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
宣化上人主講
一九七四年於美國加州三藩市金山聖寺
《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不久就要出版了,宣化上人囑我寫個序。我才疏學淺,對佛法的理論研究和實證功夫都很不夠,故對這個工作,實在很不敢當。現在這裡,只能和讀者大眾來共同研討.作個引子。
根據歷史記載,《佛說四十二章經》是偉大的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第一部重要經典著作。關於這事的因緣時節和詳細經過,上人在「淺釋」前面的釋題部分,有比較詳細的說明,非常生動有趣,讀者可以共享。
本經是一部既概括簡短,而又十分重要的經典。讀者試想:漢明帝自從永平三年某夜夢見「金人」以後,為什麼對此便念念不忘?後來經過大臣們四年多鄭重其事地歷史查考和研究分析以後,確認在西方印度有佛出世,並留有與中國儒、道之教有所不同的教理。因而明帝特地組織了一個具有十八人之多的探訪團,西去印度求法;結果在中印度的地方,遇到了二位神通廣大的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請問讀者:佛經種類數量浩大:真是汗牛充棟,為什麼這兩位神異高僧,會首先選擇這部《佛說四十二章經》把它傳到中國來呢?
決非偶然!讀者諸君,請您帶著這個問題,來讀一下這部經典吧!等您讀完之後,您對這個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了。
有些人說,這是一部講小乘佛法的經典。其實不然。這部經典,佛並不是在一個專門的法會上說的,而是在佛涅槃以後,由他的弟子們,把他一生所說的一些警句,擇要系統編集而成。也就是宣化上人所說的:這是一部「佛的語錄」。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集了四十二段話,編集成了這部《佛說四十二章經》。因此,這部經典實在既不能說單只是小乘佛法,也不能說單只是大乘佛法;而是綜合佛一生所說的大小乘全部佛法。
這部經典,實在集結得很好,充分反映了佛說法的全部過程。從小到大,由淺入深。從小乘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四果開始,而至申述「念等本空」:「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強調「真假並觀」:「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以及「無著得道」:「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進而闡明中道要義:「處中得道」「清淨安樂」;最後則歸結於佛法的根本真理:「生即有滅」以及「達世如幻」。通過有生有滅如幻如化的相對真理,而達到真實不虛、如如不動,乃至動靜一體的大乘絕對真理。
當今西方社會,雖然物質文化已達高度文明,但是一般群眾的道德墮落,物欲橫流,淫欲泛濫,以至社會紊亂,犯罪率高,精神失常者多,殺人放火,無奇不有,乃至怪病叢生,蔓延世界,單靠法治、醫治,不濟於事。在此時刻,宣化上人,隻身西來,把佛法帶來西方世界,弘揚不遺餘力,真可以說是適時之雨。
在這部經中,從第二章起,有很多章節,一再強調要:「斷欲絕求」、「割愛去貪」、「捨愛得道」、「財色招苦」、「色欲障道」、「欲火燒身」、「意馬莫縱」、「正觀敵色」、「欲火遠離」、「心寂欲除」,乃至「直心出欲」。在四十二個章節中,共有十一個(四分之一強),反復強調斷欲割愛,絕求去貪,直心離欲的問題。
由此可見,斷欲去貪對修道得道的重要性了,這也可知,上人所以要作此淺釋和出版此經的苦口婆心了。所以,實在也可以說,這部經典,真是拯救目前西方社會,乃至世界各國社會,因誤用物質文明而產生嚴重流弊的一帖良藥了。
蔡寬淨寫於柏林根市國際譯經學院
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二日
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
《佛說四十二章經》,這部經的名字有七個字,這七個字有通、有別。通,就是這一個「經」字,這是一個通名,佛所說一切經典的通名就叫「經」。在「經」的上邊又有一個別名,別名就是這一部經自己的名字,它一個特別的名字,和其他經不一樣的名字。這經就好像我們人都叫人,這是一個通名;人又有自己的名字,姓張的叫張某某,姓李的叫李某某,都有一個自己的名字。佛說經也是這個樣子,有通名,有別名。「佛說四十二章」是這部經的一個別名,別名裏邊又分出來這部經是人法立題。人,佛是人;四十二章經,是法,所以叫人法立題。
這部經是佛所說的法,佛的弟子在結集經藏的時候,把它一章一章地結集在一起,這也可以說是佛的語錄,把佛所說的話,聚集在一起,成為一部經。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的語錄。
這是最初傳到中國的經,由迦葉摩騰、竺法蘭兩位尊者用白馬馱經到中國,在洛陽那兒就造了一座白馬寺。白馬寺是皇帝造的,就是在漢明帝的時候。
漢朝時,佛法就傳到中國了,這是佛教在中國最初的一個開始。可是當時中國盛行的是道教,佛教傳到中國,道教有一些道士就生了妒忌心,對皇帝說:「佛教是假的,是外國的宗教,不是中國的,所以不應該令它在中國流傳,要把佛教趕出去!若不把佛教趕出去,就要來比較一下。」
怎麼樣比較呢?「把佛所說的經典和道教所說的經典放在一起,用火燒。誰的經典若燒了,誰就是假的;誰的經典若燒不了,就是真的。」
當時道教有一個道士叫褚善信,他是道教的首領,帶著五百個道士把道教的經典、靈文都放在一起,就祈禱太上老君說:「道德天尊哪!您一定要顯大靈感,令我們道教的經不要燒了,讓佛教的經燒了。」
當時的道士很多有神通的——有能騰雲駕霧的,有能飛天遁地的,有能隱形的。隱形就是你這麼看著,他在前面這兒,忽然間就沒有了!這麼樣有本事的道士都有。他能藉著遁法——奇門遁甲就逃跑了,藉著道教這種的符啊、咒啊,就有很大的神通。
可是這時候用火一燒,怎麼樣呢?佛教的經典都沒有燒著,都放光!佛的舍利也放五色的光,經典也放光到空中,好像太陽照耀世間似的。
而道教的經典呢,一燒就燒著,都被火燒沒有了。能騰雲駕霧的,也不能騰雲了,也不能有神通了;能飛天的,也不能飛天了;遁地的,也不能遁地了;能隱形的,也不能隱形了。他們的符咒也都不靈了,沒有功效了。這時候,道教的經典都被燒了,褚善信和費正清這些道士當場都氣死了,他們這些徒弟也當場把頭髮都剃去,有二、三百人都做了和尚。所以這是最初佛教和道教鬥法,把道教鬥失敗了。
之後迦葉摩騰、竺法蘭這兩位尊者就踴身虛空,現十八變,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水;在虛空裏走路;在虛空裏躺著睡覺,在那兒現種種的神變。當時這一班人,連皇帝也都一起信了佛教,所以這一部經是很重要的。最初佛經傳到中國,就是這一部經,所以今天和大家共同來研究這一部經典。
現在先講一講這個「佛」字,「佛」是梵語,具足叫佛陀耶,翻譯成中文是覺者。覺有三種: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自覺和凡夫是不同的,凡夫是不覺。二乘人他能自覺,自己覺悟了,所以和凡夫不同。二乘人雖然能自覺,而沒有覺他,你若再能覺他,這又和二乘人不同,這就是菩薩了。菩薩既能自覺,又能覺他;既能自利,又能利他。他看一切眾生都平等,所以他自己覺悟了,也願意一切眾生都覺悟,這叫覺他。菩薩雖然能覺他,可是沒能做到覺行圓滿。佛是既能自覺,又能覺他,覺行都圓滿了,因為三覺圓滿,所以就成佛。
「說」,這部經是佛說的。「說」的意思是悅所懷也,什麼叫悅所懷呢?就是把自己心裏所歡喜的事情說出來,就覺得更歡喜了。
「四十二章」,這部經有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佛的語錄,也就是佛所說四十二章的佛法。
「經」,這一個字具有貫、攝、常、法四種意思。「貫」就是貫穿所說義,好像一串念珠似地貫穿上了,把經的道理一個字、一個字貫穿在一起,這叫貫穿所說義。「攝」是攝持所化機,攝持所化的一切眾生。怎麼叫「常」呢?古今不變曰常,過去也不變,現在也不變,將來也不變,古今都不改變,這叫常。「法」,三世同遵曰法。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都遵照這個法去修行,所以叫貫、攝、常、法。
此外又有「湧泉義」,好像水從地裏湧出來了。「繩墨義」,經就好像木匠用來畫直線的東西,是一條繩,上面沾了墨,這比喻經是法的準繩。經還有很多種的意思。「經」,就是教人修行的方法。又有一個「徑」的意思——是修行的一條道路。以上是《佛說四十二章經》經題簡略的意思。
這是佛教裏最初傳入中國的一部經。傳入中國後,必須要有人翻譯,所以在後漢時,由「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迦葉摩騰是一個人;竺法蘭,又是另一個人,他們兩位都是中印度的人,一同翻譯這《四十二章經》。
後漢就是東漢。漢朝有東漢、西漢。東漢明帝永平三年(當時皇帝的年號叫永平,在第三年的時候),這一年是庚申,漢明帝作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個金人,這個金人頭頂上,有一種光,這光是一種圓的光。他從空中飛來,飛到漢明帝所住的殿。第二天漢明帝就問這些文武百官,這時有個太史叫傅毅對皇帝說:「我聽說在西印度有一種神,一般人給這個神起個名字叫「佛」,現在陛下您所夢見的,一定就是佛了!」這時候有個博士叫王遵,也向皇帝說,周朝留下一部書,這書叫《異記》,有什麼奇怪特異的事情,都在這書上記載著。這書記載什麼呢?在周書上說佛誕生於周昭王二十六年,這一年叫甲寅。這時候江河泛溢,江啊、河啊,水都漲了,流到河外邊去了;大地也都震動了。這是佛出生的時候,有江河泛溢,大地震動的瑞相。又有五色光,在天上有個太微星,五色的祥光,就貫這太微星。當時有個太史,(太史就是管天文學的,也是管算數的。)他的名字叫蘇由。他用《易經》來占卦,一占就占到乾卦,得到九五,乾卦九五是「飛龍在天」。得這一卦,他就知道這是西方有大聖人出世。在印度,這個聖人傳一種教法,這種教法在一千年以後,就會傳到中國來,這是太史蘇由占算的結果。
這時候,周昭王就命令人把這事情刻在石頭上,記載下來,並將這石頭埋在城南邊的一個地方,預備將來看看是不是會這樣子,一千年以後是不是那種教法會傳到中國來?
後來在周穆王的時候,天地又都震動了,有白虹十二,十二道白虹,就是《楞嚴經》上虹霓那個虹。白色的虹貫日,白天有這麼十二道白虹貫者太陽。佛圓寂的時候,雖在印度,但中國也都看見了。所以佛出世,這不是偶然的。佛在印度出世,中國江、河都泛濫了,水很大的,所有大地都震動了。佛圓寂的時候,在天上又有十二道白虹貫日,當時有個太史叫扈多,他又用《易經》來占算,他
知道這是西方印度的大聖人入滅了。周昭王二十六年,歲次甲寅出生的大聖人,現在入涅槃了,這是佛的出生和入滅,雖然印度離中國這麼遠,但是中國也都知道,中國人當時也有會算數的,都知道這情形。
從周穆王到後漢明帝時,大約有一千年左右了,所以漢明帝作夢,夢見佛。在永平七年的時候,這一年的歲次是甲子。皇帝就命令蔡愔和秦景、王遵三人帶著十八個人,到印度去求佛法。在中印度就遇到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他們兩位就和蔡愔、秦景、王遵回到中國來,這時候是永平十年了。因為他們來的時候用白馬馱經,所以漢明帝就造一個白馬寺,他們回來的這一年叫丁卯。
等到永平十四年五月一日,就有中國五嶽山(編按:五嶽山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的道士來障礙佛教,這就是前面講的把經燒了,結果道教的經都給燒了,佛教的經沒有燒,佛的舍利就放五色的光,到空中結成好像一個傘蓋似的,罩著所有的大眾,大眾見到這情形,就都相信佛教了。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世尊」:就是釋迦牟尼佛,這是佛的十號之一。「成道已」:就是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的時候。「作是思惟」:他作這麼一種想。「離欲寂靜」:他想:「先應該度哪一個呢?先應該做什麼呢?」離欲,就是沒有這種欲念,沒有這個染污法。寂靜就是清淨,無所作為,在那兒如如不動。「是最為勝」:這是最殊勝的,最不可思議的。
「住大禪定」:在這大禪定裏住著,這是最為殊勝。能住大禪定,所以也就能「降諸魔道」:這一切的魔王外道也能降伏了。
「於鹿野苑中」:佛作是思惟觀察,看憍陳如這五個人應該先得度,所以他就到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四諦就是苦集滅道。苦,是世間之果;集,是世間之因;滅,是出世之果;道,是出世之因。苦集滅道,這叫四諦法。
佛成佛之後,先說《華嚴經》度法身大士。因為看凡夫還都不能接受這個大法,所謂「有眼不見盧舍那,有耳不聞圓頓教」,所以才又到了鹿野苑,這個鹿野苑在以前有兩隻鹿王,在那兒教化鹿群,所以就叫鹿野苑,這在講
《楞嚴經》的時候,講得很清楚,願意知道這個么案,可以到《楞嚴經淺釋》上查一查。
這時候,馬勝、小賢、摩訶男、憍陳如和十力迦葉,他們都在鹿野苑修行,這五個人以前都是和佛在一起的,也是佛的親戚。馬勝、小賢、摩訶男是佛父黨的親戚;憍陳如和十力迦葉是佛的舅舅,是母親的親戚。他們五個都是佛的父親派去侍候佛的人。可是憍陳如和十力迦葉受不了苦,就先走了。以後馬勝和小賢、摩訶男,他們三個人又看見佛吃天女送的粥,說佛不能修苦行,也跑了,都到鹿野苑去了。
佛成道,就先去找這五個侍者,先去度這五個人。佛成道,說《華嚴經》之後,觀察一切應該度的機緣,應該度的眾生,知道憍陳如他們五個人應該先得度,所以佛就到鹿野苑裏邊,轉四諦法輪,轉,是輾轉;四諦,就是苦、集、滅、道;法,是方法、法則;輪,因為佛所說的法,是從心性裏邊流出來的,流到眾生的心裏頭,令眾生反迷歸覺,所以這叫輪。輪以摧伏為義;摧,是把它摧破了;伏,是降伏。摧,是無堅不摧,越堅固的,越把它摧壞了。也就是能將堅固的外道、堅固的魔王破了,這是輪的意思。
轉四諦法輪,是這個世界最先有佛法的時候。轉法輪合有三轉,三轉四諦法輪。第一轉是示轉,,示就是指示你,因為你不懂,那麼我要指示你,我要告訴你,這叫示轉法輪。怎麼叫示轉法輪?就是指示這四諦法都是什麼。示轉又叫初轉,就是一開始轉法輪,就說「此是苦,逼迫性」。怎麼逼迫呢?這種苦很厲害的,令你連氣都透不過來,氣都不能喘了。壓迫著你,這是逼迫性,逼迫得很厲害。苦,什麼苦呢?就是三苦、八苦、無量諸苦這些苦。
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什麼叫苦苦呢?苦苦就是苦上更苦,苦中加苦,所以叫苦苦。這是什麼樣的人呢?就是那貧窮的人,很貧窮的,吃也吃不飽,穿也穿不暖,所謂受餓、受凍。有一間木頭房子,晚上可以睡覺。雖吃不飽、穿不暖,但有個地方可睡,這還算不錯啦!可是打了颶風,或者下了大雨,把房子打爛了,也沒有得住了。既然吃不飽、穿不暖,又沒有地方住了,你說這是不是苦?
或者有地方住,也可以吃飽,但沒有衣服穿,這也是苦中之苦。或者有衣服穿、有地方住,但沒有飯吃,這也是苦中之苦。所以這叫貧窮的困苦,貧窮困苦是不容易受的,這逼迫得很厲害。
那富貴就沒有苦了嗎?殊不知富貴有壞苦。很富貴的,很有錢的,被土匪綁架去了。土匪看你這身家值多少錢,譬如你財產有五百萬,他就要你六百萬,你借也要借一百萬塊錢,給土匪,給綁票的,這豈不就是壞了呢?把富貴壞了,這叫富貴壞苦。
沒有貧窮困苦,也沒有富貴壞苦,但這一生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念念遷流,念念不停,有行苦,所以這叫三苦。
八苦,就是:
(一)生苦
(二)老苦
(三)病苦
(四)死苦
(五)愛別離苦
(六)怨憎會苦
(七)求不得苦
(八)五陰熾盛苦
除了這苦而外,又有無量諸苦,所以說此是苦,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這個集就是集聚煩惱。集聚煩惱這是一種招感的。你內裏邊有煩惱,外邊煩惱才來;你內裏邊有貪瞋癡,外邊這不如意的事情才來了,所以說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滅,可證性」,說這寂滅為樂,這是可證的。此是滅,可證性,可以證得這寂滅之樂。
「此是道,可修性」,這個道是戒定慧的道:戒道、定道、慧道。戒定慧這個道,要是往多了說呢,就是三十七道品。七菩提、八正道、五根、五力、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合起來就是三十七道品。道是可修性的,你可以修道,這是初轉四諦法輪,也就是示轉。
第二是勸轉四諦法輪。佛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這是勸轉。勸其他人來修四諦法,這叫勸轉。
第三是證轉四諦法輪。證,就是說我不是單單教你們要知苦,要斷集,要慕滅,要修道。我告訴你們:「此是苦,我已知」,我已經知道啦!「此是集,我已斷」,因為這集是煩惱,我已經斷煩惱了,不是說我教你們斷,我不斷。因為我斷了,覺得自在,所以我教你們也來斷煩惱,知道這苦。「此是滅,我已證」,這寂滅之樂,我已證得,所以我現在才告訴你們,也應該證得這寂滅之樂。「此是道,我已修」,說苦集滅道這個道,我已經修好了,我已經不需要再修了。那麼現在我希望你們也都知道「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個法。
「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在「說四諦法的時候,憍陳如(阿若憍陳如)即刻就證果了,所以叫解本際,又叫最初解,這是憍陳如初證聖果。在三轉四諦法輪的時候,憍陳如最初聞到佛所說的法就開悟了。
憍陳如怎麼先開悟呢?這是佛在過去因地的時候,做忍辱仙人,歌利王把他四肢都給割斷了,問他:「瞋恨不瞋恨?」他說:「不瞋恨!」歌利王說:「有什麼證明你不瞋恨呢?」他說:「我若瞋恨,我這四肢就不能恢復如初;若不瞋恨,被你所剁斷的還會長出來。」
說這話之後,四肢又都長出來了。然後忍辱仙人就發願說:「我成佛的時候,要先度你,因為你是我的善知識。」
在過去生中,憍陳如就是歌利王;忍辱仙人就是今生的釋迦牟尼佛。所以佛成佛了,一看,我應該先度誰呢?應該先度剁我手腳的這個人,所以到那兒給他一說法,他就開悟了,這是憍陳如。
其次佛又說持戒、布施,怎麼樣布施?怎麼樣修持戒律?怎麼樣能升天?就呵斥欲,說:「有欲念,是不對的,是不乾淨的,離欲才能清淨,得到真正的快樂。」在這時候阿濕婆(馬勝比丘)和跋提(小賢)兩個人也開悟了,這是第二個開悟的。
第三個就是佛又說種種法門的這個時候,拘利和十力迦葉也都開悟了,這五位先出家做比丘,最先開悟證得四果阿羅漢,所以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得道果了。
「復有比丘所說諸疑」:又有其他的比丘,以後向佛請法,來問他們的疑難,問他們所不明白的道理。「求佛進止」:請佛決定他們是可以向前修行?還是停止?求佛給他們一個決定的選擇。那麼「世尊教敕,一一開悟」:佛有教敕。教,教化;敕,敕令,就是給他們命令。佛給他們開示教化,他們每一個比丘都開悟了,以後「合掌敬諾」:合起掌來恭恭敬敬而應諾,應諾就是秉承佛教去修行了。「而順尊敕」:隨順世尊所教的道理去修行。
本來我以為每個人都懂了,所以在講經的詩候,就把這「比丘」忽略過去了,想不到還有人不太懂。
「比丘」是梵語Bhikshu,翻譯成中文有三個意思:
(一)破惡
(二)怖魔
(三)乞士
因為有三個意思,若只翻譯為「乞士」,就沒有「破惡」、「怖魔」了;翻譯「破惡」,就沒有「怖魔」、「乞士」了。因為有三種意思,所以多含不翻,這是五不翻之一。
翻譯經典,有五種不翻:
(一)多含不翻
(二)尊重不翻
(三)此方無不翻
(四)順古不翻
(五)祕密不翻
保留「比丘」兩個字,就因為它有多含不翻的意思。這三種意思:
(一)破惡:我們有煩惱,這就是惡,所以叫破惡。
(二)乞士:乞士者,就是上乞法於諸佛,下乞食於眾生的意思。乞法於諸佛,增長慧命;乞食於眾生,給眾生種福田。
(三)怖魔:在受比丘戒,登比丘壇的時候,得戒和尚問:「你是大丈夫否?」你答:「是大丈夫。」這一答是大丈夫,天魔外道就都恐怖了,所以叫怖魔。
出家做沙彌的時候,必須要知道沙彌是什麼意思,比丘是什麼意思。出家之後,比丘必須要知道怎麼樣破惡,怎麼樣斷煩惱。破惡就是斷煩惱,我們人的煩惱是最惡的。人修道啊,這人有道沒有道,你就看他有沒有脾氣,就知道了。有脾氣的人,他就沒有修道;修道的人他什麼事情都能忍耐得下,誰罵他,也能忍;誰打他,也能忍;甚至於殺他,也能忍,這都要能忍的。能忍,還要有智慧,還要能認識。所以,這比丘是出世的一個相,他能以斷惑證真,斷三界的惑,證阿羅漢果。
這裏有個弟子以前學佛法,學了四、五年,到現在才跑到金山聖寺來,他找了那麼多年,才找到金山聖寺,這都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外邊很多人都是各處跑,去研究佛法,都找不著真正的地方。所以,我們這兒,各位在金山聖寺的人,不要以為這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金山聖寺是很不容易進來的,所以你們各位應該特別注意。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
這是四十二章的第一章,這是說的沙門可以證阿羅漢果。
「佛言,辭親出家」:出家,按照佛法,必須要得到父母的許可。不像美國這個國,過了十八歲以後,就自己有自由了,你願意做什麼,就做什麼。以前在印度和中國,佛教因為隨順國家的風俗,必須要向父親、母親說明白,告辭說:「我出家去了」,這叫辭親。出家,就是把身心性命都奉獻給三寶,永遠不再做世俗人的事了,這叫辭親出家。辭就是辭別父母,辭親出家,就是親近三寶,到佛法僧道場裏邊出家了。
這出家,有出世俗家。世俗,就是一般世間的家庭。每一個家庭都有它的麻煩,在眷屬裏邊,常常互相爭吵,沒有什麼真正的快樂,所以要出這個世俗家,也就是火宅家。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所以也叫出三界家,出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家。又叫出煩惱家,因為在家的人都有煩煩惱惱,沒有真正的快樂,所以就想要出家。出家之後,必須要斷煩惱,發菩提心,這才是出家。
「識心達本」:識自本心,認識自己的心。你要知道:「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法是一個的。你若知道這個法外無心,你就明白這個遍計執性,這就叫識心。達本,達本是你若明白了這心性本來沒有實體,沒有形相的,你明白這個道理了,你就會明白依他起性是虛幻的。遍計執性本來是空的;依他起性也是虛妄的、虛幻的,沒有什麼實在的,這叫識心達本。
「解無為法」:解無為法是你明白了真如的法:真如和一切法,不是一個,但是也不是兩個。你若明白這道理,真如和一切法是不一不異。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會明白圓成實性,悟得本體,所以這叫解無為法。
「名曰沙門」:你能這樣子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才夠得上一個沙門的名字。沙門是梵語,翻譯為勤息,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我們出家之後,不要勤修貪瞋癡,息滅戒定慧。若一天比一天沒有智慧,一天比一天愚癡,這叫勤修怎麼樣貪,勤修怎麼樣瞋,勤修怎麼樣癡。天天都對貪瞋癡啊,放不下;戒定慧呢,拿不起來。對研究怎麼樣來修行,怎麼樣持戒,怎麼樣修定,怎麼樣修慧,都不管它。自己的煩惱一天比一天多,這是什麼原因?這就是自己前生的業障太重了。你那個業報太重,追著你,教你不發菩提心,教你盡看人家的不對。一天到晚總是覺得我自己比誰都好,甚至比我師父都好,我師父都不如我了,你看我多有本領!可以說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樣子一定會墮落的。
我很多次看見我們這兒的出家人,連合掌都不會,合個掌都是亂七八糟的,這合掌必須要當胸,你這人合掌卻合到眼睛那個地方去了。合掌要合十,這麼合掌當胸,沒有一個人合掌合得這個樣子,這叫個什麼!出家這麼多年,連個合掌都不會,叩頭也不會,上支香也不會,啊!真是可憐哪!你就是自己不會,你要看看人家那個老參,他這合掌怎麼樣子合法。
講沙彌律的時候講過,說手指頭不要插到鼻孔裏,為什麼手指頭會插到鼻孔裏?就因為你合掌合得太高了,手指頭才會搆到鼻子。合掌是合掌當胸,不是當口,不是當鼻,也不是當眼睛,合著掌要在胸前。那麼,連這一點都不明白,你說那其餘的怎麼可以修道呢?修道更不明白。修道最不能馬馬虎虎的,馬虎一點,也就不能成功,差之絲毫,就謬之千里。
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常行就是常常依戒來修行,不犯戒,這是增長你的戒學。「進止清淨」:進,是向前去做;止,是停止。不論你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都要清淨,不要有染污法。
「為四真道行」:四真道行,是苦集滅道這四諦法,也就是要勤修四諦法。「成阿羅漢」:成就阿羅漢果。阿羅漢就叫Arhat,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有三個意思。因為它有三個意思,屬於多含不翻,所以就保留阿羅漢(Arhat)的音。保留梵音,這叫翻字不翻音。字,翻譯成漢字;音,還是保留梵語的音。阿羅漢有三個意思:
(一)殺賊:阿羅漢是很厲害的,哪個地方若有土匪,他就殺土匪去,那麼說:「他是不是犯戒了呢?這一定犯戒的。」但這個殺賊,不是殺外邊的賊,是殺裏邊的煩惱賊,這外邊怎麼會有賊?就因為裏邊有煩惱賊,有貪瞋癡的賊。有貪心,這是個賊;有瞋心,這是個賊;有癡心,這也是個賊。要把這些賊殺了,所以第一是殺賊。
(二)應供:應該受人天的供養。證果的阿羅漢是開悟的聖人,人若是供養阿羅漢,那是得福無量無邊,沒有法子計算的。比丘是阿羅漢的因,阿羅漢是比丘的果,在因地做比丘的時候,因中叫破惡,果上就叫殺賊;因中叫乞士,果上就叫應供;因中叫怖魔,果上就叫無生。
(三)無生:怎麼叫無生呢?就是了生死了,沒有生死這種苦了,可是他了的是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他還沒有了呢,所以只成阿羅漢。你能修二百五十戒,這就是成就你的戒學;能進止清淨,這就是成就你的定學;修四真道行,這就是成就你的慧學。戒定慧修成了,貪瞋癡就破了;破了貪瞋癡,所以證阿羅漢果。阿羅漢有四種:初果阿羅漢、二果阿羅漢、三果阿羅漢、四果阿羅漢。證得四果阿羅漢,這樣才正式了生死了。
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
「阿羅漢者」:怎麼叫阿羅漢呢?方才說的四果阿羅漢,到這種阿羅漢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學了,這叫無學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學位。四果阿羅漢又叫證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位,在這地位是修道,初果叫見道位。
在本經後邊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特別要小心,不要相信自己的意念,你自己的意念不可以相信的。證四果阿羅漢乃可信汝意,你什麼時候證得四果了,那時候才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
證得四果阿羅漢的聖人,他沒有欲愛,欲愛都斷了。四什麼證明他證得四果?因為四果的聖人,他走路的時候腳不沾地,離開地總有三分那麼高,因為這樣子他才不會把蟲蟻踩死。他不像我們人走路,會踩死蟲子、螞蟻,他不會踩蟲蟻的,由這就證明他是證果了。不單是證四果能這樣,證初果就能這樣子,所以說「能飛行變化」:證四果阿羅漢的人,他願意到什麼地方去,就可以到什麼地方去,能變化無窮。所以我在臺灣時,那位廣欽老修行,我請他到美國來,他就指指他的心,說他隨時都可以來的。來是可以來,他自己知道他來了,旁人還沒有知道他來,除非開眼的人,可以看見他來了。
可是證了四果阿羅漢,不單精神能到任何的地方去;就這個肉體也可以去的。隨便可以去,不需要買飛機票,就可以在虛空裏旅行,所以能飛行變化。阿羅漢有十八變,這些變化都是不可思議的。
「曠劫壽命」:曠劫就是長遠的劫,也就是無量劫。證得四果阿羅漢,願意活多久,都可以的,沒有問題的。他這身體壞了,實在老了,他又可以換一個身體。他換身體,也很容易的,所以叫曠劫壽命。
證得四果阿羅漢的人,那時候就生死自由了,真正得到自由了,願意活著,就活著;願意死,什麼時候都可以死。願意站著死,就站著死;願意坐著死,就坐著死;願意走路死,就走路死;願意睡覺死,就睡覺死。很自由的,沒有任何人能管得了他,所以叫曠劫壽命,又叫無生,無生就是這個道理。無生,也不滅了,不生不滅了。
「住動天地」:阿羅漢所住的地方,無論天神地衹都受他的感動,都受他的教化,這叫住動天地。他住在什麼地方,都有天龍八部常來護法。若有一個阿羅漢在這個地方上一住,那地方就很平安了,沒有狂風、暴雨、地震、山崩、海裂、海嘯,這種種的災難都沒有了。因為護法善神時時都擁護他,令他一切都得到吉祥。但有時也會有不吉祥的事情,這都是業感所現,偶爾有這個情形。因為在因地修行不圓滿,在果地的時候就會受到磨難,所以說「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有的時候阿羅漢也沒有飯吃,化緣乞食也沒有人供養,這就因為在因地的時候,只知道修慧,不知道修福,所以證阿羅漢果後,很沒有福報,很少人供養。
住動天地,又有一個說法,說阿羅漢的一行一動,無論他做什麼,天地都為之震動。那麼以上這是阿羅漢簡單的解釋。
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
「次為阿那含」:四果阿羅漢證的是無學位,三果阿那含是有學位。二果斯陀含,他斷了欲界六品的思惑,還有三品的思惑沒有斷。「阿那含者」:阿那含把欲界的三品思惑都斷了,所以就證三果阿羅漢。沒斷這三品的思惑,就是斯陀含。
「壽終靈神」:阿那含壽命終了的時候,他的靈性,就是他那個中陰身,這個靈神做鬼時就叫中陰身,若是屬陽就叫靈神,這個也就是靈魂,也就是那個靈性。「上十九天」:因為他生死未了,所以靈神上十九天。從四王天數上去,數到無煩天,這無煩天就超過了十九天,他在十九天以上,「證阿羅漢」:證阿羅漢果了,所以他的名字叫不來果,不來是不到人間來了,這是阿那含這個三果阿羅漢。
方才聽到說阿羅漢住的地方沒有一切的災難,有人生出一種懷疑,懷疑阿羅漢住的地方不平安,這個我不答覆你。我現在舉出中國虛雲老和尚,他一生的感應。他在南華寺住的時候,日本用飛機投炸彈,投了幾個都不響,沒有爆炸。有人說這是碰上了,就是碰上,你也要碰得上啊!你若碰不上,那又怎麼講呢?所謂碰上就是恰恰遇著那個炸彈不會爆炸,是這麼樣的意思,但是旁人怎麼沒有碰上?怎麼單單南華寺那兒碰上?
還有,虛雲老和尚在雲南雲棲寺傳戒的時候,那樹上都開蓮華,那麼他沒有到的地方,怎麼沒有開蓮華呢?那草葉、菜葉上都現出佛像來,這一種的感應力量,人還不認識,逐以為這只是一時的祥瑞。虛老在南華寺時,死了幾百年的柏樹,又活了,又生出枝椏來,這都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好像那白狐狸也來皈依,這一切一切都是不可思議的情形。不過當時一般人還都不太認識,等虛老圓寂了,人人才都讚歎,都說虛老是證果的聖人,是菩薩再來。啊!人就是這樣子,對面就會錯過去,錯過去,又後悔了,人就是這麼樣一種奇怪的動物,愚癡的動物。
現在我在美國,我要造活佛,造活菩薩,造活阿羅漢,造阿那含,造斯陀含,造須陀洹。我們誰若是能去欲斷愛,誰就有份的;誰若不能去欲斷愛,還是一點出息都沒有,那就沒有辦法。所以一切唯心造,人啊!你願意做鬼,就做鬼;願意做佛,就做佛;願意做人,就做人;願意做畜生,就做畜生,看你的心往哪一條路上走。
《十法界不離一念心》這一本書,你們不要把它看得那麼簡單,將來在一千年以後,或者有很多人會看這本書而開悟的。那麼這是將來的事情,現在我們誰開悟不開悟,不知道的。
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二果的聖人叫斯陀含,斯陀含是梵語,譯為一來果,這是修道位上的聖人。「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怎麼叫一來呢?他一來天上,一來人間,所以叫一上一還,他一上就上到天上。那麼他斷了欲界的六品思惑,什麼叫思惑呢?思是思想,也就是分別。單單這個「思」,沒有一個「惑」字,那麼這思想也有清淨的,你用智慧來分別,這不叫思惑;思惑就是迷了,不明白了。因為不明白,所以就想這個不明白的事情。
好像遍計執性。例如晚間,你見到一條繩,因為你不認識它,你就想:「哦!這是一條蛇啊!」這叫遍計執性。為什麼你想這一條繩就是蛇呢?因為你依照這一條繩,而有遍計執性,這繩就是依他起性。你把繩拆開了,這繩本來是麻,不是蛇,這是圓成實性。
欲界有九品思惑,三果是斷了欲界後三品的思惑。若斷了欲界前六品思惑,就證二果阿羅漢;若不斷這六品思惑,就不能證得二果。他一到欲界天,一來人間,所以叫一來果。等一來,他就證羅漢果了,了生死了。
其餘就是初果,初果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這須陀洹也是梵語,翻譯過來呢?就叫入流,也叫預流,也叫逆流。入流,就是入聖人的法性流;逆流,就是逆凡夫的六塵流。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證了初果,斷了見惑。我們人有一個見惑,一個思惑,見也迷惑,思也迷惑;這兩種惑,就把人支配得糊塗了。所以你若想真正開悟,就要把這兩種惑斷了,見惑也要斷,思惑也要斷。
什麼叫見惑呢?對境起貪愛,這叫見惑;迷理起分別,這叫思惑。見,你看見了,看見就被這個事物所迷了。被它迷,就隨這個境界轉了;隨境界轉,就生出一種貪心來,生出一種愛心來。貪,你生出貪心,就有所執著;你生出一種愛心,就放不下。你執著,放不下,這就不能證聖果;你想證聖果,就要把見惑斷了。見惑有多少呢?有八十八品那麼多。能把見惑斷了,就證初果須陀洹,須陀洹是初果的聖人。怎麼又叫預流呢?預就是參加了,也就是得到的意思。預流是得預聖流了,和聖人在一起了,這叫預流。
「七死七生」:證初果的聖人,還有七番生死,這七番生死了了,「便證阿羅漢」:然後才能證四果阿羅漢,到生死了了這種地步。七番生死,這是說的你到了欲界上上品,貪、瞋、癡、慢,任運而斷,在這時候就能了二番的生死。在欲界上中品時,了一番的生死;欲界的上下品,又能了一番的生死;在欲界中上品的時候,也能了一番的生死;在欲界中中品、中下品的時候,又能了一番生死。在欲界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總共了一番生死,所以叫七番生死。這七番生死了了,然後才證得阿羅漢果。證了阿羅漢果,分段生死了了,這是按照很自然的道理來講。若是特別的情形,有特別的根器來修行呢,那又不一定的,或者由初果就直接證得四果了,如鳩摩羅什的母親是由初果證二果。所以這證什麼果都是不一定的。
三界的見思惑,雖然有那麼多品,有那麼多的種類,總而言之,最令人顛倒的,就是一個愛,和一個欲。這愛和欲,把所有的人都支配得顛顛倒倒,明明知道它不對,還要去做;明明知道它對,卻不要去做,人就是這麼奇怪的動物。明明知道不好,沒人教他去做,教他不要做那個,他一定要做;明明知道好,教他那麼樣做,他還不那麼樣做,啊!總是不聽的。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愛、欲兩個字把人支配得顛顛倒倒。
「愛欲斷者」:你若能把愛欲斷了,那一定會成道業的。「如四肢斷」:所以這文上才說愛欲斷了,就像人四肢斷了似的,「不復用之」:你斷愛、斷欲,就像斷手和腳似的,把手腳都剁去了,不能再用了。你愛欲斷了,也應該像手足斷了一樣,不能再用了。所以經文上說,須陀洹七死七生,便得阿羅漢果。愛欲斷者,你這愛和欲斷了,如四肢斷,就好像手、腳被割斷了一樣,不復用之,不能再用了。你要有這樣的決斷心,不是這麼樣當斷不斷。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你想要斷又不斷,不斷又要斷,這是叫仁柔寡斷。仁柔寡斷,就是沒有一定的智慧,沒有真正的智慧,所以才當斷不斷的樣子。好像女人似的,什麼事情想這樣子,又不這樣;不想這樣子,又想這樣子。這麼一點主意也沒有,一點宗旨也沒有,這對於修道上是很不相應的。修道的人應該要有頂天立地的志氣,斬釘截鐵的決心,才可以修道的。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這第二章是說無修無證的。
「佛言」:佛又說了。「出家沙門者」:想出三界家,做沙門的人,要怎麼樣子呢?要斷欲。前邊說欲愛斷者,好像斷這四肢似的,不復用之。所以「斷欲去愛」:愛也沒有了,這時候,你「識自心源」:你認識自己心的本體了。「達佛深理」:明白佛最深的這種理。「悟無為法」:佛最深的這種理是無為而無不為,是無為法。「內無所得」:你若往自己來講,無所得,無智亦無得。「外無所求」:向外呢,也無所求了。內無所得,這是無為法;外無所求,這也是無為法。所謂:
知事少時煩腦少,
到無求處便無憂。
你達到內無所得,外無所求這種境界上,是「心不繫道」:你這心也不一定說是要修道,但總是在修道上。「亦不結業」:但是也不造業,不造一切惡業。
這時候「無念無作」:你沒有一切的妄念了,只有一個正念。所以一個妄念也沒有了,這叫無念。一點虛妄的行為也沒有了,這叫無為、無作。「非修非證」:這時候所作已辦,已經修到了極點,所以無可修了。修無可修,這叫非修。證無可證,已經得到道的本體,已經證果了,不用再證了,這叫非證。
「不歷諸位」:最初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一切的位置都不必經歷,豁然間就超越了。「而自崇最」:而自己這種的果位是很崇高的。「名之為道」:這叫什麼呢?這是一個得道的沙門,他就是這樣子的。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這是四十二章經的第三章,讚歎頭陀的勝行,你能行頭陀這種殊勝的行,才能證道果。
「佛言」:這是佛說的話,佛說了什麼呢?說「剃除鬚髮」:出家人把鬚也剃去了,頭髮也剃去了。「而為沙門」:而做為一個沙門,這就是出家人。「受道法者」:受道就是修道的這個人,要把道受之於心,也要修法。修道法的這種人,要「去世資財」:把世間的財都不要了它,所以我們這兒有幾個出家人持銀錢戒,這是最好的,這就是去世資財。世間爭鬥都因為財而發生的。你看!國與國戰、家與家爭、人與人鬥,這互相都是因為利。你能去世資財,把世間這一切貴重的東西都不要了。
「乞求取足」:每一天托缽乞食,吃飽了就算了。乞求,去托缽乞食。取足,吃完了就夠了,也不貪,也不多吃。「日中一食」:只是一天吃一餐。「樹下一宿」:住就在樹下住。同一樹下只住一宿,最多不超過三宿。「慎勿再矣」:你要謹慎,不要再多求了。再矣,就是不要再多求其他的東西了。
「使人愚蔽者」:使人愚癡,這就好像心裏生了草似的,被草、石頭給壓住了。愚蔽是愚癡蒙蔽,蔽就好像太陽光被雲遮上了一樣,給蔽住了。所以,使你愚癡不明白事的是什麼呢?「愛與欲也」:就是這個愛和這個欲,教你愚癡的。你說你不愚癡嗎?你若不愚癡,為什麼你受了戒,還要犯戒?你若不愚癡,為什麼一切不應該做的事情,你都要去做?就因為這愛和欲。愛,也看不破;欲,也放不下。因為你看不破、放不下,所以就不得自在;你若看得破、放得下,就得到自在了。得到自在,那時候,無憂無慮、無煩無惱,什麼都是很好的,什麼都沒有問題,也可以說是 Everything is OK.(什麼都好!)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第四章說的是善惡無性。你做善、做惡,就好像把手掌反掌這麼容易,隨你自己去做。
「佛言」:佛說,「眾生以十事為善」:有十種是眾生可以做的善事。「亦以十事為惡」:雖然可以做善事,如果你做得不對,就變成惡事了。你做得對了,就是善事;做得不對,就是惡事。「何等為十」:這十種都是什麼呢?「身三」:身有三種。「口四」:口有四種。「意三」:意有三種。
「身三者,殺盜淫」:身的三樣是什麼呢?就是殺、盜、淫。什麼叫殺呢?殺,就是斷絕物命,把眾生的生命給斷絕了,這叫殺。盜,怎麼叫盜呢?就是不予而取,名為盜。這東西,你沒有得到人家許可,就把它拿走了,這就是盜。淫,就是男女交會,男女互相行淫欲的行為,這叫淫。
「口四者」:口四種的事是什麼呢?「兩舌」:並不是一個人生兩個舌頭,他是說兩種話,對張三就說李四;對李四又講張三,就像兩頭蛇。「惡口」:是罵詈、咒咀,就是說人家的壞話。「妄言」:就是打妄語,說出不實在的話。「綺語」:是說一些個沒有意義的話。講這些輕薄、邪知邪見、不正當的話,這都叫綺語。
「意三者」:意有三種,是什麼呢?就是「嫉恚癡」:嫉,是妒忌,就是不願意他好,人家若好了,就生了一種妒忌心。恚,就是瞋恚。驕慢、懷恨、殘忍、暴力,這都是瞋恚。癡,就是愚癡。對事理他分別不清楚,所以叫愚癡。
「如是十事」:像前邊這些事。「不順聖道」:若不遵循聖道,不照著善道去做,「名十惡行」:這叫十種惡行。「是惡若止」:這十種惡若停止了,「名十善行耳」: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嫉妒、不瞋恚、不愚癡、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妄言,這叫十善行耳。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這一段文是第五章,勸勉人有過能改,改過自新。你有過若不能改,那過是永遠存在的;你若能改過自新,罪就消滅了,沒有了。
「佛言」:佛又說了,「人有眾過」:這個眾過就包括所有一切的過失,一切的罪過。「而不自悔」:你有什麼罪過,自己若不改悔,還覆諱過失,就是掩藏遮蓋自己的過錯,不教人看見,不教人知道,這叫不知而不自悔,自己不知道懺悔。「頓息其心」:你不知道懺悔,你把改過的心頓然停止了。停止,也就是沒有改過的心。「罪來赴身」:你停止你這改過的心啊,等這罪來到你身上的時候,「如水歸海」:就好像那小水流入大海一樣,「漸成深廣」:漸漸地小過也變成大過了;小罪也變成大罪了;輕的業障也變成重的業障了,所以就漸成深廣。
「若人有過」:假設人有過,彌天大罪,一悔便消。罪業有天那麼大,這叫彌天大罪。你罪業和天一樣地大,若是能懺悔,這罪就消滅了,沒有了。「自解知非」:你要懺悔,自己解開罪業這個結,知道自己的錯誤。「改惡行善」:你改種種的惡行,變成善行,做善事。「罪自消滅」:你若能改過自新,那罪孽就消滅了,就沒有了。「如病得汗」:就像什麼呢?就好像你有病的時候,出了一身汗,那病就好了。「漸有痊損耳」:漸漸地這病就會痊癒了,病就都沒有了。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這是第六章,說明了善能勝惡,惡不能勝善。所以前邊那章教人止惡行善,改過自新。但又恐怕有這種人,他怕自己做善事,有惡人來擾亂,所以佛又說這一章經。
「佛言」:佛說。「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這惡人聽見有善人做善事,他故意來給你麻煩。擾亂就是給你添麻煩,來破壞你做善事。「汝自禁息」:這個時候,你要自己禁息,要很冷靜,很鎮靜的,不要慌,不要nervous(緊張)。
「當無瞋責」:你不要生瞋恨心,也不要責罵他,不要說他不對。「彼來惡者」:那麼這個來擾亂你,破壞你,給你麻煩的人。「而自惡之」:他是給他自己麻煩,破壞他自己,他是和他自己過不去,這就好像什麼呢?就好像有一個明鏡似的,在這明鏡裏頭現出很醜陋的一個相貌,這很醜陋的相貌,是他自己在鏡子裏現出來的,不是鏡子本身是醜陋的。
這就是說惡人怎麼樣壞,也是他自己的,壞他自己;你要是不理他,就沒有事了。你若一理他,怎麼樣啊?你就和他歸夥了,你也變成惡人,和他一個樣子。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這是第七章,證明前邊惡者自惡,是惡他自己,所以佛又舉出一個譬喻來說。
「佛言」:佛說,「有人開吾守道」:有人聽見佛是一個守護修道的人。「行大仁慈」:又修行大仁慈的行門。「故致罵佛」:他故意來到佛的面前罵佛。「佛默不對」:佛聽見他罵,默然不出聲、不講話。「罵止」:等他罵停止了。「問曰」:佛就問他了,「子以禮從人」:說你用禮貌來對待人。「其人不納」:那個人不接受你的禮貌。「禮歸子乎」:濠個禮是不是還回到你自己那兒去呢?還歸到你自己身上嗎?
「對曰,歸矣」:罵佛的這個人說,不錯!是還回來到我這兒。對方若不接受我行這個禮,這個恭敬,我就把它拿回來。
「佛言」:佛又說了,「今子罵我」:子,就是你。你現在來罵我,「我今不納」:我不接受你這個罵。你罵我,我也如如不動;你不罵我,我也沒有一回事,我是不被你這個罵的境界轉,我不納你的,不接受你的。「子自持禍」:你罵我,你是不對的,但是你一定有禍患的。「歸子身矣」:把這禍歸到你自己身上去了。「猶響應聲」:就好像你打一個響,就有個聲。如「影之隨形」:好像身影隨著形似的,這個禍一定是跟著你跑的。「終無免離」:你沒有法子免離你罵我的這個禍。「慎勿為惡」:所以我希望所有的人不要做惡事。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第八章的經文,就是佛教人不可以做惡事,不可以害人。你害人就是害自己;你輕慢人,也就是輕慢自己;你對人家不好,也就是對自己不好。
「佛言」:所以佛說,「惡人害賢者」:惡人就是做種種壞事的人,賢者就是賢而有德的人。這沒有道德的惡人,想要害有道德的賢人。「猶仰天而唾」:就好像仰起面,對天吐口水一樣。「唾不至天」:這口水不會到天上。這也就是說惡人想害賢人,是害不了賢人的。「還從己墮」:你這口水還要慢慢落到自己的臉上。你做惡人,害賢人,你雖然用方法來害他,到時候,還是害自己。因為世界上始終是有公理,有真理的,你害人是不行的。
「逆風揚塵」:逆風,就是迎風,你對著風來揚塵。「塵不至彼」:這個塵不會到前邊去,到對面去。「還坌己身」:這塵還是都落回到自己身上來。
「賢不可毀」:賢人是不可毀謗的。「禍必滅己」:你害賢人,將來還是害自己,你給人家禍患,也就是給自己禍患,將來自己是會受果報的。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第九章是佛教化修行的人,要聞而思,思而修,修而證。不應單單地就口裏記得,耳裏聽佛法,而身不去行,一定要實實在在去做才算。
「佛言」:佛說,「博聞愛道」:什麼叫博聞愛道呢?博就是廣博。好像阿難尊者多聞第一,那也就叫博聞。但是只知道聞,不能隨聞入觀,不能領會其中的道理;就單單憑仗自己強記的這種力量,記憶力好,能把這經文都記住了,但是不相應,不去思索,不去修行,這是沒有用的。愛道,是這修道人以為這道可真是好啊!但他不明白道本來就是自心,沒有離開自心,那麼他就向心外再另外找一個道。雖然有愛道,愛慕這道的心,但是向外馳求,這也是不對的。「道必難會」:你這麼樣子向外馳求,這道你一定不明白,一定遇不著。你遇不著道,你也不會明白道的,因為你越跑越遠嘛!
「守志奉道」:怎麼叫守志呢?守志就是不打妄想,就是不向外馳求,所謂求諸己,不求諸人,求內不求外。求這個內念念要覺悟,念念要明白,念念要趨向菩提心,連名利心也沒有,不求名,也不求利,這就是守志。奉道,什麼叫奉道呢?奉道就是奉持這道。守志奉道,就是常常念念都不離心,念念能體會自己的心源,心的本體,不會向外馳求,不向外邊去找,這就叫奉道。「其道甚大」:你若這樣修行,這道自然會成就得很大的。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第十章是說明隨喜的功德,自己也有利益,他人也有利益,所以這福也沒有窮盡。
「佛言」:佛說,「睹人施道」:你看見人家做布施。這布施有三種:財施:財施又叫資生施,什麼叫資生施呢?就是資養你生活的這種布施,這種布施就要用財施。財,有內財、外財。內財就是頭、目、腦、髓、皮、血、肉、筋、骨,布施這些,都是內施,屬於身內的。外財是金銀財寶、國城妻子,布施這些,就是外施。你有金子,也可以布施給人;有銀子,布施給人;有一切的財寶,布施給人;你有國家,也可以讓給人;你有城市,可以布施給人;有太太,也可以布施給人;有兒子,也可以布施給人,這是外邊的。內裏邊的,你的頭,也可以布施給人;目,眼睛;腦,頭裏邊的腦子,也可以布施給人;髓是骨髓,都可以布施給人;皮、血、肉、筋、骨,都可以布施給人。以上是財施。法施:法施就是講戒、定、慧三學,以這種種的法,來布施給人,令人得到種種的利益。
第三、無畏施:這無畏施就是人有了什麼災難,有什麼很恐懼的事情,你能把他恐懼的這種痛苦,給拔除了,這是無畏施。
你看見有人布施,能「助之歡喜」:你若能隨喜和讚歎,「得福甚大」:得福報是很大的,這時候有些愚癡的人說:「哦!我做布施,旁人隨喜就能得那麼大的福報,那我這福報不是沒有了嗎?」因為恐怕有愚癡的人這樣想,所以就設一個問答。
「沙門問曰」:有一個沙門來問。「此福盡乎」:這福會不會沒有了呢?就說本來做布施的這個人,他能有福,但旁人隨喜也得福很大,那他這福還會不會有呢?是不是會被旁人都把這福給搶去了呢?
「佛言」:佛又說了,「譬如一炬之火」:好像有一個燈火,有一個火燭。「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這兒只有一個火種,有百千個人,都用這個火種,來點火分取。分取就是分取了這個火。「熟食除冥」:熟食,就是用這火來做飯;除冥,用這火來把黑暗除去了。「此炬如故」:那麼原來的火炬,還是像原來一樣,它不會沒有了。「福亦如之」:這福報啊!也像這樣子。這就是說人以布施來修道,修了道,將來會證果。熟食是譬喻,譬如證果。除冥,就是除去業障、報障、煩惱障這三障的惑,除去三障的這種迷惑,這就是除冥。
就是說你有這布施的功德,你會證果,旁人也會證果。你會消除這三障,旁人、其他隨喜的人,也會消除這三障,這功德是誰也不會沒有的。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持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這一段文是本經的第十一章,比較一下福田的勝劣,令人知道供養的勝劣。
「佛言」:所以佛說,「飯惡人百」:你想行布施,前邊雖然是說布施,但是對於布施,你也要知道怎麼樣布施才是重要的。種福田,你若不會種,也不合法,不懂得種福的法,那麼你種了也沒有福。所以說,飯惡人百,你布施飯給一百個惡人,「不如飯一善人」:你還不如布施飯給一個善人那個福田多。為什麼呢?你給一百個惡人飯吃,他們吃飽了飯,也只知道去做惡事,變成他們所做的惡事,都是你幫助的,你是一個幫兇了,你幫助他們做惡,幫助他們做壞事。而你若給一個善人飯吃,布施飯給他吃呢,他吃飽了,他去做好事,他所做的好事,可以說都是你成就他做的好事。所以不如飯一善人。
「飯善人千」:你布施飲食、財寶,這個飯也就包括一切布施的緣在裏頭了。甚至於你布施頭目腦髓,幫助人做善事,你把生命都布施出來了,那麼他做的善事都是你成就他的。你若幫助惡人,你布施生命,那反而造罪了。所以你飯一千個善人,這善人就是不做惡事的善人。「不如飯一持五戒者」:你不如布施給一個持五戒的人這個功德大。
「飯持五戒者萬」:你布施飯給持五戒的這個人,持五戒就是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十善的這個人。你布施一萬個受五戒的這種人,「不如飯一須陀洹」:你不如供養飯給一個證初果須陀洹的聖人那個功德大。
「飯百萬須陀洹」:你供養百萬個初果須陀洹的聖人。「不如飯一斯陀含」:你不如供養飯給一個二果斯陀含的聖人。因為初果不知道二果的境界,初果是破見惑,二果是破欲界六品的思惑,這前面都已經講過了。所以你供養飯給二果斯陀含,比給那初果須陀洹的功德更大的。
「飯千萬斯陀含」:你供養飯給千萬個斷了欲界六品思惑的二果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不如供養飯給一個三果阿那含的聖人。三果阿那含,也就是把欲界九品的思惑全都斷了,才證三果。
「飯一億阿那含」:你供養飯給這一億證三果阿那含的聖人,「不如飯一阿羅漢」:不如供養飯給一個阿羅漢的功德大。
「飯十億阿羅漢」:你供養飯給十億這麼多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又不如供養飯給一位辟支佛。辟支佛叫緣覺,阿羅漢叫聲聞。聲聞是聞佛的聲音而悟道。緣覺是在有佛出世時,修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在無佛出世時,觀一切萬物幻化無常的這種境界而悟道的,這叫獨覺。所以你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位辟支佛。
「飯百億辟支佛」:供養百億那麼多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不如供養一位佛。三世諸佛,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無論哪一位佛,你都供養他。
「飯千億三世諸佛」:供養飯給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也不如你供養飯給一個無念無住無修無證的聖者。無念,念而無念;無住,住而無住;無修,修而無修;無證,證而無證,這個就都到圓教初地的果位上了,這些無念無住無修無證的聖者,也就是法身大士,他們都能八相成道,百界作佛,都能有這種能力了。
所以我們供養,應該要知道供養的理,知道供養哪一類人有什麼好處,因此我們要親近善知識。你若親近惡知識,就學得邪知邪見;你若親近善知識,就會學得正知正見。你若供養那惡人,就造罪了;你供養善人,就有功德了,所以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佛言」:佛又說了,「人有二十難」:所有的人都有二十種難。怎麼叫難呢?難,就是不容易的事情。容易的事情就不難了;不容易的事情就是難,這不容易的事情,就是逆,所謂逆境,是不容易明白、不容易認識的;這個容易就是順,順就是人覺得好受一點。那麼這二十種難,就是人不容易做的。
第一就是「貧窮布施難」:你若有錢,想做布施,那是很容易來做布施的,因為你有。有,用一點也不算個什麼;你若沒有,而能布施,那才是真正的布施。因為你能做到所謂做不到的事情,這事才是真;你做得到的事情才去做,那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人人都能做得到的,你去做,那沒有什麼出奇;人人做不到,你能做得到,這就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超出一切的人了。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就是和一般人不同了。
講到貧窮布施難,我們可以說一個公案。在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有這麼一個最貧窮的人,他雖然貧窮,但是他還有個太太,就夫婦倆。可是夫婦倆的生活非常困難,只有那麼一個小破房子住,可是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窮得這個樣子,只好天天去乞討,到街上去和人要飯吃。要飯吃,這不是很難的一件事,難的是夫婦倆沒有衣服穿,只有一條褲子。兩個人穿一條褲子,你說這一條褲子怎麼穿呢?就只能輪流著穿。怎麼穿呢?譬如今天丈夫出去討飯吃,就穿這條褲子出去討飯,討回來的飯,夫婦分著吃。明天呢,就是太太出去討飯,也穿上這條褲子。在家裏的這個人就沒有褲子穿,出去討飯的這個人就有褲子穿,要回來的飯,還是兩個人分著吃。這樣子馬馬虎虎的,也就天天這麼維持生活,你看!窮得這樣子,可以說是最窮的人了。
在這時候,有一位辟支佛,前面講過辟支佛有宿命通的,他一觀察:這兩個人在宿世之中不肯做布施,所以今生就這麼窮,窮得要兩個人穿一條褲子。「啊!這回我要度他們去!」這辟支佛就發願要度這兩個人,讓他們有機會種福,於是到這夫婦的門前來化緣。這辟支佛是一個比丘的樣子,站在那個地方,托著缽在化緣,這對夫婦一看,有個和尚來化緣,自己家裏什麼也沒有,啊!飲食也沒有,衣服也沒有,只有一條褲子,這丈夫就對太太說:「唉!我們都要發一點布施心來求求福。為什麼我們這麼窮呢?就是以前我們不肯布施,所以現在窮得這個樣子,我們應該做個布施。」
太太說:「做布施?我們有什麼可以布施?」
丈夫就說:「我們還有一條褲子啊!可以布施給這出家人。」
太太就發了脾氣,說:「你真是混帳、糊塗!我們就一條褲子,如果布施給比丘,我們連這出去要飯的本錢都沒有了,我們用什麼可以再向人乞食呢?只有這一條褲子輪流著穿,還可以出去討飯;要是把褲子也布施了,我們怎麼出去呢?」
丈夫就勸他太太:「不錯,這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們不管自己的生活,布施褲子給這比丘,我們兩個不出去
,就在這兒餓死算了,還管那麼多幹什麼?你看,那比丘在這兒也不走。」
太太一聽,嘆了一口氣說:「唉!好吧,你歡喜布施,就布施好了!」這夫嫦倆就把這一條褲子,從窗戶遞給這比丘了,這比丘是個證果的辟支佛,他接受這條褲子後,就到釋迦牟尼佛那個地方去,輾轉供養釋迦牟尼佛,說:「這是我方才在一個窮苦人家化來的一條褲子,這條褲子是他全家的財產,可是他都布施給我了。」
釋迦牟尼佛就接受這條褲子。接受之後,就對人說:「這功德是很大的,他家裏就這麼一條褲子,都能布施出來供養這比丘,尤其供養的是個辟支佛,所以能得福無量,將來是有很大的福。」
當時在釋迦牟尼佛這個法會裏,這國家的國王也在這兒,國王一聽,就想:「自己國家有這麼一個窮得連飯也沒得吃,連衣服也沒得穿的人,自己在皇宮裏吃得那麼好,穿得也那麼好,這怎麼能對得住老百姓呢?」於是國王生了大慚愧心,就派人到這窮苦的家庭去送米、送麵、送吃的、送穿的,送了很多。這兩夫婦即刻就得到果報了,才布施一條褲子,現在什麼都有了。他們以後也去見佛,佛就為他們說法,一說法,這兩人即刻就證到初果。
所以說貧窮布施難。你在難的時候,若再能布施,這才是真正有布施心;越難你越能做,這才有價值。好像我們人不能捱罵,若有人罵我們,我們能受,這就是有德行;人也不能捱打,若有人打你,你能接受,能認識:「啊!這是善知識,他能令我消業障,能令我出苦海,這是最難得的善知識。」無論哪一位,境界來了,你們要認識,說你不好的人,那正是你的善知識。不要聽人家讚歎你一聲,就好像小孩子吃糖似的,高興得不得了;人家毀謗一聲,就比吃黃蓮還苦,不要這樣子。
佛說二十難,人生豈止二十難,這難可就多了,難的事情來了,你能把它處理得很容易,那就是明白佛法了。
「豪貴學道難」:豪,富豪,很有錢的;貴,就是尊貴,很有地位,很有勢力的。既有錢又有勢力,當然生活很安定,不像方才說的那對夫婦,只有一條褲子,那麼樣地苦惱。豪貴的人穿的衣服很多,錢也很多可以用,並且有很多高尚的親戚,又有很多有名望的朋友。在這時候,你教他修行用功,出家學道,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什麼呢?他一切一切都滿足,一切一切都覺得很快樂,什麼都很自由。住的房子像皇宮一樣,吃的都是一般人吃不著的最名貴、最有價值的東西,所以你要他修道,這是不容易的。
「棄命必死難」:棄命就是不要命了,但是即使你不要命,也不一定就可以死的。好像有時候人想要自殺,吃安眠藥,吃得少了,他又活過來了,這就是想不要命,卻不一定會死的。如果你想不要命,就一定會死,那就不難囉!
又有一個說法,你這命不要了,當然會死;就算你想要命,用種種方法來保護著,教它一定不死,這也是辦不到的。人人都會死,沒有一個人是永遠長生不老,長生不死的。沒有這種事,所以說棄命必死難。
「得睹佛經難」:你們各位不要以為現在能聽講經,又能看經,覺得很容易,這是不容易的——「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開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想一想!這佛經是不容易遇著的,況且我們這人身也是不容易得的。今生得著人身,又遇到了佛經,還能聽人講佛經,這是不容易的,這都是無量劫以前你們就種了大善根。
「生值佛世難」:你生在有佛出世的時候,這也不容易。雖然現在佛滅度了,但還有佛法,還可以學佛,還可以修行,這都是很幸運的。
「忍色忍欲難」:這色、欲——男女之情這種愛欲,是不容易忍的。因為一般人平常的情形,都是這種生理,男女要結婚,這都忍不住的。你若能忍得住,能忍色、忍欲,對境界無心,能有忍力,這也是不容易的。你忍來忍去忍不住了,就顛倒了;忍來忍去忍不住,又顛倒了,所以這忍色、忍欲也是不容易的。
「見好不求難」:見到什麼好事,你不去貪求,這也是不容易的。人人都是見著好就貪了,所以見好不貪求,這也是不容易的。
「被辱不瞋難」:好像無緣無故就被人打一頓,無緣無故就被人罵一頓,也不因為有什麼理由,他就來侮辱你一番。侮辱就是對你不客氣,對你很不好,這時候你不瞋恨,心裏能像沒有那回事似的,這是不容易的。不容易,你若能做,那就是過來人了,就是過來了。
「有勢不臨難」:有勢,就是有勢力。好像那作官的,他要殺人就殺人,這叫倚勢凌人。人家沒有犯法,他用他的勢力去把人殺了,這叫有勢。臨,就是臨到其他人的身上去。有這種權力,就隨便殺人,這叫有勢臨了。不臨,就是不仗著權力去欺壓人。雖有權力,還是尊重人,不隨便殺人,隨便欺負人,這叫有勢不臨,這也不容易的。雖不容易,但是你若能那樣做,這是最好的。
「觸事無心難」:觸事,你無論遇著什麼事,你要能以無心處之,以無心應付。事情來了,也不要緊,隨緣處理;事情去了,更不要緊。就是事來則應,事去則靜,這叫無心,沒有執著心,沒有妄想心。
「廣學博究難」:廣學,就是廣泛地去學習;博究,是多多地研究,這也是不容易做的事情。
「除滅我慢難」:人人都有一個我慢,你若想要把我慢除滅了它,沒有我慢,這也不容易的。
「不輕未學難」:你們各位先出家的,都要知道這一點,對沒有學佛法的,你不能輕慢他。你若輕慢他,那就叫輕慢未學了。對不懂佛法的人,你應該用種種的方便法門來教化他,不應該輕慢他,不可輕忽他,不可對他很不客氣的。在佛教裏有這四種的不可忽,佛也常常這麼說。什麼是四種不可忽呢?
(一)火雖小不可忽。就是對於小小的火,你不可以馬虎,不可以隨便,雖然是很小的火,你也要很注意它,因為你一不注意,它就把所有的東西都燒光了。
(二)龍雖小不可忽。龍雖然很小,你也不可以忽略牠,因為龍可小可大,牠有神通變化的。
(三)王子雖小不可忽。王子是國王的太子,雖然他很小,但你不可以忽略他,因為他將來是做皇帝的。
(四)沙門雖小不可忽。沙門雖然小,你也不可以忽略他,因為他將來可以成佛。
因此不輕未學,就是對沒有學過佛法的人,你不可以輕看他,不可以看不起他。所以不輕未學是很難的。
「心行平等難」:你這個心要行慈悲平等是不容易的,但是也要去做。
「不說是非難」:人人多數都歡喜講是講非的,若能不說是非,這是很難的一件事。我有個弟子說,他沒出家以前,就不會講是非。那麼出家以後,在這兒反而學會說了。但是他還覺悟得很快,所以現在相信他又不會講是非了。
「會善知識難」:會,就是遇。你能遇到善知識,這也是不容易的。你看人人學道啊!遇到的多數都是糊里八塗的。善知識他不糊塗,不會教你走到錯路上去。修道的人一定要聽善知識的話;不聽善知識的話,在你還沒有證果之前,就信自己,任自己的性,那是不行的,終究會墮落,終究會招魔障的。所以一定要親近善知識,聽善知識的教化,這是說會善知識難。
「見性學道難」:學道的人不容易明心見性,學道要能明心見性,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隨化度人難」:隨緣隨份來教化眾生,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睹境不動難」:你遇到什麼境界,能不被這境界所轉動,而能轉動境界,這一件事也是不容易的。
「善解方便難」:你能明白什麼是方便法,用它來教化眾生,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鐃。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第十三章是說人怎麼樣能得知宿命,佛告訴我們怎麼樣得宿命呢?就要會道,會道就是明白道。
「沙門問佛」:有個沙門來請問於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什麼因緣,怎麼樣修行,修什麼法門,才能知道宿命通?「會其至道」:就明白真正的道理了。
「佛言」:佛就告訴他了。「淨心守志」:你要清淨其心,要守志,守著你這堅固的志願。你發什麼願,你就要守著。你不可以才發了願,過了幾天自己又不算了,又說我把這個願撤回來,這是不可以的,這就不是守志了。你若能淨心守志,把心裏的黑暗,心裏的妄想,心裏的貪瞋癡都去了,守住自己這個志願。「可會至道」:自然就會明白真正的道。真正最高的那個道,好像什麼呢?現在舉出一個譬喻來告訴你。
「譬如磨鏡」:就好像磨鏡子一樣。「垢去明存」:塵垢去了,沒有了,那明就現出來了。現出來的明,就是
宿命通。「斷欲無求」:你把欲念斷了,無所求了,到無所求處,什麼也不求了。「當得宿命」:能這樣子,你就會得到宿命通。所以我們人修道,一定要沒有一切雜念,沒有妄想。你要是能沒有妄想,沒有雜念,你修什麼法門,都很快會成功的。你若盡有一些妄想、雜念、貪瞋癡,在肚子裏頭裝滿了,那當然你修什麼法門也不相應了。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修行的人,一定要先斷欲去愛,把這欲念先斷了它。再無求,什麼也不求了。你有所求就是苦,無論求什麼,求不到,就有個求不得苦。所以這一點是我們各位要注意的。
修行修什麼?修行就是把我們的妄想修沒有了,欲念修沒有了,這就是有功夫了。你把你這些嫉妒、障礙、貪瞋癡,都打掃乾淨了,就會得到宿命通。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第十四章是說明善,沒有什麼能比得過真正的修行,這是最善的。大,就是證得真實的理,這是最大的。
「沙門問佛」:有一位沙門就請問佛。「何者為善」:什麼是最好的事情呢?是應該做的事情呢?「何者最大」:什麼事情是最偉大的,最要緊的?是最應該做的呢?
「佛言」:佛答覆他的問題,就說,「行道守真者善」:你能修行真正的佛法,這就是最好的,不要修旁門外道。什麼是真正的佛法呢?就是不自私,大公無私,忘人無我的。不要有一個自己,要沒有自私心,沒有自利心,一舉一動都是行菩薩道,利益眾生。
自己明白了,也想教他人明白;自己得到利益,也願意其他人得到利益,不是自私自利的。能這樣子,這是最善的。行道守真是守真理,不要守虛妄、不實在的那種法。修行要明白真理;不明白真理,那就不是守真,能守真這才是最好的。
「志與道合者大」:你的志願和你所修行的道合而為一,你能證果,得聖人果,或者證阿羅漢果,或者行菩薩道,這都是最大的。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第十五章告訴人忍辱的力量是最大的,能滅一切的垢,明白得也遠。
「沙門問佛」:又有一位沙門請問於佛。「何者多力」:什麼事情是最多,力量最大的呢?「何者最明」:什麼事情是最明瞭呢?最有智慧呢?
「佛言」:佛答覆這問題,就說了,「忍辱多力」:若能忍辱,你那力量就大;若不忍辱,就沒有力量,你忍辱的這種力量,是沒有窮盡的。為什麼它這力量大呢?因為「不懷惡故」:它就是一種善的力量,沒有惡的力量在裏頭,完全是善的,不懷惡故。因為你是善的,這力量就沒有窮盡。
所謂柔能克剛,軟的能克硬的;弱能勝強,軟弱的能把剛強的勝了。我常跟大家講,牙為什麼會掉呢?就因為它硬;舌頭為什麼不掉呢?就因為它軟。你就算活到幾百歲,碰見的人都是掉牙的,沒有人掉舌頭的。舌頭就因為它軟,能忍辱,所以忍辱的力量最大。「兼加安健」:又兼上它還平安、健康、健全。
「忍者無惡」:能忍耐的人,一定不會做惡的。「必為人尊」:你不做惡,一定會得到人的尊敬。「心垢滅盡」:你心裏的自私自利、貪瞋癡,種種染污的念頭,那些欲心,要是把它滅盡了,就「淨無瑕穢」:你清淨得一點毛病也沒有,一點瑕疵也沒有,一點染污的心也沒有,就只是清淨心。「是為最明」:你若能把心裏的黑暗去盡了,這才是最光明的,最有智慧的。
「未有天地」:在沒有天地以前,「逮到今日」:到現在。「十方所有」:就是從無始以來,十方所有的,「無有不見」:沒有看不見的。「無有不知」:也沒有不知道的,就是從無始劫到現在,所有的事情都知道。「無有不聞」:也沒有一件事情沒有聽過。「得一切智」:為什麼能這樣子呢?就因為你得到一切智。「可謂明矣」:這才算是真正明白,真正明瞭,真正有智慧了。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第十六章說明了我們一般人的心,心水本來是澄清的,但你要是把它攪渾了,就不澄清了。澄清是什麼呢?就是道。不澄清呢?就是愛欲。這愛欲障著我們不明心見性,障著我們不能見道,就是不能證果。證得初果就是見道位,也就是見道了。
「佛言」:佛說,「人懷愛欲」:這個法為西方人講,是很講不通的,西方人無論什麼都講愛、講欲。尤其是天主教、耶穌教——主啊!愛我,我啊!愛主。和主搞成戀愛,這就像男女戀愛似的。天主教、耶穌教,那修女說是和主married(和主結婚了),這真是根本就不懂得道。人懷愛欲,人所懷抱著,心裏所懷念的就是愛和欲,什麼都講愛,什麼都講欲。「不見道者」:你修道不明白道,一邊修,就一邊丟;一邊教你沒有愛欲,你這邊愛欲就更多一點。
「譬如澄水」:你有愛欲來襲不見道,就譬如什麼呢?譬如那澄清的水,「致手攪之」:用手把這澄清的水攪渾了它,因為這水裏有一些沙泥,有一些微塵在裏頭。你若沒有微塵,你攪它,它也不會渾的。這微塵是什麼呢?就是愛欲。這愛欲就像水裏的微塵似的;生這個愛欲心,就譬如你用手來攪。「眾人共臨」:所有的人,都來到這水的旁邊,共臨於水,就是站在水的旁邊。「無有睹其影者」:誰也看不見這水裏有自己的影子,為什麼呢?就因為你攪渾了嘛!為什麼你不見道呢?也就因為你這愛欲渾了嘛!
「人以愛欲交錯」:人啊,一天到晚想這個愛,想這個欲,想這種不乾淨的東西。交錯,就是想來想去都是這個東西。「心中濁興」:在你心裏頭,智慧水渾了,沒有智慧了,這是濁興起了。「故不見道」:所以你就不明白道,修道修來修去,也不證果,也不見道,為什麼呢?就因為你有愛欲心;你若沒有愛欲心,很快就會見道了。
所以佛說「汝等沙門」:這汝等沙門,連我們現在這些比丘、比丘尼都包括在內呢!「當捨愛欲」:都應該把這個愛和欲捨了它,這捨愛欲,不是說:「噢!我很討厭的,我見到女人就發脾氣,趕她走。」不是那樣子。那要怎麼樣呢?要見如不見,聞如不聞,也不需要討厭她,但是也不動心,不動念頭。當捨愛欲,「捨」就是布施出去了,好像你布施錢給人,你已經布施了,自己就不能再有了,所以要把它捨了。捨給誰吃?捨給你爸爸,捨給你媽媽。「愛欲垢盡」.愛和欲念這種邋遢污濁的垢若是沒有了,「道可見矣」:你所修的道,就可以見道了,就可以證果了。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第十七章是顯出無明是沒有體性的,因為沒有體性,所以它一滅就滅了,你一見道,無明就會滅了。
「佛言」:所以佛說「夫見道者」:所說見道的這個人。「譬如持炬」:就好像有一個人拿著一把火炬一樣。「入冥室中」:到這黑暗的房子裏邊去。「其冥即滅」:這黑暗即刻就沒有了。「而明獨存」:而這光明就存在了,因為你有火炬。這火炬就是人的智慧,言其你有智慧就能破這無明。無明就是這一個黑暗的房子,你若有了智慧,這黑暗的房子也會變成光明了,所以說而明獨存。
「學道見諦」:學道能見到真理的這種人。「無明即滅」:你那無明即刻就沒有了。「而明常存矣」:無明既然滅了,智慧就會常常存在的。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第十八章說明了念、修行和有無這種的關係。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佛說,我這個佛法,在念上就是要沒有一個念,連沒有念的這個念,都沒有的,所以叫念無念念。「行無行行」:在我這法裏頭,修行也是用的無功用道,修行也不要有執著,要和沒有修行是一樣的,連那沒有修行的那個行字,都不要存在的。
「言無言言」:言就是所說的這個語言,也不要執著這語言,把沒有執著語言的那種意思、那種念,也都沒有了。「修無修修」:修的時候也是修的無功用道,修而無修,證而無證。就是修道,也沒有一個修道那個修的思想,這些都要沒有的,這就是沒有一切執著,把一切執著都空了,連那個空都要空了它。
「會者近爾」:你若會得,會得就是明白了,你若明白這個道理的話,就與道相近了。近爾,就是相近了,不會遠了。「迷者遠乎」:你要是不明白,你迷昧這個道理,就離道很遠了。那麼道究竟是什麼樣子?我告訴你們,這是「言語道斷」:說也說不出來,想也想不到,言語道斷,說不出來這個妙處,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所要想的也沒有了,一切一切都空了。「非物所拘」:不被物所拘住了,因為物也是真如的本體。這時候你若能會得這種的境界,所有的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是真如的本體,所以就不為物所拘了。「差之毫釐」:這修行方法你若差了一絲、一毫、一釐那麼多,就「失之須臾」:在很快、很短的時間內就丟了,就找不著了。所以要自己把這種執著破了,就能得到這種境界。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第十九章是佛教人觀「一切唯心造」這種道理,要把虛妄的去了,存這實在的。天覆著我們,在上邊;地載著我們,在下邊,對凡夫來講,這都是常住的、不壞的。可是這並不是常住不壞的,它也是有這種新陳代謝,它不是常的。
「佛言」:所以佛說,「觀天地」:你觀察這天地。「念非常」:你看天地有寒暑,寒來暑往,春夏秋冬的這種情形。地就有山,又有河,也是互相遷變,不是一定的。所以這都是生滅法,不是心裏頭的這種不生滅法,所以說念非常,這不是一種常的。
「觀世界」:這個世,是以遷流為義,就是遷變的,不是常的;界是以方位為義,它們也都是生滅的,也都不是常住不壞的,都是不常的,所以說「念非常」。「觀靈覺」:你觀自己這靈明覺性,「即菩提」:這就是一個菩提性。
「如是知識」:你能像這樣子去研究,這樣子來認識,這樣地知道它,「得道疾矣」:你很快就會得道了。因為你明白這理了,你就會得這個道;你不明理,所以就不得道。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第二十章指示人用這四大來觀身,知道這身體如幻如化,是虛妄不實的。
「佛言」:所以佛說,「當念身中四大」:我們人應該想一想,想我們身中這四大,我們這個身體是四大和合
而成的,四大就是地、水、火、風。我們身中這堅硬的,就屬於地大;這溼潤的,就是水大;溫暖的,這屬於火大;出入呼吸和這動的,是屬於風大。
「各自有名」:這四大各自有名,每一大有每一大它自己的名字,都各自有名。「都無我者」:也沒有哪一個地方叫做「我」,你說這全身,你來數——頭有頭的名字,腳有腳的名字,眼有眼的名字,耳有耳的名字,鼻有鼻的名字,舌有舌的名字,口有口的名字,從頭到腳,各有其名。所有的地方都各有其名,你說哪一個地方是有一個我?哪一個地方叫一個我?沒有一個地方叫做我!那麼,既然沒有一個地方叫做我,為什麼要執著這個我?為什麼要杷這個我看得那麼重?所以這整個身體也沒有一個我的名字,都無我者。
「我既都無」:我都沒有了。我既然沒有了,「其如幻耳」:所以這身體是如幻如化的,沒有真實的,無論能觀、所觀,都是虛妄的,都是幻化的。若能明白這是如幻如化,你就能明白空、假、中的道理,空觀、假觀、中觀的這種道理。你能明白這道理了,那你就知道這個身體是虛妄不實的。
佛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第二十一章是教人明白好求聲名的人,不單是沒有益處,而且有害處。
「佛言」:所以佛說,「人隨情欲」:人順著他自己的情和欲,「求於聲名」:去追求聲名,就是去追求一個好名譽。「聲名顯著」:等聲名成功了,這時候,「身已故矣」:這身也就快死了。你聲名成功了,也就老了;老了就快死了,所以啊,沒有什麼大意思!
「貪世常名」:貪求世界上這一個普通的、尋常的名譽,也就是平常的名譽。「而不學道」:你不去修習道果,「枉功勞形」:這就枉用了功,勞苦了身形。「譬如燒香」:譬如你點著一塊香,「雖人聞香」:雖然這人聞著有一股香氣,「香之燼矣」:可是那個香燒完了的時候,「危身之火」:那火燼啊,或者就會著大了,把身就燒死了。所以說危身之火,「而在其後」:很危險的事情在這後邊就會發生的。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第二十二章是指示明白財色這兩個字,它的滋味少,可是傷害很多。所以有智慧的人,不要像小孩子那樣無知識,貪這甜味。
「佛言,財色於人」:這世間一個財,一個色,這兩種把很多修道的人都給害了。修道的人放不下財,就貪財;放不下色,就貪色。你貪財好色,那道業絕對不會成就的,所以說,財色於人,「今之不捨」:人人都捨不了這個財和色。好像什麼呢?這裏舉出一個譬喻來,就「譬如刀刃有蜜」:那刀刃上有一點點的蜜糖。「不足一餐之美」:不夠吃飽一餐的這種美好味道。「小兒舐之」:這個小兒看見那刀刃上有糖,這糖就是指這個財色。無知的人貪這財色,就好像貪刀刃上的蜜似的,「則有割舌之患」:就有把舌頭割斷了這種的危險。所以我們人對於財色,一定要把它看破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第二十三章這說明了人的妻、子和房子,把人都埋葬在裏邊了。這種的埋葬比牢獄還厲害,所以人應該遠離這種東西,應該知道它的厲害。
「佛言」:所以佛說,「人繫於妻子」:人被妻、子綁住了。繫於妻、子,就是被他們綁住。「舍宅」:這房子也都把人綁住了。所以說,在家人有這三大件在身上,天天都披枷戴鎖的。
這個「枷」是家庭的「家」,有家庭就像戴枷似的。枷是木頭做的,把它戴到頭上這麼鎖上,你沒有法子拿得下來,這就叫枷。戴枷,是犯罪了就戴這個枷。那麼有了這個家,就被枷住了。好像我們有一些居士有家,行動就不自由,想到天上去,也去不了;想到地下去,也去不了,就在家裏枷住了,這就是繫於妻子,做什麼都不方便。有小孩子,這叫「手捧子」,手上戴著那個刑具,行動也不方便,這叫手捧子。有父母,就像鐐上戴那個腳鐐子,這是三大件,有家庭的人都有這些,所以這叫繫於妻子。這繫就是被它綁上了,被妻子綁上了,被舍宅綁上了,就是有個房子也放不下,這也是被綁上了。「甚於牢獄」:這種妻、子和房子也就是人生的一個牢獄。
「牢獄有散釋之期」:坐牢還有坐完了的時候。「妻子無遠離之念」:對妻子呢,無遠離之念,就不想遠離,你就算想離開,也不是真的。好像人說:「要出家!要出家!」要出家就出了嘛!講它幹什麼?這就是因為沒有遠離之念,所以就這麼唱唱歌而已。
「情愛於色」:對這個情、愛和女色,「豈憚驅馳」:不怕被它所驅馳,不怕被情愛和色來支配,所以說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雖然就好像在老虎的口裏一樣,但是「心存甘伏」:心裏寧可被老虎吃了,也願意的。
「投泥自溺」:就好像投到泥裏頭,自己把自己淹住了,淹上了,「故曰凡夫」:所以才叫做凡夫。「透得此門」:你若過得去這個門,什麼門呢?就是情欲、情愛和色這個門,與妻、子、房舍這個門。你若能透過去,那就是過關了。「出塵羅漢」:這就是一個出塵的阿羅漢,或者可以說是一個要證果的聖人。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第二十四章講的是淫欲心,淫欲心若是斷了,一定會證果,證得阿羅漢果。可惜這是不容易斷的,所有的眾生都有這種毛病。所以在《楞嚴經》上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欲心若是不除去,你就不能證得阿羅漢果。
「佛言」:佛說,「愛欲莫甚於色」:所謂愛欲,這個情愛和色欲也就是淫欲心,莫甚於女色。「色之為欲」:色這種的情欲,你說怎麼樣啊?「其大無外」:它這種大法,再沒有比這更大的了,沒有可以超出這情欲再大的範圍了。「賴有一矣」:幸虧色欲只有一個,「若使二同」:假若再有一個這麼厲害的東西,再有一個和它一樣的,「普天之人」:普天下所有的眾生。「無能為道者矣」:誰也不能修道了。就是說只有一個都這麼厲害了;要是有兩個,一時間就會把人都給吃了,沒有人再可以修道了。還可以這麼講,這個色也可以說是女的被女色所迷,男的被男色所迷。男、女都有同性戀,男的和男的同性戀,女的和女的同性戀、這都叫被愛欲所迷。
佛言。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這是第二十五章,說明了愛欲是不可以接近的,不可以接近愛欲的這種情形。
「佛言」:佛說。「愛欲之人」:縱欲貪愛的人,就是順著你自己的情愛和淫欲心這一類的人。「猶如執炬」:就好像拿著一把火炬。「逆風而行」:迎著風走路,「必有燒手之患」:一定會把自己的手燒壞了。燒了手這還是一個小問題,恐怕有燒身的這種患啊!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不接近這是最好的。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這個天神就是天魔,也就是魔王波旬。這魔王等佛成道的時候,他就先派了很多魔眷屬,也就是軍隊,去想擾亂佛,但佛不被他所轉。這第二十六章就是說佛不被魔王所擾亂,還能把魔王化過來,成為佛的一個護法。
「天神獻玉女於佛」:天上的魔王送了三個玉女給佛。什麼叫玉女呢?就是生得非常美貌,像玉那麼樣地可愛。這三個玉女,不但相貌是人間所沒有的,天上也沒有那麼樣地美麗。「欲壞佛意」:他的用意就是想教佛生淫欲的念頭。壞,就是想要破壞佛修道的意志和願力。
「佛言」:佛就說了。「革囊眾穢」:佛說不論是男人,是女人,男人生得相貌俊美的,也是一樣,女人也是一樣的。不是單單說女人怎麼樣怎麼樣壞,男人就沒有那麼壞了。所以佛言革囊眾穢,是說人的身體就是一個皮革之囊。革就是皮革,就是皮包著這麼一個bag(袋子),這囊就是一個bag。眾穢,裏面裝著什麼東西呢?裏面除了屎,就是尿,你說這有什麼好?
在外皮上看那男人長得非常俊美,非常好看。再好看也不過好像阿難似的,生得相貌那麼俊美,摩登伽女一看就愛上了。她就去佛那兒,佛說:「你愛他什麼?」她說:「他鼻子也長得好,眼睛也長得好,耳朵也長得好,面孔也長得好。」
佛說:「好!妳愛他鼻子,我把他鼻子割下來給妳;愛他耳朵,我把他耳朵割下來給妳;愛他眼睛,我把他眼睛挖出來給妳,妳拿回去囉!」她說:「那又不行了。」
那麼這男女相愛,究竟有什麼意思呢?這個相貌生得再好,裏邊都是革囊眾穢、裏邊裝的是屎、尿,九孔常流不淨,眼睛就有眼眵(屎)出來,耳朵就有耳垢,鼻子又有鼻涕,口又有口水,大小便利等。你說這究竟哪個是乾淨的呢?所以這叫革囊眾穢,眾穢就是眾邋遢的東西。
「爾來何為」:說,「你送這個來給我,有什麼用呢?這對我沒有用啊!」「去,吾不用」:你趕快回去,我不要的!
當天魔獻這些女人給佛的時候,佛一看這三個女人,就觀想:「唉呀!妳們要是老了的時候,面上的皺紋不知多少啊?那皺紋很難看的,老得那個樣子,頭髮也都白了,什麼都是很難看的。」佛這麼一想,魔女自然就現出這麼個樣子來。自己一看自己,這真沒有什麼意思,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所以佛就教她們去了,說:「去!吾不用!我不用妳們。」
「天神愈敬」:這時天魔看見佛道心這麼堅固,所以他愈發恭敬了。「因問道意」:因此請求佛為他說法。「佛為解說」:佛就給他說法。「即得須陀洹果」:這天魔也就即刻證得須陀洹——初果阿羅漢。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第二十七章是說一個譬喻,就是學道的人要遠離一切的障礙。什麼叫兩岸呢?兩岸就是情和欲,有見思的情欲,又有無明的情欲。見思的情欲就是執著生死,像此岸一樣;無明的情欲就是執著涅槃,也就好像觸到彼岸一樣的。經文上說,人拿這木頭和鬼神取這木頭,這是譬喻所有一切邪見的網纏著人,就好像木被人取似的;見思這個網把人蓋住了,就好像木被鬼神遮了一樣。
至於洄流所住,這洄流所住就是懶惰,和精進正相反。腐敗和無為法正相反,因為他不能直心正念真如,所以他常常想精進卻又退了。就像那洄流雖流得很急,但是它一轉彎又流回來了;流回來了,所以他就不能達到這無為法;不能達無為法,他就著相了;那麼所修的福慧就修不成功,像木頭爛了似的;他就必須要墮落,不會到涅槃的彼岸,不會了生死,這就是被這情欲所迷,和愛見的眾邪所嬈了。若正念真如和精進,明白法的本性本來就是無為,能這樣子,不為情愛所轉,你一定會得道的,這是這一段文大概的意思。
「佛言」:佛說了,「夫為道者」:說這修道的人。「猶木在水」:就像一個木頭在水裏一樣。「尋流而行」:順流向下走。「不觸兩岸」:不被兩岸的石頭所觸、所障礙。觸兩岸就是把這木頭留下來。沒有觸兩岸就是這木頭不會被這兩岸所留,不被情愛所留,這木頭就好像一個修道人似的。「不為人取」:也不會被人拿去。「不為鬼神所遮」:也沒有被鬼神遮擋住。「不為洄流所住」:也不會被流過去又流回來的這種洄流所停止了。「亦不腐敗」:也不會腐爛、敗壞。「吾保此木」:我保證這一個木頭,「決定入海」:一定會到大海裏頭去。「學道之人」:學道的這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被愛情、物欲圻迷惑。「不為眾邪所嬈」:不被一切的無明,一切的懶惰所障礙。「精進無為」:精進修這個無為法。「吾保此人」:我保證這個人,「必得道矣」:一定會得道的。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這是第二十八章,佛知道我們人這個「意」,就好像一匹馬似的,難調難伏。還有這個「色」,無論男色、女色都應該離它遠一點。你不離它遠一點,就會有禍生。可是我們眾生從無量劫以來,就是恣情縱欲,在六道輪迴裏打轉轉,不能證得阿羅漢果,就因為常常和無明、愛見,還有慢在一起。因為這樣子,我們人就不可以信自己的意念,你不可不小心、不謹慎。你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和色會,不要信自己的意。
「佛言」:佛說了,「慎勿信汝意」:你不要聽你自己意念的話,你不要信你自己所想的東西,所以說你要特別謹慎一點,特別小心一點,不要信你的意念和你那個意思。「汝意不可信」:你那個心意是靠不住的,不可以相信的。
「慎勿與色會」:你切記謹慎一點,不要著到一切色相上。「色會即禍生」:你若是和色相合而為一,就會有禍患生出來了。「得阿羅漢已」..你若得到阿羅漢了,證果了,斷這見思煩惱了,「乃可信汝意」:你那時候,才可以稍微信你自己的意念一點,還不可以多信。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這是第二十九章,說明白男的要遠離女的,女的也應該要遠離男的,防備有錯誤生出來,這就是用生善滅惡這種的方法,來對治自己這種愛欲,所以說好像蓮華似的。這無論是男的,可以這麼樣來比較;女的,也可以這麼樣來比較。就好像蓮華,雖在汙泥裏頭,可是不染汙泥,出汙泥而不染。自己這樣一想,這念頭也就會正了。你念頭一正了,這就是自利了。你要是看見老的女人,就像母親似的;女人看老的男人,就像自己的父親似的。如果男人看見女人和自己差不多年齡的,或者比自己稍微大一點的,就作為自己的姊姊這麼樣觀想。要是比自己年輕的,就好像自己的妹妹似的。若是小孩子,就像看自己的小孩子一樣,要發心來度脫他。你發心來度脫他,你有一種慈悲心,這就是利他。你既然自利,又能利他,這種自利利他的行為相應了,那麼惡念自然就沒有了,也就沒有那麼多妄想了。
「佛言,慎勿視女色」:這是男人對女人,才這麼樣說;女人對男人,就可以說是慎勿視男色,可以相反過來說。「亦莫共言語」:也不可以和他(她)在一起來講話,不要說是開玩笑了,連講話都不可以的。「若與語者」:或者有什麼事情應該說話時,那怎麼辦呢?若與語者,就是有事情在一起,應該講話的時候,又怎麼樣呢?「正心思念」:就是不要有邪心,要有正心。「我為沙門」:男人就說我為沙門,我為比丘;女人就說我是比丘尼。「處於濁世」:不論男的、女的都是處在這五濁惡世上,「當如蓮華」:這五濁惡世是一個不乾淨的地方,但我們應該像蓮華一樣。男的,也可用蓮華來比喻;女的,也可以用蓮華來比喻。「不為泥污」:蓮華生在泥裏頭,可是不為泥所染污,它是出汙泥而不染的。
「想其老者如母」:那麼就想老者,比我老的女人,就是我母親;比我老的男人,就是我的父親,你要這樣想。「長者如姊」:比我自己稍微大一點的,就像我姊姊似的;比我自己稍微大一點的男人,就像我哥哥似的。「少者如妹」:比我小的,就像我的妹妹似的,這是男人看女人。女人看男人呢?比我小的,就像我的小弟弟似的。
「稚者如子」:幼稚的年齡,不過十歲以上的,都叫稚童。看這幼稚的人,就好像自己的子女一樣。「生度脫心」:無論是父親、母親、哥哥、姊姊、弟弟、妹妹,都要生一種度脫他(她)離苦得樂的思想。「息滅惡念」:那麼,自己這邪惡的念,也就是淫欲心,就可以停止了。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這是第三十章,告訴人要遠離一切的欲念,不要被欲火所燒了。什麼叫乾草呢?好像六情,這六根就有個情,好像乾草似的;而六塵這種境界,就好像烈火似的。你沒有到心和境都兩忘的時候,就應該修遠離的勝行。什麼叫心境兩忘呢?就是「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心也沒有了,真地是空了;「外觀其形,形無其形」,也沒有一種境界了,心也空、身也空,心境雙忘了,眼看一切物,也都沒有了。這時候,就可不為六根、六塵所轉了。
「佛言」:佛說,「夫為道者」:你們這些修道的人,也可以說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凡是修道的人都包括在內了。「如被乾草」:就好像那乾草一樣的,這是說男女這種情形,就好像乾柴近烈火似的。這乾柴就是乾草,草乾了,你用一點點火點它,它就都著了;一著,就燒了。
「火來須避」:所以火若來了,你應該遠避,要離開它遠一點。修道的人,那火來了,你應該遠避。什麼叫火呢?就是欲愛,也就是情欲這種六塵的境界。六根屬於情,六塵屬於境。這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把人都迷了,迷得人醉生夢死。
所以「道人見欲」:修道的人見到欲,「必當遠之」:你應該遠著它,如果你能見如不見,聞如不聞,「眼觀聲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你在這時候,就不必修遠離行,你就天天和它在一起,也不會有麻煩,這樣是可以了;要是不能這樣子,那就要修遠離行。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第三十一章說明人斷欲應該從心上斷。你想知道斷心的方法,你應該知道欲是從心意生出來的,心意是從思想生出來的。
你看這思想是自己生出來的呢?還是從他生出來的?還是共同生出來的?或者是沒有因就生出來的?你還要知道這思想是在裏邊呢?還是在外邊?是在裏外的中間呢?或者是在過去呢?或者是在現在呢?或者是在未來呢?
你像這樣來找思想,這思想也變成寂靜了,沒有自體。思想已經寂靜了,你的心意也都寂靜了;心意既然寂靜了,你的欲也就寂靜了;欲既然寂靜了,所以你看一切的色、法就好像鏡裏邊的像似的。既然像鏡中的像,那就不是真的,一切的行為也像泡沫似的,那泡沫也不是真的。所以諸佛都是這樣來輾轉觀察,輾轉傳授,就是傳這調心的方便法門,令你先調伏其心。
「佛言」:所以佛說,「有人患淫不止」:不止就是不可以停止。有人有淫欲的毛病,他一時一刻也不能停止這淫欲的心。因為他欲念這麼重,這麼厲害,不能停止。他就想法子了,想什麼法子呢?「欲自斷陰」:想把自己的男根斷了,割去它。
「佛謂之曰」:佛對他就說了。「若斷其陰」:你說你想要把自己的男根割斷,「不如斷心」:你還不如把你那妄想心割斷了。「心如功曹」:心就好像工人的一個頭兒似的,一個功曹。功曹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他做一個頭兒,就好像一個boss(老闆)似的。「功曹若止」:你這個頭子若停止了,「從者都息」:那麼跟著他做工的這些人就都停止了。因為你心裏打這妄想,它才有這種行為;你若心不打妄想,也就沒有人幫助它了,所以從者都息,就是都停止了。「邪心不止」:你這個淫欲的邪心若不停止,「斷陰何益」:你把你的男根斷了它,又有什麼用處呢?那根本就是沒有用的。
「佛為說偈」:佛隨著就給他說一首偈頌。「欲生於汝意」:說淫欲的念頭就生在你心意裏邊,是由你心意生出來的。「意以思想生」:這意又怎麼生出來呢?就由思想生出來的。「二心各寂靜」:你這欲心也寂靜了,你這思想、種種邪知邪見也都停止了,這兩種的心都停止了,都寂靜了。「非色亦非行」:就沒有一種色欲的行為,也沒有一種色心的行為,你這欲念的行為都沒有了。「佛言」:佛又說了,「此偈是迦葉佛說」:這就是迦葉佛所說的偈頌。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第三十二章是說明了人為什麼有憂愁恐懼?就是因為人有這愛欲,所以才有憂愁恐懼;若把這愛欲斷了,就沒有什麼憂愁恐懼了。我們人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妄認這四大為自己的身相;妄認這六塵緣影為自己的心相。所以就執著貪戀,不願意把它放下。因為這樣,所以就有種種的麻煩生出來。這種種麻煩生出來了,就有很多的憂愁、煩惱,也就生了種種的恐怖。你若能觀察這四大,你能知道這身是四大和合而成,本來沒有一個我;你再觀寂這六塵緣影也是空的,沒有的;你知道這心是無常的;你能把愛欲心先要斷了;你這憂怖也自然就都沒有了。
「佛言」:所以佛說,「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因為有這個愛欲,就有所憂患,有憂愁,有煩惱;從那個憂愁、煩惱,就會生出一種恐怖心來。「若離於愛」:你要是能把這欲念和這愛斷了它,或者轉變了它。「何憂何怖」:有什麼憂愁?又有什麼可以恐怖的呢?沒有了!人之所以會有憂愁恐怖,就因為有這種執著,放不下,所以才有憂患和恐怖。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挂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這是第三十三章了,用譬喻說明修道的人應該有戒定慧這三無漏學,要一心來精進學道。就好像有一個人,有無始的虛妄,種種的習氣,和一切的惑——見惑、思惑、塵沙惑這種種的惑。你能專一其心來學道,這就譬如一個人。你有很多的虛妄,很多的惑、習氣,這就譬如萬人。你能受持淨戒,就是修持這個戒,這就譬如什麼呢?譬如你掛上鎧甲,掛上盔甲了。然後你再能堅持其心,就沒有怯弱了,這就是一種戒力的精進。你能精進勇猛,不會在半路上退回來,這就是一種定力。有定力,就不會半路退回。你再不怕前邊種種境界,不怕前邊有許多敵人等在那兒和你作戰,若不怕他,你就不會和人家一戰爭就死了,這就是一種慧的力量。
你合戒定慧這三種的力量,便能破滅那無始的習氣,無始的虛妄。這種種的毛病就等於眾魔,能破這個眾魔,你就可以證得道果;你能證得道果,那就是作戰得勝回來了。
「佛言」,「夫為道者」:這個修道的人。「譬如一人與萬人戰」:你能專一其心來修行,就好像一個人和萬人戰,這就是說除去種種的習氣、毛病、虛妄、貪瞋癡,就好像與萬人作戰似的。在這個時候,你「挂鎧出門」:就像披上盔甲和人作戰,是不怕的。「意或怯弱」:你要是心裏不堅固,好像怕了似的,就是怯弱。「或半路而退」:或者修行修行,不修行了,半路而退了。「或格鬥而死」:或者因為和這虛妄的習氣、魔軍來作戰,就戰敗了,修行不成功,死了。「或得勝而還」:或者是得勝回來了。
「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應該把心堅固了,不要半途而廢。「精進勇銳」:向前精進勇銳,只有進而不能退。「不畏前境」:不怕前邊的敵人那麼多。「破滅眾魔」:把一切魔王都破滅,都打敗了。「而得道果」:自然就能證得道果。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第三十四章說明了人學道的方法,應該好好地調身、調心,不要令身心或者太緊張了,或者太懶惰了。在儒教裏也講,你若往前進得快,往後退得也快。你修道時,不要忘了這個道,也不要幫著這個道,要這樣子。能這樣子,這才是修道的一個好辦法;你若不是這樣子,你修道就不能成道了。因為你不會用功,不是緊了,就是慢了。所謂「緊了繃,慢了鬆。」緊了繃——就像彈琴,弦若緊,它就斷了,這叫緊了繃;慢了鬆——你彈的弦很不緊,那它又太鬆了。所以說:「不緊不慢才成功。」也不緊,也不慢,這修道才能成功的。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有一個沙門,晚間誦持迦葉佛那個時候留下的遺教經,他誦念這經時,「其聲悲緊」:他聲音很悲慟,很緊張的樣子。「思悔欲退」:他就自己覺得很慚愧,又想要不修行了,要退步了。
「佛問之曰」:佛就問他了。「汝昔在家」:你在家的時候,「曾為何業」:是做什麼職業的?你做的是什麼事情啊?「對曰」:這個沙門對佛就說了,「愛彈琴」:我最歡喜奏樂彈琴,我歡喜做這個事情。
「佛言」:佛對他說,「弦緩如何」:那你就懂得彈琴嘛!這彈琴的弦若是緩慢了,鬆了,會怎麼樣啊?「對曰」:這沙門就對佛說,「不鳴矣」:彈不響了。弦若鬆了,就彈不響,琴就不鳴了,就沒有音樂了。
「弦急如何」:這弦如果太緊了,又怎麼樣呢?「對曰」:這沙門就對佛說,「聲絕矣」:那麼這一彈,弦就斷了,也沒有聲了。
「急緩得中如何」:也不急,也不緩,這急緩正相當時,又怎麼樣呢?「對曰」:這沙門對佛說,「諸音普矣」:這音樂就奏得普遍都響了,很好聽的。
「佛言」:佛對沙門說,「沙門學道亦然」:這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的沙門,想修習道業,也是要這樣子。「心若調適」:你心也不緊也不慢,「道可得矣」:你就可以成道了,也不要著急,也不要懶惰,這就可以得道了。
「於道若暴」:你在修道的時候,如果很暴躁,很著急的話。「暴即身疲」:你這一著急,一有火氣,這身很容易就疲倦了。「其身若疲」:你身既然疲倦了,「意即生惱」:你的意念也就生出煩惱來了。「意若生惱」:你意念假如生了煩惱,「行即退矣」:你一生煩惱,就會退心、退步,就要還俗不修行了。「其行既退」:你這行為既然向後退,不精進了,「罪必加矣」:你的罪孽也一定又加多,又加重了。
「但清淨安樂」:你單獨地,你就是一個人清淨其心,安樂其心,「道不失矣」:這就不會不得道了,一定會得道的。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佛言」:在這一章佛說,「如人鍛鐵」:就好像人鍛鍊鐵一樣。「去滓成器」:把鐵的渣滓去了,然後做成一個器皿。「器即精好」:鐵的渣滓沒有了,不論造成什麼器皿,它都非常好的。如果這渣滓不去呢?那就造不出一個好器皿來。
「學道之人」:我們所有修行學道的人,「去心垢染」:要把心裏這個染污心都去了。你去了染污心,就是清淨心;你染污心若不去,清淨心就不現。也就好像鐵裏頭的渣滓,你若不去掉它,就不能成一個好的器皿,你若把鐵裏的渣滓去了,就可以做一個好的器皿,好的器具。
我們人人都可以成道的,是一個道的器皿。可是你染污心如果不去,就不能載道,不能成道。所以你想要成就你的道果,先要去這染污的心,去這垢染。
垢染就是心裏的欲,尤其是淫欲心。你淫欲心若不去,這就是有垢染;你淫欲心若是去了,就沒有垢染。沒有垢染就是清淨心,所以說「行即清淨矣」:行,就是修行的行門。你所修行的行門都會清淨的。你心裏的染污如果不去,修行就不能得到清淨。淫欲心固然是染污,但這是最大的。其餘的,你的貪心,你的瞋心,你的癡心,你的慢心,你的疑心,貪、瞋、癡、慢、疑,這都是垢染的心。都妥把這些去了,你修行就能與道相應,返本還原,返回你本有的清淨心了。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第三十六章是說人身難得、中國難生、善知識難遇、佛世難值等,這種種的難。
「佛言」,「人離惡道」:三惡道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能離開這三惡道,「得為人難」:出生來做人,這是不容易的。佛住世的時候,曾經對所有的弟子,提出一個問題來研究。什麼問題呢?有一天佛在地下用手抓了一把土,就問所有的弟子:「你們各位說,現在我手掌裏的土多?還是大地上的土多?你們每一個人都要說。」
所有的佛弟子答覆佛這個問題,就說:「當然是佛手掌裏的土少,大地的土多了!」,這還有什麼可問的呢?
佛就說:「從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裏邊,再能來做人的,就像我手掌上的土這麼多;不能得到人身,在三惡道裏的眾生猶如大地土,就像大地土那麼多。」由這證明,人能離開三惡道來做人,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所以說得為人難。
「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得以做人這是很難了,但是做人中還有一難,不做女人而做男人,這是更難的。這是按照歡喜做男人的人來說的,你想要做男人做不到,所以說不容易做。那麼做女人難不難呢?也不容易的,你歡喜做女人的,一定保證自己能做女人,也是不容易的,因為這就是沒有把握的事。做男、做女,自己都沒有把握,沒有主權,不能說我願意做什麼,就做什麼,所以這也是很不容易的。
「既得為男」:你既然得以做為男人了,或者得以做為女人了,我不要單單說是得為男人,因為也有的人歡喜做女人呢!「六根完具難」:你得到人身,能做人了。或者你歡喜做男的,就得到男身;歡喜做女的,就得到女身了。這叫隨心滿願,不難了。可是要六根完具又不容易了,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有的雖做了人,但沒有眼睛,眼睛瞎了,是盲人。有的做人是個聾子,這耳根壞了。有人這鼻子很不通氣的,雖然有鼻子,也有若無,有也像沒有似的。舌是嚐味的,或者說話的,那麼他也不會說話,也不能知道這味,所以這叫舌根壞了。有的身根壞了,你看那半身不遂,不能動彈了,這是身根壞了。有的意根不會想東西,什麼也不懂,這是六根不完具了。六根不完具,這是很容易的;若要完具呢,這是很不容易的,很難的,所以說六根完具難。
「六根既具」:六根也完具了,不缺了,眼睛也像個眼睛一樣,耳朵長得也像個耳朵似的。不會耳朵長得像眼睛,眼睛長得像耳朵。或者嘴巴長得像眼睛,眼睛像個嘴巴,這都是不配合。或者七、八家子搬到一起去了——眼睛、耳朵、鼻子、口,都長到一起,沒有分開,它們願意合夥,做一個合夥的公司。眼睛、耳朵、鼻子、口,都在一起長著,你說這難看不難看呢?但是也沒有法子。
六根既具了,「生中國難」:人類在中國來講,有南蠻、北貊、東夷、西狄——南方的人叫蠻子,北方叫貊,東邊叫夷人,西邊叫狄人,這都是在中國裏邊分出來的,這叫邊地下賤。生在邊地是很容易的,要生在中國的中間,是不容易的。那麼,再要生到中國的外國去,也是不容易的,所以生中國難。
「既生中國」:既然生在中國,「值佛世難」:又遇到佛出世的時候,是很難的,很不容易的。
「既值佛世」:既然遇到佛在世的時候,遇到佛世了,「遇道者難」:道者就是善知識。你若再能遇到善知識,遇著有道的人、修道的人,你自己也能修道,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遇道者難。
「既得遇道」:既然你遇著,明白佛法了,明白修道的法門了。既得遇道,「興信心難」:你要生出來一種信心,那又不容易。你雖遇著道了,但又不修行,不生信心。你若不生信心,就是遇著也和沒有遇著是一樣的。遇著了,你還不信,那也等於沒有遇著,因為你不生信心。
那麼你若生信心了,「既興信心」:你既然生出來這一種信心了,「發菩提心難」:你想依法修行又不容易,信是信了,好像有很多人相信佛法了,你教他修行,他就不修行。不要說旁的,就連抽個香菸,你教他戒了,他都捨不得,捨不得就放不下,啊!生信心難。你有了信心,雖生出信心,你想發菩提心也不容易,不能依法修行。
「既發菩提心」:你已經發菩提心了,菩提心很難的,那麼你也發了。可是到這「無修無證難」:你能到這修無所修,證無所證,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那又是不容易了。無修無證,就是已經修完了,已經證得了,所以不需要再修了。好像人吃飽了飯,不需要再吃了;你睡覺睡夠了,也不需要再睡了,這修道為什麼無修無證了呢?就是到無學位了,已經證了四果阿羅漢,這是按著小乘來講。
若按大乘來講,無修無證,已經證得佛果了,上無佛道可求,下無眾生可度了,這是無修無證,這又不容易了。所以修行,我們若是沒明白佛法,不懂得就不管了;若懂得佛法了,就趕快要努力修行。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第三十七章是說你若相信佛的戒律,就算離佛多遠,都是在佛的面前;你不相信、不守持佛的戒律,你就是常在佛的面前,也不見佛、不聞法。這也就和六祖所說的話是一樣的,六祖說:「你相信我,你離我十萬八千里,也和在我身邊是一樣的;你不相信我,雖然你常常在我的身邊,也和離我十萬八千里一樣的。」這一章的經文也是這意思。
「佛言」:佛說,「佛子離吾數千里」:佛的弟子,他離我很遠很遠的,有數千里這麼遠。「憶念吾戒」:憶念就是不忘。他若常常能記著、能憶念,常常能不忘我的戒律,能依戒修行,執持戒律去修行,那「必得道果」:修道一定會證果的。
「在吾左右」:他就算在我的身邊、左右。「雖常見吾」:雖然他常常看見我,「不順吾戒」:但不依照著我所立的戒律去修行。「終不得道」:他就是怎樣子,也不容易得道的。
由這一段經文看來,你依教奉行,依照佛法修行,就是真正佛的弟子,就常見佛面,常隨佛學;你要是不持戒律,對面也會錯過。
在以前,波羅脂國有兩個比丘,想到舍衛國來見佛,中間經過的路程是很遙遠的。他們走路走得很渴很渴的,渴得就要沒有法子走路了,就要渴死了。結果,在前邊他們就遇著一點點水,這水是在一個死人的頭骨裏。
一個比丘拿起這水就喝了,然後給另外一個比丘喝。另外這比丘看那水裏很多蟲子,因這水既然在人的頭骨裏邊,又有很多蟲子,他就不喝了。
第一個比丘就問他:「你為什麼不喝這水呢?不喝就要渴死了!」
他說:「因為佛制的戒律,水裏若有蟲是不可以喝的。我就寧可渴死,我都不喝這有蟲子的水,我是要依照佛的戒律來修行。」
第一個比丘就說:「你真是愚癡啊!現在已經要渴死,你喝了水,就可以見佛;你不喝水,就渴死了,你還這麼固執。」就這樣說他,這比丘也不喝,第一個比丘就把這水都喝了。喝水的比丘走起路來,就很健康的;沒有喝水的這比丘果然就渴死在半路上了。
死了之後,因為他專持戒律,就生到忉利天上去了,具足天人的福相。他就去見佛,見了佛,佛為他說法,他當時就得到法眼淨,證了果了。那喝水的比丘在第三天才到,渴死的比丘在渴死的當天晚間就來見佛了,就證果了。過了三天後,沒渴死的比丘也來了,見了佛。
佛就問這一位比丘,說:「你從什麼地方來的?有幾個人和你一起來呀?你在路上都很平安嗎?」這麼一講的時候,這比丘就說了:「我從波羅脂國來的,到這兒的路程很遠,中間經過一個地方,根本就沒有水喝。後來發現一點點水在頭骨裏,我就喝了一點。我有一個同參,他看見那水裏邊有蟲子,他就不喝,所以他就渴死了。這是他和佛沒有緣,所以渴死了也沒有見著佛,這個人是太執著,執著心太厲害了。」
佛聽他說完之後,就叫這渴死的比丘出來和他見面,說:「他在當天就升天了,升天得到天人的這種壽命是很長的。他又到我這個法會來,我給他說法,他已經證果了。你說他是愚癡,其實你自己真正是愚癡。你不守佛的戒律,你雖然來見我,也等於沒有見一樣的,因為你心不真,沒有誠心,你不持戒律。」
那麼由這一件事看來,你就是在佛的面前,或不在佛的面前,只要你依照佛的戒律修行,那就是見佛;你不依照佛的戒律修行,你就在佛的旁邊,也等於沒有見佛是一樣的。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問沙門」:佛故意設一個問答,這問題本來佛不需要問旁人,並不是連佛都不明白這問題,要問問其他的沙門,好令自己明白,不是的!佛知道,人不知這人命有多長的時間,所以佛就問一個沙門說了,「人命在幾間」:你說人命有多長的時間呢?有幾許的時間呢?「對曰」:這沙門對佛就說了,「數日間」:大約人命幾天就會死了,不是很長的。「佛言」:佛對這沙門說,「子未知道」:你沒有明白道,你還不懂啊!
「復問一沙門」:又問另一個沙門。「人命在幾間」:人這生命有多長的時間呢?「對曰」:這沙門對佛就說了,「飯食間」:就是說在吃頓飯的時間裏,人的壽命就會沒有了。「佛言」:佛對這個人說,「子未知道」:你還沒明白道啊!
「復問一沙門」:又問另外一個沙門。「人命在幾間」:人命在幾許的時間會沒有了?「對曰」:這人對佛說,「呼吸間」:人的壽命就在呼吸之間。「佛言」:佛對他說了,「善哉」:真好得很!你是明白了。「子知道矣」:你是明白這道了。
在以前印度有一個國王,他相信外道,外道修種種的苦行,好像:有的持牛戒的,有的持狗戒的,有的以灰塗身的,有的睡釘子床的,修種種的苦行,修種種瑜珈的苦行。相對地,佛法裏,比丘修道是很容易的,不修這種種的苦行。所以這國王就問佛的弟子說:「我相信外道他們所修的這種種苦行,他們還都不能斷淫欲心,那麼比丘這麼隨便,這淫欲心和煩惱,怎麼能斷呢?這根本就斷不了的!」
有一個法師就答覆這國王說:「你可以在監獄裏提一個應該處死的人來,對這人講:『我給你一碗油,你用兩手拿著,在大街上遊行。你遊行市街時,如果灑了一滴油,就把你殺了;如果一滴油也不灑,回來就不殺你,把你放了。』那麼這時候,你可以預備一些奏音樂的美女,在市街上奏音樂。等這個應該要死的人遊完了街,你看看他這油灑了沒灑?如果他的油灑了,當然就要被殺了。油,若一滴也沒有灑,你問他在這街上都看到些什麼?看他怎麼樣說!」
國王就照樣辦了,提出一個應該被殺的人,就對他說明白:「今天應該把你殺了,但是現在我給你一個不死的機會,怎麼樣呢?你必須去遊街。遊街時,我給你一碗油,你用兩手端著,這油若是一滴也不流出來,不灑出去,那麼回來就不殺你。若是灑了一滴油,回來還是照常把你殺了,你去試一試!」
於是乎,就這麼樣做。市街都遊完了,回來一看,碗裏邊的油果然一滴也沒有灑。國王就問了:「你在這市的大街上,你都見過什麼東西啊?」這犯罪的人說:「我什麼也沒有看見,就只看見這油,我時時刻刻都保護這油,不教它灑了。我除了看見這碗裏的油,旁的什麼也沒看見,什麼也沒聽見。」
國王說:「這是什麼道理呢?」這位法師就告訴他「這就是譬如那出家的沙門,他因為看這生死的問題事大,所以他沒有時間來生淫欲的念頭。他想要了生死,就好像那要死的人,如果流出一滴油,有了一點煩惱,那他就死了。出家的沙門也就是這樣子,為什麼他能斷淫欲呢?就因為他把這生死的問題看重了;外道為什麼不能斷淫欲呢?就因為他不明白生死,不懂得這個生死是一種大的事情,所以他不能斷淫欲。」我們修道為什麼那個淫欲心不斷呢?也就因為你沒有真正地認識生死無常就來了。你若知道生死無常就要來了,你就沒有時間來打淫欲的妄想,沒有時間生這種淫欲的煩惱了。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第三十九章是教人明白這佛經,一切都應該信受,不應該有分別大乘、小乘、頓、漸,或哪部經要緊,哪部經不要緊,生出這麼多的分別心來。佛所說的經典總起來說,不超出權實兩種,這權教也就是為實所說的,為實才說權教,這權教要是再把它說詳細了,就是為的顯出那實教來,所以這權實是不二的。學佛法的人不應該分別什麼大小乘,所以我在洛杉磯對那個泰國的比丘說:「本來佛法沒有大乘、小乘這麼多分別。因為佛教裏出一些個執著的弟子,不想真正學佛法,所以就分大、分小,在佛教裏做佛的一個不孝順的弟子,也就是這個道理。」
「佛言」:佛說了,「學佛道者」:你們各位學習佛道的人,「佛所言說」:佛所說的這些經教,「皆應信順」:都應該信佛所說的經教,不應該有分別心。
「譬如食蜜」:就好像吃蜜糖一樣,「中邊皆甜」:蜜糖中間也是甜的,邊上也是甜的,所以中邊皆甜。「吾經亦爾」:我所說的經典也都是這樣子,都是為實施權,開權顯實,要教化眾生,皆共成佛道,都是這個道理。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第四十章說明白了人修行啊,修道是在這個心,而不在形式上。你心若不在這道上,就是注重外邊表面的工作,那就和拉磨的牛一樣。推磨的牛推來推去,一天一天地在這兒推,也走不出去這磨坊。
「佛言」:佛說,「沙門行道」:比丘修行無上道,「無如磨牛」:你不要像推磨的牛那樣子,在磨坊裏磨來磨去,磨去磨來,都是在那磨坊裏走,走不出去那磨坊外。「身雖行道,心道不行」:你身雖然在表面上修行這個道。在外表上,又拜佛、又念經、又持咒,但是你心裏不做這些工作,你心裏不注意這些修行。
「心道若行」:你心裏若真能修道的話,你專一修道,在那兒不打妄想,你能常常在這定中,「何用行道」:那你何用行道?你就是不修道也可以了。
這就言其你能把你的心降伏住。你心裏若是不打這淫欲的妄想,那是降伏其心了。你若盡打淫欲的妄想,外邊雖然裝模作樣的,好像很老實的一個人,但裏邊很不老實,心裏頭盡打這些淫欲的妄想,那就是外邊怎麼樣好,也沒有用的。
所以修行要注重在這個心,你降伏其心了,那你很快就會證果;你若不降伏其心,盡打這淫欲的妄想,那就像牛推磨似的,在那兒磨來磨去,很辛苦的,但是也跑不了,也出不去這磨坊。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第四十一章是佛告訴人,要直心修道,直心思惟道,要以念念想要出離這情欲,作自己的目的。情欲也就是淤泥,要出這淤泥。
「佛言」:佛說,「夫為道者」:我們大眾啊,來修道的這些人。「如牛負重」:就好像牛身上拖著很重的東西,「行深泥中」:走對很深很深的泥裏邊,拔不出腿來。這腿拔上來,那腿又陷下去了;那腿拔出來,這腿又陷下去了。「疲極,不敢左右顧視」:這條牛疲倦得很厲害:疲倦到極點了,連向左右看一看都不敢。「出離淤泥」:出了這淤泥之後。「乃可蘇息」:才可以稍微鬆弛一點,稍微輕鬆一點。
「沙門」:出家的沙門——比丘、比丘尼。「當觀」:應該觀想,「情欲甚於淤泥」:情欲的這種欲心,這淫欲的念頭,比那淤泥還厲害。「直心念道」:你要一心一意,只有一個直心來思念這個道,思念修道。「可免苦矣」:才能免去淤泥陷溺的這種痛苦。
我在洛杉磯對他們講,教他們好好地持戒。把情欲都停止了,不要抽菸、不要喝酒、不要吃毒藥,就是這樣講得很短的。你有沒有精神把你那筆記寫出來給他們看看?
還有他們在那兒在燒頭上的戒疤,那真是比在地獄裏的火山地獄都痛苦的。他們也不會燒戒疤,用紙把那香粉捲起來,捲得好像一條香菸似的那麼樣子,放到頭上來燒。燒時,它這東西點著了一下,它又不著了;點著,它又熄了;熄了又點。一個人燒兩個戒疤,或者燒三個,大約最少要用三百條火柴,用好幾百條火柴。划了,點;點了,滅了;再划了,再點。盡燒戒疤這時間大約就有一個半鐘頭,用了那麼多的時間,統統也沒有燒幾個。我看看!啊,兩個、三個、五個、六個、七個,統統只燒七個戒疤,是不是啊?只有七個,七個燒了有一個半鐘頭。
在這兒我們燒戒疤,是用香焙成香炭點著。你們做的已經都不好了,點的那是生的香,沒有把它焙成香炭,就用那生的香,把人燒得很辛苦的。有一個做律師的,燒得咬著牙,他說:「哎呀j哎呀!哎呀!」念阿彌陀佛也念不出來了;有個女的燒得就流眼水,和我這個弟子差不多。那天她已經也燒得不好,那香炭焙得不太好。若焙得好,這香很快很快就燒過去了,燒過去就不那麼痛了。那香炭若焙得不好,就燒得痛得很厲害。
這是我在那兒看見的情形,這看著真是很外行的。然後有一個人說越南都是那樣子的,我不相信越南是那樣子。在越南或者和尚都不燒戒疤的,他們看中國和尚燒戒疤,他也來燒;但又不知怎麼燒法,他的想像中大約就是拿香粉,用紙把它捲上來燒,其實完全不是的。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
這第四十二章,最後說明了佛他平等觀察一切諸法,破一切眾生的這種執著。我們人間一百年,在忉利天只是一晝夜;這娑婆世界的一個大劫,在極樂世界也只是一晝夜。所以我們一切一切沒有什麼是真的,都是虛妄的,所以「佛言」:佛才說,「吾視王侯之位」:王,是國王;侯,是諸侯。諸侯就是比皇帝小一點的,皇帝就譬如總統,諸侯就譬如省長,這都是很尊貴的、很高貴的。可是佛看這國王和諸侯的地位,「如過隙塵」:就好像空隙中的塵那樣,它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沒有什麼可執著的,所以說就像過隙塵。
「視金玉之寶」:看金子和玉石這種寶貴的東西,「如瓦礫」:就好像看瓦礫似的,就像那破瓦似的。那房上的瓦壞了,就叫瓦礫。「視紈素之服」:紈素之服就是最美麗的這種衣服,「如敝帛」:就好像那爛棉花一樣的,沒有什麼可以執著的。「視大千界」:佛看這三千大千世界,「如一訶子」:就好像一個訶子那麼大,那訶子是很小的一個東西。(編按:訶子是訶黎勒樹的果實,如橄欖大。)
「視阿耨池水」:阿耨池那裏頭的水本來是很多的,但是佛看見這水,「如塗足油」:就好像塗足油,像擦腳的油那麼多,不是很多的,這些道理說出來,就是教人離開這個執著,你不要看什麼都看得那麼認真,那麼執著;你一執著,一放不下,那就不會成就道業。
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歹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天上所用的一切器皿,都是用七寶所造成的。七寶就是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在極樂世界,這個地都是黃金所成就的。在彌勒菩薩成佛的時候,就連我們這個地也都變成琉璃,但是我們現在這是瓦石成的地,所以是很粗的。那麼所有一切萬事萬物,你看它是好,它就會是好;你想它是壞,那麼就隨心所變。一切一切都是唯心所現,在你自己這個真心裏所現出來的,所以你就不要被虛妄所迷住。什麼是虛妄呢?這一切外相都是虛妄,唯有你自己的本性那才是真實的,所以人不要執妄迷真,執著這個妄,把真的都忘了。
佛說了方便門,這方便門是諸佛所設出來的三乘法門,有聲聞、緣覺、菩薩這種的方便法。眾生若依這種法修行,就能證果,能成佛。在佛來講,這方便法就是為實施權,為實法來施這權教。所以佛說像化寶聚似的,是變化的一種寶聚。
在這無上乘而言,佛看這無上乘,無上乘本來是真實的,可是啊!也是眾生自性裏頭本具的一種理。沒有在眾生的心外邊,都是在眾生的心裏邊,所以才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菩提圓滿了,就什麼也沒有了。所以說,佛看這無上乘就像夢裏頭的金帛似的,在夢裏頭的這些金銀,本來都是虛妄的。
所有一切的佛道都是對凡夫來說的,若沒有凡夫,這佛道也就沒有用了,所以才說無為。這無為法無起滅,也沒有一個生起,也沒有一個寂滅。不是實在的,不實如空華。所以說,佛觀佛道如空華似的,像空中華。
再說這須彌山哪,它是超出大海的上邊,無論什麼風浪,也不能漂動它。那麼,人修禪定要有一種定,就好像須彌山這麼不動似的。本來就是說這須彌山,也沒有什麼真實的法可得,不過就是舉出一個譬喻而已。你真要是證得果了,把一切也都空了。
所以才說,「視方便門,如化寶聚」:佛看這為實施權,開權顯實的方便法門,如化寶聚,就像變化的寶貝聚到一起一樣。「視無上乘,如夢金帛」:看無上的大乘法,就好像在夢裏看見這個金銀財寶一樣。「視佛道,如眼前華」:佛觀想這佛道,也就好像眼前華似的,沒有真實的。
「視禪定,如須彌柱」:視這禪定,就好像那須彌山,出於海而不搖動是一樣的。「視涅槃,如晝夕寤」:看這涅槃的法門,就好像白天、晚間都醒著,沒有睡覺似的。「視倒正,如六龍舞」:視這顛倒和正等,就好像六條龍那麼亂舞是一樣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你一顛倒,隨著六塵境界轉,那就好像六龍舞似的。
「視平等,如一真地」:看那平等法門,如一真地,這是真實的地。「視興化,如四時木」:他看興化這個佛法,弘揚佛法,就好像那四時的樹木似的。到春天,它就生出來了;到夏天:它就長;到秋天,它就落葉了;到冬天,它又枯槁了,和這四時的木是一樣的。所以,要興隆佛法也有一個時候的。
佛這種說法,就是教人不要執著一切,你凡是有所執著,就不能得到人空、法空。人空,把人也沒有了;法空,把法也沒有了。本來人也不空,法也沒有空,一般凡夫來看,這是有人、有法。你若是想證果,到聖人的果位,你必須要把這人也看空了,法也看空了,這樣人空、法空,人的執也沒有了,法的執也沒有了,這兩種執著沒有了,就破這一切的執著,得到一切的空理,所以人也空了,法也空了。你人若不空,不能證聖果;你法若不空,不能得到聖人的智慧」。
所以佛說這一段文,是教人把一切一切妄想執著都要放下;你能都放下了,就得到真正的自在;得到真正的自在,那也就是得到真正的自由了。得到真正的自由,你願意活著,就活著;願意死,就死。來去自由,行動自由,一切一切都得到自由了,這是真正的自由,不是皮毛上的自由。