虛空一樣永遠不會變遷,就因它永遠不變所以才最中道,你看虛空是不是最中道?一切相都沒有離開它,一切相在變遷,它都不會跟著變遷,所以它是最中道,我們的心必須如此,否則其他免談。

 

你們中道能做到最好,就不必講什麼了。所以不管我們學什麼一定要從客觀的角度去看,我前面講過,你們千萬不要因為我是法師,所以在聽法時就想;「法師比較能幹,什麼都知道」而我什麼都不懂,你如果這樣想,你學到死也沒有辦法去懂,一定要以最平等的立場來看,法師也是一個普通人,你也是一個普通人,慢慢來聽不要有宗教的觀念,你是佛教、我是別的教合不來,這樣想就不會平等,如果以這種想法,別人的好處你就得不到,我們中國文化裡有句:「滿招損、謙受益」的話,我們每個人要謙讓,才能得到別人的利益,你自己認為好的,別人或許比我們更殊勝。

 

所以你現在用客觀的態度聽了之後,你會更加對佛法另眼相看,你會相信佛門的東西確實是殊勝,使你對佛教不敢輕視,有一些人以為佛教都是講些廢話,佛教既是世界所公認的一個宗教,你憑什麼說它不好,你的智慧難到比別人更殊勝嗎?有一位台大的方教授他研究了佛學之後,寫了一篇論文得到了博士學位,他就是研究華嚴經而得到博士文憑的,難到我們會比別人了不起嗎?佛法若不好,就沒有教授會去研究所以必須謙虛一點,某些人的觀念有所偏差,總以為別人的東西都一定不好,那是不可能每個人的觀念都是絕對的正確,怎麼說會有不正確呢?因為有觀念就是自私,千般思量,「我」這樣是對、是錯,這就是自私貪心,我雖身為出家人,在這裡講佛法,但我不是為釋迦佛而說,也不是看釋迦佛的面子,我是因釋迦佛的「法」,假如今日沒有這個法,我出家有什麼用呢?

 

我過去在中國鍊鋼廠好好的工作不做,放下一切穿這種衣服學佛,不是我頭腦壞了,而是因為我在無形中,看到佛陀的法感到很平等、很公平,才放下一切來研究佛法,對於佛法我們不要把它當成是一個人所講的話,每個人要了解別人的東西,絕對要用客觀的立場來看,我沒有叫你一定要相信,我剛才也講過,你信不信都沒有關係,這都不是問題,你不信也好我不勉強你,我只不過叫你們要用客觀的方法慢慢看,慢慢來研究,這樣你就會很清楚,因為一切宗教都是叫人向善,但是一切宗教的道理都有深淺,這就要看你怎樣去看它。

 

我講這虛空,不管你用什麼武器,你用什麼壓力,用任何方法虛空絕對無法被你破壞,如果你有辦法把它破壞,今天我就在這裡陪你們,你們如果有辦法,當下用火把虛空燒一個洞,我就不回去,坐在這裡隨你們怎樣對待我,虛空是絕對無法破壞,又無法改變,這東西才是真的,如果能讓你破壞,能讓你改變的東西,就不是真的,你學那種東西也沒有用,學它只有增加痛苦,白費一生中的心血,結果什麼都沒有,真的東西反而忽略了,所以佛教所講的虛空解脫之道,就是在金剛三昧經裡的一種法門,你如果不相信回去從大藏經裡找金剛三昧經,裡面就有講到「虛空之道」。

 

佛法本來就不是容易了解的,如果聽不懂沒關係,我現在用另一種方式讓你們慢慢依我所講的話,慢慢去觀想去深入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不一定要打坐或要念佛,任何一種法只要你有正知正見,好好受持都能體會到佛理,我講的法如果你們聽起來不能相應,也不必產生任何不好的心情,因為這佛法是必須種種因緣要具足,才有辦法聽懂,所以聽不懂的人不必緊張,要聽這佛法,盡量將你們過去所學的東西都要全部放下,要有這種勇氣,因為每個人的觀念,絕對沒有完全正確的,你要了解別人的觀念和思想,一定要將個人所學的思想全部放下,讓頭腦裡面空空的,這樣才能了解別人在講什麼,現在來用色相讓你們了解,我們了解除虛空以外就是一切相,但一切相我們不需要去分別很多,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凡所有相不管是男女相,任何一種相全部都叫「色相」,你們用這樣來看,慢慢來分析,你才能了解我在說什麼,我現在開始講,你們照我的話去觀想,這觀想雖然不是一種最究竟的方法,但是觀想在佛門裡也是一種方便法,從觀想也可入實相法,譬如我現在講個太陽,你們就照我的話去觀想這太陽,我講到那裡,你們就想到那裡,這樣你才能了解我在說什麼,不然你會聽不懂,先看虛空之內一切相皆是無常,怎麼是無常呢?

 

因為這無常是宇宙間最平等的待遇,不管是有情或無情的眾生皆無能拒絕這無常的待遇,譬如我們上班要領薪水,這薪水就是待遇,無常這待遇你一定要接受,跑不了的,有情無情皆不能避免,如在我眼前的這盆花及杯子,這種東西有一天必定會變壞,會壞的東西可說都是無常,你們定會想我講的太粗淺,但是人往往將最粗淺的東西放鬆掉,所才沒辦法徹底去了解它的真相,你如要了解真相一定不可放棄,在於一年之中每個人都知道有春天。

 

開始就是春天,但是這春天沒有永遠的存在,三個月後就變夏天,這夏天我們會感到很討厭,討厭也好,滿意也行,這夏天又會變秋天,秋天很快又變冬天,所以在這四季裡,它告訴我們是無常,小學生就知道這大自然天氣會變動,就因為地球在太陽邊運轉,靠近太陽就比較熱,遠一點就比較冷,運轉當下就是生滅無常,因此春夏秋冬這就是無常,再看早上與晚上,早上已過夜間又到,夜間過了早上又到,這種演變就是告訴我們無常,無論有情、無情的眾生皆一定要接受這種待遇,這就是最平等的待遇,不管你是一位佛教徒或一位天主教徒,任何宗教每個人都無法避免這無常的待遇,在這無常的待遇裡,我們們再慢慢觀察,就有辦法看出在人為的因素也是無常,譬如人待我好,一會兒又待我不好,而待我壞的人有一天不知如何又對我好,這種人為因素也是無常,一切有情眾生所作所為的行動皆都是無常,譬如你現在回憶一小時以前的事,一小時以前的事都無法追回,過去就是過去了,永遠也追不回來了,這就是告訴我們無常的幻化讓你無法追回,如此人為因素作任何事也是躲不了這待遇,那無情的眾生呢?如一朵花、一枝草皆一樣,你慢慢去觀察外界的一切相、山河大地所有相皆是無常在變化,所以佛門裡在講「假相」,就是表示一切相都無常,不是永遠的存在因此叫做「假相」,你所喜歡的東西假如讓你追到了,也不是永遠屬於你的,你愛它也會無常,你討厭它也會無常,你又沒辦法把它改變,這無常不是任何人創造的,也不是任何人能改變它,永遠不變的這就是真理。就是這個無常。

 

現在再反照我們內心,現在我們知道這個身體總有一天也要報銷,像一輛汽車有一天不能用就把它丟掉,這個身體也是山河大地之中的一個相,在一個家庭裡我相信每位都有看祖父母死,反回來你父母有一天也會像你祖父母一樣要死跑不了的,科學怎樣發達醫學多進步,一樣無法醫好,如能醫好墓地不會埋那麼多人,所以父母照樣要死,而我們這肉體也逃不了那麼的一天,看看我們的後代總有一天老了一樣要死,從一個小的家庭看到整個社會所有男女都有老的一天,整個的地球有一天也會毀滅,這不是我恐嚇你們,我說的都是事實,晚上看天空有流星一閃就消失,不要以為那是什麼奇怪的東西,那就是有一個世界毀滅,那世界就像我們這地球,這地球早晚也同樣會毀滅,祇是時間的長短而已,這就是告訴我們既然他方世界會毀滅,這個世界一樣也跑不了,凡所有相的世界都要接受這無常而毀滅。

 

外面一切相都是無常,而我們內心的喜、怒、哀、樂、憂愁、嘆苦,同樣也是無常,如果一個人無緣無故被人冤枉、挨罵,那麼你會很憂愁、煩惱,但是這種痛苦會永遠嗎?不會的,當人被讚美幾句時,尾巴翹起來,而快樂那有永遠的呢!內外一切相本就無常,內心的喜怒哀樂,甚至你的思想觀念也是如此,變遷就是無常,如以前所想的所作的事和現在所想所做絕對是不同,因為我們一個人在各種不同環境受到種種衝擊,會影響一個人的心裡,如此觀念隨時都在改變,念頭也是無常,我們學法不能隨意聽信別人的話,而要採取最現實的看法,大膽去看,在六祖惠能祖師他向我們說了一句話——「佛法不離世間覺,若離世間覺猶如覓兔角」。

 

所以我們要了解佛法,不可有幻想,如果有幻想會失去你本有的智慧,要大膽面對事實,看到春天的百花開,秋天黃葉落下來,就這樣大膽去看,就會了解凡所有相都是無常,佛法有分大小乘、大乘法是針對根器很利的人,聽一句話就能體會了解這宇宙的真理,但畢竟這種人很少不是很多,如果都是利根的人,釋迦佛就不必那麼辛苦講了四十九年的法,不要以為法師說我鈍而產生自卑感,只因為我們學佛不能把自己的水準提得過高,這樣會腳踏懸虛而摔死,學不到真東西,要把你的水準降低,不要以為這法師講無常,這法是小乘,不錯這無常是小乘法,但小乘法也是佛說的,佛說的小乘法同樣能讓你了生脫死,我說無常是小乘的「三法印」中的一種法,小乘的三法印——「苦空」、「無常」、「無我」,因個人際遇不同。

 

在我剛出家沒多久看到一大學生被車撞死,那時心裡很難過,我出家就是要找一個能依靠之處,今日這大學生死在我眼前,難道我不會死嗎?我這血肉之軀,不是鋼作的,鋼也會被瓦斯燒斷,出門眼睛一不留意一樣會被車撞死,想起來真是毛骨悚然,我又沒有膽量,半夜二點到醫院助念回來又怕又睡不著,想念佛來安定自己的心,但不念還好,一念那死人的影像就浮現在眼前,想想自己是個男孩子,若告訴別人不被笑死才怪,自從那次的事情之後我就從無常之法去用功,就因為是無常所以才叫「空」,才叫「無我」,所以我覺得從無常這門深入是對的,無常能讓人,生出智慧,怎麼說呢?因為一有愛,恨就會使人失去理智,如果我們以無常的方法去看世界上的一切相,看久了自然對一切事物就會慢慢的冷淡下來,凡是耳朵能聽到的聲音,眼睛能看到的事物,不也是時時在無常變壞嗎?

 

不但佛經上講,甚至當下我就可印證給你們看,現在我講話的聲音,每個聲音都在生滅變遷,會變遷就表示無常,眼睛看到手摸得到的色相,皆是無常,不論流行歌曲,念佛聲,句句皆是變遷無常,由此推而廣之,色、聲、香、味、觸、法全都是無常,這「法」或許各位不了解,所謂的「法」是吾人心裡發出來的思想、觀念,因為由心發出來,所以其行為就分為善法與惡法,這行為上的善惡,同樣是無常,變遷,假如不是無常,就沒有所謂的「修行」了,就因為一切相是無常是虛幻所以才能修行,我認為這無常法實在是修行上的一種方便法門,因為這方法最現成,不必叫你跑到那裡去學、去看,自家門裡就有的,佛教堂就有了,甚至十方法界,凡所有相皆是無常,家裡的鍋子買來是新的,用幾年就會壞掉,一切的家具也是如此,以致於我們的身體一經風吹雨打就感冒、咳嗽,這就是告訴你無常,也就離死不遠了,所以這無常最平等,誰也無能躲掉,不管男女老少,貧富貴賤,以這樣的方式,久而久之你就不得不死心,對一切事物不得不冷淡下來,我不敢說大徹大悟,也不敢說就沒有愛恨,至少會看開一些,看開就表示慢慢與佛性相應了,假如你們還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過來與我較量試試看,我雖然沒學過國術、柔道,但側踢這招,當下就能讓你感受到無常,你心中的念頭甚至喜、怒、哀、樂、憂愁、嘆苦,當下也是無常,內也無常、外也無常,以後怎麼辦呢?放下,再放下就會自在,就像虛空一樣,要入空寂。

 

經典所說六塵敗壞唯入空寂,空寂就是佛門中所謂的「三昧」,祇要你無貪、瞋、癡,就叫「三昧」,凡夫就因為有貪、瞋、癡,所以不能入三昧。空無有取捨,不生不滅,我就是希望大家以引用虛空的特點,來實現佛法,利根的人一聽就能了解我的意思,如果還不能了解,我再當場示範給你們看,現在大家先了解凡所有相皆無常,所以說了不可得,因為無常這東西不是用愛、恨或商量就能改變的,一切事物不管你對它是好是壞,它同樣會無常變遷,就因為無常是別人無法改變,無法創造,所以才叫「真理」,諸位不要以為祖師大徹大悟就是會飛天鑽地,他們是悟無所得,假如你們以「有所得」之心來學佛,那你將學不到什麼東西,因為你已背道而馳,佛教八萬四千法門無非教我們去除貪、瞋、癡,如果你所學的法門不是在去除貪、瞋、癡,那麼你所學的就不是佛法,人若無貪、瞋、癡就是與佛法相應了,因有貪、瞋所以才叫愚癡,就因為愚癡才會有貪瞋,因為不了解宇宙的真相才會起貪瞋,所以不管你學什麼法,要懂得對治貪、瞋、癡我相信學佛一兩年之後的人就會知道這意思。

 

我現在教你們唯入空寂要怎麼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由外界去了解無常,了解人之生老病死,了解一切物質的成、住、壞、空,如此你慢慢就會沒有愛沒有恨就會契入,契入後自性就會顯露出來,那麼做人就會完美與自性就會相應,佛法所說的「因果」,這因果就是善惡之法,而善惡之法一定有生有滅,這就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東西,我們佛法最高的境界就是不生不滅。

 

這不生不滅不但不會違背因果,而且更是超越因果叫做「不昧因果」,這不昧因果就是說絕對不違背因果,而且又有辦法超越因果,因為因果就是所謂的善惡,人之所以會造善惡就是因為起心動念的緣故,起心動念當下就是生滅,所以受的果報也是生滅的,總而言之這不是究竟解脫的方法,如果你想達到不生不滅的境界一定要像虛空一樣不動,不動就不生不滅,但虛空是死的不能產生妙用,而我們自性的虛空它不但不動而且有妙用,這才是究竟了脫的法門,第二現在你們不要刻意來聽我的聲音,也不要去注意外面的動靜,把心情放輕鬆,也不須用意識去控制,現在我所發出的聲音你同樣可以聽到,這就是自性的妙用,因為這不須要起心動念去聽,假如是起心動念而聽,那就不是自性的妙用,那有作意的,所以就有善惡之差別對待,所以也就有生滅之法顯出來,也就不是究竟,自性的妙用它不但能了了分明,而且又能聽到別人講些什麼,而且如如不動,雖然聲音有生滅,但聽的聞性是不生不滅,各人的起心動念從何而來呢?

 

譬如看到到一件東西,你如果起了一點小小的愛,或是一點討厭,那念頭就出來了,愛恨就是貪瞋,貪瞋就是善惡之因,善惡之因皆都在六道輪迴,如此便無法得到究竟的解脫,若想得解脫必須與自性相應,無論是色、聲、香、觸、法或是外在的任何動靜,都不能起對待差別的念頭,釋尊告訴我們一切有情眾生皆具有如來的德相,就是人人本具有不生不滅的佛性,它與你寸步不離,如果各位還聽不懂,我再以另一種方法讓大家去了解,你們大家眼睛向我手上的這張紙看一看,你眼睛所看的,這並不是你眼睛能看,因為佛法往往一般人無法了解,就是自性的體性以及我們的肉體分不清楚,都是用醫學的眼光來研究佛法,所以永遠都摸不到,你要了解一點就是這個看絕對不是眼睛在看,你的眼睛只不過是一個工具,它借著工具在看,如果不相信你把眼睛閉著照樣可以看,看到什麼呢?看到黑的,你不得不承認你所看到的是黑的,就是表示這看的性是沒有生滅的形相,任何一種環境也無法改變它。

 

有時候當我們看到人死時,他的眼睛睜的大大的沒閉上,他是否能再看到東西?看不到的,如果能看就不叫做死人,看是佛性,肉體只是一個工具,就像我們帶一個眼鏡才能看到,一樣是工具而已,所以現在大家看到我手上這張紙,這就是我們的佛性像太陽光能照到一切東西,這光不因好的才能照,不好的就照不到,沒這回事,佛性和光一樣沒有這種分別心,它若到廁所就會看到糞尿和蟲,到佛堂就看到莊嚴的佛像,因此我們了解這『看』如同光一樣沒有絲毫分別心,這叫「佛光普照」,一切都了了分明,若有好壞是你的心起心動念去分別,萬相本沒好壞,現在大家看我手上的紙,這就是你的自性與我手上的紙是一體的,如果不是一體你就無法看到我手上的紙,現在我將手上的紙撕破,你們也照樣看到了,這張紙破了你還看到就是表示會破是客人,不破的就是主人,你看的性沒破,破的是這張紙,紙破了也看到表示看的性不離開這張紙,更表現出看的性不離山河大地一切相,但是它也不和合山河大地一切相,從紙破而看的性不隨著壞,就表現出不和合一切物,若和合一體紙破了性也隨著壞,就看不到東西了。

 

這就是叫中道,性本如此,離一切「思想觀念」,住相就是貪愛,離相就是瞋恨,佛性的真面目本來就沒有貪瞋,所以貪瞋就是妄想,妄想即是貪瞋,如果有人貪瞋的人包括我在內一有貪瞋就拚命的把它除掉,要與我們本來的真面目相應,如果相應了便不是眾生,也不叫聖人,佛經告訴我們「但除妄念不作聖解」,妄念去除了就不須要再想當什麼聖人,否則又是多餘的,妄念能除萬事皆休矣!

 

妄念不除,貪瞋癡就一大堆,永遠是個凡夫,都是在迷妄,痛苦中而沒有理智,所以我就是要各位了解宇宙的真相,由內而外來比喻這佛性,我們的佛性本來就清淨的,是一塵不染的,你看我手上的紙跛了,但能看的自性不壞,也沒有貪瞋,好的東西不與之和合,壞的它也不排斥,所以這就是中道,第一義諦,與虛空相同,如果學佛不了解這一層那麼將會很難過,釋迦牟尼佛很慈悲的一再告訴我們,如今各位了解了這個道理,就要以虛空來做標準,才能得到究竟的解脫,更要對佛法起恭敬心,不可妄自批評,那麼你將對不起佛陀的大悲心,只要你們能依法修持,對出家人起恭敬心,畢竟出家人是慈悲的,所得到的東西絕不會留著自己用,本來知道這種東西就沒有什麼了不起,若因為你知道了這些而起了我慢心,或你不肯告訴別人,那麼本來像甘露也會變毒藥,了解是一回事,能做的起才是工夫,我所說的法叫無上大法,也就是最高的法,不是我創造的,佛所說的一切法皆可說是無上大法,是一瓶甘露水,能消受的便能長生不老,不能消受便成毒藥,能照我說的法,去除貪瞋癡,才算沒白跑一趟,否則學了十年二十年都沒有用,了解自性本清淨,起心動念皆是貪瞋癡,自性雖無貪瞋癡,但它能起妙用。

 

就如剛才各位看我手上拿的紙一樣,他不必經過任何的觀念、思考,一切皆能了了分明,所以它最中道,別人怎麼講,別人怎麼做都無法跟你的自性一樣的中道,所以佛經說:「離了自性說一切法皆非佛法」。那不佛法,那是心外之法,你的自性才是佛法,自性就已具足了一切法,要用這樣去了解,你如果不這樣去了解,你所學的東西都還在外面,還沒有進門,你們今天聽了這些法若能了解,能有這樣殊勝的因緣來聽總算沒有白費,你們了解之後要去實踐,不是了解後就沒事了,不要起心動念,也就是不可起貪瞋癡,了解這東西只不過讓大家知道,「自性本來清淨」,為何還有貪、瞋、癡,除非你是起心動念,了解這些後換另一個角度來看,你對外在三寶要好好扶持,我不是叫你心起動念去扶持,而是要與內心相應,因為你所要行的法就是佛法,所以你對外在的佛法同樣要恭敬,你對外在的住相三寶如果不起恭敬心,反過來會無形中慢慢的起我慢心說:「出家人怎麼比我還差,我了解這無常的法,他都不知道」假如你因知道,這些起了我慢心無形之中也會變成毒藥,而害死自己,我們自性中絕對沒有我慢心的存在。

 

一有我慢心就不會與自性相應,若要相應不但不能有我慢心,而且看到任何事都不能起貪瞋之心,不起貪瞋之心這樣才會相應,人都是看到一件東西不是起貪愛的人,就是起討厭瞋恨的心,所以要無愛無恨,這就不叫做愚癡,就是因為你愚癡所以才有愛有恨,我相信你們今天聽到的人對佛法會有另一種看法,確實佛法真不簡單,自性這東西人人皆都具足,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自性,就是告訴我們中道第一義諦,你們了解這自性以後要好好的去實踐,看到任何一件東西甚至任何一件事不可起好或壞的念頭,每個人都生活在妄想中,所以才叫凡夫,如果沒有妄想,就不叫凡夫,因為我們的妄想所以會善惡的心,如果做了善事會受人天福報,做惡事會下地獄,所以六道就是因妄念而變現,如果這妄念沒有了,這六道也是空的,六道就是「妄念」,就是「意識」所現的,所以意識滅六道就空。

 

意識不滅六道永遠存在,所以學佛要攻心為上,學一切法就是要攻這個心,我們這顆心整天不停不休的吵得沒完,像猴子一樣動跳不安,甚至比猴子還過份,猴子的動作還有速度觀念,我們的心是全自動化的,都不必按開關,整日吵個不休,動個不停,你們難道不感到痛苦嗎?一會兒起討厭心,一會兒起歡喜心,整天被它吵得昏頭轉向,所以如果你了解這個東西,就會知道有「心」確實太痛苦了,有了這個心你的煩惱就永無止盡,無心就自在了,無心才是道人,才無事,死心才是位禪師,學佛就是要死心,心不死萬事不休,心死萬事方休,最快就是要這樣,一般人都說學佛就是要修行,要修什麼行呢?

 

不客氣的告訴你們,修行就是要修我們的行為,因為我們的行為有貪、有瞋、有癡、有偏差,所以修行就是修改我們的行為,很快又很簡單,你不要想得太複雜,到深山坐,到臭水溝裡坐,要到何處坐,實在沒有地方可坐,你的心如猴子在跳,你的行為亂七八糟,這都要改,這不改就不能叫修行,誰都同樣要修行不祇是出家人,是每個人應有的責任,天下為公,這宇宙是眾人的,所以眾人的行為一有偏差都要改,社會黑暗都是人心險惡所造成的,人心若無險惡,這社會就是極樂世界了,你們看烏賊章魚,當你要捉牠時,他會吐出黑煙來,人心也相同,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會吐黑煙使得空氣受污染,如今各位看到外面色情廣告的充斥,所以說現今的男子要真能出家那才是功夫呢?社會上受色情的污染常會使人受到迷惑人心險惡使空氣受到污染,大家彼此迷惑,相互顛倒,這怎麼修行呢?

 

要修行必須有智慧,就是要以我所講—觀無常的方式,去看所有一切相,假如還不相信可找我,我帶你們到殯儀館或醫院去看,當醫生為病人動手術開刀時,或是殯儀館的屍體被火化時這就是無常,看久了你才會死心,才不會整天顛顛倒倒,這帖藥就像強心劑,一服馬上見效,修行就要像快刀斬亂麻一樣,否則一天到晚,「盲修瞎練」,練不出個名堂,又有何用,現在的人無論出家,在家差不多都患了這個通病,整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聲調層出不窮千奇百怪,包括我在內,外頭一有動靜,便東張西望,結果佛號也不知跑到那裡去,大家都這樣,這便是我們的定力不夠,就是在學佛時沒有智慧,才會如此,佛教中所謂的「智慧」與世俗的「世智」辯聰不同,世俗的智慧是用在如何賺錢,如何鑽營謀利,如何的投機取巧、拼死拼活,佛教的智慧是在告訴我們如何去除貪瞋癡,及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皆是無常幻化,皆是空,沒有一個實在的我,所也是苦多樂少,在大乘佛法裡所講的諸法實相,並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若能深入小乘法,同樣對大乘法也就不難了解了。

 

釋迦牟尼佛於法華會上說過:「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祇因眾生根性的不同,所聞所修所證,有深淺勝劣,於是產生了種種的說法,也就是法華經所說的:「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所以各位大可放心的去學,佛陀在時講「苦、集、滅、道」四聖諦的小乘法時同樣有人證菩薩果,在講大乘實相法時,同樣也有人證阿羅漢果,為什麼講大乘法,會有人證阿羅漢果呢?這就很明顯的表示佛法本來就是平等,無有高下,所以一切法皆可稱之為無上大法,所以今天各位聽到的也是無上大法,你們切不可把此法當成沒有用,它能讓你離苦得樂,所以我們了解六塵會敗壞,所謂的「色、聲、香、味、觸、法」。

 

就是因為起心動念,而有了善惡法,了解六塵會敗壞唯入空寂,入於空寂就與三昧相應,若不入空寂那你將會成為佛門中的叛徒!你們聽了以後不要認為我在罵你們,事實確是如此,包括我在內,怎麼說是叛徒呢?一般人剛進入佛門的第一步就是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就是人人本具的「覺性」,法是指自性「中道不偏」,僧是清淨的意思,你若不能與佛、法、僧的自性三寶相應,那麼皈依佛、法、僧都是多餘的,你無非是在皈依天魔外道,我們都被「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拖著走,遍行十方所以這叫做五十心魔,無始以來我們都在六道輪迴之中,而這六道就是魔,所以生生世世皆是皈依魔,而非皈依佛,佛是指「覺性」而言,像我剛剛表演給你們看那個不生不滅的覺性,那就是佛、法、僧,就是自性之寶,即使是原子彈也炸不死的,死的是我們這軀瞉,假若覺性會死,會壞那麼還要修行嗎?修它幹什麼呢?它若死了也就沒有因果的存在了,你們一進入佛門就皈依了三寶,我問你們從開始皈依到今天真正皈依了嗎?我想都是在騙自己,大家都在打妄語,包括我在內,有時我也會被魔拖著走,凡夫就是如此,自己不能與自性相應反被外境拖著走,境就是魔,外面本來沒有魔,我們的心才是魔,你的心若起貪瞋癡當下就是魔,你的心若不起貪瞋癡別說成佛。

 

就說自在好了,說成佛你們的貪瞋癡又起來了以為自己成佛,若能與自性相應,甚至一直保持下去,我想這便是最好的修行方法,每個人都能成佛,每個人本來都具有佛性,祇要好好修持,都可達到究竟菩提的圓滿,所以大家不要有自卑感,祇要拿出勇氣來承擔,並且好好去實現,無論環境的壓力多大,你都不能隨境而轉,你要好好把握你的自性,只要與你的自性相違背的,任何人的情都不可賣,任何人講的話都不能相信,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攀緣就是在造生死,我們攀緣的習氣太重,陷的太深了,以致於難於自拔,所以一定要拿出很大的決心及勇氣,不可被一切的人、事、物所轉,如此才能達到怨親平等,我所謂的無情並不是說逃離人群,而是叫你不要攀緣,這種無情才是理智,情會使人失去理智,你看女孩子交了男朋友,被遺棄時,就想跳海自殺,像這種傻人死了算了,不是我這當師父人沒有慈悲心,而是你自己笨,在澎湖我曾經遇到一位哭的死去活來的女孩子,對我說她想跳海,我對她說,海沒有蓋子你儘快去跳,不是我沒有側隱之心,我這樣才是最慈悲的。

 

向你講好話安慰你,你拿不出理智來,感情就是無理智,必須是無感情才是理智,濫用感情是會如俗語說:「愛情沖昏了頭」,頭昏了所以東西南北都搞不清楚,要無情就不可用感情,感情就是一種攀緣。

 

你們看桌上這朵花它是否會愛我,它是否美麗,它沒有愛也沒有美麗,它的美麗就是因為你說它美麗,其實它本來就是這樣,你管它美麗或難看,你多管閑事誰叫你說它美麗,誰又告訴你它是難看的,你憨人,無始以來憨人做了那麼久都還不知道,現在還不覺醒,這就是叫做感情這也就是同情,「情」一動就會失去你本來天真的面目,所以「情」一動你本來的智慧就會消失了。

 

所以我們要恢復我們本來的智慧看到東西或處理事情就不可動情,「情」生你就要死,看到每一個東西你說:「啊!真漂亮」這就是貪心,看到又說:「這朵花不美麗」這就是瞋恚心,你管它漂亮或是不美麗這本來就與你不相干,這樣你才會自在,所以起心動念無非是愛是恨,動一絲毫的愛、一絲毫的恨,念頭就已跑出來運動了,所以無起愛無起恨,心理一個念頭都沒有那時理智就會明明白白的顯現出來,佛光就普照了,這就是告訴我們佛法本來就很平凡、生活化的,我們不要想得太複雜,往往因太平凡、簡單才不敢去了解、親近它,所以平凡的你不敢去相信它,所以你永遠都跟它不相應,就是因為太平凡又現實的讓你覺得摸不著頭緒來,我們都以為學佛修行要如八仙過海似的騰雲駕霧會飛。飛到那裡?飛到棺木裡去了還不曉得,所以我們學佛修行要面對現實,老老實實、腳踏實地勇敢去面對世間的真面目,去真實的了解,這樣才是真正學佛的人。不要顛顛倒倒、顛顛倒倒那你這一世所學的東西完完全全都報銷了,所以大家要把握這此機會,可讓你們深入去了解這人人都有——「佛性」這東西,你們要好好去實踐它。

 

今天我要講的同樣也是「虛空之道」,因為這虛空之道本來就是一種可解脫的方法,直接就讓我們可以感受出來的一種法門,因為我們一般在學佛的人,有的總想學一些比較難以了解又新潮的法,因此我們每一位眾生的觀念裡總是希望能快又能確實的了解,但是往往想要快又快不出來,所以學得有所偏差。

 

所以這「虛空之道」我不敢『打包票』說讓你們很快就能了解它,但是最起碼的限度,現實的生活中你們就能體會出這「佛法」是不經過任何手續去完成它,它原原本本就在各位的食、衣、住、行當中毫不造作的。

 

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開悟時,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如何開悟的,因為佛陀是夜睹明星而開悟的,往往會有人疑問佛陀到底是看那顆星而開悟,你們如果問我,我也只能告訴你,我也不知道,以我的感覺最好是看『掃帚星』人都有通病總認為是那一顆星才吉祥,甚至有人迷要拜星,那一顆比較高他就要拜拜那一顆星,如想用這方法來了解佛陀的道理,那麼他會走入邪見,因為我們要了解佛陀夜睹明星時,不需要了解他看到是那一顆星,我們現在只用最初淺最詳細的角度來看,在這虛空內有四種特點我們用外在的相來區分出這特點,外在的相就有了明、暗、色、空把這四種分清楚了,太陽昇起就是明,太陽下山頭就是暗,我們所看到的任何東西無非都籠罩著色彩,還有我們都生活在空間裡,在這四種大前提下我們能看出一種不生不滅那就是空,這空它是「不生不滅」不動,這明、暗它是有在變遷,如太陽昇起就是明,太陽下山頭就是暗,所以這明暗都有在變遷,色它也會變遷。

 

所以我說如要看星那就的要看掃帚星,因為那掃帚星剎那間就有一道光消失在空之中,我們看到這種星時,就有人會說:「啊!看到這種星是運氣很不好,得趕快去吃『豬腳麵線』補運才能順順利利。」以我的看法並不盡然,我個人的看法認為這種星可以讓你了宇宙的真相,凡所有的相就是無常的變遷,當下就能讓你了解周遭一切相都是無常的,這樣慢慢去深入佛理,就對了。

 

讓我們用這角度來看佛陀夜睹明星,這是一種最初淺的看法,他是看到那一顆星而開悟的,我現在要以掃帚星來講這星一剎那間一道光線就消失在這虛空裡了,是那顆星在變遷而我在看的都沒有變遷,所以我們所說的見,這見當下就是性,我們佛門一再強調要明心見性,我們不要把明心見性當著只有祖師輩才有資格了解,而我們都無法去了解這東西,你如果這樣想你永遠會失去自己的智慧,這夜睹明星我們用佛陀開悟的過程來推測就知道空是不動不變異的,我們在看的這個見也是不動又不變遷,所以一切色皆是在生滅變異,唯有我們的「見」當下這性的本身就是不變,因為我們到星它會變遷也會消失於我們的見裡,但我們見它沒有跟著一起消失而且又有辦法看到這顆星的消失,表示我們的佛性是偏滿十方,不但是偏滿又不離一切相且又不住一切相。

 

當下我們見的性它是最中道的,這見並不是我們起心動念而看的,這見不需要起心動念它照樣能看,看是不動的,初步我們能用這樣來了解。有人打電話給我叫我把修行的過程簡單的介紹一下,但沒有辦法,因為我不願意回憶我的過去,因為每個人的過去都有他悲傷的一段,所以我很不願意去回憶,回憶是會增加罣礙,增加煩惱,所以在佛門裡回憶本身就是罣礙就是業障貪、瞋、癡,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如要達到怨親平等絕對不要有回憶,因為我們回憶時會想起三年前或五年前某某人對不起我,一想到這些事滿腹的怨心、恨心就會跑出來,等你的怨心、恨心跑出來時無形中會失去理智,所以學佛不應該回憶,如有回憶怨親就無法平等,回憶會起瞋恚心,所以說佛門裡不贊成回憶,回憶就是我們對這佛法在追求佛理時可以回憶,我們的佛法用這名相在回憶這些名相,不是在回憶人我是非,所以叫我講過去修的種種我只能告訴你一切皆是無常,回憶就是起心動念,就是妄想皆不好,所以我不願意講述過去的種種,過去已成過去了我只有對你們說眼前的一舉一動當下就是性空,因為每個動點當下就是生滅、了不可得。

 

你用這樣慢慢去看,自然就會與佛法相應了,不需要去了解別人怎樣修,你要問自己是怎樣修,問你自己是否有認真在修,是否認真去了解這些事理這樣就好,所以不要回憶過去那會更加瞋恚心,這就是「庸人自擾之」。也不可有探望未來的心,你有探望未來就是一種貪心。

 

我們每個人尤其是中國人的腦袋瓜裡總認為做人要有希望,但是在佛門中般若性空的教裡就不是這種講法,我們探望未來就是有了貪心,因為你探望未來要成佛或成阿羅漢或要成菩薩,你如果有這種觀念那貪瞋癡會一日一日的加重起來,我們探望未來想要做大人物,我們要做一件事情往往是自私的,因為在佛門的教法裡初步的教法就是叫我們要做一種犧牲,因此每一個人如能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那這個社會就會圓滿了。

 

就是每個人對自己都不肯犧牲讓步總想要佔別人的便宜所以這社會才會越來越亂,所以佛門的教法初步就是叫我們犧牲,它這種犧牲並不是叫我們很勉強,就是叫我們隨緣,就像布施要隨緣而布施要衡量本身的力量,布施要真布施不可是有目的的布施,有人布施以後都會有一種觀念,我布施後就希望得到什麼,這種布施不是真布施,這種布施是一種野心的布施,因為佛陀一再交待不要希求人天的福報,因為人天的福報有一天也會享盡,就像我們人中了愛國獎券頭獎,但是你中獎的錢總有一天會享用完的,等你的錢用完時你會很痛苦,反過來看乞丐他們每天沿途向人伸手討乞,但他們雖然很窮但他窮慣了所以他們內心的負擔就不會那麼痛苦,而一個人有了幾千萬財產忽然間破產了不但比乞丐痛苦還比死更痛苦,所以我們布施要真布施,錢財如拿出去時就不要想要以後命要好,因為現在的佛門中不是我愛批評居士,或自己內眾我沒這意思,我是希望這佛法不要在我們這一代前途黑暗,如有在家人布施予出家人時,你對這位出家人有產生了一種懷疑,那會使這位出家人產生了一種後顧之憂,造成你猜我的心,我猜你的心互相的猜疑何時休,這樣的佛法怎麼能興盛起來呢?

 

如這佛法就在我們這輩人手裡斷掉無法延續,那麼我們的罪過無量,因為在佛教的教法裡如你要布施就布施,你不要布施就不要,沒有人會勉強你的,要布施嗎你就拿來乾脆點東西放下人走就沒有你的事,所以布施要真布施要隨也要自己的能力,能力不足就沒有人會勉強你去做,這就是六度萬行中其中的布施道,在這布施道裡你有辦法做的圓滿那麼當下就是解脫,怎麼說布施道裡就能讓一個人解脫呢?這布施佛陀有分上根大智的布施、下根下智的布施,這上根大智的布施,他當下念頭一起就丟出去了,貪瞋癡一下也就布施出去,他所鍾愛的東西最合意的東西如能痛痛快快的布施出來這就是解脫。

 

下根下智布施因為他慳貪重所以叫你今天布施一元、明天二元這樣慢慢的增加會讓你感到對物質的心慢慢的冷淡起來而對物質不會再執著那就有辦法解脫,這就是下根下智的布施,上根大智的布施我可用地藏經裡的一經文來講:「若人臨終時將他最心愛的東西,一生最喜歡的東西拿出去布施那就不會墮三惡道,當下就解脫」,這段文看起來雖然是在事相但是透視到理體裡,因此我們一個人如有法子讓自己最愛不釋手的東西布施出去,那我要問你還有什麼東西值得你去罣礙呢?就沒有了,如有值得你還罣礙那就是你所愛的東西還沒有完完全全的拿出來你才會罣礙,你如將你所愛的東西把它當著生命似的東西拿出來布施就是解脫了,因為你的心就不再有罣礙了,心就不不會被物質所縛當下就自在,下根下智的人你叫他這樣做那等於要他的命,有的人慳貪的一毛不拔『鐵公雞』似的,要他拿出半毛錢都困難還說到叫他拿出最喜歡的東西那簡直比登天還難。

 

所以佛陀用這種方便法,我今天特意講布施並不是叫你們布施什麼,就是說學佛沒有什麼奧妙最主要就是將我們的貪瞋癡完全布施出去就對了,什麼叫做貪瞋癡,你將所愛的東西毫無條件的送給別人,將你所討厭的東西也放下不再討厭,因為我們眾生有愛才有恨,沒你沒愛何來來恨,所愛與恨就是貪、瞋、愛與恨皆都沒有時,那麼這個人就是解脫了,不是說像八仙過海騰雲駕霧,你如學那種東西那你會變的邪知邪見,學佛我可以看三藏十二部經典所講述的可分三大類來講就是經、律、論這三大類別,你看它所講述的都是叫我們去除我們的貪、瞋、癡,所以我們初步的功夫就是要將我們的貪瞋癡勇敢去把它『連根拔除』永絕後患,你如能這樣拔除才可與佛法相應,你學佛如果不是針對貪瞋癡在學,那你所學的法就是邪知邪見,雖然我不是學密宗但是在我還沒有出家前就有請過吳居士灌頂,他教我很多的手印又教我念咒,但我都沒學會,可能是無緣要不然怎樣學都學不好又學不來,但是他所教的也是要去除貪瞋癡,所以密宗身口意三密相應這身口意三密相應就是身口意清淨所以才稱為三密相應,所以要真清淨一定是要沒有貪瞋癡這才是清淨。

 

若還有貪瞋癡就不算是清淨,我們用這方式來當做學佛的基準就絕對不會學錯,學佛不管你學的是那一宗那一派只要所學的都是針對去除貪瞋癡的任何一種方便法,那這種法皆都不會錯,也皆是佛法又皆是正知正見,今天我所講的法也是講這些,現在我們用四位大菩薩來了解佛法最高段的宗旨,四大菩薩是(一)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二)大行——普賢菩薩(三)大悲——觀世音菩薩(四)大願——地藏王菩薩。

 

我們初步要了解什麼叫做智慧,我們佛門中所稱的智慧,不是外面人士所能了解的,因為真正的智慧就是般若才是智慧,這般若智慧與社會中的智慧決然不同,社會中的智慧,你看做賊狀元的才能,他也是一種智慧,但這種智慧是會做壞事,我們佛教的般若智慧絕對不做壞事,是最完美的智慧,大智的智慧就是講我們的自性,般若就是我們的自性,假若沒有了我們的自性,那我今天可以簡單向各位再講一次,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要吃飯而你吃飯時必定有菜餚,但是餐桌上的菜餚絕對不只一味甚有四、五味,因為現在的人生活得很富裕安康吃得飽又好,所餐桌上的菜餚絕對不只是一味應該是酸、甜、苦、辣樣樣都有,有一種人還嫌不夠非要弄得新奇又沒吃過的口味來摻入才算是頂呱呱的佳餚真是無奇不有。

 

現在用這「吃」來談佛門所說的智慧是什麼智慧,我們吃菜時如果吃到香菇那就有香菇味,吃到了薑就有了薑的味道,吃到青菜就有一種不同的味道,吃到鹹的就有感覺到鹹,但是再吃到甜的舌根就會感覺到是甜的,吃到辣的就會感覺到是辣的很,但是不管它是鹹的或是甜的或是辣的你吃下去皆是有感覺各有不同的味道,但是這三種口味都會變遷,你如果吃太甜那剛才的辣味就沒有了消失的無影無蹤,你吃太鹹那這太甜味也就沒有了,鹹與甜你都知道,鹹與甜都會變遷,但這知味的性沒有變遷,你吃甜就會感覺到甜味而剛才的鹹味早已消失了,但是你知道的性它是沒有變遷,所以我們在這裡就能了解鹹與甜會變遷而知性是沒有變遷的,我們這知性它不住在鹹也不住在甜,你說這性是甜的嗎?但等你吃大鹹這甜就消失了,你說這這性是鹹的,不對,等你去漱口後再去吃薑時就會感到辣而剛才的鹹味也沒有了,鹹甜苦澀都會變遷,但你所知道的性它不沒有在變遷,無變遷就是表示它沒有住在任何一個相裡,它不住一切相,但是它又不離一切相,它如果有離一切相那它就不可能知道酸甜苦澀了,就是因為它不離一切相所以才知道一切的口味,因此我們在這裡就能了解我們這個性它最中道,它無排斥一切相又無和合一切相,這就是我們佛門所稱的智慧,再換另一種角度來講能讓各位更快的了解,你用手去摸你的頭你會迅速感覺到頭上有一種東西正在發出—觸覺的訊息,你再摸腳也會察覺的到,摸背也是同樣,摸來摸去都會感覺的到,但有一點當你在摸頭,腳卻不知道,反過來你摸腳頭卻又不知道。

 

當你再用力狠狠的打大腿一下但這痛的感覺一下子就過去了,等不痛時又再打一下但又有感覺到痛,這就是知性沒有變遷而痛會變遷,這就表示我們身體的知性同樣不離一切相,但它又不住一切相,這就是中道,我們了解這性最中道而性它是不變遷的就像虛空一樣它也是不動的,我們的自性像虛空一樣沒有在變但是虛空是充滿十方穩穩不動的,我們的性是有妙用的,它在眼睛是能看,在耳朵裡是能聽,在舌頭裡是能知道酸甜鹹苦澀,在鼻子裡能嗅出香或臭,各有它的妙用,這種用不是你故意去起心動念去用,你不需要起心動念它同樣有在用,所以叫做正遍知這是最中道,這才是真正智慧,因此這是最平等又絕對沒有邊偏差,也最正知正見所以叫做真智慧,這就是大智,這種智慧絕對不是邪見,宇宙的真相就是這樣。

 

什麼叫大行呢?就是你所做所為絕對無違背你的德性才是大行,要知道是比較快但動手去做就不是那麼快了。所以說智慧般若為三世諸佛之母,「母」就是比較溫順要知道比較快。

 

這行三昧,三昧就是嚴父,行要相應一定不可辜息養奸,你如有辜息養奸的心裡你就絕對無法相應,這行絕對不可有任何的感情,這行是很嚴的,所以三昧就是嚴父,三昧就是要相應才叫做三昧,所以要行頗不簡單的,但是若無相應就無法了生脫死,在佛經裡有向我們講過,要了生脫死或要消一切罪障一定得入一切三昧,不管你是念佛三昧或般若三昧都不管,但一定要入三昧,這三昧就是嚴父,絕對一點都不能馬虎所以要嚴格,你行一定要嚴。

 

所以學佛的人要養成一種獨立的性格,也就是說天下人都惡毒我不能惡毒我要自清,天下人皆沈睡我要清醒我不能跟他們一樣憨憨呆呆的睡著,我要養成獨立的個性,這樣你才有辦法,道業自成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你假若沒有養成這種獨立的性格,你說別人成佛了你才要成佛那是免談,看別人怎麼做你才要怎麼做那像你這樣的學法已經無效了,因為你要模仿一個人是一種不自在又不快活,學佛不是在用口學,是要去了解佛理,照著佛理一步一步去行而不是去模仿別人的行為,別人的行為你是無法去做的,所以學佛要入一切三昧一定要嚴格自我不可妥協自我更不可辜息養奸,如不這樣做你就無法得到你的利益,這就是大行。

 

什麼叫做大悲呢?這大悲就是你了解了佛性是如此你就用這道理去隨緣度眾生才對,這大悲不是感情之發露,感情是最會染污的,大悲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因為大悲是在拔一切眾生的苦,眾生有什麼苦呢?貪瞋癡就是苦,所以大悲就是發揮內心的理智隨緣,如你碰到一個人他不了解佛法且又煩煩惱惱的,他來問你或是他同時與你有機會接觸,你就可利用這機會方便講幾句讓他了解,不可慳法,如果他有問於你那你更不可慳法你要照你所了解自性的道理講出來這就是大悲,我們一般人都說你要怎樣慈悲,這皆都是落在世俗的感情漩渦裡,這就是攀緣,這絕對無法了生脫死,這會越攪越悽慘的,我去年過來高雄就遇到幾位菩薩她們學佛學得顛顛倒倒的,學得比死還痛苦。

 

越攀緣那你學佛就越煩惱,學佛不是叫你攀緣,而是叫你要隨緣,因為我們要了解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敗壞,攀緣就是攀緣六塵,六塵的敗壞你如與它攀緣你必會跟它一樣受生死輪迴,所以你攀緣六塵你就會失去你本來的智慧,因此我要隨緣,就像鏡子一樣,它是不動的,一個東西拿到鏡子前就會顯出這個相這就是鏡子它的妙用,隨緣是妙用,但是這東西一閃過去裡面的「相」也跑掉了,而鏡子裡再也沒有影相所以它是一塵不染,它就不會產生負擔,因此不會痛苦,能照用是隨緣,影相來去鏡子不動即是不變,你如果是有攀緣就會像用布袋裝東西似的,裝得你揹不起來而最後就會被它壓死了,所以我們學佛是需要理智,學佛是越學越輕鬆絕對不是越學越煩惱的,假如學佛越學越煩惱那麼是你所學的佛法一定有偏差的地方,學佛是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才對,就像我現在,在這裡講話你們不需要專意來聽我的聲音,不需要來聽我在講什麼,你們把精神放輕鬆我在講話你自然就聽進去了這就是隨緣,但你的內心就沒有任何的負擔,我講話的聲音在變遷,但是你們聽的性它沒有在變遷,內心無任何的負擔這當下就是與佛法相應了,因為他不是用攀緣的心來聽我講的法,所以當下就能相應,他是不需要別人對他說法,這大自然就有在向他說法,攀緣是絕對無法相應,所以一定要隨緣,隨緣就是我的聲音你不必起心動念都自然聽得到,這就叫隨緣,我的聲音過去了,而你這性它沒有變動就是不變,有聽到就是和合,聲音過去了,而你在聽的性不動不變遷這就是無和合,變遷的是我的聲音在變遷,你們在聽的都沒有變遷當下我們就會了解六塵是客人,客人就是賊,客人就是客塵的煩惱,所以你不可與它攀緣,你當下就能夠了解你的性是如如不動的,一念不生就如佛,六根一動則黑雲四起,所以我們就能了解佛法的大悲就是告訴我們不是感情發露而是要有理智,我們不要將觀世音菩薩當著是一位女相而附以感情豐富,那你這看法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眾生都感覺到女性比較溫柔所以特將觀世音菩薩的相,用女相來表示很慈悲,但是這慈悲是智慧的昇華而絕對不是感情。

 

我們現在再來了解大願,什麼叫做願呢?就是你了解這佛性以後乃至盡未來際都不可與它有何差錯,因為你了解佛性以後這佛性是最中道的,唯有這性才有辦法讓你做一個最完美的人格,所以你要做完美的人格你一定不可違背這性,所以你要發一個願,乃至盡未來際我所做所絕對與我的自性要相應,這樣的堅持到底你才有辦法去完成你的菩提大願,我們一般都會說要發菩提心,結果什麼叫菩提心他自己也莫明其妙不知道,妙用十方這就是清淨心,我們一般都不很了解菩提心,雖然我出家不是很多年,但我常看到這種情形,某某人他不要去做那件事,就有人會很勉強他說:「唉!菩薩要發心,要發大菩提心去做」,那才叫憨牛,不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清淨心,就是無煩惱心,如果你還沒有去做一件事情就先起了煩惱,那就甭說要發什麼菩提心。

 

還有什麼叫做菩提心?因當下就煩惱了還有什麼菩提心,這不是菩提心,真正的菩提心就是清淨心,什麼叫做清淨心呢?就是內心無起任何的動念無貪瞋癡的念頭,當下見一切相了了分明如如不動那才是清淨心,那也就是菩提心。你如果用這樣乃至盡未來際都辦法堅持到底,那麼何處不是極樂世界呢?這所謂的極樂世界是眾生的清淨報和佛陀的願力加起來所成的極樂世界,你的心如果無法清淨下來,那麼一天到晚是會被貪瞋癡牽著跑,自己都還不知道。

 

佛法的教理你如果不懂那也該萬念放下一心精進念佛,好讓貪瞋癡再也起不來做怪,稱念佛號承蒙阿彌陀佛的願力好將來可帶業往生,這樣還有救,但念佛一定要老實,不可有『臨時抱佛腳』的心理,電視在表演好看的節目你就捺不住急急忙忙的緊張起來怕看不到似的,這樣不老實念佛內心都在起貪瞋癡還說要往生那是騙人的,有人說隱惡揚善是一種美德,是不錯的但是有時候這種隱惡揚善反過來會死千萬人,因為有些人不自愛做錯了事總認為別人不揭發,他就來一個「一不做、二不休」的偽君子,所以不可隱惡一定要把它的『假面具』撕下來,就如長瘡有膿一定要開刀才會痊癒。

 

我出家到現在幫人助念已有好幾次了,但摸自己的良心有真正幾個往生了?我問我自己很慚愧我所看到的都沒有真正往生,我是業障鬼所以看到的都沒有往生,我們要問我們自己,很多人在念佛為什麼沒有人往生?這就要問你自己的功夫,及助念人的功夫,這就是他平時教理不精研又念佛不老實電視台的楊麗花小姐的歌仔戲一上演就急急慌慌的把佛號丟在腦後一切都拋在九霄雲外非看到結束才肯罷休,像這種念佛如能往生那麼大家都不必學佛了。學佛那有那麼輕鬆的,我們無始劫來的貪、瞋、癡都無法用尺量有多厚,那有隨隨便便念幾句佛號就想貪瞋癡卻下來,才沒有那麼簡單。

 

你如果沒有下過一段扎扎實實的功夫好好去用功,想隨便念幾句就帶過去敷衍了事,那我可告訴你往生是沒有你的份,只不過是種一點善因而已,種一個極樂世界的因,如要往生我可告訴你,阿彌陀佛會示現跟你說「不可能」,經典明明白白的記載跟我們講述「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都是隨便的而想要引起別人對我們的同情,這種人最沒有用,我們眾生都是矯柔造作,皆無法勇猛承擔這事實,你的心黑黑的又髒兮兮的,極樂世界怎能接受了你這種心呢?

 

極樂世界不是流氓所住的,你到那裡要當流氓是沒有人會要的,怎能讓你到那裡去使原本清淨而變成五濁惡世,你的心裡貪瞋癡一大堆,你如想往生,甚至真的阿彌陀佛要帶你去,你也去不成的,為什麼你去不成呢?因為你的意識裡還有金錢、酒、色、名利等,這些一現前你都會跟這些跑了,阿彌陀佛現前也沒有用,你會說阿彌陀佛以後再見,這眼前的女人太漂亮了我不跟去是不行的,所以修行要問我們自己的良心,我們日常生活中貪瞋癡有多重,要慢慢去了解自己的貪瞋癡,了解我們的心是多麼惡毒,是否像烏賊章魚一樣見面就吐的一片漆黑、暗無天日,見面吐黑煙是不行,要慢慢去體會我們自己的心,學佛沒有什麼秘訣,學佛就是要老實,你學佛如果不是用老實的心在學,那不要以為佛陀的慈悲如世俗人的感情一樣看你在痛苦而會用布袋把你裝進去揹著跑,沒有那麼好的,絕對要自性自度才行,經典已講過,離了自性說一切法皆是魔說,佛無法空眾生界,就是眾生必須自性自度,如果不是自性自度那麼就不是平等的法,每一個人都要自性自度包括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同樣的,你如果不好好念佛同樣也無法到達極樂世界,這就是最平等的。

 

不管你修那一宗,你一定要自己去修,你才能得到其效果,假如是我替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而你往生了,我卻在娑婆世界受苦,那種事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我念我的阿彌陀佛往生是我在往生,你不念你就無法往生這就是最平等的,有在家信徒憨呆呆的說:「師父幫我消災」,聽得讓人覺得生氣,要消什麼災?講一句不好聽的,我在感冒流鼻涕你要幫我消災嗎?我是無法替你消災,你如要消災我告訴你,你們到寺廟如錢拿得出來就說:「這筆錢布施給常住」,把錢一放下就沒有事,回去這就是消災,你如看到出家人就頂禮恭敬這就是在消災。

 

你有看到出家人在誦經時就恭敬不要吵站在旁邊靜靜聽這就是消災,你看到經典就恭恭敬敬雙手捧起來念一遍慢慢去體會經典裡的意義這也就是在消災,反過來不是說出家人拿一個木魚敲的半死,而你卻在旁邊逍遙自在的喝茶、啃花生米,像這樣我能替你消的了災嗎!如果這樣能消災我甘願還俗算了,出家人那麼不值錢忙東又忙西的替你消災,而你卻在那逍遙自在,我可告訴你,你消不了災的。

 

出家人在誦經是替亡者誦經,因為這亡者有需要出家誦經給他聽,好讓亡者聽到這佛法了解佛法在講述什麼,可使他改變他內心的意識才可以早得解脫,這樣才真的替亡者消災,出家人在誦經時你就在旁邊靜靜的聽,好好去體會出家在誦經的內容,慢慢去深入,了解它裡面的意義這樣就是在消災。

 

不是你有錢就要欺負光頭的,拿了錢就說:「你幫我消災」,木魚打得快裂開了,這叫吵死了,怎麼是消災呢?這也叫『撐飽了沒事幹』,要知道動不動就要別人替你消災,這種行為是會影響出家人的修行,罪過無量,更談不上是消災。出家人絕對不可能用這種途徑替你消災的,如果用這樣能替你消災那完全是違背佛法的道理,佛法的道理就是要正知正見,各人修行各人的,各人生死要各人去解決,不是你的生死我可幫你解決的,也絕對是不可能的,你必須要了解這一點,甚至你要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同樣的,你自己要念佛求得往生,你如果不念佛那天底下就沒有人有辦法替你念佛求往生了,你如果要叫出家人替你消災,那我告訴你,你是憨,你如將那些錢拿到寺廟裡說:「師父這些是要供養常住」,那這樣就是消災,因為你在布施的當下就是在捨除你的貪瞋癡,你的貪瞋癡卻除了一分就是消了一分的災,卻了二分這就是消了二分的災,所以說你的貪瞋癡如果沒有卻出去那就完完全全連一分也沒有消,甚至有加重了你都還不知道。

 

所以我希望佛法不要斷送在我們這輩人的手裡,因為我看在家人與出家人的互相猜疑,布施就是布施,有什麼不放心呢?既然不放心大可不必布施,因為你的布施不但是有染污的,甚至又對出家產生懷疑當下就起了疑心的『病』,無形中又起了我慢心而沒有恭敬三寶,三寶必須要出家人來領導,如果出家人站不起來而影響佛法那我問你,你是否要負責任,以後的人難道不學佛了嗎?所以希望大家做事要互相信任,要互相拿出勇氣來這樣我們的佛法光明才會顯露出來,要不然佛法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毀滅,那我們每一個都有責任,這就是我今天要對大家講的智行悲願這菩提心是要如此發起才正確,我們發菩提心一定要了解這菩提是什麼意思,「菩提」是清淨的意思,既然是清淨就是沒有貪瞋癡。既然無貪瞋癡就不可還有懷疑。

 

我們了解確實我們的修行不可有邪知邪見,當我們在修持不管你是淨土宗或是禪宗皆都是一種方便法,但是我們要了解我們修持的法都是針對貪瞋癡下手的,我修的不是念佛法門,我所修的法門是小乘法,就是看這『無常』,因為我所看到的無常使我感到這佛法,讓我不會再憨呆呆的而醒悟起來,因為這無常是最無情也又是最有理智及十方法界都可看到的,你若看這無常你就會認為一切「相」都是無常的,那你就不會再喜歡它了,反回來會反照到內心的喜、怒、哀、樂、憂愁嘆苦剎那、剎那也是在無常變遷的,既然內在的相是無常,外在的相也是無常,所以我們就是要找一個恒常永遠不變的東西,那麼外面唯有是虛空它是不變遷的,過去的虛空與現在的虛空及未來的虛空它永遠都不變異,但是我們內在的念頭時時刻刻都在變遷,只有你在聽、你在看的『性』與外在的虛空是同樣永遠不變的,我講的每句話都有在生滅的變遷,而你在聽的性沒有在變遷與外在的虛空一樣是不變遷的,外在的虛空不離一切相,因為任何一切相皆在虛空之內,外在任何一切相在變遷時會生滅變壞,只有虛空它沒有在生滅變壞,這就表示虛空是中道,反過來我們內心這個覺性、就是我講話你在聽的那個聞性與虛空相同任何的聲音它都可以聽到,但是聲音是會變遷而在聽的聞性都沒有變遷,所以它是最中道,再來看我們內心的起心動念與外在的一切相的「無常」是不二的、不相上下,所以說客塵則是煩惱,我在講話你有聽到,我站在這裡你也有看到這就是自性的妙用,它這種妙用不必用任何的起心動念就會有這種本事,所以不動就是定,有看到有聽到就是慧,因此我們的自性本來定、慧就俱足不需要我們再修,但是我們不修又不行,因為我們的貪瞋癡很多,所以我們必定要修才行,什麼叫修呢?那就是去除我們的貪瞋癡就是修。不是要像八仙過海飛天鑽地似的,我告訴你才沒有這回事,那種你不需要去了解,你只要慢慢地修,修到沒有貪瞋癡與自性相應那自然就有那種本事。

 

你如果要一步登天『想像八仙過海也要飛天鑽地』那是會飛到棺木裡去的,沒有效那不是正途,那叫做偏見,所以修行就是要老老實實,從凡夫的初地一步接一步的起程,勇敢針對著貪瞋癡慢慢去除掉、一絲毫都不挽留才是正確,這樣才是老實人,才是真實有在修行,一點兒都不做『表面功夫』所以我們修行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不要急,但是要嚴,你如要入三昧不嚴是絕對不行,這樣你才有辦法得到佛法的利益,才有辦法喝到佛法的甘露,你如認為沒有關係動就讓它動,明天再來,不行的話再留待後天再來,你如有這種世俗的『分期付款』眼光,那修行不是像這種修法,所以希望大家好好的修,好好去成就你的菩提果,你如不這樣修持那我告訴你佛法與你無緣,你必須要好好懺悔。

 

無常沙門慧濬於73年農曆九月份講於高雄佛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