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網經菩薩戒略註

 

聖一法師講述

 

各位諸山長老、大德高僧:

 

今日後學到九華山,參加傳戒法會,去年仁德老法師蒞臨廣東順德縣,邀請本人於今年九華山開戒前講梵網經,此是正信之行,與香港寶蓮寺開戒前,先講梵網戒經一樣,我即答應下來。

 

菩薩戒名道俗通行戒,已受戒或欲受戒的在家、出家菩薩者,都可以聽,因此傳戒前,先說梵網經,令一切見者聞者,皆種下成佛的善根。

 

戒的意義是什麼?很多人尚未明白:

 

(一)戒就是道德,不論你有多大的才能,多大的學問,戒體一破,無道德就無人恭敬,別人恭敬我們,是恭敬我們的道德,不是恭敬我們的外表。小乘經中記載,一國家內有一位大臣,國王很恭敬他,這位大臣想知道:「究竟國王那一方面恭敬我,且試他一試,究竟是我的學問,還是我的才能,受到國王的恭敬。」

 

這位大臣到皇宮裡,偷了一個錢,守宮的人尊重他,雖知而不捕他。第二天,他偷二個錢,這守宮殿的人也放過他,第三天,他就偷了五個錢,守宮的人即時捕著他,綁他到國王前,國王說:「你偷了國家的錢,犯了國法要死。」這位大臣說:「國王啊,我現在試出來了,我知道人人恭敬我的,不是學問才能,而是道德,現在我知道道德可貴,請國王讓我出家吧!」國王答應了他,許他出家。

 

偷國家的錢財,就是犯戒,犯了戒就沒道德,無論我們的學問及才能多麼好,若破了戒,沒有道德,就不受人尊重。

 

昔日孔子到處教學,讚嘆兩位學生:顏回、閔子騫。後來孔子將心法傳給閔子騫,他不傳給文學第一的子由子夏,也不傳給能言而多財的子貢,他傳給顏回、閔子騫,閔子騫是道德第一。

 

戒律是道德軌範,人人都要持戒,世界上最為人尊重者是「道德」這兩個字,離了道德即無戒,離了戒亦無道德,所以我今天提出,「戒」就是道德。

 

(二)「戒」又是我們的清淨心,瓔珞經云:「一切凡聖戒,盡以心為體。」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持戒,心則清淨,在清淨心中建立萬德,建立萬行,猶如白紙,有了紅點、黑點、綠點,就染污了,失去用處,若這白紙未被染污,可以寫金剛經、法華經、楞嚴經、心經,可以寫一切經典,染污了的白紙,什麼也寫不上去。我們這個心亦復如是,心清淨可以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一切功德都成就。

 

例如黃金有礦,什麼都造不了出來,若果黃金煉去了礦,黃金就可以造佛像、菩薩像、羅漢像、以及造一切器具,皆因這黃全是純金無礦,所以「戒」是什麼?是我們的清淨心,心清淨,即成等正覺。

 

(三)現在是末法時代,人人希望振興佛教,有主張坐禪來振興佛教的,有主張辦學來振興佛教,可不可以呢?且看釋迦牟尼佛的一句話:「佛在世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毘尼住世,正法久住。」毘尼是戒律,若戒律住世,正法就久住,欲想振興佛法,當奉行戒律。

 

以上三點:第一,戒是道德觀念,第二,戒是我們的清凈心,第三,戒能振興佛教,是略釋戒的意義,現在解釋經題。

 

佛說梵網經

 

簡單的說,梵即梵行,梵行很多,猶如網之孔,一網有多孔;戒有無量梵行,梵行清淨名為戒,諸佛有無量梵行,菩薩廣學無量梵行,就如一網多孔,所以名為梵網經。說者,悅也,佛說戒,暢佛本懷,故名悅。

 

經題解釋已畢,再說人題,人題是譯者。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興是國王的名,秦是國號,三藏指經律論。經藏詮定學,定即心,若想明心要多誦經,或持四句偈;律是戒學,論是慧學。戒定慧三無漏法,是苦海的慈航,我們欲想了生死,到涅槃的彼岸,不能離開戒定慧三無漏學,這位法師以戒定慧為自己之師,亦為他人之師,故稱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此云童壽,以童子之年,而有耆壽之德,故名。

 

佛指盧舍那,是報身佛,盧舍那即淨滿之意,煩惱惑已淨,功德圓滿,故云淨滿。

 

眾生成佛時有三身,稱為三身佛,三身佛分別名為法身佛、報身佛、及應化身佛。

 

法身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本來具有的,不需要修,只要你悟,悟即見自己本源自性清淨的法身佛。

 

報身佛不容易成,需經三大阿僧祇劫,修種種的苦行難行,乃至無善而不成,無德而不就,功德圓滿,方可成報身佛。

 

釋迦佛的報身,稱為盧舍那佛,住在華藏世界,阿彌陀佛的報身,又是住在華藏世界,各各佛的報身,都是住在華藏世界。

 

報身又分自受用報身及他受用報身,自受用報身無相,就是大菩薩也見不到;他受用報身,大菩薩可以見到,惟是所見的各有不同,十地菩薩見的,是無量大身,其他菩薩所見的,或是千丈盧舍那身。

 

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度之,是為應身佛。應身是以報身為本,所以應身佛又稱為逆佛,所謂從本垂跡,就是這個意思。

 

應身佛有千百億化身,如釋迦佛有千百億化身,阿彌陀佛亦有千百億化身,化身佛住在凡聖同居土——暫時住的、方便的、不長久的。是故釋迦佛十九歲出家,三十成道,說法四十九年,八十歲便離開這個世界——應度眾生已度盡,說法已完,住世無益。

 

眾生成佛時,三身佛一時成,無分先後彼此。

 

華嚴經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上兩句「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是指法身佛,法身佛無相,萬佛一體,無有你我之分,亦無過去,現在,未來佛之分別,更無此土、他土、無量國土之佛的區別,萬佛一體,猶如虛空般的清淨,清淨是一體的,不能說這一邊的虛空清淨,那一邊的虛空不清淨,是故法身佛無男無女、無此無彼、聖凡兩亡、生佛俱泯,是謂不二法門。

 

「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是指報身佛。

 

法身清淨,不染一塵,故亦名素法身,眾生迷此,所以有生死,雖則六道輪迴,其性不變,故又名佛性,因在迷不變,常隨眾生流轉生死,故云「法身流轉六道,處處皆聞。」有幸得聞佛法,著力薰修,剎那除卸迷情,得識本來,乃至大徹大悟,悟同諸佛,此時名信解,解法身之理,但解而矣,法身還未出現,必須悟後起修六度萬行,以及一切功德,若有一德未圓,一功未滿,法身亦不現前。

 

直待萬行已圓,萬德已滿,惑垢盡除,無明業空,法身才全體出現,此時卻又名報身佛,號盧舍那。

 

簡略而言,悟後從性起修六度萬行,莊嚴素法身,修至功德圓滿,素法身成為萬德莊嚴的報身,報身又化成千百億化身,到十方世界,天上人間,轉隨意法輪,教化有緣眾,所以壇經云:「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原來是一身。」

 

爾時盧舍那佛。

 

梵網經心地品分上下兩卷,上卷說菩薩心地法門,下卷說心地戒,爾時者,指說心地法門竟。

 

為此大眾。

 

為華藏世界無量菩薩眾。

 

略開百千恒河沙,不可說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

 

成佛的法門,多至無量無邊,故文中說多如恒河沙,廣說不盡,惟有大菩薩才是當機,對初心菩薩,只可略說。

 

佛法有廣有略,廣則有百千恒河沙不可說法門,略則如菩薩心地品,心地品在百千不可說法門中,猶如毛頭許少,亦如大海水一滴。

 

是過去一切佛已說,未來佛當說,現在佛今說。

 

心地法門雖如毛頭許少,但過去一切佛都說此心地法門,未來、現在十方佛成佛時,亦說此法門。

 

三世菩薩已學、當學、今學。

 

過去、現在、未來的菩薩,亦學此心地法門,不學此心地法門,不能成就菩薩行,捨心地法門,無別可學。心是三十心,地是十地。

 

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為盧舍那。

 

我,指盧舍那佛,曾經一百劫修行此心地法門,至無明惑淨,功德圓滿,號名為慮舍那。

 

汝諸佛轉我所說,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

 

從報起應,化成千釋迦,又從千釋迦應化成千百億釋迦,「汝諸佛」,就是指應化身佛。

 

心地法門是成佛之道,眾生心地未曾開,汝諸化身佛應對眾生說,使眾生聞此法門,開心地道。

 

開者,對封而言,以諸眾生皆為煩惱業識所障,深迷不覺,非經指點開示,終無得見諸佛體性。

 

爾時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

 

在華藏世界,大香水海中,有一蓮臺,上大下小,共二十層,狀如蓮華,中有無量無邊數世界,故名蓮華臺藏世界。娑婆世界就在華藏世界的第十三層,極樂世界也是在第十三層。蓮華臺藏世界屬依報,是報身佛的國土,日夜放光明,師子座上,盧舍那佛身亦放光,故稱赫赫天光。

 

光告千華上佛。

 

盧舍那佛蓮座有千葉,一葉一釋迦,故謂千華上佛。佛放光,以光囑告千化佛。

 

持我心地法門品而去,復轉為千百億釋迦,及一切眾生。

 

盧舍那佛把心地法門,傳與千釋迦,千釋迦又把心地法門,傳與千百億釋迦,千百億釋迦又把心地法門傳與一切眾生。

 

次第說我上心地法門品。

 

心地法門,位有四十,諸眾生性,根有大小利鈍,是故說時,要次第而說:初說十住,住於如來家;次說十行,修菩提行;次說十回向,以菩提行的功德,回向佛果;再說十地,法身猶如大地,能生一切法,能度一切眾生,能出生一切佛。

 

汝等受持讀誦,一心而行。

 

不但要講說心地法門,并且從解起行,要受持、讀誦、一心而修行。

 

爾時千華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師子座起,各各辭退,舉身放不可思議光,光皆化無量佛,一時以無量青黃赤白華,供養盧舍那佛,受持上說心地法門品竟。

 

青黃赤白花,表心地法門中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此四十位是佛因,因必向果,故以四色花供養盧舍那佛。

 

每一尊化佛,均能受持住、行、向、地法門,故云受持上說心地法門品竟。

 

各各從此蓮華臺藏世界而沒,沒已,入體性虛空華光三昧,還本源世界。

 

千佛及千百億化佛,從華藏世界隱退,人體性虛空華光三昧定。

 

攝用歸體為之入,攝六根之用,歸於一心之體,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為定;以心為體,泯相見性,是為體性虛空。

 

體性虛空常有光明如花,是為體性虛空華光三昧,諸佛入此三昧而隱沒,辭退華藏世界,此沒彼出,還到自己的國土。

 

閻浮提,菩提樹下,從體性虛空華光三昧出。

 

閻浮提,即娑婆世界四洲之中的南瞻部洲,佛坐菩提樹下,亦從體性虛空華光三昧出。

 

出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

 

百億釋迦,於菩提樹下,坐金剛臺,放千光明,成等正覺。

 

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

 

四天王天,有一講堂名妙光堂,佛成等正覺後,上昇妙光堂,先說十世界海法門。

 

海喻深廣,無所不藏,有無窮盡之相:十方世界無盡、諸佛無盡、眾生無盡、諸佛法門亦復無盡,簡略而說,十方世界如海,廣大無邊,惟是各各不同。

 

十世界海,可參閱華嚴經世界海品。

 

復從座起,至帝釋宮,說十住。

 

帝釋宮在須彌山頂,即忉利天。

 

十住指十種住於菩提心之法,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一切不住,無住而住,住於菩提心。

 

復從座起,至燄天中,說十行。

 

燄天即夜摩天,日月光明照不到,天宮殿自有光明,天蓮花亦有光明,見蓮花開合為一晝夜。

 

從菩提心起菩提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十種都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復從座起,至第四天,說十回向。

 

第四天是兜率陀天,到兜率陀天說十回向法門,把十行的功德,回向佛果菩提,不求餘物,唯求作佛,回向有兩種:(一)回自向他,把十行的功德,回向一切眾生。(二)回事向理,十行屬於事,真如法界屬理,所有功德投入真如法界,功德常住世間。

 

復從座起,至化樂天,說十禪定。

 

六欲天的第五層天,名化樂天,世尊於此處說十禪定法門,為令十回向位諸菩薩,得圓知諸佛禪定、圓入諸佛剎土,圓證法身境界。

 

復從座起,至他化天,說十地。

 

有禪定可以破無明,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圓證十地法門。

 

心如大地,地能生萬物,心能生萬法,能出生一切佛,所謂「一佛一切佛,心是如來地。」

 

復至一禪中,說十金剛。

 

一禪指初禪天,十金剛指金剛三昧,為一切法所不能壞。世尊於此說十金剛,為令已登七地菩薩,得證金剛觀智,入妙覺果海。

 

復至二禪中,說十忍。

 

有了金剛三昧,一切法不能動,便能入十忍,忍指無生法忍,了一切法無生無滅。

 

復至三禪中,說十願。

 

世尊於此天,說普賢十願法門,令彼已登九地菩薩,更得十大願力,得入如來妙覺果海。

 

復至四禪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說我本源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四禪頂天,又名色究竟天,乃摩醯首羅天王住處,摩醯首羅以禪定得大自在,故摩醯首羅天又名大自在天。

 

上來各天中所講的心地法門,是別說,即各各分別而說,如在忉利天說十住,夜摩天說十行,兜率天說十回向,他化天說十地,是為別說。惟世尊於四禪天,頓說四十心地成佛法門,把住、行、向、地之法,一起說出來,故云:「說我本源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令彼圓證心地功德,入妙覺果海。

 

其餘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無二無別。

 

此國釋迦在人間成佛後,上升妙光堂等各天說心地法,共餘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

 

如賢劫品中說。

 

賢劫品乃梵網經六十一品之一,上來乃略言其義,廣如賢劫品中說。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初現蓮華臺藏世界,東方來入天王宮中,說魔受化經已。

 

以上講千釋迦及千百億釋迦,於諸世界說心地品,以下講一釋迦,於此世界說心地法門品。

 

釋迦佛自從初現於華藏世界,秉受心地法門竟,向東而來,入摩醯首羅天王宮中。摩醯首羅以定得大自在,定能生一切色法,所以他認為大千世界是他所造,一切眾生從他而出,於是生大驕慢,故大自在天,又名大我慢天,有了我慢便成魔,佛先度大魔王,捨離我慢,故云:「說魔受化經已」,然後在天上示現成佛。

 

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吾名悉達,七歲出家,三十成道,號吾為釋迦牟尼佛。

 

此乃從本垂跡,降生人間之文。

 

人間有一四天下:東勝神洲、南閻浮提、西牛賀洲、北俱盧洲,以南閻浮提的眾生最為勇猛,雖未見果而修因,故佛從天上降跡南閻浮提,迦夷羅國。迦夷羅國在喜馬拉雅山之南,為世界之中心點。

 

母名摩耶,意即大幻,華嚴經中,摩耶夫人對善財言:「我得大幻願智法門,為盧舍那佛之母,為千佛之母。」賢劫千佛,皆以摩耶夫人為母。其父名白淨,又名淨飯王。

 

悉達,即一切義成之意。一般經典中記載太子十九歲出家,此經說七歲出家,可能是說太子初出家時,先學非非想定,不久證得,但知非究竟,次復遊行諸國,凡經一年,次更苦行六年,前後共七年(歲),至三十歲乃成佛。

 

釋迦即能仁之意,以慈悲心,能作佛事,因娑婆是五濁惡世,眾生多苦,若無慈悲,不會到此世界救苦;牟尼即寂默,寂滅道場,默契真理,表智,悲智和合,方可度眾生。

 

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

 

寂滅是用功之法,不生不滅稱為寂滅,是出世間法,世間法有生有滅,在生滅中見不生滅,是為寂滅,所謂「生滅滅已,寂滅現前。」所以修行用功很簡單,從生滅中見不生滅,唯有寂滅,乃能得道。

 

以金剛三昧力,破最後一品無明,大覺現前,成等正覺,故云坐金剛華光王座。

 

坐金剛華光王座,成佛說法,即時上升妙光堂,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轉大法輪。

 

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

 

從妙光堂,乃至首羅天王宮,一共十處,所說的都是成佛之法。

 

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

 

佛觀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物說法。一網幢有無量孔,孔孔不同,一華藏有無量世界,界界不同,諸佛教門,亦復如是,佛佛教風,亦各各不同。

 

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為是中一切大眾,略開心地法門竟。

 

如來大慈,悲願深廣,在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示現成佛,前後已有八千次,每次成佛,即上升四天王天宮,次第乃至首羅天,為諸天人,略說心地法門。

 

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為此地上一切眾生,凡夫痴暗之人,說我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

 

天宮說法竟,即下人間,在菩提樹下,為一切眾生說心地戒。

 

凡夫沒在愚痴黑暗之中,未解如來心地法,唯有說本佛盧舍那佛,初發心時,常所誦一戒。一戒者,即佛戒,佛性清淨,從清淨的自性中,流出無量戒,例如:

 

自性清淨,不殺生,是佛戒。

 

自性清淨,不染污,不淫欲,是佛戒。

 

自性清淨,不自欺,不欺人,是佛戒。

 

所謂一即無量,無量即一,從一佛戒中,開出無量戒,戒能破無明煩惱黑暗,故名光明,戒是無相,一切不能壞,猶如金剛;戒是無漏,出生無為功德故云寶,是以稱為光明金剛寶戒。

 

是一切佛本源。

 

諸佛萬德圓融,以戒為本,德從戒而生,故戒是一切佛本源。

 

一切菩薩本源。

 

菩薩修萬行,亦以戒為本,無戒,行不成,所以戒是菩薩本源。

 

佛性種子。

 

佛性以戒為種子,種子起現行,就是戒,現行薰種子,歸佛性。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一切眾生,皆有成佛之性,性以不變為義,有佛性者,將來盡得成佛,現在未見佛性,所以是眾生。

 

眾生雖然未見佛性,但一切眾生可以持戒,持戒清淨即見佛性,所以戒是佛性的種子。

 

那麼眾生如何持戒?

 

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

 

一切意識,就是指第六識,第六意識是什麼?一切他都參與:如眼見色,這意識就立即分別是什麼色,耳聞聲,第六意識又立即分別是什麼聲音,鼻嗅香,他又分別香,本來舌嚐味,與意識無關,但意識又去分別是什麼味;身覺觸,這意識又分別是什麼觸,意根知法塵,這意識又立即分別一切法,所以意識稱為一切意識,什麼他都管,是分別心,假如意識持戒清淨,分別心變了無分別心,即見佛性。

 

一切眾生,都有色心,色心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色屬物質,受想行識屬於心。

 

色身持戒清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若心持戒清淨——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若身心持戒清淨,五蘊就空了,五蘊空時即見佛性,故云皆入佛性戒中。

 

「是情是心」,眾生的情與心,都可以見佛性,情是六根——眼歡喜見色,所以眼根稱為眼情,耳喜歡聞聲音,鼻歡喜嗅香,舌喜歡嚐味,所以六根稱為六情。修行要以六根來持戒,若六根持戒清淨,回光返照,亦可見佛性。

 

「是心」指六識,六識持戒亦可見佛性,六識怎樣用功?返照這個六識心是甚麼?明白這個六識心,就見佛性,所以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

 

上來情是指六根,心指六識,但六塵就不同,六塵是依報,屬無情,不會修行,修行是說有情,惟是有情成佛時,無情亦成佛,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

 

見佛性後,從佛性起修,一舉一動,無論拈花奉水,焚香掃地,或是念一句阿彌陀佛,或誦經,都是成佛之因,所以「當當常有因故」。

 

「當當常住法身」,見佛性後,住在甚麼地方?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無住而住,住於法身;全性起修,全修是性,常住法身。

 

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於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眾生頂戴受持。

 

如是十波羅提木叉,現於世界。波羅提即解脫,木叉即戒,十條戒是解脫之因,持木叉之戒,得解脫之果。這十條戒如何令眾生得解脫?

 

(一)不殺生——不殺生悟無生即解脫。(二)不偷盜——能捨一切,一切不取,即是解脫。(三)不淫欲——不淫欲,身心清淨,是為解脫。(四)不妄語——無妄歸真就是解脫。(五)不酤酒——無無明,無明既無亦是解脫。(六)不說四眾過——修行不見他人過就是解脫。(七)不自讚毀他——人我兩空是解脫。(八)財法二施又是解脫。(九)不瞋心亦即解脫。(十)正信三寶亦即解脫。

 

如是十條波羅提木叉,出現世界,是法律之戒、法則之戒、大自然律戒、返本歸元之戒,一切眾生應頂戴受持。

 

吾今當為此大眾,重說無盡藏戒品,是一切眾生戒,本源自性情淨。

 

此無盡藏戒品,釋迦佛過去成佛已數數說,今次成佛,為大眾重說此眾生戒,眾生持此戒,得見自性本源,本源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就是清淨的自性,故云本源自性清淨。

 

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

 

此乃報身佛盧舍那成佛之文。

 

「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我」指釋迦牟尼佛的報身,「今」字要留意,我今天惑淨功滿,才可以在華藏世界,坐蓮華臺成報身佛。

 

一報身成佛坐蓮華臺,華藏世界有無量佛國土,每一佛國土的佛成報身佛時都是坐此一蓮華臺,表示每一位報身佛的功德相同,但是彼佛報身不與此佛報身互相妨礙,例如一室千光,彼此不相妨礙,既然所有報身佛的功德相同,所以成佛時,佛佛同體,如水合水,如空合空,無有彼此,這是指無相的自受用報身佛而言,若他受用報身佛,在華藏世界成佛時,四十二位法身大士,如雲靇月,佛為彼等說華嚴經,獨法身大士才可見聞,唯識論云:「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指報身佛化現一千釋迦,在摩醯首羅天上成佛,摩醯首羅天統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百億四天下,是故在人間成佛時,是一千個百億釋迦,意即盧舍那佛在華藏世界成佛,化成千釋迦在天上成佛,每一釋迦又化成百億釋迦,共有千個百億釋迦在人間成佛。

 

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

 

古人云:大千世界,同日出家,百億國中,一時成佛。

 

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

 

千百億釋迦,都是以盧舍那佛為本。

 

千百億釋迦,各接微塵眾,俱來至我所,聽我誦佛戒,甘露門即開。

 

千百億釋迦,於應跡世界,接引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眾生,俱至華藏世界,聽盧舍那佛誦成佛之戒。

 

甘露即不死藥,不死就是涅槃,若得佛戒則無惑業,惑業盡則涅槃門開,故云甘露門即開。

 

是時千百億,還至本道場,各坐菩提樹,誦我本師戒,十重四十八。

 

從本垂跡,千百億釋迦,還至本昔修道之場,各各坐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為大眾宣說本師盧舍那佛成道之戒:十重四十八輕。十重是戒體,戒體猶如衣裳,污染了可以清洗,四十八輕戒護持戒體無染,清洗後的衣裳,可以再穿著,若果衣裳破裂了,就沒有用,所以戒體不能破。

 

戒體光潔,可以修六度萬行,進趣無上菩提,是以佛保護戒,菩薩保護戒,又教一切眾生保護戒,故有十重四十八輕戒。

 

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

 

持戒能消惑業,如日出能消罪霧,持戒復本心地,猶如月出清涼,從清涼心地,修一切功德,如瓔珞珠莊嚴法身。

 

罪滅、心清涼、功德莊嚴,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

 

是盧舍那誦,我亦如是誦,汝新學菩薩,頂戴受持戒,受持是戒己,轉授諸眾生。

 

戒亦是成佛之本,故報身佛誦戒,化身佛亦誦戒,汝等初發心菩薩,應恭敬尊重、頂戴受持。歷代祖師不但受持佛戒,還傳給我們,是故一切眾生,都應發心受持菩薩戒。

 

諦聽我正誦,佛法中戒藏,波羅提本叉。

 

諦者實也,落實聽誦戒,聽一句明一句,聽一戒明一戒,一聽永聽,戒種傳入心田,名為諦聽。

 

五戒雖得人身,未能了生死,比丘戒雖能了生死,未能成佛道,唯菩薩戒度自、度他成佛,方名正誦。

 

佛法中有無量藏:戒藏、行藏、定藏、慧藏、因果佛性常住藏,現在所誦的是佛法中戒藏,藏者合藏義,戒是止惡義,一戒止一惡,無量戒止無量惡,無量戒聚在一處,故名戒藏。

 

梵語波羅提木叉,此云保解脫,持如來之戒,保衛三業,得涅槃解脫之果,佛遺教經云:「我滅度後,當尊重恭敬波羅提木叉,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大眾心諦信,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

 

受戒與否,要看你們的信心,持戒與否,亦要看你們的信心,實實在在的信,一信永信,在清淨的信心中,念念知道自己現在持戒,當來必得成佛,所以現在心中,念念不敢違背戒律,更相信釋迦成佛,實由持戒清淨,所以自己心中,念念不敢為非,如是釋迦是已成佛,自己是當成佛,皆因戒律,心中自然念念持戒,故云戒品已具足。

 

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

 

有心即有情,有情有心,能辨好醜善惡,既知善惡邪正,迷悟凡聖,所以凡有心者,皆應受佛戒。無情無心,不辨好醜,不知受戒。

 

攝者受也,攝戒入心,心中有戒,其心清淨,在清淨心中,諦信自己將來成佛無疑,即入十信位;發菩提心,願成佛道,入十住位;廣修萬行,入十行位;功德回向一切,入十回向位;見佛法身,入十地位;如是信、住、行、向、地,五十位所有功德,與佛相同,所謂見同佛見、行同佛行、智同佛智、戒同佛戒、德同佛德,一一與佛相同,將來定紹佛位,現在是佛子,故云真是諸佛子。

 

大眾皆恭敬,至心聽我誦。

 

欲得佛法中利益,須向恭敬心中求,以恭敬心念佛,以恭敬心參禪,以恭敬心出家,以恭敬心持咒,若以妄心持咒,不能相應,所以大眾要以恭敬心聽佛誦戒,使八識田中,下為戒種,種子起現行時,是名持戒。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

 

爾時者,指釋迦牟尼佛在人間,出家求道,五年參學,六年苦行,三十歲坐道場,七日七夜,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者,釋迦成佛後,先說戒法,戒乃萬善之本,唯佛一人能結戒,菩薩、聲聞、緣覺、歷代祖師等,只能持戒,不能結戒。

 

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怯,孝名為戒,亦召制止。

 

此段文中,佛把戒的奧義說出來——戒以孝順為義。

 

我們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即不作惡,凡是孝順父母的人,不敢為非作歹,就是戒。師僧即師長,孝順師長,而修一切善法,即是戒;孝順三寶,要度眾生,不度眾生,不稱為孝順三寶,孝順三寶,廣度眾生,名之為戒。

 

孝順父母,止一切惡,至仁義之道。

 

孝順師僧,修無為法,至涅槃之道。

 

孝順三寶,度諸眾生,至菩提之道。

 

孝順父母,受五戒,名優婆塞、優婆夷。

 

孝順師僧,受具足戒,名比丘、比丘尼。

 

孝順三寶,受菩薩戒,名摩訶薩。所以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所有惡法,制而不起。

 

佛即口放無量光明。

 

如來說戒前,先放光現瑞,一切有緣眾生,見到如來的光明,便前來聽法,「口放」者,表此戒由佛金口親宣。

 

是時百萬億大眾、諸菩薩、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

 

是時聽戒人數有百萬億,當中有各階位的菩薩,亦有三界內的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等。

 

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諸佛大乘戒。

 

菩薩戒名大乘戒,比丘比尼是小乘戒;小乘戒只求了生死,大乘戒求成佛道,小乘自度,大乘自度、度他。小乘只有律儀戒,大乘有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

 

此乃萬世誦戒立法之儀,半月半月者,前半月是初一至十五,名白月。後半月十六至三十或二十九,名黑月。

 

每半月誦戒不易忘記戒條,而且誦戒時亦可隨之而省察一下,若有犯即時懺悔,懺悔則戒體清淨,在半月之中來檢點自己的戒行,若有犯,半月內罪未生根,容易懺悔清淨,若過了半個月,所作的罪已生根,生了根才懺悔,罪比較難拔,是故有罪應即時懺悔,不要等太久,日久罪已生根,到結果時,悔恨則太遲,半月之內,罪還未有生根以前懺悔,罪得滅,戒體清淨。

 

所以半月半月誦戒有兩種作用:其一,不易忘記戒條。其二,有罪則懺悔清淨,是以佛作我們的模範,半月半月誦戒。

 

汝等一切發心菩薩。

 

初發心指十信位的菩薩,經云:十信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

 

乃至十發趣。

 

即十住位的菩薩,一切不住,住如來家。

 

十長養。

 

即十行位的菩薩,修十波羅密,長養菩提苗。

 

十金剛。

 

即十回向位的菩薩,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功德猶如金剛,堅固不壞。

 

十地。

 

即十地位的菩薩,心如大地,出生實德,上供諸佛,下化有情。

 

諸菩薩亦誦。

 

如是由初發心,乃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菩薩,亦半月半月誦戒。

 

是故戒光從口出。

 

如來從初發心直至成佛,半月半月誦戒不忘,持戒不犯,成佛後,戒化為光明,是故戒光從口出。

 

有緣非無因故光。

 

如來的戒光,從因緣而有,受戒為因,三大阿僧祇劫持戒為緣。

 

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

 

戒光是無漏,不漏落生死,不漏落世間,世間法是青黃赤白黑,無漏法非青黃赤白黑。世間法靠不住,青是無常、黃是無常、赤白黑亦是無常,是生滅法,漏落生死,戒是無漏,不漏落生死,所以非青黃赤白黑。

 

「非色非心」,則非五蘊,色蘊是四大所成,心法是受想行識,有色就有心,有心就有色,眾生是色心和合而成,持戒清淨,五蘊空則無眾生,故戒光非色非心。

 

「非有非無」,有屬見,無亦屬見,見有見無,即見惑未破,不能見道,戒是無漏,知見已空,所以戒光非有無。

 

「非因果法」者,先因後果,屬權教,實教即因即果,因果不二,持戒見實相,故云非因果法。

 

持戒見實相,一切諸佛皆從實相流出,實相是諸佛之本源,菩薩六度萬行,以實相為體,故云行菩薩道之根本。一切佛子都要持戒,戒是佛性種子,有戒可以見佛性,無戒不能見佛性,所以持戒,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

 

是故大眾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應善學。

 

所有佛子應受戒、持戒、讀戒、誦戒、還要善學戒,善學即善知戒的開、遮、持、犯之相:遮即遮止,持即不可以犯,開即是為救眾生而開方便。

 

明末,張定國又名張獻忠,稱霸西蜀,下令屠殺全城人,當時有一和尚名破山,他請求張定國莫屠城,張定國知他是和尚,即拿出許多豬肉對破山說:「若你吃了這些豬肉,我即不殺。」食肉犯戒,和尚覺得很為難,旁邊有一人細聲說:「為救萬萬人,何惜如來一戒。」破山和尚於是盡食豬肉,張定國亦不屠城,這個便是為救萬萬人而開方便,假如有人食肉,問他救甚麼人,不是救人不可以開。

 

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

 

甚麼人可以受佛戒呢?國王可以受,國王不是法王,受了菩薩戒後,將來可以為法王,王子受了佛戒,將來為法王子,百官受戒後,可以為民判斷是非,宰相受了佛戒,可輔王治國安民,比丘比丘尼受戒後,不但可了分段生死,更能了變易生死,十八梵天以佛戒出色界囚籠,六欲天子以佛戒出欲界火宅,庶民百姓受戒後堪稱佛子,黃門太監受戒後便是大丈夫,未離淫欲的男女更應受佛戒,有戒便是清信仕女,奴婢得戒體,人品尊貴,乃至八部金剛神等盡應受戒。

 

但能解法師語者,心內明白,盡未來際不殺生是菩薩戒,又知盡未來際不偷盜是菩薩戒,更知度眾生是菩薩戒,於戒明白了解,然後受戒、得戒、持戒,就證了戒法身,此時心清淨、身清淨、遍法界清淨,更無超越,故名第一清淨者。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已略說菩薩波羅提木叉相貌,應當學,敬心奉持。

 

十波羅提木叉,是菩薩根本之戒,若不誦戒,即無根本,本尚不得,如何利益眾生而名菩薩,故云非菩薩,既非菩薩,自然不是佛種子。是故釋迦佛半月誦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誦戒,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

 

佛已略說十波羅提木叉相貌,若人半月半月誦戒,則戒相現前,故云「應當學,敬心奉持。」

 

第一戒殺

 

既受菩薩戒,就要廣度眾生,所以第一條就是不殺。一切眾生,都有生命,有生命才可修行,認識自己的生命,則能夠度自己,認識別人的生命,能夠度一切眾生。法華經云,如來方便,深入眾生之性。

 

何為生命?四十二章經云,佛問比丘,人命在幾間?一比丘答,人命在數日間。佛云,子未見道,佛再問,入命在幾間?另一比丘答,人命在食飯間。佛云子未見道,再問,又另一比丘答,入命在呼吸間,佛云,善哉!子見道矣。

 

一呼一吸,念念相續,是人命的行相,若人命不能認識,又焉能了人命中的生老病死苦,於人命中一呼就是生,一吸就是滅,若呼而不吸,人命就斷了;若吸而不呼,人命亦斷。是故入命在呼吸間,識得人命,則識得道,是故佛言,善哉!子見道矣。

 

昔日,阿難尊者,對一沙彌說:(若人生百歲,不見生滅機,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百歲而不認識生滅機,不如生一日認識生滅機,可以悟道,可以証果,可以了生死。

 

生滅機是什麼?

 

一念生,一念滅,生滅循環,無始無終,只可以悟,不可以斷;斷即命終。悟即生滅中見不生滅,就是道。

 

例如念阿彌陀佛,念念阿彌陀,念到一念空時,心開見佛悟無生,就是道。

 

明白這個念,就是生滅機,生滅相續,就是命根。生滅斷,命根盡,生滅機一轉頓見不生不滅。

 

所以達摩祖師云,一念回機,便同本得。六祖云,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念念不被嫉妒染,念念正念,不念煩惱清淨心便是道。

 

解了生滅機者,有生有滅是世間法,不生不滅出世間法。生亦滅滅亦滅,生滅滅已,寂滅現前。

 

自己不認識自己的命根,又如何了生死,命根生滅,就是你的生死。命根不生不滅,就是你的涅槃。

 

佛經本事品云,過去有一村落,時逢饑饉,釋迦化身為大魚遊靠岸邊,全村人割食魚肉活命,魚曰(汝等莫斷我命,今天割肉,明日復生,可保長時有鮮肉食)村民依教,一年後新穀豐收,魚即命終,其魚名(水愛道)。

 

可知生命寶貴,假如割傷身體,血肉自然生長,袪瘀生新,平復如故,若無生命,血肉不能再生矣,世間人,數年內細胞更換一新,以乃生命護身功能,又在心識上生命更具功能。

 

前念滅,後念生,前念惡,後念善,念念善,就能度了惡,前念邪,後念正,念念正,便能度邪,前念迷,後念悟,念念悟,就能度迷,如是生命中,肯修行,就能轉惡為善,轉邪為正,轉迷成悟,不是離開生命,另有道可修啊?

 

因此佛法內,只有度生,而無殺生,是故如來制此戒。

 

佛言,若佛子。

 

受了菩薩戒,持戒清淨,上可以求佛道,下可以度眾生,自利利他,將來成佛,現稱佛子。

 

若自殺,教人殺。

 

自殺者,是自己親手殺眾生命,乃身心所造殺業,教他人殺者,雖不自己行殺,而使他人行殺,乃心口所造殺業。

 

方便殺。

 

是意作罪,心意思惟,用什麼方便殺,想計謀,興害意,或是教他行險道而致死,或教他自墮陷井而致死,或教他服毒藥而身亡,或斷其飲食而命終,或教他犯國法而身隕,如是等皆名方便殺。

 

讚嘆殺。

 

他本不殺,讚嘆殺生有功,他即去殺,他本不死,讚嘆死後生天得樂,他自尋死,如是等,名為讚嘆殺。

 

見作隨喜。

 

既不自殺,不教殺,亦不用方便殺,也不讚嘆殺,但見人殺生時,心生歡喜,隨喜殺生之罪,隨喜殺,隨喜多殺,心造殺罪,其罪無量。

 

乃至咒殺。

 

佛咒只能福人,不能禍人,唯邪教邪咒,千里之遙,亦能害人,故云咒殺,屬心口所造業。

 

殺因、殺緣、殺法、殺業。

 

四法成業:1、殺因,有貪瞋癡等,有因瞋而殺,有因貪而殺,有因痴而殺。2、殺緣,有殺因未必殺,須假殺緣,助成殺業,或為名、為冤、為仇、為教、為霸、而成殺緣。3、殺法,現在種種武器,如刀槍劍戟,毒氣等。4、殺業,命斷,或一日斷、二日斷,七日斷,殺業此時成。

 

此戒四緣成犯: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殺害,四、命斷。當其命斷時,自心強烈震動,戒體即破,波羅夷罪成。

 

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

 

天有好生之德,人有惻隱之心,況且天命之謂性,一切眾生皆有天性,上如人類,中如牛羊犬馬,下至蛇蟲鼠蟻,皆有性命,遊戲世間.天生天養,俱不得故意殺害,斷度生緣,傷天和氣,故殺有罪。

 

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

 

既受菩薩戒,應思惟如何度眾生,度生莫如結緣,應心生慈悲,慈悲遍法界,法界常住,慈悲心亦常住。又孝順父母師僧三寶,秉三寶之教導,與眾生樂,或以種種方便,救死護生,令得世間之樂,再得出世涅槃之樂。

 

而反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恣心者,放縱己心,洩其怨恨;快意者,因瞋起殺,以殺為樂。菩薩應該要制止自己的瞋恨心,惡毒心,使殺心不起,代之而起以慈悲心,孝順心。

 

既不方便救護眾生,反而縱恣自己的怨恨心而快意去殺,犯波羅夷罪。

 

波羅夷,此云棄,謂犯此戒,永棄佛海之外,亦云墮,即墮落三惡道,亦云斷頭,亦云極惡。

 

第二盜戒

 

有主之物,不論一針一草,予而取,不名為盜,不問,不予而取,名之為盜。盜有主之物,令主人受損失,心內愁苦,故佛制戒。

 

菩薩安貧守道,不妄以強力取人財物,不但不取,而且善觀物理:六塵他物,六根不染,六根清淨;三界他物,心性不染,三界頓超。菩薩在世出世,非禮不視,非禮不聽,非禮不言,非禮不動,謹守威儀,嚴護細行,如日月行空不住空,蓮花出水不染水,菩薩死盡偷心,他物不取,在俗離俗,居塵出塵,獨尊己靈,不與萬法為侶,一切盡捨,方見本來,然後再修檀波羅密,內施外施,莊嚴淨土,普濟群萌。

 

是以如來制戒,一切不偷,然後行施,福如大海矣。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咒盜。

 

非分而偷,不予而取,皆名為盜,取他物超過五錢,犯重。

 

自盜者,自手取他物離本處,即名為自盜。教人為我而取,教人取他物,名教人盜。

 

方便盜者,用種種心思計謀,奪他物入己者,如詭騙人,巧取暗奪,借而不遺,寄而不予,偷龍轉鳳,皆名方便盜。

 

咒盜者,役使鬼神,取他財物,歸自己有,皆名咒盜。

 

盜因,盜緣,盜法,盜業。

 

盜因屬貪心,盜緣助成,如月黑風高,或趁火打劫,凡有利於行事者,皆名盜緣。盜法者,劫奪、暗偷秘取、搶、騙、拋磚引玉、走私漏稅,皆名盜法。

 

物離本處,作為己有,是時心震動,盜業即成。

 

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

 

有些人喜歡以物奉獻鬼神,則鬼神認為是自己的物,決不可盜,劫賊盜回來之物,劫賊認物為己有,亦不可盜。

 

一切有主之財物,不論一針一草,不得故意盜取,故意盜取者,如物有主,不予而取,犯盜;不故意盜者,好友之物,雖未問許,取而用之,友必同意,不名故盜。

 

寺院中僧眾之物分兩類:1、十方常住僧物,十方僧人皆有份,如米、麵等,十方僧人皆可受食,若不問而取,即取十方僧物,於十方僧結罪,其罪無邊,需向十方每一位僧人前求懺悔,才可滅罪。華聚菩薩云:「五逆十惡,我亦能救,盜僧物者,我所不救。」

 

2、現前僧物,現前不是指十方,若施主拿物到寺院供養現前僧,如寺院現前有一百位僧人,物便屬一百人所有,未羯磨前而取,便是盜取一百位僧人之物,需向一百位現前僧人懺罪,若羯磨以後分與,才是自己所有。

 

其三寶物,伽藍菩薩守護,盜三寶物,日長三分,夜長七分,一日一夜,對充利息,因果甚大。昔日楊和尚拿了常住一張紙,三年後,伽藍菩薩算帳,還一疋絹。

 

叢林庫房內有一對聯:「長岐燈盞明千古,寶壽生姜辣萬年。」可作明鑒。

 

又,父母師長物,應供養而反盜取,其罪亦大。

 

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

 

此乃菩薩所應作持,作即持戒,止即名犯,菩薩行善,普利群生,所以應生佛性中孝順心,及慈悲心,助一切人布施,使得人天之福,更施財物與眾生,令得眼前之樂,方名菩薩作持。

 

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菩薩不助人布施,而反更盜人財物,今人痛苦失樂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三淫戒

 

六祖云:「淫性本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身。」世人迷淨性,故有淫欲,除卸淫欲,即見淨性。清淨之性,是我們不迷的本來面目,因此,淫性是可以除,普門品云:「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極樂世界無男女,無欲,阿(音同觸ㄔㄨˋ)佛國有男女相而無欲,娑婆世界有男女,有欲,而可以離,離欲便超欲界,而生色界,色界四禪天梵行清淨,在娑婆世界修行,離欲、離色、離無色,便出三界,色無色界尚可以離,何況欲。

 

四十二章經云:「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欲無自性,因意而生,意亦無性,從思想生,思想因意,意因思想,互相憑藉,猶如交蘆,離想無思,離思無想,相待假有,想滅思忘,思滅想空,故云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則淫欲之念如夢不可得矣,何來有患哉。

 

離欲見清淨性,以清淨性修行,一超直入如來地,但初發心人要仔細,切莫輕敵,作容易想,淫是無量劫來生死根本,在八識田中根深蒂固,所以佛言:「為道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又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又言:「透得此門,出塵羅漢,」「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四十二章經,佛示比丘離欲之法:「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此經云應生常住孝順心,則庶幾可矣。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

 

佛子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故不應淫,淫則生死不了,俱入苦海,不為則愛盡涅槃,共入無為,菩薩不應自行淫欲,更不應教他行欲,菩薩天眼觀察,一切女人皆是過去父母,焉可行欲,故云不得故淫。

 

起心動念是名故淫,不起心動念,例如在夢中,或熟睡不知,或被藥迷失本心,或為怨家所逼,惟苦無樂,不犯。

 

淫因,淫緣,淫法,淫業。

 

此戒三緣成重:一、是道,二、淫心,三、事遂。

 

淫因者無而忽有,淫念迭起。

 

淫緣,孤男寡女同住,淫辭歌曲等。

 

淫法,稱嘆摩觸等。

 

淫業,事遂業成。

 

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

 

從親至疏,從人至畜,乃至天女、鬼女、神女,皆不能犯,更不可非道行淫,口道、大便道之類,屬非道行淫。

 

又優婆塞戒經云:非處(非適宜之處所),非時(非合適的時間,如六齋日、三齋月,又如婦女懷孕時、產後、乳兒時),也不能行淫。

 

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

 

菩薩孝順師僧三寶,秉三寶之遺教,救度一切眾生,出生死苦海。

 

淨法與人。

 

從自性流出,不離自性,遠離淫欲,拔生死根,法法清淨,自度出生死,方能度人出苦海,故云淨法與人。

 

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淫,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菩薩應以戒律,淨化人心,今違背戒律,廣行淫事,日久熾盛,不擇畜生,乃至淫母女姊妹六親,令多人受苦,全無一點慈悲心者,失菩提種,作三途業,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四妄語戒

 

迷真起妄,切莫縱妄,應該克妄見真,如何克妄,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克妄從直心下手,直心生直語,直心見聖道,所以如來制妄語戒,務令眾生直心見真矣。

 

經云:佛子羅侯羅,其年幼稚,未知慎口,世尊在時,人來問之:「世尊在否?」詭言不在,使人失其見佛機緣;若不在時,人問羅侯羅:「世尊在不?」詭言佛在,使人久候而不得見佛。世尊知此事已,語羅侯羅:「澡盤取水,與吾洗足!」洗足已,語羅侯羅:「覆此澡盤!」如敕即覆,佛言:「以水注之!」注已,問言:「水入中不?」答言:「不入。」佛告羅侯羅:「無慚愧人,妄語覆心,道法不入,亦復如是!」

 

夫法水歸心,如水歸海,真心納法水,菩提苗長,般若芽生,若妄語覆心,妄不納法,無法水滋潤,真芽不萌,真根不長,何來枝葉花果,所以楞嚴經云:「汝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譬如稠林曳木,直者先出。」是故如來制妄語戒,欲人直心見道。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

 

最大的妄語是未得(涅槃)謂得(涅槃),未證(菩提)謂證(菩提),未見(阿羅漢道)謂見。大妄語成,墮無間地獄。

 

自妄語者,即自己說我是聖人,我悟了道。教人妄語者,命弟子或使朋友互相傳言,說自己是聖人。方便妄語者,或說天來、龍來、鬼神都來,供養自己,令人以為已證聖果,或以種種暗示,說自己證聖果。

 

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

 

此戒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欺誑心,四、說重具,五、前人領解。

 

妄語因者,欺誑心是,妄語緣者,求名求利是;妄語法者,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到處宣揚;妄語業者,有人信解,妄語業成。

 

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

 

心本不見,而口說見,心本見,而口說不見,口不對心,心口不相應,名小妄語。

 

小妄語雖小,由歪心生,外則欺人誤人,內則妄語覆心,真不顯露,則成自欺,又身口意皆妄,故名身心妄語。

 

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

 

如法而說,是正語,說能得法,是正見;正語從正見而來,從真起語,語能顯真,如法而說,說能明法。見道的人,說的都是真話,依其說而行,很快亦能見道。

 

如來三藏十二部經是正語,菩薩依佛所說的正語修行,得見佛性,是為正見,再依正見教眾生修行,是謂從正見生正語,亦謂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

 

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而菩薩反以外道邪語邪見,教一切眾生,令生邪業而入生死者,是菩薩犯波羅夷罪,為一切菩薩所棄,為佛法所棄,亦為自棄,故云棄罪。

 

何謂邪語邪見?如經載往古時,有國王名婆藪,心厭世法,出家作仙人。是時居家婆羅門與諸出家仙人共論議,居家婆羅門言:「天祀中應殺生噉肉。」諸出家仙人言:「不應天祀中殺生噉肉。」諸出家婆羅門言:「此有大王出家作仙人,汝等信不?」諸居家婆羅門言:「信。」諸出家仙人言:「我以此人為證,後日當問。」諸居家婆羅門即以其夜,先到婆藪仙人所言:「明日論議,汝當助我。」如是明日論時,婆藪仙人言:「婆羅門法,天祀中應殺生噉肉。」諸出家仙人言:「於汝實心云何?應殺生噉肉不?」婆藪仙人言:「為天祀故,應殺生噉肉,此生在天祀中死故,得生天上。」是時婆藪仙人陷入地沒踝,是初開大罪門故,諸出家仙人言:「若故妄語者,汝當身陷入地中。」婆藪言:「應天祀中殺生噉肉無罪。」於是舉身沒地中,從是以來,乃至今日,常用婆藪仙人王法,於天祀中殺生,當下刀時言:「婆藪殺汝!」

 

既說有福,何曰婆藪殺汝,此乃邪語、邪見、邪業、墮惡道之證明。

 

又有一老菩薩住茅蓬,見一兔入屋匿藏,獵人尋至,問:「師父見兔否?」答曰:「不見。」為救兔命,見言不見,此是方便妄語,無犯。

 

第五酤酒戒

 

淫為生死本,酒為過患源,飲酒心神昏迷,助作一切罪,是故如來制戒。

 

所謂無明酒,無明生一切惑,酒造一切罪,四分律言,酒有三十六失,大智度論謂酒有三十五失,沙伽陀比丘能降毒龍,後酒醉臥地,蝦蟆食其沫唾,佛言:「現在甚至蝦蟆也不能降服。」我國儀狄造酒,禹輒疏焉。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

 

酤者賣也,自開酒店或酒廠,賣酒與人,其過難量,違菩薩利他之行,教人賣酒亦然。

 

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

 

此戒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希利貨貿,四、真酒,五、授與現前人。

 

酤酒因:貪利求財。

 

酤酒緣:米、麥、甘蔗、葡萄等,皆可造酒。

 

酤酒法:一切廣告及推銷術。

 

酤酒業:賣酒與人。

 

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

 

酒有多種,或花或果,皆可造酒,但令飲之醉人,皆不得酤,惟藥酒除外。又雖似酒色酒香,而無酒味,飲不醉人,可以賣,如醋之類。

 

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

 

菩薩上求佛道,以佛道下化眾生,教眾生以般若智斷除煩惱。

 

明即三明:能知過去,是宿命明;知現在生來死去,是天眼明;知生死已盡,是漏盡明。

 

達是三達:智慧知過去世無礙,智慧知現在世無礙,智慧知未來世無礙。

 

具足三明三達,見性成佛。

 

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迷真認妄,認物為己,是眾生的顛倒相。大乘起信論云:「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三細者: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三細迷失真如佛性,若無三細,人人皆見佛性。

 

六粗者,枝未無明是也:一、智相(俱生無明),二、相續相,三、執取相,四、計名字相,五、起業相,六、業繫苦相。有此六相,生死無了期。

 

一切眾生,既有三細六粗之顛倒,再加上飲酒,助其放恣,更無慚愧,酒後失言,醉時造罪,如狂馬無韁,迷性胡為,菩薩若以酤酒為業,助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六說四眾過戒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說人非。

 

修行人第一要明心,心不明,不知自心中無量劫來罪垢,明心,才知自己心內積聚無邊罪垢,故應一一懺悔,一一洗除,所謂隨緣消舊業,更不作新殃。永嘉禪師云:「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心垢洗除淨盡,返本歸元。

 

心如明鏡般清淨,本無外物影像,所以明心的人,在真心內,絕無他人是非,是以不說他人過非。

 

六祖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此乃示人修行,明心除垢,直捷返家之文。

 

又云:「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此乃示導別人返本之文。

 

假如不觀心,不明心,不除心內垢,而於心外妄見他人是非,絮絮而說,影響佛教,令無量眾生不信佛,是故如來制此戒。

 

若佛子,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

 

沙彌出六塵之家,比丘比丘尼出生死之家,菩薩出無明之家,本來是好事,但僧團中良莠不齊,不應把一兩個人的過失,算為整個僧團的過失,使佛教蒙受壞的名聲,影響初發心人,退失信仰。

 

比丘比丘尼,稱為僧寶,佛滅度後,佛法流傳世間,全賴僧寶住持,續佛慧命,若口說出家人的罪過,致令比丘比丘尼轉法輪時,無人聽受,法不流通,斷佛教慧命。

 

根據內典說,比丘比丘尼有過,應依戒律三種勸諫:第一、私人勸諫,第二、屏處勸諫,第三、羯磨,大眾勸諫,絕不是向外宣揚;過去有三武一宗之禍,皆由外道向國王毀謗出家人所致。

 

在家菩薩,護持佛教,亦不能說他們的罪過,損壞佛教聲譽,如是緇白四眾,佛門弟子,受菩薩戒者,不得隨便信口說其過失,更不得教他說,自辱佛門,令聖道不行,貽誤後學。

 

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

 

此戒六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有說罪心,四、所說罪,五、所向人說,六、現前人領解。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應為說因,說緣,說法,說業。

 

說因者,無始劫以來之惡口習氣為因,說緣者,以種種藉口為緣,說罪過法者,說其輕重罪相,說業者,了了出口,令人領解相信,說業已成,當來受拔舌地獄苦果。

 

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

 

外道惡人,知見不正,執著我見,斷常等見,嫉忌佛教,說佛法是非法,律是非律,不能出苦海,不能生天國,如是毀謗佛法。

 

二乘人相信小乘,不喜大乘,云大乘非佛說,又云大乘律,有開有遮,亦非佛說。

 

菩薩聞後應生慈悲心,教化外道,捨邪歸正,信仰大乘;教二乘人,回小向大,修大乘行,如無著禪師,度天親菩薩發菩提心,宏揚大乘。

 

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菩薩應該摧邪扶正,護持佛法,而反更說四眾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七自讚毀他戒

 

真如佛性,無自無他,若見自他,不見佛性;真如平等,無人我相,見人我者,見惑煩惱是也,讚毀者,思惑是也,思惑有憎愛,故有讚毀。菩薩破見惑,不見人我,破思惑,則無憎愛,所以不自讚,不毀他,讚毀兩亡,自行教他,故名菩薩。

 

若佛子,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

 

自讚者,自己讚歎自己的功勞,讚歎自己的長處,毀他者,譏人過失,說人之短。

 

菩薩觀業如幻,善惡性空,怎可自讚?怎可毀他?自讚著我,心生驕慢,驕必敗。菩薩觀心清淨,不見他人的過失,何用毀他,等如明鏡現像,鏡內無像,何用毀像,雖鏡無像,能現妍醜,好醜從緣,我們心內清淨,雖知道別人的過失,但心內不著別人的過失,又何用毀他人過,所以不說他人非,更不毀他過。

 

若自讚毀他,又教人自讚毀他,則心內有四條罪,一、自讚,二、毀他,三、教人自讚,四、教人毀他。

 

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

 

此戒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讚毀心、四、說讚毀具,五、前人領解。

 

毀他因是嫉忌心,毀他緣是想提高自己的聲望,令人恭敬供養,毀他法是以語言文字宣揚,毀他業是前人領解讚毀之語。

 

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

 

菩薩無我,與眾生一體,應代一切眾生受苦,猶如一個大家庭,家內成員與主人是一體,若有事情發生,主人承擔一切責任,免大眾受苦,所謂惡事向自己。

 

一件事情之能夠成功,亦非一人之力,全賴大眾合作,所以好事應歸他人。

 

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菩薩應宣揚人家的好事,隱藏他人的過失,免人受毀,今反其道而行,攬功歸己,獨佔功勞,人家好事不稱讚,人家壞事到處宣傳,令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八慳惜加毀戒

 

佛法流通於世,普渡群生,故有財應行布施,流通財,令他人得福,有法應施法,流通法,令他人得慧,所以菩薩捨財捨法,盡空一切,與道相應,是故如來制此戒。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

 

財要流通,輾轉布施,令眾生得福,法更要流通,師長善友教導我們,我們又轉教一切人,令依法修行而得慧,如是福慧雙修,故名佛子。

 

有財而自不用,又不施與人,有法自不修,又不教人,名為自慳。

 

自己慳財慳法,又教人慳財慳法,教人不行財布施,不行法布施,名教人慳,自致無福無慧,自慳尚不可,何況教人慳,則有自行教他兩條罪。

 

昔日佛在世時,有貧女乞了兩個錢,自己不用而供養大眾僧,釋迦佛即時為她授記,將來在震旦國做國王,就是武則天女王。

 

五臺山有一位法雲比丘,因他前生吝法,今生非常愚魯,大眾稱他牛雲,後蒙文殊菩薩指點,宿障業除,得大智慧。

 

佛子修行,不離福慧,施財得福,施法得慧,福慧圓滿,名之為佛,是故有財應布施,有法亦應宣揚流通,利益眾生。

 

慳因,慳緣,慳法,慳業。

 

慳因是秘藏愛惜,慳緣是自私自利心,慳法是:懂說不懂,有說無,或閉門謝客。

 

昔日杭州有一大富翁,出家人向他化緣,他就慳惜,門前寫四個字:「僧道無緣」,人家便不敢向他化緣,後來濟公聖僧續下一句曰:「畜生有份。」他死後果然成為狗,他的兒子知道後,養牠一生。

 

因、緣、法,和合而成慳業,果報作餓鬼。

 

此戒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慳毀心,四、示慳相,五、前人領解。

 

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

 

施財施法,外利眾生,內捨貪煩惱,無始劫以來的慳貪煩惱令我們作餓鬼,惟有布施,才可滅去慳貪煩惱。

 

菩薩修六波羅蜜,以布施為首,隨前來乞者所須,有財施財,有法施法。得忍菩薩有三施:捨王位、捨頭目皮骨、捨妻子;出家菩薩有四施:紙、筆、墨、法;在家菩薩有二施:財、法。

 

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惡心是不希望別人安樂,瞋心是恐怕別人勝己,布施是慈悲心,以慈滅惡心,以悲滅瞋心,一錢一針一草雖微,惟施心大,福亦大,一句一偈之法雖少,卻含法身妙理,一微塵許法之微,卻能詮一切法,所謂「一即一切」。若有來求財者不施與財,有來求法者不為說法,反而罵辱人,非是菩薩,反得波羅夷罪。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忍辱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忍則妄想不生,煩惱不起;既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則證無生法忍,在無生忍中,尚不見有我有人,何來有瞋,無瞋則生諸善根,永為佛種,所以如來制此戒。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

 

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火炎炎,燒盡菩提種,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所以菩薩要滅自己的瞋心,增長自己的慈悲心,以慈悲心度眾生,瞋心不能度眾生,瞋心只會結冤;若佛子自己起瞋心,又教人起瞋心,即非佛子。

 

此戒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隔瞋心(不欲和解),四、示不受相,五、前人領解。

 

瞋因是無明,瞋緣是逆境,瞋法是打人、罵人,與人結冤,瞋業成。

 

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

 

善根是成佛之因,我們修行,第一要種善根,無諍就是善根,無諍則無瞋,不瞋善根生起,得無諍三昧,不爭名,不爭利,與人無諍,先人後己,由無諍三昧而生慈心,與人以樂,生悲心,拔人之苦,又從慈悲心生孝順心,孝順一切眾生,視一切眾生為未來諸佛,又孝順三寶,秉三寶之遺教,依法修行,自度度他,是為持戒。

 

所以菩薩令一切眾生學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息滅瞋心,慈悲心向什麼地方求?你役有瞋心,慈悲心就來。

 

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一切眾生,指六道中能以肉眼得見者,即人及畜;非眾生,指無情物,如天、地、山河、塑像等無情之物。有人瞋心起,罵天罵地,或指罵佛像、菩薩像等無情之物,對有情眾生,惡口罵辱,或以手打,或加刀杖,傷害人畜,而瞋心依然不息,前人來求悔過,又以善言道歉,猶起瞋心不和解,不和解便結冤,結冤則瞋心不息,永隔眾生,即非菩薩,得波羅夷罪。

 

第十謗三寶戒

 

無罪而說他有罪,名之為謗。

 

三寶是苦海中的慈航,黑夜中的明燈,眾生病苦的良藥。若人毀謗三寶,不但自己不能出苦海,更令無量人都不能出苦海,彼此均墮地獄,欲出地獄,還是要依靠三寶之力,所以切莫毀謗三寶。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

 

若佛子,是指受了菩薩戒者,自己謗三寶。

 

三寶者,第一是佛寶,佛即覺也,覺則萬法皆空,覺財,財空,覺色,色空,色空就是智慧,財空就是福德,財色二空,福慧具足,所以佛又名兩足尊,福足慧足。

 

人人都有覺性,覺性就是佛性,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稱為佛。

 

法即是正,什麼是正法,離欲就是正法,念佛離欲,是正法,布施離欲,是正法,持戒離欲,是正法,持咒離欲,也是正法,所以法就是離欲尊,離了欲,一切法都是正法,未離欲,一切法都是世間法。

 

僧即是淨,僧人在塵不染塵,在世而出世,在欲而離欲,心清淨,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即證初果,斷欲界煩惱,證三果,出三界生死,證阿羅漢果,習氣清淨,證辟支佛果,一切法清淨,證菩薩無生法忍果。

 

菩薩是僧,羅漢是僧,凡聖也是僧,出家人持戒清淨者,個個都稱為僧寶。

 

三寶無過失,愚痴之人,以正為邪,以是為非,邪正不分,是非顛倒,所以自己毀謗三寶,又教人毀謗三寶。

 

謗因、謗緣、謗法、謗業。

 

愚痴為因,邪見為緣,因緣和合,以口、書等方法毀謗佛教,令無量人不相信三寶,而成毀謗之業,果墮拔舌地獄,久久不能得出。

 

此戒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欲說心,四、正吐說,五、前人領解。

 

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外道著見,不喜歡佛教說無我,惡人作惡,不喜歡佛說持戒,因此外道及惡人,常常毀謗三寶。菩薩聽聞外道及惡人以一言毀謗三寶之聲,其痛苦之情,猶如三百矛刺心,所以者何?以斷一切眾生佛種故,耳聞如此,何況親口自出謗言。

 

假如菩薩自謗三寶,皆因對三寶失去信心,例如有人修行用功幾十年,後來病了,或遇到災難,不知是過去的業力起現行,不但不反省求懺悔,反更妄說三寶不加庇他,因此對佛教失去信心而生謗毀,助長惡人及邪見人的威勢,幫助惡人、邪見人毀謗三寶,而不是幫助諸佛菩薩宣揚三寶。一切眾生聽到你毀謗三寶之語,欲信而不信,已信而生退心,令無量眾生背棄三寶,令無量眾生行黑暗道,令無量眾生墮苦海中,你看此罪多大,所以說是菩薩波羅夷罪。

 

善學諸仁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

 

菩薩戒以十重戒為體,十重清淨,戒體則堅固,從戒體起修六度萬行,得智慧,度眾生,破了戒體,不能稱為菩薩。

 

學戒不會有過失,止一切惡,修一切善,戒是成佛的根本,能度眾生成佛,因此學戒稱為善學。仁者是讚歎之詞,指一切當時在會的菩薩。

 

上來十條戒保你得解脫,應當善學,決不可犯如微塵少許,何況具足犯十戒。

 

事必有理,悟理則絲毫無犯,若未悟理,則有退轉的過失:

 

不殺生——悟理則無生,無生無殺即絲毫不犯。

 

不偷盜——死盡偷心,即絲毫不犯。

 

不淫——明白淫性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身,即絲毫無犯。

 

不妄語——離妄見真,絲毫無犯。

 

不酤酒——明白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即絲毫無犯。

 

不自讚毀他——人我兩空,即絲毫無犯。

 

不貪不瞋不痴,餘三戒亦絲毫無犯。

 

持戒屬事,悟理則戒體清淨,乃至不犯戒如微塵少許,何況具足犯十戒。

 

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

 

若犯了一戒或十戒,要發露,要至誠懺悔,懺至見光、見花,佛來摩頂,罪便得滅。反過來說,犯了一戒或十戒,不發露、不懺悔,罪藏在八識田中,成了自己的障礙,任你如何刻苦,如何努力用功修行,今世不得開悟,亦不得發菩提心,所以者何?菩提心者,即是清淨光明金剛寶戒,今既破戒,即失此心。

 

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

 

以十善法輪教化國民,名叫轉輪王,分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及鐵輪王。

 

世間尊貴如國王、轉輪王者,皆因持戒而得王位,犯重戒後福損了,失國王位,亦失轉輪王位。

 

亦失比丘、比丘尼位。

 

出家菩薩,以戒為體,故身披袈裟,犯此十重,即失戒體,無戒即無袈裟,故失比丘、比丘尼位。

 

亦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

 

十發趣者,趣於菩提,戒為無上菩提本,若犯重戒,不能趣菩提,故失十發趣心;十長養,乃十種長養菩提的法門,今犯重戒,菩提苗不能萌芽生長;十金剛即十回向,既無菩提功德,即無回向,失十金剛心;十金剛破無明,入十地,今既無十金剛心,不能破無明入十地,是故若犯一重或十重,即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因位功德。

 

佛性常住,佛性就是妙果,犯重之人,既失菩薩因位,佛性常住妙果位亦皆失,是謂一切皆失。

 

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

 

破戒有罪,不能上昇,只有下墮三惡道中,經二劫三劫的長遠時分受苦。地獄餓鬼是化生,無父母;畜生有父母,長大後不識父母,故云不聞父母名字,更何況聞三寶名宇,苟能聞三寶名,即得離苦。

 

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菩薩,今學、當學、已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佛戒是菩薩的根本,不應一一犯,戒在菩薩在,所以過去菩薩已學,現在菩薩今學,未來菩薩當學,如是十戒應當學習,敬心奉持。

 

八萬威儀品當廣明。

 

十重戒於八萬威儀品中,當有詳細解釋。

 

佛告諸菩薩,已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四十八輕今當說。

 

十重戒不破,戒體光潔,但容易染污,猶如衣裳,雖不破裂,但易被塵垢污染,故有四十八輕戒,防止染污戒體。

 

第一不敬師友戒

 

師有開導之恩,友有砌磋之義,應當敬重,倘存驕慢,今生福慧全消。

 

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

 

若佛弟子欲受國王位時,或受轉輪王位時,或百官受職時,應先受菩薩戒,戒在,王位堅固,事事如法,一切鬼神擁護王身,免種種難,此戒千佛流通,今能受持,故諸佛歡喜。

 

既得戒已,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尚,阿闍黎,大德,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而菩薩反生驕心,慢心、痴心、瞋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既已受戒,從戒起行,生孝順心,恭敬心,普禮一切,如受戒二十年以上的上座,生我們法身慧命的和尚、阿闍黎(軌範師),還有大德高僧、同學、同見、同行,都要恭敬,應起而奉承迎接,禮拜問訊,要如法供養,若無財物,要自賣身及所有財物而供養之。

 

而菩薩反生驕心、慢心、瞋心,不起承迎禮拜,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

 

所謂輕垢者,比前十重僅減一等,非輕細之謂也。

 

第二飲酒戒

 

飲酒有別於酗酒,賣酒貽害甚廣,自飲及勸告人飲,遺害較小,故屬輕戒。

 

若佛子,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

 

故飲酒者,知是酒,故意飲,犯戒。

 

飲酒使人性狂心亂、神昏智暗、打人罵人、無慚無愧、無尊無卑,酗酒出事,所生過失無量。

 

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

 

飲酒的過失,非凡夫肉眼所能見,惟佛眼可見到。若以手拿酒器勸人飲酒者,受五百世無手的果報,墮落鰻鱔蚯蚓等類,因小果大,惟佛乃知。

 

何況自飲。

 

菩薩尚不拿酒器勸人飲,何況自飲。

 

亦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

 

自己不飲,亦不可教人飲,廣而推之,亦不得教鬼神,畜牲飲酒,菩薩尚不教他,何況自飲。

 

一切酒不得飲,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有酒香、酒色、酒味、酒精,但能醉人,一切皆不得飲,惟治病的藥酒除外,但要白眾。

 

為救人而飲酒者,不犯,如茉莉夫人事。

 

第三食肉戒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眾生肉不得食。

 

既是佛子應該隨佛學,佛以慈悲為本、方便為懷、無我為宗,是故要學佛之慈悲、無我、方便,既學佛慈悲,就不得故意食肉,故意者:知道是肉,為我而殺,見其死、聞其聲、而忍心食其肉者,無慈悲心,名為故意食肉。

 

有生命者名為眾生,無生命無知覺,不名眾生。植物有生氣,無知覺,人的頭髮有生氣,亦無知覺、剪掉時不會疼痛,但眾生肉受宰割時會痛苦,所以肉有生命,因此食肉是殺生。古人云:「一日食齋,天下殺生無我分,一日食肉,天下殺生汝有分」。雖然食肉而不殺生,但市場上,所有屠宰,都是為食肉的人而殺的。

 

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

 

慈與眾生樂,悲拔眾生苦,殺生食肉,令眾生痛苦,慈悲心何在?

 

菩薩發菩提心,願令眾生離苦得樂,是為成佛第一因行,令無慈心食眾生肉,是斷成佛因,故云斷大慈悲佛性種子。

 

一切眾生,見而捨去。

 

食肉之人,身有肉食氣味,如食牛肉,身有臊味,食羊肉,身有羶味,食魚肉,身有腥味,一切眾生嗅到此肉食氣味,便捨離而去。

 

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

 

菩薩要世世度眾生,若食彼眾生肉,世世結怨,失彼受化因緣。

 

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楞伽經云:「有無量因緣故,不應食肉——眾生從本以來,常為六親;亦為不淨氣分所生長,臭穢不淨;令修行者失慈悲心;無善名稱;令諸咒術不成就;諸天所棄;令口氣臭;夜發惡夢;乃至空閑林中,虎狼聞香。」楞嚴經云:「羊死為人,人死為羊,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互相食噉不已。」是故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第四食五辛戒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五辛者:大蒜、茖蔥(韭菜)、慈蔥(蔥)、蘭蔥(小蒜)、興渠(產於印度)。此五物皆有辛葷之氣,生食增恚,熟食發淫,楞嚴經云:「食五辛者,口生臭味,諸天遠離,魔鬼舐其唇吻,吸其臭味,福德日消,罪惡日增。」有如是過失,是故佛制弟子不得食五辛。

 

一切食中,亦不能以五辛作配料用,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第五不教悔罪戒

 

若佛子,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應教懺悔。

 

眾生有過,可以改,犯戒可以懺悔,懺悔則罪滅,改過之後,戒體還得清淨,普賢菩薩云:「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罪無自性,從緣而生,從心而起,是故要將心懺,心空,罪亦亡,罪亡心滅兩俱空,是為真懺悔,所以眾生犯戒都可懺悔。

 

八戒者,八關齋戒;五戒,即清信仕女所受之五戒;十戒,指沙彌十戒,及此經中十重。

 

毀禁者,「禁」指出家具足戒,是佛為出家二眾而制,不可毀,故名為「禁」。

 

七逆:弒父、弒母、弒和尚、弒阿闍黎、弒聖人、破羯磨轉法輪僧、出佛身血,都是大重罪。

 

八難,是過去業的果報,即:地獄、畜牲,餓鬼,北俱盧洲、無想天、盲聾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是為見佛聞法有障礙的八種難處。此中地獄、畜牲、餓鬼是三惡道,因為業障太重,難以見佛聞法;北俱盧洲人福分很大,但無佛法,不能了生死;無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也無佛法,不能了生死;盲聾瘖啞,不能見佛聞法;世智辯聰,仗著小聰明,不信佛法,甚至還毀謗佛法;生在佛出世前、或涅槃後,也見不到佛,聽不到佛說法,故名之為難。

 

是故一切犯戒罪,師長、善友,應教其在佛前、在大眾前懺悔,仗三寶的力、大眾的力,來拔他的罪。所謂懺悔者,懺其前愆,悔不再作,罪滅,戒體還復清淨,就如衣裳髒了,洗滌後還復清潔。

 

又懺悔時,不但可懺眼前所犯之罪,更可懺過去的罪,因為過去的罪,不是在過去,而是在心內,在現在的心內,故可以懺過去、乃至無始劫以來,心內之罪。

 

而菩薩不教懺悔。

 

菩薩自利利他,單自利,不能稱之為菩薩,自己有罪,自己懺悔,別人有罪,教他懺悔,見別人有罪而不教他懺悔,便是與他同過,自己亦有罪。

 

同住。

 

同住是指出家人,大眾清淨,大眾同住,稱為和合僧,是僧寶,若有一人犯戒,不清淨,不能同住。

 

同僧利養。

 

不教懺悔是一罪,同利復一罪,施主供養持戒僧人,絕不是供養破戒有罪者。

 

而共布薩,一眾說戒,而不舉其罪,不教悔過者,犯輕垢罪。

 

布薩即相向說罪,我有罪,向你說,我懺悔;你有罪,向我說,大家相向懺悔,懺悔清淨,可共住。

 

出家人半月、半月布薩,一眾和合說戒,知他有犯,應舉其罪,教他懺悔,懺悔清淨,可以共住,若一眾說戒而不舉其罪,令僧眾良莠不齊,犯輕垢罪。

 

第六不供給請法戒

 

釋子先求如來戒,次求如來之法,求法向得法人邊求,如慧可從達摩求,六祖向五祖求。

 

若佛子,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

 

菩薩若見大乘得法之師,或同學大乘法、同見大乘法、同修大乘行者。

 

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來者,即起迎來送去,禮拜供養。

 

接待大德,禮應如是,不論遠來近至,皆應迎來送去,禮拜供養。

 

日日三時供養。

 

早粥、午飯、下午小食。

 

日食三兩金。

 

悟道之人,所修的是無為法,三心已了,五蘊已空,永嘉禪師云:「四事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消得。」何況日食三兩金。

 

百味飲食,床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

 

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是為四事供養,又稱為四聖種,長養聖胎之心謂也。若見大乘得法之師,盡應給與一切所須。

 

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瞋心、患惱之心。

 

求法須有長遠心、恭敬心,日日三時請法,三時禮拜,法師若然不說法,莫生瞋心,久久供養,莫生患惱之心。大乘法師,均是明眼之人,知你善根未熟,所以久久不說法,待善根熟時,一說即令你悟道。

 

如法華經法師品說:「人中上供而供養之,應持天寶而以散之,天上寶聚應以奉獻,所以者何,是人歡喜說法,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法滅身。

 

雪山童子為半偈而捨身,二祖斷臂而求法,雲門損足而悟道,皆是為法亡軀,捨身求道的好例子。

 

請法不懈。

 

請法即求法,求法之心不懈,自然得法。

 

臨濟三請黃檗,雪峰九上洞山,請法不懈者,自有水落石出之一日。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菩薩若遇大乘法師,不迎來送去,不恭敬禮拜供養,不請法者,犯輕垢罪。

 

第七不往聽法戒

 

若佛子,一切處,有講法毗尼經律,大宅舍中有講法處。

 

為佛子者,應廣學多聞為勝方便,方堪住持三寶,是故凡一切講法處,應往聽受。

 

梵語毗尼,此云調伏,謂調整三業,治伏六根,事事合軌,物物顯理,滅一切惡,生一切善。亦云善壽,謂毗尼住世,即佛法住世,毗尼若滅,佛法即滅。

 

大乘經典,有止惡義,故稱大乘經律,如法華經四安樂行品。

 

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諮問。

 

凡一切講法處,新學菩薩,應手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至心聽受,如不解義,須一一諮詢請問。

 

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若不至彼聽受諮問者,犯輕垢罪。

 

山林樹下,泛指僧伽藍,及僧坊之地,有法師在彼講法,初學者,悉應至聽受。

 

多聞能解義,諮詢能決疑,善財南參五十三,趙州八十猶行腳,克志參學,亡身向道,何況自未有解,有師在彼說法而不往聽,是慢法輕教之罪。

 

若年老,或多病路遙,或所說是常所聞、或深修禪定、或飽參飽學者不犯。

 

第八背大向小戒

 

佛教有大小二乘,兩者比較,大乘難行,小乘易達,菩薩心欲捨大趣小,名為背。

 

背大乘,言非佛說,罪亦重,為何是輕垢?乃因心背而口未宣揚,若口出謗聲,屬第十重。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

 

受了菩薩戒,而不學大乘法,是背道而行,大乘法,「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大乘戒,「佛未出世,戒亦常住。」如來成佛,將大乘經律闡示於世,故大乘經律均是常住。

 

有些小乘國家,但看阿含九部經,忽略大乘十二部經,言大乘非佛說。

 

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

 

聲聞者,聞佛音聲而悟道,只證阿羅漢果,未見佛性,在佛性以外,所以又稱為外道。二乘人認為有生死可離,有涅槃可證,屬偏見,大乘觀一切法如幻,無生死可離,無涅槃可證,直趣菩提,是為正知正見。

 

小乘只有律儀禁戒,外道律儀,不離著我生天,故名惡見,心背大乘,擬向小乘,即犯此戒。

 

第九不看病戒

 

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

 

佛以眾生身為身,以眾生病為病,故凡見諸病人,當視如佛,是故應供養病人,猶如供養佛無異。

 

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

 

八福田者:1佛、2聖人、3和尚、4阿闍黎、5僧、6父、7母、8病人。八福田中,以看病福田最大,病是苦中苦,是故看病是福中福。

 

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

 

照顧病人,從近為始,應以父母師僧弟子為先。諸根不具,指有些病人,久病引致眼盲、耳聾、腳跛、口啞等疾,六根不具時,菩薩更應照顧病人。

 

百種病苦惱。

 

人的身體,四大和合,一大不和,百一病生,四大不和,四百四病生。

 

皆供養令差。

 

如是殘苦等病,皆應以慈悲心供養令至痊癒。如悟達國師,在相國寺時,供養患庵摩羅癩病僧,其人原來是迦諾迦尊者,後國師造三昧水懺,流行於世。

 

而菩薩以瞋恨心不看。

 

菩薩無慈悲惻忍救苦之心,反以瞋恨憎惡之心而不看病。

 

乃至僧坊、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濟者,犯輕垢罪。

 

從近至遠,由僧坊至城邑,乃及曠野山林道路中,若見病苦,而不設法方便救濟者,犯輕垢罪。

 

第十畜殺眾生具戒

 

菩薩以慈悲為本,凡傷慈心之事,皆不應有,故制此戒。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矛、斧鬥戰之具,及惡網羅□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

 

畜即藏有之意,畜刀杖有打殺心,畜弓箭有遠射念,畜矛斧有鬥爭意,鬥戰之具者即一切武器,有武器在,助長殺念,殺念一起,慈心即殞,所以不得畜。

 

又惡網羅,上網飛鳥,中網走獸,下網魚蝦,傷生最廣,□即機關陷阱,羈足掩取禽獸,是最痛苦具,皆不應畜。

 

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況殺一切眾生,不得畜殺眾生具,若故畜者,犯輕垢罪。

 

菩薩以平等心為懷,自己的父母被人殺,可能是還宿債,況且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現在殺生報仇,即殺過去父母報今世父母,菩薩眼光遠大,因此殺父母之仇尚不加報,何況一切無仇的眾生,更不應殺,既不殺一切有仇無仇的眾生,畜殺具何用,一畜殺具,心有殺念,戒體有垢,犯輕垢罪。

 

不故意而畜殺生具者,如德山畜棒,石拱禪師畜弓,都是用以接引學人的方便法器,不是用以殺生。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下六度品中廣明。

 

第十一國使戒

 

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伐,殺無量眾生。

 

為利養而起惡心,惡心者,兩國欲大戰,欠缺宣戰大使,便作使命,到敵國宣佈開戰,無量眾生因斯喪命,此乃惡心作使。

 

而菩薩尚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為菩薩者,尚不宜入軍中往來,況為兩國宣戰,或作國賊,若為利養故作者,犯輕垢罪;不為利養,為兩國和合,權作使命,不犯。

 

第十二販賣戒

 

若佛子,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應自作,況教人作,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輕垢罪。

 

一買一賣,名為販賣。

 

有些人家道中落,需賣人,汝代辦,是為販賣良人,貧窮人賣兒女作奴婢,汝代辦,是為販賣奴婢,六畜指馬、牛、羊、雞、犬、豕。

 

賣人有眷屬分離之苦,賣畜有鞭杖宰割之苦,販賣棺材板木,有間接望人死亡之咎,如是等事,有壞心術,所以菩薩不自作,更不教人作,若自作,或教人作者,犯輕垢罪。唯買動物放生,及贈送棺木,則功德無量。

 

第十三謗毀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

 

佛子雖受佛戒,而惡心未除。無事者,本無實據,而妄說有罪是為謗,壞人名德曰毀。

 

安份守己是良人,行善利他是善人,宏法的明師、和尚、師僧、國王及達官貴人,本無有過,而汝以惡心,無端說他犯七逆十重,壞其名德,令他生惱,自獲輕垢罪。

 

於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而反更加於逆害,墮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

 

菩薩視一切人皆如父母兄弟六親,應生孝順心,慈悲心,孝順則不敢謗,慈悲則不忍謗,不孝不慈,何所顧忌,若妄加逆害,使其生惱,墮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

 

第十四放火焚燒戒

 

焚燒草木,殃及生靈,及損有主物,故制。

 

若佛子,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

 

惡心者,無仁慈愍物之心,放大火者,以燒山林曠野,故名大火,以大火故,多傷蟲類。

 

四月乃至九月,多諸蟲類,故不得燒,九月後或可燒者。佛制臘月放火必先率眾持咒遶山告報,令蟲遠避,然後縱火,若不告報,恐損蟲類。

 

若燒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燒,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因放火,不意延及城邑等,雖不損命,尚不可為,何況損命,是以屋宅、城邑、僧坊、田木、鬼神廟宇、官家公物,皆有主物,凡一切有主物,無論物命有損無損,皆不得燒,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第十五僻教戒

 

僻者,偏也,不以大乘圓頓正法教人,失彼大乘根性,其過非細。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惡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

 

自佛弟子謂內眾,外道惡人是外眾,六親善知識通內外,如是若內若外,一切親友,應當一一教彼受持大乘經律,開解經中第一義諦之理,使發菩提心。

 

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於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

 

菩提心中具三義:

 

1、十發趣心——空一切空,一切法入心內都是空,屬空觀。

 

2、十長養心——從心內流出一切法,無論是念佛、布施、禪定等六波羅蜜,都是如幻如化,屬假觀。

 

3、十金剛心——不出不入又如何 不出不入,即不生不滅,是真如法界,如金剛般堅固,屬中觀。

 

菩薩教人先修空觀,次修假觀,後修中觀。三諦理顯,是為次第法用。

 

而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等,犯輕垢罪。

 

惡心者,立心不良,欲人入於偏邪;瞋心者,有所觸惱而教之偏邪。

 

菩薩以厭惡心、瞋恨心,橫教小乘經律,枉其根性,甚或教外道邪見論等,令種邪因,不能出生死,不得解脫,犯輕垢罪。

 

第十六為利倒說戒

 

先苦行後開解,是正說,倒說者犯戒,故制。

 

若佛子,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

 

好心者,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

 

菩薩應先學大乘威儀經律,三聚齊修,令皎如冰霜,俯仰合節,進退有禮,直至戒品具足,然後從戒生定,從定發慧,照見五蘊皆空,慧解現前,廣開大乘義味,悟同諸佛,徹法底源,參學事畢,方可為人師。,

 

見後新學菩薩,有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獅子,一切餓鬼,悉應捨身肉手足而供養之。

 

大乘經律,非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所能希冀,必須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乃可得。菩薩見後新學菩薩,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如世尊六年苦行,達摩九年而壁,二祖斷臂求法,六祖腰石舂米,溈山當典座,雪峰當飯頭,如是等種種勤勞,為眾服務,經歷多年,其志不退,鍛鍊身心,堅如鐵石,日夜忘疲,寒暑不變,餓寒不覺,廢寢忘餐,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大亡人世,不見有己,斯時我執漸輕,我相不現,窺看法身,如窗見空,得見自己法身,是名燒身供養如來。

 

生死本空,涅槃非有,既無凡情,何來聖解,頓亡人法解真空,生死涅槃等空花,心不取相,亦不取法,此時如天井見空,得見自己報身,是名燒臂供養如來。

 

「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大用現前,隨機現身,應機說法,此時猶如出戶見虛空,見自己應身,是名燒指供養如來。

 

如是我執、法執、空執卸卻,我空、法空、空空漸解,皆從苦行實習而曉,苟不如是,非出家菩薩,苟能如是,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亦可濟餓虎餓鬼矣。

 

然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使心開意解。

 

新學菩薩以苦行破執,善根成熟,可為說法,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為真諦,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假。」是為俗諦,「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中。」是為第一義諦。真俗中三諦,就是菩提心,無上正等正覺,若不苦行,不能悟此。

 

我執法執,從苦行而破,執破聞法,心即開意即解,心悟實相,意解第一義;是故先苦行,後開解,名為正說。

 

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若學人煩惱未盡,應次第為說苦行,然後開解第一義諦之理。

 

若菩薩為利養故,不如是答,即名應答不答;或先為說法,後說苦行,名倒說,先說法,只會增加學人知見,若知見增加,我執更重,更不能修苦行,我執不破,我見不空,即不開解,名倒說經律文字。或教以大乘而不說苦行,是為無前無後,上違佛慈,下失悲仰,是即與佛共諍,與法共諍,與僧共諍,此即名為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第十七恃勢乞求戒

 

若佛子,自為飲食錢財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一切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教他人求,都無慈心,無孝順心者,犯輕垢罪。

 

出家為道,不是為飲食,修行人應把飲食放下,財如毒蛇,令人造罪,應看破。利養即講求享受,失卻道心;名譽是假名,無德而求名者,是沽名釣譽,求名不如求德。

 

有些佛子,受了菩薩戒後,仍貪求飲食、名聞利養,而親近國王大臣、王子百官,倚仗形勢,乞求勒索,打拍牽挽,而取財物。

 

無功而受,是為橫取,非理而索,是為惡求,貪無厭足,是為多求,教他為我求,或教他自求,總是損慈愍心,無孝順三寶之心,犯輕垢罪。

 

第十八無解作師戒

 

若佛子,應學十二部經,誦戒者,日日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之性。

 

為佛子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應學十二部經,十二部者:長行、重頌、授記、孤起、無問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共成十二部。更應學大乘戒,戒德清凈,即見佛性,然後從性起修。

 

未見佛性前,只是以妄想心修行,因妄果亦妄,妄是人天果報,從佛性修行,因實果亦實,因實就是菩薩行,果實就是諸佛功德,所姒菩薩一定要持戒清淨,得見清淨佛性,從佛性起修,一修一切修,六度萬行齊修,直至萬德齊證,萬德圓融,名之為佛。

 

六時者,晝三時: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夜亦三時: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晝夜六時,念念持菩薩戒,直至業障消除,六根清淨,大開圓解,解第一義實相妙理,實相妙理即是佛性之性。

 

一切眾生都有成佛之性,亦即佛性,未見成佛之性,便是眾生。眾生輪迴生死,佛性不離眾生,眾生上天堂享福,佛性不享福,眾生入地獄受苦,佛性亦不離眾生,惟是佛性無造罪,所以佛性不受苦,造罪的是眾生,所以眾生入地獄受苦,若眾生無造罪,入地獄時,可以遊觀地獄。諸佛菩薩尊重眾生的佛性,法華經云:「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所以常不輕菩薩禮拜四眾,實是禮拜其佛性。

 

菩薩持戒清淨,則悟佛性之性,佛性就是戒體,一切法不離佛性,明了佛性,即明了一切法,即能解一句一偈。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佛性,「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也就是佛性,所以受持大乘經典一句一偈,皆見佛性,菩薩持戒見性後,能解一切經典。

 

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緣,詐言能解者,即為自欺誑,亦欺誑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為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如來制戒,有因有緣:

 

第一殺生戒——眾生原是無生,無生則無殺,無生而生,故有眾生。不殺生,見無生,殺生不見無生,度一切眾生的生,令眾生見無生法忍,無生無滅,無有生死,故佛制此戒。

 

第二偷盜戒——我們偷生,故入生死,到這世界來處處偷,眼偷色而看,不應看的,亦偷偷去看,耳偷聽,不應聽的,亦偷偷聽。

 

鼻偷香,口偷味而嚐,身偷觸。有偷心,則不能出三界的生死,三界分欲界、色界、無界色,不偷欲,出欲界,不偷色,出色界,不偷無色,出離無色界,所以偷心死盡,就能出離三界。我們到這個世界,六根不要偷六塵,六塵不染六根,六根清淨得解脫,故有偷盜戒。

 

第三淫戒——淫屬染污,迷失自性,漏落生死,諸佛菩薩不迷自性,自性常清淨,是以諸佛菩薩無淫欲,眾生迷了自性,所以有淫欲,自性清淨本無淫欲,故如來制此戒。

 

第四妄語戒——迷真起妄,見真無妄,見到真如佛性則無妄想,不但無妄想,乃至妄語也無。諸佛菩薩有般若智,有智慧,無妄想,見佛性,見真離妄,因此如來制妄語戒。

 

第五酤酒戒——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了無明,何用飲酒,故如來制酤酒戒。

 

第六說四眾過戒——見人的過才說人過,不見就不說,證無生法忍時,忍則諸法無生,無生則無見,不見人家過失,證無生忍,在無生忍中,不見人過,不說人過,我們見人過說人過,皆由不夠忍辱,忍則不見不說,故佛制此戒。

 

第七自讚毀他戒——我空人空,何來自讚毀他,無了人我之見,就不自讚毀他,故如來制戒。

 

以上制戒都有因緣,菩薩明白制戒因緣,亦通達大乘經律,解一切法,知一切律,方可為人作師,若不解戒律因緣,不知佛性之性,而詐言能解能知,即為自欺、欺人,而為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第十九兩舌戒

 

心為罪之源,形為罪之藪,修行人降伏其心,慎勿縱我為非。

 

若佛子,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香爐,行菩薩行,而鬥遘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者,犯輕垢罪。

 

佛子未斷煩惱,故起惡心,惡不容善,惡人見到持戒比丘,心內不喜,何況又見他手捉香爐,禮敬十方。

 

香是信使,行者燒香,十方諸佛悉皆遙聞,海會菩薩亦悉盡知,故凡做佛事者,必先燃香,稟告四方,手捉香爐,或念佛行道、或持咒行道、或登壇修懺、或放焰口,皆是上求下化的佛事,故名行菩薩道。

 

惡人心內不高興,極意破壞,製造是非,兩頭煽播,令彼鬥爭,破壞成功,以遂惡念,更用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挑撥離間,搬弄是非,欺騙賢人,令他受謗,無惡不造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見生即放,見死即度,故有此戒。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

 

菩薩以慈心故,見生即放,不行殺生業,而行放生業,行放生業得長壽、無病,為甚麼放生?菩薩應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過去的父親,一切女人是我過去的母親,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我生生世世都有父母,過去父母很多,遍滿六道,六道眾生,皆是我過去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食我父母,過去父母,可不可以殺呢?不可以,過去父母,可不可以食?不可以,既不可以,則不應殺食現在六道眾生。

 

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

 

身者,地水火風是也,我們生生世世假地水火風以為身,死後歸還地水火風,現在一切眾生皆以四大為身,是我故舊物,是以殺生,是殺我故身,殺我四大本來之體。

 

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

 

放生是放我故身,放我本體,故常行放生,我們生生世世,皆以四大受生,四大常住,生亦常住,況且生命之法,生生不絕,教人護生,故云常住之法,教人放生。

 

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

 

若論放生,不但放我過去的父母,亦放我自己本體故身,世人不聞佛法,不曉此理,只見到有自己,不知牠是誰,是以歡喜殺生食肉,佛弟子懂得這個道理,不但自不殺,設見世人殺畜生時,應該方便救護,例如見人擎一條魚來賣,菩薩即時買來放生,此乃魚找人,不是人找魚,以此因緣,遇著死難時,即種種方便,設法解救,又常教化講解菩薩戒,令人人生起慈愍心,行放生業,普救眾生。

 

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律,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菩薩見生即放,見死則度,名為度眾生。若見生放,見死而不度,即非菩薩;或若見死度,見生而不放,亦非菩薩。

 

是以菩薩不但放生,還要度死,以三寶之力超度亡靈,離三途苦。

 

是故父母兄弟死亡之日,一七二七三七乃至七七,在此四十九日中,亡者中陰身未投胎,即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律,仗無漏戒功德力,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

 

若菩薩見生不救,見死不度,則犯輕垢罪。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滅罪品中,廣明一一戒相。

 

上來十條戒都是講惡心,惡心滅,罪亦滅,如此十戒,滅罪品中一一廣明。

 

第二十一瞋打報仇戒

 

如來制戒,不離止作二持,一、應作,二、不應作。是事不應作而不作,名為止持;是事應作而作,名為作持。

 

若佛子,不得以瞋報瞋,以打報打。

 

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別人瞋我,我不瞋他,其瞋自滅,別人打我,我不打他,打亦自滅,若以瞋報瞋,以打報打,瞋打無了期。

 

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孝道。

 

若父母兄弟六親,乃至國主,為他人所殺者,是還宿債,餘人不得報仇。

 

菩薩要孝順今世及過去世父母,殺過去父母,報今世父母,不順孝道;代父母報仇結冤,亦不順孝道;代父母行殺業,亦不順孝道。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父母,殺父母而報父母,是名顛倒。

 

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

 

日日起三業者,打拍是身業,罵辱作口業,心內起瞋是意業,三業之中,以口業造罪最多。

 

為菩薩者,向不能畜奴婢打拍罵辱,更何況故作七逆之罪,殺過去父母而報仇。

 

而出家菩薩,無慈心報仇,乃至六親中故報者,犯輕垢罪。

 

出家菩薩,有慈悲心,不應報仇,若故報,為父母作殺生之罪,則冤冤相報,無有了期。別人殺我父母,國法治他的罪,這就不是故意報仇,他殺了我的兄弟乃至六親,國法治他的罪,也不是故意報,無犯。

 

第二十二憍慢不請法戒

 

雖然受了菩薩戒,莫恃世法而生憍慢,未解心地法,未解成佛之法,既未能自度,復無以教他,是以菩薩孜孜不倦而求正法,故制此戒。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

 

凡出家未滿三年者,名為初出家。

 

未得大總持,未能一聞千悟,對無邊佛法,千萬億分,所知者未有一分,故云未有所解。

 

而自恃聰明有智。

 

恃天生聰明,世間學問,領悟力強,或坐了一兩枝靜香,發一點點小慧,但未與理水相應,名為乾慧,古人云「聰明不敵生死,乾慧豈免輪迴」,慎勿生憍,應求出世妙慧。

 

或恃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福,大富饒財七寶,以此驕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

 

或恃皇親貴族,或恃耆年尊宿,或恃大姓,或恃是大官,或恃滿腹經論大解,或恃王官後裔大福,或恃富堪敵國,饒財七寶,以世間法而生驕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出世間大乘經律。

 

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下賤、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

 

其法師者,小姓年少,出身卑門,貧窮下賤,「諸根不具」,非指六根殘缺,乃為身體短小,相貌醜陋,「而實有德」,即有戒行、有禪定、有三昧、有辯才,盡解一切經律性相。

 

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諮受法師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

 

新學菩薩,應虛心求法,不可以貌取人,更不應觀法師在家種姓,以其出身微賤,而不來諮受法師最上一乘之法。所謂欲行山上路,須問過來人,倘若一句領解,萬劫善因,若能明心,頓超十地,切莫當面錯過,辜負自己前途,更辜負大眾對汝之祈望,謙受益,滿招損,豈不銘心者哉。

 

第二十三憍慢僻說戒

 

若法師以憍慢心解答佛法,答非所問,不如法答,或問南答北,離題而說,是名僻說,貽誤後學,故制此戒。

 

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以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

 

律云:佛滅度後,像法末法時代,欲受具足戒者,須十位清淨比丘僧和合作法,才得戒,若邊地國家,無十位,只要有五位清淨比丘和合作法,亦能得戒,如此類推,受菩薩戒亦必定要在清淨菩薩比丘僧前受,才名得戒,若無菩薩比丘僧,得在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於佛前七日懺悔,宿業消除,得見好相,即得戒。

 

凡事以七日為期,七日功成,七日事辦,所以釋迦佛七日坐道場成等正覺,我們求戒,七日佛前懺悔,罪業無性,懺悔則滅,罪滅見好相,即得戒。

 

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

 

佛前自誓受戒,一七不見好相,再接再勵,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至誠懺悔,要得好相,得好相已,業障清淨,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或在釋迦如來形像前受戒、或在阿彌陀佛形傢前受戒、或在文殊師利菩薩形像前受戒、或在地藏菩薩像前受戒,只要見好相,心清淨就是戒,以清淨心受戒,以清淨心持戒,所以在佛像前自誓受戒,最重要懺悔至見好相,即得戒。

 

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

 

無論懺悔多少時,不得好相,即罪業未清淨,雖佛傢前受戒,不名得戒。

 

若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時,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

 

若在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是法師有戒,其戒代代相承,師師相授,以戒傳戒,法師將戒傳與後人,一白三羯磨,以至重心受法師之戒,即得戒。

 

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見好相。

 

假如千里內,無有能授戒之師,行者可在佛菩薩形像前,先求懺悔,然後自誓受戒,懺悔見好相之日,便是得戒之時,故云要見好相。

 

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若法師自倚解大乘經律的事理性相,又解大乘學戒的開遮持犯,而與國王太子,百官為善友,耽於應酬,忽略新學菩薩來問經義律義,以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如法好答問者,犯輕垢罪,乃至藐視不答者亦犯此戒。

 

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

 

不學習大乘法,反學外學小,尚不能自救,何況救他,故如來制此戒。

 

若佛子,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

 

大乘法是正見,正見者,開佛知見,得一切種智,見諸法真實之相,知見同佛,古德云:「不貴子行履,但貴子眼正」。正見見如來,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此一事實。」故名正見。

 

正性者,諸法之實性,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即眾生之佛性。

 

正法身者,從佛性起修,修慈悲喜捨、修戒定慧、修六度萬行,成就功、德法身,故云正法身。

 

而不能勤學修習。

 

佛法千生難遇,萬劫難逢,今幸得聞,反不勤力晝夜學習。

 

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毘曇、雜論、一切書記。

 

而捨七寶大乘正見,反學邪見學說、習二乘偏空、外道謬計、俗典世務、及阿毘曇(分別慧)、雜論、四韋馱典,及一切書記(神話傳記)。

 

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者,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如是學說,皆是障道因緣,斷佛性種,非行菩薩道者所應學,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此戒最易犯,初心學人,東學學,西學學,虛費精神,及回頭時,年已暮矣。

 

第二十五不善知眾戒

 

善識因果,知眾僧事,方不犯戒。

 

若佛子,佛滅度後,為說法主,為行法主,為僧坊主,教化主,坐禪主,行來主,應生慈心。

 

佛在世,以佛為主,佛滅度後,僧寶為主——

 

說法主即陞座說法之師,荷擔如來家業。

 

行法主,主持清規戒律者。

 

僧坊主,院主或當家師。

 

教化主,教化檀越作福,種三寶善根者。

 

坐禪主,禪堂之內,堂主及維那師。

 

行來主,即知客師傅。

 

既為眾僧之主,應生慈悲心,使山門清淨,海眾安和。

 

善和鬥訟。

 

善和即六和: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戒和同修,見和同解。

 

諍訟有四:事諍、物諍、言諍、犯諍。諍訟事起,為主者,應依毘尼內七滅諍法,滅去諍訟,和合大眾。

 

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己有。

 

三寶物、十方物、僧伽物,一一都不是自己所有,應該供佛的拿去供佛,供法的拿去印經,供僧的拿去齋僧,寺門內常住的衣被臥具,十方來的僧人都可享用,應善守護三寶物,節量而用。

 

而反亂眾鬥諍,恣心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

 

菩薩應以慈心,為僧守護三寶物,現反過來,以惡心使大眾鬥諍,破和合眾,又恣心把三寶物互用,施主供齋,卻拿去印經,起寺廟之財,卻拿來做衣服,供佛的又拿來齋僧,或私給世俗人用,恣心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

 

昔日,湖南雲蓋山主持守某,把施主供齋的錢蓋齋堂,死後墮荷火枷地獄,後現身於現任住持智禪師前,請求估齋堂值,如數填還供僧,兔了火枷地獄之苦,生人天中,三生復得為僧。

 

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

 

利養是四聖種,僧人賴此生長道芽,厥功甚大,施主有時來普請,亦有時來限請,不論普請限請,客僧有利養分,而不差客僧,先住僧獨受請者,犯輕垢罪,故制此戒。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後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床木床,事事給與。

 

「千年常住,流水僧人。」先在僧坊中住,名僧坊主,又名院主,主理常住一切事務,後來者名客僧,院主見客僧來入僧坊,先住僧應照顧,客僧來入舍宅城邑、國王宅舍中,先住僧亦應照顧,乃至九旬禁足,三月安居,客僧來入,先住僧亦應照顧,及大會中,或講經大法會,水陸大法會,傳戒大法會,先住僧皆應照顧客僧,應迎來送去,客僧是從十方來的,應供養飲食、房舍臥具、坐禪的繩床、休息的木床,事事給與。

 

若無物,應賣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賣,供給所須,悉以與之。

 

僧坊主為敬重十方僧、為供養十方賢聖僧,若無物,還有身在,如替人念經,以此供養客僧,客僧凡聖莫測,昔日文喜禪師,在仰山座下常飯頭,一日異僧來求齋,師減己分饋之,仰山預知,問曰:「適來果位人至,汝給食否?」師曰:「輟己回施。」仰曰:「汝得大利。」可知十方僧,代表十方,凡聖難測,僧坊主敬心供養就是,無物時賣己身,或男女身,與人做工,將工資來供養。

 

得無生忍菩薩,割自身肉賣而供給所須,如釋迦曾賣自身肉供養涅槃經,念念受持半句偈,「諸佛證涅槃,永斷於生死。」當割肉時不覺痛苦,日割二兩肉,一月後,賺了五個金錢供養法會大眾,而身肉還復如故,所以得忍菩薩能割肉供養。

 

若有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利養分,僧坊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

 

檀越即施主,施主請僧應供,不論普請限請,其心無齊限,供養十方,僧坊主應次弟差客僧受供,令施主供養十方僧,得無量福,況客僧是流水僧人,一時不請,後則難逢,故僧坊主必先讓客僧次第受供。

 

而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無量罪。

 

而僧坊主只差先住僧受供,而不差客僧受供,令施主未能供養十方僧,就失了無量福,僧坊主就得無量罪。

 

畜生無異。

 

畜生有利無義,畜生食時,只顧自己,不顧同伴,只知有利,不知有義,僧坊主獨差先住僧,而不差客僧,這樣與畜生無異。

 

非沙門。

 

沙門是出家通稱,出家人是一體,無貴賤賢愚之分,先住僧是沙門,客僧也是沙門,今僧坊主差先住僧,而不差客僧,全無六和一體之義,故非沙門。

 

非釋種姓,犯輕垢罪。

 

隨佛出家通稱釋子,表示平等,所謂「四河入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皆名釋子」,僧坊主今差先住僧受供而不差客僧者,失平等心,非為釋子,犯輕垢罪。

 

第二十七受別請戒

 

古人忠厚,常行分衛(乞食),不受別請,令利養歸眾僧,故制此戒。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

 

出家人大眾一體,別人請大眾,我有分,他次第請,我亦有分,不可獨受別請,自受利養,令大眾失利養,不是大眾無利養,大眾的利養,入了自己,汝不受別請,施主或普請、或次弟請,利養歸大眾,是以一切不得受別請,一切飲食、衣服、臥具,皆歸大眾。

 

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

 

施主的利養是供養十方僧,若受別請,他便不供養十方僧,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

 

及八福田中,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輕垢罪。

 

利養屬十方,別受請則利養入己,乃至僧中,八福田物入自己用,八福田者,十方僧裡有古佛再來,有聖人,羅漢,僧團裡有和尚,及阿闍黎,有十方僧,僧裡有汝父母出家,又有病僧,此八福田之物,都被汝取去,所以菩薩比丘不受別請,令利養歸大眾僧,否則犯輕垢罪。

 

第二十八別請僧戒

 

一木不成林,多木成林,一比丘不成僧,多比丘和合才稱為僧。梵語僧伽耶,此云和合眾。

 

若佛子,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之時。

 

菩薩分出家菩薩及在家菩薩,比丘受了菩薩戒,稱為出家菩薩,出家菩薩亦有所求,求福、求慧、求三昧、求辯才。供養僧人,得福最大,有福就能滿所願。

 

在家菩薩亦求願:求壽、求財、求父母平安、或求超度先人。檀越指施主,包括出家及在家人,種種求願,須向福田僧求。

 

應入僧坊問知事人,今欲請僧求願,知事報言,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

 

一切福中,供僧福田最大,福無自性,求什麼都可以。

 

知事指知客師,知事報言:「以平等心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其福甚大,能滿所願。」小乘以初果二果三果為三賢,四果阿羅漢名聖,大乘以十住、十行、十迴向、名為三賢,十地菩薩名聖,以平等心次第請,能請到十方賢聖僧,得福無量,能滿所願。

 

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

 

而世人以分別心,揀選五百羅漢來供養,不知五百以外的羅漢就請不到,揀選五百菩薩僧供養,那麼五百以外的菩薩,又請不到,皆由心有分別,心有揀擇,是狹窄的心,以此狹窄心供養,其福不大,不如以無揀擇心,向一切賢聖僧中,次第供養一凡夫僧,代表一切賢聖僧,心無齊限,廣大如虛空,究竟如法界,以此無分別心供養,其福無量無邊,平等心僧次一凡夫僧,勝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

 

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

 

別請是選擇,選擇是分別心,分別心是外道法,外道未曾悟道,心在道外,是分別心,古人云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智淨,依識染,染有生死,淨無凡聖,外道未轉識成智,依識故有分別,選擇別請是外道法,七佛如來轉識成智,無分別,故無別請法。

 

假如汝選擇請一位佛,不請其餘佛,不順孝道,選擇請一位菩薩,不請其餘菩薩,不順孝道,分別請一羅漢,不請其餘羅漢,亦不順孝道,以無孝順一切賢聖之心故,若故別請僧,犯輕垢罪,不故意別請不犯。我請大德在家說法,請大德到家中授戒,請大德來開光,由知客師安排,非故別請不犯。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正命自活有四:(一)深山草果,(二)常行乞食,(三)檀越送供,(四)隨大眾食,故曰淨命,反此則屬邪命自活,故制。

 

若佛子,以惡心故,為利養。

 

若佛子,以惡心故,為利養,作種種邪命自活。

 

販賣男女色。

 

賣男色與女,賣女色與男,是事不應作。

 

自手作食。

 

自手作食,變生成熟,印度不許。

 

自磨自舂。

 

磨穀、舂米、壞生種。

 

占相男女。

 

男女配偶,占相適宜不適宜。

 

解夢吉凶,是男是女,咒術工巧,調鷹方法。

 

替人解夢吉凶,或婦人懷孕,占卜是男是女,或咒術驅遣鬼神,或工精巧藝,或調鷹打獵,都不應作。

 

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蛇毒、生金銀毒、蠱毒。

 

未提煉的生金生銀,性有毒,蠱毒即降頭。

 

都無慈憫心,無孝順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如上邪命,全無一念慈愍眾生之心,又無一念孝順三寶之心,為利而作,犯輕垢罪。

 

第三十不敬好時戒

 

三齋月六齋日,盡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修善,福勝餘日,若作惡,惡報加倍,故云不敬好時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經理白衣,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淫色,作諸縛著。

 

以惡心故,自身在三寶之內,但不是三寶弟子,不作三寶之事,此乃以身業來謗三寶,自說對三寶孝順,我要擁護三寶,其實是假的,詐現親附,此乃以意業來訪三寶,口內說空,行在有中,這是口業謗三寶。

 

出家人稱為緇衣,在家人稱為白衣,出家有出家的事情,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痴,度生為事業,了生死為根本,何況福未圓,慧未滿,修福修慧也來不及,卸去作白衣買賣貿易,開工廠等事,乃至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淫色,令男女被愛欲煩惱縛著,或教人殺生、劫盜,令人被種種之煩惱縛著,長久不得解脫,故云作諸縛著。

 

佛法教人解脫,不殺就是解脫,不盜也是解脫,不淫亦是解脫,佛法是無為,教人解脫生死,世間有為,繫縛有情。

 

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

 

六齋日是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月小是廿八、廿九),此六日,是鬼神得力之日,亦乃天神巡狩人間,考察善惡之期。

 

初八、廿三,四天王使者遊行人間,十四、廿九,天王太子遊行人間,十五、三十,天王親巡人間。

 

於此六日,持齋行善,福勝餘時,若作惡,罪報加倍,於此六日,止惡修齋,名敬好時,齋者,過午不食,名為齋。

 

年三長齋月:正月、五月、九月,是北天王巡遊南贍部洲之月。

 

於此月日,佛弟子宜齋戒放生,作諸福業,名敬好時,於此月日,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則不敬好時,除殺生劫盜罪外,再加不敬好時罪。若在正月初一、諸佛誕辰、父母誕辰,而殺盜淫,亦犯不敬好時戒。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廣明。

 

如來為菩薩制戒,是事應作,是事不應作,是如來所制,除了佛以外,一切菩薩羅漢都不能制戒。

 

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

 

末法時代,贖三寶離難,令三寶尊嚴於世,是佛子所應為。

 

佛言,佛子,佛滅度後,於惡世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

 

佛滅度後,於惡世中,外道嫉佛,惡人作惡,劫賊求財,三種人劫賣三寶。

 

賣佛菩薩父母形像,及賣經律,販賣比丘、比丘尼,亦賣發菩提心菩薩道人,或為官使,與一切人作奴婢者。

 

在惡世,外道毀壞三寶,惡人破毀三寶,於他無利,復轉賣三寶,劫賊為財亦出賣三寶。惡人賣佛菩薩父母形像,以此毀辱佛寶,又拍賣經律,輕賤法寶,惡人劫賊販賣比丘、比丘尼,羞辱僧寶,亦賣發菩提心菩薩道人與官,為役使人,賣比丘、比丘尼與一切人作奴作婢,如是輕賤三寶,雖三寶未滅,已蒙羞矣。

 

而菩薩見是事已,應生慈悲心,方便救護,處處教化取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丘比丘尼,發心菩薩,一切經律,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菩薩在此時此地,應生慈悲心,用種種方便救護,若資財不足,不妨處處教化信徒取物,共同贖佛菩薩形像,迎奉供養。若此佛像曾經十載廿載受人供養,便有廿年功德在,勝新造者。及贖比丘、比丘尼,恢復威儀,重披袈裟,更贖發心菩薩者,重作道人。

 

更以資財贖一切經律,此經此律,是法寶,若曾為人受持十年,即有十年誦經功德在,更勝新印者。

 

自己無能贖之資,又不勸人發心,而坐視不贖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二損害眾生戒

 

所作之事,遠有損害之心,即犯此戒。

 

若佛子,不得販賣刀杖弓箭。

 

販賣刀杖弓箭,遠有損害之意,間接幫助殺生。

 

畜輕秤小斗。

 

輕出重入,小斗出大斗入,暗中損害眾生。

 

因官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

 

因官恃勢,取人財物,假借官威,繫縛肢體,以勢凌人,破壞成功,或以財色名,繫縛其心,破壞他人好事。

 

長養貓狸豬狗,若故養者,犯輕垢罪。

 

貓狗捕鼠害物,豬狸等,養以食用,立心不良,是以不得故養,若故養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三邪業覺觀戒

 

心的作用,粗思名覺,細思名觀,用之於道為正,用之於染則邪,捨邪存正,故制此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等鬥,軍陣兵將劫賊等鬥。

 

男女戲笑,色情相鬥,軍陣兵將劫賊相殺,皆是心隨眼轉,眼隨境轉,增加邪思邪業。

 

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叫妓樂之聲。

 

口吹螺貝,氣鼓牛角,七弦琴,廿四弦瑟,箏笛竹制,箜國之篌,男女唱歌妓樂之聲,令人蕩神逸志,耽著塵境。

 

不得樗蒲、圍基、波羅塞戲、彈基、六博、拍毬、擲石投壺、牽道八道行城。

 

樗蒲即今賭博,圍基即黑白棋子相圍,波羅塞戲即今象棋,彈基六博皆戲具,拍毬即打球,擲石投壺即投擲射擊,牽道、八道行城,西域戲也,此皆玩物喪志,增長好勝之心。

 

爪鏡、蓍草、楊枝、缽盂、髑髏,而作卜筮。

 

藥塗爪上,咒之光明如鏡,能現種種事,蓍草乃文王易卦。楊枝者,巫師祭樟柳,久而發靈,能報吉凶;缽盂者,以水注盂中,攪之令定,以斷事;髑髏者,取新亡髑髏,祭鍊禁咒,能從人耳報災祥;卜筮即問卦韱之類。

 

不得作盜賊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不得為賊作使,傳遞通信。

 

諍鬥起凶惡心,娛樂起淫佚心,雜戲起散亂心,卜筮起惑著心,使命起詐罔心,以上六事,邪業覺觀,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四暫念小乘戒

 

若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渡大梅,如草繫比丘。

 

文中說護持禁戒,其實修行人是戒護,若無戒護,無始劫以來的業障及冤親債主,便會找上門來,敵也敵不住,持如來戒,有護戒神擁護,保衛行者,暫不受業障及冤親困擾,可以安心辦道。

 

比丘以具足戒為禁戒,行住坐臥,都持二百五十條戒,行二百五十、住二百五十、坐二百五十、臥二百五十,便是一千威儀,過去一千,現在一千、未來一千,共成三千威儀。

 

日夜六時,讀誦是戒,口讀心誦,身口意不離戒,戒如金剛,一切不能壞,戒能壞一切,煩惱不能壞,戒能滅煩惱,業障不能壞,過去業不要怕,持戒如金剛,日久能壞業障,譬如殺生戒,任何煩惱不能壞,而殺生戒,終能壞一切煩惱。

 

又戒如浮囊,能渡大海,大海裡有羅剎鬼欲乞浮囊,而不與之,羅剎不遂所求,又乞半邊浮囊,亦不與之,乃至乞小許浮囊,皆不與之。仗完整的浮囊,才能渡過大海。

 

持戒亦如是,仗持戒浮囊之力,能渡生死大海,但是煩惱羅剎鬼,誘使我們犯波羅夷戒,而不從之,又誘我們犯僧伽婆尸沙戒,亦不從之,欲使我們犯波逸提罪,也不從之,如是浮囊全整,戒律清淨,即渡生死大海矣。

 

「草繫比丘」者,佛在世時,有一群比丘,被賊劫去衣砵,賊恐比丘告官,想殺比丘,其中一賊說:「不用殺,比丘持戒,以草反繫之即可。」果然比丘被草繫著,不敢動,恐斷生草犯如來戒,明早國王出遊,見而問曰:「看時似無病,肥壯有多力,云何被草繫,晝夜不轉側。」比丘偈答曰:「此草甚危脆,斷時豈有難,但為佛世尊,金剛戒所制。」

 

國王讚嘆難得,替他們釋脫,並奉衣砵飲食。

 

持戒猶如草繫比丘的精神,祇知有戒,不知有自己,所謂「寧有戒死,不無戒生。」

 

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

 

如是持戒清淨,在清淨戒心中,信一切法即心自性,不生不滅,實相現前,常生大乘善信,信諸佛是已成佛,信自己未來成佛,已成、未成,皆由持戒清淨。生信心故,發菩提心,從此菩提心,念念現前,作諸佛事,念念不退大乘善信,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非持戒不能清淨,非清淨不能生大乘善信,非大乘善信,不能發菩提心,菩提心如是難發,行者應珍惜矣,經云:「十信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從此修菩薩行,自利利他,念念不退,若起一念二乘之心,即犯此戒。

 

第三十五不發願戒

 

見菩提心,應當發願,像阿彌陀佛,從菩提心發四十八願,普賢菩薩發菩提心,又發十大願,觀音菩薩發菩提心,再發十二大願,藥師琉璃光如來發菩提心後,亦發十二大願,地藏菩薩發菩提心後,發度盡眾生的大願。

 

願從覺性發起,菩提心即是覺,菩提心怎麼來呢,一定要持戒,持戒清淨見佛性,方可發菩提心,乃至若有微細戒不清淨,就被染污。所以上文中,謂行住坐臥,晝夜六時,必需持佛的淨戒,持戒猶如金剛,一切都不能壞,戒如浮囊,能渡我們出生死大海。草繫比丘持戒,寧有戒死,不無戒生,這是持戒的精神。

 

持戒清淨,方可見佛性,見佛性便是覺,知道自己是未來之佛。

 

未來之佛,誰人知道,這個覺知道,所以我們現在未得覺性,未曾知道自己是未來之佛,若覺性現前,就知道自己是未來佛,覺性便是菩提,菩提心能覺未來之佛,亦能覺已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佛,那個曉得,覺性知道,覺性便是菩提心,我們要念念發菩提心,菩提心覺一切法,是以菩薩能修一切行,菩提心覺一切眾生,所以菩提心能度一切眾生,我們用妄想心度不了眾生,菩提心才可以度眾生,度盡眾生而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個真真是菩提心。

 

菩提心是不可思議的,以菩提心念佛,以菩提心持戒,以菩提心拜佛,甚至獻花供水都不離菩提心,不離菩提心便是佛事,離菩提心是魔事,不離菩提心,焚香掃地是佛事,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百萬億劫生死之罪,也是菩提心,菩提心是菩薩的根本,離菩提心,不是菩薩,所以念念不可以離開菩提心,前念菩提,後念菩提,念念都是菩提,不能起一念二乘之心。

 

二乘人祇度自己,無大乘心,大乘心是菩提心,大乘經典,稱十信菩薩發菩提心,菩提心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們是初發心的菩薩,要先發菩提心,再發菩提願,此經教我們發十種大願,從菩提心發願,願力堅固,你看地藏王菩薩,發了菩提心,知道地獄本來空,所以發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願,又知道眾生本來無,就發度盡眾生,方成佛道的大願,如果不以菩提心來發願,以妄想心來發願,這個願就靠不住。

 

若佛子,常應發一切願,孝順父母師僧。

 

過去菩薩,都是先發菩提心,後發菩提願,再修菩提行,所以上來文中,持戒清淨,發菩提心,此戒教我們發菩提願,若發了菩提心,不發菩提願,就犯了此戒。

 

菩提心中兵具有無量的功德,應從菩提心,發與理相應之願:

 

一、「孝順父母師僧」——發這孝順之願,萬德以孝為本,百行以孝為先,沒有孝順,一切願都不成,在家孝順父母,出家孝順師長,在家無孝子,出家無高僧,孝順是至道之法,應發孝順之願。

 

願得好師,同學善知識,常教我大乘經律。

 

二、「願得好師」——修行要拜明師,明師可以指點我們出迷津,又令我們得法,如六祖親近五祖,五祖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悟,即得法,所以我們要發願拜明師。臨濟老人拜黃蘗為師,黃蘗打他三棒就悟道;百丈以馬祖為師,馬祖扭他鼻子痛,亦悟道,古來都是明師出高徒。

 

三、「願得同學善知識」——我們發願拜明師,還要有好同學,同學是助道之緣,未悟道前,須要同學砌磋,你看雪峰老人,因巖頭同學助他悟道,同學是善知識;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知識,令他一生事辦,所以我們要發願,生生世世得遇好師父,及好同學。

 

四、「常教我大乘經律」——涅槃經中,雪山童子為求半句偈而捨身,大乘佛法,是諸法的實相,能使一切眾生成佛,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是以我們要發願,生生世世遇善知識,教我大乘經律。

 

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使我開解,如法修行,堅持佛戒。

 

五、「十發趣」——趣如來家,為法王子。

 

六、「十長養」——學十波羅蜜,長養菩提苗。

 

七、「十金剛」——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功德如金剛。

 

八、「十地」——明心如大地,能生一切法,能壯嚴一切淨土,能度一切眾生,能出生一切如來。

 

九、「使我開解,如法修行」——願善知識教我開解住、行、向、地,四十法門,此四十法門,是成佛之因,經云:「發心究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初心是住行向地,既有成佛之因,就不怕無成佛之果,是以,願善知識教我心開意解,解後起修。

 

六祖午夜悟道,回來隱修十五年,德山老人因龍潭祖師而開悟,後來住山潛修二十年。

 

開悟之後,要如法修行,所謂保養聖胎,最後龍天推出,方可出世為人師。

 

十、「堅持佛戒」——不論自利利他,都要堅持佛戒,破了戒,就不能如法修行,不能開解住、行、向、地,四十法門,破了戒,不能孝順父母師長,又失去同學善知識。

 

寧捨身命,念念不去心。

 

破了戒,一切都失去,所以「堅持佛戒,寧捨身命,念念不去心」。

 

寧捨身命不破戒,則不入生死,持戒得見法身,則入如來性海,親近諸佛菩薩,是以念念不退持戒之心,念念不退所發之願。

 

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一切菩薩都要發上來十大願:1、孝順父母師僧,2、願得好師,3、同學善知識,4、常教我大乘經律,5、十發趣,6、十長養,7、十金剛,8、十地,9、使我開解,如法修行,10、堅持佛戒。若不如是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六不發誓戒。

 

此乃發誓助願之文,凡有誓辭在心,念念不忘,遇境逢緣,誓辭現前,助汝持戒,所以說,「無誓則願不堅」。

 

若佛子,發是十大願已,持佛禁戒。

 

上來發十大願後,必要持佛禁戒,使心清淨,清淨心能滿十大之願,心不清淨,一願難滿,何況十願。

 

作是誓言。

 

自己至心在佛像前發願,或在菩薩像前發願,或在善知識前發願皆可。誓是願之猛烈者,誓即願也。

 

寧以此身,投熾燃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

 

自作誓言:寧以此身投大火聚,受焦灼苦,又投大坑刀山,受粉身碎骨之苦,而能忍受,為什麼呢?因為自己未破戒,有戒,可以見法身,若作不淨行,毀犯三世諸佛經中之律,犯了淫戒,梵行不淨,墮三惡道,所以寧受猛火刀山之苦,終不與女人作不淨行。

 

猛火刀山,但傷一期身命,與女人淫染,墮地獄中受無量苦,傷法身慧命於萬劫,是故寧可忍受猛火及刀山之苦,也不願破淨戒。

 

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匝纏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又自作誓言,寧以熱鐵的羅網,千重周匝纏身,令身體皮焦肉爛,毀壞全軀,這種痛苦,都能忍受,雖受此苦,但沒破戒,有戒可見佛法身,親近諸佛,因此熱鐵等苦,亦能忍受,獨不能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信心檀越一切衣服,是供養有戒之身。

 

信心檀越一切衣服,不是供養破戒之身。

 

信心檀越供養有戒之身,得福無量。

 

信心檀越供養破戒之身,得不到絲毫之福。

 

既然信心檀越以衣服供養破戒之身,得不到福,我寧願忍受熱鐵羅網,千匝纏身之苦,終不忍以破戒之身,受檀越供養,以至他們得不到福。

 

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經百千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口,食於信心檀越百味飲食。

 

百千劫中,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受焦腸爛肺等苦,亦能忍受,雖受是苦,但沒破戒,有戒能見佛法身,有戒能生淨土,但不能忍受以破戒之口,食於檀越百味飲食。

 

信心檀越百味飲食,是供養持戒之人,不是供養破戒之人,供養破戒人之口,得不到福,供養有戒人之口,得福無量,所以寧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而不願以破戒之口,受信心檀越,百味飲食。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流猛火,羅網熱鐵地上,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種床座。

 

復自作誓,寧臥猛火熱鐵羅網,而不以破戒之身,受檀越百種床座。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經一劫二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味醫藥。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經百千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

 

一劫二劫受三百矛刺身,又百千劫以身投熱鐵鑊,雖受此苦,而未嘗破戒,有戒在,能見佛法身,亦能見自己法身,見法身能了生死,見法身能度眾生,所以上來種種苦,皆能忍能受,獨不能忍以破戒之身,受檀越百味醫藥、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

 

上來種種誓言,乃誓不破戒,非誓不受供。

 

復作是願,寧以鐵鎚打碎此身,從頸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恭敬禮拜。

 

此乃色身真空之文,色身已空,教阿誰來持戒,色身碎如微塵,就教色身不犯戒,色身有碎如微塵的勇氣,所以色身能持戒,色身受種種苦而不破戒,即名持戒,色身不犯戒,色不染污,色即是空,是法身,法身清淨名為戒,有戒能見佛法身,亦能見自己法身,能生淨土,有戒故,種種苦能忍能受,碎身如微塵而不犯戒,則身有戒,堪受人恭敬禮拜。

 

若不空色身,愛惜色身,犯如來戒,以破戒之身,怎可以受信心檀越,恭敬禮拜。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熱鐵刀矛,挑其兩目,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視他好色。

 

大乘佛法,身心持戒,心持戒,心清淨,心清淨則一切清淨,在清淨心中,上可求佛道,下可化眾生,清淨心能莊嚴淨土,能修六度萬行,能不作生死之業。

 

大乘佛法著重心持戒,菩薩寧願挑其兩目,也不起破戒之心,視他好色。凡夫的過失,失去根的自制而視他好色,起惑作業,自入生死,所以寧願挑其兩目,無目,即無破戒之心,亦不視他好色。

 

若無破戒之心,亦即無目,亦不視他好色。

 

若不視他好色,亦即無目,亦無破戒之心。

 

所以三法一體,如惡叉聚,離一無三,得大解脫。

 

所以修行人要認識自己方能度自己,認識眾生方能度眾生。自己是眾生,眾生是三緣和合而成,三緣離,即無眾生,三緣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三緣假合,故有眾生,離六根,即無六塵六識,離六塵,亦無六識六根,離六識,亦無六根六塵,除去一法,三法都倒了,譬如三腳椅,除去一隻腳,整張椅倒下來。

 

所以我們的六識,全由根塵和合而生,例如眼見色,心(眼識),就生起來,若眼不見色,那有破戒之心,若無色,眼根亦不起作用,是故因六塵而有六根之用,因六根而有六塵之相,根塵如幻,互相由藉,猶如交蘆,要以兩條蘆草交疊一起,才可直立。

 

試觀此根塵相交之性,亦不是空,亦不是有,空、有二俱非,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若六根的知見立知見,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若知見無知見,六根清淨,不染六塵,則六識不起貪瞋痴,轉識成智,即涅槃常樂我淨。

 

修行之過患,患在六根未空,六根不立知見就是涅槃,六根立知見則是無明,因無明而起破戒之心,作種種業,受種種生死苦。

 

前發願是身口之戒,此發願是心戒。

 

起心動念,不見佛性,染污戒體,即名犯戒。虛雲老和尚云:「才動眉毛,便是犯了祖師規矩。」菩薩戒最重要心不破戒,有破戒心才有破戒事,有事有業則有六道生死。

 

六道由業而來,業由破戒事,破戒事因破戒心,破戒心因眼視他好色,而起貪瞋痴,作破戒之事。

 

若眼空,破戒之心無從生起,是故寧以熱鐵矛,挑其兩目,眼根空(根空),不能視他好色(塵空),便不起破戒心(識空),既無破戒心,便不作破戒之事,無業無生死,出了生死後,才入生死度眾生。

 

現在很多人說要入世度眾生,那你已出世否?已出苦海離生死否?若未出世而入世度眾生,恐怕自己被眾生度了去。

 

先要出世,戒定慧堅固,然後入世度眾生,莫先開大口。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鐵錐,劖刺耳根,經一劫二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聽好音聲。

 

眾生耳根之用甚廣,若不千錘萬鍊,耳根未清淨,能作增上之罪緣,聽他六塵好音之聲,而生起破戒之心,亦能作破戒之事,所以發誓一劫二劫,鍛練耳根,務令清淨,轉而獲得法耳、慧耳,方不聽他好音,亦不起破戒之心。

 

昔日五百仙人在空中飛行,經過雪山,聽到緊羅那女沐浴唱歌之聲,即時失了神通,跌在地上,此不過起破戒之心,未有破戒之事,倘有破戒之事,跌入地獄去了。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嗅諸香。

 

眾生鼻根,敏感甚大,煩惱結使臥者,一聞香味,能令臥者復起,是以修心人應避聞異香,免生結使。

 

因此發誓,百刃千刀,練鼻根空,鼻根空時,天鼻、法性鼻現前,是故終不起破戒之心,貪嗅諸香。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終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淨食。

 

眾生舌根很利,能食能說,若不節制,便造多罪,所以發誓,寧以百刃千刀,鍛練舌根,務使父母所生舌根清淨,獲得天舌、慧舌、法性舌,不但了味塵空,舌根空,舌識亦空,此時再不貪著百味飲食,而起破戒之心矣。

 

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破其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著好觸。

 

眾生身根,最為敏感,常好觸塵,沈迷不返,觸覺造業,其罪難量,是以佛子遠離諸觸,使身根清淨,修諸梵行,生諸禪定。

 

所謂斬破其身者,佛子立誓,願以般若利劍,助於禪錘,析四大虛假,窺百骸無實,外——皮肉筋骨,內——心肝肺腎,了達色空(六根空),終不起破戒之心(六識空),不貪好觸(六塵空),六根六塵六識空時,何處有人?何處有法?觀法清淨,證得如來法身慧身,方可入俗利生。

 

復作是願,願一切眾生,悉得成佛,而菩薩若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法無上者涅槃是,人無上者佛是,眾生最高境界是佛,所謂無等等菩提。

 

佛子佛前立誓,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菩提,然後修行,心大行大,其果亦大。

 

但要切實,步步踏實,當相應時,見一切是佛,就是自己作佛之時,若祇見自己成道,此是小乘,大乘萬法一體,一成一切成,普見眾生作佛,自己亦成佛,你看釋迦牟尼成佛時,見一切眾生是佛,不是獨個兒成佛,所以他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人人都有如來德相,人人都是佛。

 

又如來因地為菩薩時,作禮四眾曰:「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因地尚見眾生是佛,何況果地。

 

佛子常發一切眾生成佛之願,若不發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七冒難遊行戒

 

已發菩提心,又發菩提願,更發菩提誓,則可以修行矣,修行必假借色身,所以要保護色身,莫令夭折,故有此戒。

 

若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

 

人身難得,人身是載法之器,可以修道,借色身之假,修法身之真,若未見法身先要珍惜色身,以色身念佛、拜佛,以色身出家受戒,乃至色即是空,悟道也不離色身,六祖云:「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頭陀,此云抖擻,抖擻者,提起精神也,用精神克伏塵勞煩惱,又名苦行頭陀,有十二法,其中食有五法:常乞食、次第乞食、過午不飲漿、節量食、一坐食;住亦有五法:阿練若、常坐不臥,塚間坐、樹下坐、露地坐;衣有二法:但三衣、糞掃衣。

 

冬寒夏熱,遊行多妨損,故宜坐禪,坐禪時端身跏趺正坐,身坐心亦坐,識心達本源,解無為法,故號為沙門。

 

結夏安居,常用楊枝、澡豆、三衣、瓶缽、坐具、錫杖、香爐奩,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形像。

 

佛制比丘,九旬禁足,三月安居辦道,從四月十五起,至七月十五止,名安居期,常用楊枝淨口,澡豆潔身,三衣蔽形,一缽支命,具開聖地,瓶注法水,錫杖豎賢聖之標,香爐表清淨之體,漉囊救物,巾布拂塵,刀用降魔,燧資破暗,鑷子拔除煩惱,繩床脫略貢高,經契一心,律規三業,如來表果,菩薩明因,如是十八種物,乃助道之緣。

 

而菩薩行頭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如鳥兩翼。

 

春秋二時,乃頭陀苦行,及遊方化物之時,此十八種物要常不離身,然有事有理,取事中之理:口淨是楊枝,身淨是澡豆,發菩提心就是佛因,修如來萬德就是佛果,佛因佛果具足,就是佛像菩薩像不離身,乃至一心是經,持戒是律。莫泥事相,攝事歸理,化理成事,事理圓融,方是修行。但是三衣,缽、手巾等應用物,就必定隨身。

 

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常布薩,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若誦戒時,當於諸佛菩薩形像前誦,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座,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若結夏安居時,亦應一一如法。

 

梵語布薩,此云淨住,半月半月誦戒,有罪則相向懺悔,懺悔即清淨,清淨共住,故云淨住。

 

新學菩薩,戒律未諳,道念未堅,識強智弱,易生過失,應勤檢點,半月半月誦所受戒,誦戒時,在諸佛菩薩形像前誦,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自誦自聽,多人布薩,亦一人誦,一誦多聽,尊重戒故,誦者高座,尊重戒故,聽者下座,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乃至結夏安居,亦應如法誦戒。

 

若行頭陀時,莫入難處,若惡國界,若惡國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師子虎狼,水火風難,及以劫賊,道路毒蛇,一切難處,悉不得入,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諸難處,皆不得入。

 

若行頭陀時,不得入難處,難處者,惡國人民勢力下,惡國王勢力下,都能危害己身。土地高下不平,此地人心可知,草木深邃,乃埋藏虎狼之地,或疑有驟來水災、火災、風災,或劫賊抄掠區,或路多毒蛇皆莫入,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亦莫選此難處。

 

若故入者,犯輕垢罪。

 

若自有所恃,違佛言教,強入險處,遊行安居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

 

佛法論戒臘,不論世壽,受戒一年名一歲,受戒十年名十歲,以此定先後。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以戒老少而分次第。又比丘一類分先後,比丘尼一類分先後,國王與國王分先後,王子與王子分先後,乃至黃門奴婢,隨類分先後,先受戒在前,後受戒在後,隨戒臘老少,次第而坐。

 

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如兵奴之法。

 

外道未悟,不知道體尊貴,故無準則。色身無常,少壯老病,如旋火輪,何有先後,唯佛法小乘有四果之分,大乘有五十菩提之路,見道有大小,證道有淺深,故有定準,不同外道痴人,不見法身妙理,不知「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但見生年老少,混同兵奴,罔分前後。

 

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

 

我佛法中,以戒為體,受戒有先後,持戒有老少,故先者先,後者後。

 

而菩薩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普照三昧經云:『阿闍世王請文殊,文殊讓迦葉前行,曰:「大迦葉久為沙門,世間所有羅漢,皆從仁後,仁當前行。」迦葉曰:「計於佛法,不以年歲而為尊長,佛法所載,智慧為尊,神智聖達,乃為可尊,博聞才辯,乃為可尊,諸根明徹,乃為可尊。」文殊乃前行。』

 

文殊始讓迦葉,不敢違古佛之恒規,迦葉終遜文殊,所以順請主之本意,此乃權變合法之文,不犯。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前文識得戒體而分先後,此文,莊嚴戒體而修福慧。

 

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坊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

 

佛是兩足尊,福足慧足,是故佛弟子要修福修慧,事事供養大眾,燒飯灑掃,在大眾中服務即得福。修慧則向煩惱中求,斷一分煩惱,得一分慧,斷十分煩惱,得十分慧,黑暗去,光明來,除了煩惱,智慧就來,又破一分我執,得一分慧,破十分我執,得十分慧,固執則無慧,能夠隨緣,不執著,就有智慧,所以智慧向煩惱求,福德向大眾求。

 

為佛子者,常應教化一切眾生修福修慧,教一切眾生建立僧坊,供養眾僧,又造山林,供僧經行及跏趺坐,又建園開田,供僧飲食,建高聳佛塔,令四十里內人天瞻仰,鬼神禮拜,及建冬夏安居處所、禪堂、一切行道處,皆應建立,供養大眾,得無量福。

 

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尚阿闍黎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講說大乘經律,一切齋會求願,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剎之難,亦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惡八難,七逆,杻械枷鎖,繫縛其身,多淫多瞋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講此經律。

 

菩薩教眾生修福,自己亦得福,教眾生修慧,自己亦得慧,為大眾講說大乘經律,令眾生得慧自己又得慧,是謂大乘平等大慧,人人有分。大乘經中有智慧,講者聽者,皆得智慧;大乘經中有律,如法華經四安樂行品,楞嚴經四清淨明誨,此經十重四十八輕,大乘是全美之經,經律具足,所以能滅一切業。

 

疾病由業而生,國難、賊難,共業所感,父母兄弟和尚阿闍黎亡滅之日,一七乃至七七,皆應講此經律,福資亡者,生人天上。又一切齋會,種種求願,行來治生產業,水火災難,江河大海羅剎之難,此經千佛扶持,能消種種災難,是故應講此經律。

 

乃至宿世罪業,令招三惡道報,八難果報、七逆重報、杻械枷鎖、繫縛其身、及多淫、多瞋、多愚痴、多疾病等現報,皆應講此經律,令眾生滅罪,令眾生得福,是名福慧雙修。

 

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新學菩薩,未有福慧,應先從事相上修福修慧,能做而不做者,犯輕垢罪。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梵壇品當廣明。

 

第四十揀擇受戒戒

 

前戒講修福慧,此文講受菩薩戒。

 

若佛子,與人授戒時,不得揀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

 

菩薩戒乃成佛之戒,一切眾生皆有心,凡有心者,皆當作佛,是以人人皆有成佛之性、作佛之份,故授菩薩戒時,一切不得揀擇,平等與受,一切者:國王、王子、大臣百官、出家比丘比丘尼、在家信男信女、乃至未離淫欲的男女、未出色界的十八梵天、未出欲界的六欲天子、甚至身無男女之根、或身具男女二根、黃門(太監)、奴婢、陰陽鬼神,盡得受戒。菩薩戒是心地戒,心無形相,故無須揀擇。

 

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

 

受戒不得揀擇,但受戒與否,如何區別,所以應教受戒者身披袈裟,袈裟代表受了戒,梵語袈裟,此云福田衣、又名蓮花服、又名離塵服,受了戒就能遠離六塵,不被六塵所染污,身心清淨。袈裟是甚麼顏色?離開世間的五色,壞了世間的五色,還歸本色,與道相應,因為一切色從無色而有,壞色歸無色,無色就是道,所謂色即是空。

 

例如煩惱是從無煩惱而有,壞一切煩惱歸無煩惱,沒有煩惱,與道相應。

 

例如生死,是從無生死而有,壞一切生死歸無生死,與道相應。

 

世間一切色,是從無色而有,壞世間的色,歸於無,就與道相應,為什麼世間色要壞?世間色不是本來之色,本來是無,修行要返本歸元,所以要壞一切色,使與道相應,是以染袈裟,使似青非青、似黃非黃、似赤非赤、似黑非黑,似紫非紫,壞了世間五色,稱為壞色,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亦應一切染色。

 

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俗服有異。

 

比丘比丘尼,是僧寶,所著袈裟,必定要與國人俗服有異,皆因僧俗有別也。

 

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汝現身不作七逆罪不,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弒父、弒母、弒和尚、弒阿闍黎、破羯磨轉怯輪僧、弒聖人,若具七逆,即現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

 

授戒時,不揀擇中有揀擇,七逆人不與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弒親生父、弒親生母、弒本師和尚、弒羯磨阿闍黎、破羯磨和合轉法輪僧、弒羅漢聖人。若具七逆,現身不得戒,苟與受戒,又遭世人譏嫌,謂此是出佛身血菩薩,此是弒父弒母菩薩,且七逆罪重覆心,令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

 

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

 

僧寶位超世外,名為上人,為國修福,為親求道,故不禮國王父母,但在剃髮出家前,專精拜辭,辭君親出家,以後不復拜也。若身披袈裟,內具戒品,拜國王父母,損君親福,故不行世間禮儀,唯勤道業,報答四恩。

 

但解法師語。

 

法師所說之戒,受者要了解得清清楚楚,何為開遮,何為止作持犯,云何受戒、得戒、學戒、持戒,何為戒體、戒法、戒行、戒相。

 

從性起修是戒體,開遮持犯是戒相,十重四十八輕是戒法,依戒修一切行門是戒行,五夏精進戒律,戒蘊在躬,方可為人作戒師。

 

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瞋心,而不即與受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

 

若有從百里千里遠道而來,至誠向法師求受菩薩戒,而法師以憎惡心、瞋恚心,遲遲阻延,而不即與受一切眾生成佛之戒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

 

內無實解,外為名利,輒爾強為,有悜人之失,故制。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

 

教化者度也,度人對三寶生起信心時,擬欲受菩薩戒者,菩薩即為作教誡法師,教誡是事應作,誡是事不應作,即教授和尚——教他受戒儀式、教他懺摩、教他怎樣得戒;教授的範圍很廣,所以有開堂、倍堂、三師父、四師父、及引禮師輔助之。

 

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闍黎。

 

有懇請授戒者,即教請二師,和尚、阿闍黎。和尚傳戒與之,名得戒和尚,阿闍黎作法令他得戒,名羯磨和尚。

 

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受戒,若無七遮者,得與受戒。

 

得戒和尚、羯磨和尚,同時問之:「汝現身曾作七逆罪否?」若現身有七逆罪在,決定遮戒,不能得戒,若現身無七逆罪,得與受戒。

 

若有犯十重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

 

若現身雖無七逆罪,而有十重罪,教誡法師應教其懺悔,在佛菩薩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使令知道自己曾犯何戒,有罪即在佛菩薩像前,日夜禮拜三千佛,以悲懇苦心求懺悔。

 

此娑婆世界,過去莊嚴劫有一千佛出世,今賢劫亦有千佛出世,未來星宿劫又有千佛出世,三千佛法身常住世間,一佛一切佛,向三千佛求懺悔,即向一切佛求懺悔,仗佛力重罪消除,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不見好相,需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明(非日月燈光)、見蓮華、見種種異相、罪便得滅,以七日為期,直至成功。

 

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

 

罪滅則見好相,若無好相,雖懺悔,而無滅罪之益,是人現身不得戒,而得增益將來受戒。

 

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罪便得滅,不同七遮。

 

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和尚、羯磨、首座前,發露懺悔,和尚問言:「汝見罪否?」答曰:「見罪。」師言:「自責汝心。」答:「爾。」懺悔之力,罪即消滅,不同七遮,雖懺亦不滅。

 

而教誡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

 

為人作教誡師者,對懺悔事應一一好解:七遮罪,不通懺悔;十重罪,得向佛前懺悔,見相好則罪滅;四十八輕,對首懺悔,罪即滅。

 

若不解大乘經律。

 

教誡師既為人作師,應了解大乘四十心地法門,及十重四十八輕心地戒。

 

若輕若重,是非之相。

 

所犯之戒,若境重心輕,罪亦輕,心輕者即無心也。

 

若境輕心重,罪亦重,心重者,有心造罪也。

 

若境輕心輕,罪微、或無罪,如無心踏死蟻子。

 

若境重心重,罪亦重,如瞋心害人。

 

應作而作名「是」,應作不作便成「非」,不應作不作名「是」,不應作而作名「非」。

 

為救多人而開方便名「是」,為救多人不開名「非」,不為救人而開名「非」,不為救人而遮名「是」。

 

為教誡師,對戒律是非輕重,開遮持犯,應一一了解清楚。

 

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性種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

 

教誡師還要了解第一義諦之理,第一義是佛性,佛性清淨,建立一切法,十重四十八輕從佛性建立,佛性是戒體,從體起用,學習一切佛法。

 

生如來家,無住而住,稱為十住,名習種性;生如來家,行如來事,修十波羅蜜,長養道芽,名十行,是性種性;一切回向法界,利益眾生,常住不壞,名不可壞性;從此法身分分見,無明分分斷,是道種性;法身功德全彰,名正法性。

 

其中多少,觀行出入。

 

十住修空觀多、假觀少,十行修假觀多、空觀少,十回向修中觀多、空假觀少;十住從假入空,十行從空入假,十回向出二邊,入中道。

 

初地至四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五地至七地無相觀多,有相觀少,八地至十地純無相觀,所以名多少觀行出入。

 

十禪支。

 

有些學人,想明白世間禪,世間禪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初禪離生喜樂地,具五支:覺、觀、喜、樂、一心。

 

二禪定生喜樂地,具四支:內淨、喜、樂、一心。

 

三禪離喜妙樂地,具五支:捨、念、慧、樂、一心。

 

四禪捨念清淨地,具四支:不苦不樂、捨、念、一心。

 

四禪不離十支功德。

 

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

 

一切修行的法門,如念佛觀、數息觀、不淨觀、八背捨、九次第定,一一要解其意,方堪教人。

 

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為供養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受戒者,犯輕垢罪。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而今一切經律不解,為利養名聞,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受戒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二為惡人說戒戒

 

因利養而為惡人說戒,即犯此戒。

 

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

 

佛子半月半月布薩說戒,是檢核有罪無罪,懺悔後,清淨共住。不得為利養,而為未受戒人,說此千佛大戒,亦不得為利養,為外道人說千佛大戒,更不得為利養,為邪見人說千佛大戒。邪見人知見不正,是非顛倒,有謗戒的過患,外道人若知佛戒,可能挑剔佛教過失,未受戒人,先知佛戒,將來受戒時,不生尊重恭敬心,便不得戒。

 

除國王,餘一切不得說。

 

國王聰明,有大勢力,能護三寶,況且佛滅度時,將佛法咐囑國王長者護持,除國王外,餘人不得為說。

 

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之處,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

 

惡人不受佛戒,無戒無律,無禮無義,雖身披衣冠,而心與禽獸者幾希,既不受佛戒,無戒失人身,生生之處,不見三寶相,不聞三寶名,對三寶毫無感覺,如木石無心。外道心著邪見,邪正不分,不知反邪皈正,如木頭無異。

 

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

 

惡人心智盲塞,聞戒不解,反生毀謗,說者有罪。

 

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

 

犯戒後無慚受施,故佛制此戒。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

 

信心出家受比丘戒,更受菩薩戒,持此戒得正果,故名正戒,又持戒能出生死,故名正。

 

故起心毀犯聖戒者。

 

一切大小乘聖果皆從戒而生,故名聖戒,又是聖人所持,故謂聖戒。

 

初以信心出家,受佛正戒,但長遠心難行,煩惱來時,信心動搖,遇境逢緣,不能自堅,以致起心毀犯殺盜婬妄四根本大戒者,失去戒體,即非出家人。

 

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

 

檀越即施主,也知佛法尊貴,但自不能出家,唯有減衣縮食,供養出家人,希望出家修行者,早成聖果;然修行人以戒為本,所以檀越供養持戒者,犯戒之人,不得受檀越供養。

 

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

 

國王之水土,惟有道行者可以飲履,無戒德者,不得飲履,佛藏經云:「佛言:我聽持戒比丘而受供養,破戒比丘,我則不聽受一飲水。」又俱舍云:「犯根本戒,於大眾食及僧住處,佛不許此噉一段食,踐一腳跟之地。」即此義也。

 

五千大鬼常遮其前。

 

持戒比丘,有天龍八部及諸護戒神,恒常衛護,毀戒之輩,天龍八部及護戒善神離去,五千大鬼就來遮其眼前,遮其光明之路,令行黑暗之中。

 

鬼言大賊。

 

毀戒而受十方檀越供養,是為竊用,故鬼言大賊。

 

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腳跡。

 

破戒人入房屋舍宅,其腳跡污穢,污穢的腳跡,大鬼不歡喜,故五千大鬼,掃其腳跡。

 

一切世人皆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

 

在佛法中而故毀佛法,所以世人皆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有眼,但不願見破戒之人。犯戒之人,仍受信施,無慚無愧,與畜生無異,不知懺悔改過,則與木頭無異。

 

若故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犯根本正戒是重罪,明知毀戒而受檀越供養,兼犯輕垢罪。

 

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

 

佛以法為師,成佛後尚供養法,何況找們薄地凡夫,故制此戒。

 

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

 

為佛弟子,常應一心供養、受持供養、讀誦供養大乘經律。信力為受,念力為持,對本為讀,背本名誦,如是名為供養經典。

 

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木皮穀紙,絹素竹帛,亦應悉書持。

 

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乃釋迦佛過去的事情,如來因地曾作婆羅門,時世無法,處處尋求,到處詢問有佛法否,如是三年,求法之心不退,時人皆號之為「樂法婆羅門」,天魔知道,特來對他說:「我有古佛一四句偈,但要條件,汝能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以髓為水,即為汝說。」樂法婆羅門歡喜至極,即時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放在天魔前,請求說法,魔王見此,憂愁隱形而去。婆羅門見此即發大願:「十方世界一切諸佛,誰來對我說法?」在娑婆世界之東,過三十二億國土,有國土名淨無垢,佛名淨明王,即來婆羅門前,放光照他身體,其軀還復如故,復為說「集一切福德三昧經」,樂法婆羅門聞經生解,復轉教無量眾生。

 

中國四大名山,處處見到古人以血寫華嚴經,或寫法華經,或寫金剛經,用舌血來寫,怎樣寫?先減少食鹽,令血液鮮紅,早餐後,佛前禮拜,使氣血上升,然後跪佛前,以大指食指指尖,緊捏剃刀鋒,露出一分,把舌頭伸出,但舌有眼睛,見剃刀自然縮回,以上下牙,咬緊舌頭,以剃刀在舌尖上剔二三刀,然後放開上下牙,以上下唇緊咬舌頭,制止口水流出,每一滴血能寫一百字,十滴血可寫一千字,但不能每日刺,三日刺一次,就可以血寫經。

 

木皮製的紙,穀製的紙,或絹布竹帛,皆悉書持。

 

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雜寶為箱囊,盛經律卷。

 

以七寶香花,日日供養,雜寶為箱為囊,盛經律卷。

 

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

 

為佛弟子,以法為師,經是佛母,不如法供養經典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五不化眾生戒

 

菩薩發心為物,見有識之類,應須教化,故制此戒。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

 

佛子應常生起大悲心,大悲從緣而起,從性而生,佛性常住,大悲常住,緣眾生起悲,眾生無盡,大悲亦無盡。

 

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眾生,應當唱言,汝等眾生,盡應受三歸十戒。

 

菩薩入一切處,見男女老幼,應當勸告:「汝是眾生,有生有苦,應發菩提心,歸依三寶,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三皈是體,為佛教徒,作三寶弟子。」

 

「復從體起用,受佛十戒,身不殺、不盜、不邪婬,口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不貪、不瞋、不痴,三業清淨,生到佛國,見佛聞法。」

 

若見牛馬豬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

 

若見畜生,全神觀注,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就覺知自己是畜生,知自己是畜生,就不再做畜生事,所以教發菩提心。菩提心是覺,覺惡止惡,覺善修善,覺生度生,覺妄離妄,覺真皈真,從此念念離妄,念念皈真,就是菩提心。

 

而菩薩入一切處,山林川野,皆使一切眾生發菩提心。

 

受菩薩戒者,隨入何處,見何眾生,皆以方便教使發菩提心,有菩提心則可自度,畜生自度、餓鬼自度,一切眾生自度矣。

 

是菩薩若不發教化眾生心者,犯輕垢罪。

 

自己是菩薩,應教眾生修菩薩行,而不發教化眾生心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

 

說法不如法,說者聽者,皆有慢法之罪,故制。

 

若佛子,常應教化,起大悲心,若入檀越貴人家,一切眾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在白衣眾前,高座上坐。

 

佛子常應起大悲心而教化眾生,若入檀越貴人家,大悲說法,教化一切時,不得倉猝而立為說法,恐有人坐己立,或人臥己坐,或人在坐,己在非座等,不如法之事,彼此有慢法之罪,應在白衣眾前,高座上坐,聽者下坐,彼此敬法,然後為說。

 

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華供養,四眾聽者下坐,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

 

法師比丘轉法輪時,不得地上站立為四眾說法,應依說法儀式,法師升高座,香花供養,四眾聽者下坐,傾誠敬法,如兒女孝順父母,如弟子敬順師教,如婆羅門事火,致敬盡禮。

 

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犯輕垢罪。

 

說法者,乖說法之儀式,犯輕垢罪。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菩薩見善事,法爾隨喜,令非法制限,故制此戒。

 

若佛子,皆已信心受佛戒者。

 

出家在家,皆以信心信仰三寶,既受菩薩之戒,皆名佛子。

 

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貴,破滅佛怯戒律。

 

信心受佛戒,信心退失,便不尊重佛戒,乃有國王、太子、百官、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部弟子,自恃身份高貴,權勢大力,破滅佛法戒律。

 

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

 

明作國法制限,或地方勢力限制,不許信男、信女、居士、居士婦出家行道,此則斷僧寶,不聽造立佛菩薩形像,即斷佛寶,不聽造立佛塔經律,即斷法寶,如是斷絕三寶,令佛教式微。

 

立統官制眾,使安籍記僧,菩薩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廣行非法,如兵奴事主,而菩薩正應受一切人供養,而反為官走使,非法非律。

 

既已不許新增出家,於舊出家僧人,又別立統屬,安其簿籍,記僧名字,令照世應役,與民無異。

 

菩薩比丘,乃修道人,是為僧寶,如來佛法流通於世,眾生慧命不致斷絕,全賴僧人,宜當尊重,敬以高座,而反令之地立;白衣未受戒人,求解脫道,理應敬事三寶,宜當地立,而反高座,使諸菩薩比丘,如兵奴之事主。

 

為菩薩者,乃福田之身,應受一切人天供養,而反為官家之走使,如此非法而制,非律而限,非初以信心受佛戒者之所為也。

 

若國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寶之罪,若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國王百官,始以好心受佛戒者,莫忘初心,莫負靈山咐囑,莫逞勢作破三寶之重罪,若故起心欲作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八破法戒

 

內眾有過,應依內典治間,不應向白衣外人說罪,令被王法治罰,鄙辱清化,乖護法之心,故名破法,故制。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於國王百官前說佛戒者,橫與比丘比丘尼菩薩戒弟子,作繫縛事,如獄囚法,如兵奴之法,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餘外蟲,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

 

天魔不能破滅佛法,外道亦不能破滅佛法,惟有出家人自己破佛法。

 

出家人受戒可以破戒,例如有碗才有打破碗這回事,沒有碗,沒得打破。

 

此戒儆醒我們,受戒不可破戒,得法不可破法,自己不可破壞自己。

 

佛子為了生死而出家,為度眾生而出家,為求佛道而出家,是名好心出家,但無長遠心,出家之後,境遷心變,貪著名聞利養,名利從外來,因此親近國王百官,在國王百官前表現自己的才能,對國王說佛戒,說某比丘犯佛戒,某比丘尼犯佛戒,國王不知應以內典,或以出家戒律來治罪,而用國法來治罪。將比丘、比丘尼、及菩薩戒弟子作繫縛事,繫縛事者,將出家人逮去坐牢,令佛教的聲譽受很大損失,又假如犯了戒,將比丘、比丘尼逮去當兵,當奴隸。大集經云:「若道俗等打破戒無戒比丘,罪重如出佛身血。」

 

國家法律治老百姓,出家人是世外人,不可以國法來治,有些小乘國家,很尊重佛教。無論他在家時曾造什麼罪,出了家後,國法就不過問,出家人用國法來治,就不尊重佛教,國王不會這樣做。皆由比丘對國王說:「以國法來治破戒的出家人。」自己破壞自己。

 

這條戒是比丘破壞佛法,前一條戒是國王破壞佛法,國王不是出家人,比丘是出家人,自己破壞自己,受了戒又破戒。受了戒才有戒可破,國王沒有戒,他無戒可破,自己破自己,名自破,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

 

獅子乃獸中之王,一切禽獸畏懼,乃至死後,海陸空的飛禽走獸,都不敢食其肉,唯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非餘外蟲,如是佛子自破佛戒,外道無戒,怎可以破佛戒,魔王無戒,怎能破佛戒,外道天魔屬邪,佛教是正,邪不勝正,任其有多少外道,都不能破壞佛法。

 

佛在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都不能壞佛法,何況佛滅度後,沒有九十六種這麼多,天魔著欲,佛教離欲清淨,天魔也不能壞佛法,唯有佛弟子,受了戒破佛戒,身處佛教而自破佛法。

 

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毀破。

 

已受佛戒者,應護佛戒,護自己的佛戒,又護他人的佛戒,亦護大眾的佛戒,護佛戒猶如護一子。續佛慧命,紹隆佛種,荷擔如來家業,全仗持戒來繼承家業,所以護戒如護一子。

 

又戒是我們的法身父母,無戒不能見法身,持戒清淨見法身,我們護戒,猶如護父母。

 

念戒猶如念一子,所以佛弟子受戒後,切莫毀破。

 

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如三百矛刺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寧自入地獄,經於百劫,而不一聞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

 

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如三百矛刺身,又像千刀萬杖,打拍其身,菩薩寧入地獄,經百劫受苦,而不忍聞一惡言,謗破佛戒之聲,何況自破佛戒。

 

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自己不破佛戒而教人破佛法,毫無一念孝順三寶之心,知錯而不復作,罪即滅,知錯而故作,犯輕垢罪。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上來九戒,都很重要,現再略說如下:

 

1、受戒不可揀擇,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2、要自己了解佛戒,方可以教授與人。

 

3、不可對惡人說戒,惡人只會毀謗佛戒,不會受戒。

 

4、自己不可破戒,破了戒便是佛法中賊,不能修行辦道,無以教人,現世檀那不供養,死後墮地獄。

 

5、供養法,尊重法。

 

6、以法教化眾生。

 

7、如法而說法。

 

8、國王百官莫破壞佛法。

 

9、出家人莫自破佛法,出家人自己不破壞佛法,佛教則興盛;在家人不破壞三寶,三寶常住世間。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諸佛子,是四十八輕戒,汝等受持。

 

四十八輕戒護持戒體清淨,猶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得人天恭敬,自己亦尊重自己。

 

過去諸菩薩已誦,未來諸菩薩當誦,現在諸菩薩今誦。

 

過去諸菩薩已誦此戒,身心清淨。

 

未來諸菩薩當誦此戒,身心清淨。

 

現在諸菩薩今誦此戒,戒體清淨。

 

十重戒是戒體,四十八輕護持戒體,戒體是法身慧命,法身肥慧命長,沒有戒體,我們慧命就斷了,不能自度度他,更不能稱為菩薩。

 

諸佛子聽,十重四十八輕戒,三世諸佛已誦、當誦、今誦,我今亦如是誦。

 

三世諸佛因戒成佛,成了佛還要誦戒,佛不忘恩,報恩故誦戒,釋迦佛亦如是,報恩誦戒。

 

汝等一切大眾,若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佛性常住戒卷。

 

三世佛及釋迦佛也誦戒,汝等大眾、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應半月半月誦戒。比丘、比丘尼,更應誦兩種戒,一、菩薩戒,二、具足戒。具足戒是了生死之戒,菩薩戒是成佛之戒。

 

受戒,持戒,誦戒,以此戒自利,以此戒利他,復為人演說,解得分明,復書寫流通。

 

戒即佛性,佛性常住世間,戒亦常住,例如殺戒,過去不殺,未來不殺,現在不殺,三世不殺,不殺法常住,戒戒亦然;佛性遍十方,戒法遍十方,佛性是性德,持戒是修德,持修德之戒,顯性德之佛性,故名佛性常住戒卷。

 

流通三世,一切眾生,化化不總。

 

佛性遍三世,戒法亦遍三世,三世所修功德不離持戒,以戒來教化眾生,不是眾生教化戒,是戒教化眾生,戒教化無量眾生止惡修善,戒教化無量眾生出生死苦海,戒教化無量眾生成等正覺,稱為化化不絕。猶如種田,今年種,明年種,種種不絕;又如割禾,今年割,明年割,割割不絕;以戒教化眾生,化化不絕。

 

得見千佛,為千佛授手,世世不墮惡道八難,常生人道天中。

 

受了佛戒,人人清淨,得見賢劫千佛,千佛伸手摩頂加庇,世世不墮惡道八難,常生人天中,見佛聞法,依法修行。

 

我今在此樹下,略開七佛法戒,汝等大眾,當一心學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三千學士,時座聽者,聞佛自誦,心心頂戴,歡喜受持。

 

釋迦佛成佛後,在此菩提樹下,略開七佛法戒,略開者,即十重四十八輕戒,廣說則有無量戒。戒以止惡為義,止一惡有一戒,止無量惡有無量戒;戒以修善為義,修一善一戒,修無量善有無量戒;戒以度生為義,度一眾生一戒,眾生個個不同,度無量眾生,故有無量的戒。

 

略說十重四十八輕戒,「汝等大眾,應一心學波羅提木叉」,四十八輕與十重戒,是保解脫,保得解脫之果,所謂持戒為因,解脫為果,亦稱戒波羅蜜,波羅蜜即到彼岸之意,持戒可離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所以持戒修行最穩固,持一戒得一解脫,如能具足持戒,則究竟解脫,到涅槃彼岸,故名波羅提木叉,大眾要歡喜奉行,如梵網經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

 

菩薩稱大士,又名開士,又名學士,學士者學佛之士也。佛說戒時,有三千學士坐聽,佛高座而說戒,三千學士下座而聽,如法而說,如法而聽,三千學士聞佛自誦所受之戒,心心頂戴,歡喜受持。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正覺,即說華藏世界,盧舍那佛心地法門品中成佛之戒,十重四十八輕,十重戒都是無盡,例如盡虛空遍法界不殺生,殺生戒是無盡,修慈悲喜捨,不能離開殺戒,修辯才三昧,也不能離開殺生戒,行菩薩道不能離開,說法不能離開,乃至成佛也不能離開,不殺是無盡戒,十條重戒,戒戒無盡。

 

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

 

一釋迦如是說,千個百億釋迦亦然。

 

從摩醯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下,十住處說法品,為一切菩薩,不可說大眾,受持讀誦,解說其義亦如是。

 

一釋迦,從首羅天王宮,至人間菩提樹下,成正覺已,次第先到普光明殿,說十世界海,第二到忉利天說十住,第三到夜摩天說十行,第四到兜率陀天說十回向,第五到化樂天說十禪定,第六到他化自在天說十地,初禪說十金剛,二禪說十忍,三禪說十願,四禪說心地法門。由四禪摩醯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共有十住處,為一切菩薩及不可說大眾,讀誦解說成佛的法門,其餘千百億釋迦亦如是。

 

千百億世界,蓮華藏世界,微塵世界。

 

千百億世界,有千百億釋迦,蓮華藏世界,有盧舍那佛,微塵世界,有十方諸佛,不論盧舍那佛、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所說之法都是相同,一國土如是,處處佛土亦然。

 

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

 

說甚麼法門?說一切佛的「心藏」,心是三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三十心含藏一切佛法,一即無量,無量歸一,一者心也,心含藏一切,故名「心藏」。

 

「地藏」,指十地法門,十地菩薩證窮心地,法法周遍法界,含攝一切,故名「地藏」。

 

「戒藏」,指十無量戒,具足一切戒,戒為法界,一切法趣戒,是趣不過,故名「戒藏」。

 

「無量行願藏」,菩薩從願起行,行遍法界,以行填願,願滿虛空,行願相資,悲智和合,從行願修成無量功德,故名「無量行願藏」。

 

「因果佛性常住藏」,「因」是佛因,「果」是佛果,佛果固然是佛性,佛因也是佛性,初見佛性,就是佛因,究竟見佛性,名為佛果,見佛性後,從性起修,修萬行,稱為佛因,萬德莊嚴佛性,名佛果,萬德不離佛性,萬行也不離佛性,佛性常住,萬行萬德常住,故名「因果佛性常住藏」。

 

如是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竟。

 

一切佛所說的心地法門,皆含藏無量一切法,故名「藏」,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包含一切法;藥師如來十二大願,亦包含一切法;觀音菩薩大慈大悲,也包含一切法;九華山地藏菩薩大願,也包含一切法;香積國的香飯,也包含一切法;如是一切佛所說無量一切法藏竟。

 

千百億世界中,一切眾生受持,歡喜奉行。

 

娑婆千百億世界中,一切眾生聞釋迦佛所說,頂戴受持;歡喜奉行。

 

若廣開心地,相相,如佛華光王七行品中說。

 

「廣開心地,相相」,即依一心地相,廣開無量相。

 

梵網經六十一品,其中有一品,「佛華光王七行品」詳說心地,相相。

 

下文的回向偈頌造得很好,可能是鳩摩羅什法師造:

 

明人忍慧強。

 

明眼的人邪正分明,能抉擇迷悟,深明因果,明眼人,忍力慧力皆強,忍則煩惱不起、妄想不來,忍能止一切惡,是故忍力強。慧能說一切法,能度眾生,能修一切善,是故慧力強。

 

忍力止惡,這就是律儀戒,慧力修一切善,是攝善法戒,忍慧力強,是饒益有情戒。

 

沒有智慧的人,不會修善,或應修善而不修,甚或不知道怎樣修善,也是沒有智慧,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夠止一切惡,修一切善,饒益一切有情。

 

能持如是法。

 

如是法,就是佛戒,佛戒是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止一切惡,是忍力;攝善法戒,修一切善,是慧力;忍與慧和合,能度一切眾生,是饒益有情戒。論語說這「忍」字,說得很清楚:「喜怒哀樂之未發為之中。」就是忍,「發而皆中節為之和。」就是慧。

 

所以我們要止一切惡,修忍力(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忍就是定。再修一切智、道種智,這就是慧力。忍慧即定慧,定慧力強就能持菩薩戒,故云:「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間,安獲五種利。

 

持菩薩戒,將來一定成佛,但是要經三大阿僧祇劫。未成佛之前,我們持此菩薩戒,定能獲得五種利益。

 

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護。

 

持戒清淨,能止一切惡,能修一切善,又能度一切眾生,所以十方佛常護念。

 

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

 

臨命終的時候不見地獄,見佛淨土,即生佛國,所以臨命終的時候,正見心歡喜。

 

三者生生處,為諸菩薩友。

 

持戒的人皆生淨土,與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為伴侶,是謂「不退菩薩為伴侶」,生生世世做菩薩的朋友,是第三種利益。

 

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

 

持戒的人止一切惡,有止惡的功德,修一切善,有修善的功德,度一切眾生,有度眾生的功德,三種功德猶如大火聚,聚在戒波羅蜜,戒度就是指戒波羅蜜,戒波羅蜜圓滿,到涅槃的彼岸,故云:「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後世,性戒福慧滿。

 

持戒清淨的人,今世見自性戒福慧圓滿,或於後世,見自性戒,福慧證得圓滿,成真正佛子。

 

此是諸佛子,智者善思量。

 

有智慧的佛子,能善思量,何時早見自性戒,得證福慧圓滿。

 

計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

 

本來身體無我、持戒無我、五蘊無我,但凡夫執有我,有我執就有貪瞋癡,有貪瞋癡就作業,有業則生死不能了。無我則無貪瞋癡,無生死,所以欲想了生死,切莫著我相,不執五蘊為我,便能見自性戒福慧圓滿,所以「計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

 

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

 

凡夫著我,不能見自性戒,令福慧圓滿。二乘人無我,但還有法執,認為生死是有,要滅生死的壽,認為涅槃是有,住於涅槃的靜。一切法未曾空,還有法執在,任汝怎樣修行,都不能見自性戒福慧圓滿。所以二乘人也非大乘種子,亦非下種處。

 

欲長菩提苗,光明照世間。

 

菩提是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若有人發菩提苗,則其心光遍照世間。

 

應當靜觀察。

 

止一切妄想,心則清淨,從清淨心中觀佛,佛現前,觀淨土,淨土現前,觀天堂,天堂在眼前,這樣在淨中觀察,可以觀到諸法的真實相,是止觀的法門。

 

諸法真實相。

 

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法都有真實相,真實相就是眾生的佛性,欲想見自己的佛性,要淨觀察,就可以見到諸法的真實相,甚麼是諸法的真實相?

 

不生亦不滅。

 

一切法不生,生相不可得——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也不是共生,亦不是無因而生,是故說無生。

 

一切法不滅——即不生也就無法可滅。

 

見到一切法生,未是見真實相,見到一切法滅,也未見真實相。凡夫見一切法生,二乘人見一切法滅,都是未見真實相,一切法滅怎會有眾生可度?所以二乘人不度眾生;如果一切法滅,怎可以有佛道可成,所以二乘人亦不求佛道。

 

凡夫見諸法的生相,有生,即有滅,煩惱就生起,無明又生起,業障也生起。「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常作如是解,諸佛常現前。」這首偈是華嚴經說,所以唯有諸佛菩薩才見一切法不生不滅,見諸法的真實相。若能「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即見不生不滅的真實相,亦即見一切法的本相。

 

煩惱是不生不滅,無煩惱可斷,生死不生不滅,無生死可了,業障不生不滅,了即業障本來空,所以不生不滅是諸法的真實相。

 

不常復不斷。

 

一切法無常,切莫認一切法是常的,很多人用功以為法是常,我們念阿彌陀佛,念完,佛號就空了,不是常的,若果阿彌陀佛是常,就不能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名號亦不常,所以我們可以念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名號也不是常,是故我們可以念清淨大海眾菩薩。

 

一切有為法不是常,曇花一現,猶如水泡,如露亦如電,如夢幻泡影,所以我們不應執一切法是常,有些人不明白這道理,以為佛號是常。

 

參禪提話頭是敲門瓦子,也是無常,念佛號與提話頭是有為法,修行從有為入無為,有為法不是常的,它不常你怎可以教它常,既然一切法不常,那麼是斷嗎?也不是斷,阿彌陀佛不常,不常是斷嗎?也不斷,古人云「莫謂如來成斷滅,一聲還續一聲來」,何曾是斷?所以一切法不常亦不斷。人與人之間,聚會是不常的,不常就離別了,豈不是一離永離嗎?但亦不斷,因緣和合又再會,再會就是不斷,所以一切法都是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斷是一,但亦不是,昨天與今天不是一,昨天的我與今天的我,那裡是一?昨天胃口很好,吃了兩碗飯,今天只吃一碗飯,那裡是一?但是昨天與今天也不是異,昨天是某甲,今天也是某甲,不是異的。例如念阿彌陀佛,第一句與第二句不是一,第二句與第三句也不是一,但是百千萬億句都是阿彌陀佛,就不異,所以一切法不一亦不異。釋迦佛有千百億化身,千百億化身不是一,但都是釋迦牟尼佛,所以不是異,不一不異是諸法的實相。

 

不來亦不去。

 

一切法沒有來處,有來處才可說來,無來處即是無來;一切法沒有去處,不能說去。你看我們的妄想,從那個地方來?它是無來處,也沒有去處,妄想不來也不去,當體是空的,悟即無,迷即有,妄想的實相是不來不去。你看我們發夢,夢從那個地方來?夢醒後夢往那個地方去?念阿彌陀佛,聲無來處,佛號念畢,聲無去處。有來有去是眾生境界,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佛境界,佛見到諸法的實相,見一切法無來無去——生死無來無去,生死即非生死,煩惱無來無去,煩惱即非煩惱。無來無去,是煩惱的真實相。

 

所以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見來無來相,去無去相,就可以見到如來,見生無生相,滅無滅相,亦可以見到如來;見常無常,斷無斷,這樣就見到如來,所以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生死無來去,若生死實有來去,則無人能斷生死;見生死無來去相,生死當下即空,生死無來去相,是生死的實相,生死的實相裡無生死。眾生無來去相,就是眾生的實相,眾生的實相是無眾生。所以金剛經云:「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便是眾生的實相。若見到諸法的實相,則見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那就是一心。

 

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

 

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來不去,就是一心,有生有滅、有常有斷、有來有去,就是妄心。所以修行要留意,一心現前,從一心而修萬行,萬行莊嚴一心,這是勤莊嚴。

 

從一心修萬行,萬行就是一心,無能莊嚴,無所莊嚴,無能所莊嚴,即非莊嚴,是名方便莊嚴。

 

菩薩所應作,應當次第學。

 

菩薩應淨觀察,見不生不滅,證自己的一心,從一心修萬行,那就是菩薩所應作。如何作?第一、生如來家,這是十住的菩薩,第二、行如來事,是十行的菩薩,第三、回自向他,是十回向的菩薩,第四、見心如大地,心造諸如來,是十地的菩薩。住、行、向、地四十位的菩薩,應當次第學。

 

於學於無學。

 

學是因,無學是果,從學因,得無學的果: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有學,阿羅漢果是無學。「學」是有為法,有功用道,「無學」是無為法,無功用道;學是初心,無學是老參,所以說飽參飽學;學而得無學,證無學的果。

 

勿生分別想。

 

不論他是初學,還是究竟無學,不要生分別想,因為有分別想是凡夫,無分別想是聖人,凡夫轉為聖人很易,只要不分別就可以,樣樣有分別就是凡夫,凡夫未曾離開這個分別心,有人我知見,有親疏分別,若無分別心就是智慧,有分別心就是識,所以應將這分別識變為無分別心——轉眼、耳、鼻、舌、身、意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訶衍。

 

如是轉八識成四智,轉凡成聖,所以稱為第一道,第一道就是無分別,無分別就是摩訶衍。

 

無分別而布施,布施遍法界,廣大如虛空,究竟如法性,布施便是摩訶衍。摩訶衍又稱為大乘,無分別時,法法遍法界,法法盡是大乘法——以無分別心坐禪,禪定遍法界,是大乘法,以無分別心行忍辱,忍辱遍法界,忍辱就是大乘法,無分別心念佛,念佛也就是大乘法,得念佛三昧。

 

一切戲論惡,悉從是處滅。

 

分別就是戲論,有戲論就有煩惱,無分別則煩惱滅;貪瞋癡是戲論,有分別即有貪瞋癡,無分別則無貪瞋癡,貪瞋癡這戲論就滅了;生死是戲論,有分別即有生死,無分別則生死滅;業障也是戲論,有戲論,就有業障,無戲論,業障就滅了;眾生也是戲論,有戲論就有眾生,無戲論則眾生滅。所以一切戲論,悉從是處滅,是處指無分別智,無分別智能夠滅一切戲論惡。

 

諸佛薩婆若,悉由是處出。

 

薩婆若就是諸佛的智慧,諸佛薩婆若海廣大無邊,皆由無分別智流出,若能無分別,就可以見到如來的薩婆若海。

 

是故諸佛子,宜發大勇猛,於諸佛淨戒。

 

大勇猛者,將分別心變為無分別想,怎樣變這分別心為無分別?一定要持戒,持諸佛淨戒。

 

護持如明珠。

 

持戒清淨,不令有一毫損污,令戒體猶如明珠般的清淨,持戒清淨就得無分別想,能入諸佛薩婆若海。

 

過去諸菩薩,已於是中學,未來者當學,現在者今學。

 

過去諸菩薩,已持戒清淨得無分別智,入薩婆若海,未來的菩薩也要持戒清淨,得無分別心,入如來的薩婆若海,現在的菩薩也要持戒清淨,得這無分別心,入如來薩婆若海。

 

此是佛行處。

 

持戒清淨得無分別智,入如來的薩婆若海,是諸佛之所行。

 

聖主所稱嘆。

 

聖主即是諸佛,諸佛稱嘆菩薩持戒清淨,得無分別智,能入薩婆若海。

 

我已隨順說,福德無量聚,回以施眾生,共向一切智,願聞是法者,悉得成佛道。

 

我已將諸佛所稱歎的法,隨順而說,所得無量的福德,迴向一切眾生,共向一切智,願聞是法者,悉得成佛道。

 

菩薩戒說到此處,已經說完,感謝大九華山地藏王菩薩,慈光加庇、令法會圓滿,感謝仁德住持,統理大眾,令法會如意,感謝維那師,悅眾師師父,出心出力,還有,感謝各位的隨喜。

 

以此功德迴向世界和平,萬民安樂,又迴向佛教,佛日增輝,法輪常轉,普願在座聽眾,持戒清淨,入薩婆若海,共成佛道,菩薩戒圓滿。

 

http://buda.allcadblo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