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機學佛必備基本知見
諾那華藏精舍編輯室著
佛教和其他宗教信仰之差異,主要在於其他宗教都是感性的信仰,以感情為信仰的支柱,佛教則是理性的信仰,以理智為信仰的根源。所以在學佛的四門—信、解、行、證—中,解是居於關鍵地位。能領解佛法的義理,才能生起真實的信心,才能發起真切的行持,才能證入此義理的境界。反推來說,信心必須靠正確的知見來支持,才不會中途退失信心;修行必須靠正確的知見來引導,才不會走入歧途;證果必須靠正確的知見為依據,才不會墮入魔境邪道而下自知。由此可知知見的重要,學佛的行者,千萬不可輕忽。
高廣莊嚴的法幢,也必須以最基本的正確知見為基礎,才能建立穩固。有鑑於正確基本知見的重要性,所以我們編了這本書,針對學佛最基礎的問題,用最淺白的詞句,將各問題由淺至深各個層面的看法都做重點式的討論。由於這是針對初機學佛者所設計的問題,所以它的外貌或許並不吸引人,就像柱底的礎石一樣,外表粗糙而單調。但我們希望這本書也能夠像礎石一樣,發揮它穩固的功能,讓所有學佛者,都能具備正確的基本學佛知見和心態,踏著它往上攀越,突破種種障礙,而達佛法的頂峰。我們更希望這本書能廣為流傳,願讓所有的人都能在這塊粗陋的礎石上,建立超高廣莊嚴的法幢。
在翻閱本書時,方可做個人之需要,先選擇自己最想了解的問題來探討。若還有仍看不懂的地方,或其他關於佛法的各種問題,都歡迎向我們各分舍諮詢討論。
一、什麼是佛?
(1)「佛」是「佛陀」的簡稱,而「佛陀」是印度話的音譯,意思是「覺悟的人」,目二種極其尊敬的稱呼。它含有自己覺悟、令別人也覺悟、及時時刻刻對宇宙人生一切事情都具有正確而徹底的覺悟等三個意義,凡是這三點都能做得圓滿的,便尊稱他為「佛陀」。因此,所有的人,都有機會成為「佛陀」。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眾生(一切有生命的存在體)都能成佛,因為眾生的本性和佛的本性都是一樣的,只是眾生都是「迷」而不能「覺」、或者「覺」得還不徹底。但只要自己願意,又有正確的方法,每一個眾生,最後終必都能達到究竟圓滿的覺,而成佛。所以,「佛陀」是一種廣泛稱呼的名詞,宇宙裡其他世界的佛陀,也是無量無邊,數不清的。
但是,什麼是迷?什麼是覺?我們的感覺和意識作用,都是局限在相對的世界,這都是迷,都是錯覺;唯有超越意識的感知,超越一切相對的現象,到達沒有對待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覺。
又,怎麼樣的覺才算圓滿呢?必須要具備正覺、平等覺、無上覺三個特性,才是圓滿的覺。正覺,是正確的覺悟、真正的覺悟、正直(當下直接)的覺悟,而不是錯覺、邪覺;是依智慧直截看得透澈的覺悟,而不是經過意識思考、分辨、判斷、感受等作用後而得到的覺知。平等覺,是這個覺無處不到、無時不在、無所不覺,超越虛空,遍滿宇宙,沒有一事一物不是在這個覺裡;而這個覺,又是一切事物真正的生命;如是覺證到一切生命都和自己的生命沒有分別,甚至是一體,不可分的。無上覺,是這個覺超越一切相對境界,到達絕待、究竟的境界。這樣的覺,才是真正圓滿的覺。
(2)一般所稱的「佛陀」,如果沒有特別標明是指那尊佛的話,通常都是指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因為雖然宇宙的其他世界裡的佛很多,在我們這世界上成佛的也不少,但在我們目前所知的歷史中,只有釋迦牟尼佛一人有展現成佛的外在形相,並且把他自己成佛的經驗教給大眾,流傳下來,因此我們尊他為佛教的教主。其他後來依這經驗而修持成佛的人,為了尊重教主的緣故,雖然事實上內在的境界已經成佛了,但在外在的形相上就不表現為佛的形相,而仍舊是一般人的形相。所以一般所稱的佛陀,通常都是指釋迦牟尼佛。
(3)真正的佛,是一種充遍於宇宙中的智慧、悲願與能力,他恆常以非意識所能感知的光明之相存在,沒有生滅、增減,也沒有動靜,卻能夠隨緣如幻地化現出種種境相。我們一般所稱的佛,有形相、有名字的佛,都只是他依其大悲力而如幻所化現的形相之一而已。
(4)事實上,在成佛之後的實際境界裡,根本沒有什麼是佛、什麼是眾生。佛和眾生,都只是我們自己的妄見罷了。眾生因為不能覺知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妄見有種種世界、種種境相、種種眾生,事實上這些都是虛幻的。諸佛為了讓眾生覺醒,所以化現如幻的佛身,進入眾生的妄識中,如幻地教導眾生成佛的方法,令眾生如幻而覺。既覺之後,才知道原來所謂的眾生、所謂的佛,都只是迷時的錯覺。
二、佛祖、苦薩、羅漢、和神明一樣嗎?
(1)佛和祖是兩種身份。佛是佛陀,祖是祖師,不應該合為一個名詞。
(2)菩薩是印度話「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智、覺性、或者是覺道(覺悟之道);「薩埵」,一般翻譯作「有情」(即眾生),但這不是很正確的翻譯,因為它不是指一般的有情,而是指具有大能力、大智慧、勇猛無畏的有情,所以有人譯為「勇識」,這個譯法是比較貼切的。菩提薩埵,就是指具有大慈悲心、大智慧、和大能力,能夠勇猛無畏地追求覺悟之道,又能教導他人求覺悟,這樣的人,就是菩薩。事實上,菩薩就是在追求成佛的修行者。
「薩埵」又有總集合體的意思,能攝集一切智慧、能力、功德、事業,有人將此義翻譯為「心」,但這個心是總持精要的意思,不是指思考的意識心,也不是指心臟。菩提薩埵,也就翻成「大道心眾生」,是指能追求如佛般覺悟的正道、能修持積聚如佛的智慧能力功德事業的人。
菩薩又分為:凡夫菩薩、賢位菩薩、和聖位菩薩。凡夫菩薩,是還沒能解脫生死,但已發起自覺、覺他的心願,並開始學習像菩薩一樣做自利、利他的行為的人。賢位菩薩,是已經解脫世間的生死輪迴,已經修習覺悟之道,但還沒有真正復現自己與佛無二的本性的菩薩。聖位菩薩,是已經復現本性,但還沒有究竟圓滿的菩薩。如果圓滿了,也就是成佛了。
菩薩,依他覺悟的程度,又分為好幾個階位。賢位菩薩,分「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三十個階位,聖位菩薩,則分「十地、等覺、妙覺、無上正等正覺」等十三個階位。
(3)羅漢,全名是「阿羅漢」,也是印度話。有三個意義:一是不生,已經解脫生死輪迴,不用再來受生;二是殺賊,這是一個比喻,因為他不再受煩惱,好比已殺了煩惱賊;三是應供,以他解脫的功德,應受人天之供養。
菩薩是不但自求解脫、自求覺悟、自求成佛,也要使一切眾生都能解脫、覺悟、成佛。而另一種人,只以自求解脫為目的,他們依佛陀所開示的自求解脫的方法來修,這種人稱為「聲聞」,而他們所證到的最終果位,就是阿羅漢。因為他們一開始的發心是求自己解脫生死輪迴,並沒接受自己本性與佛無二的教導,也沒接受回復自性的方法,所以即使證到阿羅漢,即使已經解脫生死輪迴,也都還不知道自己的本性。
(4)神:在民間的習俗裡,常把神和天混淆,其實天和神是不同的兩類眾生。事實上,神和鬼才是同類。
一般所謂的「天神」,其實是具有大力量的善鬼,受天的管轄差譴,來保護世間行善的人和佛法的。
另一種神,是民間所祭拜的神。一般稱為「王爺、千歲、將軍、太保、娘娘、某某公」等等的,這些都只是福報比較大的鬼而已。民間的習俗,凡有冤死的鬼魂鬧事,地方不得寧靜,就為他蓋廟祭拜,求他不要鬧事,這就是民間神祠的由來,其實所祭拜的也都是鬼類的眾生。還有一類,是民間以神怪小說的虛造人物為祭拜對象,像孫悟空、哪叱、濟公等,結果引來一些鬼類眾生,假借所祀者的名號前來受祀。更甚者,還有供奉精怪為神的,像樹神、蛇神等就是。
不管是那一種神,善鬼也好、福報鬼也好、精怪也好,雖然具有鬼通、妖通,有人所沒有的能力,卻都和人一樣,還是在生死輪迴之中的眾生。
因此,佛教對「神」的看法,是相信有神的存在,但不崇拜神。我們尊敬並感謝保護世間和保護佛教的神,但不對他有所祈求。我們悲愍貪享祭祀的鬼神和精怪,但避免和他們接觸。這也就是儒家的看法:「敬鬼神而遠之」。等我們自己有能力之後,這一切鬼神都是我們所要度化的對象。
三、佛和上帝一樣嗎?
(1)從信仰上來分辨,信仰上帝的人說上帝是造物主,是宇宙和一切生命的創造者,但信仰佛陀的我們卻不認為佛陀是造物主。所以佛和上帝是絕不相類的兩種信仰。
(2)從證境上來說,上帝是天的統領者,雖然福報、智慧、和力量會比我們一般人要高些,但仍然還沒脫離生死輪迴,仍然要死亡。而佛則是具有完全的智慧覺悟的人,是已經脫離生死輪迴的人。
在佛教的看法,天人的精神層次是比神還要高的,而天帝或上帝則是天人中最高的,所以我們對天帝要存有恭敬心,但這種恭敬心是好比世間法上對父母師長或國王大臣的恭敬,而不是如對佛菩薩的皈命禮敬,也不用畏懼,因為我們不認為他們能「創造」我們、主宰我們、拯救我們、或毀滅我們。
事實上,據佛經所說,有很多菩薩都會示現為天帝,來保護、教化眾生。所以其他宗教所信仰的天帝或上帝,說不定也是某些菩薩示現去教化那類眾生的。
(3)道教的「玉皇大帝」,是欲界第二天的天帝—釋提桓因。基督教和回教的上帝,依華藏祖師的開示,都是欲界第六天的天帝,第六天有兩層,下層是基督教的天國,上層是回教的天國。
四、什麼是佛性?
佛性,簡單地說,就是「成佛的本能性」,或「覺悟的本能性」。這種本能性,是一切的眾生都具備的。因為有這種本能,所以只要運用適當的方法來開發,所有的眾生都能覺悟、都能成佛。眾生之所以還不能成佛,就是因為這種覺悟的本能性,被長久以來依靠感覺而認知、分辨、判斷的錯誤習慣所掩蓋。成佛,也只是把自己這種本能完全地開顯出來而已。
這「覺悟的本性」,就是我們真正的本性,我們也稱它為「自性」、或者「真心」、或者「本體」等等不同的名字。當它被完全開顯出來,也就是圓滿覺悟之後,就稱之為「法身」、或者「圓覺」等等。
五、什麼是佛教?
佛教是根據佛陀的人格及其教育為信仰,以其教化和實踐為中心,而建立的宗教形態。
六、什麼是佛法?
簡單的說,佛法就是過去諸佛成佛的方法,或者說是經驗。諸佛把他們成佛的經驗講述出來,讓所有的眾生都知道。雖然說眾生都具有佛性,卻也都不知道如何回復自己本有的佛性。佛法,就是使眾生回復本有的佛性而成佛的方法。眾生依著諸佛成佛的方法去修,自然也就能成佛。
但是因為眾生的層次都不一樣,所以佛陀教導眾生成佛的方法也有很多不同。有的是先教人世間的方法,再修解脫生死輪迴的「聲聞」法,最後再引導學習成佛的「菩薩」法;有的先從聲聞法下手,先使其解脫生死輪迴,再引入成佛的「菩薩」法;有的直接教導他修習菩薩的法門,一開始就求成佛。而最直接的佛法,是直接告訴我們:佛是什麼?並教我們依佛的覺悟來行,直接學佛的覺悟境界,也就是放下眾生的意識作用及習慣,直接回歸自性。
這麼多的教法,並不是要我們每一種都學,而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習性的一種來學。當然,如果能學較直接的教法,就不需要學其他迂迴的方法。
七、什麼是佛學?
(1)佛學,原本應稱為佛理,是指佛法的義理,也就是諸佛所覺悟的真理,亦即宇宙人生的真相。因為佛法中所含的義理太廣、太深,包括一切世間(安住生死)和出世間(解脫生死)的學問,而它本身也類似一般所謂的「學問」,所以稱它為「佛學」。
可以說:佛教是以信仰為主,佛法是以實修為主,佛學則以理解為主。佛學是依據的理論,佛法是實行的方法,佛教是傳播的組織。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因為佛學的範圍實在太廣,如果要一一去學習,恐怕在一輩子的時間也學不完。所以就跟佛法一樣,必須要有選擇性地學習,而不是全部地學習。在此建議:若是真正想學佛(而不是想學「佛學」)、想即身成就的人,只要了解佛學中的重點即可,其他的枝末理論和表相的東西,可以不用去浪費時間和精神。什麼是佛學的重點呢?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基礎的佛學知識,二是最究竟了義的教理。了解了以後,就好好修持佛法,不要再在佛學上執著、鑽研。因為佛學也只是一種知識而已,其實都還只是意識在攀緣思考,是分別心在比較判別,愈鑽研法執愈重,離成佛也愈遠。
(2)另有一種佛學,是現代很多「學者」、「佛學大師」,把佛法、佛教、或佛經,拿來當一門專門的學問做研究。他們所要追求的,不是對佛學本身的認知,不是體會佛經所教授的義理,不是了解佛教的精神,更不是佛法的實踐,而是在它們的表相上研究、分析。這是近代受到西方教育思想影響之後才發展出來的情況,而這已經和釋迦牟尼佛當初傳播佛法、創立佛教的宗旨相違了。因為不管是佛法或佛教,都是在教導我們如何成佛,而成佛不是靠研究的,是要靠實際去力行的。佛法、佛經不是讓人當研究的,而是要了解、吸收、體會它的義理;佛教也不是教人研究學問的宗教,而是教人實修和體驗的宗教。
這便是東方和西方文化的差異,連帶的教育思想也不同。東方文化(包括佛教和中國文化等)是以心為主,凡事都要沈思理解,以精神的體驗為根本,以改善人心為教育目標;西方文化是以物為主,凡事都要拿來研究,以實物為憑證,以改善物質環境為教育目標。因此,習慣於西式教育的人接觸到佛教之後,便容易把西式教育那一套方法用在佛法上,變成只研究學問的「佛學」,而忽略了佛法的本質。
真正想學佛的人,切莫學這種佛學。
八、什麼是三寶?
(1)三寶是指「佛、法、僧」三者。
佛陀和佛法,前面已經解釋過了。至於僧,是印度話「僧伽」的簡稱,翻譯為「和合」,就是大眾和合而一起共住的意思。一般的解釋,僧是指出家眾。
(2)三寶,有化相三寶、住持三寶、一體三寶三種。
化相三寶:是最初應化世間而建立佛教的三寶,以釋迦牟尼佛為化相佛寶,以釋迦牟尼佛最初所說的法—四聖諦法,為化相法寶,以釋迦牟尼佛最初所教化的五位出家眾為化相僧寶。
住持三寶:是住於世間、維持佛教的代表形相,以佛像、佛寺、舍利塔等為住持佛寶,以佛經為住持法寶,以出家僧眾為住持僧寶。
一體三寶:所謂「一體」,是指自性本體。這是以眾生本具的佛性為一體佛寶,以眾生本具的佛智為一體法寶,以眾生本具的佛力功德為一體僧寶。實際上,這三者就是自性的三大部分,或者說三大特性。合起來,也就是自性。
另外又有「常住三寶」,是指常住於十方三世的一切佛法僧。這裡所謂的僧,則包括賢聖位以上的聲聞和菩薩眾。
九、為什麼稱佛法僧為三寶?
(1)從世間建立宗教的觀點來看:佛是教主、法是教義、僧是教團,這三者是組成宗教的三大要素,所以以他們為三寶。
(2)從教化眾生的目的來看:釋迦牟尼佛是應化示現成佛的典範,並把佛法宣揚出來,而且組織僧團的人,他是最重要的根源;佛法是教化眾生的主題;僧團則是專業的組織,是指導信徒、宣揚佛法的主要力量,是推動教化工作的執行者。要以佛法來教化眾生,這三者也是缺一不可的。
(3)從修持成就的境界來看:佛是自性的本體,由圓滿無上覺行而證得;法是自性的覺智,由圓滿自覺而證得;僧是自性的功德妙用,由圓滿覺他而證得。這三種特性,是成佛的三大特性,缺一即不是圓滿的覺者。所以以此為三寶。
一、佛教是迷信嗎?
所謂迷信,是自己未經探究了解,就附和他人的說法,盲目的相信。
任何教法,都沒有所謂迷信不迷信。迷信與否,是你信仰的態度。如果你已經深入了解,經過觀察和思考,認為它的教法沒有錯誤,和你的觀念相吻合,而產生信仰,那便是理智的信仰。如果還沒了解,只聽別人說很好,或者依從家族的傳統而跟著信仰,信仰之後還不深入了解,只純粹當做是「信仰」,那即使你所信仰的教法有多好,你本身也是迷信。如果你不了解佛教,只聽別人說佛教是迷信,或看見佛教的一些儀式表相,未經深入了解其義理,就評斷佛教是迷信,那你自己才是真迷信—迷信他人的說法、迷信自己的成見。
佛教從不贊同人迷信,相反地,它鼓勵人懷疑,並把所懷疑的事提出來討論。唯有知道懷疑,才會認真地探討,而得到答案,如此才能產生埋性的信心。事實上,沒有任何宗教是像佛教這樣容許懷疑,這樣開放,這樣不迷信的。
二、佛教是消極悲觀嗎?
許多人聽到佛教講「無常」、講「生死」,就認為佛教是悲觀消極。但是事實上,無常、苦、空、生老病死,都是這世界存在的事實真相,它不會因為你不談它而消失。
消極或積極、悲觀或樂觀,不是在於無常、苦、空、或生老病死這些事,而是在於你如何面對這些既存的事實?你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它?如果你能正視它,這就是積極;如果你認為這些太消極,而不願意談,或者不敢碰觸,以為不面對它就不存在了,這種逃避的心態,才是真正的消極,不只是消極,更是自欺欺人的愚癡想法。如果你面對這些事實,而認為無法突破,甘心被它所限,因而消沈,或放縱享樂,那是消極;如果能正面探討它,突破它的限制,就是積極。如果你不願去突破它,而認為人生完全沒有任何意義,那才是悲觀;如果你能從探討和突破中發現人生的另一層真實意義,那就是樂觀。
佛教正視這世界上一切現實問題的存在,用心來探討,並找尋解決的方法,從內心真正的自己,來突破外在的限制,找到無量的生命的意義。所以事實上,佛教是真正積極樂觀的。
三、佛教是逃避現實、脫離社會的厭世主義嗎?
前面已經談過,佛教不僅是不逃避現實,而且更能徹底看透現實,面對現實,解決現實。一般人把生活的假相誤認做是現實,把沈迷於追逐這些假相誤當做是面對現實,反而把因看清這些假相而不被蒙騙、把真正的生命現實提出來討論的佛教,批判為逃避現實。這是迷信於他們自我的感官,或者迷信於別人對佛教的盲斷,這種人才是最可憐的。
真正的佛教,是以改造社會為目的,而不是脫離社會。而要改造社會,必須先改造眾生的心念和業力,因為社會現象都是由眾生共同的業力所造成的。佛教的教法,就是要教化眾生淨化自己的心念,以改善我們共同的社會環境。而最後的目標,則是要回復眾生清淨無染的真心,以顯現我們自性本具的淨土。
佛教雖然了知世間現象、社會現象,都是假相,但並不因此而厭棄世間、脫離社會。這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就發的大菩提心、大慈悲心。雖然我們自己知道它的不實在性,但其他眾生並不知道,我們要讓所有的眾生都能和我們一樣成就,都能和我們一樣了知世間假相,就必須進入世間,才能教化大眾。因此,佛教並非厭世,而是入世的。但是我們自身如果沒有足夠的修持相定力,入世常會被世間法所染著、纏縛,所以佛教徒常常都是先遠離世俗,到深山去修行,就是為了先培養自己度生的能力,為將來教化眾生做準備。所以在自度上,就不能不藉用出世的方便,但出世並不是厭世。不過單是遠離世俗修持,將來在面對世間法時,還是要再突破。所以,若是出世與入世交互並進,即時常利用時間做短期閉關,然後再回到世間法上體驗、突破,一段時間後再去閉關、再回來,如是交互修行,或許是較好的修行方式。這樣不管在自度或度他方面,應該都能更快成就。
實際上,佛教是超乎入世與出世的,入世或出世都只是應用的方法,最後的目的是要超越,超越入世與出世,超越一切相對觀念與境界。
四、佛教是禁欲主義嗎?
佛教認為欲是生死的根源,要成就一定要消除一切欲念。但是對冶欲念的方法,並不是用壓抑禁制的,而是要轉化。從徹底的認知欲念的特性,是無常、是苦、是虛妄、是不得自在,認清它的真相,便轉化成智慧;然後再將它提昇、擴展,成為對一切眾生的關懷。
五、佛教違反科學嗎?
現代人最大的「所知障」,就是迷信科學,凡是科學所不能知的、不能解答的,就一律視為無稽,視為「迷信」,以一句「不科學」來否定。
其實,科學也是以人類有限的知識所發現約有限現象,並不是完美的,更不是絕對的答案。新的科學觀念,一直不斷在推翻舊的科學。我們怎能執著迷信於隨時可能被推翻的「科學」,來否定廣大宇宙間未知的事物呢?
事實上,科學愈進步,愈能證明佛法的正確性。比如佛經中說宇宙是無窮盡的,說一缽水中有八萬四千生命,說人體內的細胞和內分泌作用情形,說物質分析到最後所得的最小粒子的狀態,如是種種,在還沒有科學發現之前,一般人也是不相信的,但現在科學一一為它證實了。又如「虹光身」,在還沒有「科學」之前,一般人都不了解,也不容易相信,但現在大家都知道,其實就是「質能互換」的作用。可以說,佛教不但是符合科學,而且還是超越科學、領先於科學的。
六、佛教崇拜偶像嗎?
所謂崇拜偶像的定義,如果是指對偶像致敬,那所有的宗教,包括批評別的宗教是崇拜偶像的,它自己也都在崇拜偶像。不只是宗教,所有國家的人民,對其國父及元首的銅像致敬,也都算是偶像崇拜。如果定義是把偶像當神靈崇拜,那和佛教是絕對沒有關係。
《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不以色身相見」。我們尚且不應該把佛陀的應化身當做是真的「佛」了,何況是佛陀的形像?我們尊敬的是佛的人格、佛的智慧、佛的慈悲、佛的覺性。不只尊敬已經成佛的佛,也尊敬一切末成佛的佛,即一切的眾生。
至於佛菩薩的法相,是隨順世間的習慣,為了讓人生起信心,和提醒大家不要忘了自心的佛性,而設的方便法。
七、佛教是宿命論嗎?
佛教是講「因緣果報」,是因果論,不是宿命論。我們認為一切都是過去所造的因,依現在的緣而成。沒有什麼天生注定的命運,也沒有什麼神、什麼上帝能主宰我們的命運。
所謂因,就是過去所做的事、所說的話、所想的念頭(我們稱為「業」),所留存在我們心中的能量(稱為「業力」);所謂緣,是指現在的環境、和我們的心念。如果現在的環境和心念,適合讓心中保存的能量發展,它就展現出來,這就是所謂的果;這種結果對我們產生的影響,就是所謂的報。
所以沒有所謂的「命運」,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願意去改變它。如果能控制我們的心念,不造成不良的緣,則過去所造惡業的因便無法發展,惡業的果也就不會出現。但最重要的是控制我們的心念,不要再起惡的念、說惡的話、做惡的事,從根本上斷除惡因,才能徹底改變生命、淨化生命、提昇生命、乃至圓滿生命。
八、佛教把別的宗教都貶為「邪魔外道」,不是排他性很強嗎?
(1)首先,要了解「邪、魔、外道」三者是有區別的。
「外道」是「向外尋逐之道」,或「執著外相之道」。他們也有正面性的理想,只是沒有足夠的智慧,不知道真正的自心,而在色身或妄念做工夫,在事相儀軌上修持。他們也能達到某種程度的成就,或者成仙,或者生天,對自己精神的層次有正向的提昇,但都不是究竟,仍舊不能解脫生死。雖然嚴格說來,他們追求的方向也錯誤,但若方便說,外道的教法都只是層次上深淺的差別而已。
「邪道」是「邪曲之道」,是不正的道。一種是邪曲世間法,即違反世間倫常的,如在自己團體內邪淫亂倫、在自己國家內叛亂奪權、在種族國家間爭戰攻伐等,利用宗教的名義,利用信徒對宗教理想的盲目信仰,控制這些盲從的信徒,來執行這些貪瞋癡的行為,滿足某些領導人物的私欲,罔顧社會國家民眾的利益安樂和生死,這便是「邪道」,這樣的宗教便是「邪教」。另一種是邪曲出世法,即攪亂其他宗教的正統教法,扭曲錯解別人的教義,更進而弘揚這種錯誤邪曲的教法,混淆信徒的知見,破壞他人的宗教,引導眾生入歧途,這也是邪道、邪教。
至於「魔道」,則是由外魔附身於某人而教授,或者由外魔教授給某人,再轉授其他信徒。會讓外魔附身或接受外魔教授的情形,通常都是修行人修持到某種程度時,有超乎常人所能感知的境相出現,便於此執著,自以為已經成就,並認為必須依自己如此修才是正確的,自己心念這麼一偏,和他過去世有因緣的外魔便來了,依修行者所喜愛的境相面現,讓他更執著、更狂傲,而接受外魔的教法,並自立宗派弘揚他的魔道。因此修行者在修行的路途中,必須步步為營,隨時觀照自己的心念,千萬不要貪求感應神通,不要起我慢心,不要讓外魔有機可乘。
邪、魔、外道三者的差別,簡而言之,外道雖不究竟,追求錯了,但至少對世間人心還是有所助益的;邪道和魔道則會斷人慧命,而邪道主要是由人在控制人,要想轉念回頭比較容易,但是魔道則是由外魔在控制人,一入魔道,要想脫離便極困難,甚至於生生世世都要受到外魔的糾纏,生生世世都淪為魔眷。然而,魔道和邪道,也會利用世俗的「善行」來博取世間的名聞,以方便於他弘揚斷人慧命的邪道和魔道教法。所以我們要判斷是否是正法,不能由他世間的善行來判斷,而必須依正智慧,從其教法來判斷。
(2)了解了這三者的區別,就可以知道佛教對別的宗教的看法,完全是依事實來探討,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提出他們不究竟和錯誤的地方,並不是只關在自己房間裡自說自話,所以這絕對不是排他。
(3)各位要了解:並不是把所有宗教都收到自己的宗教來才算有包容性,更不是把別的宗教所崇奉的對象劃到自己崇奉的對象之下才叫包容性強,實際上那是世間最大的竊盜,也是對別的宗教侮辱之極致。
由於各個宗教的教理各不相同,把所有的宗教收為己有,必然要將各種理論重新整合,也必然要改變各種教法的本意,去附會他們自己的論調。所以表面上說是尊重各種宗教、包容一切宗教、對一切宗教都平等,但事實上是在破壞各種宗教、壞亂各宗教的教法。所以事實上,這種做法已經屬於傷害別人、誤導眾生的「邪道」了。
(4)其實佛教才真正是具有廣大包容性的宗教。因為即使對於邪師及魔本身、及他們的弟子,也都深具悲愍,也一樣都是所要度的眾生,而不會「欲除之而後快」。而對於一般的宗教(包括所謂外道及邪道),雖也悲愍他們的不究竟,但卻一樣尊重他們的教法,也尊重他們教徒的選擇,因為眾生根器不同、因緣不同,只要能有利眾生的,佛教都是同樣敬重。這種包容性,是其他宗教所少有的。
一、佛教相信死後的生命嗎?
當然,佛教的生命觀就是永恆不滅、無始無終的生命觀。不只死後還有生命,生前也有生命。每一番生命的生死現象,都只是一次受業報的形態而已。
當這一階段的生命「死亡」之後,會暫時進入一種叫「中陰」的過渡狀態,等待再一次的「出生」。至於下一生的地點和形態,是依過去世所造的業而決定。過去世所造的善業成熟的,就生為天、或人,過去世所造的惡業成熟的,就生為畜生、或餓鬼、甚至到地獄。等下一期的業報盡了,又會再從那種形態的生命「死亡」、又再「出生」為男一形態的生命。如此一直在天、人、阿修羅(一種神)、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中不斷地生與死,這就叫做「生死輪迴」、或「六道輪迴」。這就是一般眾生的生命現象。
二、佛教相信天堂和地獄嗎?
佛教相信有天、有地獄。但天不是生命永恆不滅的歸宿,地獄也不是魔鬼的世界、或不信上帝者的終結所。
佛教的世界觀,認為天有二十八層,分為「三界」,由下往上次序是:一、欲界,是還有男女淫欲、飲食、和享樂等種種欲求的地方,有六層天,常行善行,就可以生到欲界天,這裡的眾生,都沉迷於享受感官的快樂;二、色界,已沒有一般的欲望,但還有色身存在,修習禪定,就可以生到色界,包括修世間四禪所生的有十二層天、外道修無想定所生的有一層天、佛教修聲聞法的聖者所生之處有五層天,一共是十八層;三、無色界,有四層天,也是修更深的四種禪定而生,這裡已經沒有色身,只有意識的存在,生到色界和無色界的眾生,都沉迷於禪定所生的快樂。愈往上層的天,壽命愈長,但不管多長久,除了「五淨居天」(聲聞聖者所生的五層天)的聖者之外,其餘都仍會在福報享受完後,或禪定的定力消退而出定之後,再墮落下來,隨過去世所造的業,而受報轉生為其他眾生。
佛教的地獄,是隨眾生所造的重大惡業,而變現出來令受業報的地方。這裡沒有魔鬼撒旦,也沒有十殿閻羅,甚至沒有「獄長」管理。所有的獄卒、刑具等等,都是由眾生各自的業力所變現的,令眾生各各感受到受刑罰的痛苦。但是除非眾生的業和地獄相應,否則不會到地獄去。同樣的,除非造了應受地獄業報的罪業,否則不會見到地獄中的獄卒刑具。
三、佛教相信閻羅王和死後的審判嗎?
閻羅王,又翻譯作「琰魔王」。
據顯教的經典所載,閻羅王是大鬼王,統治大鬼城的餓鬼眾生。另據密宗的說法,閻羅王是死後審判的主持人。
餓鬼和地獄是不同的生命形態。墮入地獄中的眾生,不是鬼;而鬼也不會到地獄。地獄的眾生無法自由活動,而鬼則會到處遊蕩。
至於所謂死後的審判,其實是自己審判自己。依自己的業力,變現出閻羅王,來檢視自己的罪。所謂閻羅王,其實就是自己良知的化現。
四、佛教相信復活和永生嗎?
(1)除了諸佛菩薩為度化眾生而示現神通遊戲,一般眾生絕不可能死後復活,更不可能因復活而得永生。
(2)肉體的永生是不可能成立的。因為肉體是分子暫時積聚的假合體,而每一細胞都是每分每秒地不斷在變化,不斷死亡與新生(新陳代謝),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一直都維持著一個肉體,但事實上這個肉體是剎那剎那都在變化的。要求肉體暫時維持不變都不可能了,何況想要它永久存在,不變不滅?有聚合必有離散,有生長必有衰敗,有存在必有滅亡,這是我們這個相對世界裡一定的原則。
(3)肉體無法永生,永生的是不滅的生命。生命有兩種存在形態:一種是生命展現的形態一直不斷在改變,即是生死輪迴,但雖在輪迴之中,生命的本質卻不曾改變過,未來也永遠不會改變。第二種是我們藉著不斷變化的生命形態,來突破、開展、還原生命的本質,到生命不再有形態的改變,就是解脫生死輪迴,也就是「涅槃(圓寂)」,這才是真正的永生。
五、超度亡靈有用嗎?
(1)基本上,亡靈的確是可以靠超度的力量而獲得利益,但並不是所有的所謂「超度」都能使亡者獲益。要真正能利益亡者,第一要看亡者家屬的誠敬心,第二要看超度的師父之修持,第三要看所用的方法,第四要看亡者自己的配合意願。
(2)超度是基於對亡者生命的尊重和關愛,要幫助他生命能獲得更好的提昇,而不是只求活著的人自己的心安,更不是為了活人的面子。
(3)幫助亡者的方法,不只是超度。當然,能夠找到一位真正成就者為他超度,是最直接穩當的方法。其他像助念、布施、供養三寶、誦經持咒等,也都能做為幫助亡者的助緣。而最重要的,是不要殺生祭拜鬼神,這樣做反而會加重亡者的障礙。
六、焚燒紙錢對亡靈有用嗎?
(1)首先要了解,亡者能得到什麼,那完全是依業力感應而來,並且都只是靠心念的力量而化現、而感受而已。
所以,第一個,如果亡者本身具有大福報的業力,甚至具有生天的福報,紙錢這種小福報和他的業力根本不能相感應,焚燒紙錢對他也是根本沒有用。基本上,只有鬼道眾生的業力才會和紙錢相感應,也就是說,焚燒紙錢只對鬼道眾生有用。但也不是所有的鬼道眾生都能受用到,如果他的福報不夠,還是得不到。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燒紙錢的人的心念,是否真誠,是否能讓亡者或鬼道眾生感受到他的誠意。因為亡者或鬼道眾生能否受用,完全看他們的信心,而他們的信心,又必須靠燒的人的誠心來建立。
(2)基本上,正信的佛教是不鼓勵焚燒紙錢的。因為這只能暫時對他們有幫助,卻會讓亡者產生無終止的執著和依賴,甚至對原本業報還沒定的中陰身,會讓他們執著於這個層次的境界,而墜入鬼道中。所以,如果真想利益亡者,不管是剛過世的中陰身,或者過世已久、墜入鬼道者,帶他們念佛、持咒、修法,迴向給他們,才是最有效而又沒有副作用的利益方式。如果能夠請到真正成就的師父為他超度,這種助益最為真切。
七、極樂世界和天堂一樣嗎?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極樂世界和天堂都是完全不同的。
天堂,是由眾生的共業力所現的,一個供善業成熟的眾生享樂的地方。每一層天大多都有它的天帝管轄,卻不一定有佛法。它的快樂是相對的樂,是感覺作用的樂,是終必會消失的樂,是會引生痛苦的樂,是不究竟的樂。它的景象、享用的物品,盡管再多麼美妙,也都終必壞滅,都不是真正清淨的。最重要的是,它還是在六道之中,福報享盡後,還是要墮入其他五道之中,繼續再受輪迴。
而極樂世界,它是由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所建立的清淨國土,是一個供發心努力修行者專心修行的地方。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極樂世界沒有惡道,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也都沒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壽命非常長,長到足以修行成就,所以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永遠沒有機會再受生死輪迴。除非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承著彌陀宏願到六道中示現生死,廣度眾生。又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所有生活上的必須品,和修行上所需要的東西,都只要動一個念頭就自然出現,不必再為生活和修行而煩惱,可以把所有的時間和精神都用在修行上,所以能夠很快成就。又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極樂世界沒有任何會障礙修行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是幫助大家修行的,所以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很快就能成就。所以生到極樂世界,必定都安享清淨的究竟大樂,因此稱為「極樂」。
一、只要心好、行善,何必要學佛?
(1)每個人都說自己是好人,每個宗教都說自己是勸人為善。但是所謂的好壞、善惡,是以什麼為標準呢?都是以各人自己的成見為標準!
一般人都只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為善,一旦受到侵凌攻擊,便視對方為仇敵,拼死反擊,卻不知自己這種敵視的心態、忿怒的心情、和反擊的行為,也都是自陷於「惡」了。又常有人以「嫉惡如仇」自詡,但這個「嫉」念又豈是善?「善」的標準僅到人類的人,他殺生食肉也自以為是善。
每個人都以各自的觀點為標準,認為自己所為的都是善,而個人的觀點又是隨時會隨自己的情緒和利害關係而變動的,以致每個人連自己的標準都無法作一定的規範,何況要認同別人的標準?人人都自認為是善,都認為別人是惡,而互相攻擊,互相攻擊卻仍然各自認為自已是善。
宗教也是一樣,各有各的善惡標準,而相互評擊。標準較嚴格的,認為標準不及自己的是惡;標準較鬆散的,認為標準超過自己的是愚癡。但之所以標準散漫,是他見得不夠深、不夠廣,然則到底誰才是愚癡?
佛教和一般人及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是在於對善惡的標準非常嚴謹而且明確。以佛教的標準來衡量。事實上一般人所謂的「心好」都是自我粉飾,所謂的「善」都是虛偽、都不徹底。因此,之所以要學佛,就是要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善」、什麼樣的發心才是真正的「好心」,讓自己的錯誤沒有藉口逃避;從而更能身體力行,真正地來行善,最後讓自己的思想、行為、和人格,都達到最完美的標準。
所以,也可以說,如果真正心好、真正願行善的人,一定肯學佛,接受佛教嚴謹的善惡標準,努力成為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
(2)善是有漏業,只是增長福報,不能解脫輪迴。而學佛最終的目的,是要修無漏業,要解脫輪迴。佛法中之善行,是增長修無漏業的助緣,是基礎,而不是目的。所以學佛,不只是要行善,即使能學行佛法中的善行,也還是不夠的,還是要學究竟解脫的佛法。
二、學佛必須吃素嗎?
(1)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吃素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吃素是源自於大慈悲心,是因於對畜生道眾生的悲憫,是對他們被殘殺、被屠戮、被燒煮等慘烈遭遇的不忍。任何人,在面對碗盤裡的肉塊時,都應該想想牠們從活生生到被做成所謂「美味佳餚」過程中的殘酷經歷,如果他還吃得下,那真是連一點點的悲心也沒有了。連孟子都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這種沒有悲心的人,也可以說連「人性」都沒有了,儒家都認為他連做「人」的資格都不夠,何況學佛?
所以,雖然五戒和出家戒中都沒有禁止食肉,但《梵網經菩薩戒本》中便將食肉列為菩薩戒。經云:「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
(2)真正說來,吃素不是學佛的「必須」條件,而是學佛的「必然」結果。它不是用強求的,而是當自己慈悲心增長時,自然會發生的現象。但這種結果,也只是學佛當中的一種「副產品」,而不是學佛的目的。
但如果還不習慣吃素的,或是慈悲心還不夠大到能自然不忍吃肉的,練習吃素,可以培養增長慈悲心。此時,吃素是學佛的一種手段,一種增長慈悲心的手段,但也不是學佛的目的。而且這種手段也不是「必須」的,這是自由選擇性的,而不是強制性的。
(3)對於有心吃素,而環境因素不許可的人,可以暫時隨順因緣,或吃「肉邊菜」。畢竟發心要比外相更重要,有「不忍吃肉」的慈悲心,要比強求吃素更重要。而愛護自他一切生命的慈悲心,又比不吃肉更重要。對環境有困難的人,當更努力在心性上修持。但還不能發心吃素的人,千萬不要以這種論調當藉口,來掩飾自己貪好吃肉的行為,更不可以此來反對、破壞別人吃素,這是要負極大因果的。
三、只要心中有佛,何必吃素?
(1)如果心中真的有佛,就不可能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吃肉飲酒。
佛是大覺、大智、大悲者,如果心中有大平等覺,怎會吃同具覺性的眾生之肉?怎會讓酒來迷亂心念、障覆覺性呢?如果心中有大智慧,怎會不知道動物臨死前會產生屍毒,而食肉造成血質變酸,更是致癌的主要來源?又怎會不知道酒精會傷害臟肺、麻痺神經、腐蝕智慧呢?如果心中有大慈悲,又怎麼忍心吃得下眾生的肉?
(2)只是心中有佛,還不能吃肉。必須自己已經成佛了,具有佛的大能力,能超度得了你所吃的眾生;又必須是為了度化眾生,而行遊戲三昧,如此方可以吃肉。
(3)有些戲劇小說中寫到酒肉和尚,常講一句「口頭禪」:「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這句話原是出自《兩般秋雨 隨筆》所載,明朝末年張獻忠將攻渝城(重慶)前,駐兵某寺,並脅迫寺中的僧眾吃肉。當時有一位法號叫破山的和尚,即以渝城百姓的性命為交換,要求張獻忠在攻破渝城時不能屠殺百姓,而他自己毀戒吃肉。於吃肉時,破山和尚隨口說偈:「酒肉穿腸過,佛在當中坐……」。
為了救一城的百姓,而自己犯戒,這才是真正大慈悲心,真正的心中有佛在。破山和尚如此吃肉,非但沒有毀戒,反而更積下無量的功德。但如果一般人,只圖口腹之欲,而飲酒吃肉,雖然口中念的是同樣的偈,心中卻是「羅剎當中坐」,自己造業不說,還誤導引誘別人造業,更嚴重的是破壞正法,斷人慧命。這樣的業報,要以多大的代價來承擔?請諸位學佛行者千萬要三思而後言,切莫以身試法,徒逞一時的口舌之快,而換來無量劫的三塗苦報。
四、學佛必須出家嗎?
(1)佛教徒包括出家眾和在家眾,單從這一點就可以很明顯地知道,學佛並不是非得出家才行。事實上,在家學佛的人是佔學佛人數的大部份。
(2)另一個問題是:若想專心學佛,是否應該出家?因為似乎出家才是「專業」的學佛者,能夠專心修持、專職弘法。
出家,的確是非常值得讚歎。但現實的問題是:一、出家有很多戒律,必須有特殊根器和福德才能承擔,並不是每一個學佛者都能有此因緣;二、出家有寺院的工作必須做,並沒有多少時間能隨自己的意願調配;三、出家眾,由於身份形相,出外弘法亦有很多不方便處,有時反而不如在家身容易弘法。
(3)對修心法的行者(特別是本宗弟子)來說,心出家才是最重要的。至於身出不出家,只是隨緣示現不同而已。因此,學佛行者無需於此間題起分別心。
五、學佛是老年人的事嗎?
老年人能來學佛固然很好,因為老年人通常比較需要佛法,來指引他死後生命的歸宿。但並非學佛一定要等老年。
很多人都以為老年比較有空閒的時間,才可以學佛,其實不然。你能保證你年老時一定有空閒嗎?甚至你能保證你能活到年老嗎?而且學佛也不是要空閒時間才能學,而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學的。更何況老年學佛,有好多比年輕人更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吸收能力、理解能力、觀想能力、和修法所需的精神體力等,都已經大大減退,而執著心和染污心、世間習氣等,都更深、更難革除,障礙更大。因此,老年才來學佛,比年輕就學佛,困難何止數十倍?更別說要想成就了。
所以,若是真正想學佛,真正想成就,必須趁年輕就好好學、好好修。早一分開始,就多一分容易。
六、學佛只是追求心靈的寄託嗎?
寄託心靈的方式有很多,學佛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但這並不是學佛的目的。
所謂寄託心靈,其所指的心靈,只是我們的妄念而已。追求心靈的寄託,為的是使心靈得以安頓。而寄託心靈的方法,不外是藉用藝術或宗教等外境,以虛幻的外境羈絆妄念。但妄念是念念生滅、變幻不定的,即使暫時獲得安頓,也不會永遠,終究會再度失落,再度追求別的目標來求寄託。雖有少數的人,能把一生、甚至把生命部獻給藝術,但這是妄念強烈的執著,強烈的追求,不斷加強追求同一境相為目標,表面上看似找到終身的寄託,事實上依舊是不斷在追求,並不能使心靈得到安頓。所以向外追求心靈的寄託,事實上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寄託的。
學佛,則正好相反,是向內追求自己的真心。追求真心的第一步,是止息妄念,使妄念對外境不起作用,而不是向外境找寄託,用外境滿足妄念。妄念止息了,身心自然安頓,而真正達到追求心靈寄託的目的。但這並不是學佛的目的,而只是學佛的開始。
七、學佛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嗎?
(1)若相對於我們這個世界來講,極樂世界當然是非常高的境界,非常好的環境,也很值得我們這世界的一般眾生追求往生。一到極樂世界就不再受生死輪迴,這也可以說是某種程度的成就了。但若從學佛的全程目標來說,往生極樂世界並不是究竟,它只是一種殊的方便而已。
我們學佛,尤其是學密宗的行者,要以即身成就為目標而發心,要自己建立一個極樂淨土,要顯現自性本具的淨土。因為淨土和穢土,原本就是同一體,只是眾生的心念有染污,所以所見的世界才不清淨。世界的淨穢相貌,是隨我們的心念和業力而現的。當我們能回復本具清淨無染的自性時,自性中本具的淨土,也就自然顯現,則隨處都是淨土了。
除非是妄自菲薄,自認為不能成就的,才退而以往生極樂為目標。
(2)要想往生極樂世界,首要的是發大菩提心,要為修行而求往生、為早日成佛而求往生、為救度一切眾生成就而求往生,其次再修往生淨土的法門。如果不肯發菩提心,即使修往生的法門修得多好,也一樣無法往生。因為阿彌陀佛是以大菩提心願力建立淨土,眾生不發菩提心,便不能與阿彌陀佛願力相應,故無法往生。
八、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學佛是為了什麼目的?以什麼動機來學佛?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因地不真,果召迂曲」,如果動機不正確,怎麼學、怎麼修,都會走到歧途去。
一般說來,學佛有四種不同的發心:一是為了此生或下一生的福報,或為了自己或家人的壽命健康,而來學佛;二是為了自己解脫生死輪迴的痛苦而來學佛:三是除了追求自己解脫,也要救度一切眾生都能和自己一樣解脫痛苦,乃至都能究竟成佛,為了這個目的而來學佛;四是了解一切生死輪迴、或成佛涅槃,一切的痛苦與解脫,一切的眾生和佛果,都一樣只是虛妄的幻相,沒有什麼可追求,也沒有什麼必須脫離的,為了讓自己和一切眾生都能覺知這個道理,並回歸這種超越的絕對境界,而來學佛。
這四種發心,雖然有層次上高低的差異,但基本士都還不算錯誤。當然我們不鼓勵第一和第二種發心,但如果你是以這兩種發心而來學佛,我們也不排斥,但你自己必須逐步調整自己的心態,隨著對佛法了解的深入,和心量的逐漸開展,讓追求的目的也跟著提昇。事實上,學佛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圓滿覺悟。
除了這四種目的之外,如果你還有不同的目的,那就要小心了,最好自己徹底檢討一下。特別是如果為了追求超常態的能力、為了感應、或通氣脈、練靈動等等目的而來學佛,請一定要重新考慮,重新了解佛理,重新建立學佛的理念,等確定具有正確的動機後,再來學佛。因為學佛是一條追求正確覺悟之路,而不是追求迷惑於超常態能力感應之路。如果以超能力或感應來吸收信徒的,必定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為了超能力或感應而來學佛的,必定會走入歧途。拿自己的慧命去換取虛幻的超能感應的眩惑,那是最不值得的事。
九、學佛是學些什麼?
(1)學佛要學佛的心,不是學佛的外相。什麼是佛心呢?佛是覺者,佛心也就是「覺」,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覺知自己的念頭,覺悟自己的本心。而覺,是要自己來覺,要自己體證,而不是學習了解佛陀說出來的覺後的境界,那是佛的覺,不是我們的覺,你「了解」也只是用意識去想像而已,並不能真正達到覺的境界。所以我們學佛,是要學習覺的方法,自己依此方法來覺。
(2)佛心是平等心,是不分別心,是無取捨心,是不生滅心,是無貪、無瞋、無癡的清淨心。我們學佛、修法,也就是在修這個心,把我們眾生不平等的心態、自私的心態、喜歡分別取捨的心態、念念轉變不定的心念、充滿貪瞋癡的心念,「修正」成清淨的佛心。我們要先學這種「修正」的方法,再學著運用這些方法,將自己的心修正成佛心。
(3)佛心就是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呢?菩提心有四種:勝義菩提心、願菩提心、行菩提心、證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即眾生本具的圓滿覺性。願菩提心,即求開顧此圓滿覺性的心願,不僅願自己覺悟,也願眾生都能覺悟,這也就是菩薩「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誓願。行菩提心,即依佛法修持六度萬行,以開顯本具的覺性。證菩提心,即本具的覺性已圓滿開顯,為究竟覺悟之心。勝義菩提心是所依之根,願行普提心是所修之道,證菩提心是所得之果,根、道、果都同樣是這個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所見,願菩提心是所得之果,根、道、果都同樣是這個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所見,願菩提心是所修,行菩提心是所行,證菩提心是證果。
所以我們學佛,就是依這四個菩提心而學:先覺勝義菩提心,了知我們自已的心性和佛的心性不二;依此而發起願菩提心,願令自他都能覺證這個與佛不二的菩提心;再依願而起行菩提心,實際精進修持佛法;最後到證菩提心,實證這自始至終所做的自性菩提心。
(4)佛心具足大智、大悲、和大能,我們學佛,也是要學佛的智慧、慈悲、和能力。但這些智慧、慈悲、和能力,都是我們自己本來就具有的,因為我們的心和佛心本來就是相同的,只是我們自己一直都不知道而已。所以我們學佛,是要學習佛陀如何開發他的大智、大悲、和大能的方法,要依照他的方法去做、去開發我們自己自心本有的智慧、慈悲和能力。
當我們依佛陀教給我們的方法,開發出我們本有的智慧,自然能和佛陀一樣了知宇宙一切事相、了知八萬四千法門差別。如果不是這樣開發自己的智慧,而只是努力研究吸收佛陀所宣說出來的事相法門差別,那樣以意識學習得來的,不是佛心的智慧,只是知識而已。這種知識只能知道事相差別是這樣,卻不能了知為什麼是這樣。知識是有限的,因為人的意識作用是有限的;智慧卻是無限的,因為我們的真心(佛心)是無限的。知識不能了脫生死,智慧才能了脫生死;知識不能救度眾生,智慧才能救度眾生;知識不能成佛,智慧才能成佛。不學開發自性的智慧,而追求外在的知識,這是捨本逐末的最愚癡的做法。
慈悲和能力也是一樣,都必須開發自己本有的才是真實的,而且都必須有智慧來引導。如果只是用意識或知識來引導,慈悲和能力不但不能幫助眾生,反而會害了別人。這是極危險的。
十、學佛要歷經那些階段?
不管顯教、密宗、大乘、小乘,任何一個宗派,學佛的過程,都是由信心開始,要有想來探討、來學佛的意願,才能正確地領會佛法的義理,這便是第一步,建立正確的知見;接下來就是要實際去修行,這是最重要的部份;最後實際體證到那種境界,這是最後的目的。
十一、學佛要怎麼學?
(1)學佛的通則:
第一是嚴守戒律,讓自己外在的行為和內在的心念都清淨,因為佛與眾生最主要的差別,就在於佛是清淨,而眾生不清淨。
其次要多行善事,廣積福德資糧,因為佛是福德與智慧都圓滿的。
第三是習定,因為唯有藉由正定,才能夠產生正智慧、佛法的智慧,這不是靠看經、參訪、學法等向外馳求的方式而得來的,而是藉由正定而向內開發,把自己本具的智慧開發出來。但是要能定,就必須先把持戒和福德修好,才有可能定得下來。而所謂「福德」,就是必須要有「德」,才能保得住「福」,所以如果戒律持守得不好,沒有「德」,即使一直在努力行善,也積不住福德,反而原有的福德也都因為犯戒而漏失光了。所以學佛最重要的,實在就是持戒的基礎。
(2)本門的學佛法則:
第一、對師父真誠的信心,師父怎麼說就怎麼做,不用懷疑,當師父的教示和自己的想法相左時,就是考驗自己對師父信心的時候。
第二、依照師父規定的修法程序,次第而修,並且要常參加師父主壇的各種法會。對修法上的問題,只問「怎麼做」,不要問「為什麼」,因為「為什麼」都是自己的意識在轉動而已,是永遠問不完的,也沒辦法解脫生死,反而是沉淪生死的主因。而且問「為什麼」,也就表示對師父、對法還沒信心。總之,密宗的修學法則,就是完全相信師父、完全依止師父、完全照師父所說的去做、照師父所傳的法去修。
第三、華藏祖師的開示:修法不能成就,修心才能成就;修行之道無他,唯有革心而已。所以學佛最重要的法則,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注意到自己的心念,「修正」我們的心念,把我們無始以來向外馳求的心,扭轉來觀照自性本具的菩提心,即把凡夫的心轉變為佛心。
註:1.並不是說完全不能有任何問題。若是修法上有問題一定要問,如果是特殊的問題,最好是直接請示師父,至於一般基本的知見,則可以和師兄們一起研討。但是不要在名相、事相上鑽研、分別。
註:2.上師對修密弟子之重要,於「修密問答錄」這本書內有詳細的說明。
十二、沒有顯教的基礎,也能來學密宗嗎?
雖然說學密最好先有顯教的基礎,但各人的根機和因緣各不相同,若是學密的因緣已經成熟,直接來學密宗也是很好的。但進來之後,要趕快自己充實基本的佛學知見,修持上才不會有偏差。
但是充實佛學知見,並非要大家到處去跑道場,到處參訪。沒有基本知見,而到處跑道場,更容易出錯。
最好、最簡單、最不會出錯的方法,是常參加師父主壇的法會。因為我們該具備的基本知見,師父都會往法會中開示,所以參加法會等於是充實佛學基礎最直接而簡單的方法。若能經常參加法會,好好領解師父的開示,修持一定不會有差錯。
其次,師兄們只要做「求法申請規定」所列的必讀書籍,逐次閱讀,必能一窺佛法之全貌,基礎亦得以穩固、具足。
十三、成佛很難嗎?
(1)困難或容易,要看你從那個角度來看。
若是依法門來說,顯教注重理論的探究,在理論上花太多時間,所以依修顯教要成佛是比較困難的;下三部的密法,多著重於事相儀軌,要成佛也難;無上密法則是直修心性的法門,和其他法門比較起來,修無上密要成佛就沒那麼難了。
又若從時間來看,顯教要經三大阿僧祇劫(無量無數次的世界成壞的時間)才能成佛,是極難的;密宗下三部的法門,要十六世成佛,比起顯教來要簡單多了;而無上部的密法則至多三世、乃至一世就能成佛,可以算是最簡單的。
但若從修行過程所遇的障礙來看,顯教是把業障在極長的時間裡分攤,所以每一世的障礙看起來比較小;修密宗的人,則要把無始的業障在十六世乃至一世中消除掉,所以障礙會特別集中,看起來似乎比較難。然而密宗可仗上師傳承及密法的加持,消業除障之力特強,故實際修持起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只要對上師有信心,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2)成佛的難易,也要看所選擇的法門對不對機,就是所修的法適不適合自己。
(3)難易要看個人的精進程度,而最主要的是個人的心態問題。如果你認為很容易,有這個信心—對師父有信心、對法門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又有出離已,深體世間無常,切願要了脫生死輪迴,則必定精進不退地修,再加上大菩提心,那成佛就容易了。如果你一直覺得成佛很難;再怎麼修也沒信心,當然修不下去,那又怎麼可能成就?
一、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正式的佛教徒?
成為正式的佛教徒,有兩個必備的條件:一是皈依,一是持戒。受皈依是正式進入佛教的第一步,受戒則是正式實踐佛法的第一步。
二、皈依是什麼意思?
(1)皈是歸投、求救護之義,依是依附之義。皈依,就是歸投、依附,而求救護。
(2)皈是反白之義,即反黑業(惡業)而為白業(善業),依是止息妄念之義。皈依,就是止息妄念、斷除惡業,而行善業。
(3)皈是歸復之義,即回歸自性,依是安住之義。皈依,就是回轉向外追逐的妄念,歸復自性而安住。
三、皈依有那幾種?所皈依的對象是什麼?
(1)皈依有三皈依、四皈依、六皈依、一皈依等,依次深入。最初級的是三皈依,是顯密共通的基礎,顯教只有三皈依,密宗則還有以下三種。再深入的是四皈依,是修學密宗的基礎。更深入的是六皈依,修到「本尊法」即是受持六皈依。最高的是一皈依。
受前面的皈依後,可以依序深入受後面的皈依。但受後一種皈依時,即已具足前面所有的皈依,也就不用再受前面的皈依了。比如顯教都只受三皈依。如果已在顯教受三皈依的,可以再來受密宗的四皈依,並不和三皈依衝突。而如果還未受三皈依,就直接來受四皈依的,就不用再依顯教受三皈依了。
本宗所傳授的皈依,都是四皈依。
(2)三皈依的對象,是佛、法、僧三寶。以「常住三寶」為皈依之外緣,以「一體三寶」為真正皈依處。
四皈依的對象,是上師和三寶。以歸投上師三寶為外緣,止妄斷惡,歸復自性而安住,是為真正的皈依。
六皈依是皈依於三寶和三根本—上師是加持根本、本尊是成就根本,護法是事業根本。以皈依三寶三根本為外緣,成就自性的法身體、報身相、化身用。
一皈依:外相上是皈依上師,實際內涵乃是皈依自性。因上師與佛法僧實屬一體,亦是最上乘之皈依。為何一皈依是最上乘皈依?因為無始以來自己流浪生死之次數,已如恆沙,過去無量諸佛皆未能得度,唯目前之上師能引導我等永出三界,而登彼岸,故功德等同千佛,惠我卻猶勝於佛(因過去諸佛皆已涅槃)。由於現前之上師可將過去諸佛成佛經驗教導於我,加持於我,並為我們印證修行正確與否,密宗之即身成佛,即因上師的功德力,方能有如此不可思議之效應,故言最上乘皈依為一皈依,皈依上師,原因即在此。是故一皈依之前題,在於皈依之弟子,從其長期的觀察體會,而確認所皈依之上師為其修證成佛之唯一依歸。故對上師須具有百分之一百的信心,說一不二的服從,乃是一皈依成立的條件。新皈依師兄只要如法修持,參與共修,再參閱修密問答錄,了解修密要義,即可如實了解:一皈依—皈依上師(皈依自性),確實是修密成就唯一之根本。
四、學佛為什麼一定要行受皈依的儀式?
受皈依是一種約定,是自己和三寶的約定、和上師的約定、和自心的約定。
雖然皈依最重要的是發心,真正的皈依是內心的事,但仍需要有一個外相的儀式,同自己做一個決定的表示,以向自己所立的誓約,來堅定安住自性的決心。如此,也可以提醒自己:皈依是何等的重要!而受皈依的這一刻,也就是自己解脫輪迴、復現自性的關鍵。
事實上,如果真心想要學佛,就不會排斥皈依的儀式。除非是自己還想多了解其他宗教,對佛教的信心還不夠堅定。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應該來受皈依。因為皈依是極其莊重的事,是生死大事,不是嚐試探險好玩的事。
如果不受皈依,即使研究再多佛理,或修持多高的佛法,也不能算是正式的佛教徒。若是密宗的法,一定要經過合格的金剛上師為授傳法灌頂之後才能修習,何況未受皈依?是絕對不可以修的。
五、皈依後能保佑平安順利嗎?
(1)皈依三寶後,的確有諸佛菩薩的加持,及諸護法聖眾的護佑。如果是受四皈依,更有傳承的無比加持力。
(2)但相對的,也有許多我們過去世的怨親債主會來障礙我們,因為皈依是解脫生死輪迴的最初一步,一受皈依便表示不久即將解脫輪迴,那我們過去欠他們的債、傷害他們所積下來的仇恨種子,以後他們便都無處追討、報復了,所以他們會用盡辦法來阻礙我們。所以一般人在剛皈依後,通常都會遇到很多世間法上的不順利。但如果我們因此而懷疑佛菩薩沒加被我們,甚至誤以為這是由於皈依才導致的噩運,因而退失對佛法的信心,那就正趁了怨親債主的心願,而自己也將永遠沈淪生死,永無出離輪迴的希望,這才是最可惜的。
所以,受皈依時,最好不要抱持想獲保佑得平安順利的心態而受皈依,皈依後更要以平常心來看待一切順境或逆緣。要知道一切的順逆都是由自己過去所造的業力感召而來,不要怨天尤人,一切不如意的事都當做消業想,並且誠心懺悔過去所造的罪業,如此必能以自己懺悔力、及諸佛菩薩的加被之力,而迅速消除罪業,自然就逐漸事事平安順利。
(3)受四皈依的密宗弟子,更要把一切境都當做是師父的加持。當遇到順境時,要知道這是師父加持我,要感謝師父慈悲賜與這適於修行的時機,要珍惜這順境,好好修持。當逆境來時,要知道這是師父對我的考驗,要感謝師父慈悲賜與這對境驗心的機會,要能衝得過障礙、通得過考試。如此則一切順逆境都是修行的助緣,對修行者來說,並沒有任何不平安不順利的時候。
(4)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一切世間的事都是短暫的,一切順逆境都是瞬息萬變的,我們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控制外在的情況,卻無時不被外在的情況所控制。而我們學佛,就是要從這些被控制的情況之中超脫出來,這才是真正的自在、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平安、真正的順利。
六、皈依有什麼利益?
師父常開示:《涅槃經》上說:「皈依佛法僧,則無所畏懼。」因為皈依佛、則不墮地獄,皈依法,則不墮餓鬼,皈依僧、則不墮畜生。所以皈依之後,只要不再造深重的罪業,都可以免除墮落三惡道的怖畏。這是一般受三皈依的利益。但皈依並不只是為了不墮三惡道而已,皈依真正的目地,是依照佛所教的方法實際去做,逐漸能脫離六道輪迴、乃至成佛,乃至令一切眾生也都能成就無上正等覺,這才是三皈依的究竟利益。
至於四皈依:皈依上師、佛、法、僧,則除了不墮三惡道的利益之外,還能即身成就,不是一生接一生、一世過一世,慢慢修行、慢慢解脫輪迴、慢慢成佛,而是這一世就要解決生死的困擾。皈依具有真正傳承的上師,和沒有皈依上師,差別就在於成佛的快慢。因為只皈依三寶的人,是依靠佛法、完全憑自己對佛法的體會程度而成就的,所以成就慢;而學密宗的人,則是依靠上師而得成就,上師把他成就的經驗(也是過去諸佛及諸祖師成就的經驗)直接教授給弟子,所以說弟子的一切成就都來自於上師,師父一肩要扛弟子的罪業,一肩要扛弟子的成就,因此只要是皈依正確的上師,並且對上師具有真正的信心,照著師父所教的認真去修,一定可以很快獲得成就。這就是皈依上師所獲得的利益,由此也可知上師的重要。
七、如何受皈依?
如果是受三皈依,一定要在佛像、佛經、和出家比丘三者之前而受,以這三者作為三寶的代表象徵。
若是受四皈依,則必須欲受皈依的人到他所要皈依的上師之前親受,不能由別人代授、代受皈依。
本宗的皈依,在皈依法會之前,要先帶兩張相片、一份身份證影印本,並填寫一份皈依申請表,向執事師兄申請。在皈依法會中, 師父會同時傳授「皈依儀軌」。法會之後,要受 師父灌頂。如此皈依才算圓滿。
海外弟子之皈依,由於上師慈悲,故授以電話方便皈依,由師父親自傳授皈依修持,以期能即時同發大悲心、菩提願,自度度他,利益一切有情,故海外皈依師兄,必須依上師開示,如法修持、堅定信心,方不負上師之悲心。皈依方法可與海外分舍聯繫。
八、皈依是拜師嗎?拜師是不是愈多愈好?
(1)所謂「拜師」,是世俗學藝的儀式。在佛法中,並沒有「拜師」這一套。
在出家眾中,由於僧團的生活環境不一樣,必須依止「親教師」,學習僧團的生活方式、戒律儀規和佛法經教等。但依止親教師並不需要另外皈依或行「拜師」禮。因為當受三皈依時,其中「皈依僧」,就是皈依佛教中的一切僧眾,當然也包括所要做止的親教師在內,故不需再單獨皈依某一人。何況單獨皈依於一僧也是不如法的。這是出家眾的情形。
至於在家眾,則沒有出家眾對「親教師」的必要需求,更與「拜師」牽扯不上關係。同樣的,在家眾所皈依的僧,也是十方三世一切的僧眾,在家眾所要護持的僧眾,也是十方三世一切的僧眾,都不應該只是某家、某派、某寺、某師。
為人授三皈依的出家眾,他只是代替佛陀來為我們「證明」皈依,並不是他本身有資格為我們授皈依。而且亦僅是做為十方三世一切僧寶的一個代表而已,是代表僧寶來接受我們的皈依,並不是我們只皈依於他一人。
現在很多人把世俗的習慣摻雜到佛法裡來,把皈依當做是拜師,把為我們作證皈依的那位師父就當做是自己皈依的唯一師父,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觀念,也是非常嚴重的錯誤做法。可歎的是這種錯誤不僅存在於受皈依的在家眾,而且普遍地存在於為人授皈依的出家眾。
由於這種錯誤的觀念,再加上世俗的名利習氣,結果使得「拜師」這樣不如法的風氣更日益嚴重。受皈依者是認為皈依愈多愈好,好像皈依的師父愈多,自己的修持相知見愈好;而為人授證皈依者也是認為愈多人來皈依愈好,好像愈多人來皈依,自己的名望和地位愈高,甚至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制定出鉗制其皈依弟子(包括出家眾和在家眾)不得再另外「拜師」等種種不如法的私規。其實這都是在長養生死輪迴的習氣,不但無法解脫生死,反而只會墜入輪迴更深。真心想要學佛者,不可不知、不可不慎!
(2)受密宗四皈依的,其中「皈依上師」,看似和世俗的拜師類似,但其實本質和意義是完全不同的。而皈依一根本上師之後,更不可再皈依其他上師。因為密法最重視的是清淨的傳承法流,如果皈依兩個以上的上師,怕會混亂法統,則不管再如何精進的修,都無法成就的。即使不會把密法混亂,但修不同上師的法,不能專一,也不可能成就。所以 華藏祖師開示說:「兩個師父即兩世成就,非一心故。」由此可知專一師父的重要。
所以想要學密的人,在受四皈依之前,先不要急著皈依,一定要先考慮清楚,是否真要以這位上師為根本上師,確定之後再來皈依。皈依之後,就不要再亂跑道場,到處攀緣。攀緣愈多,生死的纏縛愈多。
九、皈依後有什麼必須持守的規範?
(1)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皈依時所發的三個誓願:不皈依天魔外道、不皈依外道邪論、不皈依外道邪眾。若是受四皈依的,還要加一個:不皈依外道邪師。
但是要我們不皈依外道,並不是獨裁專制,而是為了救我們的慧命,不要我們在不了義、不能解脫生死的外道法中浪費時間和精神。而我們自己發願不皈依外道,也不要只是為了皈依必須發這樣的願而跟著盲目發願,必須了解其他外道法門的不究竟,不可信靠,因此而不皈依。
對於外道,雖不皈依它,但也不能有仇視敵對的心態。應該為了他們不能了解宇宙人生之真相、為了他們不知道真正解脫生死的正法,而對他們起大悲愍心。應該發起救度他們的心,雖然目前沒有這個能力,但將來不管多久之後,只要自己有能力、他們有因緣,都要救度他們入佛教、修佛法、證佛果。
若是先前已信仰其他宗教,而要皈依三寶,最好是能先決定可以完全放下原先的信仰:若是不能完全放下,最低限度,也要能了知它的不究竟,不再依靠它,而逐漸遠離。如果還是有事便要求助於它,求它庇祐平安如意,求它成全世間福樂,那即使行了受皈依的儀式,也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
(2)受三皈依之後,對佛像,即使是殘破的佛像,也要尊敬如佛;對經書、寫有一句經文的紙帛、乃至隨時隨處聽聞一句經句,都應恭敬;對出家眾、即使是破戒比丘、乃至僧眾所用物,都須尊重。至於如何才算恭敬尊重?要在行為細節上用心。只要心中常存恭敬之心,行為自然不逾矩。
受四皈依者,對自己的根本上師更須特別恭敬,乃至上師所用之器物,都必須尊重,不可私自使用,更不可嬉戲玩耍。種種細節,極為重要,可參閱(皈依指引)一書中的(壇城儀規),或請教其他師兄。
(3)受皈依之後,要時時記得自己的身份—是已受皈依的佛弟子、三寶弟子、密宗弟子、圓覺宗弟子;要時時皈依—念念反省自己的心念,不要隨惡業習氣所轉,念念覺照自性,念念發菩提心。這才是真正的皈依意義。
十、皈依誓偈講的什麼意思?
皈依誓偈是:「皈依師,總持尊,永不皈依邪惡知識;皈依佛,兩足尊,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離欲尊,永不皈依外道邪論;皈依僧,眾中尊,永不皈依外道邪眾。」顯教受三皈依,則只有後面三句,沒有第一句。
總持,是「完全攝持」的意思,因為上師是總攝一切諸佛菩薩的一切功德智慧,也總攝一切法,所以說上師是總持之尊。「皈依師,總持尊,永不皈依外道邪師」,就是說:上師是總持一切之尊,所以找皈依上師,而不再皈依其他一切外道的指導者。
兩足,是指福德與智慧兩者都到達最圓滿的境界。我們學佛,行菩薩道,其實就是積聚福德與智慧的過程,等福德與智慧都圓滿具足,便是成佛,所以說佛陀是兩足之尊。「皈依佛,兩足尊,永不皈依天魔外道」,是說除了佛陀之外,其他一切諸天、諸神、乃至魔王等,都沒有能像佛陀一樣,福德和智慧都到達最圓滿境界的,所以我只皈依佛陀,不皈依其他一切外道的崇拜者。
離欲,就是破除執著、煩惱、和偏見。一般的法,不管是世間法或出世法,都只能破除不同程度的部分我執,不能完全破除我執(對自我的執著),何況法執(對法的執著)?只能消除不同程度的部分煩惱及現象;不能完全消除煩惱,何況拔除煩惱的根源?只能指責別人的偏見,不能見到自己的偏見,何況見到完全無偏的中道正見?唯有佛法,才能完全地破除我執和法執,拔除煩惱的現象與根源,正見無偏的中道實相。所以說佛法是離欲之尊。「皈依法,離欲尊,永不皈依外道邪論」,是說除了佛法之外,其他一切外道的法都不能真正破除執著、煩惱、與偏見,所以我只皈依佛法,不皈依其他一切外道的法。
僧眾是代表佛陀住世弘化,又是傳承佛陀正法的持有者,所以說僧眾是眾生中最尊貴的。因此,我們皈依僧眾,而不皈依其他一切不能出離生死的外道眾。
一、學佛一定要受戒嗎?
戒律是要改正我們錯誤的習慣,讓我們的人格提昇為佛格。我們學佛,也就是學者改正自己錯誤的習氣,學習佛的所思、所行、所言。若是不受戒、不持守戒律,怎麼能算是學佛呢?所以受戒、持戒,不但是學佛實行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二、受戒後再犯戒其罪更重,不受戒不是罪較輕嗎?
受戒與否,與罪業的輕重無關。不過未受戒者,只有造業一項過犯;受戒者犯戒,則有造業與犯戒兩項過犯。
然而,受戒之後,就納受了戒體,雖然犯戒,仍有懺悔還淨的方法,戒體依然清淨,而罪業亦得以因懺悔而減輕。縱使罪業深重,而墮入惡道,但以戒法之力故,受報輕微,猶能於惡道中教化該道的罪生。侍業報受盡,因戒體不失故,乘戒法功德,即得人生、值遇佛法,故能速證菩提。此為受戒而犯戒者之殊勝處。
若未受戒者,縱造善業,命終生天受樂,報盡還墮。因無戒體故,乃隨業流轉,欲得人身,不知要經多少千萬億劫?縱得人生,亦難值佛法,何況修持?更遑論成就!是故長淪六趣,永無出期。善業之報尚且如此,何況造惡業者?此為未受戒而未犯戒之低劣處。
故知受戒與否,罪業雖是同等,而受報輕重,則是受戒者輕而未受戒者重。至於解脫生死、成就佛果,受戒與否更是關鍵。是故經云:「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因有受戒故有戒可犯,雖犯而戒體不失,故是菩薩;因無受戒故無戒可犯,雖無犯卻仍無戒體,故是外道。
三、懺悔真的有用嗎?
(1)真心纖悔、真發勇猛心懺悔,一定有用。因為業也是由心而造的,當然也能由心來懺悔,而淨除心造的業。
怎樣才叫真心懺悔呢?第一要生起大怖畏心,知道自己造了業,若不懺悔清淨,則必定要受無盡的痛苦;第二要生起信心,相信依止上師、依止佛菩薩而求懺悔,一定可以使罪業情淨;第三要發大猛厲心,若所造的罪業不能懺悔清淨,決不停止;第四要讓決誓心,今後即使遇到生命危險,也堅決永不再犯。能如此懺悔,必定可以業隨心轉而得淨除。若是修密的人,除如此真心懺悔之外,還可以配合上師所傳的法來修持,則罪業清淨得更快。
以上四種心中,第四個最為重要。因為所謂懺悔,懺是懺其前愆,就是懺改過去所犯的錯誤,悔則是悔於未來,就是堅誓未來永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誓不再犯才是懺悔真正的用意。師父也曾開示:「懺悔的目的,是不要再犯。千萬不可存著反正可以懺悔的心,懺了又犯,犯了再懺,這樣懺悔就沒有意義了。」如果不能堅決永不再犯,即不是真心懺悔,懺悔也沒有用。
而信心是懺悔的根本。如果你心中一直存有「有沒有用」的疑問,那就怎麼懺也沒用了,因為你不相信,就不會真心懺悔,當然沒有用。
(2)真正的懺悔,是了知諸法如幻,罪性本空,安住於體性當中。
但大家千萬不可誤解「諸法如幻、罪性本空」的意思。在體性來說,罪性本空,但眾生還沒能實際證到體性之前,業力對我們來講,是不會空的,如幻的因果還是存在,還是一樣要受如幻的業報;雖說所受的業報是如幻的,但對還沒證到體性的眾生,還是會感受到痛苦。
因此,還不能安住於體性的行者,甚至還不了解什麼是體性的人,都必須藉著有相的懺悔來懺除罪業。千萬不要因為在理上「罪性本空」,而以為用不著懺悔罪業,甚至因此而誤以為可以隨便犯戒造業,也不會受報。這樣誤解經義,就斷送了自己的慧命了。真正愈深證體性的人,愈不敢造絲毫罪業。
四、等自己有把握能持守不犯了,再來受戒,這觀念好不好?
有這樣的發心是很值得讚歎,但這種作法卻並不值得鼓勵。為什麼呢?
第一、眾生在未成就之前,不可能完全不犯戒的。要想等自己完全能持守不犯之後再來受戒,那就永無受戒之期了。唯有先受戒,雖然屢懺屢犯,只要真發心懺悔,必能漸漸不犯,最後才有可能不刻意持守也不會犯戒。
第二、未受戒者,即使知道戒律的內容,想要練習持守,但事實上由於沒有正式受戒過,缺少嚴正的約束力,往往就被自己的習氣所轉,而一再替自己找藉口原諒自己,最後使原先追求完美的理想,也變成逃避受戒與持戒的藉口。因此說要先練習持戒,已是極難做到的,何況想要持守不犯再來受戒,事實上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學佛的人發心,要用智慧來發心,不要只用情見來發心。要先了解現實,再來決定理想,不能只靠理想而來決定現實。
五、戒有那幾種?各有多少?
(1)戒的種類很多,如各宗教都有各自的戒,稱為「世戒」;修行人在定中自然不犯某些戒,稱為「定共戒」;修行人證到某些果位時自然不犯某些戒,稱為「道共戒」;還有釋迦牟尼佛為弟子們所制訂的戒,稱為「佛所制戒」,簡稱「佛戒」。
佛戒之中,又分為好多種,像在家眾的五戒、八關齋戒,出家眾的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二百四十八戒,大乘的各種菩薩戒,密宗的金剛戒等。
(2)本宗弟子一般所受的,只有三種:一是最基本的五戒,二是屬於「瑜伽學派」系統的菩薩戒,三是密宗戒中的十四根本墮。
五戒只有五條: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菩薩戒有三大類:淨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淨律儀戒是斷除一切損害自他的惡法;攝善法戒是學行一切成就自身佛德的善法,可以「六度」攝之;饒益有情戒是學行一切成就利他佛行的事業,可以「四攝法」攝之。以這三大類攝盡一切,等於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意思。另外又特別開列出四種「等他勝罪」、四十五條「輕垢罪」等四十九條的學行戒文,其中四種等他勝罪是屬於淨律儀戒,輕垢罪中前三十三條是屬於攝善法戒,後十二條是屬於饒益有情戒。
金剛乘十四根本墮,即有十四條戒文。
六、如何受戒?
其他宗派各有其受戒方式與規定、儀式等,在此不贅述。
本宗的受戒,一年有兩次正式傳戒,在農曆的三月十五和九月十五。而每月一次的誦戒日,又都可以方便受戒,但在方便受戒之後的第一次正式傳戒法會,一定要參加,才算真正受了戒。
受戒前,要先帶兩張照片、及一份身份證影印本,並填寫一份受戒申請表,先向執事師兄申請。
受戒時,要隨 師父的開示而做觀想,隨 師父唸誦受戒文,並依文發心受戒。
七、受戒要做什麼次第?
(1)若是依佛法深淺的次第,應該是先受五戒、次受菩薩戒、最後再受金剛乘戒。因為五戒是一切佛法,不論顯密、大小乘、出家在家等,都必須具有的共通基礎;菩薩戒是大乘顯密共有的戒律;金剛乘戒則是密宗不共戒律。
(2)依本宗修持而論,因為本宗是屬於密宗,所以在受了五戒的共通基礎之後,理應先受金剛乘十四根本戒,成為正式的密宗弟子,最後等廣大的菩提心如實生起之後,再受菩薩戒。本門求法的條件,也是依這種次第。
(3)事實上受戒的次第並沒有正式限定,全看各人自己的發心。除了五戒一般是要最先受之外,菩薩戒和金剛乘十四根本戒那個先受、那個後受,或者兩個同時受,都是可以的。甚至如果有發大心的師兄,三個戒一次同受,也無不可。
八、受戒後要如何持守?有什麼原則?
修大乘的人,是以心來持戒,尤其是本宗都是修心法的,更注重心戒,只要起一個違犯戒律的念頭,就已經算犯戒了,不必等到身體去做。所以本宗弟子受戒之後,天天都要誦戒,檢討自己這一天當中是否有犯戒。但其實這也是一種方便而已,其目的是要讓我們養成自我檢討的習慣,乃至最後能每一個念頭生起時,都能馬上自己檢討是否犯戒。所以,持戒的原則,就是一定要從自己的每一個念頭來持守。
九、持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嗎?
(1)持戒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根本方法,就是依戒律的精神來持守,而不只是死板地依戒律的條文來持戒。所以大乘的戒律有很多開遮,就是只要不違反戒律的根本精神,在特殊情況下,是可以允許不必盡依戒律條文的。
比如菩薩戒,《攝頌》上說只要具足慈心、悲心、及善心,即不會毀犯菩薩戒,正因為慈心、悲心、和善心,即是菩薩戒的精神。但菩薩戒最根本的精神,則是菩提心,「為利眾生求成佛」的心,所以只要時時想到要利益眾生、要與眾生同證無上菩提,即是念念持守菩薩戒。
又如金剛乘十四根本戒,其根本精神是在於對上師的真實信心,只要能完全依止上師,完全照上師所說的去做,便能持守金剛乘戒。
只要能把握戒律的根本精神,也是修學佛法的根本精神,要持戒其實並不難。
(2) 師父曾開示:「把一切妄念都攝歸一句密咒,自然一切戒律都不會違犯。」
因為會犯戒,就是我們有不正確的念頭,如果念念都在持咒,那裡會有引導我們犯戒的念頭出現?
(3) 師父開示最究竟的持戒方法,是時時刻刻安住於體性。但是對初學的行者來說,這是極困難的。所以初學者,還是以念念返照自己的念頭,或者念念持咒,為最佳的入手方法。
一、為什麼會有許多不同的「乘」?
「乘」是車子的意思,這是一種比喻,以車子來比喻佛法。有些車子大,可以載運很多人,到達很遠的地方。有的車子小,只能載運少許人,到達較近的地方。用來比喻佛法,有些法門可以令一切眾生都究竟成就,但有些法門則只能讓自己暫時解脫生死,或者只能得到人天的福報。因此,就把全部的佛法歸類成某些「乘」。
二、佛法分為那幾乘?
顯教的分法,一般是分為五乘:修持五戒,求來生為人,得世間福報的「人乘」;修持十善,求來生生天的「天乘」;修持四聖諦法,求自己盡速得以了脫生死輪迴的「聲聞乘」;修觀十二因緣法,同樣自己了脫生死輪迴的「緣覺乘」;和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求證佛果的「菩薩乘」。第二種分法,是以聲聞為「小乘」、緣覺為「中乘」、菩薩為「大乘」。第三種分法,是以聲聞和緣覺都屬「小乘」。以菩薩為「大乘」。第四種分法,是以上面所講的五乘、三乘、二乘等,都是「權乘」,是方便的教法;以究竟成佛的教法稱為「一乘」或「佛乘」,只有這才是「實乘」,是真實的教法。
密宗的分法,則將一切世出世法總分為三乘:人天乘、外道乘、內道乘。內道乘即佛法,又分為九乘:外三乘、內三乘、密三乘。外三乘是顯教,又稱「因乘」,即: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內三乘和密三乘是密宗,又稱「果乘」。內三乘是下三部密法:事乘、近乘、瑜伽乘。密三乘即無上密部,包括:大瑜伽(大相應)乘、隨瑜伽(圓滿相應)乘、和極瑜伽(大圓滿相應)乘。
三、為什麼會有許多宗派?
宗教,是以目的來區分,不同的宗教各有自己的目的。兩宗派,則依方法來區分,目的相同而方法不同,便形成同一宗教中的不同宗派。
由於眾生的根性各不相同,適合的方法也不一樣,所以佛法包含有八萬四千種來觀察與解釋,所以解說佛法的理論,也發展出各種不同的系統。在這多元的佛學和佛法並容的情況下,以各種不同的佛學理論,配合各自相容的法門,而組織成各種獨特系統的教法,是很自然的事。而其中有某幾個系統的教法,適合此類根機的眾生較多,研學修持的人多,推廣弘揚的人也多,如此就發展成獨立的宗派了。
四、佛教有多少宗派?
在印度,大乘佛教只分為中觀和瑜伽兩派,中觀派後來又分為自續中觀、應成中觀、和瑜伽中觀三派。
中國古代的宗派,有十三派之多,但到現在只剩下七宗:唯識(即印度的瑜伽派)、天台、華嚴這三宗是以研究教理為主,律宗是研究及修持戒律為主,禪宗、淨士宗、和密宗是以實際修持為主。(另有再立三論宗的,但因此派已無獨立的傳承,而其教法也多被其他們宗派吸收,所以這裡不把它列出。)
西藏的密宗,又分為四派。寧瑪巴,翻譯為「古派」,俗稱紅教,是蓮華生大士由印度最先傳到西藏的密宗,也是最古老的密宗。此派也是西藏早期唯一的密宗宗派。後來西藏發生一次毀佛運動,此派的傳承,不是流散到邊區,就是由還俗的僧人,以在家眾的身份,私下祕密傳承。之後,再由印度傳進其他的新教派,包括噶學派(俗稱白教)和沙迦派(俗稱花教),後來又有在西藏創立的格魯派(俗稱黃教)。這就是西藏密宗的四大教派。
我們圓覺宗,屬於西藏密宗寧瑪巴的傳承,再由第六代祖師—華藏祖師,融合漢藏佛教顯密各宗派的精華而成。詳細的傳承源流,請看本門的簡介。
五、學那一派最好?
(1)每一個宗派都很好,唯以適合自己的宗派最好。
(2)圓覺宗的法門,特別值得你用心探討、修持。因為:第一、圓覺宗是統攝顯密佛教各宗派之精華;第二、圓覺宗是直接修持果地法門,可以法報化三身齊證;第三、圓覺宗是三根普被的法門,不管何種根器,都有適當的法可以修;第四、圓覺宗的修法次第完備,條理清楚,一入門即有法可憑,可以循序而修,直至成就。且有關修行之理念,皆備有詳細資料,甚易理解而不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