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

(第一卷)

 

淨空法師講述

 

(此講錄出自淨空法師專集文字講堂)

 

它這個頁數是一七五頁,僧璨大師信心銘略解。諸位看到的這份講義是天台宗近代的一位祖師倓虛大師,倓虛大師全集裡面選出來的,那麼這篇文章它的原文就叫做信心銘,就是三個字。作者就是僧璨大師,這是著作的人,這一篇東西是禪宗裡面很重要的文獻,換一句話說也是中國禪宗修學指導的原則,雖然是在禪宗指導原則,實際上在大乘佛法的修學,無論是那一宗那一派或者是我們常講的八萬四千法門,門門要想成就,都不能夠違背這個原則,所以這篇文章變成佛門裡面非常重要的文獻之一。

 

僧璨大師是我們中國禪宗第三代的祖師,禪宗自從達摩到中國來之後,這是他傳過來的。達摩在印度是從釋迦牟尼佛傳給大迦葉尊者,大迦葉算是第一代,第二代阿難尊者,這樣代代相傳,傳到達摩是第二十八代,在那邊算是二十八祖,到中國來算是初祖,達摩傳給慧可,慧可在中國是二祖,是中國人,慧可就傳給僧璨,所以僧璨是第三祖,僧璨再傳給道信,道信再傳給弘忍,弘忍傳給惠能,那麼也就是第六祖。達摩祖師傳法記裡說:「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就是預言這一樁事情,他從印度把禪宗傳到中國來,傳到第五代,在中國的五代就是惠能大師。

 

禪宗確實有最輝煌的表現,這種輝煌的成就,在過去印度也沒有的,一直到六祖的時候才有那麼大的成就。禪宗可以說是中國佛學的特色,你看中國的寺廟,不管它有沒有修禪,它都要用一個禪寺。那麼由此可知,禪的影響太大太大了。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所提倡的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那麼慧可大師沒有留文字,僧璨他就開始了,他就做了這篇文章,本文只有五百八十個字,而且是用這個在我們中國文章體材裡面用「銘」這個體材,句法很整齊,四個字一句,有一點像偈頌一樣,四句一首,那麼我們要問,他是不是違背了祖師的宗旨呢?不立文字,他立了這些文字,實際上,我們今天展開大藏經來看,文字最多的就是禪宗,在續藏裡面,禪宗要佔二分之一以上,都是禪宗祖師的語錄,比那一宗的文字都多,那麼他們這些文字,大主意,就是顯示直指人心的途徑。換一句話說,用意不在文字,藉文字來指點我們開悟,換一句話說,文字乃是工具不是目的,不立文字,不是把文字當作目的。這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

 

那麼有一些人觀念上錯誤,他是以世間這個觀念。我們這個世間,在中國古人所提倡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立言就是文字,就是建立文字著書立說,流傳於後世,這是不朽的事業。禪宗裡面這不立文字,就是否定這方面,怕你著了文字障,文字就是障礙,你成天動腦筋就去著書立說,以為自己可以揚名於後世了,這觀念錯誤,這是世間法,四相具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但這執著一生,還執著千年萬世,大家都不要把我忘掉,你看這個執著多深,這個是障道的因緣,有這麼一個執著決定不能夠明心見性,不能夠斷除煩惱,所以學佛要破執著。凡是幫助執著的那些障礙,全部要清除,意思在這個地方。

 

佛門裡面所有的文字,不是表揚自己的,這點要曉得,不是表揚自己的。如果有表揚自己的念頭,那就錯了,落在四諦裡面了。特別是禪宗,他的主要的目標就是希望幫助以後的學人,真正發大心學佛的人,具足正信,破除邪知邪見,所以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信心銘。在這個時候,禪宗印心還是用楞伽,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之後,傳授宗旨是以楞伽印心,以後換成金剛經是五祖開始換的。那麼換句話說,僧璨、道信都是用的楞伽經,到五祖弘忍就不用楞伽,而用金剛經。

 

金剛經的宗旨,可以說是「信心清淨能生實相」,你看江味農居士著這個金剛經講義,就是用這一句做這「五重玄義」裏頭的明宗,宗旨就是用這八個字,用這兩句經文。佛法修學最注重的就是信心,我們展開華嚴經看,清涼大師把這部經分做四大部份,也就是四大科,科題就是用的信、解、行、證。

 

佛在華嚴經裡面跟我們說明:「信為道源功德母。」龍樹菩薩造大智度論,也引用華嚴經這句經文來強調這信心的重要。信心要不能夠建立,你在佛法的修學就不會有成就,不但在修學上沒有成就,就是在理解上也會有偏差,往往把這意思錯解了,那麼由此可知,信心乃是入德之門。佛門裡面講經說法像我們現在這種情形,講經說法的目的,就是幫助大家建立信心,那麼講經目的就達到了。如果說天天在聽經,經的意思懂不懂?懂!你有沒有信心?沒有信心,雖然是講啊!目標沒有達到。佛門裡面寺院、法師也就是講佛法的教學,它有三個目標,剛才說的弘法,是為大眾建立信心,這是第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是修道。第三個目標是傳道,我們一般人講傳法。那是第三個目標,那這個修道就要行解相應了。那看在信、解、行、證,四大科題之中,弘道目的是第一個,是信;修道當中二個是解與行;傳道這是講的是證,不證果無法傳道,你譬如說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也是煞費苦心,只遇到了一個人,慧可大師他證道了,證道之後,才能把祖師的位子傳給他,名為禪宗第二代祖師。慧可大師在一生弘揚佛法當中,也只遇到僧璨法師這麼一個人,他開悟了。那麼這個是把這個法傳給他,這個是很不容易的,必須是真正開悟,明心見性,在淨土宗裡講的得「理一心不亂」有資格接受祖師的傳法。

 

禪宗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見性在圓教初住地位,就是初住地位,在別教裡面講是初地菩薩地位,華嚴、圓覺裡面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是在其中,這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那麼信什麼?正如同我們在華嚴、圓覺裡面常常看到的,要信自己的廣大心,不是叫你信釋迦牟尼佛、信阿彌陀佛,那個沒有用處的,他是他,你是你,他不是你,你不是他,你成就不了的,要相信自己,自己的真心,與十方如來平等,平等無二無別,要相信這個,相信自己的智慧德能與一切諸佛沒有兩樣。法裡面所講的信、解、行、證,是叫你信這個啊!

 

確實這信心不容易建立,你相信這個心外之佛,相信釋迦牟尼佛、相信阿彌陀佛,這容易啊!到處都可以看得見、都可以找得到。找一個相信自己的人,你去找找看,你到那裡去找去,我們自己有沒有相信自己呢?六祖一開悟的時候那個五句話:就是充分的相信自己,「何其自性本來清淨」,何其拿現在話是還沒有想到自己自性清淨心是這麼清淨,這相信自己了。五祖一聽到他說這些話,知道他信心清淨,這才把衣缽傳給他,那麼由此可知,學佛必須是從自信入門,沒自信的人永遠在佛門之外,他修學的再好還是門外漢,那怕他把三藏經典都能夠背誦,說得天花亂墜,還是在門外,那麼這就說明了信心的重要,一入信位就決定不退轉,這是圓頓根性的菩薩,通常我們說菩薩在十信位是不穩定的,進進退退,十信位,到住地以上就不退轉了,那麼如果我們以淨土念佛來說,證到了理一心不退轉,那就像經上講的圓證三不退。

 

事一心之前,還是有退轉,進進退退,所以這個經上你看祖師著書裡頭也常說「得一心」,有人得一天一心,有人得七天一心,那都是事一心,得了之後它會失掉,進進退退,雖然失掉,他得過一次,這一次的有很大的功德,它會起作用。我們也不能夠輕視了這短暫的一心,短暫的一心會有很大的作用,那麼得了之後就不退轉,能保持著是理一心不亂,可是那個圓頓根性的人,不要說得事一心,得了功夫成片他都不退轉,這種人了不起,值得讚歎。他為什麼不退轉呢?因為他勇猛精進,所以他就不退了。這個一般會退轉的人,他不肯精進啊!所以他才會退。如果是精進的人他是有進無退,禪宗,特別是達摩祖師所傳的這個支派,這一派他們接引的對象,正如六祖所說的是上上根人。上上根呢,可以說都是勇猛精進而不退轉,所以這樣的人唯恐信心不能建立。信心建立之後,決定沒有退轉的道理,所以他們能夠一生成就;不像小乘須陀洹,證到須阿洹再來想證到阿羅漢,這天上人間七次往來,這多麻煩,人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你要想想看,這七番生死那要多少時間?不容易。

 

圓頓菩薩無不是一生成就,昨天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講到,我們中國這些祖師,個個都是位登不退,都是圓初住以上,他們一生成就的,沒有天上人間說幾番生死再來的,一生成就。這就是他肯精進他不退轉,他把別人天上人間七番的那麼長時間的修學,他一下子就完成了,進度非常之快。那麼由此可知,祖師建立文字,與初祖所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之說,並不相違背,是在不立上建立的,建立就是不立,這是禪家的特色,禪家如是,教下也沒有例外,教下這些祖師,像華嚴宗的清涼、忠彌,天台的智者、灌頂,也是不立而立,立而不立,否則的話他有什麼成就呢?如果這個心裡面真有所建立,他是凡夫,他不是聖人,那麼由此可知,佛所說的一切經,歷代祖師所建立的文字,無非是顯示真正開悟的途徑與境界,提供我們做參考,勉勵我們發心修學。那麼三祖僧璨大師的事略我們為了節省時間在此地不說了,你們諸位如果要參考,圖書館裡這裡有他的資料,高僧傳裡面有、禪宗語錄裡頭有、六祖大師壇經註解裡頭也有,諸位可以自己去參考。

 

僧璨大師信心銘略解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我們一句一句來研究。這兩句話是全篇文章的綱要,也是這篇文章的宗旨的所在,我們可以這麼說,向下他所說的這個文章都是這兩句話的註解,離不開這兩句。

 

那麼心這一個字很難,難在什麼地方呢?必須要證悟才能建立信心。要不然佛在金剛經裡面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那個實相是什麼?實相就是一真法界,實相就是見性、實相就是真如、實相就是如來藏。那麼換一句話說,你見到實相,實相現前,你就成佛了。當然這個佛不指究竟佛,而是指分證位佛,從圓教初住一直到等覺這四十一位次,都叫做分證佛,分證佛是真佛不是假佛,真正成佛了。那麼由此可知,這個心是指什麼地位?是指圓初住的地位,這個地位太高了。我們要一聽說這個地位太高,自己把自己的信心失掉了,這一失掉了你這一生永遠達不到這個地位。知道這個地位而能夠生起超凡入聖的心,就是信心。因此不是我們常常講你要信佛,你要信這個,信那個,不是這個信,因為這種信不會生實相。

 

我們在法華經裡面也能看到一個例子,信解品是在譬喻品後面,你們想想看那個信解品為什麼不列在第一,列在會權入實之後,這個意思是很顯然的,信解品裡頭才真正的把自己信心說出來,真正相信了,為什麼?見道了,沒有見道,光是聽說,這個信心沒建立,要你自己親自見道了,信心建立了。

 

大乘的見道位,就是初住菩薩,二住以後到等覺,叫修道位,這四十個位子叫修道位,妙覺就是如來果位,那叫證道位,信道修證。這是這個見啊!信是見道。見道、修道、證道,這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分的這個階級,小乘,小乘須陀洹見道證初果,二果、三果是修道,四果是證道。

 

那我們是沒有見道修行,當然是盲修瞎練,話說的是不好聽,但我們自己也曉得真的是盲修瞎練,不要一聽到人說盲修瞎練,就生氣了,那你更糟糕,你自己的毛病不敢勇於承當,還要文過飾非,那不就更糟糕了,曉得自己的毛病,唉呀!我現在的確是在盲修瞎練,你還有辦法改,還能夠力爭上游,還可以改過自新,如果自以為是,那就沒辦法了,那是真正的自暴自棄,諸佛菩薩來也救不了你了。那麼這個地方的信心,要曉得這個信心,是在一個什麼樣的一個層次、什麼樣的境界?層次、境界是相當的高度,佛祖都希望我們自己能夠直下承當,如果我們自己,唉呀!那個太高了,我們做不到,那佛菩薩還說什麼法?那就不必說了嘛!既然說出來,就是我們人人都有份,問題就是你敢不敢承當,你敢不敢相信?不能承當、不能相信那就行了嘛!雖然我們沒有見道,那果然有這樣堅定的信心,你與這個見道就相去不遠了。那麼換句話說,底下這個文章都是教你怎樣去見道,也就是說幫助你建立信心,那麼這個兩句就是宗旨,所以說『至道無難』啊!

 

你看這一句話就是說的不難,那我們要先問問,什麼叫『至道』?這兩個字要搞清楚,倓虛大師在這著作裡說:「至道者理之極也。」理是什麼呢?真理,就是經裡面講的真如理體,也就是自性清淨心;它的名目很多,在佛經裡面至少有幾十種名詞,又叫真如、又叫如如、又叫一心。這個華嚴經裡面叫一真法界,法華裡面叫平等、實際。楞嚴裡面叫如來藏、叫常住真心、叫第一義諦,都是這個東西。我們淨土裡面講的理一心不亂,也是這個東西。那麼簡單的說,在如來果證上叫大菩提,就是他,在我們六道凡夫裡面叫根本無明也是他,也就是他,在佛教學的術語裡面講,像起信論裡面講的本覺就是他。本覺如果你覺了就叫菩提,本覺迷了就叫無明。那麼可以說菩提跟無明是一樁事情,悟了本覺就叫菩提,迷了本覺就叫無明。所以古來祖師給我們講,煩惱即菩提,他是一不是二,煩惱就是無明,迷了本覺就是煩惱,悟了本覺就是菩提,是從一樁事情上發生的,不是兩樁事情。菩提的本體是本覺,無明的本體也是本覺,是從一樁事情上發生的,換一句話說,不管你怎麼個說法,都是一心,我們可以說佛所講的幾十種名稱,都是一心的別名。

 

所以,不但在中國大乘八大宗的祖師都提倡淨土法門,釋迦牟尼佛在世,也不例外,四十九年的說法,可以說完全是提倡淨土法門。你不相信可以把這個經典去查查看,最初說的華嚴經,華嚴經是不是提倡淨土的?華嚴經是提倡淨土,因為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還有什麼話說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個善友,就是老師,教給他的念佛法門,第五十三位善友,普賢菩薩直接了當帶他到極樂世界去了。為什麼提倡淨土呢?因為淨土直接了當就是修一心,一心不亂,你看這一切經典裡面一切法門拐彎抹角的說一心,淨土是直接了當的說一心,那就說明了這個法門的可貴之處,所以一心,包括世出世間一切名相,全是一心變現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除了一心之外,沒有別的東西,佛與眾生只不過是在一心當中,顯示迷悟不同而已,除了迷悟不同之外,還有什麼差別呢?體是一心,相有千差萬別,體是一,相豈有異呢?沒有兩樣啊!要在一切相裡面去分好去分醜,那是妄心啊!那是錯誤的,不是真誠的。

 

就像古德給我們做比喻一樣,「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從器上去看千差萬別,從體上去看,從價值上去看它相等。譬如說我們以黃金做個例子,重量完全相同,成色完全相同,做出樣子而已啊!你要是著了相了,唉呀!這個樣子很好看,那個不好,那個不好給你這個看中意的一樣價值,決不會說你看中的這個價值高,那個價值低,不是的,同樣價值、同樣成分、同樣的重量,你要懂得這個道理。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像這樣子,所以佛與眾生是同樣的,等於上是相不一樣那個體是一樣的,就像黃金一樣,同樣的成色同樣的重量,無二無別,只要不著相,萬法一如,法法平等,平等心就是真心,一如的見解是正知正見。

 

諸位如果能夠入了這個境界,你的貢高我慢的心沒有了,輕視別人的心也沒有了,為什麼呢?都一樣嘛!所以禪宗祖師勘驗學人,所謂的「三觀」,他舉出一個手給你看,問你:「我手可似佛手?」我的手跟佛的手一樣不一樣?上與諸佛平等,再襯出一個覺,「我覺何如驢覺」,驢是畜生,我的覺跟驢的覺有沒有兩樣?沒有兩樣,下與畜生平等,無二無別,這叫正知正見。如果我們覺得我總比別人高人一點,那人不如我,你這是凡夫,邪知邪見,所以邪知邪見就是不平等。正知正見是平等,平等見是真實的,邪知見決定是虛妄、是錯誤的。

 

佛說一切經;祖師無量無邊的論說,無非是顯明這個事實真相而已,但是如果是不善讀經,不善聽話的人,那個麻煩就大了,大在哪裡?會把佛、祖師的語錄都變成了邪知邪見,你們為什麼變成邪知邪見?因為你執著他的言說,就變成邪知邪見,所以剛才講的「不立文字」,佛祖提出這個「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就是防止你執著於文字,你一執著文字,就墮在邪知邪見裡面,唯有大徹大悟的人,他心平等,他不落在文字裡。沒有到這個程度,他有門戶之見,就以六祖大師來說,能大師在南方,秀大師在北方,他們兩個人境界都很高,沒有門戶之見,可是他們的徒眾就不行了,我比你高,神秀大師的徒眾說:「惠能有什麼了不起,不認識字,鄉下來的,我們的師父了不起,國師,皇帝的老師。」他生起貢高我慢的心了。能大師的徒眾也說:「他有什麼了不起,雖然是國師,我們五祖不傳法給他,傳法給我們的老師,我們老師是真正師祖。」徒眾在打架,這就是什麼呢?心不入道啊!都是邪知邪見,這種邪知邪見,祖師對他也無可奈何,天天在那裡開導,要他們自己覺悟,他自己不覺悟,那有什麼用處?祖庭尚且如此,何況末法時期鬥爭堅固的今天,今天這個佛門,這個毀謗那個,那個毀謗這個,這個你一聽點點頭,應該如此,應該如此嘛!如果要不是這個現象那就覺得很奇怪了,為什麼呢?那正法了嘛!那不叫末法了嘛!應當解脫堅固了,怎麼可以說鬥爭堅固了?

 

那麼換句話說,誰不鬥爭呢?見了道的人不鬥爭了,不見道的人不會不鬥爭的,不見道的人心不平,見了道的人心平了,那麼像這些地方最要緊的,我們自己要常常提出來反省,反省自己還有沒有鬥爭的心,如果自己還有,自己要警覺自己還沒有見道,這一念要是提起來了,你那個鬥爭的心就熄掉了,為什麼呢?慚愧心生起來了,我學道,我現在還沒有見道,我怎麼可以有鬥爭的心?

 

那麼由此可知,佛說經說了四十九年,說了這麼多,翻成中國文的這個經典,在梵文經典裡不到一半啊!不到一半,就是以華嚴經來說,華嚴經的原文,印度的梵文本是十萬頌,四十八品,我們今天看看華嚴經,圖書館現在印的那個本子是最完整的本子,八十華嚴跟四十華嚴,合起來是最完整的本子,這四萬五千頌,豈不是一半都不到嗎?四十八品現在只有三十九品,一半都不到,其餘這一切經,比起梵文,也是如此,一半不到。每一種經,如果這個經大家都歡喜的,你看歷代註解幾十種之多,華嚴經是太大了!太大了,註的人就少了,所以自古以來,註解的只有兩家,華嚴是最少的,只有兩家,這兩個人都是唐朝人,一個是在家,李通玄居士,一個是清涼大師,出家人。像法華經的註解就有一百多種,楞嚴經的註解也有一百多種,說這幹什麼呢?因為這底下有一句話說:『唯嫌揀擇。』

 

『揀擇』在什麼,在裡頭選擇,為什麼選擇?你選擇你就有分別心了嘛!一切經都是講的至道,就好比剛才比喻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還在那兒挑選,你不叫自找麻煩嗎?你要的是什麼?是金不是器嘛!如果要的是器,你在這裡可以選擇,如果要的是金那就沒有選擇的必要,隨便拿來就是嘛!譬如說我們以這個黃金,等量的,剛才講了等量重、等成色,做成千千萬萬種不同的樣子,我今天要的是金,隨便拿就可以了嘛!無需要選擇,拈來就是,如果你要在那邊選擇還這個不好,那個樣子不好,那個樣子又中意了,你選了一天都沒有選中意,都沒有選到,你這不叫冤枉嗎?這就是你修道你成佛,真是垂手就得到了嘛!你要在這裡操這個心,三大阿僧祇劫,無量阿僧祇劫,你還沒學好啦!麻煩就在這個地方,諸位從這個比喻上,你就可以想到我們今天道業為什麼不成就?就是什麼呢?最喜歡的就是選擇,就是在選擇上用功夫,挑來挑去,這一切經論裡看看,這個經不錯,這個經很好啊!看到別人學的那個經也不錯,你這個一生光景不多啊!選來選去,到後來一樣也沒學好,年歲老了,歲月不饒人,再想要選擇,沒有時光了,一生空過。那個修學的行門也是如此,老是在念佛,看到人家參禪也不錯啊!禪比念佛還要高,再看到學密的,那個密更不錯,今生成佛啊!好啦!你就選去。選來選去選到最後一場空,所以僧璨大師,一劈頭就提醒你,『唯嫌揀擇』,不選擇怎麼樣呢?就得道了,就見道了,就得道了,一選擇就失掉了。諸位曉得,選擇是什麼?是用你的妄心,真心裡頭那有選擇呢?妄心才有選擇,真心裡頭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諸位,如果用真心你就沒有煩惱了,煩惱都在選來選去才有煩惱,沒有選擇,煩惱從那裡生?這個道理我想不難懂,你只要仔細冷靜的去想一想,是不是無量無邊的煩惱業,生死業,都是從選擇裡頭發生的,沒有選擇就沒有分別心,就沒有執著心。沒有分別,就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沒有執著就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豈不是現成的嗎?

 

所以,古德講智道兩個字,你要用你意識去理解,很難明瞭他的真實義,要到什麼時候才能了解真實義?心開意解,心開就是開悟了,真正明白了,無難的種智,不難。如果我們從境界上說,我們六根對六塵的境界;六塵的境界千差萬別,只要離開,當處解脫,你們想想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那麼換句話說,你所以不能夠解脫,你迷在這個六塵境界上,你被六塵境界所繫縛,毛病就在揀擇。底下這個話就容易懂了,這兩句話是綱領。

 

『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我們從大處來看,這都是有選擇嘛!厭惡娑婆世界的生死輪迴,羨慕西方極樂淨土。試問問你,你有沒有揀擇?你有揀擇,厭惡煩惱希望證大菩提,你有沒有憎愛?你能做得到嗎?做不到。為什麼呢?你有這個選擇的心,你就不能見道,所以世出世間法裡面,你還有一絲毫厭惡羨慕的這個心就錯了。但是諸位要曉得,我們這不是在講帶業往生的,這個是把你的境界提到理一心不亂,你要想證得理一心不亂,你有這個心不行。你如果想,我帶業往生就可以了,那行!你可以厭離娑婆,信願極樂,那是什麼?帶業往生的人,不是上品上生。上品上生的人不行,要跟禪家功夫的人一樣,對極樂世界沒有一點羨慕,對娑婆世界沒有一絲毫厭惡,平等心,才能夠證得理一心不亂,才是真正上品上生。我心裡頭很羨慕上品上生,我這一生一定要上品上生,古人所說:「取法乎上僅得乎中」,為什麼呢?為什麼不能得到上呢?因為你這個心裡有嘛!上品上生要無心,你還有心,有心怎麼樣?你只有中品下品,你得不到上品,道理在此地。

 

信願之心,我說的是兩樁大的,你要是明白了,我們現前在這個世間,從今天起,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對於惡的不要討厭,對於好的不要歡喜,現在這個心就平了,才是真平,是佛法裡我要平啊!世間法裡頭那還是不平啊!那怎麼行呢?這裡頭那有世間、出世間的?沒有,你有世間、出世間,你還是有揀擇,還是有分別、有執著,那麼換句話說,你的自信心,依舊沒有建立起來?末後兩句說。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這個意思是講佛門廣大,雖然說迷悟一如,如果你要是有憎愛、揀擇的心,縱然有那麼一毫一釐,去證得真心理體,那就是天壤之隔了,天地之隔,距離就太遠太遠了,所以菩提心裡面第一個,我說的很淺,因為什麼呢?佛在無量壽經裡面講的至誠心,我們也很難懂,什麼叫至誠?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講到直心,那個心什麼叫直?我們也很難懂,所以我把這個名詞變一變,我變做平等心,無非是要教諸位懂得這個意思,如果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都能夠起平等心,做平等觀,就離開選擇了,你們想想,不平裡面才有選擇,平等裡頭你選擇個什麼?你就沒有選擇了,平等心是要利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至道無難,你要不用平等心,這個大道就太難太難了,諸位現在多半都是修淨土的,一心不亂,太難太難了。你要是一切不選擇,用平等心的話,理一心不亂,就在現前,現前就是的嘛!你要是參禪的你要有揀擇心,在一切法門裡頭有高下的心,有所選擇,你要想開悟,要想明心見性,永遠辦不到,離開一切分別執著,當下就明心見性。所以頭兩句是全文的綱要,下面一句是給我們細細說明這個道理,幫助我們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揀擇就是分別執著,分別執著就是妄想,換一句話說,幫助我們除妄證真,幫助我們達到信心清淨,實相現前,這是祖師的一番苦心。這一段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

 

http://buda.allcadblo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