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小品
張有恆教授著
清涼小品原來是我在民航局為每個月的慶生會,陸陸續續寫成與同仁分享的小品文,目的是希望幫助同仁減少煩惱及增長清淨心,所以取名「清涼小品」。前三十篇曾分別以十篇一輯印製成冊,此次合輯將前三十篇與新完成的十篇集合成書,贈送讀者參考收藏,而獨立的每一篇文章可以分次閱讀,方便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每天花一點點時間,觀照我們自己的「心」,讓我們的心真正回到「清涼」的故鄉。
我們一般人追求幸福、成功,多是向外馳求,不知反躬自省,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以改造命運。因此在快速變遷的環境與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心」常被外境所轉,尚未有幸福,煩惱就先來了,這證明了我們的方法錯誤。本書小品文的目的除了希望讀者能在閱讀之後能獲得心地清涼之外,亦期望大家能瞭解正確追求幸福美滿的方法,及介紹究竟圓滿智慧的佛教教育的本質。此次收錄的四十篇清涼小品,就是個人對佛教教育基本觀念的說明與闡述,以及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體驗,希望透過清涼小品,將利益眾生的佛法與諸位讀者分享。
這本清涼小品沒有版權問題,若讀者對其中的文章心生歡喜,歡迎您翻印與朋友分享。並願大家起而行,變化內心氣質,使社會祥和,人人歡喜自在!
張有恆謹誌於民航局
民國八十九年九月二十日
在進入千禧年之際,以一句「千禧萬福」祝福別人是最恰當不過的了。不過,吾人當知「千禧萬福」是一句客套話、祝福話,並不能夠憑空得到,而是要靠自己修得的,因此我們不能光有「說法」或「想法」,而無「作法」,因為那是流於「空談」,並不能使大家真正受用。在此依照佛法的觀點,特別提出每一個人如何達到「千禧萬福」的作法:
l、要經常保持微笑:亦即用微笑面對每一天,以微笑來廣結善緣,帶給別人歡喜、快樂,並且學習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彌勒菩薩,如此可使自己擴大心胸、開拓視野,凡事往好處想,並且保持愉快的心情,隨時掌握幸福美滿的感覺。
2、多去服務別人、關心別人:把「別人當成另一個自己」,多去關心別人。誠如證嚴法師所說:「有能力去幫助別人,並為人服務是值得慶幸的」。在為大家設想、服務的過程當中,自己就在其中,因此能「為別人著想,就是菩薩;為自己設想,就是凡夫」,所以我們應該秉持「人人是我服務的對象,時時是我服務的良機,處處是我服務的場所,事事是我服務的題材」之態度,以自己的體力、智慧、時間或物質來服務或幫助大眾,以累積自己的福德,如此必能隨時產生歡喜心,因服務別人就是服務自己,使別人快樂,就是使自己快樂啊!
3、要能看破、放下,具備人生的智慧:吾人須知「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在日常生活當中,能了知:「萬法因緣生,亦從因緣滅」,因有些事不是我們一己之力所能掌握的,凡事隨緣而不攀緣,因一攀緣便易生患得患失的心理,如此便看不開、放不下,而產生煩惱、痛苦,所以平常能看破、放下,便能自在、快樂也。
4、隨時提起佛號:多念佛號(阿彌陀佛),可增長自己的福德智慧。經云:「念佛一聲,可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何以念佛、拜佛有如此大的功德,此乃因佛是大覺悟的智者,且佛性人人本具,不假外求,念佛能使我們保持覺性不斷,伏住貪、瞋、癡的煩惱,隨時充滿法喜,況且念佛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所謂「求人不如求己」、「拜佛是拜自己的佛性」啊!
以上幾點作法,簡單易行,吾人若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必能真正的離苦得樂,並且在千禧年當中得到「一千個歡喜,一萬個幸福」的果報。
最近曾聽過一段故事。有一位小學老師出了一道作文題目:「爸爸的志願」。有一位小學生問了爸爸的志願之後,寫著,「我的爸爸志願很單純,他只希望吃得下,睡得著,笑得出來」。等到這位小學生到學校交卷後,回來質疑他爸爸:「別人的爸爸志願都很偉大,都希望當大企業家、董事長、科學家、市長、立委、總統......」。
在我們目前功利的社會,名聞利養是人人追求的目標,為了追逐名利,你爭我奪,明爭暗鬥,「搶錢」、「搶名」不擇手段,甚至有人大言不慚地說「物競天擇,優勝劣敗」,使得這些負擔家計的爸爸們為了生存,承擔很大的壓力,導致無法吃得下、睡得著,甚至沒辦法笑得出來,每天為了公事、私事患得患失、愁眉苦臉。
禪家有言:「道在日常生活中」。換言之,「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睏了睡眠」是「道」,「與事無爭,於事無求」也是「道」。因為「道」就是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覺悟的心;「少欲知足」「知足常樂」亦是「道」;不會因別人的惡言相向,「一聲」就跳起來,也是「道」。所以「道」是金剛經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道」使我們回歸善良的真如本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道」使我們「無憂無慮」,沒有煩惱,「道」使我們能夠吃得飽,睡得好,笑得大聲,這是我們人人應該立下的志願啊!
韓愈在師說一文中提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又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以世出世間法來說,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必有三緣:第一、好的老師,第二、好的同參道友,第三、好的經書。其中,以好的老師最為重要,如師說所言,老師可以他的經驗教導我們,解開我們心中的疑惑,並且傳授我們專業知識,以及待人、處事、接物的道理。
以佛教來說,所謂「佛教」就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所謂「九法界」的範圍,包括六道,天、人、阿修羅(三善道)及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的眾生,以及三聖(聲聞、緣覺、菩薩)等,都是佛陀所要「教育」的對象;此外,佛亦發願生生世世要教化我們,使我們能夠轉凡成聖,化惡成善,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由此可知,佛教的教育,乃是超越空間與時間的,不侷限於地球,亦不僅限於一世。
很多人把佛教當作「宗教」,把佛菩薩當「神明」來膜拜,甚至「神佛」不分、或認為「佛教」是迷信、消極、逃避現實,這都是錯解了如來真實義。蓋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目標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為華語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因此,釋迦牟尼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他的志願就是要我們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幫助我們去除妄想、執著、分別,使我們的煩惱減少,並且活得自在、幸福、美滿,進一步恢復自己本具的智慧、神通、德能與才藝,如此而已,並無任何迷信的色彩。所以佛陀與我們是「師生」關係,而非其他宗教的「父子」關係;「菩薩」則是我們的學長,也是我們學習的對象。總之,佛陀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應當效法老師的大弘誓願,依教奉行,荷擔弘法利生的工作,使眾生究竟離苦得樂,以報答師恩於萬一。
在醫學院曾有一位教授做了一項實驗,即教授發給每個學生一顆藥,說這顆藥會使血壓上升;服藥不久後測量血壓,果然都上升了,其實那顆藥僅僅是顆糖粉而已。又有另一個故事,即有一位病人因感冒咳嗽到醫院看病,經醫院X光檢查,說是得了肺癌,病人得了這個消息,病情更加嚴重,幾乎沒辦法下床,就在床上等死,後來隔了一個星期,醫院打電話來道歉說,重新檢視原來的X光片,發現他得的病僅是普通的感冒,而非肺癌。那一位病人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從床上跳起來,隔沒多久,病也就好了。
由上述的兩則故事,正好驗證了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一切法由心想生」的道理。所以我相信有些癌症的病人,不是因「癌症」而去逝,而是被「癌症」嚇死的!只要我們不要病痛放在心上,而時時刻刻以「利益眾生」「服務眾生」為念,放下一切的妄想、執著、分別,則心中不會因稍許不如意的亭,就耿耿於懷,或因小小的事情就發脾氣罵人,如此身心清淨,自然百病不侵,一切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在此,可能有人質疑,既然「一切法由心想生」,為什麼我們不能隨意變現一個如意的事物來享用(如變一隻會生金蛋的金鵝)呢?此一問題的答案是:因為我們的心識,仍受到業力和業果的重大束縛和限制,未得究竟解脫和自在的緣故啊!然而,還好在佛法當中,只要我們能夠老實念佛,心中有「阿彌陀佛」,則「心淨則土淨」,可超越一切業力的束縛,將來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才是真正「心想事成」的世界!
在目前現代化的社會裡,由於通訊科技的進步與電腦的普遍化,求新、求變、求快速可說是世界發展的趨勢,因此我們每一個現代人都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外在環境急遽變化的挑戰,所要學習的範圍與知識,非常的廣泛與複雜,令人有「學海無涯」之感。幸好先聖先賢以其經驗告訴我們:「簡單就是妙法」,世出世間第一殊勝的法門,一定是非常簡單、容易的。以世間法來說,中國學術的大根大本——「易經」,以簡單的乾卦與坤卦,說明「簡易、變易、不易」的哲理;至於佛教的淨土法門,如無量壽經所介紹的內容就是說明以一句「阿彌陀佛」聖號,能一生究竟成佛的道理,非常適合現代人的需要,並且符合時代的潮流。
蓋一句彌陀,人人能念,個個能行,名召萬德,妙感難思,從有念巧入無念,即凡心是佛心。如彌陀疏鈔云:「齊諸聖於片言,越三祇於一念」,極圓極頓,至簡至易,只要肯念,成佛有餘。是故一句「阿彌陀佛」是我們超越生死輪迴之簡單妙法,亦是日常生活中協助我們伏住貪、瞋、癡煩惱,時時刻刻充滿法喜的無上妙方也。
佛法的要義包括在禪學裡,但一般人所體會的禪,往往停留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階段。殊不知「禪」是一種生活的智慧與藝術。透過「禪」,我們可以看清生命的意義,活出幸福美滿的人生。因此,目前的每一個人都需要禪的智慧,特別是生活在緊張、忙碌而又多慾的現代社會,最需要禪的洗滌,求恢復心靈的自由,披露生活的真情。
「禪」,依六祖慧能大師在壇經的定義是:「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名禪定。」又說:「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
由此,可知「禪」在現代的意義,乃是要具有「超越」現實之是非、善惡、美醜、生滅....等等對立法的智慧,不為外在塵勞的事相所影響,同時在內心中常存正知正見,具有寬容的人生觀,這就具有「禪心」的人了。換言之,一個人必須懂得放下一切虛榮,放下跟別人互別苗頭,放下不合理的慾望、煩惱,這是佛法上所謂的「真空」;然後依據自己的本質,自在地生活,好好的實現人生的抱負,這是佛法上「妙有」的境界;而「真空妙有」就是「禪」,也就是要我們在生活當中,能夠不被外境(如喜怒哀樂、人我是非)所轉,進一步能夠轉境,如此在現實生活當中,便會過得快樂和自在了。總之,「自性空」不礙「緣起有」,所以無妨因果的建立;而「緣起有」不忘「自性空」,所以沒有萬法的執著,這可說是「禪」的最高境界了。
「禪」也教我們在人與人相處時,要留有「空間」,如此彼此就沒有計較、沒有對立,友誼自然流露出來。例如,家庭、社會或國家的每一成員,能夠互相尊重,互相寬容和尊敬,彼此就會減少摩擦,這就是「空間」,也就是「禪」的智慧。一個衝突、一次車禍、一起戰事、一場災難,都是因為失去「空間」或「禪」的智慧而造成的。
因此,在禪者的眼裡,「寬容」是性情的空間,所以有容乃大;「從容」是作息的空間,所以要稍安勿躁;「戒律」是自我的空間,所以要遵守戒律,才能不役於物;「布施」是實現慈悲的空間,所以有布施才有歡喜。讀書太用功了,必然失去原創性的智慧,因為失去了自我思考的空間;愛情太執太深了,必然會產生煩惱和痛苦,因為彼此沒有空間可以迴旋;個性太急躁了,就會剛愎自用,而壞了大事,因為喪失了洞察事理的空間;工作太忙碌了,就失去生活上種種情趣,因為沒有空間讓自己恬適下來欣賞生活。
因此,「禪」要我們日常生活中,能隨時保有適度的空間,破除一切執著與煩惱,並且不與別人競相比較,這才是禪者的生活;總之,唯有放下一切貪執、不安及防衛的心理,我們才能看到光明的自性,呈現光明自在的人生;也唯有把一切塵勞、煩惱、爭奪、高傲和自負通通放下,我們才能活在豐富的人生之中。
最近根據董氏基金會的一項調查,台灣多達一成半的人是天天生氣,而六成以上的人平均每週生氣一次。此種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人,每個禮拜都有一次心情不舒服的時候,此種心理狀態不只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也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品質。現代醫學證實,生氣動怒對人體健康至少有十害。一害肝臟:肝主怒,怒則氣機鬱滯;二害呼吸系統:可引起氣促、胸悶、肺腔膨脹;三害消化系統:可致骨黏膜充血,胃酸分泌過多;四害心血管:可致全身肌肉緊張,心跳加快;五害神經系統:引起神經衰弱、反應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六害腎臟:逆氣衝擊腎臟,會出現腎衰,腰膝酸軟無力;七害泌尿系統:可引起尿急、尿頻;八害皮膚:可引起皮膚乾燥、萎縮;九害內分泌:引起激素分泌紊亂,造成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十害引發猝死:現實生活中大怒暴怒後面紅耳赤、心悸血湧,吐血而死者,心肌梗塞而死者不計其數。因此,生氣對人體百害而無一益。
「生氣」在佛法稱之為「瞋」,尤其是在「逆境」的時候容易發作,是「三毒」(貪、瞋、癡)煩惱之一,對個人的修持影響甚鉅,因為「瞋火燒功德林」,人一發脾氣,就把所有的「功德法財」燒得精光。換言之,修行人一生氣,「清淨心」便喪失了,所修的一切功德便歸於零。因此學佛的同修要好好護持這顆心,要隨時保持心平氣和,如此方能「積累功德」,達到希聖希賢的境界。
大致而言,會使我們生氣的情境,大致可分為三種:
1、、遇到不講道理的「瘋子」:和這種人有理說不通,不必和他斤斤計較,更何況喪失神智的「瘋子」,在法律上,對其所作所為,無法追究其責任,因此受到瘋子的侮辱,不必生氣。
2、、對方有道理,是我們自己的過失:在這種情境下,即使對方大聲指責或痛罵我們,我們也要虛心接受,不能「死不認錯」或「惱羞成怒」,並且要「知錯能改」才是,因此也不該生氣。
3、對方沒有道理,刻意以尖酸的語言,激怒我們,惹我們生氣:在這種情境下,要切記:「生氣就是把別人的過失,拿來懲罰自己」,以及「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要把所有的逆境當作修行的考驗,更進一步要感激對方,不惜造業來成就我們的道行,因此我們要有智慧來面對外在的逆境與挑戰,因為「心隨境轉則苦,境隨心轉則樂」啊!
總之,生氣是可以自己控制的。因此,我們首先要瞭解自己生氣的心理狀態,並且進一步以智慧來面對「生氣」的各種情境,如此多一份修持,就多一份涵養,久而久之,就能達到「無瞋」的境界了。
曾看到一位無名氏所寫的一段文字:「起初,我想進大學,想得要死;隨後,我巴不得趕快大學畢業,好開始工作;接著,我想結婚,想有小孩又想得要命;再來,我又巴望小孩快點長大去上學,好讓我回去上班;之後,我每天想退休,想得要死;現在,我真的快死了......,忽然間,我明白了,我一直忘了真正去活。」由上述文字可知,我們大多數的人,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常常期待或盼望下一個美好時光的來臨,而真正引頸企盼的美好事物實現時,卻又不知珍惜感恩,而讓他迷迷糊糊地過去了,好像我們每一天是在為未來而活,而無法享受眼前的時光。
禪家告訴我們:「要活在當下」,就是要我們將全副心神貫注在眼前手邊的事物,讓心靈毫無雜念地去體驗當下,享受當下的時刻(Enjoy the Real Moments)!我們大多數人大都無法全然專注於「當下」所做的事,我們把大部份的時間、精力,浪費在胡思亂想、心不在焉上,以至於很難擁有真實的剎那。當我們的生命耗費在後悔過去或為未來做準備,而非享受眼前時光時,我們便失去了欣賞生命過程每一分喜怒哀樂的心情;我們如果相信在擁有某種經驗、或某種財富、或某種地位之後,我們就會快樂,那像是活在虛無飄渺當中,同時事實證明,一旦我們達到目標之後,我們往往再一次把快樂順延到下一個目標上,這種無法「活在當下」的習慣,將使我們無法過得快樂自在!
總之,「活在當下」就是要專注目前所做的工作,不懷念過去,也不寄望未來,而只是全心全力地去體會及品嚐當下的每一個經歷,而非結果,如此將隨時充滿喜悅安樂,「當下就是永恆」,生命的意義就在其中。
【本篇文章之內容,主要係參考安吉麗絲(Angelis)所著之「活在當下」一書(黎雅麗譯),天下文化出版,民國85年】
一般人如果每天做相同而且辛苦的工作,一定會覺得很厭煩。尤其是公務人員,好像永遠沒有解脫的一天,很多人常因此而苦惱。假如能將觀念轉變過來,就會做得非常快樂而自在。凡夫觀念中常常執著有「我」—如我在做,我好辛苦,我為什麼替他們做,我為什麼不能得到應有的升遷......,愈想愈煩惱,愈想愈不快樂。若學菩薩道,發大誓願要幫助、服務眾生,他的想法和看法就不一樣了。因為所謂「菩薩」,就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也就是「覺有情」的意思,因此菩薩就是「覺悟的眾生」,也要以自己所覺悟的真理,去幫助其他未覺悟的凡夫,使其也能夠覺悟,因唯有真正的覺悟,才有快樂幸福可言。反之,若吾人不能覺悟,並且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理不瞭解,將可能由於一時的迷惑顛倒或錯誤的觀念,導致錯誤的說法與做法,如此勢必要承擔其所造成的不堪設想的苦果了。
菩薩道之「六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智慧六個科目。吾人行菩薩道,第一要修「布施」。布施以財施為主。財施又分「內財」與「外財」,外財是指在外面賺錢,供養一家人,內財是用自己體力、時間與智慧為民眾服務。「持戒」就是奉公守法,不取非分之財。若能每天有耐心的從事自己本身的工作,不疲不厭,就是「忍辱」。對自己的業務,每天要求改進,希望明天做得更好,就是「精進」。雖然每天做很多的事,心地能夠隨時保持清淨,一塵不染,就是「禪定」。清淨心中常生智慧,法喜充滿,即是「智慧」。
由此可知,只要我們覺悟了,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可以學菩薩行,修菩薩道。舉例而言,如果我們盡心盡力將工作做好了,即是公務人員的榜樣,推展開來就能直接或間接影響整個社會、國家、世界,乃至於盡虛空遍法界,所謂「公門裏好修行」,就是這個道理。吾人若能經常以「學做菩薩」、「力行菩薩道」的精神,多付出,少計較,漸漸將我執去掉,並且把「別人當成另一個自己」,以服務社會,利益一切眾生為前提,並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如此將隨時法喜充滿,歡喜自在!
在目前紛紛擾擾與物質慾望充斥的社會,往往使人迷失了自我。面對塵世的種種苦惱、憂愁、逆境與挑戰,吾人應如何自處,方能使身心安頓,並獲得幸福、快樂、自在、美滿的人生,進而出離生死苦海,乃為每一現代人今生必修的功課。
「華嚴經淨行品」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得到清淨的身、語、意業,並獲得一切勝妙功德,應「善用其心」。換言之,我們在平常食、衣、住、行及其他各種不同的順、逆情境、因緣等場合皆可視情況發心修行。茲整理並節錄「華嚴經淨行品」的部分經文,供大家平時修行發願之參考。
1、「食」時
我們一般人在吃飯時,往往具足「貪」、「瞋」、「癡」之眾生相—即好吃的食物現前,便想多吃(貪也),不好吃的食物,往往加以排斥,甚至口出惡言(瞋也);此外,也有一些人吃飯,心不在焉,胡思亂想(癡也)。然而菩薩在用餐時,亦可修行,如經上所言:
(1)「若飯時食,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2)「若得美食,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
(3)「得不美食,當願眾生,莫不獲得,諸三昧味」;
(4)「飯時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由上可知,在吃飯的過程,不論食物好壞與否,皆可隨遇而安,用「心」修行,而得不可思議功德。
2、「衣」時
(1)「整衣束帶,當願眾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
(2)「若著上衣,當願眾生,獲勝善根,至法彼岸」;
(3)「著下裙時,當願眾生,服諸善根,具足慚愧」;
(4)「著僧伽黎,當願眾生,入第一位,得不動法」。
由上可知,我們穿衣時亦可發願度眾生獲得各種善根,達到究竟的佛果。
3、「住」時
(1)「若入堂宇,當願眾生,昇無上堂,安住不動」;
(2)「若敷床座,當願眾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
(3)「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穩,心無動亂」;
(4)「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由上可知,在「住」的方面,我們亦可隨時發心協助眾生,獲得身心安穩,得究竟之快樂。
4、「行」時
(1)「見昇高路,當願眾生,永出三界,心無怯弱」;
(2)「見趣下路,當願眾生,其心謙下,長佛善根」;
(3)「見斜曲路,當願眾生,捨不正道,永除惡見」;
(4)「若見直路,當願眾生,其心正直,無諂無誑」;
(5)「若見橋道,當願眾生,廣度一切,猶如橋樑」。
由上可知,在各種不同的道路行走時,不論路是否平坦或高低起伏不平,我們都可隨時發心修行,不受外境之影響,因「心平則路亦平」也。
5、其他
(1)「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癡,蠲除罪法」;
(2)「洗浴身體,當願眾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
(3)「剃除鬚髮,當願眾生,永離煩惱,究竟寂滅」;
(4)「若見高山,當願眾生,善根超出,無能至頂」;
(5)「若見大河,當願眾生,得預法流,入佛智海」;
(6)「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7)「見歡樂人,當願眾生,常得安樂,樂供養佛」;
(8)「見苦惱人,當願眾生,獲根本智,滅除眾苦」。
總之,我們如果能夠利用上述各種不同的情境,時時刻刻存著利益一切眾生的心,並且「善用其心」修行,發願廣度眾生,則處處皆是佛法,如此便能獲得一切殊勝不可思議的功德。
宋朝蘇東坡是當代才子,一向對佛學很有研究,經常和當時的高僧佛印禪師來往討論。有一天,他到金山寺和佛印禪師打坐參禪,蘇東坡認為自己的佛學基礎深厚,常想藉機把禪師比下去。這天蘇東坡在打坐完後,便得意洋洋的問佛印禪師說:「你看我坐禪的樣子像什麼?」佛印禪師微笑回答說:「你坐禪的樣子很莊嚴,就像一尊佛。」被禪師比喻為一尊佛的蘇東坡不禁得意的笑出聲,佛印禪師等他笑完,反問一句:「你看我坐禪的姿勢,又像是什麼呢?」蘇東坡一聽,便毫不客氣的說:「禪師坐禪的姿勢,就像一堆牛糞!」佛印禪師聽了以後,並不生氣,反而點了點頭。
於是蘇東坡自認贏了佛印,就告別禪師,春風滿面、得意洋洋、大搖大擺的回家,並且眉飛色舞的告訴妹妹,自己如何藉坐禪贏了佛印禪師。蘇小妹天資聰慧,笑著說:「哥哥你還是輸了,因為禪師的心中充滿了佛;而哥哥的心中只有牛糞,所以看禪師才會像牛糞啊!」這則故事,發人深省,深富哲理,蓋一切萬法,皆是自心所變現的,如果我們經常看到別人的過失,我們就是凡夫;所以我們眼睛要向內看,要經常檢討自己的缺點,「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所謂「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應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如果我們見一切人都是佛,那我們就成佛了!世尊曾在大寶積經「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告訴我們去除學佛障礙,而得成就之四種方法:「不求他過失,亦不舉人罪,離粗語慳吝,是人當解脫」。所以在末法時代之今日,我們欲修學有所成就,必須要:「常見自己過,不說他人非」「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及「常行布施及戒忍」,如此方能獲得清淨心,並且真正消業障、增福慧也。
在目前功利主義盛行的社會,大多數人皆以「自我」為中心,處處想到自己的利益,很少會為別人著想,如此不僅造成人際關係逐漸疏離,甚至形成各族群的對立與衝突,使得社會充滿了暴戾之氣,人心思亂,此乃非國家社會之福也。
為何「別人是另一個自己」呢?這可以從佛法的「緣起觀」深入去體會、瞭解。吾人須知,目前的社會是一個相互依存、共存共榮,分工而合作的整體,由於社會上有各行各業的人(有情眾生)從事各種工作,以及各種物質(無情眾生)的存在與支持,吾人方能存在於世間(如圖所示)。舉例而言,我們每天所食用的米飯,從農夫開始辛苦的工作,到碾米工廠的工人,把米運到市場的商人,再由家庭主婦煮成米飯,還有生產與製造所需的電力,更牽涉到國外資源輸入所需的人力與物力等等...,由此分析可知,我們為了吃一粒米飯,這中間實在涉及到國內外無限的因與緣。所以,我們應當體悟我們的存在,是由全世界很多人的支持,我們才有今天健全的身體、智識、地位。因此,社會上每一個人和我們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我們不能離開他們而獨存,因此別人就是另一個自己,這就是從「緣起」的觀察中,所產生的「自他一體」的情操,也就是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精神的展現。
瞭解上述的道理之後,我們對於社會每一個人,皆應隨時存著感恩的心理,同時在待人、處事、接物方面應具有不同的觀念與態度。在待人方面,我們應具有同理心,能夠推己及人,更會積極去幫助別人,因為「使別人快樂,就是自己快樂」。任何人有優點,我們便向他學習,他便是我們的「法師」。他人若有缺點,我們以其為借鏡,他便是我們的「戒師」;在處事方面,無論在公家或私人機關,便是「要把別人的業務,當成自己業務」,如此不僅可改善「代理人」的制度,亦可提升機關的服務效率;在接物方面,可使我們擴大心胸,體會到「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之「萬物與我皆為一體」的胸襟,隨時珍惜各項社會資源,重視環境保育與永續生存的生態環境。
總之,「把別人當成另一個自己」或「把一切眾生都看成是自己」,這是菩薩「同體大悲」的表現。由於菩薩將眾生與自己融為一體,自他不二,故全心全力幫助別人,不求回報,只盡義務,不享權利。更進一步而言,菩薩在「盡義務時,搶先一步;享權利時,後退一步」,這種犧牲奉獻的精神,實在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當努力效法與學習的!
佛陀當年在世,有一次到農莊,許多人都恭敬地去供養佛,只有一個生性頑固的農夫,十分生氣地對佛說:「我們平時努力耕種,才有今天的收穫,你為什麼不學學我們呢?」佛當時很和氣地回答說:「長者啊!我也是耕耘的農夫呀!」農夫問說:「你是農夫嗎?那你的牛、種子和田地在那裡呀?」佛陀向他解釋說:「眾生的心地就是我的田地;八正道—正見(正確的見解)、正語(正確清淨的言語)、正思惟(正確的思想)、正業(正確的行為)、正命(正當的職業)、正精進(正當的努力,不修無益苦行)、正念(正確的念頭遠離一切邪念)、正定(身心清淨,遠離一切污染)是我的種子;精進是我的牛;我在眾生的心地撒下八正道的種子,我勤勞地耕耘他們的心地,使他們拔除煩惱,得到真正的安樂。」
農夫聽了,完全明白過來,立刻懺悔,把上好的飯供養佛陀,並且說道:「佛陀,請接受我的供養吧!你已經耕耘了我的田地,播下了善良的種子,使我有正知正見,我將有幸福的收穫」。由以上的故事,可知佛與一般的出家人,皆是眾生心田的耕耘與饒益者,亦是淨化社會人心的社會教育工作者,並非不事生產的消極遁世者,這種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並且積極幫助眾生究竟離苦得樂的精神,實在值得我們讚嘆與景仰!
總之,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在於布施,並且積極地去幫助別人服務社會。在各種布施當中,以「法布施」功德最大,所以我們應該效法佛陀,以佛法的布施來幫助一切眾生獲得究竟圓滿的智慧,並且進一步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吾人相信只要每一個人辛勤地耕種自己所耕之田,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奉獻社會,人人安居樂業,如此當下便是淨土!
「貢高我慢」在佛法裏是屬於「五毒」煩惱(貪、瞋、癡、慢、疑)之一,亦是吾人與生俱來的習氣及修行的障礙。一般人之所以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乃是不瞭解事情的真相與「自卑感」作祟所致。其實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宇宙現象,便可瞭解大海之所以成為「河川之王」,乃是它的位置最低;稻穗成熟飽滿的時候,都是低垂的;正如易經所云:「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在易經六十四卦當中,每一卦爻皆有凶有吉,惟獨謙卦,每一爻都是吉祥的。謙卦的上半是坤卦(屬地),下半是艮卦(屬山),山在地下面,是謙虛的形象,所以叫「地山謙」。書經上也說:「滿招損,謙受益」,在在都是說明謙虛能帶給我們殊勝的利益與好處。
在此舉一個明朝的故事,來說明謙虛的利益。明朝有一位讀書人文章寫得很好,在當代許多讀書人中頗有名聲。有一次參加鄉試,卻榜上無名。他很不服氣,大罵考官有眼無珠,不能慧眼識英雄。那時有一個道士在旁笑說:「你考試的文章,一定寫得不好」,那位讀書人更加發怒說:「你沒看到我的文章,怎知道我寫得不好?」道士說:「我常聽人說,作文章最要緊的,是心平氣和;現在聽到你大罵考官,表示你的心非常不平,脾氣也太暴燥了,你的文章怎會好呢?」那位讀書人聽了道士的話,不覺地屈服了;因此,就轉過來向道士請教。道士說:「要考中功名,全要靠命;命裏不該中,文章雖好,也沒益處。一定要你自己做個改變。」那位讀書人又問說:「既然是命,怎樣去改變呢?」道士說:「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只要你肯力行善事,多積陰德,什麼福不可求得呢?」讀書人說:「我是個窮讀書人,能做什麼善事呢?」道士說:「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無量。且如謙虛一節,並不費錢,你如何不自我反省,反而罵考官不公平呢?」後來這位讀書人從此折節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最後終於金榜題名。
總之,一個人若能謙虛,必能夠接受及聽取別人的意見,進而擴大自己的習慣領域,在社會上方能獲得大眾廣泛的支持與信任。同時懂得謙虛的人,更能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不但在學問、道德、待人、處事、接物方面,樣樣都能不自滿,而且經常虛心檢討,故能受教有地,取善無窮,時時追求進步,使我們的人生充滿希望與光明的遠景。
近幾十年來,我國各項經濟建設之突飛猛進,以及政治之民主化,令世界各國友人刮目相看。然而由於心理建設未能充分配合,正信的佛教教義未能普遍推廣,使得社會風氣日趨敗壞,搶劫殺人、謀財詐騙、網路犯罪等擾亂治安事件不僅層出不窮,更已提升了層次,使我們的治安受到相當嚴重的挑戰。此外,各地色情、暴力、賭博氾濫,在不正當的場所從事不正當的勾當,在在顯示出培養善艮社會風氣,恢復固有倫理道德的重要性。吾人須知當今若欲淨化人心,改造社會,提升國民道德水準,唯有依靠佛教教育之普及,因佛教教育的特色,在於揭開宇宙萬有實相,究明生命本源,強調因緣果報,淨化心靈,改造命運,進而解決生老病死之問題,期證得生命的永恆,並追求究竟的離苦得樂,對人類有很大的貢獻。
「了凡四訓」是一本初學佛必讀的入門書,該書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一生力行善事,改變自己命運的一篇忠實報告,流傳民間甚廣。該文共分四篇,首篇談「立命之學」,使人瞭解命運之所由來,就如因果經上所說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必須要擴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積陰德,始克有濟。第二篇接著講到「改過之法」,這是因為一般人,都自認為自己是無過失之人,而不知改過行善。事實上嚴格來說,所謂「過」,「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同時行善之人,若諸惡不改,就有如漏了底的容器,無法積滿,最多只能功過相抵,無法收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改過」是「立命」的下手功夫,是非常重要的。
人若知過能改,但不曉得行善的道理與方法,即使行善,有時往往也是徒勞而無益,甚至相反地,有時反而會造業。因此袁了凡先生在第三篇提出「積善之方」,對於行善的方法,作了淋漓盡致的分析與建議。最後鑒於一般初學行善的人難免會犯有「眾人獨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唯我獨醒」之志得意滿與藐視一切的驕傲作風。所以了凡先生在末篇特別提出「謙德之效」,叮嚀「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人若能謙虛為懷,則行善惟恐不足,如此方能使積善落實,以致達到改善命運的目的。
總之,「了凡四訓」確確實實是人生在世之至理名言,同時也是匡治目前社會風氣敗壞之最佳良法。凡欲改變命運,化凶為吉者,不可不讀此書;凡欲求功名富貴,壽命增長者,不可不讀此書;凡欲轉病為健,轉夭為壽,轉窮為達,轉罪為福,轉凡為聖者,皆不可不讀此書。深盼有福分之人一得此書,悉心持誦,堅立大願,由解起行,如此不但自己的命運可改,家庭的命運可改,甚至國家社會的命運亦可隨之改善,願有志者共勉之!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簡稱「遇灶神記」),係明朝俞良臣先生一生改變命運之真實故事,補充說明了「了凡四訓」所沒有講到的地方,於世道人心大有助益,是一篇值得我們一讀的好文章,故在此特別加以介紹。
在明朝嘉靖年間,江西有一位俞先生,名叫都,字良臣,號淨意,博學多才,十八歲就中了秀才。然在其壯年時,非常潦倒,家境也不好,靠著教書為生,並與志同道合的同學十餘人結一個社團,名「文昌社」,依照「文昌帝君陰騭文」的教訓來修學,如平時愛惜字紙、放生、戒淫、戒殺、戒妄語等,行之有年。俞公共生了九個子女,其中有七位不幸夭折或喪生,還有一位兒子失蹤,眼前只剩下一個女兒,他的妻子以哭兒女故,兩眼都哭瞎了。俞公潦倒終年,而且日益貧窮,他自己反省,好像沒有做過什麼大的惡事,卻慘膺天罰,常抱怨老天都不保佑他。因此他在每年臘月三十,便寫一篇疏文,在灶神面前禱告,求其上達天帝,經過了好幾年,也沒有感應。
直到俞公四十七歲那年的除夕,與妻女枯坐正淒涼相弔,不禁嘆息的時候,忽然有人敲門,口稱張姓道人,自遠路而歸,聽到俞家愁嘆的聲音,故特地前來慰問。俞公就向張姓道人說明生平讀書積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一時不繼的悽慘狀況。同時又說,這些年來,每年除夕都在灶神爺前焚疏給上帝的事,也把疏文的意思都說給張姓道人聽。
張姓道人說:「予知君家事久矣,君意惡太重,專務虛名,滿紙怨尤,瀆陳上帝,恐受罰不止此也。」俞公聽了大驚說:「聞冥冥之中,纖善必錄。予誓行善事,恪奉規條久矣,豈盡屬虛名乎?」張姓道人為折服他,特別說出俞公的過失:「君規條中『惜字』一款,君之生徒與知交輩,多用書文舊冊,糊窗裹物,甚至以之拭桌」;「每月『放生』,君隨班奔逐,因人成事,倘諸人不舉,君亦浮沈而已,其實慈悲之念,並未動於中也」;「若『口過』一節,君語言敏妙,談者常傾倒於君,君彼時出口,心亦知傷厚」;「邪淫雖無實跡,君見人家美子女,必熟視之,心即搖搖不能遣,但無邪緣相湊耳,君自反身當其境,能如魯男子乎?遂謂終身無邪色,可對天地鬼神,真妄也」。張姓道人繼續指正俞公說:「你每年所寫的疏文,灶神確實幫你送到天上,上帝命日游使者來考察,發現數年無一善行可記!」同時平常卻發現俞公:「但於私居獨處中,見君之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憶往期來念、恩仇報復念,憧憧於胸,不可紀極,此諸種種意惡,固結於中,神註已多,天罰日甚,君逃禍不暇,何由祈福哉?」張姓道人把俞淨意的毛病,一樁一樁的指出來之後,俞公不能不服,好在他有改過之心,所以才能感應道交,感得張姓道人(後來方知,即為灶神)真正現身在他面前。
張姓道人告訴俞公,爾後「凡有任何貪淫、妄想諸雜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乾乾淨淨」;「一個念頭,只理會善一邊去」,而且還要有「忍耐心」和「永遠心」。語云:「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西天;學佛三年,佛化雲煙」,這是學佛人的通病,因此真誠心與精進心是學佛成功的關鍵。俞公依照張姓道人所說的去做,初行之日,仍然雜念紛乘,非疑則惰,忽忽時日,依舊沈浮;因此便在家中所供的觀音大士前,叩頭至流血,敬發誓願,願善念永純,善力精進,倘有絲毫自寬,永墮地獄。同時每日清晨在佛堂虔誦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名號一百聲,以祈求佛菩薩的加持,從此一言一動、一念一時,皆如鬼神在旁,不敢自欺放肆,而且經常以敦倫、勤學、謙虛、忍辱以及因果報應的道理,逢人化導,懇切地勸導大眾,如是三年,「動即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起」。俞公在五十歲那年,參加會試,次年中了進士,有一天去謁見老太監楊公,在楊公五位義子當中,發現自己遺失的兒子,竟在其中。楊公即送還其子,並隨俞公返鄉,後來俞公的夫人撫子大哭,血淚迸流,其子亦哭,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雙目復明,感應真正不可思議!俞公一家團圓,真是悲喜交集,遂不願為官,並手書遇灶神記,並將他自己實行改過自新的事蹟,毫無隱瞞的寫出來,以教訓子孫。
總之,俞淨意先生和袁了凡先生都是在家與初學佛者的好榜樣,我們如果能效法這兩位先賢,努力改過向善,隨緣方便,廣植陰功,利益一切眾生,如此不但自己命運可以扭轉,進一步在道業方面也能夠有所成就。
「改過」是我們修行的基本功夫。因「修行」就是要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吾人錯誤的行為大致可分為身、口、意三大類,茲分述如下:
1、身業:包括殺生(奪取眾生性命)、偷盜(盜名欺世)、邪淫(婚外情)三種。
2、口業:包括妄語(說謊話)、綺語(說一些讓人想入非非的話)、兩舌(搬弄是非)、惡口(說一些粗魯的話)。
3、意業:貪(順境易起貪心)、瞋(逆境易起瞋心)、癡(不苦不樂易起癡心)。
至於改過的方法,依據「了凡四訓」有三種,值得我們參考:
1、要發羞恥心:吾人須切記:「貪、瞋、癡是我們的恥辱」。所謂「知恥近乎勇」,就是要我們瞭解自己的過失,主要是貪、瞋、癡「三賊」(或三毒),千萬不可「認賊作父」,而且要發起羞愧心,努力效法聖賢,進一步把這些不良的習氣革除。
2、要發畏懼心:語云:「人在做,天在看」。我們所犯的過失雖小或者即使別人沒有發現,但是因果不昧,只要因緣成熟,必然要承受苦的果報。況且「因小果大」、「一因多果」,「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吾人千萬不能忽略一個小小的惡念、惡行,因它所產生的影響,有如河堤之崩潰,必起源於小的缺口,其後果往往是無法加以衡量的。所以我們對於自己小的過失,也都要存著戒慎恐懼的心來改過。
3、要發勇猛心:一個人之所以有了過失而不肯改,多是因循退縮,得過且過;須知改過,貴在發奮振作,當下就改,不能拖延等待。小的過失,有如芒刺在肉,要趕緊拔掉;大的過失,要像毒蛇咬到手指,得趕快切掉手指一樣,不可有絲毫猶疑延遲的念頭。
此外,改過的方法亦可分別從「事」、「理」、「心」三方面來改:
1、從「事」上改:即從事情本身來改過,如以前愛發脾氣罵人,現在勉強克制,不再犯。這種方法是從表面下功夫,但病根仍然存在,不是究竟的改過方法。
2、從「理」上改:吾人在改過之前,若能瞭解其道理,則事半功倍;否則「只禁其事,不知其理」,往往一時勉強壓住,最後還是容易重蹈覆轍。舉例而言,過去常因別人不講理而發怒,現在只要我們轉念一想,別人不講理,那是錯在他,與我何干?何必把別人的過錯拿來懲罰自己?當下便可達到不發脾氣的境地了。
3、從「心」上改:人的過失,有千百種之多,大抵都是惟心所造,只要我們的心如如不動,所有的過失便無從生起。我們對於自己好名、好怒、好色等種種的過失,只要「一心為善,正念現前」,以「一句佛號」來伏住貪、瞋、癡之念頭,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總之,最好的改過方法,乃是從「心」來改,最為究竟,蓋「過由心造,亦由心改」。語云:「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此則名為真懺悔」。所以懺悔改過最好的方法,就是「修心」,就是「一心念佛」,願我同修共勉之!
記得約在民國八十年的時候,第一次在台南淨宗學會聽到淨空法師在演講當中提到:民國初年,歐陽竟無大師所說:「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並且說明佛教是一種教育。當時覺得非常驚訝,因為過去的印象,一直覺得佛教是「宗教」的一種,後來經過幾年的瞭解與研究,才真正體會佛教的確是一種對宇宙人生智慧的「教育」。很多人把佛菩薩當「神明」來膜拜,甚至「神佛」不分、或認為「佛教」是迷信、消極、逃避現實,都是沒有認清楚佛教。下面僅就佛教的定義、教學的目標及教學的工具加以說明。
淨空法師對「佛教」的定義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所謂「九法界」,包括六道—天、人、阿修羅(三善道)及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的眾生,以及三聖(聲聞、緣覺、菩薩)等,都是佛陀所要「教育」的對象;此外,佛亦發願生生世世要教化我們,使我們能夠轉凡成聖,化惡成善,並且究竟離苦得樂。此種教學的範圍與儒家之教育僅及於一世並侷限於人類相比,真是廣大而無邊際了。由此可知,佛教的教育乃是超越空間與時間的,不侷限於地球,亦不僅限於一世,而是涵蓋過去、現在、未來之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所以,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自稱為「弟子」;佛陀與我們是「師生」關係,而非其他宗教的「父子」關係;「菩薩」則是我們的學長,也是我們學習的對象。至於佛教教育的學位,博士學位是「佛」;碩士學位是「菩薩」;學士學位則是「羅漢」。
佛教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在教導眾生實際生活如何待人、處事、接物的智慧,是在變化眾生氣質,使眾生得到幸福美滿的教育。所追求的教學最高目標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為華語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因此,釋迦牟尼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他的志願就是要我們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幫助我們去除妄想、執著、分別,使我們的煩惱減少,並且活得自在、幸福、美滿,進一步恢復自己本具的智慧、神通、德能與才藝,如此而已,並無任何迷信的宗教色彩。
至於佛教的教學工具經常是蘊合在佛教的各項藝術中,即佛教的教具包括經典、音樂、雕塑、佛像、建築、供具及其他種種表法,希望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能學習佛法。但是很多人雖然信佛,卻不瞭解其教育意涵,而使各項完善的佛教藝術或教學工具(表法)無法發揮其教育功能,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舉例來說,中國人講孝道,供奉祖先;佛教講師道,供佛像,是要我們看到祖先的神位、佛菩薩的塑像,就想到孝敬(飲水思源)、見賢思齊。至於佛前供「水」、「花」、「燈」、「果」和「香」,就是要我們一看到這杯水,就想到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清淨、平等;佛前供「花」,代表修「善因」、修「六度萬行」,因有好的花,才有好的果;供「四果」是教我們看到果時,就能想起佛的四種果德:「常、樂、我、淨」;「燈燭」代表智慧、光明,也說明了「與其咒詛黑暗,何如點亮蠟燭」;「香」代表戒定真香。總之,沒有一樣不是教學工具(表法),時時刻刻在提醒、教育我們,要見賢思齊,並且學習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這是佛教「寓教學於藝術與日常生活」當中,實值得現在教育工作者深思和學習啊!
在中國傳統佛教的建築,一入山門,第一個見到的建築物就是天王殿,裡面供養著四大天王(護法神),當中供奉著彌勒菩薩。這樣的供奉方式,使人一進山門,第一眼就看到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的塑像告訴我們,要:「笑口常開,大肚能容」,亦即對待任何人、事、物,心裏都要歡歡喜喜、和和氣氣的,不要跟任何人計較,具備這些條件才有資格學佛。
至於天王殿旁邊的護法,分為東、西、南、北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手中拿著琵琶,代表做事不可操之過急,而且要執持「中庸」之道,就像彈琴一樣,琴弦太鬆便不能彈,若太緊則弦易斷。同時東方持國天王也代表吾人做事要負責盡職,要做得恰到好處,不能太過頭,也不能不及,如此事情才能圓滿。
南方增長天王手持慧劍,代表以智慧劍斷煩惱賊,同時也是告訴我們把職責之內的事情做得好還不夠,還要天天求進步,因為時代永遠在進步,因此我們的智慧、德行、學問及能力應隨著歲月增長,而且要不斷向上提升,才不致落伍,甚至要走在時代的尖端,領導社會向前邁進。
西方廣目天王身上纏著一條龍,有的時候是一條蛇,龍和蛇都是代表變化,語云:「神龍見首不見尾」,表示這個世界的一切人、事、物都是變化無常,我們要能認識清楚事情的真相,方能處變不驚,從容應對。此外,廣目天王也代表要我們多看,也就是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因讀萬卷書才能成就根本的學問,增長自己的智慧與定力;行萬里路也就是今天所謂的觀光、旅遊、考察,俾看到別人的優點加以吸收、採納,別人的缺點加以警惕、改進,也就是要能夠以截長補短的方式,來建構自己國家社會的藍圖,如此這個國家必定是全世界最美好的國家。
北方多聞天王手上拿一把傘,傘代表遮蓋與防止污染的意思,也就是告訴我們面對此千變萬化的世界,在廣學多聞的同時,要隨時保護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與慈悲、智慧的心,要不受外在人事環境與物質的污染,如此才會有正確的觀念與態度來待人、處事、接物,並且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的地步。
總之,佛法是「寓教學於藝術」的教育,並且以真實的智慧,幫助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與真正的快樂,由於我們很多人不瞭解其中的深意,甚至認為是「迷信」或「拜偶像」,這是很可惜的事,殊不知佛教所供養的諸佛菩薩、護法神的像,皆有其教育與表法的意義,是代表修行法門的一種藝術,並且幫助眾生放下妄想、執著,究竟達到「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目標,這是值得我們去深思和體會的啊!
在佛教教育制度中「佛菩薩」不是神明,而是我們修學的榜樣。供養菩薩的意義,是提醒自己要能夠見賢思齊,而不是把菩薩當神明看待,或祈求菩薩保佑。中國有五大菩薩,代表佛法五大修學的科目,與人生關係至為密切。分述如下:
1、初入門:以「彌勒菩薩」為代表
「彌勒菩薩」的塑像是中國傳統寺廟一入山門,第一眼見到的菩薩,代表初學佛的資格與條件。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彌勒菩薩要教我們的就是「放下慾望,知足常樂」,並且學習大地:「厚德栽物,雅量容人」的功夫。
2、孝敬門:以「地藏菩薩」為代表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內容是釋迦牟尼佛講述地藏菩薩以孝敬為根本所發的弘願。中國有句話「百善孝為先」,唯有孝敬才能開發我們自性無盡的寶藏。「淨業三福」亦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列為第一,因為「孝順父母,尊敬師長」乃是做人的大根大本,也是人之善良本性的流露。孝敬做到究竟圓滿,是超越時空,無始無終,是盡虛空遍法界,只有諸佛如來才可達到的境界,我們若能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心,來看待每一位眾生,並將孝敬做到究竟圓滿,就是成佛了。
3、慈悲門:以「觀音菩薩」代表
「慈是予樂,悲是拔苦」,慈悲就是要為別人帶來快樂,解決眾生的煩惱痛苦,菩薩教化眾生是完全出自內心的愛護,是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我們若能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並且了解所有眾生與自己是一體,進一步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就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了。
4、智慧門:以「文殊菩薩」為代表
有了慈悲而沒有智慧,往往會流於溺愛與感情用事,這種教育並不圓滿,所以「文殊菩薩」所代表的教學科目,就是教導我們日常生活的智慧,使我們了解:「心隨境轉則苦,境隨心轉則樂」,要做到「境智相應」;祛除妄想、執著、分別之心,達到「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的境界,雖面對宇宙萬象,心卻是如如不動的。培養「不是別人使我們煩惱痛苦,而是自己的修養不夠」、「改變不了別人,就從改變自己做起」的生活信念,凡事學習看順眼,不與人計較、起衝突或結惡緣,不讓瞋念起現行,破壞自己的功德。更進一步讓自己精進,學習以較高或較廣的觀點處理事情,也就是破除「我執」,當執著一分一分減少,快樂自在就會一分一分增加。
5、實踐門:以「普賢菩薩」為代表
「普賢法門」是代表實踐圓滿的法門,華嚴經說: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吾人須瞭解:「說一丈,不如行一尺」、「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亦即「實踐」才是成就究竟圓滿智慧的法門,也就是將孝敬、慈悲、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對人、對事、對物,都能夠依照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的精神去實踐,方能達到佛教教學的最高目標。
從以上探討,可知佛教教學的特色:
1、、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絕非迷信、消極或遁世,而是要「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2、佛法的修行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內從心地下功夫的法門。學佛要從日常生活中去體悟及歷練人生的智慧,要藉境(事)練心,要能面對逆境,勇於接受人生的各種挑戰。
3、佛法的教學蘊含在佛教的各項藝術中,都是時時刻刻透過六根對六塵的接觸,來提醒我們、教育我們,如供養「佛菩薩」就是要提醒我們「見賢思齊」。
4、學佛乃是學覺悟、學快樂、學自在,誦經重點是要「依教奉行」,在日常生活當中,修正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看法、想法、說法及做法,因為「實踐」才是成就究竟圓滿智慧的法門。
佛法是教導我們生活智慧的教學,是變化眾生氣質的工作,使眾生能夠達到「化惡成善」、「轉凡成聖」、「離苦得樂」的教育目標。
「因緣果報」(簡稱因果)乃是宇宙人生萬古不變的鐵則,亦是萬法生起之緣由。經云:「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孤因不長,獨緣不生」,必須「因」加上「緣」,而後產生一切宇宙萬有現象之果報,故佛法講究一切不離「緣起」。
先說「因」,因是指最初之動機或最初之造作。在唯識學上,稱之為「種子」,譬如世間五穀種子,播種於地,即能生長萬物。然世間有情眾生之際遇,有「因同而果異」或「果同而因異」者,其主要關鍵乃在於「緣」不同所致,如吾人在過去曾造作惡因,目前學佛之後,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善緣),則惡因不一定得惡果也。此即是「緣」所產生的作用,故佛法特別重視「緣」,因由控制緣即可控制結果,此乃是改造命運的理論依據。
至於「緣」,乃是指「助緣」也。譬如,只有稻種,不能生果,必須加上土地、陽光、水分、肥料等之幫助,然後才能長出稻來。此土地、陽光、水分、肥料等,即是助緣。所以「緣」乃是指「機會」或「條件」,一般可分為下面三種:
1、所緣緣:指眾生念頭所攀緣之對象,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等外境,皆為眾生所緣之緣也。語云:「境無好壞,因心有;心無是非,緣境生」,此之謂也。
2、無間緣:指眾生的念頭,前念後念,接續不斷,而前念開導後念,前念不滅,則後念不生,中間不容他念間隔,故名無間。
3、增上緣:除前面兩種緣外,其他所有增加上去的力量,皆名增上緣,各有「逆增上緣」與「順增上緣」兩種。所謂「逆增上緣」即是指在逆境當中,能使人自我反省、檢討,而使自我成長的助緣。語云:「以病苦為師」、「煩惱即菩提」、「批評者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吾人若有此認知,則病苦、煩惱、批評者都是「逆增上緣」也。
最後說「果」,果即結果,指生成之一切現象。因緣和合,則能生成一切萬法,如植物成熟,故名果。蓋「果從因生,種因必有果也」。我們一般人見到別人的成就(果報)往往都很羨慕,其實我們必須瞭解:「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只要我們努力修善因,一切善的果報在因緣成熟時,自然現前!所謂:「金錢財富是果,財布施是因;聰明智慧是果,法布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無畏施是因」,在在皆告訴我們宇宙萬有的現象,皆是有因有果,而且是自作自受,是絲毫僥倖不得的啊!正如太上感應篇所言:「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也。
因緣果報的道理,看似簡單,其實是非常錯綜複雜的。如有人常說:「我一生未曾做壞事,為何遭受惡的果報?」於是抱怨老天不公平,這都是錯誤的觀念。我們必須瞭解因果是通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的,今生所種的因(種子),並不一定在今世成熟;而今生所受的果報會與過去所造作的業因相關連。由於「因」和「果」會有此種「轉變」、「相續」與「循環」的現象,是故雖然「萬法皆空」,唯獨「因果不空」也!
吾人瞭解上述「因」加上「緣」等於「果」的道理,則可知過去「因」已經造作,無法改變,唯有現在控制「緣」—如念佛、懺悔、改過向善,精進不懈,則可控制結果,如此可以立命,亦可以轉命。當知,吾人無始劫來,八識田中,實已種滿無量無邊之惡業種子,若要不受惡果,唯有「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並且更進一步,「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方能轉業,並且改造命運,這才是最好的修行辦法。
「法」在佛學當中,係指一切萬事萬物,一般可從「體」、「相」、「用」三個角度來分析。所謂「體」是指本體,「相」是指現象,「用」是指作用。譬如,以金作各種盛物的器具,金是其本體,器具是其現象,盛物是其作用。一般人大都只見到法之「相」,而不明白法之「體」,亦不瞭解法之「用」。
先說「體」,一般而言,萬法之本體,即為萬法之「性質」。所謂「性」,係以「無改」為義,是不生不滅,永遠不變,係所謂「法爾如是」的。對無情眾生而言,稱之為「法性」;對有情眾生稱之為「佛性」。「性」是無形無相,如薑之性熱,黃蓮之性涼,皆不可眼見,亦不可耳聞;又如花之有香、鏡之有光,空中之電磁波,雙手捉摸不著,但它卻確實存在。所謂「質」係指本質,萬法中的各種物質皆是有生有滅,而且分析起來,亦無實體。例如,織「布」用的棉紗,是由「棉花」所產生,而「棉花」係由「種子」所長成,而「種子」之生長,則須賴陽光、空氣、水的滋潤,方能萌芽、開花、結果,而陽光、空氣、水不外乎是原子、中子、電子等之組合,因此分析起來,可顯示諸法為「空」,析之本無,此稱之為「分析空」。此外,吾人亦可進一步分析瞭解,「布」不一定是「衣服」唯一的質料,而「絲」也不是織「布」的專料,是故「絲非布質」「布非衣質」,蓋以萬法實無一法有其本質,亦無有定法可言也。
次說「相」,相包括有三種,表現在外的,包括「物理現象」和「生理現象」;想像於心者,稱之為「心理現象」。萬法本體雖空,但當因緣條件具足時,就現出一切現象來,如土石積山、氫氧化水;而因緣條件分散時,本來無相,因此佛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所以一切的現象都是暫時的假有,不能永遠存在。如「物理現象」會產生「成、住、壞、空」的變化,「生理現象」會有「生、老、病、死」的過程,「心理現象」會有「生、住、異、滅」的流轉。故知不論物質現象和心理現象,都是因緣假合,無有實法,正如金剛經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惜,眾生迷惑顛倒,誤以為真實,一味著相,故常被相所轉,而不能轉相。吾人須知,相是假有,可以享受,但卻不能執著,因一起執著分別,患得患失,恐將無法解脫自在也!
再說「用」,萬法的作用,各個隨相而改變。例如,液體三態(水、氣、冰),各有不同的作用力,如水能灌溉,蒸氣力能推動輪船,冰能貯存食物,可知相既轉變,其作用亦隨之改變也。
總之,佛陀教化眾生,皆依據眾生的根基,因材施教,或說「體」(本體真如平等,不生不滅),或說「相」(如來具足無量功德之相),或說「用」(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之作用),學佛同修務必於此分別清楚,若於說「相」誤為「本體」,或於說「用」誤為「現象」,則恐「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矣!
台灣百年罕見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造成二千多人因此喪生,數萬人頓時流離失所,全國同胞在震災發生之後,除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力投入救災的行列外,由於有部分專家又預測在往後的時日極有可能再發生六級以上大規模的地震,使得大家對於地震的可怕,無不「談震色變」,不知何時會再發生另外一次大的地震。
吾人從地震的現象來觀察,正如經上所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此乃告訴我們生命的短暫與無常,以及我們所居住的國土並不如想像中那樣堅固,而是非常危險與脆弱的,同時亦提醒我們要有危機意識,要能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同時在平時要把握機會孝敬父母(惜緣)與珍惜一切物質(惜福),否則在一夕之間一無所有時,再來後悔就太遲了。
此外,從佛法來看地震發生的根本原因,即是維摩詰經所說言:「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在此所謂的「淨土」即是使眾生免於震災、火災、水災及戰爭等「天災人禍」之威脅的地方,並且是眾生真正「安身立命」及究竟「離苦得樂」的國土。由於國土之建立乃是眾生心識之所變現的,正如 國父所說:「國家之治亂,繫乎政治之隆污,政冶之隆污,繫乎人心之振靡」,是故要建立一個強盛的國家,必須要從「淨化人心」下手,唯有眾生的心地清淨,方能使政治清明,國家強盛,人民也才能安居樂業。所以只要眾生的心地清淨,人人積極行善,並且積功累德,國土自然清淨,自然可免於天災人禍的恐懼與威脅,好比「響必隨聲」、「影必隨形」,這是必然的因果定律。由上可知,雖然環境的驟變會影響我們的生存,但是只要我們集合眾人的心力,同樣可以改造環境,塑造一片安和樂利的人間淨土。
民國初年佛教一代宗師,印光法師有云:「息災,根本方法在於念佛。盡人念佛,則此業即可轉移;少數人念佛,亦可轉輕」。蓋以人心的淨化,在於人人心地要保持清淨心,而所謂「清淨心」,就是念佛的心,若大多數人念佛,而且心地清淨,如此可產生一股龐大的念力,伏住貪、瞋、癡的惡念與不當的妄想執著,使其不起現行,進而消除眾生的災難與共業,這就是「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以及「依報隨正報轉」的道理。
總之,吾人欲消災免難的根本方法,唯有多念佛,並且藉由「息心」(息滅貪、瞋、癡的心)與「止觀」(止住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對我們身心的污染,時時觀照自己念頭,並且善護己念)的方法,方能使一切的災難,消弭於無形當中。然而一旦共業現前,仍須切記:「災難臨頭,一定要鎮靜,在那一瞬間,鎮定念佛,決定往生」(淨空法師語)。願我等同修精進念佛,自利利他,轉業力為願力,化穢土成淨土,轉煩惱成菩提,使災難翻為善導,化熱惱為清涼,並仗佛力之加持,消除一切的苦難,共成無上佛道。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係先聖先賢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通萬物之情,究天人之際,探索宇宙人生必變、所變、不變真理的一部書。易經可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國學術思想的最高峰,因此被尊為「群經之首」。
在易經六十四卦當中,最重要的有兩個卦,一個是乾卦,一個是坤卦。「乾」表「天」,「坤」表「地」,「序卦傳」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吾人觀察天體之運行,日復一日,永不休止。所以代表「天」的「乾」卦,象徵「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此乃佛法「六度」當中的「精進」(係菩薩出之善根),代表君子應當效法天,不斷的要求自己,努力不懈,力求進步,必能達到造福人群,廣度眾生的目標。正如無量壽經所說:「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上述經文係阿彌陀佛因地修行之老師(世間自在王如來)勉勵他的話,這種精進不懈的精神與氣魄,實令我們讚嘆與學習!蓋以吾人做任何事,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乃是缺乏「真心」和「耐心」,以及犯了「一曝十寒」的毛病。若能以直誠的心,效法天之自強不息的精神,必定能成就一切善法與道業。
此外,吾人觀察「大地」精神,亦不可思議。蓋以大地蘊藏無量無邊的寶藏,生成萬物,負載萬物,而不求回報,並且平等養育一切眾生,不分善人或惡人,其包容力之廣,正顯「君子以厚德載物」之偉大精神。在坤卦當中,值得一提的是「初六」的「履霜,堅冰至」,代表吾人在踏到薄霜時,就應當想到,結冰的季節就要來臨了,這是一種「見微知著」的功夫;同時,由坤卦亦可引伸出我國民間流行甚廣的至理名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此乃表示「累積」功夫的重要,蓋以:「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是故世出世間法都是要靠日積月累的功夫,才能有所成就。
總之,「天」代表「精進」,也代表我們要學習虛空之精神,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而實無虛空之相可得;「地」則代表包容,廣闊、光明、遠大、平等、慈悲,能使各類萬物,都能順利的成長,並且具備無窮的德行。這些都是我們人立身在「天」「地」之間所應觀察出來的真理,並且努力效法學習的啊!
佛法與世間法的教學不同,世間人作學問要像金字塔,是由博而精;佛法則不然,佛法像種樹一樣,先有根、有本,然後慢慢再長成枝葉花果。淨空法師曾說:「佛教就像球一樣,球面上無量的點,就好像法門無量之多。佛法教你求圓心。任何一點,只要直修都能達到圓心,不必找第二點、第三點」。佛法所求的是真心,心性明白了,全體都得到了,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其祕訣就是「專」,並且要持之以恆,也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功夫,這是淨空法師告訴我們修學佛法成功的祕訣。
吾人若一部經未讀通,則表示還沒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聽這個好,聽那個也好,反而無所適從。多聽、多看、多煩惱;不聽、不看、就沒煩惱,所以初學者「一門深入」,也是斷煩惱的法門啊!
此外,先聖先賢並以其經驗告訴我們:「簡單就是妙法」,世出世間第一殊勝的法門,一定是非常簡單、容易的。無量壽經所介紹的內容就是說明以一句「阿彌陀佛」聖號,能一生究竟成佛的道理,非常適合現代人的需要,並且符合時代的潮流。大勢至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這一句佛號,「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他教我們念佛的祕訣,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佛時沒有懷疑,沒有夾雜,一句接著一句不間斷。如印光法師所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不學他法,又有何憾?」可知一句佛號極圓極頓,至簡至易,只要肯念,成佛有餘。所以大勢至菩薩就是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好榜樣。
在現今變遷快速的社會中,生活步調變得匆忙,淨空法師教我們一個符合「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方便法門—「精要十念法」亦即每日九次(晨起與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後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計九次)稱念十聲佛號,每次念佛時間短,容易攝心,簡單易行,並且九次念佛時間均衡分布於全日,從早到晚,佛念相繼,將全日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若能確實執行,便有祛除雜染,澄淨心念,凝聚心神的效果,久而久之,則氣質心性將逐漸清淨。是故一句「阿彌陀佛」是使我們一門深入,超越生死輪迴之簡單妙法,若能長期修持,必能在日常生活中法喜充滿,進而成就無上佛道。
台灣首廟「天壇」廟內有塊聞名遐邇的「一」字匾,係府城三大名匾之一。匾額周圍書寫著勸人行善去惡的楷體小字,略云:「世人枉費用心機,天理昭彰不可欺;...,若猶昧理思為惡,此念初萌天必知;報應絲毫終不爽,只爭來早與來遲」,讓人印象深刻,發揮不少教化警示作用。
不過大家對於「一」字所代表的意義,至今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個人從佛法的觀點,以為「一」所代表的意義,有三種:
1、身心統「一」:大多數人的身和心,往往不能統一,即「心」裏所想的,往往和自己「身」體所做和所說的,常常是「心口不一」或者「口是心非」。有些人甚至假裝積極行善,欺騙眾生以博得虛名,其實卻是「身行」和「心行」不一,如此「身」、「心」不能統一,便會產生煩惱和痛苦。例如,由於身口不一,吾人往往為圓一個謊,而需要再說十個謊話,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將造成身心的痛苦。因此,吾人若能「身心統一」,使「心」所想的和「身」所做的事能一致,達到「境智相應」,如此便會感覺沒有負擔和煩惱了。
2、內外統「一」:所謂「內」乃是指「我」與「我所有」的事與物,至於「外」乃是指外在的人、事、物。由於吾人長久以來,皆以「自我」為中心,處處僅想到自己的利益,而未能顧及別人的感受,是故往往造成內外不統一,甚至起衝突和對立的情形。吾人若能生起慈悲心,學習觀世音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便能產生「自他一體」的情操,如此便能逐漸達到「內外統一」的境地了。
3、時空統「一」:現代科學證明,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則時間和空間皆會隨著物體運動的速度而產生變化,故時間和空間都不是定量,吾人不應有所執著。愛因斯坦曾說:「時間、空間和物質都是眾生的錯覺」。蓋「時」無實法,長短隨心,延促同時,三祇一念。因此,吾人若能去掉分別執著的心,使清淨心現前,當可逐漸達到「時空統一」,以及「十方不離當處,三世不隔當念」之事事無礙的境界,如此便可超越時空的束縛了。
總之,所謂的「正道」乃是「止於一門」之法,是故「一」就是告訴我們要「一門深入」,所以「一」就是「正法」。佛依眾生的根基、偏好、修學程度與生活環境,幫助眾生「止於一門」,使其能「一門深入」,並且究竟成佛。老子道德經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一」就是「一心一意,貫徹始終」,故「一」就是「道」,所以「人得『一』以聖」,故凡我同修若能「一心」持名念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念到功夫純熟,則「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同時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或能隨時一心繫念,則「得『一』萬事畢」,可出輪迴,可證聖果也。
位於台南市青年路之台灣府城「城隍廟」,是全台灣最古老的城隍廟,據說在明朝鄭成功時期即已存在。府城城隍廟最著名的莫過於那塊掛在三川門上的短匾—「爾來了」,其饒富興味的警示意義,簡短扼要地傳達出質問的口氣,讓一入廟口的芸芸眾生禁不住捫心自問,是否真作了虧心事,語義精闢,發人深省。
一般人大都在心中不安或有所求或有未能決定的事情時,才會到寺廟燒香,祈求神明保佑。故「爾來了」亦代表城隍爺質問來人是否:「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也。其實在該城隍廟之入口處的對聯就寫著:「威恩原并濟,求錫福何不為善;靈神非可賂,赦罪豈在燒金」,即已說明凡夫要求神明賜福,倒不如自己多多行善以自求多福;況且神祇亦不能因為眾生「燒金」給祂,便接受賄賂而赦免眾生的罪業。蓋從佛法的觀點而言,吾人欲求世間福報或希望所求皆能如意,惟有積極改過向善,方能圓滿達成願望,因「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切皆是「自作自受」也。
另外,在民間的信仰裏,人死之後,魂魄首先要被押解到城隍爺面前審判,依其生前的善惡功過來決定上天堂或下地獄,然為了避免因個人愛惡喜好影響判決,除了主審的城隍爺外,另外還有文武判官、七爺八爺和二十四司等神祇,組織嚴密,務求作到勿枉勿縱。因此,一般人在往生之後,到城隍爺面前接受審判時,看到「爾來了」三個字,還無動於衷,甚至不能自動自發反省於心的話,那麼在三川門內靠近拜亭的柱子上,也準備了逼供用的腳鐐手銬、枷鎖鐵鏈、指篦夾棍、短刀皮鞭等刑具,叫人看了不免怵目驚心。此外,在廟內一旁的「大算盤」也頗有來頭,據說是供城隍爺計算善惡、評論功過時使用,平日盡做虧心事的人,在此亦將無所遁形也。
總之,「爾來了」與佛教所提倡的「六道輪迴」之說不謀而合,亦告訴我們鬼神之說並非虛妄之談。蓋因「貪」心重的人,死後必成「餓鬼」;「瞋」心重者,死後墮「地獄」;而「癡」心重的人,死後投胎當「畜生」,因貪、瞋、癡之三毒正好與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之磁場相應也。所以學佛之同修當切記:「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為避免死後接受審判之苦,實應及早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永超生死輪迴,獲得究竟之離苦得樂也。
語云:「百善孝為先」,可知「孝」為百善之首,亦是做人的根本。太虛大師曾說:「人成即佛成」,如果我們連做人都沒做好,將來怎能成佛作祖呢?我們中文的「孝」字是屬於「會意」字,它上面是「老」,下面是「子」,這是告訴我們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是一而不是二。中國人重視「孝悌」,其中「孝」是沒有代溝的,即上一代還有上一代「老」一輩的祖先,下一代還有下一代的「子」子孫孫,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本是一體。從豎的層面來講,就是佛法所謂的「豎窮三際」;從橫的層面來看,則是講究家庭中要「兄友弟恭」,「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就是佛法所謂的「橫遍十方」,所以「孝」字的展開,便是佛家所講的「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亦即整個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孝」字而已。
曾看過一篇文章名為:「超市屋頂的骨灰」,提到一個令人感傷的真實故事—即有一位住在養老院的美國老太太,育有五個子女,等他們成家立業之後,雖然都住在附近,卻很少到養老院去看老母親,然而每週都固定到養老院對面的超市去購買東西。老母親雖心繫子女,但苦於無法與他們見面,所以在臨終時留下遺言,希望將她火化之後,將骨灰灑到超市的屋頂上,以便每週能定期與自己的子女見面。由上可知,西方人「老」與「子」是二,不是一,所以有代溝,這不是孝道。
我們中國人講究孝道,每逢三節(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都要祭祖先,有些年輕人常常懷疑,祖先去我們時代久遠,什麼樣子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還要供一個祖先牌位,而且還要祭祀呢?其實我們要知道,祭祖先乃是要使我們經常懷念祖先的德澤,並且要體會到我們與祖先是「一體」,這才是真正的孝道,也是孔子所說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的涵意。
孝,一定講究「順」,「順」是順親心。如父母希望我們尊敬師長,如果我們不敬師長,就是不孝;兄弟不和,父母傷心,也是不孝;妯娌不和,也是不孝。所謂家和萬事興,家庭每一份子,若能「和睦相處,平等相待」,父母心裡愉快,為人子女者都能夠修養品德,從事正當的行業,奉公守法,這就是孝順。此外,我們若能有機會為社會服務,並且為大眾謀福利,做到孝經所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因此只要我們把自己的工作盡心盡力做好,使父母有光彩,也是孝。同時,我們也要瞭解,勸父母念佛求生淨土,才是「大孝」,因「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也。由此可知「孝」字的含意,確確實實涵蓋了整個宇宙人生,這是學佛的大根大本啊!
最後,我們也必須瞭解,除了佛之外,沒有人能夠把孝道做得究竟圓滿,亦即連菩薩都不圓滿,因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斷,那就是他的孝道還未圓滿,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教給我們的就是一個「孝」字而已,無量無邊的法門離不開一個「孝」字。因佛菩薩把所有一切眾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一樣,如經上所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是把孝順父母的心發揚光大,擴大到盡虛空遍法界,這是學佛同修必須努力學習的啊!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而「孝道」是做人的大根大本,一切圓滿皆從「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出發,將「孝敬」發揚光大,進一步孝敬一切的眾生,吾人若把「孝」道做到究竟圓滿就成佛了。
地藏菩薩的「地」是指大地,大地生長五穀、雜糧養育一切的眾生,我們離開大地就不能生存;同時大「地」蘊藏種種的資源寶「藏」,使我們的生活得到滿足。「地」亦指吾人之「心地」,人「心」如大地,能生萬法,如六祖所言:「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然而吾人必須修學佛法,才能發明心地。由於心「地」含「藏」無量清淨功德,以此功德自度,自成佛道;以此功德度他,亦可使他人成就無上佛道。所以「地藏」是名,菩薩以德立名,並依此發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此乃菩薩本昔所發之願,故名「本願」。蓋一切菩薩,皆有本願,例如文殊菩薩發願,令一切眾生得大智慧,發菩提心;普賢菩薩發願,令一切菩薩修萬行,趨萬德,並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觀音菩薩發願,尋聲救苦,現身說法。此皆菩薩本昔發心時,所發之願也。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說明地藏菩薩久遠劫前,為婆羅門女為光目女時,其亡母一以毀謗三寶一以殘害物命,均墮地獄,受極大苦,因之即於佛前念佛發願,如果其母能永離三惡道及斯下賤者,於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其永離諸苦。因此,由上可知地藏菩薩未成佛前,即發深重誓願,不僅要救度自己生生世世父母,亦要救度他人生生世世之父母,使其離苦得樂,畢竟成佛,而自己方證佛道,其孝之至高至大,令人讚嘆!因此佛陀於忉利天為母講說地藏菩薩救度眾生因緣的「地藏菩薩本願經」,被稱為佛教中的「孝經」。此外,地藏菩薩亦在此經中敘述地獄名號及成因,眾生如何超度自己亡故之親屬、如何依此經修行獲益等等,至為詳盡。
吾人自久遠劫來,流浪生死苦海,頭出頭沒,暫無休息。而此經則為出苦海之慈航、改變命運之良藥、免墮落之指南,成菩提之正道,深盼學佛同修深入精研此經,進而學習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偉大精神;並學習地藏菩薩因地以「念佛」而得救度自己亡母之孝心,老實念佛並且力行孝道,當可消除業障,達到化凡入聖的境界。
語云:「有生必有死」,生死問題是每一位眾生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一般人往往忌諱談「死」,並常常以孔子回答季路:「未知生,焉知死」來當作擋箭牌,不願面對「死」的問題,其實這乃是一種鴕鳥心態,因避談「死」,並不代表「死神」就不會降臨;相反地,由於平常沒有「死」的心理準備,一旦無常到來,反而貪生怕死,手足無措,以致抱恨而終,豈不更令人遺憾?同時我們必須瞭解,孔子當時回答季路所問生死問題的背景,乃是孔子認為一個人應該把做人的道理先做好,再談「死」的問題;其實孔子在易經繫辭上傳告訴我們:「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因此,孔子在其一生學術思想的最高境界—「易經」當中,亦承認鬼神之存在及遊魂為變之事實(即六道輪迴之說)。
從佛法對現象界的觀察,可知「生死」就是一種「生滅」的現象,從心理現象而言,一個念頭起就是「生」,一個念頭消失就是「死」(滅);從生理現象而言,現代醫學告訴我們,每隔七年全身的細胞便全部新陳代謝一次,因此我們每隔七年便有一次「生死」。因之,所謂的「生死」並非以「肉體」的生滅為唯一的標準。例如,我們白天辛苦的工作是「生」,晚上回家躺在床上睡覺便是「死」,如此每天重複同樣的「生死」,所以我們可以把「一天」當作「一世」來看待,擴而大之,每一週、一年、一生壽命皆可視為「一世」,由此觀察,生命是有輪迴的,並非「人死如燈滅」,而且死後投胎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的機會多,是故「死了就不得了」!
由上可知,吾人若修行道業沒有成就,將永遠在六道輪迴,尤其眾生的貪、瞋、癡三毒熾盛,便是與餓鬼、地獄、畜生道的磁場相應,如古人所說:「鑽馬腹,入驢胎,塗炭曾經幾度回,或時天帝殿前過,或向閻君鍋裏來」。至於六道輪迴的事實,須具天眼、宿命二通者,方可了知;若是未具二通,只要廣覽諸史,亦不難獲多實證,語云:「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亦為另一明證也。
總之,六道凡夫的捨身受生,完全依業力之所感召,若修五戒十善者,則死後往生三善道;若貪、瞋、癡心習氣重,則必墮三惡道,經上比喻,眾生在三界六道之輪迴,有時頭出,有時頭沒,總是離不開這一大苦海。吾人欲求出離三界六道之火宅苦海,唯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方能究竟遠離生死輪迴之束縛也。
吾人學佛主要的目的,乃在追求究竟的「離苦得樂」,這是最現實,也是最切身的問題。在所有的「苦」當中,以「生死」之苦甚於一切,同時也是一切苦的根本,因為「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人命在呼吸之間,一息不來,便就後世,這是我們必須提高警覺的地方。然而吾人要了脫生死,當先明白「生死之由來」,和懂得「解脫生死」的方法,否則怎能了脫生死,而達到學佛的最高目的呢?在此以佛教之「十二因緣」,來說明吾人生死之由來如下:
1、無明:就是「不明白」,乃一切煩惱(如貪、瞋、癡、慢、疑、惡見等)之總稱。由最初「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因而妄生一切執著(包括我執與法執),此謂之「無明」。又自性是光明的,迷失自性就變成一片漆黑,所以稱為「無明」。
2、行:就是「造作」,指一切行為,依無明而造作出善惡業。
3、識:就是「業識」(即第八識,是人生的總報主),此識(民間謂之靈魂)隨業受報,於有緣父母,當其性交時,剎那即到父母身邊,那時昏昏迷迷,忽起一念愛心(男的則愛母憎父,女的則愛父憎母),流愛為種,納識為胎,於父精母血之中而成胞胎,此乃為投胎之最初第一念。
4、名色:「名」指「心識」(即神識初投胎時之謂),「色」指「形體」(即父精母血混成之肉團)。由於吾人初投胎時,六根未成,但有「心」的名稱,沒有「心」的作用,所以不能稱之為「心」,只稱為「名」;又初投胎時,形體未具,不便稱為「身」,故稱之為「色」。
5、六入: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母胎十個月的過程當中,由「名色」漸漸成長到「六根」完備,於出胎後對外在「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有互相涉入之作用,故名「六入」,此為有情眾生一生受用之自體。
6、觸:即接觸。「六根」和「六塵」和合而成「觸」,指出胎後與一切外境之接觸,如小孩二、三歲時,六根對外境所起之作用。
7、受:即領受。吾人六根對六塵之順、逆境界,生起苦樂二種感覺謂之「受」。如小孩四、五歲至十歲時,年紀稍長,知識漸開,知道「接受」一切境界,惟不生貪愛之心,此為對外境所起之一種情緒。
8、愛:即貪愛。即對外境,能起貪愛或憎惡之心。所謂遇「順境」時,則起「貪戀」之心,遇「逆境」時,則起「憎惡」之心也。當十一、二歲至十八、九歲時,年將成人,欲望既開,對五欲六塵境界,心易生貪著,惟尚未普遍追求。
9、取:即妄取。二十歲後貪欲轉盛,於一切境界,廣為貪求,必盡力求得而後已。
10、有:即有因有果之謂。由前際因(愛、取),生後際果(生、老死),即由業力牽引,故有因、果輪迴之現象。
11、生:即受生。以現在所造之業為因,依因感果,必招來世受生,即在六道中投胎,此為未來受報的一種活動。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諸根衰敗」叫做「老」,「身壞命終」謂之「死」。既有生,就不能不死,要想永生不死,常壯不老是絕對不可能的,此為未來受報的一種結果。
總之,上述佛所說的「十二因緣」,乃為我人生死之由來,亦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蓋以人生為何會有煩惱、痛苦,到底是從何而來?簡言之,就是從無常轉變的「老死」而來(人生最悲哀的痛苦,就是老死);而「老死」又從何而來呢?是從投「生」來做人而有的;何故要投「生」?是由所造作的業「有」,牽引而來投胎的,因欠債須償也;「有」又從何而來?是從領「受」而來的;受又從何而來?是從六根接「觸」六塵而來;「觸」又從何而來?是從「六入」而來的;「六入」又從何而來?是從「名色」而來;「名色」又從何而來?是從第八「識」去投胎而有的;業「識」又從何而來?是由個人「行」為上所造的業,「識」被業力牽引而投胎;「行」又從何而來?是由「無明」煩惱驅使去妄作胡為而成業行也。因此,追根究底,我們生死之由來的罪魁禍首就是「無明」,若能破無明,則便無生死之煩惱可言了。
從佛教「十二因緣」之分析,可知「無明」(即貪、瞋、癡)煩惱,乃為生死輪迴之罪魁禍首。吾人若想求解脫生死,當先從斷「無明」下手,猶如擒賊必先擒王,方能克盡全功。然而要滅除「無明」,了脫生死,其方法可分為一般「通途」之修行與「特別門徑」之修行方法,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般要斷除無明煩惱,當用止觀的方法,即當般若觀照功夫得力,照了「無明」本無自性,乃為吾人真心上的一種虛妄,本非實體,凡夫不覺,故被貪、瞋、癡無明煩惱所迷,而妄造一切罪業,妄受生死等苦。今既了知無明虛妄,當體即空,而不被其所迷,則無明無法活動,此則滅無明也。無明一滅,則真心顯現,於是對於一切事理都能明白,自然就不會產生「我執」和「法執」,也不會去造作一切惡業—「行」。即不造業,那便沒有依業受報的業「識」;沒有業識,自然不會產生在胎的「名色」。既無「名色」,則便不會有「六入」的構成。「六入」既無,便不會去接「觸」外在的境界;沒有接觸,怎能領「受」?領受既無,便不生貪「愛」。既無貪愛,怎能妄「取」?既不妄取,自無「有」業;既無「有」業,誰去投「生」?既不投生,那有「老死」?在「十二因緣」當中,所謂前者滅除,則後者不起,故曰:「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蓋「無明」為生死根本,所以「無明」一滅,其他十一支則隨之自斷了。因此,斷了「無明」,便可「還」復真如本性,「滅」除生死煩惱,故稱為「還滅門」。此乃是以「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為原則的十二因緣,可使眾生還滅生死,於是乎得到解脫也。
吾人若不善修觀照法者,可採用「念佛」之特別門徑的修持方法,來斷除無明煩惱,進而得到究竟解脫生死的目標。因為依照「十二因緣」之分析,「愛」、「取」、「有」乃為現在的因緣,而過去因緣(無明、行)、現在苦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皆已不能改變,是故吾人若能控制現在的「緣」(愛、取),則便能改變未來的果。以淨土法門而言,我們若能敬「愛」阿彌陀佛,時時學習阿彌陀佛的「心」、「願」、「解」、「行」,並且發願在十方諸佛國土中,僅「取」西方極樂世界,並且執持名號,一心繫念,做到功夫成片,如此便能「有」往生西方之淨因與果報了。蓋以貪瞋癡三者,謂之根本無明,吾人若能一心念佛,萬緣放下,則不起「貪」心;一心念佛,慈悲心發現,則不起「瞋」心;一心念佛,正念現前,則不起「癡」心,「念佛」能破「無明」煩惱,就是這個道理。
語云:「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深盼我學佛同修,既知生死之苦,當速求解脫,不可貪圖享受而懈怠放逸。而欲求解脫生死之法,則當趕快發心念佛,求生淨土,以期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證悟無生,如此便可永斷生死煩惱,畢竟成就無上佛道。
「迴向」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所謂「迴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迴」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眾生修諸功德,而仍然沒有功德,就是病在不知迴向。因眾生與生俱來的習氣,就是不論做了一切什麼善事,往往想將功德占為己有,而不願與別人分享,以為如果迴向出去,功德即非我所有,殊不知:「以一炬之火,數百人各以炬來取,此炬如故,福亦如之」,我們將火炬的光明給別人,不但火炬之亮度無減,反而更增加世間的光明,因此凡夫這種歸功於己的自私觀念,完全是與佛法不相應的!
依佛法而言,「迴向」可分為三種:
1、回「自」向「他」:即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眾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並非只屬於自己所有,而實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開自己的心胸與氣度,同時學習菩薩念念「利益眾生」的偉大精神。
2、回「事」向「理」:即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迴向於不生不滅真如法界的「理」體。由於真如法界的理體是普遍平等而無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將所修種種事相功德,一旦回向到法界理體中,並且真正做到「三輪體空」,即「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廣大,而如虛空界一樣的無窮無盡了。
3、回「因」向「果」:即將「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到最高無上的佛果。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諸惡莫作是因,歲歲平安是果」及「眾善奉行是因,萬事如意是果」,是世間因果。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認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勝無比的果報。
回向既然這麼重要,我們一般最常使用的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以及回向西方淨土的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我們要真正瞭解其迴向文的意義—即將自己所修的種種功德,全部貢獻出來,與法界眾生同享,不存一己之私,如此不但使諸功德得到保障,亦可使功德加以擴大,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功不唐捐」也。是以修學佛法的同修,實應學普賢菩薩發廣大心:「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以期利益一切眾生,使他們能究竟離苦得樂。
總之,我們將所修功德,不論迴向眾生或迴向理體,並不是將功德作廢,而是將功德遍施法界眾生,使眾生常得安樂,而我們自己也將因眾生的安樂而得到安樂。由上可知,迴向的功德,是功不唐捐的,我們實應將我們所修的布施、誦經、念佛、行善等的功德,統統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期與法界眾生共成佛道,同證菩提。
吾人生存在世間,都希望能夠追求快樂、幸福、美好、自在的人生,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在日常生活當中,卻常常有諸多不順遂、不如意與種種的障礙、煩惱、痛苦纏身,即使樂境才現,苦境又隨之而來,俗云:「賀者在堂,弔者在閭」,使人不禁生起人生真是「苦多樂少」「萬法無常」的感慨!
其實人生之所以有煩惱、痛苦,乃是由於迷「惑」顛倒,任由貪、瞋、癡蓋住本性,無有智慧,並且胡作非為,造作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罪業,既然造作惡「業」,將來必定招受「苦」的果報,所以眾生煩惱、痛苦的根源在於「迷」,亦即「自私自利」,把個人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如貪心重,則與「餓鬼」道相應,並會形成水災;如瞋心重,則與「地獄」道相應,並會造成火災;如癡心重,則與「畜生」道相應,並會有風災。如盂子所言:「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蓋以目前貪、瞋、癡三毒熾盛的社會,任何一個國家若不提倡仁義道德的教育,欲求遠離「天災人禍」的威脅,將是不可能的!由於凡夫處處貪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在求之不得時,不但不知自我反省,往往還要怨天尤人(人心不平,會有地震),苦中又起惑造業,如此「惑、業、苦」惡性循環,永遠不止,以「苦海無邊」來形容迷惑顛倒的眾生與動盪不安的世界,可說是最佳之寫照!
凡夫既然迷惑顛倒,造成對宇宙人生的看法錯誤,甚至導致錯誤的說法與作法,而必須承擔痛苦的果報。因此學佛人最重要的是要學習覺悟,要知「回頭是岸」,也就是要具備宇宙人生的智慧,使得我們在待人、處事、接物方面,才能夠有正確的想法與做法,如此必能享受快樂、自在的果報。語云:「地獄在人間,人間有天堂,問君何處去,但憑一念間」,所謂「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是也。是故「天堂」與「地獄」全在吾人一念的「覺」與「迷」而已!一念的「覺悟」,能夠處處「捨己為人」,時時抱著「服務別人,回饋社會」的心,放下一切爭名奪利的念頭與妄想執著,就是「向上提升」自己修行的功夫與進入無礙境界的不二法門;反之,若一念的「迷惑顛倒」,隨順貪、瞋、癡的煩惱習氣,無法放下一切的名聞利養、妄想執著、是非人我,就是與三惡道相應,也就是「向下沈淪」!
總之,一念的覺悟,就是佛菩薩;一念的迷惑顛倒,就是三界凡夫。因此,一念回心,就能幫助我們超凡入聖,轉迷開悟,並且究竟離苦得樂,歡喜自在!
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也就是說「信」乃為道之本元,一切功德之母。又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由此可知,吾人必須先具信心,才能深入佛法之海,也才能依智慧度脫生死。但信有真妄之分,其間要經歷許多過程,依慧明法師所言,「信」字過程,有下面六種:
1、、不信:眾生本具佛性,與佛無二,但為多劫以來的業力所束縛,故對於佛法,剛開始時是不信的。以後漸經師友的勸導,或因環境關係,乃存姑且一試的念頭,此時表面雖學佛,而心中實未起信。
2、疑信:初學者一面生信,一面又在懷疑。今天覺得學佛是好,明天又覺得學佛是不好。今天遇一善因緣之人來讚嘆,便增加信心;明天遇一惡因緣之人,笑為迷信,便又生疑惑,自生矛盾。此種信,名為疑信。此乃眾生業力太重,故一念真心將起,而無邊業力即來障礙,不許吾人起信修持也。
3、淺信:初學者經過薰習,對佛法稍有認識,疑減信生,但發心不真,其信也淺。因其信淺,故無法得到學佛利益,或環境變遷,便置信心於九霄雲外。這種信,譬如空中羽毛,隨風飄盪,故稱之為淺信。
4、深信:學佛人經過相當修持,已得受用,覺得佛法是有真理,從事修持深信不疑,立志不變。但此時還算不得真正認識,只可說是牆上草,雖說有根,一旦遇風吹來,還是二面倒。例如,今天皈依這個法師學禪,明天又皈依那個法師學密,著境生心,見異思遷,此乃不知一門深入的道理。
5、定信:定信即是堅定之信。學佛者修到此時,薰習已久,業障漸消,信心才算堅定,如樹大根深,風不能搖。信師信法,獨一無二,一門深入,勇猛精進,不生厭怠。但風大時,大樹還可動搖,如修行人根本業障翻動,加以外境壓迫,信心還是不免差別,所以定信仍非究竟。
6、真信:真信即是契入真如之信。真如是如如不動,清淨無相。如同金剛經所言:「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心到此地步,方名真信。
從上述「信」字過程的分析,似乎嫌多,其實若非將此等差分析清楚,則不能發生真信,若無真信也就不能得到學佛真正的利益。
除了上述六種「信」的過程,我們必須要清楚外,亦要瞭解「真信」乃是要具足「六信」,即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茲分別說明如下:
1、信自:依明朝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所說:「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由此可知,這個「自」字,不是那個有我相的自我,不是肉團心,也不是緣影心,而是指離一切相的自性,也就是吾人本有的妙明真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目前雖因妄想執著,真心未能顯現,迷惑顛倒,只要我們「一念回心」,依佛教誨,背塵合覺,發菩提心,求生淨土,決定得生。因人們往生並不須跑向遠方,只是生在本人心中,淨業行人於此應生決定信心,不可疑惑。所以「信自」,就是信自佛也。
2、信他:信他即信他佛。我們應當:「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因此,所謂「信他」乃是首先要相信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絕對不會說妄語,如金剛經所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其次,我們要相信阿彌陀佛世尊決無虛願,因阿彌陀佛是大願王,所發四十八大願,其大願的核心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而依阿彌陀經所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可見阿彌陀佛是已成之佛,其因地所發一切大願,決定已全部圓滿成就,故決無虛願。第三,要相信六方諸佛,亦即十方一切諸佛。如經云:「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因此,我們實應至心信受諸真實教誨,決定發願求生淨土,不當疑惑,是名「信他」也。在「六信」當中,「信自」和「信他」是一對,兩者都能信,才是正信。進一步而言,自他不二,才符圓融無礙之旨。
3、信因:「信因」和「信果」也是一對。如彌陀要解云:「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是名信因」。如法華經所言:「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可見「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只要我們真實發心,老實念佛,綿綿密密,精進不已,以此為因,必得往生極樂的妙果也。
4、信果:彌陀要解云:「信果者,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可見「信果」就是要信從念佛之因,得往生之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又如自身之影,必隨自身;空谷回音,必應於響。從因得果,果不離因。念佛之功,功不唐捐,能這樣信,名為「信果」。
5、信事:「信事」和「信理」也是一對。事是事相,理是本體。如彌陀要解云:「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信事乃是說明此心包容十方,此心不可窮盡,所以從此心所現的十方世界,也不可窮盡。依彌陀經上所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這兩個「有」字,至關重要。因極樂世界是「有」,並且是真實的「有」,不是莊周之寓言,而且不同於眼前的世界,目前雖有,而將來必然會壞和空。此外,西方極樂世界「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最極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6、信理:理即是真心、實相,亦即全法界。如彌陀要解所說:「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總之,深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西方一切依正主伴,皆吾心之所現;如是我心遍,佛心亦遍,一切眾生亦遍,重重交攝,圓融無礙,是名信理。
以上所說的內容較難相信,我們信它有何好處?此乃因為具足六信,才是真信。因苟無真信,雖念佛、持齋、放生、修福,只是世間善人,報生善處受樂(截流大師語)。是故吾人若能具足六信,功德真正不可思議,念佛決定往生,並且品位甚高也。
凡作一事,必先有願,因要有一種願望,才能產生一種力量,有了力量,才能向前推進,無願絕對不能成就,所以名曰「願力」。因此,若吾人信心已具,並且具足真信,即當立願。但願有小願、空願、真願、大願之分,茲依慧明法師所言,分別說明如下:
1、小願:初學佛者,多半只求自利,其願力小。小願略說有三種:(1)求現世榮樂:即求名利榮壽,乃至妻財子祿等;(2)求來世福報:即求來世生人生天,得大富貴,享受快樂;(3)為求自了,著於涅槃,不知如來應世,為的是廣度眾生,苟只知自了,而不知利他,是執頑空,亦是小願。總之,發小願之人,皆不知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妻財子祿皆是吾人往劫有漏善因所致,本不待求,而人生如夢,轉眼皆空,富貴榮華總在輪迴之中,難逃生老病死之苦。
2、空願:空願如空頭支票,不能兌現。即學佛之人雖具信心,而業障仍深,偶爾激於情感,一時興奮,輕立誓願,心口仍不相應。一願出口,轉身便忘;或但逞口說,借博虛名,未能身體力行。如此立願,不但易墮妄語,且增違背誓願之大罪。
3、真願:即真實不虛之願,無論願之大小,均出至誠,詳加審思,願心一發,起心動念,不敢隨便,始終如一,絕不敢違背。如發願不動瞋念,便事事和顏愛語,理直氣和,義正辭婉,漸漸做到怨親平等,煩惱不生。然若其願真而不大,雖有受用,仍非究竟。4、大願:學佛到了因緣成熟,得遇善知識,徹底明瞭佛法真義,深知佛恩難報,發起至誠不二之心,立下宏法利生,誓度一切眾生之大願,此乃所謂宏誓大願。
以淨宗而言,「願」是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亦即將平生所修功德,專求回向往生西方,不作他用;且發大菩提心,乘願再來,廣度一切眾生。詳言之,淨土法門之發願須具足欣、厭二門:
1、厭門:即厭離娑婆。以深知娑婆世界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一切眾生,皆在生死苦海之中,頭出頭沒;吾人起心動念,五欲六塵皆為造業之所,起業感報,故依苦集二諦,因而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及「煩惱無盡誓願斷」之大願。若吾人於娑婆世界,深生厭離,更無貪戀,所謂「但求一日之速脫,不欲須臾之暫留」,是名厭門。
2、欣門:即欣求極樂。由深信極樂世界清淨莊嚴,常得聽聞三十七道品等法,而且諸上善人聚會一處,長生不老,受諸快樂,故依道諦,發「法門無量誓願學」之願;此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眾生生者,皆得不退,無上菩提,一生補處,故依滅諦,發「佛道無上誓願成」之大願。若吾人於極樂世界,切願欣求,更無二志,所謂「求生之心已定,雖萬牛而莫挽」,是名欣門。
總之,「願心」即是「因心」,有因心才有果覺。因大果大,因真果真,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因此學佛要立大願心,瞭解「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如此才能由因生果,也才能達到最後成佛的目標。尤其淨土法門之發願,更要具足欣、厭二門,厭即捨於穢土,欣則取於淨土。此欣厭取捨之方,為十方三世諸佛轉凡成聖之通則。蓋若不厭捨,如何轉凡?若非欣取,何以成聖?故自凡夫乃至等覺,無不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欲修淨業之同修,不可不知也。
學佛人具足「信」「願」之後,就要「行」,所謂依教奉行,如法修行奉養,功德最大。但是「行」是根於「願」來的。真實心願已發,即當照願實行,若有願無行,或行之不力,即同「說食數寶」。所以無論願之大小,或自行,或利他,必須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行不違願,終不改變。
以淨土宗而言,「行」是實行「念佛」。本來淨土修行,不只念佛,或修禮拜、或修供養、或修懺悔等,無量眾行,迴向發願,皆成淨土。而淨土正行,要以念佛為首,故古德判為徑中之徑。
又念佛一行,亦可分為多種,大略可歸納為四:
1、持名念佛:即稱念「阿彌陀佛」聖號,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一句佛號念到底,念到功夫得力,可伏住貪、瞋、癡、慢的習氣,臨終預知時至,安祥往生。
2、觀像念佛:指觀念彩畫塑鑄之佛化身形像,然像去還無,則念佛易成中斷。
3、觀想念佛:指觀念佛之真身相好,如「佛說觀無量壽經」所說,觀日、觀水、觀佛相好等十六觀。
4、實相念佛:指直念本具真如理性,不著土相,不著佛相,不著念相,念到離念,真心全體顯露,即證實相。
上述四種念佛當中,尤以「持名念佛」下手最易,並且最圓最頓,故得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亦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勸導眾生求生淨土的方法。此乃因「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相應,蓋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議,以「名號即實德」、「聲字皆實相」及「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也。且「持名念佛」可「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是佛心」,亦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故「持名念佛」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也。
又淨土之修行方法,又可分為正行與助行,所謂正行者,乃是指單持一句萬德洪名,或大聲念、或小聲念、或金剛持、或心默念,總要心裏想得清楚,口裏念得清楚,耳裏聽得清楚,如是相續不斷,求得一心繫念不亂,而證念佛三昧。所謂助行者,不外乎斷惡修善,亦即遵守五戒十善,多起好心,多說好話,多做好事。須知實行「助行」,無非輔助「正行」而得一心而已。以一般人難能做到二六時中,一句佛號,相續不斷,故須助功,補其不足。且彌陀經云:「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今持佛名號,即多善根;斷惡修善,即多福德;是故正助雙修,因緣具足,得生極樂。
總之,信、願、行三項,稱淨土三資糧,蕅益大師彌陀要解云:「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吾人若能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心多散亂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散亂漸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便不散亂者,即是下品上生。如此依個人念佛斷煩惱的程度,提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此外,吾人當知:「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以念念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是故吾人在實踐佛法方面,當以「持名念佛」為日常生活的守則,時時處處不忘念佛,並以「念佛法門」教化一切眾生出離生死苦海,如此必能成就往生成佛之大願也。
一般人初學佛,若已體悟到佛法的博大精深與理事圓融,想要進一步修學佛法,俾蒙受佛法的利益,則「皈依三寶」是進入佛門必備的條件,也就像世間的學生要入學,必須先辦理註冊手續一般。因之,吾人若發願學佛廣度眾生,則應先拜釋迦牟尼佛做老師,願意一生依照老師的教誨來修學,而老師教學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傳授三皈依」,也就是「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般人聽到「皈依佛」,就想到佛像;聽到「皈依法」,就想到經典;聽到「皈依僧」,就想到出家人,這種把「皈依三寶」當成皈依外在的「住持三寶」(即佛像、經典、出家人),並不完全正確。因此,深入瞭解皈依三寶的意義是我們同修應該特別加以重視的。
唐朝時代的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唯恐後人對「皈依三寶」的誤解,特別在壇經講解並傳授三皈依,他不是講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而是要我們歸依「自性三寶」,蓋以「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六祖對歸依自性三寶的解釋為:「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由上可知,六祖所傳授的皈依,乃是要我們皈依「自心三寶」,亦即「內調心性,外敬他人」,「常見自己過,不說他人好惡」,「常須下心,普行恭敬」,方名真正的「自皈依」也。
在此首先介紹「歸依佛」的意義。「歸」是回頭,「依」是依靠。我們從久遠劫以來,在三界六道流轉輪迴,頭出頭沒,實在是無依無靠,苦不堪言,是真正的可憐憫者。此乃由於沒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沒有遇到好的老師(佛菩薩)。今天得遇佛菩薩這麼好的老師或善知識教導我們,要從迷惑顛倒「回頭」(皈),並且「依靠」(依)自性覺。我們須知,吾人的自性本來覺,所以歸依佛,不是外面的佛,而是自性佛。所以我們「歸依佛」之後,就是從現在起要「覺而不迷」,無論在待人、處事、接物方面,一定要覺悟,絕不能迷惑,如此才是真正的皈依,否則皈依佛僅是一種有名無實的形式,無法得到歸依佛真正的利益。
其次談「歸依法」。「法」是對宇宙人生正確的看法與見解。在佛經裏稱為「正知正見」,或是「佛知佛見」,這是「自性法寶」,不待外求。因之,佛陀教我們從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回頭,要依自性的正知正見,並且放下一切的妄想執著、是非人我、五欲六塵、貢高我慢的念頭,稱之為「歸依法」。
最後談「歸依僧」。「僧」是清淨的意思,也就是要做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外境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之時,要保持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不受外境污染。蓋以凡夫根塵相接觸,都會被外境所轉,如接觸到順自己意思的,就容易起貪心,貪就是染污;不順己意的,便起瞋恨心,被瞋恨心染污;所以外在的名聞利養、塵勞愛欲境界都是心地清淨的障礙。因此佛告訴我們,自性本來是清淨的,沒有染污,我們要從一切染污回頭,依自己的本具的清淨心,這才是「歸依僧」。
總之,「皈依三寶」總結起來說,「皈依佛」就是「覺而不迷」;「皈依法」就是「正而不邪」;「皈依僧」就是「淨而不染」,這是佛陀教導我們修行的主要依據,也就是要皈依「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淨」之本具的「自性三寶」,這才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也才是釋迦牟尼佛要我們「皈依三寶」的本意,我們如能依教奉行,將「覺、正、淨」落實在日常生活的待人、處事、接物當中,才是真正佛陀的三寶弟子。
最近有機會到美國西雅圖參訪,會後在友人的介紹之下,去參觀華盛頓湖的特殊景觀—「運河閘門」與「魚梯」(Fish Ladder),其中的「魚梯」是供鮭魚從太平洋回到華盛頓湖(原出生地)產卵的階梯,每一階梯約相差一英呎,故鮭魚必須歷經多次跳躍魚梯及逆流而上,才能回到「故鄉」產卵,並且傳宗接代。
在參觀鮭魚逆流而上,才能完成一生目標之大自然現象,給予我們不少的啟發:
1、就如同鮭魚一般,我們在求學、工作、修行的過程當中,往往會面臨種種嚴厲的考驗,我們要能夠勇於接受逆境的挑戰,要力爭上游,不怕艱難險阻,否則「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隨波逐流,無法不斷地自我提昇,將會遭到時代的淘汰。尤其修行乃是逆行返本之事,不逆行,何能返本?一切萬事萬物,莫不皆然。如玉不琢,不成器;天無秋殺冬藏之逆,何能成春生夏長之榮;人無堅苦卓絕之逆行,何能成就濟世利人之功業?可知煩惱之火,即菩提之因,此即「火中生蓮花」、「道在苦中求」之義。
2、吾人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同樣也會遭遇不少的誘惑與試煉,尤其在面對此紅塵世界,吾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境界一接觸,心中若無正知正見或定力,必定會引發我們貪、瞋、癡、慢、疑的種子,因而妄造惡業,如此隨順個人的煩惱習氣,就是「順生死流」,將永遠無法超越生死煩惱的痛苦與束縛,一生修行的志業就無法成就!因之,修行過程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亦如同孔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此方能「逆生死之流」,也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3、吾人在世界各地遊山玩水之餘,對大自然現象的觀察,往往可使我們因此體會宇宙人生的真理,如日出日落,讓我們體會人生的盛衰,世間變化的無常;大江東去,提醒我們:「逝者如斯,不捨晝夜」,不要執著過去,或冀望於未來,要學習活在當下,並且要以謙卑的心來面對人生;看到不滿意的人事現象,應將我們的認知,從「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Why are they doing this?)改為:「他們究竟想教我們什麼?」或「他們將有何以教我?」(What are they trying to teach me?)。如此,便能真正體會「處處是我道場,人人是我良師」的說法。
4、吾人從無始劫來,流浪生死苦海,從未讓我們的心,回歸到真正的故鄉,甚且迷失自我,不知「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實應早日覺悟:「彌陀是我大慈悲父,西方極樂是我故鄉」,並且信願持名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回到我們「心」真正的故鄉,期完成一生成佛的目標。
總之,吾人身處在宇宙之中,須瞭解任何人、事、物,如山河大地、情與無情,萬事萬物皆時時刻刻在講經說法,並且啟發我們、教導我們體會宇宙人生的真理,只要我們能覺悟,則:「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如此必能「逆生死流」,不斷向上提昇,並且創造幸福美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