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航法師文記—復興佛教

 

律航法師著述

 

敬告全臺同胞—來臺觀光的意義

復興中國佛教問題商榷書

我理想中的佛教建教大綱

 

敬告全臺同胞—來臺觀光的意義

 

一個民族的結合,固由於血統、語言、文字,一切習慣而成,而全人類的相親相愛,則基於道德觀念。但道德觀念的養成,則以宗教為洪爐而陶冶之、融化之,養成四海兄弟、天下一家的崇高理想,齊向大同世界邁進。故每一談到任何宗教問題,隨即具有超國界的意識,更談不到省界了。鄙人由北平來臺之前,即聞臺灣佛教極其興旺,全省信仰佛教的四眾,占全省人口三分之一以上,這是何等令人興奮而欣往的事。所以鼓其勇氣,來臺觀光,抱十二萬分之虔誠和熱情,來訪問臺灣佛教的大德善知識,恭聆教化,並藉此交換知見,使內地和臺胞的情感、語言、習慣種種,自然形成一個文化交流的作用,這是當前何等重大和需要的事。鄙人所以不揣淺陋,冒昧前來,作為行軍的前站,探路的尖兵,候得到了實地情況,回報北平佛教團體,決定大批同志,同來觀光,圓滿前述的希望。

 

北平佛教團體甚多,我先把淨宗學會的內容,簡單介紹:他的組織是僧俗男女四眾一律平等。成立的歷史和會員的質量,容後詳報。其總綱「一元三化」,即儒佛一元,主義生活化、信仰生命化、行動紀律化。其「修行次第」係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淨、妄消、真顯等十六個字。其「自修信條」係持戒念佛、弘法利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其「勸化方便」以真理喚起同情、以行為表現正義。上述諸端都是概略的介紹,會中負領導責任的是夏蓮居老居士,他是由儒家而信仰佛教,經過三十多年的修行,宗說皆通,曾遍遊中、日各地,弘揚佛法,緇素同歸,閉關三年,會集《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淨修捷要》等書,鄙人現已帶來多份,專為贈送臺省佛教同胞,敬請指教。

 

最後自我介紹,鄙人原名臚初,籍隸安徽,畢業陸大,歷充軍職,晚年皈依三寶。自愧障深慧淺,深望臺省諸大善知識,垂念遠來觀光求法之意,慈悲開示,圓成文化交流的功德,是所至禱。

 

復興中國佛教問題商榷書

 

——假定有寺產和無寺產兩條路線——

 

凡是一個佛教徒,每一談到今日中國佛教問題,都感覺到千頭萬緒,亟待復興。茲先假定有寺產和無寺產兩條路線,作為論據,願與各方善知識商榷之:

 

釋尊成道後,率領徒眾,托缽乞食,根本沒有寺產。追想當時釋尊,以王太子的尊親,又得波斯匿王等十六國國王的信仰,若為養眾計,啟請各國國王、宰官、大富長者布施寺產,決不難立得巨產。然而釋尊不要寺產,益明定比丘乞食制度其用意深遠,早為各方大德所共悉。現在錫蘭、緬甸、暹羅諸佛教國的僧伽,仍遵行佛制,托缽乞食,並無寺產。中國佛教,在李唐以前,亦無寺產。迨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中國僧伽,始有寺產。在當時馬祖師徒創立叢林養眾,實因中國天氣寒冷,不便托缽;又因大亂之後,居民稀少,無處乞食,為僧侶安心學道計,立意未嘗不善。所以宋、元、明、清歷代叢林,悉皆依賴寺產。以致中國佛教,忽興忽衰,實因佛教基礎,只建立於國王宰官的階級上,而不能深入平民社會。及到民國成立,推翻君主,外護既弱,啟人覬覦。於是主張毀寺興學者有之、借名奪產濟貧者有之,而寺產被鯨吞蚕食者,日有所聞。太虛大師以復興佛教為己任,曾主張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產革命,系統分明,奔走呼籲,不幸革命未成,遂歸道山。今專研究其教產革命,係主張「化私為公」,令各縣市寺產,統歸縣市佛教會管理,根絕子孫派或法嗣派私相授受的流弊,委派各寺住持,僅負收繳之責,絕無支配之權,所有全國寺產,統由中央佛教總會,及各省分會,妥為支配,除養眾外,完全撥辦社會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以增進人民的信仰,殊為復興佛教最良辦法。無如理想雖高,實現甚難。一須全國僧伽徹底覺悟,一須金輪聖王降生人間,自不得現實,否則不免將被共產制度一掃而光了!

 

復次,循無寺產的路線來復興中國佛教:最近太虛大師的高足—慈航法師,主張黃衣僧團(內有十約必守十事,必行諸信條從略),仿照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體裁,創立三無主義:一、無錢主義。二無住主義。三、無位主義。何謂無錢主義呢?凡加入黃衣僧團體,恪遵佛制,手不持錢,托缽乞食,其他一切資生之物,悉由募化,在己可息貪念,在人不起爭端。何謂無住主義呢?即黃衣僧尼不住大廟,深入鄉村,如村中觀音等小廟,能住二人,即夠敷用。為鄉民辦理教育、慈善、文化事業,乘便宣講三皈、五戒,和世出世間三福淺顯教義,爭取村民信仰。何謂無位主義呢?即黃衣僧,絕對不擔任方丈、住持,和各職事名位,終身在鄉村宣傳佛教,在僧眾不惹譏嫌,在人民可生尊貴。

 

上來三無主義的宗旨,為力矯今日有僧產僧之積習,而一舉廓清之。現在產為寺累,寺為僧累,為全國佛教之通病,佛教之衰,此為重大原因。黃衣僧團,果能實行三無主義,身不帶錢,即無依賴心,若非戒乘雙修,無人信仰。隨處乞食,不住大廟,則佛法遍佈民間,自然大眾化、平等化,非復君主時代的特產物了。又誓終身不擔任高級僧位,則名心亦淡,修菩薩行,誰不敬重?如是復興佛教,求己而不求人,重質而不重量,凡真心復興佛教的僧尼,均可自由加入,日久造成風氣。中山先生,自述提倡革命到了五年,僅得真正同志三人。世法革命尚如此不易,而佛教徒欲復興無上大法,更應效法釋尊雪山苦行,犧牲精神,大雄無畏的作風,真理感召,頑石點頭,自然聲氣相應了。

 

總而言之,有寺產和無寺產兩條路線,對於復興佛教皆可走通,並無抵觸。所望各方大德,同發大願,自由選擇路線,切實力行。唉!世亂已亟,挽回浩劫,人同此心。所以不揣固陋,拋磚引玉,尚希輾轉商榷,蔚成輿論,將來佛教昌明,人類才可得到真正安樂啊!

 

我理想中的佛教建教大綱

 

曠觀古今中外的歷史,凡是一個國家,他的政治與宗教合為一體,其國家必富強,政治修明和人心向善故。反是則國家必衰弱。蓋政治與宗教分離,全國人民沒有中心信仰,國是日在風雨飄搖之中,此不獨佛教為然,任何國家,不能無政治,亦即不能無宗教,因此政教合一則國強,政教分離則國弱。今日若談健全佛教教育問題,必須聯想到政治與宗教是否合一的問題。

 

現在我們中華民國的政教怎麼樣呢?孔子之道雖未具備宗教的形態,然而二千多年的中國人,都讀《四書》《五經》。不料「五四運動」,被一般狂妄之徒,把孔家店打倒了。至於佛教呢?聽其自生自滅,政府毫不過問,甚至橫加摧殘,因此民國成立將近五十年,沒有一年真正太平無事。自隋唐以後歷經宋、元、明、清各朝代,開國後數十年間,大都尊崇佛教,當時國家的政治修明,人民安樂,皆可謂風調雨順,物寧民安,一片太平景象。或三十年,或五十年,在政教合一之下,佛教教育,不求健全而自然蒸蒸日上!由此斷定健全中國佛教教育的大前提,必須政教合一。釋迦世尊將要涅槃,慇懃囑累國王大臣擔負護法的責任。我佛洞明三世,深知出家弟子勉為人天師範,應以弘法為天職;而護法的責任,應由負國家政治的信徒,完全擔任起來,才能使佛法永久住世。

 

先師上慈下航老法師在世的時候,對於軍隊駐廟與和尚當兵兩個問題,每一談及,幾乎痛徹肺腑,聲淚俱下。我嘗戲論安慰之,我說:這兩個問題很容易解決。師訝問怎樣解決呢?我答:「將來師父當了大總統,我當了行政院長,豈不是一紙命令就解決了嗎?」師徒呵呵大笑而罷。此事在當時不過是一段笑話,若在今日中國想做到健全佛教教育,則除了大總統下命令,行政院長負責執行,絕無實現的可能。試假定大總統及各院部長,統統是佛教徒,召集全國高僧大德,開會討論「如何健全佛教教育問題」,晚學姑就管見,建議中國佛教的建議大綱如下:

 

一、全國大學內,設一個佛教系,以儒佛一元化為宗旨,造就佛教高級人材。學生畢業後,其待遇一切與其他各系大學生同。

 

二、中學學生,每週設一次佛學講座,禮聘名聞高僧大德居士,擔任講師,灌輸佛教精闢的理論和故事,培養佛教弘法人材。

 

三、國民小學的課本,多採編佛教常識,併排演佛教的劇本和電影等社會活動,令佛教教育達到普及化及大眾化。

 

四、考試院每年普通考試及高等考試,一律列入佛教一科,令出家人及在家居士,不限資格,得自由報名與試。

 

五、佛教徒考試合格後,由國家發給證書,銓敘資歷,與其他各科合格人員,通令各機關儘先任用,則學佛者皆有前途,上行下效,儼然佛化國土。

 

六、國家設立佛教研究院,按照中央研究院嚴定院士資格,為佛教最高學府,遴選名聞世界的資深高僧和大德居士,住持佛法,表率人天。

 

晚學草擬佛教建教大綱至此,忽覺背後有人大笑:「你在做夢罷?怎麼說的都是夢話?」我說:「世間一切有為法,那一件不是夢幻泡影呢?」君既達「妄」本空,則自然知「真」本有,現在國運阽危,眾生福薄,才有此現象。倘若佛力加被,人心向善,安知像唐太宗、元太祖、明洪武,以及順治、雍正等崇信佛法的帝王,不再降生於中國呢?(意在期望將來負政治責任者信仰佛教,絕與政體無關)自古雲從龍、風從虎,高僧大德,群賢輩出,蔚為宰輔,佛教中興,指顧間耳。君若以此為夢話,仍把健全佛教教育的責任,放在幾位和尚肩上,你辦一個佛學院,他辦一個研究班,盡盡九牛二虎之力,只落得個閉門造車,各自為政。學生畢業即失業,與社會太脫節故。如此辦法,究竟於佛教前途,有無利益,唯佛能知。晚學慧淺福薄,實在不敢贊一辭。

 

——本文曾刊於《今日佛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