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佛七開示
學誠法師講述
法音1996年第3、4、6期
(編者附識:學誠法師佛七開示本應有七篇,但因其中一天未作錄音,所以本刊只刊登了六篇。)
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從昨天晚上起七到今天,二序大眾都來參加了,看到大家一起認真地念佛,我很受感動!
我雖然出家已經十多年了,參加過很多佛七、禪七,出外參學也有不少所見所聞,但在廣化寺還未曾主持過佛七。這是什麼原因呢?第一,我知道本寺念佛堂裏常年念佛,有見地的老修行很多,而我自己對念佛法門的體會也不很深刻,所以一直不敢主持。再則,佛七、禪七在佛法的行持上是極其重要的一環,理應禮請有修有證的大德來主七,否則,很難舉行得如法圓滿。但遺憾的是,目前國內諸方叢林都難以請到有修有證的大德來主七,所以,當今叢林大眾共修的情形難復舊觀了。
此次舉行的精進佛七,對佛學院的許多同學來說,恐怕還算是一件新鮮事吧!諸位能不乏興趣,踴躍參加,可以說對念佛法門滿懷信心,只是對這一法門的殊勝理論及行持方法不甚明瞭,所以大眾師父要求我講一講念佛的意義,期望能夠更加真誠地念佛修行。由於這個緣起,所以決定每晚安排一段時間,講講我對淨土法門的一些膚淺認識,以便使大眾師父對念佛法門加深瞭解,生起信心,今天講的題目是:
放下萬緣 一心念佛
放下什麼?外則宇宙萬有,人我是非;內則身心世界,妄想雜念。這些東西要是看不破,放不下,那就萬般煩惱掛心頭了,又如何能在念佛堂裏自在地念佛呢?合外在的繁雜境遇和內在的煩惱思緒,稱之為萬緣。
萬緣所包括的內容很多,但究其主要的,可以說是造成有情生死輪迴不息的業因。業遇到種種因緣而產生果報,由於每個人所作的業不同,所得的果報亦不同,但都是自作自受,任何人都代替不了,它有很強的作用力和牽引力,故稱之為「業力」。
我們想好好用功,發心念佛,而心念總是無法靜下來,這就是業力在作怪。佛經上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又說:得到人身猶如「盲龜得浮木」。意謂大海裏有只海龜,眼睛是瞎的,每過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一塊浮木中間有一小孔,在海面上漂流,等到有一天海龜浮出海面時,能恰好地鑽進浮木孔中,這是何等的難遭難遇!我們在六道中得人身的機會就與此相似,非常希有難得!因此,我們一定要珍視自己得到人身的價值,縱有百年三萬六千日,過一日就少一天,必須認識清楚,空過此生就太可惜了。
念佛時,務必一切全然放下,譬如平時講話喜歡講是非,做不應當的事,起想入非非的念頭,念佛時要把這種種都放下。念佛——關鍵是一心念。念的含義,同學們都明白,念字從今從心,就是現前一心,一句佛號從心裏清清楚楚地念出來,還要明明白白地聽到心裏去,念念心不離佛,佛不離心,這才是念佛。如果一邊念佛一邊不停地生出別的念頭來,想別的事情去,那還是念是非,而不是在念佛,應達到每一個心念都是佛號。
為何要這樣呢?因為一心不可二用。那麼,一心念佛該如何下手呢?首先要心平氣靜,不急不慢,不可貪多急念,以為念得越多越好,這樣很容易疲勞,疲則難持久。也不是悠悠閑閑,抱無所謂態度,念多少算多少,那樣佛號提不起來,終則放逸懶散。而是要歷精進佛七一樣,安排好時間,從從容容地念,念茲在茲,就容易得一心。
《像法決疑經》說:釋迦牟尼滅度後,「初五百年,持戒堅固」,比丘持戒清淨,證得解脫,所以正法時期,比丘以持戒而得解脫。「像法一千年,禪定堅固」,像法時期,比丘較注重禪定的修習,以禪定證解脫。「末法一萬年,念佛堅固」,末法時期,比丘大都修念佛法門,以念佛了生死,出三界。所以,淨土法門得以廣泛地流傳,大家都弘揚修學淨土法門,所謂「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
為什麼淨土法門會如此興盛呢?其原因是,大家都想離苦得樂,知道人生是苦,要求得到究竟的安樂,然而,現實生活中有種種苦,想捨離之,依世間法是達不到的,所以只有到佛法中求,而離苦得樂最容易、最有效的方法是念佛法門。這一法門非常適應中土眾生的根機,所以千百年來,普遍地流傳著。
苦有生理、心理與物理等方面的種種不同。
生理:有生老病死。古往今來,每一個人都逃脫不了這一規律。
心理:有煩惱與痛苦。大家更是有體會的,如毀譽稱譏等八風。自己時時受他人言行的影響,人家一個不好的眼色,有時會難過一天;見別人壞處,心裏不好受;別人用功,心裏覺得慚愧等等。自己看到別人是這樣,別人看我們也會產生如此多的煩惱。
物理:是指由社會與環境帶來的痛苦。如:地水火風四大災難。地災,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了幾十萬人,國外發生的地震也時有所聞。水災,如安徽大水災,農田房屋被沖毀,人、畜被淹死。火災,所謂水火無情,世界各地戰火頻繁,具有毀滅性的武器等日益增多,對整個人類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風災,歷颱風、龍捲風等,給人類帶來無盡的痛苦。
這些苦難充滿人世間的每一個角落,未來的世間勢必越來越不安寧。釋迦牟尼佛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告訴我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要得到究竟的安樂,只有超出三界,否則無論到哪里,即使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也難免福盡還墮之憂。
淨土法門,深契末法眾生之根機。《大集經》中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末法億億人修行,很少有人能夠獲得解脫,其原因是不持戒、不修定,不積極儲備福慧資糧,更何況現在修行的環境遠不如以前,障道因緣甚多。往昔沒有電影、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等傳播媒介,交通又十分不便利,出家人修行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與干擾。可現在的出家人衣食豐足,四事不缺,而內心仍然煩躁不安、苦惱重重,所以唯有念佛才是對治散亂心的最好法門。現在就讓我們以清淨心來至誠念佛吧!
昨天談到「放下萬緣,一心念佛」。當然,念佛要達到一心,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更有效、更相應的方法,各人用功千差萬別。在這無量無邊的法門中,今天講其中四種念佛方法:一、持名念佛;二、觀像念佛;三、觀想念佛;四、實相念佛。這四種,攝盡無量的念佛法門,依此修持,確保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中前三種是事持,後一種是理持;事與理結合起來,方能圓滿。
一、持名念佛
很多初發心念佛的同學,將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念出口後,方才發現有許多煩惱、妄想拋不開,心裏頓起分別,以為念佛不但斷除不了煩惱,反而越念煩惱越多。殊不知這是你無量劫以來的生死根本——無明煩惱,如江河奔流不息,如何能夠一下子斬斷呢?而念佛的目的正是要斷除煩惱。古來大德說:「妄念紛飛之際,正是做功夫時節」。妄念出現時,立即遣除,久而久之,功夫自然純熟,你能夠覺察出妄念紛飛,幸虧有這句佛號,如果不念佛,妄念波翻潮湧,剎那不停,自己還不能覺察到呢!由此可見,念佛的時候比不覺察以前進步多了。所以,持名念佛很重要。
持名念佛這個法門,源於《阿彌陀經》。經說:「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七日一心不亂,臨終之時,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及諸聖眾親臨接引,往生西方。古德曾說:「末法時代的眾生不修念佛法門,非愚即狂。」愚就是沒有智慧,不懂得修。狂就是狂妄,類似精神病,缺乏智力,不能修行。因此,對於一個正常學佛的人來說,還是依念佛得堅固。
那麼,如何來修呢?持名念佛最忌諱的是意念不能集中,思想渙散,字句模糊,不能念一句聽一句,快慢不一,既無節奏又不連貫。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不相應,聲音攝不住念頭,名號隨口滑出來,功夫不得力,永難成片。持名念佛貴重一心,不夾雜其他念頭,不以念得快、念得多為好,許多念佛的人,往往貪多貪快,實際上,應該不緩不急,歷歷分明,行住坐臥,穿衣吃飯,任何時候,一句佛號綿綿密密,正如印光大師所說的:「隨忙隨閑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求生西方。」古人打佛七,一整天都在佛堂裏,念佛不間斷、不分散,一心用功,很容易得到事一心不亂。
二、觀像念佛
觀像念佛源於《大寶積經》。經中說:釋迦牟尼佛因地修行,名大精進菩薩,未出家時,看見一比丘在畫佛像,非常莊嚴,從而生起大恭敬心,隨即發心出家。出家後,向那位比丘禮請其所畫的佛像,比丘滿足了他深切的心願。於是,他誠心誠意地恭請佛像到深山裏供奉,專修觀像念佛,即眼觀佛像,心裏念佛,這就是觀像念佛的起源。
現在,每個寺廟庵堂都供奉著佛、菩薩及羅漢聖像等,可以說也是給佛教徒修觀像法門提供方便;居士在家裏供奉一尊佛像,以恭敬心、虔誠心,在佛像前念佛、誦經、禮拜、懺悔,這也可以說是在修觀像法門。眼見莊嚴的佛像而不念不拜、不恭不敬,這是缺乏善根。
那麼,如何修觀像念佛,其功夫才容易上進呢?首先安立一尊所要觀想的佛像,使意念安住在這個聖境上,隨之生起所觀佛像的形相;其次,漸漸觀想佛像的頭部、雙手、身軀、兩足等全身部位,使這些部位在心裏逐漸明顯清晰,再次對佛像全貌作更深入的觀想,隨每個人觀心力量的大小,使所觀佛像,可大如樂山大佛,也可小至寸許,但都要讓佛像莊嚴的相貌在內心浮現,時時感覺到與佛同在。修行功夫深的人,可能佛像會在心裏大放光明,功夫差些的人,佛像在心裏會有其位置,但不一定會放光明,這時,你不必勉強想要佛像放光,不要執著,否則,必定會影響觀像念佛的成就。
假如所觀的佛像只有部分在內心明顯,那麼,就應該觀想明顯的那部分。修行觀像念佛,雖然有很多利益,但末法時代的眾生業障深重,心念粗劣,修觀的時候,佛像顯現;不觀的時候,佛像隱沒,這樣,則成間斷,不能前後相續,難以達到一心不亂。
三、觀想念佛
觀想念佛,出自《十六觀經》。經裏一共說明十六種觀法,現在略舉前兩種觀法:日觀與水觀。
第一、日觀:首先面朝西方,端身正坐,仔細觀想太陽落山處,使心念牢牢安住在這一境界上,不移不動,集中精神,專注觀想,內心平穩。太陽即將西落時,彤彤日輪,狀如空中懸鼓。日觀修成時,無論開眼或閉眼,這種所觀的境相都是清晰明瞭的。
第二、水觀:水——大家都十分熟悉。修水觀的時候,心裏觀想水澄清明淨,沒有絲毫污染,讓意念專注在清澈的水的境界上而不散動。接著,意念令水變成堅硬的冰;冰也是清淨明澈的。次將冰作琉璃想,觀想琉璃成寶地,內外光瑩明亮、平坦莊嚴,周遭共有八個角落,分別都是用金剛等七寶所成的金柱支擎這琉璃寶地。寶柱由百寶所成,寶中有珠,每一珠都大放光明,每一光明有八萬四千種色,無盡璀璨的光色映照琉璃寶地,猶如百千億日月同時並照,場面極其壯觀,望無涯際。琉璃寶地皆以寶繩作界,光中湧出無窮盡的亭臺樓閣,也是百寶所成。亭臺樓閣中有無量的華幢和樂器,寶光中飄散出八種微風,鼓動華幢與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等妙法。這就是水觀,名為第二觀。
如是次第而修,乃至第十六妙觀。每種觀法,皆具不可思議的妙用。因眾生智慧淺薄,而所觀的境界又極其微妙,所以我們修此觀想念佛,總不如第一種持名念佛容易。
四、實相念佛
實相念佛,屬於理持法門,非常高深,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記得在《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當他參訪解脫長者的時候,解脫長者對其開示念佛三昧時說:十方世界有無量無邊的如來,那些諸佛不到我這裏,我也不去那些諸佛的處所,如此,就見到佛了。我要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想見就見,想去就去,一切境界都是唯心所現,如夢如幻,我就是如此憶佛念佛而見到佛的。
實相念佛的道理正如古德所說「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的道理是一致的,甚深不可思議!
不生不滅、不去不來是從理體上講的;有生有滅,有去有來,則是從事相上分的。理體與事相原是一體的,性與相圓融無礙,因此不去不來,並不妨礙有去有來。有去有來,其實也是不去不來,去與來的事相要在不去不來的理體上得到體悟,不去不來的理體要在去來的事相上作說明,這是念佛往生淨土的要訣,也是實相念佛的最上乘功夫。
會集《大經》的夏蓮居居士曾作一首偈子說:「彌陀教我念彌陀,口念彌陀聽彌陀,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第一句,是說阿彌陀佛教我們念阿彌陀佛;第二句,是說念阿彌陀佛的方法;第三句,是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只要你能時刻不停、誠心誠意地一直念去;第四句,是說念佛一定能成佛,所以可以說是阿彌陀佛在念阿彌陀佛啊!
在座的諸位,都是未來的阿彌陀佛,現在就請阿彌陀佛一心念阿彌陀佛吧!
今晚,我們簡略地談談極樂世界依報與正報的清淨莊嚴。極樂世界是修行淨土法門的人之所向往,所要到達的目的地,是一生修行的最後歸宿。那麼,極樂世界究竟有多好?去極樂世界有何利益?極樂世界裏的聖眾,他們生活的情形又是怎樣?可能同學們都很有興趣想瞭解。遺憾的是,自己未曾到過極樂世界,既然沒有到過極樂世界又要來說極樂世界,該從何談起呢?身為佛教徒,我們只能依聖教量為標準。聖教量包括經律論三藏,應該相信佛陀的遺教以及古來祖師大德的寶訓,我們雖然沒有去過極樂世界,而釋迦牟尼佛以及古往今來許多修持念佛法門的大德,他們都決定去過。聽過來人的話,總之是不會錯的,所謂佛言不信,何言可信呢?
一、依報莊嚴
在《無量壽經》裏,世尊告訴阿難:「彼極樂世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來修諸功德,而成就的莊嚴國土。「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遠離各種痛苦。娑婆世界有苦苦、壞苦、行苦等等的逼迫,又有八難的障礙。
所謂八難:前三難,即「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的眾生,永世在受苦,沒有機緣聽聞佛法。
第四無想天難:居色界的第四禪,壽命五百劫,為諸外道修行的歸宿處,此天沒有佛法。
第五北俱盧洲難:眾生壽命一千歲,沒有中夭現象,不同於南閻浮提的有情,他們非常安逸快樂,因為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所以聖人不去那裏說法度生,北俱盧洲的眾生也無緣聽到佛法的音聲。在各大寺廟裏都塑有韋馱菩薩,號稱三洲感應,即是除去沒有佛法的北俱盧洲。
第六盲聾喑啞難:雖然生處中國(即有佛法的地方),但是他們的業障深重,六根不具,不能見聞佛法。有些人雖有耳目,卻不肯接受佛法,如同盲聾喑啞一般,不能見佛聞法,十分可惜!
第七世智辯聰難:世間有許多聰明人,他們只學世間法、外道法,而不學佛教出世法,不學了生脫死的大法,聰明反被聰明誤,終成所知障。
第八佛前佛後難:在佛沒有出世以前的人,或佛入滅以後的人,由於業重緣缺,不能聽聞佛法而得解脫之大利益。
這八難,極樂世界中都不復存在,更不會有諸魔的擾亂了。「魔」,譯成漢語為障礙、擾亂。如有人故意障礙擾亂其他道友用功修行,也名之為魔。所以,我們不能妨礙和擾亂其他師父的用功,否則自己便成了魔。
「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極樂世界沒有春夏秋冬四時的差別,更沒有寒冷、暑熱與雨天陰天等種種不調順的氣候,有的是華雨飄香,風光無限。
《無量壽經》裏又說:「復無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荊棘沙礫,鐵圍、須彌、土石等山。」極樂世界既沒有江流大海,也沒有丘陵坑坎以及雜草碎石等零亂之物的存在,更沒有鐵圍山、須彌山(須彌山——娑婆世界是以須彌山為中心。須彌山高出水面八萬四千由旬,外部有九山八海圍繞,八海最週邊是鐵圍山,須彌山頂是帝釋天主所居之處)。
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與娑婆世界完全不同。極樂世界是如何構成的呢?「唯以自然七寶,黃金為地,寬廣平正,不可限極,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極樂世界無邊無際寬廣無比,所以無論多少人往生彼國,都不會造成人口過多的問題。佛經中所談到的極樂世界種種殊勝莊嚴,絕不同於娑婆世界有種種貧苦困厄,其目的是為了接引眾生相信淨土法門,回向往生極樂世界。
《阿彌陀經》說:「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說:極樂世界有種種鳥。舍利鳥即中國的鷺鷥,亦名百舌鳥。迦陵頻伽,譯為好聲鳥。共命之鳥是單身雙頭的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六時是當時印度把一天時間分成六段,晝夜各分初中後三時,合為六時。這些鳥一天當中不停地發出和雅美妙的聲音,而這些聲音都是在演說「五根、五力……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就是三十七道品等法。我們現在學習三十七道品,到極樂世界後,還是需要繼續修學三十七道品,並且隨時隨處都能聞到佛法。
《阿彌陀經》又說:「其土眾生,聞是音己,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極樂世界中的鳥,不同娑婆世界畜生道的鳥類,因為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連三惡道的名稱都聽不到,更不會有真實畜生的存在。此諸眾鳥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力所成就的。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愛好美妙的音聲,所以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裏成就了種種勝妙音聲,助長其善根與佛法!
極樂淨土,對於佛教徒而言,依據聖教量自是不成問題。如果對於外人如何才能起信呢?外人也有他們不同的聖教量,比如天主教、基督教有《新舊約全書》,伊斯蘭教和道教均有各自所信奉的經典流傳於世。那麼,我們該如何說明極樂世界的存在,使世人、外道也能生起信心呢?
根據現代天文學的說法:宇宙間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每一個世界各不相同。其中自必有痛苦的世界,也必有快樂的世界,也有痛苦與快樂交雜的世界。宇宙裏的世界決不會完全一樣,在無窮無盡的世界裏,必定有極樂與極苦的世界。由此可知,極樂世界的確是存在的,如果極樂世界存在的理由不能成立,那麼天文學所說的種種世界就更加不可信了。
至於說極樂世界在西方,這並不成問題,因為方向本來並非絕對性的,只是一個假名而已,其目的是為了眾生觀想方便,發願往生有個目標。例如:莆田市對福州來說,它在南面;對廈門而言,它在北面;對整個福建省來說,它處於閩中,即在中部,怎麼說都可以,都不會錯,主要是看你站在哪個方位說。
二、正報莊嚴
極樂世界有教主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等諸大菩薩及諸聲聞、天人等諸聖眾。在《無量壽經》裏,佛對阿難說:「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又有無數聲聞之眾,種智洞達。」意謂極樂世界有無量無邊的聲聞,具有無上智慧與福德神通,「威力自在,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極樂世界裏邊的聲聞眾,尚且有如此廣大神通,更何況佛菩薩呢?
《無量壽經》又說:「我弟子當中大目犍連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眾生,於一晝夜悉知其數。」釋迦牟尼佛說:我弟子中大目犍連神通第一,在一天內,能遍知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顆,娑婆世界有多少眾生。接著佛陀又說:「假使十方眾生,悉成緣覺,一一緣覺壽萬億歲,神通皆如大目犍連,盡其壽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會中,聲聞之數,千萬中不及一分。」假如十方一切眾生都成緣覺,壽命一萬億歲,神通智慧都如目犍連那樣大,竭盡他們的壽命與智慧,來推算極樂世界有多少位聲聞,其結果是千萬分中不及一分,極樂世界裏的聖眾,真是不可思議的多啊!
佛陀接著說:「彼佛壽量,及諸菩薩、聲聞、天人,壽量亦爾,非是算計譬喻之所能知。」阿彌陀佛及諸菩薩、聲聞、天人的壽命都是不可稱計的。
有人問:極樂世界怎麼會有聲聞乘呢?殊不知這是佛陀的權巧方便,對娑婆世界種種不同修行的眾生而施設的。天臺宗把極樂世界分成四土,即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阿彌陀佛居住常寂光土,觀音、大勢至等諸大菩薩住在實報莊嚴土,諸聲聞眾住在方便有餘土,天人住在凡聖同居土。
佛陀繼續說:「彼佛國中,諸菩薩眾,悉皆洞視、徹聽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諸天人民以及蜎飛蠕動之類,心意善惡,口所欲言,何時度脫,得道往生,皆豫知之。」
極樂世界的諸大菩薩對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包括蜎飛蠕動,小小的螞蟻、蒼蠅、蚊子,每一眾生說什麼話,做什麼事,起什麼心,動什麼念,諸大菩薩都會知道。十方世界每一眾生什麼時候因緣成熟而得度脫,什麼時候發願往生,諸大菩薩悉知悉見。
《無量壽經》說:「又彼佛剎,諸聲聞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極樂世界諸聲聞眾的身光只有一尋(八尺)。菩薩的光明有百由旬,一由旬在印度分四十、六十、八十里三種。若一由旬以四十里計,是四千里,以六十里計是六千里,以八十里計則是八千里。極樂世界有二位大菩薩,其光明能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難問佛陀說:「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此二菩薩,於娑婆世界修菩薩行,往生彼國,常在阿彌陀佛左右,欲至十方無量佛所,隨心則到。」這兩位大菩薩是在娑婆世界修菩薩行而成就,爾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常在阿彌陀佛左右護持佛法,接引眾生,二位大菩薩對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有特殊因緣,念佛堂裏供奉西方三聖,原因就在於此。
《無量壽經》中又說:「現居此界,作大利樂,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為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娑婆世界裏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遇到任何災難苦厄,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沒有不得救度的。這裏應注意的是: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而不是惡男子惡女人,假如惡人做壞事遭受因果報應,菩薩雖有廣大悲心,也是愛莫能助的。
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我根據《阿彌陀經》與《無量壽經》的記載,結合自己一些粗淺的認識,作出以上極其簡略的介紹,可謂「千分不及一,萬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不及一」。極樂世界究竟有多莊嚴、多美妙,等你有朝一日身臨其境,自有一番切身感受,方信佛語不虛。現在請諸位開始念佛求生西方吧!
幾天以來,早晨、白天來參加念佛的人數都沒有晚上來得多,我想大概有二個原因,第一,晚上是大眾最閑靜的時候,廚房、流通處、外寮等的各位師友都來參加念佛;第二,借此佛七期間來聽一些佛法。諸位如果覺得這幾天來我所講的話是實在的,那麼,今晚所要講的內容諸位將會覺得更實在。
今晚,要講的題目是淨土三資糧——信願行。人活在世上,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及時作好準備,何況出世間了生死的大事,更應如此。諸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可不早日準備資糧。
比如,想去外國旅遊,首先需要辦理護照、簽證、買飛機票,準備衣服、日常用品等。到國外的時候,還必須有人接待,安排吃住與活動等等,如果不懂外語,還要請人當翻譯。所有這些都是資糧。如果資糧短缺,就跨不出國門,或者雖然到了國外,也將會非常地乏味。
一、信
淨土宗所談的信,包括二方面的內容:一、總信;二、別信。
什麼是「總信」呢?即信實、信德、信能。
第一、信實:相信佛教經律論三藏所闡述的一切義理,如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等等,這是佛陀為不同根器的眾生而施設的八萬四千法門。如果你一邊口念佛號,一邊反對人家看經學教,主張不要學習許多佛法,這是不正確的。
第二、信德:相信三寶清淨殊勝的功德。念佛有念佛的功德,持戒有持戒的功德,布施有布施的功德,供養佛法僧三寶可以得到無量無邊的功德。
第三、信能:相信用功修行,能夠斷煩惱證菩提。相信佛菩薩有力量幫助和指導眾生了脫生死。
無論是修學哪個宗派的佛教徒都必須遵從總信裏的內容,也就是說,信仰三寶是一個學佛者最基本的信念。
「別信」,這是淨土宗尤其強調的信,分成二點說明:第一,相信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莊嚴;第二,相信一心念佛可以往生。
《華嚴經》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一個學佛者若不具足信心,哪怕把三藏十二部研究透徹,也不能得到法益,猶如翻看地圖冊,去什麼地方,走什麼路線,你都了如指掌,可是你不相信地圖冊上所標明的各條線路是正確的,固步不前,豈能到達目的地呢?釋迦牟尼佛一生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開設八萬四千法門,適應無量眾生的根機,淨土法門在無量無邊的法門中,是一種最難信和最易行的特別法門,是釋迦牟尼佛以佛眼觀照世間,無問自說,普應群機。
淨土法門既然這樣殊勝,我們如何才能真正起信呢?淨土宗第十二祖徹悟禪師說:淨土法門的「信」,共有十個方面:
第一、相信「生必有死」。古往今來,每一個人都免不了死亡之日。
第二、相信「人命無常」。在座的諸位同道,哪位先往生,哪位後捨報,都很難肯定。佛陀說:「人命在呼吸間」。的確生命的無常,誰能預料得到呢?
第三、相信「輪迴路險」。今世雖然生在善道,假如你不珍惜人生,不廣修諸善,那麼,要想後世再出生在人道,就很難說了。在無始無終的生死輪迴路上,確實是極其險要的。
第四、相信「苦趣時長」。佛經中說:墮到三惡道裏,無論是哪一惡道,至少要受五千劫的大苦,然後方能脫離。
第五、相信「佛語不虛」。相信佛陀所說的教法,沒有絲毫虛妄。「日可令冷,月可令熱」,佛陀所說的教法,絕對真實不虛。佛陀親口所說的淨土法門也是如此,因為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
第六、相信「實有淨土」。猶如相信有娑婆世界的存在一樣,相信極樂世界真實存在。
第七、相信「願生即生」。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修行人,三資糧具足後,決定可以到達。
第八、相信「生即不退」。一經往生,必獲不退轉位,永遠不會再來娑婆世界受苦,除非你乘願再來度化眾生。
第九、相信「一生成佛」。娑婆世界的眾生壽命極其短暫,凡是往生極樂世界的聖眾,壽命無量,必定當生成佛。
第十、相信「法本唯心」。佛陀說:「心雜染則有情雜染,心清淨則有情清淨。心雜染則國土雜染,心清淨則國土清淨。」一切染淨諸法無不是唯心所造、唯識所變。
徹悟禪師所說的十信,其中後四種:「願生即生」、「生即不退」、「一生成佛」、「法本唯心」,屬於殊勝的果報。前四種:「生必有死」、「人命無常」、「輪迴路險」、「苦趣時長」,如果眾生不信佛法,不依佛法實行,便有這四種的過患。但無論相信或不相信,輪迴現象依然存在。
前四種與後四種,即善與惡的八種果報,勤修淨土法門的人,如果能夠產生真實的信仰,那麼對前四種惡果理應徹底斷除。這樣,就是第五種「佛語不虛」的信仰。
二、願
願也分成二部分說明:一厭離娑婆,二欣取極樂。對娑婆世界一定要有極大的厭離心,對極樂世界一定要有無限的欣取心。
梵語娑婆,漢譯堪忍。娑婆世界的眾生安於十惡,承受種種煩惱與痛苦的折磨而不肯出離。《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中把娑婆世界眾生的痛苦現象,用四個五來說明。
《無量壽經》中說:娑婆世界眾生有「五惡」、「五痛」、「五燒」。五惡,指造作殺、盜、淫、妄、酒;由五惡而召感現世種種痛苦的果報名為五痛;召感後世與後後世種種的苦報名為五燒。在《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把娑婆世界形容成五濁惡世,簡稱五濁。
一劫濁:劫濁中的眾生,業障深重,不修福德,壽命逐漸縮減,當縮減到三十歲的時候,饑饉災起,生活條件極端困迫,導致死亡的眾生遍處皆是,觸目驚心。當人壽減到二十歲時,各種恐怖的疾疫災難廣泛流行,缺醫短藥,無量無邊的眾生因此而身亡。當人壽減至十歲時,刀兵災起,草木皆兵,娑婆世界的眾生無不互相殘殺,最終造成人類莫大的劫難。這是劫濁。
二見濁:處在像法與末法時代的眾生,惡見深重,不講因果,不信輪迴,偷機取巧,廣造諸惡,豈能安貧守道。
三煩惱濁:煩者煩躁,惱者惱亂。娑婆世界的眾生,終日無不被貪瞋癡等種種煩惱之所擾亂,爾虞我詐,虛誑諂曲,身心不寧,惶恐不安,沒有力量修習善法,名為煩惱濁。
四眾生濁:亦名有情濁。無始以來,六道眾生在生死苦海中頭出頭沒,不知脫離,因為多生多劫業力的推動,從而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聞佛法、不做功德,豈有解脫之日!
五命濁:亦名壽濁。劫初人壽八萬歲,以後眾生身口意三種惡業日漸增多,因而人壽漸漸縮減,名為命濁。
《阿彌陀經》中,將娑婆世界說為五濁惡世,其目的是讓眾生儘快生起厭離娑婆之心。那麼,如何方能發起厭離心呢?我認為四個五很重要,務必時時刻刻銘記於心。如果修持淨土法門的人,貪生怕死,眷戀塵世,阿彌陀佛垂手接引而不願跟隨往生,那麼,你的厭離心是否純正,就必須再次檢驗了。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活一天,甚至活一千年,一切都是隨順業力流轉,總免不了五惡、五痛、五燒諸般痛苦的日子。
怎樣才能往生極樂世界呢?《阿彌陀經》說:「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往生極樂世界與彼國中諸大聲聞、菩薩聚會一處,聞佛聞法聞僧,終日熏陶佛法的義味,道念增長,道果圓成。
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必須要有善根、福德因緣。善根指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即發菩提心,持名念佛。福德因緣是指往生極樂世界的助緣,即受持禁戒,廣作諸善,勤修三福。
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淺。」假如信願真切,臨命終時,一念十念均可帶業往生,若信願不具,哪怕你將一句阿彌陀佛聖號持得綿綿密密,風吹不入,雨打不透,猶如銅牆鐵壁般的堅固,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信願十分重要!
在凡夫塵世,厭離與欣取有其區別,若達到終極目標,是二而不二的。智者大師在《妙中鈔》中說:「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捨離娑婆與欣取淨土是從凡夫事相上分別的,假如行人一味執著不取不捨的淨土理體,從而便有廢事執理之過患,不能產生真實的效用,所以事與理相結合,方能相得益彰。
三、行
行,分正行與助行二種。正行是發菩提心,持名念佛;助行是勤修三福,力行眾善。
信願具足以後,應該老實持名念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意謂持名念佛的法門,是以眾生心為著眼點,以勇猛精進、一心念佛為因,往生極樂世界為果。
蕅益大師稱讚持名念佛法門說:「念佛法門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淨土宗第十三祖印光法師說:「九界眾生捨此,則上無以圓成佛道,十方諸佛離此,則下無以普渡群迷,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法無不還歸此法界。」
助行,指勤修三福,力行眾善。《觀無量壽經》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乃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一世福,又名世善,為世間本來存在之孝悌忠信等善法,如: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等。二戒福,又名戒善,為佛陀出世所制定的戒法,包括人天、聲聞、菩薩所受持的三皈、五戒、十戒乃至具足戒,以及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等,或具受或不具受,都要回向往生。三、行福,又名行善,為凡夫起大乘心,自行化他所具之善根,即發大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勸導促進一切修行用功的人,發願往生西方。
今晚,我們要講的題目是「安住道場與發心念佛」。安住道場又分成兩部分來講,即道場與安住。
什麼叫做道場?顧名思義,修道的場所名道場。道場有三種,約三世分:現世道場,後世道場,後後世道場。
第一現世道場,又可分為小中大三種。
一、小道場:以出家人而言,有的步進念佛堂、大雄寶殿、禪堂、五觀堂方能發起修道之心,這種人便是以殿堂為道場。
二、中道場:以寺院範圍為道場。身居寺院,懂得用功,離開了寺廟,猶如返回世間,忘乎所以,甚至把出家人的身份都淡忘了,這種人便是以寺院為道場。
三、大道場:以娑婆世界為道場,以一切眾生為自己所教化的物件,到處都能夠修行念佛,弘法利生。
第二後世道場。發心念佛的眾生,希望往生極樂世界,以極樂世界為修行的道場,一生成辦,圓成佛果。
第三後後世道場。往生極樂世界,取證三不退轉後,乘願再來娑婆世界普度眾生。所以說後後世是以十方世界為道場。現在,我著重談寺院道場。
眾所周知,寺院是出家僧尼用功辦道的場所。佛在世時,比丘住在泉邊、樹下,遊化人間,無處不是道場,隨處都可用功。佛法流傳到中國以後,逐漸形成許許多多、大大小小、形式不同的寺院,出家人的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四事的來源,與當時印度完全不同。
當時印度比丘以托缽為生,而中國的出家人歷來都是需要自起爐灶,隨之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寺院與叢林。那麼,應該如何來管理好寺院呢?如何才能充分發揮寺院的功能呢?歷朝歷代情況不一,現在各寺院的道風都很不理想,甚至有些寺院根本沒有發揮道場本具的功能。
環顧處在大都市里的各大寺院,地價十分昂貴,並且大都修得金碧輝煌。遺憾的是,個別寺院不但沒有發揮佛教道場的功能,而且違背清規戒律的事迭連不斷,甚至觸犯國家刑律,如此下去政府哪能容忍呢?絕對不會坐視不管,久而久之,寺院就會被外人監控、管制,甚至被沒收都有可能。寺院只有保持佛教的風格,才能延續下去。如果寺院辦得不倫不類,跟社會上其他部門並無兩樣,那麼,世人就會覺得寺院可有可無,因為你對社會與國家並無特殊的貢獻。
我認為佛教與寺院,要在改革開放、科技飛躍發展的時代裏立穩腳跟、持續發展,一定要有自己的風格,否則,勢必難以生存下去。只有生存下去,才能談發展。
如果自己當不了家,做不了主,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成辦佛教事業,至於大眾用功修行,辦道證果,必將難上加難了。諸位既然都是寺院裏的一員,眾人相處在一起,務必要有清規戒律來約束,其身心才能夠得以安住。沙彌有十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戒,至於祖師所制定的清規,其條目那就更多了,但就其原則而言是六和:
第一、身和同住。諸位住在寺院裏,食宿等各方面的條件都一樣。如遇有什麼疾病、因難和麻煩,必須相互照顧,互相體貼,這樣諸位都會覺得僧團的溫暖。假如老弱病者,無人去料理與幫助,勢必難以用功辦道。釋迦牟尼佛曾親自探望患病比丘,送去醫藥,並諄諄教誡弟子們:「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
第二、口和無諍。如果有人在誦經念佛,用功辦道,我們應該鼓勵、讚歎、隨順、學習。如果有犯戒、犯規矩、甚至造惡業,我們應該要善意地來勸解、諫止,使他能夠幡然悔過。
第三、意和同悅。住在寺院裏,其目的是為了一心修道,了脫生死。所以,彼此理應相互尊重,在人格和僧格上,平等不二。叢林裏執事職務的安排是因工作需要而劃分的,並非誰尊誰卑,誰高誰低。
第四、戒和同修。大眾共同遵守戒律,不犯清規,身心才能安住,行事才有準繩。
第五、見和同解。對離苦得樂的法門,必須要有共同的認識,比如修淨土法門的道場,就不容許任何人在裏邊說念佛法門的不是。叢林裏各有辦道的主流,至於說個人潛修其他的法門,無可非議,但絕對不能反對常住的宗風。
第六、利和同均。居住在道場裏,上殿、過堂、分單資、結緣品等,都應該一律平等,名為利和同均。
僧團能夠依循如上六和來管理與鞏固,自然就會清淨和合了。
其次,自己個人怎樣才能安住呢?分為三點說明:安身、安心、安道。
第一、安身。古來祖師告訴我們「隨緣而住,隨遇而安。」隨緣而住,這個緣很重要。隨緣不是隨便,許許多多事情不想去做,或者做得不好,或者自己不發心,就說隨緣罷,其實那是隨便。隨緣是隨順緣份去成辦一切應辦的事業。緣包括三方面,即:地緣、人緣、法緣。
(一)地緣:例如,你去某一個道場,一進寺門,內心裏自然就充滿了無限法喜,就覺得自己的整個身心都被攝住了,渴望安住在此道場裏,這就說明你與此道場有深深的因緣。
(二)人緣:你出外掛單或討單,有時可能人家不理你、不管你,甚至把你趕出寺外,這就表明你與這個寺院缺乏人緣,想住也住不進去,道場裏的執事不安排你的單。
(三)法緣:地緣、人緣好,可是自己所修的法門跟所住的道場修行法門不同。如:自己修密宗,到了顯宗的道場,就不能相應。修禪宗的人,到了念佛道場,發現法緣不同,不能安心修行。
今後,我們無論什麼時候去哪里掛單、討單、參學,首先要曉得,所要到的寺院是以何種修法為中心,我要參學些什麼內容,否則,漫無目標,絕不會參學到佛法。三緣具足,我們就可以安住了,名為隨緣而住。
「隨遇而安」,諸位既然住在寺院裏,覺得各方面都很適應,隨之就應該精進用功修行,是名隨遇而安。
第二、安心。有情與無情的差別,就在於有心和無心的不同。那麼,心是什麼呢?《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將要如何來安心呢?
不追悔過去,不奢望未來,注重現在修學。如果自己一直眷戀曾住過的寺院,生活是多麼的優裕,環境是多麼的美好,而現住的道場,各方面的條件都怎麼差,怎麼不順心、不如意,這樣,就不能適應新的環境而安心修行。
不奢望未來。諸位對未來必定都有無限的憧憬,未來的世界,固然是美好與安樂的,那麼,眼下應該如何來努力呢?我認為關鍵的是注重現實修學,踏踏實實地用功,不必整天高喊口號,眼高手低,不可心存不切合實際的想法與幻想。不奢望未來,並非不要大家發願,不要有理想,理想與發願固然是需要的,而奢望是一種不合法、不如理、不可能實現的妄想。
第三、安道。個人修行應該以八正道為努力的方向,以貪瞋癡三毒為所對治的目標。簡而言之,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長此下去,我們的心就能安在道上了。處在任何地方,住在任何道場,應該一切都是為了佛法,不是為了衣食與享受。《論語》說:「君子憂道不憂貧」,所以,作為一位出家人對佛法要有堅強的信念。
道場,是成就佛教徒法身慧命的寶地,古來祖師大都是在寺院道場裏修學而得成就的。
我們安住道場的目的,並非是圖享清福。弘一法師在《佛法十疑略釋》中說:「學佛法者,固不應迷戀塵世,以貪求榮華富貴,但亦決非是冷淡之厭世者。因學佛法之人,皆須發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樂為苦樂,抱熱心救世之弘願。不唯非消極,乃是積極中之積極者。雖居住山林中,亦非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學,以預備將來出山救世之資糧。」現在,談談發心念佛。發心,是指發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發心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救度眾生脫離苦海,往生佛國。若不發心,只是聽說極樂世界快樂無比,享受不盡,如果為了享受、享福、享樂而發願往生,那就不能成為往生淨土的條件了。《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發心,便成魔業,何況還不曾發起菩提心呢?發心念佛,首先自己要有斬釘截鐵的決心,絕不可以拖泥帶水,敷衍應付,蹉跎光陰。假若你一味地分別外境,必然不能攝心,娑婆世界哪有清淨安寧的處所呢?古人說:「既會修去便修去,欲到了時無了時。」告訴我們要放下一切外緣,才能得力。
印光大師曾說:「淨土法門,三根(上、中、下)普被,利鈍全收。上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不能超出其外(不能超越這個法門之外),下則五逆十惡,阿鼻種性(無間地獄),亦可預入其中。假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欲即世了生脫死,便絕無企望矣。」
「然此法門如是廣大,而其修法極簡易,由此之故,非宿有淨土善根者,便難諦信無疑。不但凡夫不信,二乘猶多疑之;不但二乘不信,權位(藏通別)菩薩,猶或疑之;唯大乘深位菩薩(七地以上),方能徹底了當,諦信無疑。能於此法深生信心,雖是具縛凡夫,其種性已超二乘之上。由以信願持佛名號,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覺海,故得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念佛功夫深淺,是真念佛還是假念佛,這該以什麼標準來檢驗呢?信願真切不真切,只要在煩惱與歡喜兩個境界上,便可見分曉。一位真心實意念佛的人,他雖然與你一邊講話,但心裏還是在念佛,哪怕金榜題名無量歡喜之時,依然不會忘記念佛。煩惱重重之際,八風勁吹也動搖不了念佛的信心,方是真念佛啊!
在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一個人,理智清楚,頭腦冷靜,深明念佛的意義與作用,但對於一句彌陀佛號尚不能認真地念,臨終之時,諸般邪惡境界現前,各種障礙來臨,三惡道恐怖的景象出現,便無法保持正念了,況且神志不清,許許多多的外緣不能放下,痛苦之極,怎能提起佛號呢?所以說,我們現在對一心念佛沒有把握,臨終之時,其希望就更渺小了。現在請大家開始念佛吧!
今天是念佛七的最後一天,在這七天中,諸位師父都很精進念佛,在念佛的境界上必定有很大的長進。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同學,因為邊學習邊念佛,所以可能沒有很明顯的成就,僅僅種種善根。種植念佛善根也是十分必要的。「一入耳根,永為道種」,「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晚上,我要談的題目是「克期取證與求生西方」。克期,就是非常嚴格地按照所規定的時間來完成自己的計劃與目標。念佛人的目標就是求生西方。克期,可以分成四種:第一,一念取證;第二,七日取證;第三,一生取證;第四,誓願取證。
第一、一念取證:一聽到南無阿彌陀佛聖號時,即刻大徹大悟,達到三不退轉。這是善根利智的聖賢方能做到,非一般凡夫之所能及。
第二、七日取證:即《佛說阿彌陀經》裏說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第三、一生取證:在極短的時間裏可能達不到,而在此生一定要達到目的(往生西方),叫做一生取證。
第四、誓願取證:無論需用多長時間,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猶如下午後山著火,同學們十分積極,奮不顧身地去撲救,不管火燒多長時間,火勢有多猛烈,總是以撲滅山火為我們的目標,這就是誓願取證。念佛也是如此,爭取早日證到一心不亂,無論再艱難也要誓願取證。
淨土法門是「如來興世,難值難見」難信的法門。《無量壽經》說:釋迦牟尼佛出生於世,非常希有難得,佛陀的教法也極其難以聽聞到。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能夠遇到善知識,聽聞正法,並依教奉行,更為難得。
佛在世時,有許多人聽聞不到佛法,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我們雖然生在末法時代,但是能夠聽到佛法,並依法奉行,就如見到佛陀一樣,見法即見佛。
「若有眾生,得聞佛號,慈心清淨,踴躍歡喜」。聽到阿彌陀佛的聖號生起慈悲心、清淨心,歡喜無量。「衣毛為起或淚出者」,歡喜雀躍,毛孔散開,不知不覺地淚流滿面,發大慚愧心,發大出離心,此人「皆是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這種人,在多生多世前就已用功修行,所以此人不是一般的凡人。
具有善根的孩童來到寺院,雖然幼小無知,卻懂得禮拜、念佛,而有些成年人,即使給他多少條件,勸他念佛,都不肯念,這就是沒有善根的表現。
《無量壽經》又說:「若聞佛號,心中狐疑,於佛經語,都無所信,皆從惡道中來。」聽到佛號而不相信,不能接受,這種人是從三惡道中出來的。「宿殃未盡,未當度脫,故心狐疑,不信向耳。」因為他往昔所造的罪業還未消盡,所以,解脫生死的因緣尚未成熟,由此產生種種的懷疑,對淨土法門發不起信心。
念佛法門既然如此殊勝,而在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念佛的人,為何會被貶為小乘自了漢呢?其實不然,釋迦牟尼佛曾說:一心念佛的人,是我的第一大弟子。在《無量壽經》中世尊特別告訴彌勒菩薩說:「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聖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十方三世一切大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能獲得極大的利益,如有娑婆世界的善男子善女人,聽到阿彌陀佛的聖號,生起一念清淨歡喜之心,然後來皈依禮拜,並且依著佛陀的教法修行。「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此人「心無下劣,亦不貢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這種人已經得到佛法的利益,沒有自卑心,而有很大的信心,不會貢高我慢,因為他一心想離開娑婆世界,欣求極樂世界,已經成就持名念佛的功德。這種人不是小乘,在佛法中名為第一大弟子。古印度的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馬鳴、龍樹等諸大菩薩,也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淨土法門傳到中國,早在東晉時,慧遠大師就以畢生的精力來弘揚淨土法門,我現在把有關慧遠大師弘揚淨土法門的情形給同學們作個極其簡要的介紹,使大家能有一個輪廓的瞭解。慧遠大師,是淨土宗的初祖,山西人,十三歲時就對儒學、老莊等諸子百家都很精通。二十一歲時,前往太行山參訪道安法師。當時,道安法師正好在太行山開講《般若經》,慧遠大師聽後非常感歎地說:「儒道九流,皆如糠秕。」從此,他就發心與弟弟慧持一同隨道安法師出家。大師二十四歲時,便到全國各地弘揚佛法。有一天,他路過九江的時候,眼見廬山清淨優雅的勝境,便移居廬山龍泉精舍用功修行。
慧遠大師有一位同參名叫慧永,住在廬山西林寺,他覺得慧遠大師住在山上很不方便,於是懇請大師到西林寺同住。大師應其要求,遷居西林寺。由於慧遠大師的到來,西林寺的住眾也日漸增多,達到容納不下的程度。後來,在刺史桓伊的支援下,慧遠大師創建了廬山東林寺。
東林寺建成後,大師極力弘揚淨土法門。大師容貌威嚴,不苟言笑,傳記記載:當時有一位掛單的法師想供養大師一把如意,因為看到大師威嚴無比,所以他在東林寺住了好幾天,竟不敢將如意親自供養慧遠大師,於是,他悄悄地將如意安放在寮房的角落裏,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東林寺。
另外,又有一位法師法名慧義,前來東林寺參學,聽說慧遠大師德高望重,學識淵博,他不相信,也不服氣,便對東林寺慧遠大師的弟子講:「你們都是平庸無能之輩,所以對住持和尚如此崇敬,我今天一定把他駁倒。」那天,慧遠大師剛好在講《法華經》,客僧本想詰難大師,惹大師麻煩,孰知他剛動念頭,就滿身大汗,連話都講不出來,深被大師威德之所折伏。
慧遠大師在東林寺建立蓮社,共有一百二十三人,都是當時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以及社會名流,參加結社念佛,悉數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慧遠大師不僅對念佛法門十分信奉,並且對戒律也特別重視。當大師在臨終之前,醫生及寺院長老告訴大師,某種藥品需要加點酒方能治好病,大師卻一直不肯喝,叫弟子去查對戒律,當弟子們尚未查到戒律條文的時候,大師就圓寂了。
傳記裏記載慧遠大師一生曾三次親見阿彌陀佛。大師不僅在晉代影響很大,降及唐宋皇帝還為大師追封諡號:「正覺大師」、「辯覺大師」、「圓悟大師」、「等遍正覺圓悟大師」,由此可見,慧遠大師的遺風遺德影響之至遠至大!
我說這個故事的意思,是希望大家明白,叢林是給出家人用功修道的,而不是給沒有道心的人享樂的。
其次,我們為何要求生西方呢?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中說:「謂在此土修行,其進道也難,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就,難故累劫未成,是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西方淨土),末世修行,無越於此。」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也特別指出,初發心修行的道友,根機與悟解都十分薄弱。「雖言發心,多願生淨土」。雖然發心救度眾生,但應發願往生西方。譬如小鳥翅膀未長,羽毛未豐,不可以逼他高翔。「先須依林傅樹(依託樹林,在林中學飛翔),羽成有力,方可捨林遊空。新發意菩薩亦爾,先須乘願求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前,法身生長(法身慧命成就),隨感赴益(隨順機感回入娑婆,廣作饒益有情諸事)」。
現在,許多念佛人對求生淨土,發心不夠真切,除了自己的善根不足,業障深重外,大多數人念佛的目的是在求福、求壽、求平安。
修持淨土法門,最忌諱的是但求人天小果,世間福報,這些都是輪迴之因。出家人也是如此,叢林固然需要應有的資生器具,我們用功辦道才有保障,但資生器具僅是為我們用功辦道服務的,我們追求的目標不是資生器具,如果只一味追求資生器具的豐足,活著就不會有多大意義。念佛若僅僅為了保平安,不希望早日往生,這恰恰與淨土法門的願心相違背。如果不求往生淨土,在此塵世,又有誰能保你平安呢?
佛經中說:淨土法門是極其難信的法門,其原因就在於此。眾生往往只注重現世安樂,而不注重後世解脫,不注重後世的究竟安樂。殊不知,此世的快樂是極其短暫的,只有解脫樂才是究竟的。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說法者只告訴大家現世樂,而不告訴大家解脫樂,我認為這是不究竟的,或者可以說是相似法,不是正法。因為,你在告訴眾生輪迴的好處,勸導眾生貪戀娑婆世界。必須首先肯定這個世間是痛苦的,這樣才能發起出離心。
人間淨土思想的倡導,本來是積極有益的。可是,目前有相當多的人只談人間不知淨土,而且越談越離奇,越談越忘失根本。修行的目的,只求延年益壽,享樂人生。殊不知五蘊色身是用功辦道的條件,且是如幻如化的假有。釋迦牟尼佛經常警策弟子:流光易逝,生命無常。即使你怎樣用心保養,最終必定業盡身亡。
在這精進佛七中,有常住的師父,也有佛學院的同學一道來參加。我所談的內容,主要是以佛學院的同學為當機眾,可能常住許多師父,尤其是對念佛法門比較有心得的大德們,耽誤很多時間,自己覺得很過意不去。佛七期間的開示固然很重要,而說法師應根據大眾師父念佛境界的深淺,進行相應的說法與開示,才容易生效。
乙亥年十一月十七至二十四日
講於福建莆田廣化寺念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